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全套ppt课件).ppt
行政伦理学,主要阅读书目,李建华:行政论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库 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顾 剑 :管理伦理学 (第二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马国泉: 行政伦理-美国的理论与实践 复旦大学出 版社万俊人: 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 人民出版社张康之: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三版) 中国人是大学出版社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建华:中国官德 四川人民出版社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 中南大学出版社,行政论理学目录,第一章 行政管理与行政伦理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行政伦理第三章 西方行政论理相关理论第四章 价值,公民与道德第五章 行政伦理与公共利益第六章 行政伦理与组织文化第七章 政府职能的道德考量第八章 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第九章 行政执法的伦理维度第十章 行政利益冲突第十一章 行政行为的伦理选择第十二章 内部监督(专业精神道德规范等)第十三章 外部监督(信息自由知情举报等)第十四章 行政人格塑造与行政伦理建设,忠信廉智-功利义务美德旨意-公民意识参与重要性-公共个人利益-公共社区福利-多数人统治-文化重要性-理性正义契约-信用指标演变危机表现原因化解-目的手段正当性自由裁量权-兼职礼物自我交易后就业-选择前提机制评价-,什么是行政伦理学呢,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通过这两个案例,大家就能大概了解行政伦理学到底是做什么的了。案例案例一: 你是某管理机构中的某一部门负责人,该机构负责监督可能有害的商用化学品的使用。小李是你麾下的一名资历较浅的项目经理,她负责调查农用广谱杀虫剂,小李有权决定哪些化学用品禁止在市场上销售。 在一次聚会中,小李遇到了一个叫小张的男人,后来小李得知小张是某杀虫剂制造商在该市的代理商。与小张约会几次后,小李开始喜欢上小张。然后,小李意识到他们的职业角色与她的小张。然后,小李意识到他们的职业角色与她的这种想法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性,于是她决定将这一情况告诉你,她说她想继续与小张约会,并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知道如何分清楚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她坚持认为自己对小张的感情不会影响她的职业判断。,你将面临的问题:1 小李的所作所为有违其职业道德吗?(因为她与小张的关系,在履行职责时要保持客观性会相当的困难,但也许不会。每一个人处理这种冲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2 个人处理这种冲突的能力是不样的你的责任是什么?3 在你的组织中,是避免出现不道德行为重要呢?还是维护你的雇员的私生活的自由权更为重要呢?4 在小李的行为没有出现不道德现象之前,你是否应该继续信任她?你有什么其他的可替代的办法吗?,上面案例的伦理问题可能比较模糊,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二:假设你的丈夫(妻子)是为一承包商工作,按照合同给你所在的单位提供支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你和你丈夫之间没在的单位提供支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你和你丈夫之间没有工作关系往来,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然而,根据内部消息你得知:你所在的单位和你丈夫的单位所签订的合同不久就要被中止了。而合同的终止可能会导致你丈夫所在的单位减员,。尽管你是单位的经理,但是在合同问题上你没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权,因此还是没有法定的利益冲突。 然而,你清楚如果走漏了即将终止合同的消息,将会损害合同的履行。正因为如此,你所在的单位将该消息视为敏感的和机密的。如果为了给你丈夫充足的时间准备被解聘,你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他将毫无疑问觉得自己有义务将消息告诉自己的雇主和同事告诉自己的雇主和同事。此时,你面临着两个问题:首先,你和你丈夫的财政福利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丈夫立刻被通知解雇了,你们俩都会承受财政压力。其次,如果你保持沉默。合同终止了,迟早有一天你的丈夫会发现你没有将消息极及时的告诉他,这在他看来是对婚姻的不诚实和不合作态度,它可能会极大的伤害了你的丈夫,也有损于你们的婚姻关系。,在该案例中,基本的忠诚和义务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冲突,试回答相关问题: 1、你首先应该对谁负责,你是的雇主还是你的丈夫? 2、你能保证你的丈夫不会将消息告诉他的雇主或同事吗? 3、你应该要求他不把消息告诉别人吗? 4、你能信任你的领导并和他谈这件事情,并且希望他尽量制定出调解性措施以便既不牺牲你的工作也不牺牲你的婚姻吗? 5、你应该这样要求他吗? 6、领导要为职员的工作场所以外的福利担负道德义务吗? 以上问题,行政学无法解决,伦理学也无法解决,因此行政伦理学产生了,第一章 行政管理与行政伦理,管理与伦理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生成公共行政伦理的主体与类型,wisdom,管理与伦理,管理的本质 伦理的本质 管理的伦理特质 伦理的管理功能,wisdom,导言,权力是否具有两面性? 传统情况下如何对权力制约?传统道德困境是什么?提高公民意识,对行政伦理立法都可行吗?管理的伦理特质 伦理的管理功能 行政伦理的现状 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公共管理伦理 行政伦理的两类主体,委托-使用-公共利益 特性-滥用-侵害-制约 多大权利-课以-法律制度-刚性-权责对等-道德约束-效果如何 内部控制-财务公开-责任局-巡视-后就业-外部-参与-新闻学术-举报见证保护-伦理立法,管理与伦理的互涵,什么是互涵? 