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放射治疗新进展课件.ppt
胰腺癌放射治疗新进展,胰腺癌放射治疗新进展,(一)诊断及生物学特点(二)放疗技术和方法(三)可切除胰腺癌的放疗(四)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放疗(五)病例分析及小结,胰腺癌放射治疗新进展 (一)诊断及生物学特点,胰 腺 癌 流 行 病 学,胰腺癌在美国是第四位引起癌症相关死亡的疾病,在我国有统计资料表明,胰腺癌的发病率已上升为第七位; 早期常无症状,中期出现一些症状也无特异性,较难早期发现,所以临床确诊者多数已晚期,其恶性度高、预后差,是死亡率最高、生存期最短的恶性肿瘤之一。,胰 腺 癌 流 行 病 学,年龄:45岁后发病率明显升高;性别:女性与男性发病率为1.0比1.3;种族:黑人男性发病率为14.8/10万,总人群为8.8/10万;其它危险因素:慢性胰腺炎 吸烟 糖尿病 遗传性因素,胰 腺 癌 的 生 存,全世界每年胰腺癌死亡25万,2007年美国胰腺癌新病例37,170 ,死亡33,370,年死亡率近90; 总的5年生存率约4,外科能手术的仅20,其中位生存期1318个月,5年生存率也仅10%25;4050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位生存期610个月,有30%40%为转移性胰腺癌,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目前放化疗,特别是与健择有关的放化疗能使局部缓解率达到50;大多数随机对照研究已否定过度手术对生存的优势(更激进的根治切除和扩大淋巴结清扫)。,发 生 部 位 及 病 理,胰腺是一种既有内分泌细胞又有外分泌细胞的腺体,但胰腺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来自外分泌细胞,且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导管细胞;病理组织学以胰腺导管腺癌最多见,约占胰腺癌的80以上,大多数为高分化导管腺癌,其组织学特征决定了胰腺癌对放化疗的不敏感性,其它病理类型有胰腺腺泡细胞癌、粘液囊腺癌、粘液性腺癌、腺鳞癌、多型性癌等少见类型;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胰头部最多见(约60),其次体部(约25),尾部较少(约5),另有约1为弥漫性或多灶性癌肿;国际抗癌联盟(UICC)按病变部位将胰腺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分 子 生 物 学 特 点,胰腺胚胎抗原(POA)、癌胚抗原CA199等在胰腺癌细胞中的染色阳性率较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目前发现有4种与胰腺癌相关的抑癌基因(p16, p53, DPC4和BRCA2),它们在胰腺肿瘤的发生率为5095;癌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胰腺癌病人的K-ras癌基因突变率较高, 约90 ;Motojima等用PCR技术检测53例胰腺癌病人,发现46例(87)病人的原癌基因K-ras的第十二位密码子发生了点突变,由GGT(甘氨酸)突变成为GAT(天冬氨酸),这些突变在癌变早期就已出现,与预后无关;研究者还发现胰腺癌病人中抑癌基因如P53和APC等也发生突变。,分 子 生 物 学 特 点,胰腺癌细胞易纤维化粘连,被肌纤维样母细胞、胶原、纤维结合蛋白组成的高密度间质包绕,侵袭性强,对放、化疗敏感性差(Langenbecks Arch Surg. 2008 Nov;393(6):891-900.) ;Bednar 报道近来有证据支持存在人胰腺癌干细胞,是肿瘤的起源和进展,抵抗放疗或化疗诱导的细胞死亡;目前还不清楚胰腺癌干细胞自身更新和抵抗标准治疗的机制,没有更新、更有效的治疗(J Cell Biochem. 2009 May 1;107(1):40-5.)。,分 子 生 物 学 特 点,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4个成员EGFR (HER-1 or ErbB1), HER-2 (ErbB2), HER-3 (ErbB3) 和 HER-4 (ErbB4);其成员在上皮来源的肿瘤中常过表达,在胰腺癌中其不同成员表达不一;血管生长因子受体(VEGF)家族:6个成员(VEGF, VEGF-B, VEGF-C, VEGF-D,VEGF-E,胎盘生长因子)。