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高三历史ppt课件:专题复习之《赋税制度》.ppt

    • 资源ID:1801843       资源大小:655.5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历史ppt课件:专题复习之《赋税制度》.ppt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西周贡赋春秋按亩收税秦朝按人丁收税、征发徭役、兵役西汉编户制度北魏租调制度隋唐租庸调制度,唐中期“两税法”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明“一条鞭法” “辽饷 ”清“地丁银”,中国封建赋税制度的演变,1.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2. 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法”,3. 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4. 北宋中期实行“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5. 明朝中期实行“一条鞭法”,6. 清朝前期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内容,初税亩,1. 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2. 鲁国实行“初税亩”,3. 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征税,4. 承认土地私有,标志着,实质,租庸调法,1. 唐朝前期,2. 成年受田男子必须缴纳,租,调,和服徭役,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代役,庸,(谷物),3. 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内容,特点,4. 按人丁收税;纳绢代役,(布帛),两税法,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 租庸调法无法维持,2. 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布,3. 按照资产和田亩, 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4. 这是我国封建税制的,重大变化,内容,影响,由人丁税转为财产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北宋中期,土地兼并激烈, 国家“积贫积弱”,2. 王安石主持变法,改革赋役制度,3.,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漏税,募役法:,政府雇人服役,不服役者交免役钱或助役钱,4. 减轻百姓负担,增加财政收入,一条鞭法,1. 明朝中期(明神宗时),张居正改革,2,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 各种赋役、杂税合一,一律折银缴纳,3. 有利于防止豪强官僚隐田逃税;,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使货币地租的产生和 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内容,影响,清丈土地,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赋役杂税一律折银缴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 清朝前期,康熙帝实行,2. 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 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3.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促进了,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请思考:,征税标准的变化,秦按人丁收税、征发徭役、兵役,西汉编户按人丁收取田租、人头税、,北魏租调按户征收(田租、户税:调),唐两税法按土地和资产征收大变革,清地丁银摊丁入亩(彻底取消人头税),明一条鞭法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征收,春秋初税亩按土地征收,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编户收(实物、货币、劳役)租调收(实物、货币)两税法收(实物、货币)一条鞭收(货币:银两)地丁银收(货币银两),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最终取消人头税。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税种由繁到简。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本定时。,思考题:,我国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维护统治,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农民的反抗斗争,我国赋税制度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思考:,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 。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练习,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的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练习,“一条鞭法”不同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税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C、赋税折银征收,练习,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练习,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调整生产关系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C、加强经济掠夺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调整生产关系,练习,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请阅读材料:,材料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请阅读材料:,材料二 汉兴, 上(指汉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乃下诏赐民十二年(指文帝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以上材料摘自汉书食货志,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朝赋税政策的内容。回答:征收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根据材料二,写出西汉初期赋税政策的内容。回答:高祖规定十五税一;文帝曾减租为三十税一,并十多年不收田租;景帝定田租为三十税一。,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初期赋税政策的不同结果。秦朝:百姓饥寒交迫,纷纷反叛。 汉初:在正常年份,百姓生活安定,国家粮仓充实,钱财有余。,练习,高考天津试题: 简述唐初到清朝前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简述唐初到清朝前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演变过程:,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以土地和财产多少收税;明朝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税平均摊入田亩上,统一征收“地丁银”,至此,废除了人头税。,趋势:,以银两代实物,赋税中货币地租比重加大(或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也可以)征税从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反抗斗争;统治者顺应形势,调整政策。,分析:,生产力发展,土地制度变化,赋税制度调整,小结:,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广义上说,基本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这些调整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必然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ppt课件:专题复习之《赋税制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