管理与伦理能够互涵吗,为什么?,人类社会-威胁需要-共同劳动-协作-指挥调节-管理实现-依据-价值观行为规范-调节正常状态-利益关系-伦理产生 伦理-调节管理社会-活动扩大-人-自然-社会-自我-渗透支持,“动静互涵”是中医养生的一门学说,生命动与静的结合,“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管理的本质,独奏与协奏,哪个体现管理本质?,国家-家庭-2人-目的集体-管理-广泛存在 处理管辖-人事安排-代表性观点,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 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 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而不同于构成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哪六种活动 ?,法实业家1916-法约尔-企业经营-管理六部之一,概念1:“管理”本身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为基本要素的活动过程。-法约尔,(1)技术活动,包括生产、制造、加工;(2)商业活动,包括采购、销售、交换;(3)财务活动,包括资本筹措和运用;(4)安全活动,包括保护财产和人员;(5)会计活动,包括资产目录、借贷对照、成本核算、统计等; (6)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力有关吗?,哈佛德鲁克-无-专业性工作-技能方法工具-管理阶层-可习得 1978 诺贝尔-西蒙-决策作用-四个阶段,概念2: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制定决策理由(2)制订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应付面临的形势;(3)在各种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确定方案,付诸实施;(4)检查所抉择方案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导致新的决策。,概念3: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管理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或组织性,集体活动-生产生活-经济行政-只要有-认可自觉目标-管理需要-换话-社会组织存在-有管理-只在组织中-才存在动按-所属尺寸-建造-人懂-任何种-尺度-生产 结果-建造前-劳动中-在人观念中-存在,2.目的性人和动物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而集体行动,显然都具有目的性,二者区别在哪?,管理的基本特征,3 对象化4 特殊实践性管理的特殊实践性表现在哪?,主观-客观-活动-能动改造-从内到外-由我及物-管理环节-管者-意向偏好-被管-情绪追求贯穿-一切社会实践-精神物质活动- 作用对象-人或组织- 实践主体-少数人-领导者-主管,管理的基本特征,5 人本性组织中最难处理的是什么关系?以一个体为例,其关系有哪些?,管理-组织实施-任何事情-人传达-处理-管事-实质-管人-核心-人的管理-处理人际-主管下属-一般成员-群体之间现代科学管理-工作伦理-人际关系-个人美德-隐形影响-重视人-能动作用-个人需求-多样化-满足-以人为本-符合-社会管科-发展规律-伦理成就,伦理的本质,“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也。”-许慎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伦理”一词逐渐用来专指人类社会生活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理和规则,或人类社会的秩序、规则及合理正当的行为及其形成原因。 “德者,得也,得其于心,而不失之谓也。” -朱熹 四书集注.论语注解释?心中得道,并且能够保持它,行为上遵循它,便是德了。,管理活动-人管资配权用-伦理道德问题-管理过程-所传依据理念-方法规范-体现道德 2词-人际关系-符合规矩-准则代传-理-按玉纹-雕琢-治理协调-生活人际 道-道路-支配自然生活-法度规律-天道人道- 德-通得-正道而行-心有所得,伦理的本质,拉丁文 Moralis:单数指个人性格、品性等,复数Mores指风俗习惯。希腊文 Ethos:惯常的住所共同居住地。可以理解为风俗、性格,但无伦理意思。 亚里士多德Ethos(n.)为Ethikos(adj.),为“伦理的”、“德行的”,具有德行含义。,道德相通原理,守道为德(由外入内)与施德为道(由内释外)的原理。“德”“得”相通的原理。“得”必须“德”道德合宜主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德”为了“得”德治主义,“内圣外王”“德”必然“得”道德理想主义,“得人心者得天下”“德”就是“得”道德至上主义。“得”就是“德”道德美化主义。,wisdom,伦理与道德关系,伦理和道德的相同之处?都是指社会和个人经过一定的方式的治理和协调,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符合一定的秩序和准则。 伦理和道德的区别?道德是公认的规范,伦理是道德规范的理性反思。道德用“规范”形成确定性,伦理用“质疑”达到公平性。,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洗礼-道德重塑,作业:道德的功用,道德本身有生命力吗? 道德如何展示其生命力? 道德在什么时候有生命力?,道德的功用,道德本身有生命力吗?,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不是被颁布、制订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表现于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品格、习性、意向之中,道德的功用,道德如何展示其生命力?,道德规范并不用强制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道德的功用,道德在什么时候有生命力?,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 才能得到实施,管理的伦理特质,人类为什么需要道德一般性:文化性原则、人类中心主义原则、功利主义原则、特殊性:集中控制、分散自律、囚徒困境管理的伦理特性 功利性、应当性、人道性、自由性、责任性,wisdom,伦理的管理功能,凝聚功能 导向功能 评判功能 操作功能 整合功能 激励功能,wisdom,课 间 休 息,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生成,从政府行政伦理到公共管理伦理 民主政治、责任伦理、公共治理 