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

    • 资源ID:1847743       资源大小:696.81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

    亚洲各国介绍(2012年1月始统计)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2003年3月当选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2003年3月当选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金永南(1928年2月4日)1998年9月当选(1998年9月,朝鲜重新修订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制。按照新的朝鲜宪法,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即代表国家,但实际上自1994年7月8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逝世后,其子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掌握国家最高权利直至2011年12月17日去世)2011年12月17日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发心脏病去世,其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1983.1.8)被朝鲜宣传媒体称为革命事业的最高领导者,2011年12月30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内阁总理 崔永林(1930)2010年6月当选三、俄罗斯联邦总统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1965年9月14日)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总理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 2008年5月8日,根据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提议普京出任政府总理。四、日本国天皇 明仁 生于1933年12月23日,1952年11月立为皇太子,1989年2月即位,年号平成,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日本国家和人民的象征,不实际掌握国家权力。内阁总理大臣 野田佳彦1957年5月20日出生,2011年8月30日下午,54岁的民主党新党首野田佳彦在众参两院举行的提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95任第62位首相,2011年9月2日就任五、大韩民国 总统 李明博(1941年12月19日)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2007年12月19日晚宣布,韩国大国家党候选人李明博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中以49%的得票率的压倒性优势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2008年2月25日上午李明博在首尔正式宣誓就任第17届韩国总统。总理 金滉植(1948年)2010年9月16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正式提名现任监查院院长金滉植为新任总理人选。2010年10月1日正式成为李明博政府上台后的第三任总理。六、泰王国 国王 普密蓬·阿杜德(1927年12月5日)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总理 英拉·西那瓦(1967年)2011年8月5日,泰国为泰党候选人英拉·西那瓦,顺利当选为泰国第28任总理,也是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8日晚接受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谕令,正式担任泰王国第28任总理。七、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家主席 张晋创(1949年1月)2011年7月25日 当选为越南国家主席总理 阮晋勇(1949年11月)2006年6月举行的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府总理。由于越南共产党为唯一合法政党,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拥有的实际权力高于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国家主席,阮富仲(1944年4月14日),2011年1月18日,在越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阮富仲当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八、古巴共和国 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 劳尔·卡斯特罗(1931年6月3日),2006年7月31日,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因健康原因,根据古巴宪法第94条,将国家最高权力移交给劳尔。2008年2月24日,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一致推选劳尔·卡斯特罗为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他从而正式接替了因健康原因而移交国家最高权力的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位置。由于古巴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政党,党的最高领导人实际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11年4月19日在哈瓦那闭幕,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九、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主席 朱马里·赛雅颂(1936年6月)2006年6月当选,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该党的领导人实际权力高于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于2006年3月当选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总理 通辛·坦马冯(1944年4月)2010年12月23日接任老挝总理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封建王朝,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1927年,伊宣布废除所有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外国在伊的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伊朗与纳粹德国关系较密切。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英国和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1941年至1979年在位)。