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指南(发电).docx

    • 资源ID:1855623       资源大小:150.65KB        全文页数:8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指南(发电).docx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指南(发电)目 录第一单元 安健环理念与方针51.1理念51.2方针6第二单元 组织保障管理82.1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82.2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82.3责任制102.4目标与指标112.5 文件与数据控制122.6 流程/变化管理152.7 信息沟通与传播162.8安健环会议182.9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92.10 安健环投入212.11 工余安健环22第三单元 能力要求与培训233.1员工选聘233.2能力培训23第四单元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264.1风险评估总体原则264.2设备风险评估284.3作业风险评估294.4职业健康风险评估304.5 环境风险评估31第五单元 工作场所管理325.1 作业环境325.2标识与颜色345.3划线管理355.4内务管理355.5 安保管理365.6消防管理37第六单元 生产用具管理396.1个人防护用品396.2 工器具406.3爬梯、平台及脚手架416.4仪器仪表416.5用电设备436.6机动车辆44第七单元 生产管理467.1燃料/水工管理467.2运行控制477.3设备管理487.4特种设备管理507.5新改扩项目管理517.6作业过程控制537.7危险物品管理557.8采购与仓储56第八单元 职业健康系统598.1 职业健康管理598.2 职业危害监测与医疗608.3 人机工效61第九单元 环境保护639.1 环境管理639.2废料管理649.3 节能减排65第十单元 行为管理6610.1风险行为调查6610.2风险行为干预67第十一单元 事故事件管理7011.1 事故事件报告7011.2 事故/事件调查7011.3 事故/事件统计与分析7211.4 事故/事件信息沟通与回顾73第十二单元 应急管理与响应7512.1 应急准备管理7512.2 应急预案7612.3 应急响应7612.4 应急装备与相互支援78第十三单元 监测与纠正预防8013.1检查8013.2 绩效测量8113.3纠正与预防系统83第一单元 安健环理念与方针1.1理念目的:体现组织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方向以及持续降低安健环风险的愿景及社会责任意识。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1.1.1理念的设立· 企业集团公司应制定安健环理念。· 理念应简洁并体现企业决策层对企业发展的未来愿景、企业安健环管理的主要目标,且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 理念应清楚传达企业决策层对安健环管理的承诺,并由最高管理者签发。NOSA:5.011.1.2 理念的内容· 企业理念的内容应体现:² 企业理念与价值观² 企业未来发展的愿景² 安健环目标² 持续改进² 社会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2.4.11.1.3 理念的传达与沟通· 理念内容及其任何修订均须通知企业所有员工。· 所有员工应熟悉并理解企业理念。· 企业可通过下列方法传达理念:² 在企业中张贴² 印刷在员工安全手册中² 安全文化传播系统² 新员工培训· 应向公众披露安健环理念。3.2.22.7.2NOSA:5.011.1.4 理念的回顾· 企业集团公司应定期对理念进行回顾,以保持其适应性。· 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应定期对理念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13.2.2NOSA:5.011.2方针目的:为组织实现安全生产,控制风险,满足顾客、员工、社会与其他相关方需求提供焦点与方向。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1.2.1方针的制定· 企业集团公司应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来制定安健环方针。· 方针应简洁并体现企业安健环管理的主要目标,且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 方针应清楚传达决策层对安健环管理的承诺,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1.1.2OHSAS18001:4.2ISO14001:4.2ISRS:1.3NOSA:5.011.2.2 方针的内容· 安健环方针的内容应体现:² 行业风险特点² 安健环目标² 防止伤害、预防疾病² 减少财产损害、流程损失² 保护环境及污染防护的承诺² 对法律依从的承诺² 持续改进² 与相关方沟通3.2.2OHSAS1800:4.2ISO14001:4.21.2.3 方针的传达与沟通· 安健环方针及其任何修订均须通知企业所有员工。· 所有员工应熟悉并理解安健环方针。· 企业可通过下列方法传达方针:² 企业中张贴² 作为员工入职培训及再培训的培训内容² 印刷在安健环手册中² 其他安全文化传播形式· 应向公众披露安健环方针。3.2.22.7.2OHSAS1800:4.2ISO14001: 4.2NOSA:5.011.2.4 方针的回顾· 企业集团公司应定期对方针进行回顾,以保持其适宜性。