法治与善治,wisdom,从政府行政伦理到公共管理伦理,传统政府行政模式(组织结构的层级制度、公共服务的垄断供给、内部管理的稳定性、组织工作的效率取向) 公共管理的兴起 公共管理伦理与思想主题(顾客导向、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竞争机制的引入、注重结果和产出、注重效绩评估),wisdom,民主政治、责任伦理、公共治理,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宪政民主、选举民主、人权保障) 责任政府(行政责任、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客体扩展、手段更新),wisdom,法治与善治,法治的基本内涵(法律至上、人民主权、权利本位) 善治的发生(政府治理危机的出现、公民社会的勃兴)善治的特性(合法性、参预、法治、透明性、回应、导向一致性、公平与包容、效力、责任。),wisdom,课 间 休 息,公共行政伦理的主体与类型,行政伦理的涵义 行政伦理的主体 行政伦理类型,wisdom,一、行政伦理的涵义,1、行政伦理的内涵。 (1)政府职能说;(2)行政主体说。 行政伦理是关于公共行政系统以公正和正义为基础的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伦理理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公共行政主体的特殊的伦理要求。,2、行政伦理主体,广义的行政伦理主体狭义的行政伦理主体特殊的行政伦理主体,wisdom,3、行政伦理的类型,行政组织伦理行政体制伦理行政政策伦理行政行为伦理,wisdom,wisdom,案例分析,第2章、中国行传统的行政伦理,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西周的“德”与“孝”:传统行政伦理之源 西周文献中反复强调的德主要指的是周王的政行。如周书中强调天子要敬德、用德,否则天命难保。周人把周王的德视为导致政治得失的根源,在逻辑上使德与王融为一体,并且认为居王位必须首先有德。召诰:“肆惟王其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其惟王位在德元”,这些都是明证。,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西周的“德”与“孝”:传统行政伦理之源 在中国“孝”概念的提出是殷人,而赋予其明确内涵并把其作为宗法伦理基础使之成为立国之本的是西周。孝道起源于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宗教观念。周人之所以把孝道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因为周人为了使自己的新政权取得合法地位,在理论上不得不割断殷人与至上神上帝的血缘关系,这样,“孝”的观念便从“德”的内涵中游离出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殷人神权政治的覆灭,使周人的眼光由神转向人,宗法政治得以确立。宗法政治为“孝”的确立提供了现实条件,“孝”也成为宗法政治的伦理基础。,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西周的“德”与“孝”:传统行政伦理之源 德的实质仍然是孝,它包含着孝的内容,周人将奉养父母,祭享先人称为孝;而将崇敬上帝唯天命是从谓之德,其实质是对上天克尽孝道,此乃周人唯恐称名混淆,变换称谓而已。在周人的意识形态中,孝敬父母、先祖谓之孝;孝敬昊天上帝谓之德,亦称敬天或敬德,可见德是对上天行孝的代名词。德与孝概念的分离是由于祖先神与至上神的二元化。“孝”在道德上的规范是与禘祭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而“德”在得到上的规范是与郊天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孝为各级宗子的特权,而德则是周天子的特权。“宗孝”是宗子取得宗族统治权的依据,而“明德”则是周王取得天下统治权的依据。这样,孝就表现为宗族伦理,而德则带有社会伦理的特征。正是因为这样的区分,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地位。,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西周的“德”与“孝”:传统行政伦理之源 德、孝的整合是宗法伦理、宗法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实际上也是全部宗法思想的最高目的。作为人王得以配天的“德”与作为各级宗子得以祀祖的“孝”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确切内涵,虽然这两个概念殷人均已提出,但只有到周人才赋予其更多的人伦政治色彩。正如侯外庐先生所言:“在宗教观念上的敬天,在伦理观念上就延长而为敬德;同样地,在宗教观念上的尊祖,在伦理观念上也就延长而为宗孝先祖克配上帝,是宗教的天人合一,而敬德与孝思,是使先天的天人合一,延长为后天的天人合一”。后面我们还要谈到的所谓三纲领、八条目集中了宗法伦理、宗法政治关于心、意、身、家、国、天下一体化的全部意蕴,它是“明德”的基本内涵。,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儒家的“礼”与“仁”:传统行政伦理的深层理据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儒家的“礼”与“仁”:传统行政伦理的深层理据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儒家的“礼”与“仁”:传统行政伦理的深层理据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认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孟子离娄下,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儒家的“礼”与“仁”:传统行政伦理的深层理据 孟子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孟子甚至提出对于那些毫无仁义而残害生灵的独裁暴君,为下者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上),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贞观政要中的“君道”与“官德”: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化 贞观政要是唐玄宗时史臣吴兢编撰的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在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它不仅把自先秦到唐以来的行政伦理思想融为一炉,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且能够把行政伦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使之进一步理论化与系统化,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贞观政要中的“君道”与“官德”: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化 首先,从君臣之道进行探讨。