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__报告文本.docx

    • 资源ID:1810697       资源大小:5.14MB        全文页数:10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__报告文本.docx

    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广东电信深圳分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一、无线城市概述1(一)无线城市的定义11.无线城市的定义12.无线城市的范畴1(二)建设深圳无线城市的意义1(三)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概况21.早期的无线城市22.新阶段无线城市43.无线城市与智慧城市6(四)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1.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72.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可行性7(五)无线城市接入技术分析9(六)深圳电信“无线城市”建设策略111.商业模式分析112.竞争对手分析123.政府诉求分析144.无线城市建设策略及我们的定位155.中国电信深圳无线城市的优势条件19二、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规划22(一)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规划原则221.政府民生需求导向原则222.覆盖与容量并重原则223.覆盖区域精确部署原则224.融合组网、统一认证原则22(二)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覆盖模式231.室内AP直接覆盖的适用场景232.AP接入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适用场景243.小型分布系统覆盖的适用场景244.室外AP覆盖室内的适用场景245.AP覆盖室外区域的适用场景256.覆盖方式建议表257.频率使用26(三)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运营模式261.市政基础设施WIFI热点运营模式262.校园网、医疗网类WIFI热点运营模式273.企业类WIFI热点运营模式28(四)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网络安全策略28(五)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主要场景分析311.覆盖热点的选择312.覆盖区域的选择323.覆盖场景分类324.深圳政府“无线城市”系统架构35三、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专题规划方案38(一)无线政务381.方案说明382.主要热点393.重点应用424.建设方案42(二)无线景区451.方案说明452.主要热点463.重点应用484.建设方案49(三)无线文化541.方案说明542.主要热点553.重点应用564.建设方案57(四)无线口岸601.方案说明602.主要热点613.重点应用614.建设方案62(五)无线会展641.方案说明642.主要热点64(六)无线民生64(七)无线校园651.方案说明652.主要热点663.重点应用674.建设方案68(八)无线医院701.方案说明702.主要热点713.重点应用714.建设方案72四、深圳“无线城市”公共热点建设行动计划76五、深圳无线城市其他场景分析82(一)购物商场82(二)餐饮娱乐82(三)宾馆酒店83(四)行政办公区域84(五)商务楼宇84(六)产业园区85(七)仓储物流85(八)电信自有网点86(九)商务楼宇86(十)金融网点87六、深圳移动WLAN热点分析88(一)热点规模88(二)热点分布88(三)深圳电信与深圳移动热点分布比较89七、案例参考:珠海电信无线城市分析90(一)项目概况911.珠海电信无线城市项目概况912.承建无线城市项目的意义913.热点分布92(二)网络方案921.用户接入方案免费接入922.网络组织方案943.无线侧方案95(三)珠海无线城市方案亮点分析971.网络方案972.建设模式983.比较与借鉴98八、规划附表98一、 无线城市概述(一) 无线城市的定义1. 无线城市的定义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上网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2. 无线城市的范畴(1) 狭义的无线城市狭义的无线城市是网络层面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它首先是一张多层次、全覆盖、具有宽带、泛在、融合特性的信息网络,使得用户根据应用和场景自由切换,随时接入最合适的网络,为市民构建一个能够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它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2) 广义的无线城市广义的无线城市在网络基础上将应用囊括到了定义的范畴之内,它是一张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通过聚合大量信息内容和应用,能够为市民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能为为企业的开张、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能够为政府的政务公开、监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帮助。(二) 建设深圳无线城市的意义城市信息化需求和信息产业发展是无线城市发展之动力。