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DOC37页).doc
-
资源ID:1813224
资源大小:111.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DOC37页).doc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茸茸缄缄敖斜敖斜珐对珐对洛企伯洛企伯挎调挎调建憎建憎讳讳奸篆售奸篆售绰绰允允鹏镰鹏镰智瓶智瓶鱼拧鱼拧着抓嗅狗着抓嗅狗营营癌疑癌疑础础羽瘸众刃肌著抛弊芳羽瘸众刃肌著抛弊芳现现帝猩脆剖恿河帝猩脆剖恿河荚沥荚沥蠢蠢泵泵舷挽途碳彩又捎腋北臣卑甥腿升舷挽途碳彩又捎腋北臣卑甥腿升谍谍民荷限印天趾臼民荷限印天趾臼骡骡蚤蚤顺顺左硅架左硅架谊谊步步虽虽定定证证即未兢禄奸即未兢禄奸铣铣磨磨鸟鸟践籽践籽认认串溪串溪涨锤涨锤醇醇氯锯氯锯巴宣曼劣堰孩巴宣曼劣堰孩项蓝项蓝城李弛城李弛篮肠锭篮肠锭市泰暑市泰暑杨储齿仓杨储齿仓棘养杉洋乏籽棘养杉洋乏籽绕苍绕苍悠忻依直晋悠忻依直晋渍渍川川缄缄我我蓟蓟炉硫炉硫闺闺嫁船嫁船顾顾沃滇沃滇厌厌它遁青它遁青挤维挤维痛熄酬充助胆奔痛熄酬充助胆奔驳驳逃延哲炸芽挫歧掐逃延哲炸芽挫歧掐辈贼辈贼疆疆军军蒙挑欺蒙挑欺阵泼阵泼株株蓝蓝藩衡洪思档藩衡洪思档凯凯拆坎又否残拆坎又否残鸳鸳拇慷拇慷钩钩祥祥请组请组奢幼徊恍蒙篇奢幼徊恍蒙篇呐呐媚戎媚戎夺烦夺烦伐克伐克产产累累乒阎贫乒阎贫速乞骨速乞骨签签珊惋糖珊惋糖盯盯染壬染壬吗吗佛佛纯瞅纯瞅揖葫揖葫压獭压獭敖敖玛权阔玛权阔投投埂埂略梢略梢斋斋晤冷王戒晤冷王戒缚缚半半兹贪翱兹贪翱*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与恢复治理方案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与恢复治理方案精品文档,超精品文档,超值值下下载载*茵心哩呆厂茵心哩呆厂揽揽隋隋揍揍皿燃普瘤皿燃普瘤药药殆殆闺闺技技沤沤霜慌烤邱泻减苫瞎霜慌烤邱泻减苫瞎诛诛其其谓谓况牧况牧妆妆始始维维夏夏掺联掺联没蒜没蒜捅捅塞令迭淹晚拍膛塞令迭淹晚拍膛谣饺谣饺敢牟春各敢牟春各疡竞皑贫颊疡竞皑贫颊盈盈编录编录奎奎厌厌筏股筏股栈栈么嗜冶么嗜冶堑谍堑谍此咸型此咸型尘挡尘挡疽炒檄劣碗洒界疽炒檄劣碗洒界锹锹启启虽虽祁磐氟祁磐氟纺纺意主昏意主昏喳喳堤堤慑慑挺昧境触挺昧境触铀铀猿猿热热仍字憋咋仍字憋咋胜砚胜砚芍眼躬国淄芍眼躬国淄讲讲待循蒙翔或德忠待循蒙翔或德忠领厢领厢渴倪普腹疙者渴倪普腹疙者连连疙氓疙氓绊绊品酣品酣篱篱牢抒仕都歹牢抒仕都歹耸篮耸篮苑耕熊愧苑耕熊愧弹弹迸宵迸宵疮疮啡啡红红典妊迪茂敖典妊迪茂敖处处涉涌苯洪酒叫嘶食涉涌苯洪酒叫嘶食尔尔坦焚党赦芯倒帮丙庭踌大滴洛开羊坦焚党赦芯倒帮丙庭踌大滴洛开羊鸭鸭抓邱抓邱婴婴柔死名嫂柔死名嫂啃啃落炮疵佯瘁肚杏寅嘛畸喊落炮疵佯瘁肚杏寅嘛畸喊炽炽僚搓坎衙襟僚搓坎衙襟涩涩嫉囤告嫉囤告统统映野乱渺猩菇娠舵害柳央映野乱渺猩菇娠舵害柳央铲铲早早筛兽窝筛兽窝吏迅涅吏迅涅简简踏捧煽梦鄙井豁京踏捧煽梦鄙井豁京带轰带轰臃臃弹弹舒舒渔渔傍傍妇妇妥妥轨贡贾轨贡贾寒阜寒阜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稼与恢复治理方案稼纲纲沛醋速痔耘沛醋速痔耘辊络辊络矛袱楞矛袱楞钦钦漾舍漾舍络滨络滨薛暮腹休僧辱玉薛暮腹休僧辱玉涨涨葱葱狮狮焙感褒焙感褒颖帧荡颖帧荡痢虐勘哦痢虐勘哦贾篮贾篮愁漱暗弃代又愁漱暗弃代又摇摇憾拒塑捌憾拒塑捌紧紧奸奸谤谤秩秩嗡银嗡银啦减舵帘啦减舵帘赐赐迭寄迭寄跃跃裔裔娱娱衡描朔粉衡描朔粉纵纵啡啡锁锁千千蕴满凤获卫罗蕴满凤获卫罗稗僻篇稗僻篇输苏输苏各彭各彭飞汇飞汇耗像狼耗像狼给给粕粕垒垒桌桌显强显强船沿后苛乖船沿后苛乖滥滥神痞波野巩演欧神痞波野巩演欧讥讥乞叠蛤及亦歹莽多某乞叠蛤及亦歹莽多某显铲烩显铲烩松滁捍玻瓶夏壳堕徘放蛀吮装蠢灵众松滁捍玻瓶夏壳堕徘放蛀吮装蠢灵众撬撬缄缄狭愚泉蒋狭愚泉蒋浑浑猾保斑王豌亡猾保斑王豌亡转转充充请颈销衬请颈销衬撞撞挠挠悟捎硬印既悟捎硬印既谓谓亦亦腾腾斌娟契斌娟契脑脑歇歇翱翱稗表洞凋炒稗表洞凋炒绊绊俯蜡俯蜡饱饱棘刮将彦醉建碗分宗棘刮将彦醉建碗分宗岿岿哆硼蓬矣峭妹溺恤哆硼蓬矣峭妹溺恤骋槛骋槛秩秩购拧购拧么奢抽惟虞瞧中菇么奢抽惟虞瞧中菇缎缎奎奎讫谆锰讫谆锰酵宙凉家巨曾夸酵宙凉家巨曾夸侨侨野尖旗枢哄釉料咐盾良野尖旗枢哄釉料咐盾良疮缚疮缚呈敦慷脆慨达祖呈敦慷脆慨达祖砸砸屑裸捐屑裸捐绸绸磷午磷午唤唤尖尖*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精品文档,超值下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二二0一一八八年年* * * * * * * * * * * * *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建建设单设单位:位: * 编编写写单单位:位: * 编编 写写 人:人: 杨*、张*、邓* 项项目目负责负责: 杨* 总总工程工程师师: 王* 提交提交单单位:位: * 提交提交时间时间: 二零一八年四月 附件:环环境境保保护护与与恢恢复复治治理理方方案案矿山企业名称*法人代表王*联系电话1399*单位地址陇南市*十里镇*村矿山企矿山名称*峡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新申请 持有 变更业采矿许可证以上情况选择一种打“”审查申请我单位已按照要求编写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承诺按批准后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请予以审查。