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向群臣说:“或君乱于上,臣治于下,或臣乱于下,君治于上,二者苟逢,何者为甚?”,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贞观政要中的“君道”与“官德”: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化 其次,对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更深入的认识,从“民为水,君为舟”中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政体) 荀卿子曰: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故孔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贞观政要中的“君道”与“官德”: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化 再次,用人择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很关键的方面。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政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择官),“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政要崇儒学),wisdom,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历史流变,贞观政要中的“君道”与“官德”:传统行政伦理的系统化 最后,贞观政要一再倡导廉政奉公。贪敛钱财,毁家害国。贞观三年,太宗对侍臣说:“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视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贞观政要贪鄙),wisdom,二、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性情之德:齐、圣、广、渊、宽、肃、明、允道德之德:仁、义、勇、让、固、信、礼伦理之德:孝、慈、悌、敬、爱、友、忠理智之德:智、咨、询、度、诹、谋,wisdom,二、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忠作为传统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现在事君与治民两个方面。 事君属于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伦理关系 治民属于官民关系,即所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wisdom,二、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信:无信则不立。“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其主要含义和适用范围是:第一,言说真实无妄,重然诺,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第二,不自欺,亦不欺人,如“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第三,诚实不欺,让人信任,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wisdom,二、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廉:知耻而不贪。 在儒家所宣扬的“礼、义、廉、耻”等德目中,“廉”这一伦理规范主要是针对官吏所提出的一种道德准则,而不是针对老百姓而言的。可以说,廉是为政之本、为吏之本,“廉者,政之本也”。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管子牧民)欧阳修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新五代史冯道传),wisdom,二、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主要规范,智:明辨是非。在儒家思想中,首先,“智”即“知”。 其次,智即理性。 再次,智是作为道德上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性原则,wisdom,三、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存的问题文化传统之同化力转换机制之僵化力转换目标之不明确,wisdom,三、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之合理定位从伦理政治转向民主政治从为政以德转向为政以法从道德自律转向道德他律从道德的人转向道德的社会,wisdom,第3章当代国外的行政伦理,当代国外行政伦理的理论热点 国外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做法国外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启示思考题 案例分析,当代国外行政伦理的理论热点,行政伦理内涵研究行政伦理责任研究公共行政正义研究政府善治问题研究,行政伦理内涵研究,界定行政伦理四方面:一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界定行政伦理。公共行政在本质上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政府活动。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公共行政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公务员应当是公共利益的信托者,而不能成为私利的谋取者。二是从决策及其过程的角度来界定行政伦理,认为行政伦理是政治道德的组成部分,是行政过程和行政决策中的道德,是公共政策的道德。 