1942年1月,英国、苏联和伊朗订立同盟条约。1943年9月,伊朗对德宣战。 二战结束后,伊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趁机控制了伊的经济命脉。60年代初,巴列维为巩固其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工厂股票、在农村开展卫生和扫盲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改革计划”。这一以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又称“白色革命”。但由于脱离国情、触及宗教人士利益,造成经济严重失调,贫富悬殊加剧,各种社会、宗教矛盾激化,各地动乱不断升级。1979年1月,国王被迫出走海外。2月1日,因领导反国王运动而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2月11日,忠于国王的军队倒戈,巴列维王朝覆灭。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最高宗教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兼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1939年7月17日),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领袖,根据伊朗宪法,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总统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1956年10月28日) ,2005年6月当选,8月就职,根据伊朗宪法,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经选举产生后必须经领袖批准方可生效,领袖可根据议会或最高法院的裁决罢免总统。而总统则主要是行政部门的首长,向人民、最高领袖和议会负责,如辞职则需向领袖递交辞呈。十一、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以吴努为首的政府实行多党民主议会制。1962年,奈温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吴努政府,成立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颁布新宪法,成立人民议会,组建了“社会主义纲领党”(以下简称“纲领党”),奈温任“纲领党”主席,定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恶化,全国爆发游行示威,纲领党主席奈温和总统吴山友因此辞职。1988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以下简称“恢委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23日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1990年5月,举行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胜,但军政府以先制宪为由,拒绝向“民盟”交权。1997年11月15日,“恢委会”更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2005年,出于国防及平衡国内经济等考量,缅甸政府从最大城市仰光迁都至内比都。2008年2月9日,军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举办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并在2010年举行民主选举来成立新政府。2010年10月21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新国徽,国歌保持不变。2010年11月7日,缅甸依据新宪法举行了一次多党制全国大选,共有37个政党参加大选。大选选举出联邦和省、邦各级议会代表,联邦议会由上院民族院和下院人民院组成,然后计划再选举出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其后,现军政府将向新政府移交国家权力。2011年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权力移交新政府,并选出首位总统。2011年2月吴登盛上将成功当选为缅甸第一任总统。 总统 吴登盛(1945年5月11日)2011年2月当选缅甸总统,同年3月30日宣誓就任。十二、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17世纪前,尼泊尔是亚洲的古国之一。古代尼泊尔境内有很多国家,在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12世纪前,印度的加纳克国王的兄弟库夏的瓦吉来到尼泊尔并成为统治者,而后建立过戈帕尔、阿希尔、吉拉迪、李查维等王朝。 约为公元前1027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天尼泊尔的蓝毗尼古迦毗罗卫国境内。 藏缅语族的尼瓦尔人(Newari)被认为是加德满都谷地的原住民,但他们却并不全都是东方的蒙古人种,还有许多是雅利安人。17世纪是尼瓦尔人的“黄金时代”,马拉王朝统治下的尼泊尔是西藏和北印度平原之间极为重要的贸易枢纽。当时,加德满都、帕坦和芭克塔普各自为政,三个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尼泊尔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尼泊尔的特权地位也随着尼泊尔人民的不懈斗争而丧失。1951年,尼泊尔的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迫使拉腊首相交出政权,结束了拉腊家族105年的世袭统治。尼泊尔国王狄里布凡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亲政,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1962年4月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国。1990年受人民爱载的毕兰德拉国王开放以君主立宪为政体的多党议会制。1996年2月13日,尼泊尔共产党宣布发动小规模的战事。 2001年6月1日晚,加德满都纳拉扬希蒂王宫突然发生枪击事件,王储狄潘德拉因为选妃问题而连杀国王毕兰德拉、王后艾斯瓦利亚、小王子尼拉扬、公主什鲁蒂等10多名王室成员。狄潘德拉本人亦自杀身受重伤,后不治身亡。 毕兰德拉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4日在哈努曼多卡宫(老王宫)加冕,继承王位。不过,不少民众相信这其实是贾南德拉所策划并嫁祸予王储,因此由贾南德拉所统辖的尼泊尔王室声望大不如毕兰德拉时代。此后,尼泊尔共产党的武装势力渐获得部份民众的支持。截至2006年,尼泊尔除了首都加德满都外,大部分地区受尼共控制;2004年底,尼共开始对首都围城。2005年2月1日,国王贾南德拉解散政府,宣布未来3年由他亲自领导新的部长委员会。 2006年1月2日,尼泊尔共产党(毛派)反政府武装份子宣布终止为期近4个月的单方面停火,并开始连串突袭。1月14日,武装份子突袭加德满都郊区的两个警察哨站,打死十多名警察。次日,尼泊尔内政部发布公告,在加德满都实施宵禁,并在1月19日指示国营尼泊尔电讯公司中断加德满都对外的流动通讯服务,以阻挠反对派于1月20日举行的大规模游行示威。4月21日,尼泊尔反国王示威和罢工持续两星期后,在美国和印度施压下,国王贾南德拉屈服,表示愿意还政于民。