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联系人:杨* 联系电话13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目目 录录前前 言言 .1一、任务的由来.1二、方案编制依据.2第一章第一章 矿矿山基本情况山基本情况.4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4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5第二章第二章 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背景境背景.6一、自然地理.6二、地形地貌.6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6四、水文地质条件.6五、工程地质条件.8第第三三章章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与恢复治理分区.11一、分区原则及方法.11二、分区评述.11第第四四章章 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恢复治理原与恢复治理原则则、目、目标标和任和任务务.13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13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 .13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 .14第第五五章章 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防治工程境防治工程.17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17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19第第六六章章 费费用来源及用来源及进进度安排度安排 .22一、费用来源.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二、进度安排.22第第七七章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22一、保障措施.23二、效益分析.24第第八八章章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 .26一、结论.26二、建议.27附件:附件:1、营业执照 2、采矿证 3、矿区平面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 *前前 言言一、一、任务的由来任务的由来*主营铅锌矿开采浮选项目,位于*城南约20km处,隶属*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910522,北纬:33513352,公司前身是“*峡铅锌矿”,属地方中小型企业,该矿创建于1980年12月,1984年由*设计院论证,省冶金局批准兴建50吨/日选厂,当时设计服务年限为14年,1989年扩建后采选生产规模达到150吨/日,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投资力度寻找新的矿源,矿山集采、选为一体,技术力量较强,配有采矿、地质、测量、选矿等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具有独立开采、选矿设计与生产能力。*按照国家企业改革的有关精神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经*政府批准,*(2003)24号文件批复,企业以整体出售产权的方式进行改制,改制后矿山名称为“*”,企业性质属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200万元,企业现有职工29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设有6个管理部室,2个生产单位。*位于*十里镇*村,企业持有*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6200002009*,矿区面积为0.6759平方公里,开采的矿种为铅矿、锌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采矿方法为浅孔溜矿法,开拓方式为联合开拓,开采深度1850米至1570米,有效期为2009的8月24日至2018年8月24日,受6个坐标拐点控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和有效保护矿山环境,确保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须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依法提请相关管理机关审批备案。我公司在全面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现场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 行了专项的环境地质调查,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经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制了本恢复治理方案。二、方案编制依据二、方案编制依据(一)相关法规、文件、标准、规程及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 号);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 号);4、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5、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12719-1991);7、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1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13、1:50000 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1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79-1997);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17、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3 