,胰腺癌分子生物学突变机率及作用,K-RASS突变 9095 抵抗调亡,肿瘤增值增加, 侵润、转移、吸烟者更常见EGFR 3060 早期侵润,降低生存,预后差, 对放、化疗抵抗HER-2 1082 增加转移机率,降低生存,耐药HER-3 60 进展期,降低术后生存HER-4 原发非转移肿瘤,抗转移作用VEGF 8993 术后过早复发,出现肝转移, 预后差VEGF-C 7093 出现淋巴结转移,分 子 靶 向 药 物 联 合 放 疗,EGFR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直接毒性小,降低放、化疗后的DNA修复,增加其疗效;Gefitinib,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被证明在临床III期研究中联合健泽有适度的生存优势,是唯一美国FDA批准用于进展期胰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 III期研究表明联合健择与单用健择相比 中位生存期( 6.24 与 5.91个月 ,p=0.038)、1年生存率( 23% 与 17% ,p=0.023),疾病控制率 (55.7% 与 49.2% ,p=0.07)均有改善;Chang BW:EGFR抑制剂联合健泽显示出放射增敏和抗转移的作用。JOP. 2009 May 8;10(3):231-6.,临 床 症 状 及 体 征,常见症状:疼痛 、黄疸、厌食、体重减轻、脂肪泻; 肿瘤的部位不同初始症状有差异,体尾部胰腺癌多表现为疼痛和体重减轻,胰头癌典型表现为脂肪泻、体重减轻和黄疸;晚期胰腺癌:腹部肿块,腹水,有时在锁骨上或直肠前触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腹膜侵犯更常见胰体、胰尾,肝或腹膜转移的发生率在胰体和胰尾75高于胰头33;对于最近有过难以解释的血栓性静脉炎或之前有胰腺炎发病史,或新近出现非典型糖尿病应该引起重视。,诊 断 及 分 期 检 查,CT扫描:可以判断疾病分期,并对是否能手术提供判断信息,经CT评价无法切除的肿瘤超过90的病人术中无法切除; 对小于2cm 的肿瘤或腹膜小结节转移诊断不可靠;如发现有远处转移、邻近器官的侵犯,血管被包裹或侵犯,以及淋巴转移则手术不能切除肿瘤;能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在确定疾病范围方面好于超声或动脉造影,但后者可以提供补充资料;ERCP(胆管胰腺腔内逆行造影术):可以确定梗阻的部位和长度,通常胰腺癌在胰管内表现为不规则狭窄,胆管和胰管的梗阻导致两者扩张,常反映为双管征。胰管刷片细胞学检查可提供定性诊断,敏感率3362,特异性达到100;,诊 断 及 分 期 检 查,MR:非损伤性检查,近来Maganser研究25例胰周围癌,用MR诊断出96的胆汁梗阻水平,准确率达到84。内镜超声:对诊断胰腺恶性肿瘤准确率7592,并能引导针吸活检,对于探测小于3cm的胰腺肿瘤、T、N分期及评价可切除性优于CT;内镜超声细针抽取肿瘤标本可提高肿瘤的确诊率,而避免象CT、B超引导活检那样引起潜在的肿瘤腹膜种植;并能行胆管胰造影术,放置胆管支架缓解梗阻和新的辅助治疗,如近距离治疗和瘤内注射药物;,诊 断 及 分 期 检 查,B超:费用低,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但其准确性受操作人员技术、病人肥胖和胃肠道气体的影响,通常作为筛查或CT的补充检查;PET-CT:利用肿瘤细胞对F18-FDG(18氟脱氧葡萄糖)高代谢的特点来获得功能成像,是目前最先进的无创性诊断检查;对无法得到病理诊断者是最好的诊断依据; Lemke 等研究104例可疑胰腺肿瘤患者,PET-CT的融合技术对检测出恶性肿瘤比单独运用PET或CT有更高的敏感性(94% vs. 89% vs. 77%),但没有提高特异性(64%);,诊 断 及 分 期 检 查,腹腔镜分期检查来除外腹腔内转移及判断是否能手术切除,局部进展期的患者,如腹膜冲洗液或腹膜活检阳性,其预后和远处转移者相同,这些患者更适于进行全身性治疗;CA199:有助于胰腺癌诊断和随访。