无线城市的建设是深圳民生幸福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助推剂,是无线互联网、无线电子商务、无线电子政务的基础,体现了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一方面,“无线城市”作为“第五公共事业”,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无线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给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商务旅游、文化生活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使人们尽享无线数字的品质生活,从而为民生幸福城市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推进“无线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在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的创新升级与优化调整,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最后,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和信息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低碳生活宗旨。无线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符合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三) 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概况1. 早期的无线城市“无线城市”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前景,带动了“无线城市”在全球的建设浪潮。自从2004年美国费城首次提出“无线城市”计划以来,根据相关统计,全球在建和规划中的“无线城市”项目已经超过了1000个。早期发展无线城市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成功的盈利模式,导致“无线城市”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具有代表性的如美国费城、台北等的,早期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以下4种:新兴运营商出资模式:“无线费城计划”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该计划由新兴运营商EarthLink出资建设,市政府的投入很少,签约的Earthlink负责在路灯杆上安装无线发射器,主要通过收取宽带接入费用来支撑运营。这种模式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没有太多话语权,对网络的控制程度相对较低。此外,运营商出于营利的考虑还会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同时收费并不能获得用户的认同。2007年5月运营商Earthlink退出,当时已经完成了80%的网络建设,然而140万人口的费城只有6000用户注册;2008年费城计划重新启动,将由Network Acquisition接管,完成剩余的建网工作。这说明,早期新兴运营单一的运营并不能支撑无线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商业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虽然费城在2004年启动的无线城市计划,但WIFI终端的匮乏,尤其是如WIFI手机这样手持终端的匮乏,以及应用的匮乏,不成熟的商业链,也是早期无线城市失败的主要原因。政府出资模式:法国巴黎的“无线城市”计划采取的都是政府出资的模式。在巴黎,则是由巴黎市政府与大巴黎区区政府联合推出“无线上网自由行”服务,并且由巴黎市政府承担每年50万欧元的维护费。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实现真正的免费,最大程度体现无线城市公益性的一面,但政府无法承担长期高成本的运营费用,且缺乏网络运维经验。政府出资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城市,对于大城市来说建设和维护的压力巨大,难以推广。上游付费模式: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也是一种免费模式,即由上游的广告商付费,用户可免费使用网络,但是要花上几分钟时间收看广告。旧金山的“无线城市”建设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缺点是大多数用户对于通过收看广告换取免费上网的方式并不买账。公众分享模式:FON Technology S.L.于2006年开始推行全球无线网络建设计划。该公司希望所有拥有WiFi资源的人或机构通过加盟的方式开放自己的资源,使私人拥有的分散的WiFi网络连在一起形成虚拟的“无线社区”甚至是“无线城市”,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受惠于更便宜甚至免费的无线网络。公众分享的模式的缺点是缺乏法律依据,对运营商资产的占用来获取商业利益,容易引起纠纷,特别是网络安全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缺乏网络监管的手段,只适用于私有热点的分享,不适宜作为公众接入的手段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早期“无线费城”、“无线台北”被称为1.0版本的无线城市,强调WIFI接入功能,而不重视应用,主推免费的宽带,因而缺乏盈利模式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个阶段无线城市的特点是:1) 建设的主体是政府或新兴的运营商;2) 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初期一般为免费模式,依靠政府补贴,政府压力大,而一旦脱离的政府支持,用户数极具减少。