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ocx
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湖南省科技厅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区域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湖南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的延伸。构建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关键是在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核心是整合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本质是提高湖南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本研究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总结过去经验和分析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加快建设湖南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措施。同时,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提出了长株潭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措施。第一部分 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一、区位条件与自然资源优势1、区位条件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的一个大省,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595万。湖南具备“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特征。北与湖北接壤,有武汉重工业基地;南与两广相连,有广州轻工业基地;东眺沿海经济开放区,西连贵州、四川、重庆。向北可融入沿长江产业带的建设,向南可递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向东可呼应长三角的发展,向西则可分享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南北之间存在很大的经济发展结构差,东西又存在经济发展梯度差。这种同时处于结构差与梯度差交错地带的特征,使湖南区域创新处于叠加共震、扬波奋起状态,无疑使湖南拥有了区域创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湖南的中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引导和培育的七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在国家实施中长期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为了防止中部地区出现塌陷,国家将要实施扶中带补,扩容提质的倾斜政策,长沙、株洲和湘潭等广大地区,将成为我国中部承接沿海经济技术向内陆腹地转移,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区域,成为撑起整个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柱区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2002年长株潭三市GDP总量达1428.45亿元,在全国经济圈中排名第十,其集聚态势初步形成。三市各自的产业优势明显,呈优势互补式良性发展:长沙的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卷烟制造,株洲的交通运输设备、有色冶金,湘潭的黑色冶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都具有国内领先、与世界同步的先进技术。从1995年起开始全面实施的“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等专题规划,已经探索出城市群发展中的一种全新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表1-1)。表1-1 长株潭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占全省的地位(2001年) 单位:万人、万元、%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合计全省三市/全省人口587.09372.10280.471239.666595.8518.79国内生产总值728077432267162382813128903033983000032.36一产业增加值7836365159863411861640806825730019.87二产业增加值29709331530467103415655355561573000035.19三产业增加值35202051180263100747157079391584270036.03规模以上工业总值32515181961096116173963743531456743543.75财政收入42162014509279689646401205410031.47科技活动人员(人)339251458113812623189941062.692、自然资源特征湖南综合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尤其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1)农业资源丰富,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处于全国前列,盛产粮食、棉花、油料、苎麻、烟叶、柑桔,以及猪肉等。湖南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左右的粮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高25%以上(见表1-2)。表1-2 2002年湖南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的位次 (万吨)粮食总产量棉花总产量油料总产量糖料总产量肉类总产量全 国457114922900101516590湖 南2501.3(5)15.3(8)119.07(8)115.8(10)435(4)注:括号内为湖南在全国的排位(2)湖南矿产资源丰富,是“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3种,铋、钨、萤石、雄黄矿均居全国之首。锑矿、铅锌矿、石灰石、稀土、石墨、汞矿等储量均居全国前列。矿产储量相对集中,有利于矿产资源的统筹规划、重点开发和规模经营。(见表1-3)表1-3湖南省有色金属产量及国内排位产品产量(万吨)占国内总产(%)国内排位10种有色金属66.799.611铅19.3221.041锑3.7244.021铋0.052361.171常用有色金属合金9.872常用有色金属加工粉2.641硬质合金0.28531(3)湖南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旅游大省。湖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有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21处、山岳型景观25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全省旅游大致分为:长、潭、岳自然及革命领袖人文景观区,其景点有韶山、岳麓书院、君山、岳阳楼等;湘西北生态旅游区,其景点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森林公园等;湘西南民族风情景观区,其景点有凤凰县城等;湘南生态、传统文明景观区,其景点有衡山、炎帝陵、舜帝陵、苏仙岭、莽山等。200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亿美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46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7%,旅游业已成为湖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二、经济发展态势与主要特点1、经济发展态势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下,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日益提高。“九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提前4年实现了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2002年,全省GDP达4340.94亿元,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0.7:40.7:18.6调整为2002年的19.5:40:40.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三产业则上升21.9个百分点,由一、二产业并重转变为二、三产业齐举的局面,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正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步。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省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0家,其中60家省级龙头企业共连接基地78.67万公顷,年销售收入180亿元。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和几大支柱产业,国有工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200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0.8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33.2%,产销率居全国前列,独立核算规模工业综合指数为109%,为历史最好水平。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文化、旅游、信息、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正日益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势较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个别地区的高新技术对地方经济贡献率达到80%。