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课件.ppt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定义,全身性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行性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加大,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和分型,第一类 原发性 I 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第二类 继发性 继发于多种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第三类 特发性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 妊娠和哺乳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 (OP)患病率,- OP是世界常见病之一,在多发病中已居第七 位, 全世界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口越老龄化,OP发 病率越高。 - 美国绝经后白人妇女54%低骨量;30%已患骨质疏 松,每年 约130万人因OP而骨折,其中椎骨、髋部及腕部骨 分别占54万、25万及24万以上,医疗开支超过百亿美元。 - 在英国 患病率占6%,50岁人群 股骨颈OP:男性5.8%; 女性22.5%. - 欧洲海德堡研究中心调查腰椎变形率:50-82岁居民中为16.4%。 -1998年欧洲骨质疏松协会报告:欧洲女性一生中发生骨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30-40%,男性为10%-15%,欧洲女性髋部骨松性骨折的年发生率相当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三种常见病的总合,男性髋部骨折发生率相当于前列腺癌。,骨质疏松患病率,- 日本OP患病率占人口的7.2%,女性是男性的3-4倍,80 岁以上 妇女患病 率高达83.9%。 - 中国骨质疏松约占大陆总人口的7%。总人数约8700万, - 中国北京50岁以上妇女脊柱骨折患病率为15%。我国有一亿以上50岁 的妇女,依此估算,至少应有150万例脊椎骨折女性患者。 - 昆明市50岁以上妇女脊柱变形(骨折)率为18.4%,集中在70岁以上。 -总体上50岁以上妇女中约20%-25%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椎体骨折。 -总的估计是:50-70岁期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约占1/3以上, 80-90岁约占 2/3或更多,90岁以上超高龄者骨质疏松几不可避免。,昆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 ( DXA -2.5SD),年龄 L2-4 neck wards三角 trock - 50岁 36.58% 17.83% 47.13% 18.47% 60岁 51.58% 30.43% 66.30% 29.35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1) 高加索或亚洲人种 2) 体形瘦小、苗条 3) 过早绝经:卵巢早衰/卵巢切除 4) 低钙饮食 5) 久坐/静坐的生活方式、缺少日照。 6) 峰值骨量(PBM)低:生长发育期积累的骨峰值低。 7) 不良嗜好:酗酒、吸烟,茶 / 咖啡 过多。 8) 骨质疏松家族史 9)其他:疾病、 药物(糖皮质激素是继发骨质疏松的首要原因),女性雌激素(estrogen)种类,雌激素 种类 活性比较 雌二醇(E2) 卵巢分泌95% 100% 其余由雌酮/睾酮转化 雌酮 ( E1) 卵巢分泌 30% 雄烯二酮转化 E2肝内转化 雌三醇(E3) E2/E3的代谢产物 10% ,昆明成年女性E2及BMD增龄变化, 年 龄 E2 pg/ml ( X+-S) L2-4 BMDg/cm2(X+-S)A 20-29y 161.5465.50 1.1510.109B 30-39y 122.2644.18 1.1330.113C 40-49y 69.87 35.91* 1.1070.141D 50-59y 9.87 8.40* 0.9620.150*E 60-69y 7.07 3.30* 0.8700.160*F 70-79y 8.97 4.77* 0.8170.171*G 80y 6.13 2.65* 0.7820.150* -*女性40岁后E2及50岁后骨密度均非常显著高峰期一致 (本院内分泌研究室资料),雌激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参与骨骼的分化. 发育和成熟,青春后期促进骨骺愈合。维持成年骨骼的代谢(成/破骨偶联)平衡和骨量稳定。雌激素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雌激素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与成骨细胞(OB)受体结合,促进OB增殖和分泌骨基质。 -与破骨细胞(OC)受体结合,直接抑制OC的骨吸收活性。 -影响骨代谢的局部因子:抑制 I L-1,6 、 PGE等破骨因子;促进 胰 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转移生长因子(TGF-1)等成骨因子的产生, 有利于维持骨量。 