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精品课件.pptx

    • 资源ID:1807101       资源大小:2.16MB        全文页数:12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精品课件.pptx

    北京出版社,生理学基础,12/20/2022,1,生理学基础,7,血液,3,6,血液循环,4,呼吸,5,生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7,6,绪论第一节概述,学习目标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2掌握内环境及其稳态。3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4熟悉正反馈与负反馈。5了解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的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从而阐明各种生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一)生理学的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 通常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类。2人体实验(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对生命活动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器官和系统、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的水平上进行。1器官和系统水平2细胞和分子水平3整体水平(三)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生理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整体的、动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察和理解机体的生命活动。 学习中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实验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绪论第一节概述,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多种多样,生物学家通过对各种生物体的研究,发现生命活动至少有三种特征,即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新陈代谢 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一)刺激 (二)反应 (三)兴奋性的指标,三、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殖是生物体得以繁衍后代、延续种系的基本生命特征 。,绪论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环境是机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机体所面临的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一、外环境与适应,外环境是整个机体生存的环境,对人类而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机体也不断地做出反应,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类不但有被动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客观地认识环境和能动地改造环境的能力。,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二、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体内各种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二)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简称稳态。它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机体的生存过程中,内环境稳态总是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绪论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能协调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稳态和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是因为机体具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它能对各种生理功能进行调节。其调节的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一、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一)神经调节1基本方式2反射类型(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3调节特点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并具有高度的协调和整合功能。 所以,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二)体液调节1基本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其化学物质主要是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体液调节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方式。(1)全身性体液调节:(2)局部性体液调节: 2调节特点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范围广泛、持续时间较长。(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由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不随动脉血压的变化而改变等。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意义。,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二、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实际上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反馈信息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类,(一)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二)正反馈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绪论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生理学基础,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学习目标1熟悉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及特点。2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3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阐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等,必须首先从细胞生理开始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但许多基本的功能活动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绍细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膜,也称为质膜。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1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具有以下特征: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三)主动转运(四)出胞与入胞 对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的物质团块,可通过出胞和入胞进行转运。 1出胞 出胞是指细胞内的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2入胞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异物或血浆中脂蛋白颗粒、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一)受体与配体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相结合,而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配体是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药物等。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等特点。(二)受体的功能受体的功能一是能识别和结合体液中配体;二是能转发化学信息。受体与激素等化学物质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在Mg2+的共同催化下,细胞内的ATP被转变为环一磷酸腺苷(cAMP)。cAMP可激活细胞内许多酶系统,产生生理效应。,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生物电现象是指生物细胞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电变化,简称生物电。 现以神经纤维为例介绍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离子的跨膜转运。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三、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骨骼肌的收缩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其意义在于完成一定的躯体运动。肌肉兴奋后引起的收缩可因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收缩形式。