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天津BH医院发展战略研究(终).docx

    • 资源ID:1791994       资源大小:362.48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BH医院发展战略研究(终).docx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是从试探性的接触到现在的积极推行,可以说,对非公有制经济得认识是渐进的。私营经济经历了“限制、允许、鼓励、大力扶植”的渐进的过程。在民营经济逐步参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时候,医疗行业也涌现了一批民营医院。其中,天津民营医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天津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721个(不包括门诊部以及其他卫生事业机构),其中,政府办的有505个,集体办的有59个,企业办的91个,联营、私营的45个,其他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有21个。 天津市统计局,2003天津统计年鉴,2004.7。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和联营、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占机构总数的18.86%。这表明天津民营医院有一定的发展。而且,1994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给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对天津民营医院也是一样。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天津市BH医院。该医院是天津市最大的泌尿专科民营医院。同时也是天津市最成功的民营医院之一。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限制以及BH医院自身的原因,天津市BH医院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包括了政府对医院土地批准的限制,人才流动及职称评定,设备引进限制等等。本文旨在对天津市BH医院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机遇和挑战,又如何利用其自身独特的内部资源来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第二节 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关于民营医院的研究资料、国外关于私营医院的研究资料和对BH医院的一些调研数据,运用战略管理中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PEST分析模型和研究企业外部微观环境的五种基本竞争力模型进行分析,并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最后,通过SWOT分析来制定天津市BH医院当前应该制定的战略方向以及具体的战略。第三节 研究框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章, 导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主要回顾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方法、价值链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第三章, 天津市BH医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天津市BH医院发展状况,外部环境分析,BH医院内部资源能力分析;第四章, 天津市BH医院SWOT分析。通过第二章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天津市BH医院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在第三章中,我们着重分析天津市BH医院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在这个战略发展方向下,天津市BH医院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五章, 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1。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1.1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回顾第一节 基于不同战略理论的竞争优势观一、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竞争优势外部决定论在战略理论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战略就是在某一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即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影响力而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和持之以恒的地位。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一是产业选择问题,即从长期盈利能力和决定长期盈利能力的因素来认识各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各个产业并非都提供同等的持续盈利机会,一个企业所属产业的内在盈利能力是决定该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要素。二是竞争地位问题,即如何在一个选定的产业内取得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在大多数产业里,不管其盈利能力如何,总有一些企业比其他企业更有利可图。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企业战略的选择。在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产业里,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拥有有利的竞争地位,依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个具有优越竞争地位的企业如果栖身于一个前景黯淡的产业,也不能得到满意的利润。因此,竞争战略受制于该企业所属产业的结构状况,制定战略应从产业分析开始。他强调指出:“产业结构分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律的确立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的形成。竞争战略必须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中产生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1月。竞争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些规律,最理想的是将这些规律变换使其对企业有利。在任何产业里,竞争规律都寓于如下五种竞争力量之中: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如图2.1。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1年1月,第3页。图2.1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因此,战略管理中的竞争分析,基本上就是市场结构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其实质上就是市场定位过程。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的市场地位,而市场地位可以通过一定的策略手段,如一体化、合谋、市场定位等得以实现,并受到各种形式的进入壁垒的保护。由此可见,波特的竞争战略所追求的竞争优势也是外在于企业的,是由外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市场机会所决定的。二、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竞争优势内部决定论既然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的外部因素所决定的,那么为什么企业在面临相同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的条件下,其利润水平依然存在差别呢?“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 Peteraf, Margaret A.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no. 14, 1993, p.42.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位势决定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应当是市场力量以外的、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80 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特殊源泉的思想已渐明朗,产生了以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派系企业资源基础论或企业能力理论。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企业知识基础论”,(德姆塞茨,1988)、“核心能力论”(福斯,1993)、“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哈默、哈尼,1994)。1990 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把企业能力理论推向了企业的操作层次。