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外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854967       资源大小:216.7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x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1.我国进出口市场分布的基本格局: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贸易市场分布趋于多元化;2.出口商品战略的概念:是我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的供求情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演变的趋势:第一次是1986年,纺织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出口产品,标志着中国摆脱了以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了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导的时代;第二次时1995年,中国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服装刹那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品,标志着出口商品构成的升级;第三次跨越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为标志;4.“十五”计划出口商品战略的依据及主要目标:提出要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5.领会:以质取胜战略的主要内容: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名牌出口商品;6.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与执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7.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名牌产品是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物质基础;名牌产品是企业形象的代表,是拓展国际市场有力武器。8.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是提高我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为基本知道思想,以“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为发展思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面向国际市场的科技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社会化服务等部署,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想贸易强国的跨越。9.科技兴贸战略包括的内容: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10.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呈加速发展趋势;高技术产品出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趋势日益明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11.“十五”计划进口商品战略的主要内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重要资源进口;重视加工贸易物资进口;扩大生活必须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12.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要点:确保电子信息等先导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能源交通等基础设备建设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13.强化质量控制的立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措施:加快对外贸易法产品质量法商检法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保证出口商品质量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并加速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技贸结合14.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要性:我国保持国民快速发展必须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我国要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就依靠科技进步;企鹅也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其竞争力的提高,而技术水平的提升则是提高竞争力的必要保障;15.确保加工贸易物资进口的重要性: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改善我国工业生产能力与原材料供应的比例关系;有效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稳定持续的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16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17.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成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大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了全国外贸出口增长;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显著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搭建了影响日益扩大的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集群;”18.进一步推行科技兴贸战略的成效: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19.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有重点有计划的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建立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总体格局。20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避免市场风险;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1.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措施: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22.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概念: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23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特征:单一的公有制;实行对外贸易统制;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24.对外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25.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对外贸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26.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特征:单一的公有制;实行对外贸易统制;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27.对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有利于集中调度资源,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有利于统一安排进口,保证重点;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28.经济体制改革与外贸体制改革的关系:两个改革是密不可分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有事经济体制改革的以部分;外贸体制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下展开的,没有经济体制改革就没有外贸体制改革的必要。没有外贸体制改革的称概念股就没有完全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29.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改革”与“开放”的交汇点:开放是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开放的外延,改革带来的开放,而开放又会促进市场经济改革的加快进行,两者存在交汇点;改革和开放对于盖帽改革的牵引力更大,实行改革开放首要进行对外贸易体制改革;30.外贸体制改革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关系:对外贸易的发展决定着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成效不仅作用于独爱外贸易活动本身,而且对其他以贸易为基础、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各项对外交流活动都势必产生重大影响。31.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路径:下放对外贸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实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任则;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改革财务体制;3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提供非歧视待遇;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外贸经营权改革;降低关税壁垒;遵守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消减非关税措施;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接受特殊保障条款;33.外贸立法管理手段的概念和特点: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它具有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的特点34.中国外贸法制建设各阶段的特点:19491977年国家颁布的外贸法律、法规集中体现了国家对外贸易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计划经济的特点;19781991年围绕恢复和新建的对外贸易行政手段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规范了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的新法规数量明显按增加;19922000 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立法体系的总体框架,法律法规实体和程序规范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加注意与国际经济条约、规则和惯例相衔接;35.中国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加强外贸立法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要求;是在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下发展对外贸易的需求;是在激烈的国际贸易贸易环境下发展外贸易的需要;36.国际条约的概念:指各国之间缔结的,规定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37.