(一)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二)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四、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一)前负荷(二)后负荷(三)肌肉收缩能力,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生理学基础,7,血液,3,6,学习目标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血细胞的功能。2掌握血液凝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3掌握血型的分型及输血原则。4熟悉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和血细胞的生理特性。5了解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它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从而完成物质运输、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与防御等功能。,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 (二)血液的黏度(三)血浆pH值 (四)血浆的渗透压,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浆指的是血细胞的细胞外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机体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血浆的主要成分为水,占91%92%,其余为溶质。(一)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二)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液第二节 血浆,二、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一)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其中80%来自Na+和Cl-。(二)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约为3.3kPa或25mmHg。,血液第二节 血浆,一、红细胞(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其运输O2的功能主要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CO2的运输主要表现为HCO3-的形式。红细胞内有多种缓冲对,具有一定的缓冲酸碱度变化的能力。(二)红细胞生理特性红细胞具有悬浮稳定性、可塑变形性和渗透脆性,它们都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有关。1悬浮稳定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2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红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3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可用来表示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1)生成部位: (2)生成原料:(3)成熟因子: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体内红细胞数量保持相对恒定。当机体所处环境或功能状态发生变化时,红细胞生成的数量和速度会发生适当的调整。(1)促红细胞生成素:(2)雄激素: (四)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90%的衰老红细胞在脾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称为血管外破坏;还有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冲击而破损,称为血管内破坏。,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二、白细胞(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根据白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特殊的嗜色颗粒,将其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粒细胞又根据所含嗜色颗粒的特性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无粒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嗜酸粒细胞占0.5%5%,嗜碱粒细胞占01%,单核细胞占3%8%,淋巴细胞占20%40%。(二)白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2嗜酸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能力,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嗜碱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有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3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胞质中有较大的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主要在过敏反应中起作用。4单核细胞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转变为巨噬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吞噬作用,能吞噬更多、更大的细菌和颗粒;能合成与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其他细胞的生长;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一类是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三、血小板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碎片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如下: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参与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过程其发挥的作用是:(1)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受损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破口缩小,有利于出血停止。(2)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形成较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暂时堵塞小的出血口,形成初步止血。(3)促进血液凝固过程,并进一步使血块收缩,形成坚实的止血栓,最后完成生理性止血过程。,血液第三节 血细胞,一、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二)凝血过程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1)内源性凝血途径: (2)外源性凝血途径: 2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被激活,形成凝血酶。3纤维蛋白的形成由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原,使之成为纤维蛋白单体。,血液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三)抗凝作用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2体内抗凝物质二、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体内存在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通过纤溶系统的作用,体内已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得以溶解。其生理意义是保证血流畅通,且有利于受损组织的供血与修复。 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生理情况下,血凝与纤溶过程处于动态平衡,这样既保证出血时能有效止血,又能适时疏通血管,维持血流的正常运行。,血液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一、血量 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包括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流动的循环血量和小部分贮存在肝、肺、腹腔静脉等处的贮存血量。二、血型 血型是指血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一)ABO血型系统1分型依据2凝集反应,血液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二)Rh血型系统Rh血型是人类红细胞表面与ABO血型系统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1Rh血型分型及分型依据2Rh血型系统的特点(1)在人群中,Rh阳性占多数(中国大致为99%以上),只有少数人为Rh阴性。(2)人的血清中不存在能与Rh抗原起反应的天然抗体。3临床意义(1)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可产生抗Rh抗体。当此人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液时,将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使输入的Rh阳性血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出现破裂溶血。(2)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次妊娠期中,若胎儿为Rh阳性,其红细胞或D抗原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后,可使母体产生抗Rh抗体。若母亲再次妊娠,胎儿又为Rh阳性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发生溶血反应。,血液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三、输血当相对应的抗原与抗体相遇时,将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凝集的红细胞在补体作用下发生破裂溶血。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反应,若在机体中发生,将会成为一种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的输血反应。