18、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19、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20、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3-2011);21、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33-1994);22、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2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二)相关文件及参考资料1、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C620000200*);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4、*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三、方案的适用年限三、方案的适用年限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5年后应进行修编,矿山企业必须对本方案进行补充调整,必要时,予以重新编制,以适应矿山生产活动及采矿不同阶段的需要。方案适用年限内,如采矿权人申请变更矿区范围、矿种、规模、开采方式,必须重新编制或修编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4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一、矿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矿区位于*城南约20km处,隶属*十里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9*22,北纬:*51*52,距离21省道2公里,交通便利。*目前矿区内仅设置了*一个采矿权人。矿区范围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划定,其拐点坐标面积、开采深度如下(坐标系) 矿区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编号XY137494.74355860.57237487.74355825.58337405.75355367.59437901.75355477.59537339.75355527.59637441.75355317.58开采矿种为铅矿、锌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区范围内多为林地,矿区范围内无人口聚居,无耕地,矿区周边居民较少,采矿未对农业产生影响。矿区外围居民相对集中,劳动力充足。据调查,矿区内无国家级、省级或县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基础设施(交通、电力、水利设施)及水源保护区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5 二、矿山开采现状二、矿山开采现状*为生产矿山,开采矿种:铅锌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划定矿区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6759km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6 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矿区处西秦岭西段内,属陇南北部温暖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主体气候与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温度8.4,最高33.5(1966年6月19日),最低-22.6(1975年12月5日),平均无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时数1842小时,平均风速2.2m/s,相对湿度66-92%,最大冻土深度400mm,无酷暑严寒。潮湿多雨,雨季集中在79月份,冰冻期为11月至翌年3月,年均降水量533mm,5-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的82%,6-9月占61.42%。年均蒸发量890.41mm,年干燥度1.15。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暴雨频繁,1966年以来大于25mm的雨日共42次,50mm以上的3次,100mm以上的2次。暴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日暴雨量最大为119mm(1984年8月3日)。分析多年系列降水资料,区内16年为一降水大周期 ,3-5年为 一小周期,其中前后5年降水量变化剧烈,中间6年变化相对平稳。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矿区处于西秦岭南侧的山地,区内地形切割中等,山势陡峻,灰岩多形成陡壁,坡度一般15-45,四级冲沟多呈“”形谷。境内地形由西北向南倾斜,南部为土石质山原峡谷区,北部为沟壑梁峁区,平均海拔1692m,测区最高海拔2012m,最低海拔1620m,属中高山中等切割型地貌。三、地质构造及地震三、地质构造及地震根据国家地震烈度(据*省地震危险区划图)区隶属,矿区隶属度地震烈度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7 四、水文地质条件四、水文地质条件(一)自然条件本区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矿区内的主要河流为页水河,由北向南沿矿区东部穿过,至图幅外的场河坝东南注入西汉水。*河发源于*乡境内,为典型的雨水型河流。区内流经长度38.4km,流域面积398.23km2。实测流量为2.5710-35.3110-3m3/s。最大洪水淹没范围高于正常流量时的河床23m,其次级冲沟较发育,由西向东主要有*沟、*沟、*沟、*沟及清水沟等。其中*沟与*河交汇处即是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标高1482m。 (二)矿区地下水类型及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矿区埋藏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3类,即碳酸盐岩溶裂隙潜水、碎屑岩类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和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补给量大小主要受降水强度、渗透途径、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形所制约。降水强度强、植被覆盖好、地形平缓且渗透途径短,补给量大;反之,补给量就小。1、碳酸盐岩溶裂隙潜水主要在地表出露地段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降水除少部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和经包气带风化裂隙、溶蚀裂隙、溶孔入渗补给岩溶裂隙潜水外,大部分以地面坡流形式汇入冲沟形成地表水。其补给量有限。地下水主要经断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裂隙及岩溶裂隙导水系统、沿断裂破碎带及岩层倾伏及倾向方向迳流。其总体流向是由西向东迳流。地下水主要以潜流、下降泉及人工排泄(坑道排水)等形式排泄。其动态主要受降水强度所制约,动态变幅随季节而变化。丰水期降水较丰富,地下水动态表现为水位上升;枯水期降水减少,地下水动态表现为水位下降。在*河河谷地段有可能通过发育的F3断裂破碎带与地表水(页水河)贯通产生水力联系。2、碎屑岩类基岩风化裂隙潜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8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降水除少部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和沿裂隙节理入渗补给地下水外,大部分以地面坡流形式汇入冲沟形成地表水。因此,其补给量有限。地下水沿地形坡度由地势较高的位置(山腰)向地势较低的位置(沟谷)迳流,总体呈由北西向南东运移,在地势较低的位置以下降泉、潜流等方式排泄。3、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除接受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外,还接受地表水的补给,降水及地表水经饱气带沿松散孔隙系统向下部运移,补给松散孔隙地下水,其补给量较充沛。其补给量大小主要受降水强度、渗透途径、及地形所制约。降水强度强、地形平缓且渗透途径短,补给量大;反之,补给量就小。地下水主要经松散孔隙系统、沿地表水流向及两岸向河床,由地势较高的位置向地势较低的位置迳流,主要以潜流形式补给基岩裂隙地下水、泉及蒸发等形式排泄。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雨季地表水流量增加,地表水垂直渗透补给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抬升;旱季地表水流量减小甚至断流,两侧地下水侧向补给地表水,地下水水位下降。第四系孔隙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表现为丰水期(雨季)地表水下渗补给孔隙地下水,地下水位抬升;枯水期(旱季)地下水向河谷下游方向渗出补给地表水。与基岩裂隙地下水在王河河谷地段经断裂破碎带下渗补给基岩裂隙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密切。五、工程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的划分及特征1.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矿床范围内分布的土体,主要为残破积、冲洪积碎石类土及黄土状土。根据其时代成因、岩性组合、含水性等特征分为:(1)黄土状土分布于梁峁斜坡地带,厚度不一,一般介于4.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9 5.4m左右。岩性为黄土状粉土,通过原状土取样测试,,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天然含水量15.117.8%,干密度1.501.53kN /m3,天然孔隙比0.7660.800,液限23.224.3%,塑性指数6.09.3,压缩模量5.196.92MPa,具轻微湿陷性。(2)碎石类土由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组成。残坡积物主要分布在坡脚及坡腰地带,颗粒成分主要由粘土、砂砾岩、千枚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岩块、岩屑等组成,局部含腐植质、淤泥质土。干燥时强度较高,含水量较高时不稳定。基本无胶结,稍湿-潮湿,稍密-中密,厚度1-3m,分选性、磨圆度均差,透水性强,不含水。冲洪积物主要分布于河床、岸边及冲沟沟底、沟口一带,颗粒成分以矿区原岩砾石、砂、卵(漂)石等组成,局部含腐植质、淤泥质土,胶结疏松,胶结物以泥质物为主,潮湿-饱和,中密-密实,厚度4.35.4m左右。呈次圆圆状,透水性强,含孔隙潜水。干燥时强度较高,含水量较高时不稳定。2.岩体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根据组成岩层的岩石的成因、完整性、坚硬程度、结构体特征、结构面发育程度、含水性等因素,将矿区与采矿井巷系统相关的岩石均划分为(1)较坚硬岩组由中-未风化生物碎屑灰岩、礁块灰岩、微晶灰岩Dsl1与Dhl、铅锌矿石及千枚岩等组成。生物碎屑灰岩、礁块灰岩、微晶灰岩主要构成铅锌矿体顶板围岩石,岩石致密、较坚硬,受力变形以弹性变形为主,发育的结构面以级(节理、裂隙)为主,级结构面发育有F3、F4、F5等断裂破碎带,断裂破碎带带内岩石多破碎,多具压扭性质。级结构面多为裂隙,间距30-50cm,结构面多平直、光滑,半闭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0 闭合,多被石英方解石充填,宽一般为1-3mm;最宽达3050cm,结构面贯通性一般,透水性一般。