· 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应定期对方针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13.2.2OHSAS1800:4.2 ISO14001: 4.2NOSA:5.01第二单元 组织保障管理2.1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目的:确保企业对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依从。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1.1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识别· 企业应建立识别、获得、回顾影响企业的安健环法律、法规、规程和外部标准的程序。· 识别相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时应考虑:国家法律、法规、省部委及地方法规、行业标准。· 企业应有获取法律需求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建立适用于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数据库。2.7OHSAS1800:4.3.2ISO14001:4.3.2ISRS:5.1NOSA:5.03标准化:5.4.12.1.2 法律法规及要求的融入· 为确保对法律法规及要求的依从性,所有识别的法律法规及要求应融入企业相关的标准及程序中。· 应为所有层次的员工按已识别的法律法规及要求提供培训。2.5.13.2.2OHSAS1800:4.3.2ISO14001:4.3.2ISRS:5.3NOSA:5.03标准化:5.4.22.1.3 法律法规的依从· 企业应对法律依从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和正式的评估。· 检查应识别违法事项,并予以纠正。13.1OHSAS1800:4.3.2ISO14001:4.3.2 ISRS:5.7NOSA:5.03标准化:5.4.22.1.4法律法规的回顾与更新· 企业应确保法律、法规及要求的任何变化得到:² 识别² 获取² 融入² 沟通· 当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数据库。2.6.2OHSAS1800:4.3.2ISO14001:4.3.2ISRS:5.7NOSA:5.03标准化:5.4.42.2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目的:为企业安健环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包括机构设置与人力资源的配置。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2.1安健环管理机构的设置· 企业需依据法律要求设立安健环委员会,以确保对企业安健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依据国家法律要求设置安健环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健环管理人员。· 安健环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应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2.6.1OHSAS1800:4.4.1ISO14001:4.4.1NOSA:5.13标准化:5.2.42.2.2 安健环管理人员的配置·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在高级管理层中指定安健环管理者代表,以便:² 确保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²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² 确保在整个企业内建立并强化满足员工、客户、社会及其他相关方要求的意识· 最高管理者需书面任命下列职位:² 安健环管理机构负责人² 安健环代表² 消防管理人员² 交通管理人员²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² 急救员² 事故/事件调查员² 内部审核员² 法律规定需增加的职位及与风险/影响评估相关的职位· 被任命人员需清楚理解并承诺履行职责/义务。· 任命书需最高管理者及接受任命的人员双方签字。 · 任命安健环代表时应考虑:² 安健环代表由所负责区域的员工选举产生² 依据风险情况及管理区域确定安健环代表的数量,一般不少于1:50的比率² 明确所任命的安健环代表的责任范围² 所有员工要了解安健环代表的任命条件及职责² 负责范围要用平面图或书面的形式指明,并在工作场所展示· 所有安健环代表应熟悉所负责区域的特定安健环危害2.3.1OHSAS1800:4.4.1ISO14001:4.4.1NOSA:5.12标准化:5.2.42.2.3任命人员的培训· 被任命的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重点关注:² 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的培训²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² 安健环代表培训²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技巧的培训² 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必要时,可采用由外部组织提供的国际标准来衡量任命人员的能力水平。3.2OHSAS1800:4.4.2ISO14001:4.4.2NOSA:5.30标准化:5.5.22.3责任制目的:确保企业内安健环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3.1 责任制的建立· 企业应依据各岗位工作活动,匹配与之对应的责任制,包括:² 安健环职责² 到位标准² 权限· 责任制必须实际、简单并满足安健环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企业应建立员工拒绝程序,并形成文件,确保员工在存在安健环隐患的环境中工作有拒绝权。