他发表电视演说,宣布会解散内阁,将行政权力交予人民,并将举行选举,呼吁反对派推举首相人选。4月30日,柯伊拉腊前往王宫,接受国王贾南德拉任命并宣誓就职尼泊尔首相。 5月18日,尼泊尔国会一致通过,解除国王贾南德拉包括军权在内的权力,使尼泊尔日后不受王室控制。若公告内所有建议落实,尼泊尔国王将只成为象征元首。6月11日,尼泊尔国会通过解除国王“对国会已通过的议案”之否决权,亦即国会议员在将法案签署成法律前,毋须先征求国王之同意。政府和尼共开始谈判以决定国家的未来。11月7日,尼共(毛派)和政府达成协议,放弃武装抗争,加入政府。2007年9月18日,尼共(毛)宣布退出临时政府。12月23日,主张君主立宪多党制的大会党和主张完全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尼共(毛)达成协议,废除君主制,尼共(毛)返回国会。国民大会于2008年4月10日进行大选,尼共(毛)赢得30%以上的选票,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1 2008年5月28日,尼泊尔制宪议会以560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正式废除君主制,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 总统 拉姆·亚达夫(1948年)2008年尼泊尔建立共和国后竞选总统成功,2008年7月23日就职,成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统,也是尼泊尔历史上首任总统。总理 巴布拉姆·巴特拉伊(1954- ),2011年8月当选;根据尼泊尔目前宪法,大部分权力集中于总理,总理权力大于总统。十三、印度共和国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至迟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文明,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但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立刻分崩离析。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代。其中贵霜帝国和笈多王朝曾短暂统一过北印,各种宗教在这段时期开始兴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这个时期也是印度科学、艺术与文化的黄金时期。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引进了伊斯兰文化。11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入侵北印,并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不过德里苏丹国的势力逐渐衰微,无力控制庞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15世纪末,渡海而来的欧洲商人逐渐开始认识到印度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此开辟殖民地。德里苏丹国瓦解后,同样是来自中亚的突厥化的蒙古人在16世纪初建立了蒙兀儿帝国,并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但是,蒙兀儿帝国的统治同样因地方的反抗和统治者的残暴而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强大的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却蜂拥踏上印度这块大陆,并为争夺印度而发生激烈的冲突。1757年,蒙兀儿帝国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之间爆发了普拉西战役,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余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残暴的英国殖民者,但很快被镇压。不过印度也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统治转为由英国直接统治,成立印度政府,并结束了名义上还存在的蒙兀儿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力迅速衰落,由于民族主义国家思想的兴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广泛开展,遂准许印度独立。但此时印度的穆斯林已经开始谋划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英国和甘地都无力改变印度社会已经分裂的现实,只得同意独立后的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这块亚洲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以印度教为主的“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伊斯兰教国家巴基斯坦。 总统 普拉蒂巴·帕蒂尔(1934年),2007年7月当选总统,总统为象征性职务,实际权力集于总理总理 曼莫汉·辛格(1932年9月26日),2004年5月任职十四、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印度河文明产生于巴基斯坦境内。直至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年起,波斯统治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曾率军攻占过此地。此后被贵霜人统治。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7世纪起成为吐番(今中国西藏)版图。1239年蒙古进军吐番,1246年吐番全部纳入蒙古大汗国版图,1271年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克什米尔地区大部纳入中国版图。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但古代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古代印度只有在16世纪后期实现过印度中北部的局部统一。建立伊斯兰政权,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又取代了加兹尼王朝。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1220年代蒙古大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后成为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15世纪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德里苏丹王朝),14世纪后期蒙古人帖木儿攻入印度河流域,帖木儿攻占德里,后裔巴布尔1526年建立莫卧尔王朝,管辖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 1757年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加剧。赛义德·阿赫默德·汗领导了阿利加尔运动,其继承者于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曾一度与国大党合作,共同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但1928年合作破裂。