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docx
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半个世纪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江苏的成功实践。面向新世纪,江苏广大干部和群众决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现实经济状况(包括国际、国内和江苏自身的状况)出发,对合理地配置资源,选择恰当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作出总决策,制定既体现全国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又体现江苏人民共同利益和统一意志,能够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当战略决策正确时,国民经济就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就得以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就得以巩固,而战略决策失误时,则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讨、正确制定发展战略,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科学地预见未来,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才能顺利地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江苏自觉地制定和执行本省的经济发展战略,那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在由中央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时代,江苏经济只是统一计划经济模式的简单分解和复制,产、供、销、人、财、物的调拨、分配和使用,完全由国家计划安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是作为经济运行与经济管理的全权指挥者而存在的,地方政府则是被动地贯彻中央政府行政指令、计划任务的执行者,而企业则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附属物。在这样的体制下,江苏作为一个省份发展经济的自主权是相当有限的,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的经济行为。虽然,那时候也可能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在执行某种发展战略,但根本谈不上主动地去制定和执行对地区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指导作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现象,例如:财政、信贷包干,投资切块,资源快速开发,生产要素自我调节,地区间的贸易壁垒与竞争,产业同构化等等。这些完全不同于中央统制经济下的产物,显然同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自主权的地方政府独立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也就随之提上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正确的战略犹如一面旗帜,起着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江苏省各级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江苏在努力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曾经开展过一场“2000年江苏”的大讨论,省、市、县三级都组织力量研究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省政府举办了“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会后首次制定了“江苏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纲要(1986-2000年)”,提出了“科技先导、外向开拓、优化结构、集约经营”的十六字经济发展战略。1988年,江苏又在全国率先明确制定“科技兴省”战略,以取代“科技先导”。可以认为,这个战略与中共中央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方针,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它是全国战略的地区化和具体化,实践表明,实施这一战略使江苏经济呈现全面高涨的势头。进入90年代,经过治理整顿,江苏经济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后,江苏又提出了“三为主、四加快”的发展战略,即“加快改革,基本上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新机制;加快对外开放,尽快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新优势;加快科技进步,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新格局;加快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调整,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这一发展战略是对前述“十六字”战略在江苏省情的认识及战略思考上的深化。它较好地概括了江苏经济在90年代发展中应有的新特点和新内涵,体现了改革、开放、发展整体推进,江苏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三为主、四加快”的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又有所充实和发展,但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未变。实施这一战略,使江苏经济在有原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发展。江苏经济的多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江苏经济发展“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进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90年代中期,江苏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本省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成立了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全省各市和省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发展战略研究。1994年12月,中共江苏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江苏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一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科技进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加速培养大批跨世纪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在更宽广的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基本同国际接轨,基础设施基本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三是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分类指导,加大“脱贫”攻坚的力度,在继续加快苏南及沿江地区发展的同时,重点加快苏北地区的开放,加速其工业化进程,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促进全省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大战略彼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战略是主体战略。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日益证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为了加快江苏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教兴省战略,而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又促进着科教兴省战略的贯彻。与此同时,实施三大战略,还有力地推动江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1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坚持贯彻三大战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江苏省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江苏跨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2020年),更明确地提出要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三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在一起,即把“四大战略”作为江苏实现第三步目标的总体战略提出来。应该说,这个由“四大战略”组成的总体战略既体现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方针与要求,又是对江苏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内在矛盾的总结和概括,因而它们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仍然是适用和有效的。二、观念转变是战略转换的前提随着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21世纪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利益关系、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出现许多新变化,既有振奋又有困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就更需要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也更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环境。实践一再证明,现代经济的成长,社会全面进步的实现,总是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为指导的。推进江苏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有新发展战略和多方面的努力,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我们认为,增创江苏改革发展新优势,客观上要求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面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去进行理论创新。