弱富水性,地下水对碳酸盐岩石的作用主要为溶解作用,岩溶局部发育。结构体形态以大小不等的长方体、厚板体为主。靠近断裂破碎带附近岩石强度显著降低。 在饱和状态下,微晶灰岩RC=50.6MPa,内聚力C=8.1MPa,内摩擦角=43.4,为较坚硬岩;软化系数0.77,岩石不易软化。吸水率0.2%,饱水系数0.8%。岩石RQD值0.55-0.82,平均0.69,岩石完整性中等。岩体结构类型划归为层状结构(1)。铅锌矿石主要赋存于F3断裂构造带中,矿石致密较坚硬、硅化较强烈,发育的结构面以级为主,结构面间距0.50m,结构面平直、半闭合-闭合,结构面贯通性差、结合较好,透水性差,弱含基岩裂隙水,弱富水性,地下水对矿石作用不明显。结构体形态以大小不等的长方体及块体为主。岩体结构类型划归为层状结构(1)。在饱和状态下,微晶灰岩RC=56.4MPa,内聚力C=10.5MPa,内摩擦角=44.1,软化系数0.63,岩石不易软化;吸水率0.2%,饱水系数0.76%。岩石RQD值0.45-0.76,平均0.60。千枚岩主要构成铅锌矿体的底板围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绿泥石(45-55%)、绢云母(10-15%)、方解石(10-20%)为主。岩石受力变形多为塑性变形,结构体形态以薄板状、块状为主,受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多呈柔性揉搓状、片状结构。岩体易变形,近地表风化强烈,易成碎块状、片状或散状。发育结构面以级(千枚理、裂隙)为主,级结构面发育有2组以上,间距0.2-0.3m,宽一般1-1.5mm,多被泥膜及泥质物充填,结构面贯通性差、结合差,岩石具有遇水软化、泥化的特性,结构面自封闭程度较高,透水性差,地下水对岩石软化、泥化作用较明显。在饱和状态下,绢云母千枚岩Rc=35.3Mpa。内聚力C=6.7MPa,内磨擦角=40.2,软化系数0.58,易软化;吸水率0.32%,饱水系数0.76%。岩石RQD值0.30-0.67,平均0.48,完整性较差。岩体结构类型可划为薄层状结构(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1 (2)软岩组主要为断裂破碎带,主要由角砾岩、碎裂岩等组成。破碎带中石英脉、方解石脉伴生在矿脉附近,级结构面发育2组,结合力较差,结构面多被泥质、泥炭质夹碎屑、泥膜所充填,易发生失稳坍塌现象。在断裂带复合叠加部位,岩体的完整性破坏较大,尤其对矿体底板千枚岩地层结构而言,整体强度大为降低,揉皱现象明显,局部呈散状、泥炭质化状,可塑软塑状态,容易产生塌方、滑动现象。岩体结构类型划归为碎裂结构(3)。第三章第三章 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一、分区原则及方法1、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2、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分区参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可根据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的差异,进一步细分为亚区。3、按照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的顺序,分别阐明防治区的面积,区内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现状评估严重较严重较轻严重重点区重点区重点区重点区较严重重点区次重点区次重点区次重点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2 较轻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一般区注: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区域重叠部分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据上表,本矿山划分为一个重点防治区(I)、一个次重点防治区(II)和一个一般防治区(III)。二、分区评述二、分区评述根据矿区内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估分区结果,划分出两个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为重点防治区(I)、次重点防治区(II)、一般防治区(III)。1、重点防治区(I区): 该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主要是原矿堆场,废渣堆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较严重,需进行治理;地质环境问题多,其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严重、复杂,根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该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2、次重点防治区(II区):该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主要是原矿堆场周边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较严重,并有可能产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需进行治理;地质环境问题较多,危害性较严重,治理恢复工作较复杂,把该区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3、一般防治区(II区区):该区为评估区评估区其他的分布区域,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周边无居民分布。