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和降低骨对PTH的敏感性,减少骨吸收。 促进降钙素(CT)合成。 刺激肾内1a-羟化酶活性活性维生素- D 生成促进肠钙吸收、使 尿钙排泄血钙。,图2 两性PTH及BGP 变化比较 (昆医附二院内分泌研究室资料),绝经后性激素变化,绝经 卵细胞耗竭/卵巢功能衰竭 E2 下降 90%-95% E1下降50%, E1 /E2 比例升高 T下降 20% ,A(androsterone)下降50%P 由卵巢产生的孕激素全部消失,雌激素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任何年龄的女性一旦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丢失呈对数增加,绝经后5年内骨丢失最快,丢失率平均2% /年(本院2.02 %,是绝前的5-6倍),松质骨丢失皮质骨,故椎体的BMD下降更显著。绝经后E2急剧,对PTH的抑制减弱,继发甲旁亢,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破骨活动占优势,骨吸收 骨形成。E2使降钙素分泌,导致骨吸收。E21a-羟化酶活性活性维生素D生成血钙降低,刺 激PTH和骨钙释放。后果:低骨量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早期或骨折之前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往往已较严重或发生了骨折。1) 骨痛:慢性腰背痛、足跟痛、关节痛,有新鲜骨折时,发生 急性剧痛。2) 驼背或身高变矮:提示多次/多个椎体有压缩骨折。3) 局部压痛或扣击痛。 4) 骨折:好发部位:前臂、脊柱及髋部。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椎骨骨折往往与暴力关系不甚密切,髋部骨折一般与暴力、跌交有 关,其后果最为严重,15%-20%一年内死亡,50%残废。 5) 其他:疲乏无力、虚弱、肌肉痉挛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检查(1),1) 病史采集,症状,体征, 危险因素评估。 2) X 线检查:X线平片,四肢及/或脊柱正侧位,对低骨量或早期骨质疏松不敏感。 主要用于诊断骨折。进一步可做CT 或 MRI。 3) 骨密度测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敏感可靠,准确测量BMD,早期发现低骨 量和骨质疏松。 *WHO统一的诊断标准 ,即与同种族、同性别正常年轻人PBM 比较 ,得出T值: 正常:T-score -1 或 (1SD) 低骨量: T值在- 1 -2.5 之间 骨质疏松:T值 -2.5,合并骨折者为严重骨质疏松。 *BMD测定具有预报骨折风险的价值,BMD每低一个标准差,骨折的风险增加2.5倍 ( 1SD约相当于10% - 12%的BMD差异)。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检查(2),其他骨密度测定法: 定量超声:提供跟骨,胫骨,膑骨、手指等BMD及骨强度参数。 定量CT(QCT):可多部位分别测骨小梁和皮质骨密度,主要用于脊柱。 4)鉴别诊断;确诊骨质疏松后,查找有无导致骨质疏松的继发性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检查(3),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1, 常用生化指标:血钙,血磷,血镁,24小时尿钙、尿磷。 2,骨转换生化指标: 骨形成 骨吸收 血清骨硷性磷酸酶(BALP)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 血清骨钙素(BGP) 尿吡啶啉 尿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 尿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 尿羟脯氨酸 尿钙 / 肌酐比值 绝经后骨转换指标升高 、老年人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抓两个主要环节。 第一提高峰值骨量 第二降低骨丢失率 提高骨峰值需要从生命早期开始,在骨代谢正平衡时期,力争 获得最高骨量 。 - 充足的营养和运动是骨骼成长的两大要素; 运动是骨重建的原动力,运动全面改善骨密度、骨矿化、骨结构及骨的生物力学强度。 - 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任何时候对骨代谢都有良好促进作用。降低失骨率和预防骨折是PMOP及老年OP防治的主要目标。 绝经后进行体育锻炼仍可减少骨丢失、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 减少跌跤就可减少骨折的发生,如何锻炼依个体情况而定。,骨质疏松的防治药物,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刺激剂 钙剂 氟 雌激素 PTH SERMs 雄激素及合成类固醇 降钙素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双瞵酸盐 生长激素 中药,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 ),钙剂:钙剂是骨质疏松 防治中最基本的用药。