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子福归江东课件.ppt
王维诗三,送沈子福归江东,1,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2,请动笔,发挥你最美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本诗,3,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罟师荡桨向临圻。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江南江北送君归。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4,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5,写了什么?,1、2句:送行之地的景色:杨柳、行客、渔 夫3、4句: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主旨:这首诗通过写送别友人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6,怎样写?(表现手法)此诗以杨柳起兴,关合送别情事。又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随形,无处不到。且以春色之清丽和暖喻人间友情,亦颇宜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7,温馨提醒:,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景: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渔夫荡浆 情:依依惜别,8,请思考:,课后题二: 渭城曲与送沈子福归江东 在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 的联系与区别,9,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渭城曲,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11,渭城曲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朝雨”和“柳”两种景物。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车辆扬起的微尘被“朝雨”沾湿,“客舍”和柳枝在“朝雨”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清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与友人劝酒惜别。这是以景衬情;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 师荡桨向临圻”写送别之际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谊,而第三句正是承前二句所发,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二诗都是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12,小结:借景抒情,13,14,思考探究: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春色换成春水、春草等行不行?,15,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时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之际,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一样无边无际,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春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16,延伸拓展: 分析下面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 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17,参考答案: 都是写愁的高手.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李煜将愁变成了水 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 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 王实甫则将愁装到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均完整。,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18,唐代的离别诗歌,一、独特的送别方式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4、写诗赠别二、唐人离别诗中的时空背景 1、时间:多是傍晚和月夜等意象。 2、空间:多是长亭、渡口、南浦 等意象。,19,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20,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1,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