国际贸易惯例的概念: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定当时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38.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类型和承认的国际惯例: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以及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公寓、法律指南;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托收统一规则等;39.外贸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内容:主要规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和基本贸易行为,在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集体可以分为地域上的适用范围,对人的适用范围和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40.外贸法颁布与实施的重要意义和立法宗旨:意义: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立法宗旨a.扩大对外开放;b.发展对外贸易c.维护对外贸易秩序d.保证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e.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1.2004年外贸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对外奥义制度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国营贸易管理内容;增加了自动许可管理内容;增加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救济制度的规定;补充和完善了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新增外贸检测和公共服务的有关规定;42.外贸法的基本原则: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的自由对外贸易秩序;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原则;43.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条例适用范围;货物进出口管理原则;进出口监测和临时措施;对外贸易促进措施;法律责任;44.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技术进出口形势;技术进出口管理;技术出口管理;法律责任45.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的特点: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间接性;非歧视性;46.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机制:调节功能,包括调节社会再生各个环节、各个产业的关系,调节国家、企业、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控制功能,即通过税率、汇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引导各项经济活动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靠拢;核算功能,即借助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核算劳动耗费,比较投入与产出,平衡社会提供给与需求;监督功能,借助会计、审计、银行监管、稽查等手段;47.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经济调控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过规则的要求;48.对外贸易税收的作用:对外贸易税收可以保护一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的利益;国家运用对外贸易税收可有效调控经济运行;对外贸易税收可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49.对外贸易税收的分类:对外贸易税收按贸易流向可以分为进口税,包括进口关税、进口商品税、出口关税、出口商品税。50.关税的概念: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关税税法、水泽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51.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消费效应;保护效应;贸易效应;收入效应;52.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增加财政收入;限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出口;限制短缺产品的过度出口;保护国内产业;53.关税政策的概念: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运用关税达到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为准则,是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及社会政策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具体体现。54.我国关税政策的演变:19501984年,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全面保护关税政策;197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由“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1992年以后,实行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的关税政策;55.1992年以来关税政策转变的具体体现:逐步降低关税总体水平,使关税成为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按照国际通行惯例,调整关税制度;按照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结合国内产业政策,建立一个利用关税措施,运用关税总协定条款和保护条款来调节和惯例进出口贸易的新体制,以保护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调整进出口关税减免政策56.我国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全面实施世界贸易组织的海关估价制度;按照非歧视原则在全关境内实行公平统一的关税制度;缩小关税税率的落差;57.出口退税的含义: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收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58.进口商品税征税原则、范围、对象、税目与税率、减免:原则:1994年中国进行了税制改革,根据新税制的规定,对进口产品实行与国电产品同等征税的原则,即在增值税和消费税上按相同的税目和税率征税。对象:根据增值税暂行条列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是的纳税义务人。59.出口退税的意义:出口退税是根据出口商品零税率的原则采取的一项鼓励出口贸易的措施;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的一种非歧视性赋税政策,是保证出口货物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就我国外贸时间而言自85年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政策效果非常明显;60.出口退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不稳定,出口退税缺口严重,拖欠企业的出口退税十分普遍;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部分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改变出口退税的管理;62.汇率的概念:是指两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或比价,也就是用一国的货币单位来表示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63.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现实的。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升值,意味着外汇汇率下降,表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职能兑换较少的本国货币,必然会使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扩大进口。同时,本币汇率上升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成本价格上升,因而不利于出口。64.2005年我国完善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内容: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和原则A.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B.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完善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和特点65.进出口信贷的概念: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银行向进出口商提供贷款,以鼓励出口、确保进口的重要措施。66.我过进出口信贷的主要机构: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5月成立,是直属国务院领导、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银行67.进出口信贷的主要方式:出口买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贷款中短期额度贷款,境外加工贸易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境外投资贷款)出口买方信贷:进口买方信贷(签订总的信贷协议,签订具体的信贷协议)68.进出口信贷的特征:经营对象主要是进出口商品;业务有特定的范围;对存款利率有特殊规定;国家设立专门信贷机构;69.出口卖方信贷项目对象:出口卖方信贷项目贷款和中短期额度贷款用于支持符合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有权经营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业务的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境外加工贸易贷款的对象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有权经营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境外投资贷款的对象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从事对外投资业务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对象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获得对外承包经营权,可以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和其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企业;70.出口卖方信贷范围:出口卖方信贷项目贷款和中短期额度贷款用于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贸政策规定的几点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套设备和技术服务出口;对承包工程贷款用于支持带动成套设备、施工机具以及技术服务住口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境外加工贸易贷款和境外投资贷款用于在设备和技术上有比较优势、实力强、管理科学、出口产品信誉好的国内圣餐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的项目等;71.出口信贷的概念:是国家为适应国际贸易惯例、灵活贸易做法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主要功能是推动出口外贸、减少出口企业收汇风险72.