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x

    • 资源ID:1856971       资源大小:889.24KB        全文页数:9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x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 市场机制无法自动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干预和调节,根据经济目标使经济总量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准则和手段。,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狭义:只存在自然失业的经济状态。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照它们所有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状态。,充 分 就 业,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业,价 格 稳 定,指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价格指数的稳定,不出现通货膨胀。,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含义: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产量(经济总产量或人均产量)的持续增长。,经 济 持 续 稳 定 增 长,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好,经济增长的概念和衡量,衡量:GDP或人均GDP增长速度,国 际 收 支 平 衡,并不是出口越多、进口越少越好,要求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四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很难完全统一,应据经济形势确定不同时期的各个目标次序。,总 结,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三、主要内容,财 政 政 策货 币 政 策对 外 经 济 政 策,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国家财政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类型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效果,一、国家财政,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公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公共产品提供,公共行政管理支出,公共工程投资,财政收入为各级政府收入的总和。,财政收入,税收,公债,(一)财政收入,1、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特点,税 收,课税对象,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赋税程度,累退税,纳税方式,比例税,累进税,直接税,间接税,财产税:是对不动产即土地和土地上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遗产税一般包含在财产税中。,所得税:是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税。,流转税:是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主要税种之一。,比例税:是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一种税。,累进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一种税。,累退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一种税。,直接税:不可转嫁的税收。如所得税。间接税:可以转嫁的税收。如消费税,营业税。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2、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被叫作国债。 公债的特点:有偿性、自愿性 公债的形式一般有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短期公债。短期公债是政府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的。期限一般有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 中期公债。中期公债期限一般为1年以上5年以内。 长期公债。长期公债是期限为5年以上的公债券。,财政支出为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二)财政支出,1、政 府 购 买,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构成国民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购买的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政府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利工具。,2、政 府 转 移 支 付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具有无偿性,单向性。例如社会福利保险,社会救济,扶助贫困人口等支出都属于政府转移性支付。政府转移性支付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影响。,(三)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定义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差额。公式:财政赤字 = 财政支出 - 财政收入财政赤字的警戒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财政赤字不能超出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5%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银行透支发行国债,二、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类型,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的类型,财 政 政 策 的 含 义,为了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1.含义:当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产生紧缩缺口时,为了弥补此缺口,减轻或消除经济萧条,刺激总需求,以便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而采取的增加财政支出或降低税收的财政政策。,(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政策工具,增加政府购买。增加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兴建公共工程(水利、公路、铁路等)。,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失业、养老保险、贫困救济等。,减少税收。减少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等。,(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1.含义:当在经济繁荣时期,产生通货膨胀缺口时,为了控制需求膨胀,稳定物价,使产量与收入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面采取的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的财政政策。,2、政策工具,减少政府购买。,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增加税收。,三、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一)含义: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二)内 容,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税率不变经济衰退:y PI T DPI少减少 消费和需求少下降 累进税 纳税人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 T幅度收入幅度,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失业人数 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 政府转移支付 抑制DPI 抑制消费和需求,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衰退:y 农产品价格P支持价格农民收入、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水平以稳定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四、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 业,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 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 收,增加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总需求过度经济繁荣通货膨胀,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行事,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五、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效果,(一)挤出效应 1、含义: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 2、原因:,g 对产品需求 价格 P实际货币供给m 利率r I减少,消费也随之减少,假定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了g,LM,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1,y2,y3,y,IS1,IS2,r,g /(1-),r,3、图形分析,LM不变,右移IS,均衡点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不多,E1,E2,r1,r2,A,挤出效应,(二)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1、LM不变,IS形状变,IS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大。利率变化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IS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小。