3.1.1OHSAS1800:4.4.1ISO14001:4.4.1NOSA:5.11标准化:5.2.22.3.2责任制的沟通· 当责任制或人员变化后应采取逐级沟通的方式。· 各级各岗位人员应熟悉、理解本岗位的安健环职责、到位标准与权限。2.7.2OHSAS1800: 4.4.1ISO14001: 4.4.1NOSA:5.042.3.3 责任制的测量与回顾· 企业应定期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健环职责到位情况进行测量。 · 企业应每年或发生变化时对责任制的内容进行回顾,需要时更新。13.2.2 2.6.2OHSAS1800: 4.6ISO14001: 4.62.4目标与指标目的:为企业的安健环生产管理提供焦点与方向。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4.1 目标及指标的设立· 企业应设立安健环目标,设立目标时应该考虑:² 管理评审结果² 风险评估结果² 生产和过程绩效² 上级及相关方要求² 自我评估结果² 持续改进要求² 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 安健环目标应与政策一致并与企业的风险相关。· 安健环目标与指标应是可测量的,测量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目标和指标应文件化。· 安健环目标应体现:² 改善安健环管理的努力和行动² 对事故/事件控制的期望² 对生产运行指标控制的期望1.1.2 1.2.2OHSAS1800:4.3.3ISO14001:4.3.3ISRS:1.2NOSA:5.05标准化:5.1.12.4.2 目标及指标的实施与监测· 企业应制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包括:² 将目标和指标进行层层分解² 确定完成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范围· 保障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可跟踪。· 企业应有完成目标和指标的监测系统。· 企业应对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并在需要时及时修正或更新。13.1OHSAS1800:4.4.3 ISO14001: 4.4.3ISRS:1.2NOSA:5.05标准化:5.1.22.4.3 目标及指标的回顾· 企业每年应对安健环目标、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回顾,并在需要时及时修正或更新。· 每年对安健环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 定期对安健环目标、指标的实施过程进行绩效评估。13.2.2OHSAS1800:4.3.3ISO14001:4.3.3NOSA:5.05标准化:5.1.32.5 文件与数据控制目的:为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受控。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5.1 文件的制定· 企业应建立、执行和维护安健环活动过程所需的文件。· 建立文件时应考虑下面的因素:² 法律法规要求及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² 风险评估结果² 管理流程与控制要求² 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信息² 资质及能力要求² 企业的管理惯例· 企业文件产生、使用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的评估因素:² 针对性² 功能性(如处理速度)² 用户界面良好² 所需的资源1.22.12.34.12.6.12.7.312.213.3.2OHSAS1800:4.4.4/4.4.5ISO14001:4.4.4/4.4.5ISRS:9.7NOSA:5.502.5.2 文件的识别与控制· 企业应建立安健环文件识别与控制程序,识别与控制程序应包括:² 主索引表² 文件颁布与执行时间² 文件的版本与编号² 文件批准² 文件的发放控制² 文件解释权² 文件的变化与废止管理² 强制性、法律要求和外部文件的接收、处理与反馈要求² 文件的存储媒介与时间2.6.22.7.2OHSAS1800:4.4.5ISO14001: 4.4.5NOSA:5.502.5.3 文件的回顾· 企业应每年对安健环文件及其管理流程进行一次回顾,回顾内容包括:² 文件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必要时修订或废除文件² 文件的全面性,必要时新增文件,并以受控的方法处理² 文件接收、处理、保存与反馈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关键的文件能被需要的人获取· 以受控的方式处理作废文件,处理时须考虑法律或知识保护方面的影响。