优势地区发展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已成为湖南区域经济增长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通信、电力建设和洞庭湖治理取得显著成绩。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全省小城镇发展到1097个,比上年增加14个;城市化水平为32%,比上年高1.2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的特征从总体上判断,湖南经济走的是一条具有独特阶段特征且“三化”现象相互叠加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湖南农业产业化正在向生态质量型转变;工业化水平整体上已开始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知识型服务业势头发展迅猛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0.7:40.7:18.6调整为2002年的19.5:40:40.5,三次产业已由一、二产业并重发展到二、三产业齐举的局面,三次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基本改变了湖南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见图1-1)。从区域科技创新的角度来分析,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湖南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投入产出比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已基本形成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区域产业群。2002年,全省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43.98亿元,其中高新区产值为455亿元,占全省高新产值的61.2%,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8%,拉动全省经济增长1.51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收入67.66亿元(人民币), 比1996年增长5.2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以每年25%以上迅速递增,科技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见图1-2)。据不完全统计,湖南整个工程机械销售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长沙软件园已成为国家十五大重点软件园之一,软件业占据了国内软件产值的1/10;国家级传感器产业化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倾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相继投产。建有浏阳生物医药基地及抗生素行业位居第四的生产基地,基因转移与导入技术等技术应用开发能力较强;医药产业已形成了五大企业集团,中成药拥有六个产值过亿元的品种,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中药产业群体。二是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取得好成绩。湖南石化、冶金、烟草、酒类等传统支柱产业,正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已焕发出新的生机;全省拥有国家氨基甲酸脂类农药基地、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国家高档有机颜料生产基地。农药甲基异氰酸酯、百菌清等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农药原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紫外光固化涂料占据国内市场的40%, SBS、已内酰胺、环氧树脂生产量分别占国内生产量的50%、40%和20%。湖南有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铅、锌、铋、硬质合金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黑色金属工业方面,华菱集团进入全国百强。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15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7.2%三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2年至2002年,我省民营工业稳步快速发展,11年间共创造了增加值6282.14亿元,年均增长17.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2002年民营工业总量达984.61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7.9倍。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11.2%上升到2002年的22.7%,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逐年上升,年均提高1.15个百分点。2002年底,我省规模工业中民营企业达3395户,分布在37个行业大类中,占规模工业单位数的62.4%,创造工业增加值247.03亿元,占规模工业的三成半;实现利润总额34.2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49.7%。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如乐金飞利浦曙光电子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湖南金沙利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伊莱克斯中意(长沙)电冰箱有限公司等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优秀民营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利润率均在1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920多家,产值达300多亿元,占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半壁河山。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日益增强。自90年代以来,湖南通过扩大引进外资、拓展对外贸易和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这“三外”联动,优先发展重点区域、优势行业和支柱产业,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态势。仅“八五”期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5亿美元,新增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3700多家,其中苎麻纺织出口量占全国的1/3,陶瓷出口量占全国的1/7。200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4.8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4.12亿美元。华湘宏生堂药业发展公司、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华昌锑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被外经贸部和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企业。“九五”期间,我省5个高新区共引进5亿多美元,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冶金化工等行业,涌现出LG曙光、华菱钢铁、华光线材、远大铃木、旺旺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产生了较好的带动效应,外资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例从1997年的46%提高到2001年的60%左右。2001年,三资企业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23%,比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28.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6.58亿美元,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13.77亿美元,增长1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31亿美元,增长27.3%。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的合同金额3.12亿美元,增长15.6%;营业额2.96亿美元,增长11.7%。3、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一是科技促进经济稳定发展。2002年科技人力投入10.38万人,较1997年增长15.6%;科技财政投入11.35亿元,较1997年增加2.25倍; 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跨过4000亿元台阶,为4340.94亿元,增长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565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见图1-3)。二是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研机构面向市场能力增强。全省8家中央在湘科研院所和24家省属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已全部转制为企业或进入其他企业集团。有的科研机构已开始上市融资,逐步走上了市场化的科技型企业发展道路。如湖南化工研究院转制成为湖南海利,它是全国第二家科研院所上市融资公司;建设部建筑机械研究院转制成“中联重科”,其余大部分已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股份制公司。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三、创新需求与创新能力分析1、推进“三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创新的需求分析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湖南要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现代农业产业群拉长农村经济产业链,走以生产加工型为主体的城镇化道路。