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ppt
黄土高原,陕北安塞腰鼓,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的概况,黄土高原,淮 河,长江,黄 河,珠江,塔里木河,黑龙江,海河,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长 城,太 行 山,日月山,秦 岭,乌鞘岭,黄河中上游,海河上游,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东部季风区,位于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的概况,小结,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大部分被厚层黄土覆盖,沟谷发育,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思考讨论:,形成黄土高原与形成其地表形态的作用力同吗?,黄土高原的成因:风力堆积地表形态的成因:流水侵蚀,三.水土流失的危害,探究活动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三.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单产降低,河流,泥沙入河,河床抬升,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环境,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地上悬河”,开封铁塔,地上悬河的形成过程,7米,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探究活动2,1.自然原因,降水分配的不均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1.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特殊性,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无层理,土质疏松,遇水容易分散,抗侵蚀能力低,1.自然原因,400毫米,地形、气候、干湿区、植被、农业地域类型的过渡,平原,山地高原,地理位置的过渡性,1.自然原因,地质灾害的多发性,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1)轮荒耕作制度 (2)露天开矿 (3)人们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 (2)破坏植被: 历史上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 战争,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人口增长,人地矛盾尖锐,1.自然原因,2.人为因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抛荒,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降水: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土壤: 黄土土质疏松,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频繁,植被大量的被破坏: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的原因,小结,达成学习目标 2,位置: 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探究活动3,水土流失的治理:1、宏观治理2、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改土治水,建基本农田。开展煤区复垦扩大林草种植面积,1、宏观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保持水土,措施“三结合”,在沟谷、河道中,用黄土等修筑堤坝,黄土高原淤地坝中的农田,修筑梯田,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喷灌,滴灌,植树种草,沙棘是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突破口,黄土源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源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1月15日报道近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沟道土地整治工作现场会,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计划造地402.9万亩。据此回答13题。1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酸雨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AB CD,D,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1月15日报道近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沟道土地整治工作现场会,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计划造地402.9万亩。据此回答13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A,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1月15日报道近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沟道土地整治工作现场会,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计划造地402.9万亩。据此回答13题。3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A深耕改土是工程措施 B轮作套种是农业技术措施 C抽水、引水灌溉是农业技术措施 D选育良种是生物措施,B,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水土流失的治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自然原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人为原因,水土流失的成因,农业技术措施,退 出,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达成学习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