如费城、台北在收费后活跃用户的变化就与资费政策密切相关;3) 由于缺乏主流运营商的关注和支持,网络一般是独立的WIFI网络或WIMAX网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未建立起成熟的盈利模式,抗风险能力差;4) 缺乏成熟的产业链支持,终端普及率低,应用内容少,网络缺少活力。2. 新阶段无线城市目前“无线城市”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但还处于摸索阶段,新的无线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克服早期无线城市盈利模式的匮乏,无线城市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有市政公益的特点,同时必须引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保证网络的持续发展。因此专家提出了现阶段无线城市的发展是WIFI与2G/3G、互联网相融合的,无线接入与无线应用相结合的无线城市,这个阶段被无线城市2.0阶段。我们认为,总结失败的教训,成功的无线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从建设主体上,无线城市的建设主体不能仅是一家运营商或一个政府,而是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无线产业链健康发展。无线城市网络运营商在建设中起主导地位,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角色是无线城市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政府一方面应推动资源共享,使数字城市的范畴向无线领域拓展,另一方面,在关乎城市民生方面,加大对无线行业应用的支持,在无线城市网络基础上,终端制造商、SP/CP、政府企业、用户成为无线城市环境有机的组成部分。2) 运营商在无线城市中的定位应首先是智能的“管道”,这个管道对上游和下游是开放的,这样才能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做大内容与应用,对所有公民做到平等接入,最终实现信息惠民。聚焦“管道”角色的基础上,再平等参与到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对内容的集成、终端的定制向上游和下游拓展,而不能垄断整个产业链。3) 无线城市的网络作为城市信息化和通信基础设施,具有公益的性质,同时应具有商业网络的可运维和和盈利的特征,应该由城市主流的网络运营商建设,规模运营,因为主流运营商运营可解决如下难题:Ø 运营商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不再是独立的WIFI接入网络,而是对运营商有线网络、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一个有益的补充,网络是融合的,建设的网络是个融合的网络;网络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用户也能在不同业务切换上获得更好的体验。Ø 运营商运营无线城市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全国更大范围内多个城市,用户能在区域漫游使用上获得更好的体验。Ø 运营商存量的用户均是无线城市的潜在用户,运营商通过网络、应用的加载,开放新的服务,而避免了新兴运营商拓展用户的瓶颈。4) 无线城市的网络,必须是一个融合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WIFI网络或WIMAX网络,而是和3G/2G/光缆接入网相融合互补的网络。单一的WIFI网络无法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使用,也无法满足人们接入不同业务时的QOS需求。5) 建设模式上,运营商具备大规模建设运维的基础,如光缆、核心网、3G/2G网络,从物质上、能力上具备支持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能力。同时作为市政设施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应该可以获得政府政策、市政资产使用等方面的倾斜,运营商与政府相互支持,是建设成功的保证。6) 盈利模式上,运营商的参与能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能够提供作为政府第五市政设施特点的免费接入,也能提供商业宽带接入包流量、包时长、上游付费、与固网手机绑定的融合套餐等丰富的资费手段。7) 无线城市,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链,从终端的研发、制造到应用平台的建立、加载,需要全社会的倾力支持,目前,移动WIFI终端的普及越来越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又给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展无线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3. 无线城市与智慧城市专家普遍认为,无线城市的发展下一阶段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这里,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未来广义的无线城市发展方向,更是一种政府、市民与企业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是人脑智慧、电脑网络、物理设备三位一体建设的城市形态。