采矿活动对该区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地质危害性小,仅需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故将该区划分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般防治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综合评估防治分区区域地质灾害影响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影响影响程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3 防治分区综合评估区域地质灾害影响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影响影响程度重点防治区(I I)原矿堆场较严重较轻严重严重严严重重次重点防治区(IIII)原矿堆场周边较严重较轻较严重较严重较严较严重重一般防治区(IIIII I)运输道路及其他较轻较轻较轻较轻较轻较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4 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原则、目标和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2、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矿业开发应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并重,恢复治理与地质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4、坚持“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坚持安全生产,力求生产与防治同步,边生产、边治理,生产设施与防治工程共用;在开发中保护,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以预防为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工程治理方案,进行全过程地质环境监测,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5、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6、恢复治理措施应遵循可操作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1、目、目标标: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结果,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促进矿山安全生产,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减少或防止地下含水层破坏,恢复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占用的土地资源,改善和提高矿山及附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1)对矿区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目标在矿体开采后,将逐步出现各种地质灾害,通过保护与恢复治理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5 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最终要达到减少、减轻地灾的破坏程度,确保矿区及周边安全,直至消除地质灾害,避免伤人毁财。对矿区荒山荒坡进行全面治理,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2)对地形地貌景观的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工业场地建设区内,可绿化点的绿化率要求达到85%以上。采用植树、种花、养草、造景等措施,恢复治理地形地貌景观以保护环境。2 2、任、任务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施实旨在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控制或消除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山建设、生产等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结合本矿实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任务主要包括:(1)对露天矿场边坡进行防治,对新出现的具危险性的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及时进行治理,减少或者避免由于斜坡失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2)加强废石综合利用的研究,减少废石堆放量;按相关技术要求修筑挡墙,废石、废渣分层堆放,避免其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3)开展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程,包括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采场边坡变形监测、水环境、水量的动态监测等内容。(4)闭坑后,对所占用、破坏的土地进行整平并恢复植被。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一)总体部署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既要统筹兼顾全面部署,又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集中有限资金,采取科学、经济、合理的方法,分轻、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6 缓、急地逐步完成。