发挥我省丰富的农产品和人力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以及本土市场优势,建设一批具有产业规模和区域特色的科技型小城镇。推进“三化”进程,任重道远,在人均资源有限,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全省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就要走科技兴湘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区域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区域科技发展必须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挖掘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科技发展的财力支持,走科教兴国,先兴科技的良性互动道路。(见表1-4)表1-4 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发展目标类别指 标计量200020052010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综合实力位次131210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130.4160200 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人/万人199.1240280科技活动人员万人12.741520 科学家工程师比重%60.927075科技财力资源地方科技财政拨款亿元5.582550 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1.6035科技三项经费占省本级财政支出比重%1.4724R&D经费支出亿元19.270190R&D经费占GDP比重%0.521.32.32、具备了比较好的创新基础(1)区域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发展湖南已建成生物化学与计量学、粉末冶金、医学遗传学等9个国家(部门)级重点实验室;有农用化学品、有色冶金材料科学等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高效磨削工程技术、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杂交水稻工程技术、南方农药创制等6个国家(部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动力化学电源、精细化工、中药超微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普通高校60所,市州以上属各类科学研究机构184个。全省共建立了国家级、省部级自然学科类重点学科97个。最近,又新增学科博士点45个,这些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对于提高我省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基础研究水平乃至区域创新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湖南拥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六个高新区(郴州高新区2003年初设立),其中长沙、株洲高开区属国家级,全国排名分别为12、42位。 “潇湘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带呈燎原之势,岳麓山大学科技园、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浏阳生物医药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建设等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七区一园三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表1-5 长沙、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数据开 发 区企业数 (个)总产值 (万元)总收入 (万元)出口总额(千美元)20022001200220012002200120022001全国2833824293129371015119284135 1532636851011677933292207022664390长沙66258227700162468192 32191732188070224960143626株洲1361301095669805887 1207926715268174530121503(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趋于合理湖南自古就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目前,全国共有湘籍院士54名,在湘院士43名,学术、技术带头人近10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612人,国家级优秀中青年专家66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68人。这些人才群体是湖南区域发展的高层次的创新资源。同时,还有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投身科技应用领域,创办科技企业或咨询机构,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全省从事R&D活动人员达到29228人,折合全时当量28909人年,占全国总量的3.1%,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国的比重为2.8%,2002年,全省每万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0人,这些工程技术人才分布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是湖南区域创新创业的生力军。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知识的生产和供应量增加。1997-2002年,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5700多项,其中118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560项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一批居国际领先水平的优秀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19800余件,授权量9000多件,累计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8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9位。2000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148篇,其中国内期刊收录的论文6123篇,国际论文1025篇,被国外三大检索系统(SCI、ISTP、EI)收录的论文1025篇。湖南科技创新能力在中部、周边部分省区的比较中处于领先地位。(见表1-6)。表1-6 湖南科技创新能力与中部、周边部分省区比较(2002年)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综合得分排名安徽13.8019.0835.0022.7011.4421.6520广西12.8413.4634.5015.5011.9018.8022江西8.3711.2530.2717.8113.7517.7226河南16.2325.2534.4825.5614.6424.1615湖北18.5818.1040.7426.2616.8225.6211广东25.3855.5758.7136.9842.3144.533湖南16.4421.8436.4223.4117.3524.1714资料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二是核心技术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九五”期间,全省先后有近150个项目进入国家攻关计划,承担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100多项,其中许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如银河型巨计算机、超级稻选育研究、克隆神经耳聋疾病基因、CC复合材料刹车片等。 “九五”以来,全省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率保持在84%左右,成果转化率提高到20%左右。三是科技投入产出比较好。2002年,全省科技人力投入103.8万人,科技财政投入11.35亿元,投入R&D研究经费26.21亿元, 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6%,从事R&D活动项目人员人平经费8万元,财政投入在全国排18位。广大科技工作者克服经费紧张、实验手段受限等多方困难,使全省的科研论文和成果产出位列全国14名。4、区域创新的机制基本具备,区域创新体系初见端倪(1) 企业已逐步成为区域创新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一是企业对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2002年企业投入R&D活动人员17481人,占全省R&D活动人员的比重达到59.8%,投入RD经费17.6亿元,占当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67.1%。二是大型工业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体。全省225个大型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为171个,占76 %。大型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全省企业R&D人员的60%;大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值占全省的61.5%。大型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占全省的92.2%。全省已有38家科技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723家大中型企业兴办了443个技术开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的开展,对全省综合科技实力的影响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壮大。