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精品课件.pptx
书 籍 设 计,Book Design,第一章 书籍设计初识,书籍是传承知识的物质载体。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积累文化为目的。是用文字和其它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物化形态。,第一节 何谓书籍,一、书籍的定义古代书籍常用雕刻和手工书写来完成。书籍的材料和装帧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自隋唐以来,雕版逐渐兴起,书籍由手工抄写向刻板印刷过渡,书籍形态由汉魏时期的卷轴变为册页。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籍出现不必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作为信息流的形式存在,如电子书等。指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杉浦康平 “五感”书的嗅觉感书的听觉感书的触觉感书的味觉感书的重量感,二、书籍设计的涵义 设计师在理解书籍内涵的基础上,为书籍创造了一种恰当的形态。,第二节 书籍形式的诞生,一、文字的出现甲骨文-金文(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大篆(狭义 秦 六国)-小篆-隶书-楷书行草二、文字载体的变化陶器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东汉蔡伦造纸术。为文字的书写提供了新载体。三、印刷术的发明四大发明之一。古代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商代牛骨刻辞,活字印刷北宋 毕昇,非主导。套版印刷-盛行于明后期,两色套印“朱墨印”,“四色印”,第三节 书籍形态的流变,一、中国古代书籍设计形式的发展演化(一)简牍制度下的书籍形式汉木简牍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前,竹帛并行。简牍材料以竹子(竹简)和木材(木简)中国的文字都是直排文字,由上至下书写,由右向左排列,直到现在仍延续这种书写。,(二)卷轴制度卷轴制度从简册制度中演化而来。帛书帛书:文字书写在丝织品上,帛卷,成卷堆放。,(二)卷轴制度卷轴制度从简册制度中演化而来。卷轴装 一般用竹木制作,两端露出轴头。,书函(书套),隋唐时期,“梵夹装”和贝叶经由印度传入中国。启发产生了经折装,在书的封面和封底粘上硬纸壳。,旋风装,(三)册页制度唐末到宋初,印本书籍渐渐取代手抄本书籍。,蝴蝶装又称“蝶装”,已接近现代的平装书。蝴蝶装:盛行于宋元时期,会出现两个连续的空白页。,包背装包背装:书页背对背地折叠,将书页印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线装出现在明中期,是古代书籍装帧走向成熟的标志。,古籍书册各部位名称,古籍书叶各部分名称,二、西方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12世纪以后,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书籍设计相继经历了古登堡时期、文艺复兴和现代书籍设计阶段。(一)古登堡时期处在由手抄本向印刷本的过度阶段,书籍封面还要依靠手工绘制具有装饰性的字母和插图。 (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精装本形式的书籍,创造了优美的罗马体。设计意识增强,开始有了版权页、扉页以及版心设计的概念。采用不同形式的字体与图形交互使用,形成了多层次的文本表现形式。,(三)现代书籍设计时期18世纪50年代,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印刷术的变革,机械造纸机、转轮印刷机出现,石印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使书籍的图书质量和内容形式不断完善。,以莫里斯和拉斯金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创了书籍设计的新理念。莫里斯大量采用了装饰性字体和纹饰,将文字、插图和版面综合利用。,第四节 书籍设计的目的,促进阅读保护书籍美化书籍提高附加值,促进销售,第五节 书籍设计的职业准则,一、书籍设计原则装饰适度文质统一人性化趋势个性化取向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可持续性发展,儿童好奇心强,丰富绚烂的色彩有助于调动儿童愉悦的心理感受,如红、黄、蓝等颜色,儿童书籍适合鲜艳的颜色。,青年人具有青春活力,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他们排斥很鲜艳的颜色,而是喜欢中性含有灰调的颜色,更高雅平静舒适。