,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 腺 癌 TNM 分 期,原发肿瘤(T)Tis: 原位癌; T1: 肿瘤小于2厘米; T2: 肿瘤大于2厘米; T3: 肿瘤侵及胰腺以外组织, 但没有侵及腹腔动脉或肠 系膜上动脉; T4: 肿瘤侵及腹腔动脉或肠 系膜上动脉。局部淋巴结(N)Nx: 局部淋巴结转移未知; N0: 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未知;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最终分期IA期: T1N0M0; IB期: T2N0M0; IIA期: T3N0M0; IIB期: T13N1M0; III期: T4任何NM0; IV期: 任何T任何NM1。,胰 腺 癌 可 切 除 标 准摘 自 NCCN,可切除(头、体、尾): 无远处转移 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SMA)旁有明显的脂肪间隙 清晰的肠系膜上静脉(SMV)/肝门静脉临界性可切除(头、体部胰腺癌): 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单侧明显受侵 肿瘤紧邻肠系膜上动脉 来自肝动脉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被肿瘤包裹 侵及结肠(尾部) 肾上腺、结肠或肾脏受侵无法切除: 远处转移 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被肿瘤包裹,胰 腺 癌 转 移 的 特 点,(一)转移出现早 日本 T1期 30病人淋巴结转移T2期 70淋巴结或血性转移,胰腺癌转移的特点,(二)沿神经分布转移 Kayahara 34例 97沿神经分布转移 76沿淋巴道转移 Parviz 动物模型 沿神经转移为88 淋巴转移为31 血性转移为2,(三)发生部位不同 其转移途径也有区别,胰腺癌转移的特点,未行放疗或化疗的胰腺癌术后失败模式,失败发生率 作者 病人数 局部 腹膜 肝脏Tepper等 26 13(50%) NA NAGriffin等 36a 19 (53%) 11(31%) 16(44%)Whittington等 29 22 (85%) 6(23%) 6(23%)Ozaki 14 12 (86%) 5(36%) 11(79%)Westerdahl等 74 64 (86%) NA 68(92%) NA, 无报道。a其中10位患者接受了外照射放疗。,失 败 方 式,KANSAS大学31例根治切除100有腹腔失败;73有局部失败;42有腹膜失败;62有肝失败;27有腹腔以外转移。,尸检80局部复发;66肝转移;53腹腔扩散;47淋巴复发。,健择对胰腺癌的疗效,健择(Gemcitabine,吉西他滨) 97年美国FAD批准其为治疗胰腺癌的第一线药物, 称其为金标准。,临 床 受 益 反 应CBR (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 ),至少下列一项指标好转(持续4周或以上),而且无任一指标恶化 镇痛药用量减少50 疼痛强度减轻50体力状况改善 20,镇痛药用量、疼痛强度及体力状况稳定,体重增加 7(持续4周或以上),非体液潴留。,实 验 室 研 究,体外证明健择在胰腺癌 细胞系有放射增敏作用;给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健择能增强放疗作用1.7-1.8倍;给健择2小时后,辐射增敏作用可持续2448小时。,放化结合健择的最大耐受剂量 ?,1996年多中心期研究局部进展肿瘤不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方法放疗50.4Gy(1.8Gy/次),健择每周1次最初的治疗野(39.6Gy)包括肿瘤体积周围3cm缩野照射野(10.8Gy)肿瘤边缘减少到2cm健择开始剂量300mg/m2,放化结合健择的最大耐受剂量 ?,结果骨髓和胃肠道毒性的剂量限制为700mg/m2600mg/m2的6人中,3/6病人有PR 2人出现十二指肠狭窄快速放疗(30Gy/3Gy/f)时大于300mg/m2观察到明显的胃肠道毒性反应,小 结,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生物学行为侵袭性强、转移早,预后差。,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