2.5.2OHSAS1800:4.4.5ISO14001:4.4.5NOSA:5.502.5.4 数据与记录控制· 企业应识别需要建立的安健环数据与记录、识别时应考虑:²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要求² 管理活动要求² 生产运行过程² 作业活动要求² 与相关方的往来· 企业应建立安健环数据与记录控制程序,应考虑下列因素:² 数据与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² 数据与记录的可追溯性² 数据与记录的存储的安全性与使用的方便性² 数据与记录的维护方式² 获取信息的记录· 安健环数据和记录的主要内容:² 安健环管理数据与记录:-安健环会议纪要-流程管理信息-事故/事件调查报告-检查数据与记录-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采购与发包过程信息-承包商和供应商信息-技术档案与图纸资料-培训记录-其他² 安健环作业活动与记录:-内、外部不符合/事故-设备、设施与工器具检查维护和校验-任务观察-许可记录-应急演练-其他² 生产运行数据与记录:-设备运行数据-设备、设施缺陷数据-设备变动信息-其他² 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数据与记录:-管理评审摘要-系统审核-危害辨识、风险评估与关键任务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环境因素登记和监测-其他· 数据与记录要求:真实、完整、齐全、准确、及时。2.1.12.32.42.6.12.6.22.72.82.92.102.113.145678910111213OHSAS1800:4.5.4ISO14001:4.5.4NOSA:5.502.6 流程/变化管理目的:实现安健环风险管理流程优化。识别并控制变化带来的风险。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6.1 流程管理· 企业应识别安全生产及风险管理过程,根据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管理和工作流程:² 流程应体现管理的目的、重点、主要环节、不符合项的处置反馈,使生产及管理过程处于闭环管理状态² 流程应与企业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相适应² 流程应与标准相匹配· 企业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发生变化时,应修订管理或控制流程。· 每年回顾流程的效率,必要时修订、增加或废除相关的流程或环节。2.6.213.3.22.6.2 变化管理· 企业应识别以下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² 管理方面- 法律、法规、标准、规章或规程引起的变化- 企业机构引起的变化- 流程变化² 生产条件方面- 人员引起的变化- 作业环境引起的变化- 生产设备及设备参数发生的变化- 作业方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引起的变化- 相关方引起的变化· 必要时,企业应成立专家组或问题解决小组,针对变化完成安健环风险评估及相应的缓解、控制行动:² 采取适用的安健环控制措施² 更新作业指导书、程序、规定并符合强制性要求² 更新培训要求并对受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² 更新应急处理程序² 对涉及到的所有风险进行回顾· 企业应每年回顾变化管理的情况,必要时按程序修订、增加或废除相关的标准。· 变化管理需文件化,并保存变化过程的相关记录。1.1.41.2.42.3.32.4.32.5.32.6.134.1567标准化:5.7.52.7 信息沟通与传播目的:确保企业快捷、有效地交换与传递信息。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7.1 沟通的建立· 企业应建立安健环沟通标准,沟通标准应包含内容、对象、时机、方式、职责,确保信息得到及时沟通和传递。· 沟通的内容:² 国家和各级政府最新发布的安健环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² 上级下发的安健环文件、管理标准及要求² 企业制定的安健环文件、管理标准及制度² 国家、行业有关安健环事故信息² 内部安健环信息、安健环会议纪要、简报、简讯等² 员工对安健环建议和抱怨² 相关方的需求与企业潜在风险的影响· 沟通的方式可以是会议、简报、简讯、报表、联络单、网络、广播、交谈、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12.241110OHSAS1800:4.4.3ISO14001:4.4.3ISRS:8.1NOSA:5.142.7.2 内部沟通· 企业应及时、有效地将安健环信息传达到各层次的有关人员。· 企业应按月、季或年公布内部、外部的安健环信息。· 企业应定期收集内部对安健环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沟通的方式与时机:² 负责人应每月与员工就安健环内容进行计划性对话,计划性对话应是:- 一对一方式- 提前明确主题- 处理特定的或与员工相关的安健环问题² 在规定的时间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安健环问题,收集小组员工关心的问题和建议² 向员工分派任务时,负责人应用沟通技巧,正确说明任务的步骤:- 激发任务接受者对任务的兴趣- 清楚说明要执行任务及其要求,必要时进行演示- 必要时对其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测试1.1.31.2.32.3.22.11.247891011.4.11213OHSAS1800:4.4.3ISO14001:4.4.3ISRS:8.2NOSA:5.142.7.3 外部沟通· 企业应及时、有效地将有关信息向相关方进行传递。· 企业应及时将构成重大风险的外部因素向相关方通报。· 企业应向承包商和供应商及其他进入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或标准。411.4.112.4OHSAS1800:4.4.3ISO14001:4.4.3ISRS:8.9NOSA:5.142.7.4 合理化建议· 企业应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承包商等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 合理化建议可通过下列方式提出:² 填写建议表² 当面提出² 通过安健环代表提出² 通过电话、E-mail提出² 其他方式· 企业应设置建议箱并放在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收集建议。