1940年3月23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的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召开全国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 总统 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1956年7月)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2008年9月当选总理 优素福·拉扎·吉拉尼(1952年6月9日),2008年3月22日,吉拉尼被巴基斯坦人民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谢里夫派)等政党共同推举为巴基斯坦总理候选人。3月24日,经巴基斯坦国民议会选举通过,吉拉尼顺利当选。十五、孟加拉人民共和国1904年孟加拉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后来复合。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被再次分割:西孟加拉归印度,东孟加拉(亦即东巴基斯坦)则根据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归巴基斯坦。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终于使相距约2000公里东、西巴基斯坦内部矛盾走向不可调和。 1971年3月26日东巴宣布独立,随后发生大规模动乱和难民潮。印度则开始筹划以战争手段支持孟加拉国独立以肢解巴基斯坦。11月21日,印军在苏联的支持下,大举入侵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12月,战争扩大到西巴基斯坦,发展成全面战争。12月7日,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印巴双方停火和撤军。印军仍持续大举进攻,于12月16日攻占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总统佐·阿·布托释放了被以“叛国罪”逮捕的东巴人民联盟领袖穆吉布·拉赫曼,后者就任孟加拉国第一任总统。 总统(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中央委员会执行会议主席兼第一书记) 齐鲁尔·拉赫曼2009年2月当选总理 谢赫·哈西娜(1947年9月28日)于1996年至2001年出任总理。2008年12月29日,孟加拉国举行第九届议会选举,人盟胜出,哈西娜再度出任总理。十六、蒙古国蒙古地区在汉朝以前的主要居民乃匈奴人。匈奴被西汉击溃之后,蒙古地区先后由柔然、突厥、回纥等民族控制。宋朝时期蒙古人迁入该地。唐朝时首次纳入中国版图,后为中国辽朝版图。 蒙古初时受到金朝统治。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治了蒙古地区的所有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大汗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统治的范围包括这地区、现中国领土的大部分以及周边某些地区,辖境改称元朝,元朝时元朝时蒙古征服宋朝,将其纳入版图,定都北京,蒙古地区划为岭北行省。明朝始终无力收复蒙古地区。明朝时期在中国的蒙古人大多退回塞外,主要生活在这一地区,直至清朝覆灭。元朝时中国和今西伯利亚大部都属于蒙古版图。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三部,和 清朝早在初年即建立起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一六三八年喀尔喀三汗正式臣服于清,向清政府献九白之贡。1660年外蒙古库伦活佛(喇嘛教,与清王朝信仰相同)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归附中国,而不是向沙皇俄国投降。满清时,蒙古地区再次纳入中国版图,除了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的现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约70多万土地在1689年尼布楚条约中割让给俄罗斯外,其余蒙古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内外蒙古被统称为塞北。今蒙古国(外蒙古)清朝称喀尔喀蒙古,或漠北蒙古,并设有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今内蒙古之南部地区并入内地省份,其余部份清朝留为"盟"、"旗",皆未建省。1911年外蒙古军队,在沙皇俄罗斯鼓动下,驱逐清政府官员,侵入内蒙古,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袁世凯出兵收复内蒙古,但没有收复外蒙古。1914年沙皇俄国侵占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1944年唐努乌梁海地区并入苏联,其中的大部成为图瓦共和国,图瓦现仍为俄国的一部分。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中国的领土,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 民国建立后,民国政府将内蒙古分为五省(兴安、察哈尔、热河、绥远及宁夏),而外蒙古则称蒙古地方。1919年11月7日,由于俄国白军与红军均陷入苏联国内战争而无暇顾及外蒙古,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和政府首脑段祺瑞遂决定出兵外蒙,派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库伦,挟持“内阁理”巴德玛·多尔济,软禁哲布尊丹巴活佛,并召陈毅回京,全面否定中俄声明,立即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俄蒙一切条约,蒙古全境归还中国。南方孙中山护法军政府亦致电庆贺。11月22日以中国大总统公告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恢复旧制。同时取消中俄声明和恰克图协定,北京政府在库伦设立“中华民国西北筹边使公署”。 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了,外蒙古也进入了混乱状态。被苏俄红军赶到外蒙古的沙俄恩琴白匪勾结外蒙古上层王公,向中国驻军发难。1920年代,外蒙古2从中华民国分裂出去而公开“独立”,随后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外蒙古叛军击垮驻扎在外蒙古的中国北洋军队,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北洋政府)发表严厉声明,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但由于当时中国陷于内战中,北洋政府没有派军队收复外蒙古。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包括内蒙古王公在内的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 1922年苏蒙签定一份协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24年6月,乔巴山推出“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属于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允许苏联驻军,制定仿苏“宪法”,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北洋政府及民间人士感到不能容忍,希望出兵或借助英、美、日出面干涉,以曹琨和吴佩孚为首的北洋政府对事件十分恼火,但鉴于忙于内战,国力不张,只发表了措辞严厉但无实效的政府声明,对外蒙独立不予承认。