出口信用保险特点:属于政策性保险业务;承包的对象和风险与国际贸易中的商业保险不同;73.出口信用保险的种类: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综合保险,统保保险,信用保证险,特定合同保险,买方违约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投资保险;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业务融资担保)商帐追收;保单融资;资信评估74.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推动出口结构升级;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强国家抵御海外经济危机能力;75.外贸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对象:概念: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行政组织权利,采取发布命令、制定指令性计划及实施措施、规定制度程序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对象:对外贸易经营管理、货物进出口管理、货物进出口配套环节管理等。76.外贸行政管理的特点:统一性;速效性强制性纵向性规范性77中国实行外贸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实施经济手段的保证;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是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内在要求;78.对外贸易经营者、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含义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从事外贸经营活动;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职业手续;79.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原则:进口许可证签发实行分级管理原则;进口许可证管理实行“一关一证”、“一批一证”制;进口许可证必须讲求时效性;80.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进口范围: 2005年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为三种,共计83个8位商品编码,具体位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出口范围:2005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为47种,共计318个8位商品编码,分别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发放出口许可证的依据各发证机构按照商务部制定的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和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范围,签发出口许可证。81.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范围:我国对列入管理商品目录的纺织品,实行临时出口管理制度82关税配额管理的概念:对货物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额内进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内税率征收关税;属于关税配额外进出口的货物,按照配额外税率征收关税。83.关税配额的分配: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为全球配额,并分为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84.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进出口商品,由法定商检机构依法对其品质、数量、规格、包装安全、卫生、装运条件等进行检验的活动。85.法定检验:对进出口商品划定一个必须进行检验的范围,对属于这个范围内的商品所实施的检验。86.抽查检验:按照法律规定对法定检验的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抽查检验 87.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包括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确定和管理职权的划分,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根绝商检法的规定,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由三个层次组成:国家商检部门;各地商检机构;检验机构;88.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即进出口商品检验应当根据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五项原则进行89.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出厂前的质量监管和检验制度;认证管理制度;验证管理制度;加施商检标志和封时制度;复验、复议、诉讼制度;90.海关监管:是指海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实施报关登记、审核单证、检查放行、后续管理、查处违法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能。91.完税价格:是由海关审核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税商品税款的货物、物品价格,是海关征税的基础。92.走私行为:是指逃税海关监管,进行非法的进出镜活动,偷逃关税,非法牟取暴利,扰乱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93.原产地:指货物的生产地,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的概念是与原产国通用的,也就是国际贸易中交易货物的生产地。94.原产地规则:是指各国为确定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通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裁定95.原产地规则的分类:按照使用范围不同,分为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和优惠原产地规则。96.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97.贸易外汇管理原则:是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是对外贸易项下外呼支付不予限制,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用汇可以按照市场汇率凭相应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上对外支付;实行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对银行付汇数据和进口报关到货数据的核对审核进口付汇的贸易真实性。98.外贸经济效益的概念: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99.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交换,对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经济效果。它不仅包括由对外贸易活动实现的直接价值增值,还包括由对外贸易活动派生出的、简介的社会劳动节约。100.外贸围观经济效益的概念:是指通过外贸活动,外贸企业所取得的盈利。101.绝对差异:指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得不同102.比较差异:指不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的不同。103.影响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比较优势;进出口商品结构;价格机制;汇率机制;政府宏观调控103.影响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机制等微观因素104.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应包括对外贸易机会成本考察;必须借助 货币、价格形势;应是宏观的、全面的;105.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协调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效益的关系;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保证106.提高外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大型外贸企业应走实业化、集团化的道路,实现综合经营规模经营;加速生产企业技术进步;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素107.技术贸易的概念:是指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跨国界转移技术的行为。108.技术贸易包括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专有技术和商业机密的转染、技术服务贸易109.技术贸易特点:技术的潜在效益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实施技术并生产出产品之后,才能最终判断技术的特性;技术贸易通常为技术使用权以及使用该技术的产品、销售产品权利的转移,很少发生技术所有权的转移,而商品贸易则多是所有权的转移;技术贸易往往不是一次性的简单交易行为,而是伴随着长期合作关系;技术贸易的双方往往是同一技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潜伏着利益冲突;技术贸易收诸多条件制约;1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技术的主要特点:引进技术规模不断扩大;引进技术方式科学化;技术引进向高科技密集型行业以及需求增长快得行业倾斜;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技术引进的主体;技术引进来源于发达国家;111.技术引进的积极作用:加速提高技术水平;节约技术开发经费;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结构;加速人力资源积累11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农业方面,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取保粮食安全;能源环保、交通运输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加工制造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技术等113.加强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推广创新因采取的措施: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主体;要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且激励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要建立支持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加大风险投资的管理和力度;要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结合起来;114.引进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扩大技术引用,充分利用技术外溢扩大引进软件技术;避免大规模重复引进;引用使用技术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推广和创新;115.技术出口的积极作用:以技术出口带动机械设备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以技术出口促进技术开发、技术进步;发展技术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116.高新技术产品的概念:通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国际上对此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117.扩大技术出口的政策措施: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加强技术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18.