因此,输血时必须遵守输血原则,保证输血安全。1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2同型血相输:3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的特殊情况下,异型血相输采取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原则。4若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有凝集者,不管次侧结果如何均为配血不合,绝对不能相输。,血液第五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生理学基础,7,3,6,血液循环,4,5,学习目标1. 掌握心动周期和心率概念。2. 掌握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3. 掌握血压概念、动脉血压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因素。4. 熟悉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5. 熟悉影响静脉血流的因素;组织液的生成、淋巴循环及生理意义。6. 熟悉神经因素、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实现血液的各项功能;血管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只有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才能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恒定,保证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1心率2心动周期(二)心脏的泵血过程1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将心室收缩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1)等容收缩期: (2)射血期: 2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将心室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1)等容舒张期: (2)充盈期:,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输出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射出的血量多少,是衡量心功能好坏的重要指标。1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凡影响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响心输出量。(1)心脏前负荷:(2)心肌收缩力: (3)后负荷:(4)心率: (四)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心泵功能储备)。健康成人安静时心输出量约5L,强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达2530L,为安静时的56倍,说明正常心脏的泵血功能有相当大的储备量。,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1期、2期、3期、4期,一共5个期:(1)0期(去极化过程):(2)1期(快速复极初期): (3)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4)3期(快速复极末期): (5)4期(静息期): (二)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特点,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者为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它们反映了心脏的兴奋功能。收缩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它反映了心脏的泵血功能。电生理特性和机械特性共同决定着心脏有序而协调的活动。(一)心肌的自动节律性(二)心肌的兴奋性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2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三)传导性传导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1传导通路2传导特点(四)收缩性心肌细胞收缩具有以下特点:1对细胞外液Ca2+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2“全或无”式收缩(同步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四、心音与体表心电图(一)心音1第一心音2第二心音(二)体表心电图1P波2QRS波群(简称QRS波)3T波4PR间期5QT间期6ST段,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血管系统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大类。从生理功能上可将血管分为:弹性储器血管:分配血管: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容量血管:,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一)血流量(二)血流阻力(三)血压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的概念及正常值1动脉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动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二)动脉血压的形成1前提条件2根本因素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在血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搏出量2外周阻力3心率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四)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也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管壁的节律性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脉搏的节律和频率能反映心律和心率;脉搏强弱、波幅大小、紧张度高低与心肌收缩力、动脉血压及管壁弹性有密切关系。因此,脉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状态。,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静脉血管是血液回流入心脏的通道。(一)静脉血压(二)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静脉中的血液顺其压力梯度由小静脉向心房方向的流动,称为静脉回流。1心肌收缩力2重力和体位3呼吸运动4骨骼肌和静脉瓣,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四、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一)微循环的组成 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二)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 1迂回通路 2直捷通路 3动-静脉短路(三)影响微循环血流量的因素 1微动脉2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3微静脉,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五、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循环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组织液的生成主要是通过毛细血管滤过-重吸收完成的,少量组织液进入组织间隙中的淋巴管,形成淋巴。(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三)淋巴循环的意义 淋巴循环的意义在于: 1回收蛋白质: 2运输脂肪: 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较大分子。,血液循环第二节 血管生理,一、神经调节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都接受自主神经的支配,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一)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1心交感神经2心迷走神经(二)血管的神经支配1缩血管神经纤维2舒血管神经纤维体内有少部分血管除接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支配外,还接受舒血管神经纤维的支配。(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三)心血管中枢(四)心血管反射1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2颈动脉体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血液循环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二、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血管升压素(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血液循环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社会心理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人的一切活动,包括人体的健康和疾病,一般来说既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同时又受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的支配。因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压力、人格特征等均可以引起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急躁、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争强好胜、怀有戒心和敌意等不良性格的人,对应激事件往往产生激动、愤怒、紧张等情绪反应,伴随着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血压升高等心血管活动的变化,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也大大增加。