企业能力理论与产业分析模式及波特战略管理领域分析截然不同,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概念。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应当是市场力量以外的、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三、对两种竞争优势观的评价基于梅森贝恩范式的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或产业分析方法,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市场机会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这个看似很严密的理论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企业的外部因素 (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等)所决定的,那么为什么企业在面临相同的条件下,其竞争优势依然存在差别呢?这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行业而言,该行业所有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等都在客观上是同质的,在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市场机会不可能被某个企业长期独占。根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所推导出的逻辑结果只能是该产业内所有的企业的赢利状况应该是基本一致的。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实证研究结果引起了人们对上述理论的质疑。鲁梅尔特(R PRumelt)的研究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率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事实上产业内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的分散程度要大35倍。正如鲁梅尔特所言:“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由此可以推论出:企业表现为超额利润率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外部市场力量,而应当是市场力量以外的、存在于企业自身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将企业以外的相同的因素剥离出去以后,那么可以发现,所剩下的只能是企业自身了。虽然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在理论上都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就揭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言,企业资源基础论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下面将从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观点来考察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第二节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Porter在其著名的竞争优势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的概念。他通过价值链来帮助企业认识和评估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他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活动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这些活动中的每一种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定了标歧立异的基础。他使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的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的资源,采用了价值链。 美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第33页。一、价值链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如图2.2所示:价值链列出了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的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它们是企业创造对买房有价值的产品的基石。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供应商和渠道的价值链也包括一个差额,它对于分别识别企业成本地位的各种资源非常重要,因为供应商和渠道利润都是买方所承担的成本的一部分。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3年5月,第41页。图2.2价值链分析Porter将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如图2.2的底部所列出的,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房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任何企业中,基本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这五个类别。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已经各种企业范围内的职能以相互支持。点划线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即采购、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都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企业的基础设施虽并不与各种特别的基本活动相联系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因此,Porter认为价值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各种相互分离活动的组成。每一种价值活动与经济效果结合是如何进行的,将决定一个企业在成本方面相对竞争能力的高低。每一种价值活动的进行也将决定它对买方需要以及标歧立异的贡献。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比较揭示了决定竞争优势的差异所在。Porter的这种价值链理论用来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得是非常有用的,虽然单纯的价值链并不能解决竞争优势的持久性问题,但本研究还是把它作为一节内容放在理论回顾里,在企业分析内部环境和竞争优势的形成时将会用到。二、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本质是向顾客传递更大的价值。对竞争战略的划分,实际上是对竞争优势类型的划分。王迎军、柳茂平著,战略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60页。Porter 通过价值链分析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他认为定义价值活动要求将技术上和经济效果上分离活动分离开来。如生产或营销这样广义的职能进一步细分为一些活动。分解的适当程度依赖于这些活动的经济性和分析价值链的目的。这些活动被分离和分列的基本原则是:(1)具有不同的经济性;(2)对标歧立异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3)在成本中比例很大或所占比例上升。并由此根据价值链,将竞争战略分为低成本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以此形成竞争优势。集聚战略是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中,实施低成本战略或标歧立异战略。战略选择过程如图2.3。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2.3竞争战略选择图第三节 竞争优势理论一、 基于环境决定观点的竞争优势理论环境决定论将企业关系描述成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这些模型受到新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效能逻辑为依据,认为它是决定企业长期生存的一个选择性力量,竞争优势应通过以低价提供一般产品或以高价提供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差异化产品而获得。而古典产业组织理论学者则假定,一个企业既不能影响产业条件,也不能影响其自身业绩,而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将决定企业的业绩(Bain, 1956; Mason,1939)。在此背景下,竞争优势是由诸如产业集中度和成本结构等要素驱动的。贺小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 年第14 期,第4页。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古典产业组织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产业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所起的作用,这种研究上的缺憾,在环境决定模型的发展中,得到了后来学者的修正。如Michael E. Porter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一定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和根据企业的偏好来理想地加以改变,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著,陈小悦 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年,第34 页。