从江苏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概括与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且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提法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含意隽永,影响深远。但有些同志却用姓“公”与姓“私”的抽象对立,来代替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他们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不能等同起来,不能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看成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还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等同起来,虽然非有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见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第期、第期、第11期、卫兴华、方生、张炳光等人的讨论文章。显然,他们是以社会主义建立在纯粹公有制基础之上,以及社会主义要取消商品经济等理论为逻辑前提的。这些前提的理论是当年马克思提出来的,现在仍被部分同志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理论要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原理中某些不符合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实际情况的部分,我们不应该遵循,而应该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加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领会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特别是正确领会十五大对这个理论的概括和发展。我们认为,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其指导意义远远超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范围。只要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稍作分析,就很难得出结论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的中级阶段乃至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和有可能彻底消灭私有制,就能取消商品经济、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历史上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后不久,我们就曾根据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理论,不断地想在中国大地上消灭而且是彻底消灭私有制。结果却导致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难以完善和发展。同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包办了本应由企业办的事情,企业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民主难以发扬,腐败难以减轻,人民生活难以改善。短缺经济的特征十分明显!马克思曾分析过市场经济的缺陷,主张用计划经济来克服这种缺陷。而苏联、东欧和我国计划经济的事实却证明,计划经济并没有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也不能克服这种缺陷。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比,它决不是一种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再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并未证实马克思的预言。新科技革命的世界浪潮,既有推动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又有维持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新趋势。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在家办公,从事个体经营,而并不因此就降低生产经营的社会化水平,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自由和方便,可能更乐于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对这种既有利于个人,又无损于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能加以消灭和限制吗?特别是现在人们对不同于资本家的企业家的重要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即使是私营企业,企业家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也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不仅不应消灭个体经济,而且不应消灭不同于个体经济而又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私营经济。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既然,我们不能设想社会主义社会能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那么,这种所有制格局的社会主义经济,如何做到在提倡展开竞争的同时,又加强宏观调控?这只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制度来调节,才能做到和做好。这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既存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必然性,又存在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到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也仍旧要搞市场经济。一句话,有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市场经济。现在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框框搞企业改革,并使得江苏非公有经济一度发展滞后,市场化进程缓慢。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对这个理论的概括和发展,当然首先是直接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的,但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树立实现跨越发展的观念,从省情出发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把江苏经济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按照国际经验,发达国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一般都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程。往往是一个产业群充分发展和成熟后,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另一个产业群的发展,整个经济结构的演进比较协调、有序,发展的阶段性鲜明。而后起国家和地区由于工业化历程缩短,产业转化剧烈,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的多重性和转移的不同步性。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经济差距,一些后起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经济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节省基础研究的时间和投入,使国民经济保持在较长时间内的持续、快速增长,以缩短某些经济发展过程和阶段,实现跨跃发展。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正是利用其经济技术的后发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江苏而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要从目前较低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出发,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亦步亦趋地沿袭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须推动江苏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世纪后半叶,应该说江苏的农业和轻工业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而重工业化的时期却很短。江苏大体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至今仅有10多年时间,而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时期至少在50年左右,作为后起国家的日本也大约用了25年左右的时间。目前,江苏在继续重化工业过程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已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即已经出现了向高加工度化发展的势头,在阶段上已具有明显的跨越特征。这种阶段跨越使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因而结构变化不同步现象十分明显,表现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与产业结构的转换不同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并存等。江苏的许多重要产业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10年以上的经济、技术差距。但我们可以在集成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应用、开发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进而形成优势产业,达到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迅速逼近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目的。