200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开发项目3062项,其中R&D项目1872项,专利申请数460项。用于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的经费支出62.04亿元,用于新产品工程和试生产费用支出6.02亿元,完成新产品产值163.47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利润18.36亿元。(2) 大学知识创新源头作用活力显现,可市场化成果日益增多湖南是全国的教育大省,高等学校创新资源雄厚,是知识创新的摇篮,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数量、科技经费总额、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国家级大奖的等次与数量等科技工作的主要指标,均进入了全国十强,涌现了一大批创新性科技成果。2002年全省取得各类科研成果965项,其中新一代银河高性能实时仿真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等原创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药超微饮片的研究和开发步入产业化阶段。“九五”以来,全省高校组织实施了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三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技术难题。长沙卷烟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硬质合金厂、金键米业、中联重科、湖南海利、创智科技、金瑞科技都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自主开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3)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较快,科技知识型服务业来势较好湖南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动力,健全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培育一大批示范效应显著的科技中介机构,是中部地区的科技中介建设较好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4192多个,13万多人从事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科技咨询业机构健全,拥有1600 家科技咨询机构,省级注册科技评估师2255人,服务内容涵盖了项目评估、决策优选、技术管理、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成立了36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火炬创业中心,全省拥有公益性科技情报与文献机构13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与技术市场交易体系,省级区域创新工作服务体系初具雏形,科技知识型服务产业化稳步快速推进。(4)政府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为全面实施科教兴湘战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湖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新举措。一是加强科技投入。1998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第一战略选择”,设立3亿元引导资金,连续4年,滚动发展。到目前,引导资金总规模已达到12亿元,引导资金的引导比已达1:7.41。政府科技投入增加发挥了带动效应,促使金融、证券等部门把投资热点转向高新技术企业,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各类基金纷纷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结盟联姻。二是各级各部门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了省级领导抓区域创新工作的分工负责制度,基本形成全省各级一把手抓区域创新的大科技工作格局。三是改善政策法制环境。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我省又出台了关于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关于加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营造了有利于区域创新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使我省区域创新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些举措有力地增进了政府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官产学研金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区域间、企业间广泛联合,促进了多学科的高度融合,加强了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四、我省区域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区域特色不突出,集群式产业不多关于区域发展,湖南曾多次研讨过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环洞庭湖经济区建设、“一点一线”(指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岳阳)地区发展构想,目前又在酝酿湖南大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但总体来讲,区域的发展未能形成特色或特色不突出,集群式产业不多。如长、株、潭一体化构想已经多年,但至今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整体实力不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要求还很不相称。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产业协调化程度不高。三地产业发展主要还是各搞各的,产业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没有从长株潭整体出发来发展各自的产业。又如“一点一线” 为主轴的潇湘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提出多年了,但不管是“点”还是“线”上的产业,其关联程度都较小,没有形成产业带状特色。湖南作为农业大省,但与农产品有关的产业没有形成特色和规模;作为有色金属之乡,与有色金属资源相关的产业也未能形成集群优势。2、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存在障碍,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县市科技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我省的县市科技工作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不少县市,科技工作明显滞后于经济工作,科技人员和适用的科技成果严重缺乏,湘西一些地区的县市连开展工作都十分困难;县市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我省科技三项费投入未达到1.0%,有的县、镇还不到0.2%。中介机构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应用的重要环节,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按照市场定位和行业属性,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和自身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经济、政策、法律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和市场信誉。从我省的科技中介机构来看, 整体服务功能不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较多,但大多数中介机构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主动服务意识差,服务的质量不高;行业自律性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尤其能满足国际化咨询的中介机构非常缺乏。在管理体制上,由于人为的分为经济、科技、教育三大板块,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分割,官、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由于缺乏市场上的彼此信任和片面追求自我实现经济效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着眼于自办产业多,与企业联手进行重大技术创新少;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之间学术交流不多,联合研究更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自成体系,大学或科研机构未能较好地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外溢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的重要供应源。在运行机制上,区域内企业也未形成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区内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并不多,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上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供应的也较少;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交化较为缺乏,等等。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这种空间上的聚集将会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3、企业改革与发展困难,难以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就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受思想观念、产权关系、资金成本、改革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总体改革进展缓慢。