,老年人群适合对比相对强烈且纯度较高的色彩,以提高对于书籍图文的识别性。,第二章 建构整体的书籍设计体系,第一节 书籍的外观设计书籍的外观是书籍内容的物化,除对书籍具有识别意义外,它的格调也能感染读者。书籍的外观设计包括书套、护封、封面、封底、腰封等设计。,一、书籍的书套和护封设计(一)书套 用厚纸板或木片作里子,外层裱以布或丝织物,存放古籍线装书或成套书外面的包壳。 是书籍的保护性装饰物,亦称书函。书套一般讲究的书套会在开启处,挖成云形、环形或月牙形。,(二)护封护封是指套在书籍封面外边的包封纸。护封由前封、后封、书脊、前勒口和后勒口组成,又称为“包封”、“封套”、“外封面”等,具有保护封面和装饰的作用。,1.护封的使用 精装书由于受皮革、亚麻、漆布等材料的限制,封面只能以简单的形式处理。 通常为精装书增加护封。 文学类、艺术类的图书,多采用护封。,2.护封的设计根据包裹书籍面积的大小,护封可以分为全护封与半护封两种。有些护封纯粹为保护书籍而设立,仅有书名、作者、出版社名。护封的勒口处多刊登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或出版信息等。护封还有广告宣传的作用。,护封应该有宣传效果。护封与一般的绘画不同,它是从属于书籍的,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和精神。,二 封面设计封面也叫封皮,是构成书籍的重要部分,具有保护书心和美化书籍传递信息的作用。,(一 )、封面设计的表达方式错彩镂金的繁复美如同唐宋建筑带有的绮丽美。,自然素净简淡的平实之美设计给人自然如天成,是设计的最高境界。,平中见奇的创意之美。,(二)封面设计的基本特征1.文字的固定性和醒目性封面中常出现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等文字。书名要突出、醒目。与底色可以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对比,来提高识别性。,2内容的从属性与相对独立性有别于绘画创作,与“命题作文”接近,要受到书稿内容、题材等因素的制约。,虽然封面的形式要服从于书的内容,但它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封面构思方法可采用象征、抽象、具象等方式,设计构思要有内在的思想感情。,封面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必须注意艺术构思。,观照整体的连贯性书籍的立体结构决定了封面常会处于经常辗转运动的状态,需考虑到审美与实用性。,三、封底设计封底常印有书号、条形码、定价等内容。,四、书脊设计书脊是封面与封底的连接部分。摆放在书柜或书架中的图书,书脊是展示时间最长、与读者照面最多的部分。,(厚度在5毫米,即3个印张以上的书脊都可以印有书名、册次、作者以及出版社名。)印张=页数/开数,如11.75=188 /16,该书有12印张,五、腰封设计腰封是护封的衍生物,包裹在书籍封面外部的带状物,长度仅到书籍的腰部。腰封可以增加书籍的美感,也是对于主题的补充。,腰封承载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介绍、书籍的内容简介、内容推介、条形码与出版社名称等。,第二节 书籍的内部设计,一、勒口勒口是指面封和底封在翻口处向里折转的延长部分(前者称“前勒口”,后者称“后勒口”),其宽度一般不少于30毫米。通常是封面宽度的二分之一左右最适宜。,护封的设计必须有勒口,它可使得护封紧紧附在封面上。,勒口处承载的信息很有效。勒口处能印作者的简介或书籍的内容提要。勒口处可以印刷系列丛书的数目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为适应书籍封面设计的整体效果,设计者、责任编辑的姓名、条形码或定价会选择出现在勒口上。,二、环衬设计在书籍的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连接封面与内页的对折双连页纸,称“连环衬页”,简称“环衬”。它是精装书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用较硬纸张,胶版纸或书皮纸,起到加固书芯的作用。,环衬是从封面到正文的过渡页,环衬是一种视觉的补充与陪衬。前环衬位于封面之后与扉页之前。位于封底之前、内芯之后的叫“后环衬”。,三、扉页设计扉页设计指封面或环衬后、正文前的那一页,正文前的那一页,也称书名页。通常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扉页的背面称“扉背”,它可是空白页,也可以印刷一些需要的文字,如丛书编委会人员的名字,也可以作为版权页。,(一)、正文页设计的要求统一与变化。太整齐则呆板。太多变则会乱。,四、正文页设计正文设计可理解为正文的版式设计,正文页是书籍的主体部分。与读者接触的时间最长,直接影响到对书籍内容的阅读效率。,需要注意版心的位置,文字、图形、页码及页眉之间的关系。,(二)正文页的三大主角标题、正文与页码是正文设计中的三大主角。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三)正文页的版心设计版心是书籍版面容纳文字与图形的面积。