钙的作用:骨矿原料 。 提高血钙,反馈抑制PTH,减少破骨,降低骨 高转换和失骨率对高转换代谢起“镇静”作用。补钙的非骨骼效应。 -荟萃分析经典的临床试验:补钙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效,对低钙摄入者更有效。与维生素D及体育锻炼结合补钙的疗效提高。 钙剂有效降低妇女椎体及非椎骨骨折发生率。,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2),- 补钙可从围绝经期开始,绝经早期更需要,每日应摄入元素钙1000-1200mg。 国人膳食仅能提供需要量的40%(388.8mg/d) 不足部分需要钙剂补充。-钙摄入超过阈值与骨钙的存留不相关,而且不安全。 中国人最大可耐受量为2000 mg/日。-钙剂的选择:碳酸钙制剂元素钙含量及性/价比高。-钙剂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每日剂量以元素钙计算;分服吸收率提高; 3. 不与硷性食物或牛奶同服; 4. 睡前服一次提升夜间血钙,抑制PTH,减少骨丢失; 5. 胃切除或胃酸缺乏者不宜用无机钙; 6. 肾病、肾功不良或高龄老人补给活VD; 注意监测血、尿钙。,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3 ),2) 维生素D: 维生素D和钙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用药。 -vitD主要促进肠钙主动吸收3/4的肠钙吸收有赖vitD。 - 绝经后和老年人1a-羟化酶活性降低,活性VD生成减少,直接 补充活性VD(替代了体内羟化),在上述人群中可提高疗效。 - 活性VD还有一定肌肉协调功能。 - 活 性VD尤适用于高龄或肾功能不良者。 - VD剂量;VD3一般400-600iu / 日;1a(OH)D3 首量0.5ug/日, 1,25(OH)2D3(罗盖全)0.25-0.5ug/ 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4),3) 雌激素补充疗法 (HRT): 补充 外源性雌激素可全面改善绝经后性激素不足的多系统症状,可使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恢复近绝经前水平。美国、欧洲 应用HRT已有半个多世纪,以前主张如无不良反应可长期应用。 2002年,美国WHI临床大样本RCT研究中期报告公布: 应用CEE0.625mg(Conjugated Equine Estrogen)+MPA2.5mg /d 观察5.6年,结果: 子宫内膜癌、髋部骨折、脊柱骨折及结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为 0.83、0.66、0.66、0.63;而冠心病、乳腺癌、中风及肺血栓相对危险度增加,分别为1.29、1.26、1.41及2.4, 因而引发一场对HRT的国际争论。 目前,有关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国际绝经学会及各国妇产科学会纷纷制定“HRT 临床应用指南”,使HRT更加规范和安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5),关于HRT的专家论点:HRT是针对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治疗绝经相关症状是HRT的首要适应症。HRT 是预防PMOP的有效方法。对在HRT适应症范围内的妇女进行受益与风险评估,只要益处大于风险,就有应用价值,在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和疗程 5年风险增加)。疗程中应进行监控,监控指标和频度依个体情况而定,至少每年一次,以决定是否继续应用。对有子宫的妇女用雌激素加孕激素,无子宫不加孕激 素。HRT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ERT无CVD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6),HRT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1,绝经相关症状 2,泌尿生殖道萎缩 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4,卵巢切除患者 禁忌症:1,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 2,怀疑患有乳腺癌或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3,活动性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5,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6,血噗啉症、耳硬化症 7,与孕激素有关的脑膜瘤,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7),慎用情况: 1,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异位症 3,乳腺良性疾病 4,乳腺癌家族史 5,血栓拴塞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6,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 