可见,树立跨越发展的观念,是江苏这样具有较好科技基础,具有潜在优势的省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谋求局部的现实优势的必然选择。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江苏经济实力已经明显增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充分把握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规律,认真分析现有的优势,从较高的起点开始,不重复某些产业发展的过程,完全有可能 比发达国家更快地进入新产业领域,在技术水平、组织形式等方面实现跨越。推动江苏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及时把握全球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对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发展、营造地区竞争优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进行重点突破。综合各方面研究的意见,软件产业及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电动汽车及轨道交通,电子商务与知识型服务业等领域,将作为江苏“十五”计划中重点攻关的领域 详见“十五”计划专题研究成果汇编(一)、(三),内部资料,江苏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1999年7月。 (三)确立政企分开是体制创新的核心的观念,彻底打破政府指挥企业的习惯势力,让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关于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不到位”的问题,已议论许久。但至今仍有一部分同志认为:“在转型时期,完全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办事不现实。”在政府行为中,很多仍然靠审批,这不仅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为腐败带来可乘之机。这些都应当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进一步加以解决。应当看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受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的改革方案所决定,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企业也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事务中的决策空间却前所未有地得到扩展。从地方政府所掌握的资源和承担的职能来看,实际上具有经济调控主体和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身份,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准市场主体”。 倪家铸、严英龙等: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月出版。承认地方政府在转型期的这种市场地位,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现阶段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实质,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能帮助我们认清它存在的弊端,如导致粗放型经济,结构升级中的新一轮重复建设、结构雷同,削弱中央宏观调控能力,阻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等等。面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形势,不进则退。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表已经排定,这就从外部强迫我们不进也得进!进则有生路,不进只能继续陷于困境。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要担心政府不管企业,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经济秩序就必然紊乱。其实,当前出现的许多问题,恰恰是政企职能错位。只要政府职能不转变,就会越搞越乱。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行使各自的计划制定权,编制“十五”规划。按照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改革要求,在编制长期计划中,地方政府的责任是正确估量国内外形势,提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途径。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并根据地方政府自身的财力和中央转移支付的财力,按排本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公益事业方面的建设。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来进行投资。其他则主要通过政策导向、法律法规、信息发布来体现政府的意志,而不再硬性规定出各种数量指标,直接调动社会资源和指挥企业来贯彻政府的意图。建设什么项目,在哪里建设,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除了必须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外,都应当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市场的需求作出决策,其成败皆由企业自身负责,没有必要再纳入计划。省市的“十五”规划,要重视克服划地为牢、追求自成体系的弊端,努力加强地区间甚至国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允许和鼓励资本在地区间的流动。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放开规划的眼界,首先做到经济全国化,做到全国是一体化的大市场 房维中:“编制十五计划中的体制创新问题”,宏观经济论坛,2000年第12期。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十分关注的又一件大事。鉴于以往的教训,政府应当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指出方向,但不要越俎代疱,不要揠苗助长。让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和生产者在结构调整中充当主角,发挥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去调整产业结构,看起来慢但副作用小,不会重复过去走过的弯路,其结果反而更快。相反,靠行政指挥,结构调整是绝对调不好的。总之,必须明确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动力在市场。企业既是产业优化升级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主体。政府的关键作用是制定公共规则,保证平等竞争,为企业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通过适当的政策,激活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而不能代替企业作决策。三、组装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结构是战略转换的关键世纪之交江苏经济发展将处于变动较大的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过去支持江苏经济增长的许多因素,由于潜力不断挖掘,对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或在逐渐弱化,或需要调整与再积蓄力量;90年代后期所设想的若干支持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因素,诸如启动房地产市场,发展汽车制造业,高科技的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多数低于原来设想的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新世纪保持江苏全省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关健在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并把它们恰当地组装起来。从宏观上分析,江苏新的增长动力主要是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一) 市场化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率。市场化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竞争的逐步强化释放巨大的能量,推动经济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取得又快又好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1999年全省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达到50%左右,特别是生产、流通、劳动等市场化都达到6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和劳动效率的提高。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二是经济成分中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化比重不高。因此,“十五”期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既是进一步市场化的重点,也是推动江苏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之一。1、 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1)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的所不为”的原则,把国有资本大部分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争取到2005年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2)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形式上,通过与外资、民资的合资形成混合所有制,增强产权约束和追求增值的能力。同时,在经营者选择上提高市场选择的比重,对资不抵债企业实行依法破产。2、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1)把国有小企业的退出与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出售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既收回部分国有资本,又加快推动民营经济的成长。