版心应灵活处理,可以根据图片的需要出现超越版心的设计。,(三)正文页的版心设计版心在版面中的面积大小与书籍的种类、体裁有关,也直接关系到版式的效果与纸张的节约。,第三章 书籍设计的视觉形态组合,第一节 书籍的文字编排文字是书籍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它是读者传递信息的载体。文字还以特殊的视觉方式传递书籍情感。,编排注重趣味感、节奏感与韵律感。,封面的文字形式延用书籍的内文页标题文字,内外页编排具有节奏感与韵律感,引领读者愉快地阅读。,时尚为主的出版物则可以考虑以多样化的字体。宋体是书籍设计中最常用、最规范的汉字印刷体。黑体刚劲有力,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常作为标题文字。楷体是书法体中的楷书在印刷字体中的延续,多用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书籍,楷体常作为正文,尤以诗歌、散文等。等线体常在正文、图片的注解文字或副标题中使用。,文字的编排、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行距、字距,文字放置的空间规划,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一、字体、字号、字距、行距字体类别及其特征字体的种类要适度,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文学类、哲学类、科学类书籍应尽量减少文字的种类,版面提倡简约。,古罗马体具有历史感、高雅感,常用于书名或文字的标题。新罗马体的字形粗细对比要强烈,给人轻盈通透、典雅肃穆的感觉,常用于书名或文字的标题。,哥特体给人神秘感,书名或装饰性文字。,字号标题用14磅以上,正文910磅,如文字多且版面大,字号可减至7-8磅,脚注用字一般为67磅。,行距要大于字距。中文字的字距与行距比例为:字10点,行距则12点。少儿读物、科教书的行距较大,辞典类行距较小。一个版面中,选用三到四种以内的字体为最佳视觉效果。,根据版式效果加宽或缩短行距,二、文字的图形化文字的图形化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排版的方式将文字排列成一条直线、一个面或一个图形。,文字的图形化的第二种形式是文字字形本身的图形化,即以文字作为基本元素,采用多样的描绘技法加入要表现的字形而构成的字形。,三、文字的视觉流程文字的视觉流程是人的视觉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流动程序。,第二节 书籍的插图编排,书籍插图主要以绘画、摄影及电脑绘制为主。儿童读物应体现活泼可爱、充满童趣的特征。文学类应展现书籍的唯美含蓄,情景相宜。,插图的设计风格与版面保持和谐,儿童读物插图表现生动,第三节 书籍的色彩规划,要讲究色彩均衡,注意面积的对比,色彩之间的观照。对比色的观照(红与绿、黄与蓝)类似色的关联,黄与黄绿、蓝与蓝绿、蓝紫等。,儿童读物采用鲜亮的色彩显得活泼,明色调,浊色调,个性化目录页设计,清晰的页码,二、篇、章、节的设计使得阅读有了停顿和间歇,有了得以休息的时间。,第四节 书籍的细节设计,一、书籍的导航器目录是书籍上排印的篇、章、节目录。页码用以统计书籍的面数,标明文字的位置,便于读者检索。,页码可分为单页吗、双页码和暗页码。页码一般在书籍的上角或下脚。单页码通常都书籍的右侧,,三、书眉和注释,书眉即“页眉”,指印在版心以外空白处的篇名、章名和书名,通常是单页吗排章名,双页码排书名或篇名。,书眉的设计会随着书籍种类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如杂志的书眉一般印有刊名、卷号、期号及出版年月。注释指对作品中的内容、语汇、引文背景所作的介绍。,第四章 书籍形态的分类与形态探索,书籍的分类按照文本的内容及其性质分类文学与艺术类经济与科技类期刊杂志类少儿类,文学艺术类书籍是以文学语言为媒介构筑艺术形象的书籍。有着比较自由的表现形式,书籍的美,往往得益于内容的优势。,一、经济与科技类图书经济与科技类图书专业性更强,更为理性,图形不要太花哨。,二、期刊杂志类图书期刊给人相对轻松的感觉,基调显示愉悦的、悠闲的、活泼。期刊的特征出版的连续性风格的传承性插图的多样性内容的综合性装饰的随机性可附带有大量的广告宣传。,三、少儿类图书少儿书籍的设计以启迪儿童心智、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为主要目的。少儿书籍要突出想象性,培养孩子创造型思维的开发。,少儿书籍运用幽默诙谐、趣味活泼的设计语言为儿童呈现精彩纷呈的世界。少儿书籍多进行拟人化处理,动物和植物都会说人类的语言。陪孩子们玩耍,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图形与文字融入感性的形式中,统一协调,统一的符号运用到书籍设计始终过程中。,封面到书芯,整体统一。,第五章 书籍设计的经营之道,第一节 把握书籍的精神一、交流优先书名的缘起先做了解,熟悉文稿内容。