三是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界定行政伦理,把行政伦理看作是行政活动和行政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实现。 四是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界定行政伦理,把行政伦理看作是一种抑制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重建公共行政伦理秩序方法。,行政伦理责任研究,行政责任内涵:、行政责任就是一些行政官员决心牺牲自己私人利益以便执行立法政策,决心把自己的精力、创造力注入工作中,就是唤起行政官员对民众及其根本利益尊重的良知。(马克思)、行政责任这一概念的两个主要方面在这里就是: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客观责任与从外部强加的可能事物有关,客观责任源于法律、组织机构、社会对行政人员的期待;而主观责任与那些我们自己认为应该为之复杂的事物相关,主观责任根植于我们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的信仰。主观责任作为对我们信仰、个人与职业价值观以及性格特征的一种表达,和更为明确的客观责任的表达一样具有真实性。(弗雷德里克莫舍) 、行政管理人员的客观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过维护法律对民选官员负责;对上级负责和为下级负责;对公民负责。无论是按照正式的就职宣誓、政府伦理法规,还是法令,最终所有的公共行政人员的行为都要以是否符合公众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是否是负责任的行为。而履行行政管理角色过程中的主观责任是职业道德的反映,该职业道德是通过个人的经历而建立起来的,在良知的驱动下,行政人员以特定的方式,不是由于上级或者法律的要求,而是信仰、价值观和被理解成禀性特征的这样一些内部力量驱使行政人员以特定的方式行为。 (库珀)行政责任冲突: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公共行政正义研究,新公共行政的历史影响:公共行政的研究重点从传统的重视机关的管理转移到政策的议题和政策的建议;公共行政从单纯地强调效率和经济,到强调社会的公正;公共行政从价值的中立到思考公共行政的价值和信仰问题;政府的伦理、诚信、责任问题成为公共行政强调的重点;变革而非成长成为公共行政重要的理论问题;有效率的公共行政是在主动参与的公民意识的系统中加以界定的;理性模型的正确性和官僚模型的有用性,受到置疑和批判;虽然多元主义长期以来被人们用来解释公共权力的运作,并视为有效的制度设计,但它已经无法成为公共行政实践的标准。 关于公共行政性质的两种普遍哲学观点:执行社会的公共决定和配置公共资源。 关于“目标正义”的理解与实现:对公共利益的正确认识、罗尔斯的正义论意图理论、对个人利益的认识。正义中的效率原则。,政府善治问题研究,何为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俞可平 )善治四要素:(1)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须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2)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3)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4)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善治概念出现原因:(一)政府治理危机的出现。 (二)公民社会的勃兴。 善治特征:合法性(Legitimacy)、参与(Participation)、法治(Rule of law)、透明性(Transparency)、回应(Responsiveness)、一致性导向(Consensus oriented)、公平和包容性(Equity and inclusiveness)、效力与效率(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责任(Accountability),国外行政伦理建设的基本做法,立法使行政伦理制度化设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建立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立法使行政伦理制度化,国外行政伦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行法治,也就是行政伦理制度化、法律化,依法管理、按章办事,而不是凭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新制度的建立,各项制度的实施,都首先立法。一般是先制定公务人员行政伦理的总法或者基本法,然后根据总法的基本准则制定各种单项法规,逐步构成公务员伦理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有些国家的伦理制度直接体现在其制定的各种公务员法律法规中,如日本有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惩戒规则等,也有些国家如美国除了制定有关的公务员法律法规外,还直接制定针对公务人员的道德法或者道德准则。,设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订公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还只是行政伦理建设的一个环节,而最重要的是还要设立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构来保证行政伦理规范与条文的实施。各国因为国情不同所设置的行政伦理管理机构或组织各异。在西方国家中,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与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三权之间的监控、政党之间的监控和各权力系统内部的监控三大部分。,建立行政伦理监督机制,随着政府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行政监督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行政监督是行政职能得以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得以合理行使的重要保证。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监控体系,除了政权体制内不同权能部门之间的监控之外,还包括社会力量对行政活动的监督,也就是社会对国家的监督。