外蒙古地区在苏联的扶持下非法独立,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中国朝野的一致抗议,鉴于此,苏联一方面派重兵保护“独立”,并与外蒙古签定互助协定,大规模驻军外蒙古。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早就对外蒙古闹独立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大骂俄国人,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一时冲动,竟准备发兵外蒙,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而,由于内战剿匪原因,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不敢对外蒙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它各省军阀,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无可奈何。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种巨大代价,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攻打屯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而日本在条约签订后第二天宣布无条件投降,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在苏联和美国的压力下,1946年的中国政府(国民党政府)暂时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在50年代后又不承认。在台湾陈水扁当局时期承认外蒙古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认外蒙为独立国家。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改名蒙古国。 总统 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1963年3月),2009年5月当选,6月就职;总理 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1963年),2009年10月任职十七、不丹王国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一个部落,元朝统一西藏后,受宣政院管辖,直到清朝时才独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1772年遭英国入侵。1865年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乌颜·旺楚克(1907-1926)废除德布王,自任国王,建立不丹王国,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 1910年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 1952年第三代国王吉格梅·多尔吉·旺楚克即位,他发展经济,对内政外交进行改革。1961年以来,不丹国 王多次公开表示要保持自己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1972年第四代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国留学回来,17岁继承王位,继续先王的内外政策。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 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4.6万平方公里、人口70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2008年3月24日,位于中印之间的不丹迎来其历史上的首次民主选举,直接选举国民议会议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首个民选政府。对于这个面积仅4.6万平方公里、人口70万的小国来说,此次选举意味着国家政治体制将由原来的世袭君主制变为议会民主制。这个转变的推动者正是不丹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此次选举是不丹国王多年来致力于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结果。100多年来,不丹一直实行世袭君主制,没有宪法,也没有政党。1998年6月,辛格老国王对政治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内阁,将政府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8年改称为部长会议,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2001年9月,国王发布命令,要求政府筹备起草宪法。2005年3月,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根据宪法草案,不丹将组建两院制议会,由75人组成的国民议会和由25人组成的全国委员会。根据不丹新宪法,国王是不丹的国家元首,而议会在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下可以弹劾国王,部长会议为行政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是政府首脑。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于2007年4月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 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1980年2月21日),2006年12月9日登基,2008年11月加冕。大臣委员会主席(首相)吉格梅·廷莱(1952年),不丹历史上第一位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上台的政府首脑,2008年4月9日就职。十八、柬埔寨王国公元1世纪下半叶建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914世纪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1953年11月9日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开展抗美救国斗争。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在1975年至1979年间,柬埔寨共产党获得柬埔寨执政权。在这期间,有170万普通柬埔寨人被处死、强迫劳动致死、压迫致死2。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78   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9月,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国政府成立,拉纳烈和洪森分别任第一、二首相。1994年柬国会通过立法宣布民柬为非法组织。1997年7月,联合执政的人民党(以下简称“人党”)和奉辛比克党(以下简称“奉党”)爆发军事冲突,拉纳烈被废黜第一首相,流亡国外。