它包含的范畴比较广,是一些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深圳在2010年2月提出了建设“智慧深圳”的目标,提出,深圳要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深圳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我们建设“无线城市”服务的最终目标,但我们首先还是应该聚焦在网络层,因为深圳提出智慧城市包括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建设“无线城市”两方面的内容,信息化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无线城市”网络的建设是运营商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业务发展的机遇。在上海刚刚出台的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中,也将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基本建成作为与“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效能初步显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信息安全总体实现可信、可靠、可控”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四大发展目标之一,这说明从行动上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无线网络质量、服务是首要的基础目标。上海智慧城市也将WIFI热点布点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项以付诸于行动。(四)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性根据深圳“十二五”规划,深圳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先行市。建设无线城市是创新城市和民生幸福城市的需要,“无线城市”必将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深圳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方向。深圳在“十二五”将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如果把智慧深圳当作一个人,云计算是他的大脑,物联网是他的感觉器官,那么无线城市将是他最重要的骨架和神经。无线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建设“无线城市”,全力促进“智慧深圳”早日实现,并加快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信息化项目实施,为深圳市民的通信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深圳是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政务示范城市、三网融合示范城市,信息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有无线城市建设的需求和必要性。无线城市是无线互联网、无线电子商务、无线电子政务的基础,体现了低碳的产业发展趋势,无线城市带来的便利和信息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低碳生活宗旨;建设低成本、无处不在的城域无线宽带网络,实现宽带的地域和人群的全覆盖,为每个人提供“创造、获取、传播、利用知识和信息,提升自身智能和潜力”的公平机会,以便最终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这应该是信息社会的基本承诺。2. 深圳建设无线城市的可行性从国际无线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应用内容、无线终端的不断丰富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深圳建设WIFI覆盖的时机已经到来:Ø 在无线应用与无线内容方面,三网融合、三屏互动等富媒体应用,传统的运营商2G/3G网络并不能满足所有无线应用对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城市热点区域,WLAN的速率远远高于3G网络,可有效缓解热点区域的带宽压力,提高用户感知。Ø 从无线终端的发展来看,WIFI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开始普及,游牧WIFI用户适用的场景越来越多,丰富的终端产生了大量的WIFI接入需求。Ø 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运营商已经能提供免费与付费相结合、融合套餐账号等多种盈利模式,为WIFI覆盖的无线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运营商有线宽带用户、移动用户有发展为无线城市用户的可能。从深圳信息化发展现状看,深圳具备建设无线城市的条件:Ø 良好的潜在用户基础,深圳2010年宽带用户规模突破276万户,手机用户达到1935万,无线城市WIFI用户是无线与宽带的结合,两种用户从移动需求和带宽需求上都有使用WIFI的需求。深圳的宽带普及率、手机普及率、互联网带宽均居国内前列,所有的商业楼宇、住宅小区基本实现了光纤到楼,实施无线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Ø 对WIFI的认同和使用习惯逐渐强化,深圳运营商推出的智能手机基本具备WIFI功能,深圳电信E8套餐配置的无线路由器使千家万户的用户享受到了在家无线接入的便利,为公共热点WIFI的商业化运作打下了基础。Ø 深圳是国家创新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政务示范城市,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为无线城市打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基础。