找出文稿的独特性。二、确定设计风格阅读进一步探寻文稿信息的深度,使主题更加逻辑化、条理化,进一步概括出文稿的风格,继而确定主体设计风格。,三、搜集素材、捕捉符号素材的收集要求把握统一的调子和格式。理性化的梳理信息,分类排列顺序,在分类中寻找与内容相符合的视觉符号。,第二节 拟定设计方案,一、绘制设计草稿勾勒草图,考虑书籍主题形象的选定、书籍风格的趋向、书籍的整体色调等视觉要素。勾勒彩图属于设计师的感性创造阶段。多套备选方案。,二、挑选设计方案挑选出23套切合主题的方案,用电脑辅助设计。,选定方案,书籍印刷成品,第三节 审查、选定设计方案,一、审查、选定方案方案的审查一般由客户和责任编辑、出版社总监共同选定。二、核查终稿方案核查部分:1.核查书名、作者名、出版社2.核查正式出版的时间。3.核查开本数值。4.核查内文页码,确定内文纸的类型和克数,以便计算书籍的厚度。5.核查将要采用的印刷工艺与装订方式。,第四节 出片打样,一、出片打样出样效果与实际印刷效果会存在差异。如何检查出打样效果检查内容如下:对打样的文字重新检查,确保准确性。,以菲林片的浮子线为参照,检查菲林和打样的颜色间的套版是否准确。菲林就是胶片或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 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 印刷彩色的,最少要有4张菲林片,代表了C、M、Y、K 4个颜色!也可以是四个专色。,印刷前想看实际印刷效果有三种办法:出菲林前先出质量较好的彩喷稿(便宜,但不太容易看得准);印数比较多可用数码印刷先试印几张,确认后才出菲林、才上机印刷;数量少请直接用数码印刷又快又便宜;,第六章 书籍设计的装饰之道,第一节 开本与材料一、开本 (一)开本的概念 开本是书籍封面幅面大小的称谓。它是指全张纸的幅面裁切成相同大小的纸张,通常以开数开区分。,(二)开本的类型 开本按照尺寸的大小,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大型开本、中型开本和小型开本。以787毫米*1092毫米的正度纸张为标准,12开以上为大型开本,1636开为中型开本,36开以下为小型开本。通常,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为中型开本,除6开、12开、20开、24开、40开近似正方形外,其余开本均为比例不等的长方形。不同的开本适合不同的书籍。,通俗读物中型开本,(三)开本的选择 进行书籍设计时,根据书籍的类型、用途与性格,应选择不同的开本。 根据书籍类型或性质选择 适合大型开本的书籍画册、大型工具书、图集。 适合中型开本的书籍文学著作、学术论著、文艺读物、各类型教材、期刊杂志、通俗读物等。 适合小型开本的书籍:少儿读物、字典、工具书、连环画册等。,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a)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 b)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 c)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 d)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 e)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 f) 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 g)期刊:大16开比较常用,根据书籍图文的大小与多少选择 图片数量繁多、文字庞杂的图书,多采用大型或中型开本;图片少而精且文字篇幅较小的图书,多采用中小型开本。,根据书籍用途选择 通常,鉴赏类、收藏类图书多采用大中型开本阅读类图书多采用中型开本便携类图书多采用小型开本,(二)、纸张规格、性能及运用 纸是书籍设计的媒材。 书籍设计材料的选择,经历了多种形式。殷商甲骨周青铜秦汉帛东汉的纸张西方苏美尔人烧制的陶土古罗马人使用的蜡板埃及人采用的莎草纸以及欧洲人使用的羊皮纸 不同的纸张由于材质的不同,它们的纤维组织也不同,其平滑度、耐磨性、吸墨性、抗水性、白度也不同。 表现出丰富微妙的质感与不可思议的文化韵味。因此,纸张的选择既要符合印刷工艺的要求,又要与图文彼此相依、交融,甚至表达设计师的独特理念。,(一)纸张的规格,规格889x 1193 (mm)为大度纸,(二)、纸张的性能与运用 印刷纸张按用途可分为新闻纸、封面纸、包装纸等,按印刷要求可分为凸版纸、凹版纸、胶版纸等。 1.新闻纸 又称“白报纸”,多印刷报纸、刊物等。纸面平滑,吸墨性强,干燥快。,2.胶版纸 适合胶版多次套印彩色得名,主要供胶印印刷机印刷较高级的彩色印刷品时使用。 胶版纸适合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等。,3 铜版纸 纸面上涂染了白色涂料的加工纸,质地光洁细密,涂层牢固,抗水性好、强度较高。 铜版纸不耐折叠,一旦出现折痕,极难复原。 适合印刷书刊的插页、封面、画册使用。,4.