· 所有员工应熟悉合理化建议的提交渠道、方式。· 企业应对收集的建议进行登记,记录处置结果并适时反馈。· 应让员工体会到管理层是以公平的方式来评审所提出的各项建议,从而增强员工对建议机制的信心。2.7.2NOSA:5.232.8安健环会议目的:为安健环生产信息沟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安健环问题提供良好平台。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8.1 安健环委员会会议· 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实际情况设立安健环委员会,安健环委员会中应包含安健环代表。· 企业应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健环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安健环工作方向及发展方案,讨论解决存在的安健环问题。· 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企业应对安健环委员会会议中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跟踪监督。2.32.42.7.2NOSA:5.13标准化:5.2.12.8.2 安健环分析会· 企业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健环分析会,以督促、分析、回顾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重点关注下列内容:² 督促落实年度安健环措施计划的月度执行情况² 对上月安健环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回顾² 对上月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² 对影响安健环目标、指标的风险进行分析² 协调布置月度安健环重点工作· 会议应形成纪要,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人员)及完成时间。· 企业应对安健环分析会中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跟踪监督。2.32.42.7.22.8.3 安健环专题会议· 部门应针对特定的安健环风险,及时召开安健环专题会议。· 会议应明确风险控制措施、责任部门(人员)及完成时间。· 企业应对安健环专题会议中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跟踪监督。2.32.42.7.2ISRS:8.4NOSA:5.142.9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目的:管理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相关的风险。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9.1评估与选择· 企业应建立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² 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² 产品质量保证能力² 经验、信誉² 产品在企业的使用情况² 交付后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² 供应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安健环的表现· 企业应根据供应商评估结果和招投标要求选择供应商。· 企业应建立标准对承包商进行评估和资质审查,评估与审查内容应包括: ² 法律法规许可的资质² 承包商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² 承包商在服务过程中安健环的表现² 承包商员工培训与能力证明资料² 承包商员工的保险证明资料² 承包商的工伤率、员工赔偿费用等资料· 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考虑:² 承包商进入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招投标要求² 承包商的安健环资质、内部管理和业绩² 承包商在企业的安健环表现² 承包商遵守强制性要求的能力² 承包商满足企业安健环要求的能力² 承包商的保险程序是否充分· 保持供应商和承包商评估、选择的相关记录。4.1ISRS:11.1NOSA:5.43标准化:5.7.42.9.2 合同管理· 企业应与确定的供应商、承包商签订正式的供货、工程或服务合同,合同至少应明确以下内容:² 需依从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² 供应商和承包商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健环要求² 双方的责任和义务² 争议事项的解决方案OHSAS1800:4.4.6ISO14001:4.4.6ISRS:11.2NOSA:5.43标准化:5.7.42.9.3 过程控制· 企业应对供应商和承包商进入企业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控制。· 企业应在供应商和承包商进入现场工作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并与供应商和承包商指定人员协调安健环事宜。