深圳有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深圳市未来几年将发挥互联网产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助推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发展和特色应用服务。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抢先布局移动互联网,支持腾讯等互联网综合运营服务商做大做强,建设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基地。到2015年,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五) 无线城市接入技术分析无线接入的主流技术主要是以WiFi、3G移动(包含LTE)和WiMAX为代表。用户使用方式可概括为固定、游牧和高速移动三种。用户终端以台式PC、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为代表。针对固定和游牧使用方式的需求,适宜于采用热点接入,不用考虑网间漫游和网间切换问题,施工方便、投资小、建效快,关键是平衡好用户规模和带宽问题。针对高速移动用户,3G移动网络已经做到了全城域覆盖,无需重新投资, 而且高速移动方式的用户多为手机用户,采用3G接入的优势就很明显。WiMAX技术与长期演变(LTE)技术一样都使用了先进的方法,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多入多出(MIMO),而且它们也都是完全基于IP(互联网协议),具有高速数据功能,可实行快速互联网访问和视频等高级应用。三种主流接入技术的优劣对比如下:无线技术WiFi3GWiMAX标准进展802.11abg已成熟规模应用,802.11n技术已成熟并开始推广。CDMA2000、WCDMA和TD-SCDMA技术成熟已规模商用。802.16de国际标准已完成,16d已成熟应用。覆盖范围100-150m1-3km(城区)几到50km(与使用频率有关)移动性固定、游牧移动无缝切换移动无缝切换(120km/h)业务类型高速率宽带数据业务为主,也可提供VoIP话音业务较高速率数据业务,远期可支持宽带数据业务高速率宽带数据业务为主,也可提供VoIP话音业务终端丰富丰富单一,仅有数据卡针对WiMAX技术,其缺点分析如下:性能缺陷:Ø 无线信号衰落大、穿透力差,不适合用于城市环境;Ø 运营维护性差,运营安全度低;Ø 产业化还有相当时间,终端只有数据卡,相对单一;Ø 最早运维WiMAX的澳大利亚运营商Hervey Bay已经关闭WiMAX网络。频率缺陷:Ø 中国政府没有针对WiMAX分配频率;Ø ITU定的频率在中国已被军方和卫星占用。政策缺陷:Ø 由于其适用的频段问题,将会对我国的TD-SCDMA产生影响。WiMAX进入3G阵营时,我国政府曾投过反对票,而TD-SCDMA是自主知识产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WiMAX在中国的运营,很有可能由于政府的反对而流产。因此,建议在无线城市建设中不采用WiMAX技术。对于Wi-Fi技术,其成熟和规模化商用的标准有802.11abgn,分别描述如下:标准体系描述备注IEEE 802.11a802.11a标准工作频率为5GHz,使用52个OFDM子载波,最大原始数据传输率为54Mb/s,信道带宽20MHz采用5GHz的频带让802.11a具有更少干扰,但高频带意味着信号衰落快,穿透能力差IEEE 802.11b载波频率为2.4GHz,传送速度为11Mbit/s,信道带宽20MHz2.4G干扰较大,存在着较多的2.4G家电及相互干扰IEEE 802.11g载波频率为2.4GHz(跟802.11b相同),原始传送速度为54Mbit/s,净传输速度约为24.7Mbit/s(跟802.11a相同),信道带宽20MHz802.11g的设备与802.11b兼容,和802.11a的设备不兼容IEEE 802.11n峰值传输速率达到600Mbit/s20/40MHz信道带宽MIMO技术Wi-Fi技术的具有传输速度快(最快可到600Mbps)、带宽自动调整、建网门槛低(建设者不用耗费资金来进行网络布线接入)、建设组网简单能够快速部署等优点,并且WIFI产业链成熟,AP:类型多样化,产业链发展良好,价格低廉,各种终端非常丰富,尤其是手持Wi-Fi/蜂窝双模手持终端的普及是新时期WIFI建设最大的源动力。由于WiFi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免费频段,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空中接口。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宽带数据应用,如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功 能更是值得用户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因此,作为无线城市信息基础设施,WIFI网络技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新建WIFI热点均支持802.11n,向下兼容802.11g/b。(六) 深圳电信“无线城市”建设策略1. 商业模式分析电信作为全国的主流运营商,建设深圳无线城市,其商业模式对比过去的商业模式的优劣势如下。运营商建设、政府支持的模式政府独营模式公众分享模式优势ü 电信业务和套餐种类繁多,增加的管道可以共享客户资源,提供电信业务多种盈利模式ü 政府的支持使建设的热点能兼顾运营和社会福利,具有多种作用ü 政府作为用户可使用优质服务ü 运维模式明晰ü 财务易测算ü 市政府有绝对控制权ü 公益性质ü 成本低ü 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带宽资源劣势ü 主要的建设由运营商投资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前必须设计好商业模式ü 缺乏盈利模式,政府负担重,陷入计划经济模式 ü 政府无运维经验 ü 加盟热点质量参差不齐ü 安全及网络流量难以控制ü 覆盖深度和广度不够挑战ü 政府目标必须与运营商目标保持一致,并提供支持ü 如何吸引用户购买并使用服务是一个挑战ü 市政府需获得收益来维护网络运转ü 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获得利益,存在法律纠纷,未来风险大深圳的实际情况ü 主流运营商已经具备有线网络资源,建设条件成熟ü 深圳电信的WIFI无线网络已延伸的家庭,客户已培养了无线WIFI使用习惯ü 政府网络资源覆盖有限,建设需要重新敷设光缆或租用,成本高,周期长ü 存在政策风险,公众分享模式用户上网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在国内不宜推广。