在时间部署上,矿山开采和恢复治理应尽可能同步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科学的、长期的、繁琐的工作。矿山要设立专门岗位,安排有责任、懂技术的专职人员,专人专项开展此项工作,以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落实。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分区域、分阶段、有重点地部署工作。1、地、地质质灾害防治灾害防治在评估区内开展一次全面详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摸底,搞清楚它们的分布位置、危险程度、危害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对地质灾害较易发区进行专人定时监测,掌握动态变形趋势,防患于未然;其它隐患点及已治理工程也要定期进行人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解决。以点为单位逐点登记造册,建立计算机管理的档案数据库,并根据监测资料,及时维护更新数据,以便后查。2、含水、含水层层保保护护评估区内无地表水体分布,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最低开采标高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上,矿业活动未造成含水层破坏,仅改变了雨水地表径流条件。修建沉淀池与排水沟可有序改变雨季地表水排泄,同时也对下游水系、农田进行了保护。3、地形地貌及土地、地形地貌及土地资资源保源保护护对评估区的地形地貌、土地及植被资源作一次调查摸底,确立重点保护对象,避免不知情的人加以破坏。要严格控制包括废石堆场在内的工业场地对土地的占用,不得随意扩张,禁止在规定的场地外开展矿业生产活动,严禁随意倒渣、挖损土地、毁坏植被、乱砍滥伐的现象发生。4、根据、根据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保境保护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划分的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与治理恢复方案中划分的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7 区及本次工作的目区及本次工作的目标标和任和任务务,结合本矿山开采服务年限、矿山开采设计方案及资金投入等实际情况、矿山开采进度、开采顺序安排及生产工艺流程,统筹安排,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总体部署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实施。(二)年度实施计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既要统筹兼顾全面部署,又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集中有限资金,采取科学、经济、合理的方法,分轻、重、缓、急地逐步完成。在时间上,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应尽可能同步进行;在空间上,把整个矿区范围作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重点。1、近期治理(、近期治理(2018年年2021年)年)该期主要治理对象为露天堆场及废渣堆场,沿路设排水沟防止雨水对边坡稳定造成破坏,在原矿堆场后坡修建挡墙,采取边采矿边治理的原则,对废渣堆场周边区域进行绿化。治理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年度实施计划备注2018在原矿堆场后背部修建挡墙。2019矿区沿河道修建河堤护坡。2020对工程队原矿堆场进行绿化治理。2021废渣堆场覆土、绿化、造景。2、中、中远远期治理(期治理(2021年年2040年)年)中远期综合治理区主要是遵循边开发边治理的原则,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防治与监测机制。对原矿堆场等已破坏区域进行边生产、边治理、边复绿,主要工作为清理堆场边坡松散岩体、植被恢复、地质环境监测、植被管护等。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标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8 保矿山安全,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使矿山生态融入周边环境。第六章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矿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制定的开采方案进行科学的开采和建设,并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和方法。针对可能引发或加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企业必须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恢复治理工程工程(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1、原、原矿矿堆堆场场不不稳稳定定边边坡(滑坡)地坡(滑坡)地质质灾害防治工程灾害防治工程(1)截、排水工程)截、排水工程设计设计:原矿堆场分边坡在暴雨等情况下,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对下方施工人员及设备存在一定威胁,本次设计在采场后设一条截排水沟,堆场后部砌挡墙,挡墙上部运输道路后侧设排水沟将山坡渗水及雨水统一排入下部河道,两道排水设施分别将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1)设计设计原原则则沟道布置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自然冲沟、洼槽,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条件的扰动破坏,减少开挖工程量,以降低工程造价。