1998年7月26日,柬举行第二次全国大选,人党获胜成为第一大党,11月30日成立以洪森为首相的第二届联合政府,奉党国会议席居次,拉纳烈出任国会主席。12月,前民柬领导人乔森潘、农谢归顺政府,柬民族和解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2003年7月,柬举行第三届全国大选,人党获胜。人、奉、森三党在权利分配上分歧严重,组阁陷入僵局。2004年7月15日,组阁僵局被打破,人党和奉党就联合执政达成协议,拉那烈和洪森分别任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第三届王国政府正式成立。2004年10月6日,西哈努克国王在北京宣布退位。14日,柬王位委员会9名成员一致推选西哈莫尼为新国王。29日,西哈莫尼在王宫登基即位。柬王位继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 国王 诺罗敦·西哈莫尼(1953年5月14日),1994年被封为亲王,继任国王之前任柬埔寨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大使)。2004年10月14日,柬埔寨王位委员会成员首相洪森(Hun Sen)、国民议会议长拉那烈亲王(Norodom Ranarith)等9人于金边王宫举行会议,推选西哈莫尼继任柬埔寨新国王。首相 洪森 (1951年4月4日) 1993年9月出任柬埔寨王国政府第二首相兼高棉王家军联合总司令。1998年11月出任柬埔寨王国第二届政府首相。2003年7月,洪森所属的柬人民党在第三届国民议会选举中获得最多议席,但没有超过三分之二,不能单独组阁。在政治僵局持续了近一年之际,人民党与第二大党奉辛比克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组成联合政府。2004年7月,西哈努克国王发布王令,任命洪森为新一届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并负责组建新政府 。7月15日,柬埔寨第三届国民议会批准了以洪森为首相的新一届王国政府 。为该国实际权力掌握者。十九、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早在前2世纪后半期,在印尼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叶调。公元三至七世纪,印尼境内分布着很多小王国和部落。七至十一世纪,大国室利佛逝与中国使者商旅不绝于途。苏门答腊和爪哇确实存在着印度教化的国家。随着印度和东南亚群岛间海上贸易的发展婆罗门教和佛教也传到了苏门答腊岛的西岸。1025年,印度泰米尔朱罗王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经常对室利佛逝进行袭击。从此,室利佛逝开始衰落。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满者伯夷。到14世纪末,整个城市几乎被爪哇满者伯夷完全摧毁,幸存者迁居马六甲。爪哇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贫穷,居民讲苏恩达内语,长期处在室利佛逝王国的影响之下1415世纪期间,该地区建立了帕查查兰王国。中部和东部的爪哇人讲爪哇语。8世纪,夏莲特拉王朝在中爪哇建立,这是个信奉佛教的王朝,婆罗浮屠就建于此时。9世纪末,珊阇耶又被来自东爪哇的一个名字叫玛塔拉姆的印度教王朝(今日惹地区)取代。10世纪爪哇地区的权力中心向东转移,海上贸易非常活跃。东爪哇王国在爱尔棱加统治时期(10191049年)达到顶峰。12世纪末期,在香料贸易中致富的谏议里王朝崛起。1222年,冒险家(海盗)庚安禄篡夺了谏议里王位,把首都迁到了新柯沙里。谏议里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采取扩张政策,拒绝了元朝忽必烈派来的索贡代表团。他于1292年被叛臣杀害。第二年蒙古舰队登陆,但没能征服它。继任者在蒙古军队撤离后又建立了满者伯夷王朝。据1365年撰写的爪哇史颂记载满者伯夷曾统治整个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印尼,并在马六甲有外交活动。到了16世纪,欧洲人抵达现印尼,发现了这些小国。一些欧洲强国开始建立殖民地,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之后,当地人开始争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荷属印度尼西亚。1944年日本允诺印度尼西亚独立。1945年6月苏加诺发表了建国五项原则声明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之后,苏加诺立即在之后一日发表印尼独立宣言。之后在短短五日间,印尼全国都宣告脱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管治。1947年7月,荷兰向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发动了“警察行动”的大规模军事进攻。8月联合国安理会下令停火。荷兰又于1948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警察行动”,并逮捕了苏加诺。当联合国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后,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最终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总统 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1949年9月9日)2004年10月在印尼首次总统直选中获胜,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二十、新加坡共和国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在考察了附近岛屿后登陆新加坡,发觉新加坡岛南面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河流也能提供干净的食水。 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1820年时,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地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新加坡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受到英属印度当局的管辖。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峡殖民地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到了20世纪初,新加坡的港口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新加坡河口从沼泽遍布的荒地,摇身成为全球第七大港口。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1942年1月31日,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半岛。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 随着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了受降仪式。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

    注意事项

    本文(世界各国领导人任期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