敏感物质和技术:是指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等相关出口管制法规所附出口管制清单中所涵盖的物项和技术。119.国际贸易服务部门分类: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娱乐及体育服务、运输和其他服务。120.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服务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121.当前贸易服务的发展特征: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高薪技术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生产性服务已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一大类服务;跨国公司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有些国家以及有些领域的服务贸易壁垒有所强化的情况下,从总体上看,服务贸易的发展仍是日趋自由化;服务贸易的市场分布不平衡.122.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发起的原因:一个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好处;是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存在诸多不足和遗留问题;123.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目标和原则:逐步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予以特殊照顾;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进行应尊重各国的政策目标及其总体的和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124.务贸易谈判的前景:逐步自由化是必由之路;规则制定谈判与市场准入谈判并行;谈判面临的主要挑战;谈判蕴含的成功因素;125.行业对外开放的策略和影响:引进国际竞争机制,完善服务市场结构,加速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短缺和特色服务,客服国内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其他行业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为扩大服务出口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126.务进口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注意处理好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与具体非服务部门自身管理的有效结合;要注意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配合使用;要注意与服务出口的综合平衡;应在给予国外服务商市场准入的权利后,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原则127.国服务出口的措施: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出口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组建和发展一批以服务出口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中国的服务业跨国工司;适当加快国外服务业的投资,通过对外投资来促进服务出口;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外服务业的发展要走质量和名牌之路;加强对服务的协调和管理提高对服务出口重要性的认识128.中国服务出口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对等开放市场的机会;带动整个服务业大战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需要;扩大服务出口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服务出口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我国有型商品的出口;从长远看,扩大服务出口具有战略意义129.大中国服务出口的可能性:服务行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服务企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技术相对优势;有利的国际环境;130.经济合作的概念: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政府、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131.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132.广义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贸易以外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133.狭义国际经济合作:是指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动合作和对外经济援助134.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135.微观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活动,其中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或公司间的经济合作活动136.多边国际经济合作:是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137.双边国际经济合作:指两国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国际直接投资合作。国际间接投资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土地合作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138.国际经济合作生产和发展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影响;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国际经济合作生产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的生产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39.国际经济合作生产和发展的作用:加深各国的生产国际化和经济国际化;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要素收益;直接实现各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各种方面的互补;促进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国际范围内出现局等化趋势;扩大国际贸易的数量和范围;国家间经济协调行动为世界紧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40.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竞争更加激烈;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的趋势;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制度化趋势141.产生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各国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其他要素的差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横;各国政府的干预;142.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开展领域不同;两者的交易方式不同;两者对各国国民经济气的作用不同143.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两者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两者都与生产要素的禀赋相关;两者都与商品生产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常常结合在一起;144.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提供外汇资金、机器设备、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并通过设立企业或机构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145.中外合作开发的概念:是指自然资源项目的开发,即中外双方在中国境内合作开发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146.中外合作开发的特点:国家对于零度范围内的石油资源拥有所有权,中外合作开发的海域、资源和产品均属中国所有权,外放不得拥有开发资源的所有权,但可以以其他方式将利润汇回本国;中国政府对开发海上石油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由国务院负责审批合作的领域、面子和近海油田的总体开发方案,由商务部负责审批中外签订的海上石油开发合同;凡属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项目,均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代表中方全面负责具体业务,并作为唯一的专营机构。147.跨国并购的含义:企业并购跨国界的延伸,一般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兼并或收购投资东道现有的企业一定数量的股权,以达到控制该企业的目的148.外商投资性公司的含义: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认购一定比例的股份,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公司149.外国投资者并购我国企业的方式:股权并购;资产并购;150.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效应有效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缺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和培养技术人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151.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消极效应: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失衡,加大了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难度;外商直接投资消耗大量资源,并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大型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对国外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外商直接投资引起贸易平衡转移效益,导致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152.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合理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布局;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要多样化;大胆引进和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大力改善和优化外商投资环境;153.国际间接投资的概念: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投资以及中长期信贷。154.国际间接投资的方式:国际信贷投资;国际证券投资155国际间接投资于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别:国际间接投资主体一般对投资对象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所有权,也不拥有经营权,它是以取得利息或股息为目的的投资方式156.国际信贷的含义:国

    注意事项

    本文(外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