利率变化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LM,E1,y0,y1,y3,y,y0,y 2,y3,y,E2,E3,E4,IS1,IS2,IS3,IS4,LM,r,r,y0y1y0y2,IS:,LM,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IS斜率的挤出效应,y0,y2,y1,y3,y,画在一个图上,IS2,IS1,IS3,IS4,r,2、IS不变,LM形状变,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效果,r4,r1,y1,r2,r3,r5,y2,y3,y4,y5,y,LM,IS1,IS2,IS3,IS4,IS5,IS6,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r,小结: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三)财政政策效果与挤出效应的关系,LM不变,IS曲线越是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显著,陡峭的IS曲线容易使得挤出效应变小。如果IS不变,LM越是平坦,利率变动幅度越小,挤出效应趋向于下降,财政政策效果越来越大。,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效果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变动的幅度相应乘数。,身 高 原 理,以两个人的身高代表财政和货币两种政策的效果。谁站得越直(自身的斜率越来越大),谁就会越高,给自身带来的政策效果就越大;谁越是平躺着(自身的斜率越来越小),身高就显得越低,其本身的政策效果就越差。自己站着,别人躺着,自己的身高显得最高,即政策效果最大。,例 题,假定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100。(1)求IS和LM方程、均衡国民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解:(1)IS:i+g=s+ti=150-5r, g=100, c=60+0.8yd, t=100由c=60+0.8yd, 可得s=-60+0.2yd=-60+0.2(y-t)=-60+0.2(y-100)IS:y=1150-25rLM:L=mL=0.2y-5r, m=200LM:y=1000+25r由、 可得:y=1075,r=3,i=135,(2)IS:i+g=s+ti=150-5r, g=120, c=60+0.8yd, t=100由c=60+0.8yd, 可得s=-60+0.2yd=-60+0.2(y-t)=-60+0.2(y-100)IS:y=1250-25rLM:L=mL=0.2y-5r, m=200LM:y=1000+25r由、 可得:y=1125,r=5,i=125,(3)g:100120i:135125,存在“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为10(135-125),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在LM曲线不变情况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使得投资下降。,练 习,1、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 增加税收; B 减少税收;C 增加政府支付; D 增加转移支付。,B,A,3、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4、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税收。5、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A 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 稳定的实际GDP增长率;C 国际收支平衡; D 政府预算盈余。,A,A,D,6、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 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 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 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 缓和了经济过热但增加了政府债务;D 加剧了经济过热但减轻了政府债务。,A,A,8、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上升的是( )。A 增加自主性支出 B 增加净税收C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 减少自主性税收9、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相关10、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的内在稳定器( )。A 累进税率制 B 与国内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 社会保障支出 D 农业支持力量,B,A,B,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货币银行银行存款的创造机制货币政策,回忆:M1、M2、M31、本质:即职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储藏职能等)2、现代货币形式:铸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铸币+纸币=通货,一、货 币,二、银 行,西方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国的银行体系,(一)西方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和金融媒介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保险公司等)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中 央 银 行,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办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影响经济。 中央银行三大职能: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主要职责,(1)代理国库(代收税款、公债业务、代理各种政府支出与收入)。(2)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3)代表国家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4)执行货币政策。(5)监督和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商 业 银 行,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厂商及个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金融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赚取最大的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2、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类。放款业务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投资业务主要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3、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二)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商业性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 地区性商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等各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在一些地区试点实行的合作银行等,1.银行存款的创造:指整个银行体系能够把贷款扩大到原始存款的若干倍。2.准备金:是银行为了自己的信誉和稳定,以备存款人随时取款,而保存在银行中的通货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准备率:在银行存款中准备金所占的比率。 准备率=准备金/银行存款,三、银行存款的创造机制,4、法定准备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银行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是由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5、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货币创造过程,假设:法定准备率r=0.2,D=R+R(1-r)+ R(1-r) 2+R (1-r) 3+ R(1-r)n+ = R1+(1-r)+(1-r) 2+(1-r) 3+ (1-r)n+=R/r,R 为原始存款,D为存款总额,1/r为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与最初存款之比,它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贷放出去。 商业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的原因: 商业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 厂商由于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借款; 商业银行认为客户贷款的市场利率太低而不愿贷款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额,即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超额准备率(re):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货币创造乘数:k=1/(rd+re),市场贷款利率越高,银行越不愿多留超额准备金,因为准备金不能生利。因此,市场利率上升,超额准备率从而实际准备率会下降,货币创造乘数就会增大。 货币乘数除了和法定准备率及市场利率有关,还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或者说再贴现率有关。 再贴现率上升,表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这会促使商业银行自己多留准备金,从而会提高实际准备率。可见,当再贴现率上升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会变小。,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假若客户未将得到的货款全部存入银行,而抽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又会形成一种漏出。 现金和准备金一样不能形成派生存款。