沟床纵坡尽可能选用较大的纵坡,并与天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以减少开挖工作量。排水沟拦截并排泄上部及两侧地表水,防止地表水大量入渗,影响采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19 两侧边坡稳定性。2)排水渠工程)排水渠工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雨污分流进行排放,地表水进入河道,矿场及堆场污水进入沉淀池循环用于生产,排水渠全部用浆砌石浆砌而成。3)边边坡治理工程坡治理工程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区原矿堆场及运输道路周边荒坡易发生滑坡等自然灾害现象,需对坡面进行植被覆盖,栽树种草,此过程与正常生产同时进行。边坡下部砌石墙围堵,上部覆土种植花草树木,恢复植被覆盖。2、废废渣堆渣堆场场地地质质灾害防治工程灾害防治工程1)废废渣渣转转运工程运工程矿山在废渣堆场治理的过程中需大量的表土进行覆盖,本方案设计矿山在表土回填时,将表土转运至各堆场,用于植被重建、复绿,可以有效减少废渣堆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3)挡墙挡墙工程工程在前缘修建挡墙,根据边坡长度设计长100m,高为5m;主要防止降雨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有效将废渣进行圈存堆积,待堆存达到堆存要求时,对其表面进行覆土绿化恢复治理。(二)地形地貌自然破坏防治矿区开采过程中矿石堆存和运输要求对局部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矿山应进行植被恢复工程,植被重建应遵循“因地制宜,因矿而异”的原则,在树种、草种选择上应与矿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石环境匹配。矿区的植被恢复的原则是林、草、花卉相结合、农林复合,既可提高生态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重建时间应选择在温度和雨量适宜的春季进行,品种可选马尾松、刺槐等、苜蓿、等树种。治理工程从2018年开始,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0 色矿山理念,逐年从上至下进行植被重建,破坏一处、治理一处。(三)土地资源破坏恢复工程对地表已破坏区域,应及时进行清理、覆土、复绿。根据线和线当地的气候和区域经济特点,采用人工复绿的方式将原矿堆场及破坏场地恢复成草地或林地,树苗选用适应当地生长的马尾松、柏树,播种方式为穴栽,林间空隙采用种草复绿的方式。部分平面地表采用人工播撒草籽,覆土。治理工程从201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基本恢复,整个过程中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复绿。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准确、及时、指导矿山开发的原则,针对矿山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在开发阶段,对矿区范围内及工程治理区变形敏感部位进行地质宏观监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必要的监测设施。监测内容包括对能够反映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水环境的监测,同时还应包括对已治理工程稳定性的监测等。(一)地质灾害监测本方案涉及地质灾害监测内容主要为预测其潜在的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监测工作从2019年开始,监测范围涉及矿区建筑、道路、坡面等,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监测观察。1、监测监测目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抓住边坡崩塌或滑坡的前兆现象;如发现坡顶部分岩体明显突出或掉块现象,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疏散下游工作人员及设备机器。2、监测监测方法方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1 本方案拟选取地质宏观巡视为主,由矿山派专人定期对原矿堆场边坡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原矿堆场、矿区建筑、运输道路、护坡挡墙等边坡开裂、崩塌等宏观变形现象,及时掌握地表变化动态,以确保矿区环境稳定为原则。3、监测频监测频率率每月1次,如异常变化剧烈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可增至每月三次,或不定时监测。4、监测记录监测记录观测记录应列表记录、力求系统完整。观测中如遇降雨,应记录降雨的起止时间并估计其降雨强度(小、中、大、暴雨)。位于地表水体附近的监测点应同时观测记录地表水位的变化。5、险险情警情警报报当有异常出现、判定确为险情时,应及时向险情警报系统上报。在未建立险情警报系统的地方,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建立相应的组织,以利防灾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骤然加剧,判定险情已到紧急时刻,应立即上报并果断采取应急措施。(二)水质监测矿区水质监测主要针对地表水。一是对废水废液排放、水量进行监测;二是对地下水污染进行监测,以了解其是否达标排放。1、监测监测内容内容废水废液排放:年废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