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ppt
血液透析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意义,内容提要,干体重的定义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重要意义维持“干体重”的方法干体重与饮水的关系肾友干体重的自我评估与除水量的计算干体重评估方法,干体重的定义,“干体重”是针对透析患者的特有名词,是清除患者体内多于水分后的体重。“干体重”时,患者感觉舒适,血压平稳,身体外周无水肿,无心悸、气促,胸、腹腔无积水,心脏无扩大。,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重要意义,当透析后体重低于“干体重”时,病人会感到全身乏力、肌肉抽搐、血压低、恶心、脉搏细弱,照X光会发现心脏变小。,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重要意义,当透析后体重高于“干体重”时,水分排不出去便躲在身体的腔隙中,出现高血压、胸水、腹水、急性左心衰竭而引起的心悸、气促、濒死感。,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重要意义,除水量的多少,是血液透析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对除水而言,患者每周至少要有一次的体重回落到干体重。,血液透析患者维持干体重的重要意义,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对“体重”和“干体重”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管理,家属的监督,更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维持“干体重”的方法,吃好就是“饭要吃好”,保证摄取充足的营养。控制体重要以“吃好、喝少”为原则。喝少就是“水要少喝”,避免增加心脏的负担。,维持“干体重”的方法,体重不可长得太快,隔1日透析时,体重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3%,如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体重增长不应超过1.5公斤。隔2日透析时,体重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5%,如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体重增长不应超过2.5公斤。,维持“干体重”的方法,每天定时、定秤、排空大、小便后并穿同样的衣服测体重。要保持出入量平衡,否则体重会不断增加。,干体重与饮水的关系,肾衰竭的患者,每喝一口水都会在体内潴留起来。干体重与饮水是直接相关的.要注意食物的含水量。,血透患者一天该喝多少水、应如何分配,500ml + 前一天尿量。以病人前一天尿量为250毫升计算:即饮水量= 500ml+250ml = 750ml如果病人出汗量多的话,可增加饮水100-200毫升。,血透患者一天该喝多少水、应如何分配,应如何分配:早、中、晚三杯水(包服药用)即: 150ml3=450ml一杯奶(或粥、汤) 为200ml 一个水果(120g)含 水约为50ml 。,干体重与除水的关系,除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血液透析中的除水是利用半透膜原理从血中清除水分后,引起组织间液向血液的补充过程,此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故并不是体重增加多少就能清除多少那么简单!,肾友干体重的自我评估,长期血液透析的肾友 ,数次透析后一个较理想体重的综合。每次透析后肾友感觉舒适、血压平稳、无抽搐、无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肾友干体重的自我评估,肾友平时要注意自己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有无胸闷、气促以及夜间不能平卧等,如出现上述症状,证明严重的液体过量。,肾友除水量的计算,以一个干体重为50公斤的肾友来计算除水量,如透前的体重为52公斤:预除水量=透析前体重干体重0.2即:5250+ 0.2=2.2升称体重前应先排空“二便”,透析治疗中如需饮水、进食的肾友 ,应附加饮、食量。,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干体重的测定进行了较多研究,包括临床评估法、下腔静脉直径测定法、同位素测定法、血浆标志物测定法、无创血容量监测及生物电阻抗频谱分析法等。,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目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干体重是根据患者的体征、体检和辅助检查共同设定的粗略数值,主要包括患者无不适主述、血压正常、无水肿及体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无肺淤血、X线胸片心胸比0.5,同时又无体位性低血压、眩晕、耳鸣、抽搐等不适时的体重。,临床评估法,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临床评估法,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临床评估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还受患者基础疾病、饮食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是较粗略的指标。,临床评估法,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临床物理检查诊断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医生缺乏临床经验和体征缺少特异性。容量不足和容量超负荷都没有特异和敏感的诊断方法。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物理检查诊断严重的容量缺失和超负荷,但细微的变化很难察觉,需要更有效的测定方法来提高干体重的准确性。,临床评估法,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无创血容量监测是利用超声波或光束传导速率变化原理,准确的测定血液中水含量。由于透析前开始时血管内、组织间隙及细胞内水量是相对稳定的,血液中水含量与组织间隙及细胞内成一定比例,所以我们可以用血液中水含量作为评估全身水量指标。,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在达到“干体重”时,如果血红蛋白在一定的范围内,血液中水含量(BWC) 有一相对固定值,即血红蛋白10 克以上的透析者,透析前血液中水含量值应小于83 %;血红蛋白介于 8 至 10 克透析者,透析前血液中水含量值应小于 84 %;血红蛋白 8 克以下透析者,透析前血液中水含量值应小于85%。,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我们用“干体重”达标者的BWC值作为标准,推断透析患者是否达到“干体重”有重要意义。用血液中水含量判定“干体重”的方法简单、明确,无创伤,而且可以定期反复测定。,无创血容量监测,血透病人干体重的调整及临床应用,1、控制水、盐摄入量。 钠盐35g/天,体重增加1kg/天2、改善透析病人的心血管功能稳定性。 增加透析次数、延长透析时间、使用血液滤过3、实施全面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灌输 干体重的意义,从而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 质量,使患者对透析感到舒适、满意。,血透病人维持干体重状态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