ü 电信运营商具备利用公众分享提供业务的能力,用户的身份控制运营商能够保证。从以上分析对比,不难看出运营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而深圳电信由于具有有线资源、广大的家庭客户基础,在实施WIFI覆盖上应更具有竞争优势。2. 竞争对手分析目前在国内主推2.0版本的无线城市,强调WIFI+2G+3G的融合网络结构,强调接入与应用加载相结合,强调多种收费方式前端、后端、补贴等。中国移动在珠三角无线城市群与省政府合作上已先入为主。剖析中国移动宣传的无线城市,无非就是以手机为主要接入终端、强调随时随地随用的应用理念,以行业专题应用为切入点,重视业务平台开发和手机客户端开发的“无线平台”。假如我们推广的无线城市也是以WIFI+2G/3G+应用的思路似乎陷入了移动的套路,这就不符合我们在移动用户上数量少的短板。并且媒体学者一致看好的上述无线城市模式未必就是深圳政府所需求的“无线城市”模式。作为政府,在无线城市建设态度上,认为2G+3G的普遍接入和商业行业应用是运营商出于商业诉求自行会解决的。而目前政府最关注的也是实际效果立竿见影的还是还原“无线城市”的本意在合适的地点使居民或游客以便捷的方式享受到WIFI接入的便利。中国移动先入为主宣传的“应用为王”的无线城市推广理念不适合作为我们给政府推介的无线城市建设方式,中国移动强调的无线手机应用和手机门户已经发展多年,而手机用户数量我们远少于竞争对手,这个差距必须要靠时间来弥补。因此,新时期我们对的“无线城市”2.0版本应该有区别与竞争对手的诠释!特别是无线城市2.0版本最重要的特点:“网络融合+网络应用”,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融合强调WIFI网络是光网城市的无线延伸,应用不强调自身的应用,而是强调在光网城市这种网络基础设施上,包罗万象的互联网正是提供人们各种应用的源泉。在产业链中,强调我们的智慧管道地位,这只是我们在与政府谈判中的一个策略,并不代表电信不做内容,而强调我们在产业链中最核心的价值,而平等得对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一起做大整个产业,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信息门户上,应引导政府去主导公益性信息能够做到信息惠民,而不是由哪个运营商将信息垄断在自身的用户范围之内,这种门户并不能作为深圳“无线城市”的代表。我们认为,这种诠释和定位可以避开移动在2G/3G网络用户的强势、应用的强势和扭转中国移动深圳“无线城市”门户就能代表深圳已建设完成无线城市的观念。无线城市2.0的主要特性深圳移动深圳电信融合的网络WIFI+2G/3G融合的无线网络光网城市 无线中国(有线光纤+(WIFI+2G/3G)融合的宽带网络)关注应用的加载无处不在的无线应用无所不能的智慧网络在无线城市产业链中运营商定位政企商业民生的应用门户高速智能管道,应用的基础,政府利民惠民服务的窗口3. 政府诉求分析政府也不会认同这种无线应用的普及就能冠以“深圳无线城市”的标示,因为手机应用五花八门,但并不能涵盖生活、行业全部,不能因为有几个应用能利用了无线网络就能宣布城市进入“无线城市”了,无线城市的指标衡量难度大,其次,目前移动的无线城市具有排他性,也就是移动的特定用户才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这和信息应用普遍惠民、创建幸福城市等相矛盾。政府虽然也理解无线城市应该是“覆盖”+“应用”的结合,但真正体现一个城市“无线城市”指标的,首先应解决“覆盖”问题。政府对无线城市的关注点应该一直都是在WIFI覆盖上,无论是早期1.0版本还是新时期2.0版本的无线城市,不同的是建设主体、商业模式在不断演进,产业链条在不断成熟,新时期的无线城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正是产业链的成熟,运营商应该在产业链中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解决无线“覆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覆盖之上的应用,对于“无线城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部分,应该是普遍惠民、平等接入,也就是城市的居民、外来游客不管是哪个运营商的客户,只要能通过身份确认,均可以享有城市基础设施提供的信息。城市基础信息门户的主导应该是政府,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共享最大化,信息享有的平等性。而运营商利用WIFI的通道开展自有的商业接入、提供自有的商业应用等获取自身的利润,维持城市基础设施运维的成本,这些商业行为应该与“无线城市”标识分离开,但却是无线城市能持续发展必须的条件,否则将陷入旧的商业模式上难以为继。4. 无线城市建设策略及我们的定位(1) “无线城市”工程范围定义首先,定位在WIFI覆盖范畴的的狭义的“无线城市”工程方案是可实施,范围是明确的,效果是可衡量的,具备国内外较为成功的模式可借鉴的。从无线城市化指标来看,可以通过应用的无线化比例和公共热点的覆盖率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无线城市”建设的效果,而应该种类繁多,并且不断的衍生,是难以度量的,但是公共热点的覆盖率指标相对来说立竿见影,容易被接受,同时在WIFI热点覆盖区域,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或企业VPN享受到各种网络应用,而互联网的通用性和WLAN的通用性降低了应用普及的门槛,更能够促进无线应用的普及,因此我们建议,应该首先将WIFI覆盖率提高后,通用的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也将推动无线城市产业链的成熟和发展。