因此,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活动。2002年企业R&D经费的投入占全省的份额的67.1%,R&D人员占全省企业R&D人员的59.8%。在比例上企业已占了创新活动的主要部分,但投入总量不足。2002年湖南大中型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只达到国际上规定的勉强维持水平。从技术开发机构组成类型看,企业单位自办的占大多数,与境外机构合办、与国内高校和独立研究机构合办的占少数。高层次研发人员少、科技投入不足以及科技合作缺乏,使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就民营企业来说,虽然我省民营企业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但大型民营企业并不多,科技型企业更少,而且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地位也不是很突出,创新活动也不是很稳定。4、创新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够一是科技人员投入总量小,质量较差。2002年全省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8909人年,占全国总量的3.1%,只相当于广东、江苏的41%,山东的60%,湖北的65%。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国的比重为2.8%,相当于广东的31%、江苏的35%、山东的53%、湖北的59%,与R&D活动人员总量相比,我省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比例更小,或者说,我省从事R&D活动人员的质量更差。二是科技财力投入不足,强度不够。2002年全省投入R&D经费26.2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6%,远远低于广东的1.29、江苏的0.97、湖北的0.79,也低于山东、浙江等省。平均每个R&D项目经费约16万,每个R&D项目参加人员拥有经费不到8万元。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投入不足,其R&D投入综合指标远远低于广东、山东、江苏、上海等先进省市。第二部分 湖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一、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湖南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思路,按照“科教兴湘”和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部署,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和形成大科技格局为导向,以激发创新欲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为主线,发挥湖南的区位优势,有机融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创新区域,承东启西,面向全国,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强化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各个创新要素的协调互动,形成以创新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湖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建设原则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地方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1.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受区域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与水平的制约,区域的经济发展要素各具特色,其创新活动必然会有不同的起点、内容和途径,因而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结合本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制定能充分发挥本区域各个优势的创新战略和有的放矢的区域创新政策,以满足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要求,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同时,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机衔接,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要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针为导向,与国家创新政策协调一致,使湖南区域创新体系既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又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2.开放与合作的原则。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的、国际化的系统,加强系统间的区际与国际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快速流动,是区域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参与区际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我省区域创新系统要素的创新能力不强,只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泛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发达区域与西部地区的联系,积极参与区际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对外科技合作水平,吸引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和先进技术,才能迅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速湖南省的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3.突出重点,远近目标结合的原则。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不仅要考虑湖南的近期需要,更主要的是要考虑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只有建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才能真正保持区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创新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其组成部分的变革与进步,其在不同的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也不相同。因此,湖南区域体系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新阶段主要解决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不强,协调配合不够,以及创新的体制不够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不顺畅等重要问题,突出把提高产业技术结构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作为重点,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4. 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湖南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按市场规律配置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市场的创新导向性,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计划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这种低效率的运行机制正在逐渐被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企业自己承担创新决策的风险和回报。由于湖南在市场机制建设方面尚不完善,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需要政府制定和设计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创造合作机会,弥补创新过程中间出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机制得到有效发挥。市场导向与政府的推动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三、整体思路与体系构架(一)、整体思路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从区域所具有的优势创新资源和现有基础出发,按照建设开放性特色创新区域的原则,以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长株潭协同创新区域发展为核心,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倡导名牌,优质品牌和重点企业的创新,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培育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群,不断壮大沿京珠高速南北布局的潇湘高新技术产业带,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技术扩散和知识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提升创新服务体系的功能;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力度,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建立起有利于创新资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