哑粉纸 正式名称为“无光铜版纸”,在日光下观察,与铜版纸相比,不太反光,用它印刷的图案,虽没有铜版纸色彩鲜艳,但图案比铜版纸更细腻、更高档。 5.硫酸纸 质地坚硬的薄膜型纸材,略透明,能防水、防潮、防油,多用于插页或扉页。,第二节 装订形式,根据书籍的性质及其装饰风格的不同,应采取与其风格相适应的装订形式。 一、无线胶装 无线胶装又称“胶订”、“无线钉”,不使用线或铁丝,只是通过黏胶将书页固定在一起。 它是平装书的装订形式,是最便宜、最快捷的装订方法,主要用于期刊、杂志样本等书籍的装订。,二、线胶装 将折好的书页按照顺序排列,用线将中缝处串起,再将穿好的书芯贴上环衬,然后再书芯的书脊处涂胶灌浆,将书芯与书封粘合牢固,最后再经过裁切、压槽工艺完成。,三、骑马钉 骑马钉是指将书页套叠起来,用骑马订书机将书页套叠起来,用骑马订书机将书芯与封面一同装订。 书不宜太厚,而且多贴书必须套合成一整帖才能装订。 装订简单,一般适合宣传册、较薄的文学类杂志、样本等。,精装 精装书的封面、封底一般采用丝织品、漆布、人造革、皮革或纸张等材料,粘贴到硬纸板表面做成书壳。 精装书的装订工艺流程包括订本、书芯加工、书壳的制作、上书壳等工序。精装书的书芯制作与线装书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还有通过压平、扒圆、起脊、帖脊布、粘脊头等特殊的加工过程。上书壳是通过涂胶、烫背、压脊线工序将书芯和书壳固定在一起。,第三节 书籍的印刷工艺,印刷工艺主要有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板印刷、丝网印刷等。 一、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利用凸起的部分为印刷方式。凸版印刷的方式主要有木刻雕版印刷、铅活字版印刷和感光树脂版印刷。现代工艺使得凸版印刷以感光树脂版印刷为主。,(一)印刷制作工程 输出菲林-制作感光树脂版-上版-印刷 (二)印刷原理 凸版印刷上的图文都是反像,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不在一个平面。印刷时,经过墨辊滚印版表面,油墨经过凸起的部分均匀地沾上墨层,承印物通过印版时,经过加压,印版附着的油墨被印到承印物表面,从而获得了印迹清晰的正像图文印品。凸版印刷适合小幅面的印刷品。,三、平板印刷 平板印刷源于石板印刷,早在1789年,由巴伐利亚剧作家菲尔德发明,它应用了油水相拒的原理,将石版或印版表面的油墨直接转印到纸张表面。 平板印刷的印版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不直接接触承印物,印刷中印版先印到橡胶辊上,形成反像图,然后再经过滚筒将橡胶布上的图像转印到承印物上。平版印刷主要用于书籍、杂志、包装等印刷工艺中。,印刷制作过程:给纸湿润供墨印刷收纸。 平板印刷优势: 制版工艺简单快捷,印刷周期较短。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以纸张为媒介的印刷品。,三、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按照制版方式可分为雕版凹版、照相凹版和蚀刻凹版。主要应用于书籍、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如木纹装饰、皮革材料。 凹版印刷图像层次丰富,印版耐印,印品质量稳定。但印前制版技术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三、凹版印刷制作过程 印刷时,使整个印版沾满油墨,经过刮墨刀将印版表面的油墨刮净,使油墨保留在凹陷处,再经过压印滚筒的压印,将油墨压印到承印物的表面。凹版印刷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和深浅决定的。凹坑较深,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四、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简称“丝印”,是油墨在强力作用下通过丝网漏印形成图像的印刷工艺。 (一)印刷制作过程 以网框为支撑,以丝网为版基,根据印刷图像的要求,将丝网表面制作遮挡层,遮住的部分组织油墨通过,通过刮板施力将油墨从丝网版的孔中挤压到承印材料上。,(二)丝网印刷的特点 印刷适应范围广泛。既可在平面上印刷,也可在曲面、球面及凹凸面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既可在硬物上印刷,还可以在软材料上印刷。 墨层厚实,立体感强,质感丰富。 耐光性强,色泽鲜艳,油墨调配方法简便。 印刷幅面较大。,五、特殊工艺 特殊工艺主要应用于印后,一般包括上光工艺、覆膜工艺、烫金工艺、凹凸压印工艺、模切压痕工艺等工艺技术。印后工艺的使用会对书籍的整体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凸压印,烫金,244,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