(2)把乡镇企业改制与民营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通过出售、合股等形式继续推动乡镇企业转向民营,另一方面实行规范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保证产权主体到位,治理结构标准,实现新的发展。(3)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的发展。在经营范围、土地、税收、融资、用人等制度方面,使个私经济与外资、国有经济享受同等待遇,国有集体经济薄弱的淮北地区更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强支持力度,加快发展。(二) 信息化 60年代日本学者在阐述“产业化”时提出“信息化”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阶段的转变(Nayashi,1967)。90年代,随着信息加工和传输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产业逐步成为新兴技术和产业的代表,以其潜在市场的广阔和影响的广泛性迅速崛起。就信息产业潜在市场而言,规模达到100万亿美元以上,约相当目前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就影响广泛性而言,不仅对传统产业、经营运行体制起到革命性作用,而且对社会组织形式、人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影响。据有关资料,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80%,保证品质所需时间降低85%,在库时间缩短30-70%、产品更新周期缩短30-50%,培训费用节约30-80%,营销成本降低20-40%。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产业的超常规发展。1995年到1998年,美国的因特网产业以每年1.74倍的速度增长,其销售收入1999年达到5070亿美元,首次超过汽车、电信等到其他传统产业。因特网也使美国公司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大大提高,库存大幅降低,从而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因特网也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效率。据专家统计,美国这一轮6%左右的高增长,70%来自于计算机和因特网产业的贡献。 比较而言,江苏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方面,不但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国内先进省市。从信息使用量看,1998年江苏人均邮电电业务量为234元,广东为585元,上海为1072元。人均年长途电话通话次数为19次,广东为58次,上海为50次。从信息装备率看,江苏电话普及率为19%,广东为21%,上海为35%。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家用电脑拥有3.46台,广东为12.3台,上海为13。2台,每万人因特网用户,江苏为10.1%,广东为19.4%,从信息产业产出看,江苏电子信息产业占工业比重为14.4%,广东为35%,上海为18%;信息产业滞后,信息化不高,成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腿,制约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同时也表明,江苏信息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加快江苏信息化步伐,不但可以增加其本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会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提高传统产业的贡献率。“十五”期间江苏要成为信息大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干线传送网、接入网、业务网,尽快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宽带综合业务网,实现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并与全国及国际通信网络接轨,为我省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技术先进、完全可靠、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2、 推动企业信息化。(1)大力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目前我省51万家企业,上网企业才1万多家,而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的业务收入更低。企业领导必须增强信息意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加快数据更新速度。全省用3年时间上网企业达到80%以上。(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企业信息系统,推广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信息的充分沟通、交流与共享,把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推进企业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3、 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快八大骨干应用系统工程建设,通过高速公用互联传输网,在政务、经济、金融、财税、商贸、农业、教育、科技、工业、交通、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公众服务等领域进行规范化系统建设,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并以应用系统启动用户市场,带动信息产业的增长。4、 培育信息产业的名牌产品。优先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中心的微电子元器件和新型关键元器件等材料;集中力量开发生产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通信产品;努力提高音频、视频产品和数字化家电等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培育一批软件企业,尽快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形成一些有自主版权的商品化软件。5、 建设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加强省内信息专业人才培训的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高级人才到江苏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加强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信息知识普及工作,强化中小学生的信息教育。利用社会宣传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和普及信息化基础知识,增强全民的信息化意识。(三)城市化城市化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城市化不但表现为人口向城镇集聚和非农人口上升,还表现为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由农村向城市文明升级转化的过程。1999年江苏13个省辖市区创造的全省近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2的财政收入,显示城市巨大的集聚效应。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已从1978年的12.5%提高到1999年的35%,但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1999年江苏人均GDP达到1200多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和下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50-60%相比仍滞后10-15个百分点以上。与国内先进省市比也有一定差距。从每百万人拥有的城市看,江苏为0.61座,广东为0.76座,以百万人拥有的镇看,江苏为14个,广东为21个,山东为19个。城市化水平滞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特别是向城市转移速度不快,不但直接制约了居民能源、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行业消费的增长,而且制约了城市扩散和集聚效应的发挥,不利于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以江苏达到世界平均城市化率45%测算,GDP增幅可提高6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力争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7%以上。1、 科学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根据现存产业、人口地区状况,按照最大限度发挥城市集聚和扩散扩散功能的要求,合理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形成三个城市群:以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徐州为核心的城市群。通过三大城市建设,构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城市大格局、大系统。围绕城市群发展一批人口30-50万人的县级中等城市。以产业和经济为依托,建设一批人口万左右的中心城镇。、 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加强城市形态规划和建设,逐步从形态建设转向功能建设。首先要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数字城市,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交通、通讯、水、电、气供应、环境保护等设施的投入,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其次要搞好城市定位,形成有竞争能力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扩散能力。、 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市场化的新路子。加快推动城市化,大规模实现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需要有巨大的投入,这些投入光靠政府不是行的。因此,必须改革城市建设单纯依靠政府财政和银行货款的投融资体制,推行以项目为主体的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充分利用外资、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扩大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四) 国际化随着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互相开放和互相融合,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流量越来越大,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程度不断加强,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抽广度和深度发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断加深。