因此,若用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则有超额准备和现金漏出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为:k=1/(rd+re+rc)(这里仅把活期存款当做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基础):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Rd法定准备金; Re超额准备金; H基础货币; D 活期存款; M货币供给H= Cu + Rd + ReM= Cu +DM/H=( Cu+D)/( Cu + Rd + Re)M/H(货币创造乘数)=(rc+1) /(rc+rd+re),(一)含义:中央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主要是活期存款)的管理,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四、货币政策,1、再贴现率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3、变动法定准备率4、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二)货币政策的工具,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是在商业银行缺乏准备金并需要向中央银行借款以作为准备金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银行无需向中央银行借款,则贴现率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准备金要求来决定银行是否需要借入准备金,所以这种政策工具也是有效的。,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其中主要有国库券、政府债券等等,所以,公开市场业务是以债券为工具进行操作的。公开市场业务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 有一点要明确,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1)可以根据中央银行的意愿连续地、灵活地使用。(2)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3)操作规模可大可小,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4)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整方向时,也很容易逆转。,变动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以影响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利率,来调节经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局部性信贷控制);证券信贷控制;分期付款信贷控制;抵押信贷控制等。,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效果,1.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货币政策效果: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响。,r,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r,y3,m/k,hr/k,r,2.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LM形状不变,货币政策效果因IS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IS陡峭,投资利率系数小。投资对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小。所以LM变动使得均衡利率移动,收入的变动幅度小。,IS陡峭,收入变化小,为y1-y2。 IS平坦,收入变化大,为y1-y3。,y2-y1y3-y1,r,IS形状不变时的货币政策效果,货币供给增加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小。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大。,货币政策效果因LM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y4,LM平坦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反之,LM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大。,y2-y1y4-y3,r,小结:IS、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身 高 原 理,以两个人的身高代表财政和货币两种政策的效果。(IS的变动和LM的变动分别代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谁站得越直(自身的斜率越来越大),谁就会越高,给自身带来的政策效果就越大;谁越是平躺着(自身的斜率越来越小),身高就显得越低,其本身的政策效果就越差。自己站着,别人躺着,自己的身高显得最高,即政策效果最大。,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初始点E0 ,收入低,为克服萧条,达充分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1,E0,E2,IS2,IS1,LM1,LM2,r2,r1,r0,y1,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IS和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2.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0,y2,E1,E0,E2,IS2,IS1,LM1,LM2,r2,r1,r0,y1,试求:(1)IS-LM模型、均衡产出及利率。,某宏观经济模型( 单位:亿元 ) :c 200 + 0.8y i 300 - 5r L 0.2y - 5r m 300,解:(1)IS-LM模型为:y 2500 25r , y 1500 + 25r。 y = 2000 , r = 20,(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20亿元,为实现充分就业,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追加投资或货币供应分别为多少?,(2)设扩张财政政策,政府追加投资为G,则i300 - 5r +G,新IS方程为 -200+0.2y=300-5r+G与LM方程y 1500 + 25r联立方程组求得y2000 + 2.5G。当y2020时,G8。,设扩张货币政策,政府追加货币供应为M,则m300 + M,新LM方程为 300M0.2y-5r. 与IS方程y 2500 25r联立方程组求得y2000 + 2.5M。当y2020时,M8。,3.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严重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高。,: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压缩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而衰退。,:经济严重萧条,膨胀性财政增加总需求,扩张性货币降低利率。,练习题,1、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 提高贴现率 B 增加货币供给 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2、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 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 将制约经济活动C 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 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3、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4、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A 银行越愿意贷款 B 货币供给量越大C 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A,A,C,D,5、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 三种需求反应相同6、在凯恩斯区域内,(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C 财政政策无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7、在古典区域内,( )。A 货币政策有效 B 财政政策有效C 货币政策无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8、“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 )。A 增加较多 B 增加较少 C 减少较多 D 减少较少,C,B,A,A,9、“双紧政策”使利息率(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10、“松货币紧财政”使利息率( )。A 提高很多 B 提高很少 C 下降很多 D 下降很少11、“松财政紧货币”使国民收入(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12、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决策人的意愿 B IS和LM曲线的交点C IS和LM曲线的斜率 D 货币供给量13、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难以确定,D,C,D,C,A,14、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 变动法定准备率以改变货币乘数 B 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 以上都是1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 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B 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C 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 获取债券价差,D,B,16、1998年我国货币信贷制度完成重大改革,其中:当年3月21日,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账户合一,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20%调整到15%。这属于( )。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D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17、通常认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C 增加税收 D 降低再贴现率,B,D,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