这种监督以群众力量、舆论力量等形式从政权机器的外部产生制约作用。来自体制外的约束力量,多数情况下以权利为手段,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权利,对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行为进行的监督活动。通常,政府机构以权力作为职能手段。公共权力是国家支配社会成员行为的力量,往往以强制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公民和社会团体主要以权利作为参与国家生活的手段。权利本身并无对他人的强制力,是一种法定的自主性和特定的请求资格。,国外的行政伦理制度及其启示,行政伦理是行政行为的指南行政伦理是政府管理的要旨 行政伦理是公共决策的参照,行政伦理是行政行为的指南,虽然西方国家的行政道德规范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侧重点不同,但都对行政官员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这就为行政官员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遵守道德规范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标准。,行政伦理是政府管理的要旨,行政道德针对于公务员本身就具有法律般的强制性。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法律形式如发布行政命令、制定行政规范和条例来进行管理。同时,政府的合法管理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有一些公职人员由于其道德发展水平并不一定达到了正常的标准,因此,通过对行政伦理规范的学习内化以及规范本身的约束可以提高其道德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行政伦理是公共决策的参照,行政决策与行政官员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可以说行政决策是行政官员本身价值观的选择。而价值观又深受其行政道德水平所制约。这样,合乎一个合乎道德的行政决策又是行政官员行政道德水平的产物。布茨郝尔兹认为道德的决策“是正义和权利等问题在那里都得到严肃和道德的思考的一种决策。”决策和以原则为基础的行为就是把连贯性、一致性和预测性带到人们的生活和行政官员的角色中去。原则化的决策避免了专制、反复无常和盲目性。”各种行政伦理规范的规定,构成了指导行政官员进行道德决策的“原则和规则”。无论是强制性还是非强制性的行政伦理规范所提倡或禁止的行为,行政官员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遵守。行政官员遵守行政伦理规范的各种规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确保决策具有道德性的过程。,思考题,1、当代国外行政伦理有哪些理论热点?2、国外的行政伦理建设给我们什么启示?,第 4章 政府权能的道德考量,政府权能道德的理论探源政府权能遵从的伦理原则政府权能变化的道德应对思考题 案例分析,政府权能道德的理论探源,理性观:政府建立基于谋求更大的善业正义观:政府使命在于实现公平与正义契约观:政府权力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功利观:政府边界止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理性观:政府建立基于谋求更大的善业,政府的建立是人们为了避恶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政府的建立是基于向善的理性呼唤。,正义观:政府使命在于实现公平与正义,(1)秩序正义权能。 (2)公益正义权能。 (3)权利正义权能。 (4)平等正义权能。,契约观:政府权力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契约论两大观点:政府权力来自人民、国家主权在于人民 政府权力来自公民权利的让渡,是由公民权利整合而成的。 政府契约观中,最核心、最具价值的是人民主权思想。,功利观:政府边界止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第一,市场运行的自由不可侵犯。 第二,快乐幸福的自由不可侵犯。 第三,个人权利的自由不可侵犯。 第四,个性发展的自由不可侵犯。,政府权能遵从的伦理原则,为民原则 公正原则制衡原则有限原则,为民原则,对民负责。 为民服务。 替民谋利。,公正原则,首先,政府组织自身要公正。 其次,要实现社会公平。 再次,公正必须与效率平衡。,制衡原则,一是权力运行要相互制约。二是权能驰张要彼此协调。 三是政府权力要保持外在平衡。,有限原则,首先是实行法治。 其次是干预要适度。,政府权能变化的道德应对,政府权力的泛化趋向与民主品质的形成政府职能的重心位移与责任意识的强化 政府职能的工具变化与高效行为的评判政府能力的提升需求与道德力量的整合,政府权力的泛化趋向与民主品质的形成,民主(democrac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Dmokra。该词由意味着“民众”(dmos)和意味着“权力”、“统治”(Krati)的词组成 。民主的原意是指民众的统治或权力,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更确切地说,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列宁语)。民主的精髓是人的自主。一个人是否民主,是否按民主原则办事,这是一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人格和自主权的问题。人格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是民主主义的支柱,并构成民主的真正内容。民主的道德内涵,就在于对别人自主权的尊重,它具体包括人格独立、平等、自由、宽容等要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的文明,政府权力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公民对自身与政府的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到位,自我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得到增强。 政府民主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对自身主人翁地位的认识和觉醒程度。,政府职能的重心位移与责任意识的强化,第一,建立责任信念。 第二,明晰角色责任。 第三,内部权责要做到统一。