· 企业应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现场工作进行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应重点关注以下环节:² 作业许可² 过程的检查² 沟通与协调2.7.34.1OHSAS1800:4.4.6ISO14001:4.4.6ISRS:11.2NOSA:5.43标准化:5.7.42.9.4履约评价·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承包商履约的评价标准,供应商、承包商履约评价内容应包含:² 产品、工程或服务所达到的技术标准² 产品、工程或服务所达到的质量标准² 供货、工程或服务完成的准时性² 供货、工程或服务期间,其安健环的表现· 供应商、承包商履约评价的结果应作为今后业务需要时的选择依据。OHSAS1800:4.4.6ISO14001:4.4.6ISRS:11.3NOSA:5.432.10 安健环投入目的:确保安健环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10.1资金投入·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对安健环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对由于安健环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或安健环工作的需要,每年提取足额安全生产费用用于改善劳动条件。· 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保费用投入的合理性。2.12.44.1OHSAS1800:4.4.1ISO14001:4.4.1NOSA:4.22标准化:5.3.12.10.2风险费用的确定· 风险控制费用,从以下方面确定:² 安健环工程投入² 安健环行政管理投入² 个人防护用品(PPE)投入· 风险损失费用,从以下方面确定:² 支出的受伤/疾病费用² 人员救援和恢复事故现场所发生的费用² 替代人员的培训和受伤/疾病人员的再培训所发生的费用² 事故调查费用² 在事故/事件期间替换、修理设备或设施所发生的费用² 法定征收、罚款、处罚和赔偿² 受伤/生病工人的治疗费用² 生产中断(援救 & 修理期间)的损失² 受事故影响降低员工积极性,工作效率/效力低导致的损失· 企业应对风险费用的使用进行统计分析。2.33.2456789101112OHSAS1800:4.4.1ISO14001:4.4.1NOSA:4.22标准化:5.3.12.11 工余安健环目的:促进企业员工提升工余安健环的意识并加强防护,产生安健环社会效应。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2.11.1 工余安健环的一般要求· 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工余安健环,指引并规范员工的工余行为。· 企业应对员工在工余时间可能涉及的安健环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宣传,宣传方式可以是会议、张贴海报、简报、手册等。2.5.1NOSA:5.602.11.2 工余安健环意外事件的沟通· 鼓励员工报告其本人或他人在工余时间发生的意外或受伤事件。· 企业应搜集工余安健环意外事件,定期对工余安健环意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导致工余意外的原因。· 企业应将分析结果应用于:² 风险控制² 宣传教育² 体系改进。2.7.2NOSA:5.60第三单元 能力要求与培训3.1员工选聘目的:确保所有选择的员工与工作岗位的特定要求相适应,并有效执行。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3.1.1 岗位说明书· 企业应编制所有工种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并作为员工选聘的标准。· 岗位说明书应包括本岗位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身体条件要求,并按规定进行聘用前体检。2.3OHSAS1800:4.4.1ISO14001:4.4.1ISRS:7.173.1.2 选聘要求· 企业应确保各岗位人员符合岗位说明书要求,选聘时应关注:² 能力和经验² 体检结果² 人机工效要求² 心理测试² 慢性病的辨识· 新员工的选择过程应是全面的,不仅要评估能力和经验,必要时还应评估员工在面临刺激时的身体及心理状况。· 在员工选聘时,应对其资质和能力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企业应保存员工选聘记录。2.3ISRS:4.2NOSA:5.33标准化:5.5.33.2能力培训目的:赋予员工执行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的知识、技能与经验,使其胜任工作。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3.2.1 能力培训需求的识别与分析· 企业应对员工安健环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应考虑:² 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² 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² 风险评估结果² 变化管理要求² 员工本身安健环意识及表现· 每年回顾并适当更新能力培训需求。2.12.33.1.1OHSAS1800:4.4.2ISO14001:4.4.2ISRS:7.3NOSA:5.30标准化:5.5.13.2.2 培训的执行· 企业应制定培训程序,确保已识别的培训需求得到实施,程序必须规定:² 确立培训目标² 建立培训指南,明确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教材等² 应评估学员培训的效果(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企业应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分层、分级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企业应为新员工提供安健环意识的培训,包括工作场所特定的安健环意识及个人卫生因素培训。