极度紧张的气氛,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不良社会环境,可使人烦躁、焦虑,进而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促使高血压发病率增加。,血液循环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生理学基础,7,3,6,4,呼吸,5,学习目标1. 掌握呼吸的全过程及其生理意义2.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3. 掌握肺容量与肺通气量4. 熟悉呼吸运动调节5. 了解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肺通气是指气体经呼吸道进出肺的过程。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湿润、过滤和清洁等作用;肺泡是肺泡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个力的相互作用,即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与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呼吸第一节 肺 通 气,一、肺通气的动力(一)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1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1)平静呼吸: (2)用力呼吸: 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引起胸壁的明显起伏。3呼吸频率指每分钟呼吸运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为1218次/分。呼吸频率可因年龄、性别、机体功能状态而有所差异。,呼吸第一节 肺 通 气,(二)肺内压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三)胸膜腔内压1胸膜腔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所围成的密闭潜在的腔隙。2胸膜腔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1)胸膜腔负压的形成:(2)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使肺维持扩张状态,并使肺能随胸廓的运动而扩张和回缩。降低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内的压力,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呼吸第一节 肺 通 气,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前者约占总阻力的70%,后者约占30%。(一)弹性阻力弹性阻力是指弹性组织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的力1肺泡表面张力在肺泡内表面覆盖一层稀薄的液体,与肺泡气之间形成液-气界面,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大于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力,致使液体表面积趋于缩小,形成一种使肺泡表面积缩小的力,即表面张力。其生理意义是:使肺回缩力减小,利于肺的扩张,保证肺通气的顺利进行。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成,避免肺水肿的发生。2肺的弹性回缩力肺组织内含有弹性纤维,具有弹性回缩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肺逐渐扩张,其弹性回缩力增大,肺弹性阻力也增大。反之,就减小。(二)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呼吸道阻力,它是指气体流经呼吸道时产生的摩擦阻力,其大小主要受呼吸道口径、气流速度和气流形式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呼吸道口径。呼吸道阻力与呼吸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呼吸第一节 肺 通 气,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在不同的呼吸状态下,气量有所不同。(一)肺容量1潮气量2补吸气量3补呼气量4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5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的一种较好指标。6肺总量(二)肺通气量1每分通气量2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呼吸第一节 肺 通 气,一、气体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动力(二)气体交换的过程1肺换气2组织换气(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2通气/血流比值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O2的运输1物理溶解2化学结合(二)CO2的运输1物理溶解2化学结合(1)碳酸氢盐形式:(2)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呼吸第二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一)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依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两种。(1)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感受器: CO2、O2和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1)CO2: (2)O2: (3)H:,呼吸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二)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是指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当吸气时,肺扩张牵拉细支气管,使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转为呼气。其生理意义在于防止吸气过深过长,促进吸气转为呼气。在动物实验中,如切断两侧的迷走神经,动物的吸气过程延长,呼吸变得深而慢。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该反射不参与呼吸调节,只有在病理情况下,如肺水肿、肺不张时,才参与呼吸调节,使呼吸变浅、变快。(三)防御性呼吸反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可引起一些有保护作用的防御性呼吸反射。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这些反射活动在机体防御、保护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呼吸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生理学基础,7,3,6,4,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学习目标1掌握胃内的消化。2掌握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3熟悉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4了解口腔内的消化。5了解大肠的功能。,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即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自上而下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所组成,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肝、胰和零散地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腺体。消化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有两种方式,即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管的肌肉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管远端推送的过程;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含有的各种消化酶的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进行化学分解,使之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管主要进行机械性消化,消化腺则主要进行化学性消化。两种消化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对各种食物的消化。,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的成分及其作用(二)咀嚼和吞咽1咀嚼 2吞咽 二、胃内消化(一)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1盐酸 盐酸的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易于被蛋白酶消化;能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并有利于小肠对钙、铁等的吸收。,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2胃蛋白酶原 3内因子 4黏液 (二)胃的运动根据胃壁肌层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胃的运动功能可分为储存、混合、排空三方面。1胃运动的形式(1)紧张性收缩:(2)容受性舒张: (3)蠕动: 2胃的排空3呕吐,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三、小肠内消化(一)小肠内的消化液1胰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主要成分包括水、碳酸氢盐、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等。