,政府职能的工具变化与高效行为的评判,政府行为高效的评判纬度:经济、效率和效益。 政府行为高效手段:一是要转换政府模式。 二是要引入市场机制。 三是要实行服务承诺制度。,政府能力的提升需求与道德力量的整合,首先是要在政府制度中贯穿伦理价值。其次是要对行政人员进行道德塑造。,思考题,1、 怎样理解政府权能的有限原则?2、 政府权能在当代有哪些变化?,第5章 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政府行为中的诚信理念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演变 政府诚信危机及其化解思考题,政府行为中的诚信理念,政府诚信的基本理念 政府行为及信用指标建立政府诚信的必要,政府诚信的基本理念,第一,政府诚信适应的范围。 第二,政府诚信的主体。 第三,政府诚信的特殊性。 第四,值得注意的问题。,政府行为及信用指标,政府行为涉及的范围 :(1)政治领域 、(2)经济领域 、(3)文化领域 、(4)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行政权力有效性表现: (1)合法性 、(2)合理性 ;政府信用的重要性表现 :首先,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其次,政府信用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政府信用的指标体系 :(1)政府行为的法治化程度、 (2)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3)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 、(4)政策工作的公开度 ;,建立政府诚信的必要,第一、建立政府诚信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第二、建立政府诚信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第三、建立政府诚信有利于政府角色正确定位。 第四、建立政府诚信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重要手段。 第五、建立政府诚信是加入的道德前提。,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演变,形成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形成时期,希腊文明中的城市自治、主权在民、“轮番为治”的政治体制为市场构建了良好的权威制度,有利于市场交易制度的形成,从而促进市场制度合成一种有序结构。 罗马征服希腊后,希腊文明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在罗马得以发扬光大,并且罗马为市场制度建设包括政府诚信制度作出了突出贡献。 到了15世纪,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步衰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生成与壮大。为了推动商贸、市场、资本关系的发展,为了与教皇和贵族争夺统治权,在摆脱外国干预争取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西欧各国的君主与城市市民结成联盟逐步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强大的中央政府。 在1718世纪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分权制衡”思想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法治”等原则,从而为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发展时期,西方政府诚信制度发展之主要表现 :(1)在政府职能方面,推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国家是“守夜人”。 (2)实行政府首脑或议员的选举制度。 (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4)建立公务员制度。 (5)建立行政监督制度。,成熟时期,西方政府对经济过程的参与和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即通过国有企业直接进入市场过程;第二是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 西方国家在干预、调节和管理经济的实践中,其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直接经营一定的经济事务,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和基础设施;第二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防止市场垄断,管制垄断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三是建立健全良好的经济秩序,保持国内国际市场开放,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自由贸易;第四是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第五是加强监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第六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西方政府“缺陷”表现:(1)政府干预的无限扩张导致行政官僚机构迅速发展,行政人员膨胀,成为“大政府”。 (2)行政权的扩张致使政府的地位提高,成为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中心。 (3)政府的无效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范围、层次、力度和预期选择都不适当,不足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反而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4)政府权力扩张带来的腐败问题。,政府诚信危机及其化解,政府诚信危机的表现政府诚信失范的原因政府诚信危机的化解,政府诚信危机的表现,其一、社会政策多变,朝令夕改。 其二、浮夸造假,谎话连篇。 其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保护主义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