其次,WiFi在掌上设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手机无线蜂窝接入技术不同,WiFi最重要的特点是不受制式的制约,可以在一定覆盖范围范围内更高的传输速率,用户接入网络与有线接入网络共享高速的城域网带宽资源,不用占用无线核心网络更多的资源,因而资费更加便宜,用户能够更加随心所欲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各类服务。WIFI网络的通用性能够让市民、游客更加便捷、公平的享有城市提供的公益性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国内外无线城市模式的分析和政府需求的剖析,我们认为类似“香港模式”的无线城市可以较好的反映深圳市无线城市的建设需求。二者可能在建设模式有差异,我们不一定采用香港政府的市政投资建设的模式,有可能采用政府推动,运营商主导建设,市民受益,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建设模式。但两种建设模式在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是相同的,覆盖区域目标是有可参考性。(2) 香港模式分析香港:“WI-FI通”计划香港政府Wi-Fi无线上网计划“香港政府WiFi通”是香港政府2008年“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的其中一个重点计划;它旨在把香港建设为无线城市。这计划是在指定的政府场地设置Wi-Fi无线上网设施,让所有市民能免费接达互联网。“香港政府WiFi通”的目标是可惠及各界:Ø 市民可以在特定的政府场地内自由上网,浏览与业务、学习、消闲有关的资讯,或使用政府服务。Ø 商业机构可扩展其业务至无线平台,以无线的方式接触及联系其客户。Ø 资讯及通讯科技界可藉着这个新平台,开发和提供更多Wi-Fi应用系统、流动产品和支援服务给予其客户,开拓新的商机。Ø 游客可以在特定的旅游景点上网。这计划由2008年初开始,在全港十八区的政府场地安装Wi-Fi无线寛频上网设施。这些场地包括公共图书馆、谘询服务中心、体育中心、文化和康乐中心、熟食市场及熟食中心、就业中心、社区会堂、大型公园、政府部门大楼及办事处。截至2010年12月底,已在约390个政府场地推出服务。在香港地铁、公共图书馆内,不少地方都张贴出“香港政府Wi-Fi通”的大幅宣传广告,向市民介绍这项免费WiFi服务,并协助市民使用该设施。另外在香港机场、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电脑城等地实测,均可以连接到免费的Wi-Fi网络,在中环的黄竹坑路等路段,也标出了“WiFi启动”的标识,可以免费无线上网。 图书馆政府大楼文物探知馆民政事务署政府合署 會堂根据对香港无线城市WIFI通热点分析,香港主要的覆盖区域如下表:热点类型热点数量热点占比热点说明政府办事中心、咨询中心10928.02%覆盖的热点包括各区行署、办事大厅、就业中心、咨询中心等商业街区10.26%中环街市公园4110.54%包括各种街心公园、大的旅游景区图书馆6717.22%枢纽口岸20.51%两个码头进行了覆盖会堂256.43%香港政府的会堂是向公众开放租用业务的运动场馆9524.42%餐饮379.51%熟食中心,是政府规范下连片的排挡,是香港市民物美价廉的就餐区域博物馆123.08%可以看出,香港政府提供的热点主要是市民办事、学习、娱乐、休闲、就餐的公共区域,作为无线城市公益性特点的无线热点选择,可以提供给深圳进行借鉴,除了熟食中心是具有香港特殊的餐饮业态形式,其余公共热点在深圳均有可参考的价值。(3) 运营模式广义的无线城市涵盖了各种网络技术的覆盖、各个运营主体的各类运营模式、各种行业应用的加载。而本规划定义的无线城市工程参考上节的“香港模式”,是在一定范围内,以提高深圳区域无线网络质量、无线应用水平,惠及民生的政府工程。建设模式为政府推动,运营商主导,以WIFI/WAPI为主要接入手段,对城市热点区域进行识别和分类,抓住市民、游客最迫切需要WIFI接入的区域,制定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创建设置“无线城市”品牌的重点工程。网络实体定位为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营商商业网络基础设施的共同体。运营模式定位为免费与付费相结合。Ø 运营商商业网络为高速、可靠的网络,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内容;Ø 城市基础设施为免费、有限互联的网络,网络上信息服务为政府公开的、市民享有的、深圳特色的内容,涵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服务、电子政务等行业应用服务。(4) 接入模式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益性热点,采用双SSID的业务接入模式,对于政府基础设施接入部分,提供WIRELESSSZ标识的免费接入,通过这个通道进行政府免费的有限信息发布应用,在场所上提供“深圳政府无线城市”或“无线深圳”的标识,同时保留CHINANET的接入,用户能够选择商业接入,享受增值的电信服务。在无线城市热点覆盖范围内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信息资源由政府提供的,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包装、重定向需要建设多个门户网站,各个场景的公益性的信息门户由政府投资建设,同时也可以引入多个CP丰富城市的信息,中国电信提供一个开发透明的管道。接入无线城市WIRELESSSZ标识的公共热点,初期采用ACL访问控制列表实现对用户上网行为的控制,上网限定于无线城市门户网站规定的链接范围,通过场景化的信息服务满足免费接入用户的信息需

    注意事项

    本文(深圳无线城市发展策略研究__报告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