· 管理层安健环意识培训应与其个人的安健环管理角色和职责相称。· 安健环培训的时间应满足相关要求。· 保留所有培训记录,包括人员接受资质培训的记录。2.3OHSAS1800:4.4.2ISO14001:4.4.2ISRS:7.3NOSA:5.30标准化:5.5.23.2.3 培训的跟踪与回顾· 企业应对培训计划及实施过程的适宜性进行评估,评估分两个方面:² 培训数量(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针对性)² 培训效果(知识和技能获得,意识提高等方面)· 企业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的途径:² 学员反馈² 绩效改善² 管理层/领导反馈² 测试结果的分析² 现场应用能力· 在新员工进入工作现场的最初三个月内,对其意识培训情况进行跟踪。· 当设计/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员工须对工作场所特定要求/意识进行讨论。· 当员工脱离工作岗位超过规定时间返岗时,应进行工作现场特定要求/意识的回顾。· 企业应有一个系统来监测、跟踪员工安健环意识提高的效果及深层次意识培训的需求。13.2.2OHSAS1800:4.4.2ISO 14001:4.4.2ISRS:7.8NOSA:5.30标准化:5.5.1第四单元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4.1风险评估总体原则目的:建立正式的、动态的、系统的程序去识别及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健环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规范要求链接相关标准4.1.1 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 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管理程序,明确下列内容:²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管理与组织实施责任² 设备、作业、职业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内容与方法² 风险评估的动态、闭环管理要求·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应考虑:² 员工参与的充分性全员参与² 评估范围的充分性涵盖企业所有工作/活动² 评估对象的充分性考虑企业在生产场所以外进行的工作/活动、承包商的活动,并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变化² 评估的全面性考虑生产或流程的全过程中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企业应通过基准、基于问题及持续的风险评估方式,确保风险评估的动态、闭环管理。· 企业在开展风险评估过程中应确保:²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² 员工清楚其暴露场所的安健环危害、风险及后果,熟悉其控制措施· 必要时邀请技术专家、相关方参与,或委托第三方进行·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确保方法的一致性、可重复性和可审核性,同时应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 企业应每年或当内部和外部变化产生时,对风险评估进行回顾和更新。· 企业应为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及技术资源保障。· 风险评估的结果应文件化。2.6.12.9.1OHSAS1800:4.3.1ISO 14001:4.3.1ISRS:3 NOSA:5.02标准化:5.8.14.1.2 风险评估流程· 企业应按以下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² 准备工作² 危害辨识² 风险分析² 风险辨识² 量化风险结果² 制定及评估控制措施² 成本利益分析² 补充措施² 审核² 后续行动2.6.1OHSAS1800:4.3.1ISO14001:4.3.1NOSA:5.02标准化:5.8.24.1.3 风险控制与回顾·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制定措施应考虑:² 可行性与适用性² 可操作性² 经济性² 资源保障² 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方法应遵循下列顺序:² 消除/终止² 替代² 转移² 工程(改造、修理等)² 隔离² 行政管理(程序、检查、保养及培训等)² 个人防护· 企业应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测量、评估、回顾。· 相关部门或人员应能及时获取最新的风险评估(回顾)报告。13.2.2OHSAS1800:4.4.1ISO14001:4.4.1ISRS:9.6NOSA:5.02标准化:5.8.34.1.4 风险概述· 企业应依据基准风险评估结果建立风险概述,风险概述应包括下列信息:² 危害名称及信息描述² 风险种类及描述² 风险值及排序² 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信息² 现有及建议的控制措施² 措施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判断² 执行

    注意事项

    本文(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指南(发电).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