7,胆囊疾病、癫痫、哮喘、高泌乳素血症,雌激素 天然 人工 17雌二醇 已烯雌酚 雌三醇 环丙雌二醇 *结合雌激素 *乙炔E3环戊醚 (倍美力CEE) (尼尔雌醇) 戊酸E2,孕激素 孕酮类 睾酮衍生物 黄体酮 决诺酮 * 醋甲孕酮(MPA) 醋决诺酮 醋甲地孕酮 左旋18甲决诺酮 醋氯地孕酮 利维爱(livial)* 环丙孕酮(CMP) 去氧决诺酮 去氧孕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8),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9),HRT /ERT治疗方法:周期序贯 ( HRT: CEE/MPA)周期联合 ( CEE+MPA周期间断)连续联合(CEE+MPA不间断) 周期单用雌激素(ERT:CEE):无子宫连续单用雌激素(同上)剂量最低有效、无不良反应为度。给药方法:口服、皮贴、阴道。,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10),HRT的监测及注意事项1,监测目的: 治疗目标是否达到; 个体风险/受益是否发生改变; 评价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或调整方案.2,根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监测的指标和频度.3,注意事项:为了预防血栓形成,对因病或手术需要长期卧床 者酌情停止HRT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11),HRT监测内容 疗效监测 安全性监测 症状改善 乳房 月经规律 子宫内膜、卵巢 血脂改善 凝血状态 BMD 体重 记忆力 胆囊 其他同时存在或新发生的疾病,总结HRT的利与弊,受益 风险绝经症状 乳腺癌泌尿生殖道萎缩 心脏事件骨质疏松 中风结肠癌 血栓生活质量 胆囊疾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2),4)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SERMs): SERMs 是笨丙酚类雌激素受体 (ER)配基,其中雷诺昔芬(raloxifen, RLX)2002年美国FDA批准为防治骨质疏松的第一个SERM制剂。 RLX选择性作用于不同组织的ER,分别产生ER激动剂或拮抗剂效应 ,如对骨、心血管产生类雌激素效应,起保护作用,对乳腺、子宫内膜有抗雌激素效应,故不增加乳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预防性研究证明,雷诺昔芬对尚年轻的绝经后妇女,可起到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和维持骨正常组织学的作用。 RLX多重结果评估(MORE)试验:7705名PMOP 妇女随机服用 60mg/d 、 120mg /d或安慰剂 ,1年和3年的结果显示: 两组椎体骨折风险分别下降68%和41%;乳腺癌风险下降76%;内膜癌风险未增加,心血管风险生化指标改善,如胆固醇下降; 在有乳腺癌家族史和高危心血管病因素的亚组中受益最大。,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3),- 另据报道,雷诺昔芬不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 血糖控制水平。 - RLX有多种非骨骼效应优于传统的HRT疗法,对需要骨保护而又不宜用 HRT 的绝经后妇女特别有实用价值 。 - RLX对绝经期症状及阴道萎缩无治疗作用,还可能发生潮热反反 应,也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 雷诺昔芬(Evite) 作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已于2003年在中国批准上市。 - 剂量;60 mg /天,随时服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4),5 )双膦酸盐类(BPS):BPS是骨羟磷灰石结晶中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 在体内特别容易积聚在骨转换增高的部位。 BPS主要通过破骨细胞毒性抑制OC的增殖及活性 、并促其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密度。 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应用ALN一年,椎体及股骨颈BMD分别增加4.9%及 2.4%;应用五年,椎体与非椎体骨折率分别下降47%和55%。 一组男性原发OP治疗研究,应用两年,椎体和股骨颈BMD 增加5%和2.5%;新发椎体骨折明显下降,其疗效与女性接近。,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5),- BPS 适应症广泛,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尤适用于 绝经早期有HRT 禁忌者。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变形性骨炎、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所致转移性骨病及高钙血症等均有明显疗效。 -BPS禁忌症:低钙血症,严重肾功能不全,食道及胃疾病。 - 服药注意事项:空腹,一大杯水送服,立/坐位30分钟,至少一小时后才可进食 或服用其他药物。 - 现有70mg /片/每周,减少服药次数, 病人依从性大大提高。,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16),双膦酸盐制剂: 1,羟乙膦酸钠(Etidronate, 邦德林):200mg / 片,400mg / 天, 连 用15天, 间歇75天一疗程,间歇期补钙和维生素D,以 免影响骨矿化。 2,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福善美):10mg /片 /天,70mg /片 / 周, 持续用,半年做一次评估,总疗程可2年以上。 本药疗效强,副作用小,现多用。 3,利塞膦酸钠( Risedronate) :5mg /片/天,持续用药同前。,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7),7) 降钙素(CT):人工合成的骨吸收抑制激素(鲑鱼和鳗鱼CT),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阻止骨钙释出,降血钙, 同时CT具有强效中枢镇痛作用,可明显缓解骨痛。适应症;绝经后骨质疏松和其他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特别是严重骨松性疼痛或并发急性骨折疼痛者。还有高钙血症,溶骨 性癌转移引起的骨痛,维生素D中毒等。 制剂和用法: 密盖息(鲑鱼CT)针:50u/支,肌注:50u 每 日或隔日一次, 疼痛减轻可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密钙息喷鼻剂200 u/ 天。 益钙宁(鳗鱼CT)针:20u/支,肌注:10-20u, 每周两次。,药物治疗(18),降钙素 (续); 疗程:一般2至3月,间歇重复应用,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 长期应用可能疗效下降或造成对骨代谢过分抑制,使 骨质量降低。 不良反应;潮热、发红、恶心、呕吐、腹痛、哮喘、荨麻疹, 偶有过敏反应,极少见过敏性休克。,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19),8)人甲状旁腺激素1-34 (hPTH1-34): 最新研制的高效骨形成促进剂。 hPTH1-34与人PTH1-84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 -人工合成的制剂“特立帕肽”为2002年美国FDA批准的骨质疏松防治药,该药刺激骨转换,其成骨作用取决于小剂量和间歇注射的给药方式。迄今为止,该药对骨小梁的显著成骨作用在许多研究中有高度的一致性。 - hPTH 激活成骨细胞(OB), 促进其分泌I型胶原和骨形成子。此外,还增加OB的数量和阻止 OB凋亡。 动物实验:hPTH1-3420ug/d 皮下注射数周,卵巢切除大鼠骨小梁体积与厚度明显增加;皮质骨也有增加。,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0),hPTH1-34(续)一项关键的治疗性RCT研究在17个国家99个中心进行,1637名有 椎骨骨折史的绝经妇女,应用20ug/d 、 40ug/d 或安慰剂,12个月后,治疗组椎体骨折分别下降65%和69%, 非椎骨骨折分别下降53%和54%, 腰椎BMD分别上升9%和13%, 股骨近端BMD分别上升3%和6%。骨活检显示:网状骨结构改善,骨量恢复,皮质骨厚度增加,其中40 ug/d亚组改善较明显。 由于hPTH1-34卓越的成骨作用和改善骨结构的特殊功效,使之在抗骨质疏松药物中独站优势,适应症广泛,大有前途。,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1),hPTH ( 续) 适应症:高转换与低转换各类型骨质疏松 骨折修复、制动性失骨、 皮质醇增多、 宇航飞行员康复 不良反应少,人体耐受良好,应用得当不会发生高钙血症。 该药的药效机制、合理用药的时间与剂量、对皮质骨的影响、 与 hPTH1-84的比较等还有待深入研究。,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2),7) 氟化物:氟离子直接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氟化物能持久增加骨小梁的骨量和形成新的骨小梁,增加中轴骨 量明显高于外周骨,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氟离子在骨中替代羟磷灰石中的羟离子形成氟磷灰石,能更好的 对抗骨吸收,但骨量增加与骨强度增加并非同步,由于氟化物改变 了骨矿晶体的体积和结构而使骨组织变得更硬。制剂;特乐定咀嚼片,含氟5mg 钙150mg ,1片一日三次。 3 至 6月后可有效改善症状,一年后增加椎骨骨密度,降低椎骨骨折 发生率。不良反应:消化道不适,外周疼痛综合征,应激性骨折。由于其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3),8) 雄激素及其他蛋白同化激素:促骨形成剂 促骨胶原形成及 成骨细胞增殖,睾酮部分转化为雌激素 发挥 抗骨吸收作用,对不宜用雌激素的老年妇女可选用。 制剂:甲基高酮、丙酸睾酮、安雄、十一庚酸高酮、 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康力龙等。 前4种应用过多有男性化副作用。 中成药:仙灵骨葆、骨疏康,骨质疏松的联合治疗方案(24),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