(1)碳酸氢盐:(2)胰淀粉酶: (3)胰脂肪酶: (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2胆汁的成分及其作用3小肠液的成分及其作用(二)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形式主要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四、大肠的功能(一)大肠液及细菌的作用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大肠运动的形式 2排便,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消化管各段的消化功能,食物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小肠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吸收能力,是因为小肠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收面积大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在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已消化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38小时,利于食物的充分吸收。水、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无机盐等,经由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液循环。甘油及分子小的脂肪酸也经绒毛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液循环。分子大的脂肪酸及高度乳化的脂肪微滴则由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入血液循环。脂溶性维生素随脂肪一起吸收。因此,脂肪消化和吸收过程有障碍时,能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消化和吸收第二节吸收,二、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一)糖的吸收 (二)蛋白质的吸收(三)脂肪的吸收 (四)维生素的吸收(五)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消化和吸收第二节吸收,一、神经调节(一)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二、体液调节 在消化功能的调节上,体液调节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部分消化管的黏膜在食物及其化学成分、消化液的刺激下,可产生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后,分别作用于消化器官,从而进一步调节胃肠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所以,消化道不仅是个消化器官,也是目前所知的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这类激素主要为肽类物质,故又称胃肠肽,目前已发现有30余种,其中最主要的有胃泌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主要为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等。,消化和吸收第三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生理学基础,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学习目标1.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2. 掌握基础代谢率。3. 掌握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4. 熟悉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5. 了解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6. 了解机体的体温调节。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物质代谢又有能量代谢。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的光能,也不能利用外部供给的任何形式的能量,人体唯一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蛋白质、脂肪。这些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对外做功,一部分用于体内做功,还有一部分直接转化为热,用以维持体温。,一、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二)能量来源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1糖2脂肪3蛋白质(三)能量去路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二)精神活动(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四)环境温度三、基础代谢(一)基础代谢(二)基础代谢率,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一)体温及其正常值1体温2体温的生理性波动(1)昼夜的节律:(2)性别的影响: (3)年龄的影响:(4)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学意义体温升高,生化反应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属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反应速度亦受体温的影响。因此,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新陈代谢,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二节 体温,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过程(二)散热方式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1)不显汗: (2)发汗:,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二节 体温,生理学基础,学习目标1. 掌握肾小球的滤过。2. 掌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3. 掌握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4. 掌握尿量及尿液的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5. 熟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6. 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7. 了解尿液的排放。,肾的排泄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尿生成的过程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一、肾小球的滤过(一)滤过的结构基础1. 滤过膜的结构2滤过膜的通透性(二)滤过的动力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囊内压(三)肾小球滤过率,肾的排泄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一)重吸收的方式(二)重吸收的部位(三)重吸收的特点 1选择性2有限性(四)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 1Na+、Cl-的重吸收2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3水的重吸收,肾的排泄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其分泌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H+的分泌(二)NH3的分泌(三)K+的分泌,肾的排泄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一)滤过膜的改变1滤过膜的面积2滤过膜的通透性(二)有效滤过压的改变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囊内压(三)肾血流量的改变1自身调节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的排泄第二节 影响尿形成的因素,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泌尿功能的因素(一)小管液溶质浓度(二)球-管平衡(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变化的调节。1血浆晶体渗透压2循环血量(四)醛固酮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2血K+与Na+浓度,肾的排泄第二节 影响尿形成的因素,一、尿液(一)尿量(二)尿的化学成分(三)尿的理化性质 1颜色2比重与渗透压3酸碱度二、尿的排放(一)排尿反射(二)排尿异常,肾的排泄第三节 尿液及其排放,生理学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眼的折光系统功能。2熟悉眼的感光换能功能。3熟悉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4熟悉耳的听觉功能。5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6了解听觉、位置觉器官。7了解前庭器官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第一节 概 述,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是由感受器及其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的附属结构组成。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感觉器官的功能第一节 概 述,眼是视觉器官,它主要由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一、眼的折光功能(一)眼的折光成像与简化眼(二)眼的调节1晶状体的调节2瞳孔的调节包括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一般人瞳孔的直径可变动于1.58.0mm之间,瞳孔的大小改变可以调节入眼的光线量。(1)瞳孔近反射: (2)瞳孔对光反射: (3)两眼会聚:,感觉器官的功能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眼的感光系统由视网膜组成。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把光能转变成电信号传入视觉中枢,经视觉中枢分析处理后才能形成主观意识上的视觉。(一)视网膜的感光系统1视杆系统2视锥系统(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中含有感光色素,在接受光刺激时,能产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把光能转变为生物电信号。1

    注意事项

    本文(中职生理学基础全套精品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