1999年世界贸易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从1979年的9左右提高到25%左右,全球资本流入流出总额达到12000多亿美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目前全球共有5万多家跨国公司,下辖45万多家国外分支机构,其产值、对外直接投资额、国际贸易额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4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贸易的2/3 ,控制着80%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的临近,江苏经济必然会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和产业重组,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中也蕴含机遇,由于国际资本、技术、人才流入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在加入世贸以后,必须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尽快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推动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并购,提升经济发展的平台。跨国公司拥有技术、资金、人才、销售网络等众多优势,比较而言,我们的多数大企业、大集团,规模不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资本人才不够充足,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都不能完全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江苏大企业要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积级与跨国公司全面合作,分享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成果,接受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转移,利用后发性优势,尽快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缩短与跨国公司的距离。小企业相对具有对市场反应快、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又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的劣势。要按照小而专、小而精的发展方向,通过与外资企业配套,进入国际市场,提高经营国际化程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发展,江苏在一些行业特别是纺织、家电制造等行业,形成了一些比较优势,也有不少比较著名的品牌。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必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对外投资要重点考虑: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企业,如家电、纺织企业等;发展潜力大、具有特别优势的,如中成药生产企业等;国内没有资源比较优势又需长期进口的产品生产企业到资源产地投资。、发挥开发区的带动作用。开发区是我省基础设施功能和管理模式最先进的地区,也是我省外商投资集中、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进一步办好开发区,不但可以加快利用外资、扩大出口,而且可以推动结构调整,带动全省经济迈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三个方面: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加快各地企业进区步伐,形成外资与内资的互动,发挥开发区的积聚效应;把开发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带动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强法制制度建设,营造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省在建设对外开放的硬环境,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软环境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对国际经济机制中的组织体制(世贸组织、货币基金组织与世行等)、基本原则(贸易自由化、无歧视待遇、国民待遇、公平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等)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国情省情,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着重在机制上与国际经济接轨。研究制定有关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包括政府职能划分与行使的规范,政府与国孺有企业关系、企业兼并与破产的规范等;制定市场交易的规范,包括鼓励竞争反对垄断,鼓励公平、公开、公正,反对欺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完善国际贸易与交易的规范。包括反倾销、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国际争端解决的法律法规等。、培育和吸引一流人才,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是加快国际化的基础。国际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域与购并对象的重要标准就是人力资本条件。人力资本充足,可以有效地与国际资本、先进技术相结合,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一方面要多渠道加大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特别是人才竞争、人才流动、合理分配等制度环境,增强对海外,省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在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上加大力度,通过江苏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和开发,增强对海外,省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在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上加大力度,通过江苏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和开发,增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推动江苏经济加快实现国际化。第三章新世纪战略目标的选择 对江苏来说,要在1世纪中叶以前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首要的问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从江苏的具体实际出发,明确江苏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十五” 2015年主要宏观目标的预测从现在起到2015年,江苏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到2005年,全省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苏南及沿江部分发达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并为此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达到2.0万元左右,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GDP在2500美元上下,城镇居民人均年年支配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300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得到健全、巩固,经济秩序基本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通过磨合大体上与国际接轨,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向集约化转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经济与社会加强协调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省形成具有现代功能、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城乡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生态环境开始改善,社会安定,风气良好。第二步,从2005年到2015年,全省人均GDP比2005年再翻一翻, 约达到5000美元左右,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经济国际化进程,建成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民主法制健全,城乡环境优美,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强省。为了使我们对未来江苏经济增长的趋势的预测有一个科学的基础,我们选用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这个模型分两个时间段,即“十五”(2001-2005年)和2006-2015年。模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投资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由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决定,同时生产又决定经济总量,而经济总量又反作用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系统经过多次循环迭代后,求出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和居民收入的最佳平衡点,进而确定其它内生变量的值。在我们的预测模型中,假定江苏“九五”末( 2000年)的增长率为10,按照假想的低方案,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分别年均递增12.7和12%,登记失业率期末较期初提高1 个百分点,得出有保证的增长率为9.5%,实际增长率为10;在同样假定下,按照假想的高方案,得出有保证的增长率高于9.5%,实际增长率为10.5。在高增长方案中,要求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