基于这种思想,Porter的战略理论是一种由外到内的战略思维模式,要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自身所处环境,进行环境分析(尤其是产业环境分析),从中识别有吸引力的产业,进而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战略选择,最后针对所作战略开发所需资源与技能实施战略。二、 基于资源能力观点的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能力)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竞争优势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得以维持的。前者它假设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后者则通过诸如隔绝机制等促使异质性持续下去。Rumelt(1984)认为,隔绝机制,如信息不对称、原因不明、生产者学习、购买者转化成本、搜寻成本、声誉、路径拥挤、专用资产的规模经济等,是可以保护优势不被模仿并维持租金的。Derickx & Cool(1989)指出,并非所有的要素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只有那些由于时间压力的非经济性、资产积累的效率、资产存量交互关联性、资产腐蚀性及原因不明等因素致使不可模仿的资源,且是不可交易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即仅是战略资产存量中的那一部分才能持续创造价值。1991 年,Barney 首次将竞争优势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区别提到了理论的高度,他在其论文“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中指出,当一个企业实施能创造价值的战略,而同时其他任何既存企业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无法实施该战略时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而可持续竞争优势除满足这些条件以外,还应包括“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此战略的优势”这一条件。他认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该满足4个条件,即有价值、稀缺性、不完全模仿、不可替代性。在后来的有关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中许多学者也都基于了种假设进行研究。以资源观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其发展中逐渐分化为3个主要流派:企业资源观、能力理论和知识理论。但是这3个流派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企业在本质上是产品、服务背后的要素组成的独特组织,而竞争优势来自与那些具有特殊性质的要素。程兆谦、徐金发,一个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模型,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 年第14 期,第13 页。基于资源与能力的战略理论,是一种有内到外的战略思维,它要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劣势,从中找到发挥其最佳效用的最佳发展方向,即资源与能力的培养方向,进而制定战略并且实施,从而获得超额收益。三、 基于综合观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是否可以截然分开呢?其实从古典战略管理理论形成以来,就一直没有非常严格地将企业内外完全分开,只是侧重点不同。从Porter 的环境决定论来看,Porter本身也并非没有注意内部的分析,在分析地理位势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时,Porter 也关注到嵌入在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进化过程,只是他的重点在于如何从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环境进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Porter,1998)。而同时资源能力理论也涉及了环境因素,例如Dierickx & Cool(1998)认为产品市场位势与独特的资源共同决定了竞争优势;Wernerfelt(1984)提出产品市场观和资源基础观最终是统一的。资料来源:张玉利主编,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2页。图2.4SWOT分析矩阵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关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组织框架SWOT 模型来表示(如图2.4所示),这种模型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内外之间的动态关系,及时地调整战略;同时也使企业辨正地思考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趋利避害谋求发展。张玉利主编,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2页。另一方面,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环境学派和资源学派也都调整了自己的理论,如Porter(1985)提出了贯穿于企业内外的价值链概念(如图2.2所示);如Lado、Bord 和Wright(1992)在价值链的基础上归纳出可持续竞争优势框架,综合考虑了组织文化、声誉、企业家精神、管理者认知及行为特征和外界环境等等因素。以综合观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将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深入到了社会认知层面(Rindova & Fombrun,1999),综合了各种学派的观点。综合模型利用了竞争优势的环境模型与资源基础模型的互补关系,即一方面分离出那些利用机会或缓解威胁的企业特征,并进一步区分哪些企业特征才能被视为资源;另一方面,找出资源必须拥有什么样的额外特征,才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如同Knudsen(1998)指出,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企业成长论中进行讨论,而竞争优势的可维持性问题必须在产业经济理论中解决是正确的,则一个完整系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模型,就势必同时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即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一个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贺小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14期,第10页。因此基于综合观的竞争战略理论是一种双向的思维模式,它要求企业全面的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因素,把握机会、威胁与优势、劣势的均衡点,趋利避害审时度势制定战略,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以环境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以综合观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战略思维模式,本研究将其总结如图2.5所示。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2.5以环境观、资源观、综合观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战略思维模式第三章 天津市BH医院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第一节 天津市BH医院发展现状具不完全统计,2004年天津有民营医疗机构330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个体医疗诊所和小型门诊,真正既有门诊又接收住院患者的民营医院仅有40多家。其中包括天津BH医院,主治泌尿性疾病;天津安捷医院,是天津市最大的民营综合性医院,而且也是天津市最大的民营医院;天津华夏医院,也是天津市民营综合性医院,等等。天津市BH医院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广东路328号。它正式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合资的民营医院。天津市BH医院是天津最大的民营医疗集团BH医疗集团下属的五家民营医院及门诊部之一。天津市BH医院总投资3200元人民币,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开设了14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200余张。2003年,天津市BH医院成为医保定点医院,并且是当时第一批医保定点医院。截止2005年4月,天津已经成为医保定点医院的民营医院只有11家。一、 天津市BH医院的人员情况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3.1BH医院各年龄阶段医护人员人数(一) 总量和质量分析截止2005年3月,天津市BH医院共有员工122人,其中医护人员113人,占总人数的94.17%。从年龄结构上来看,55岁以上的人员有56人,30至55岁的人员有23人,30岁以下的人员41人。从年龄构成来看,天津市BH医院是一个哑铃状的企业(如图3.1),其中近35%的员工年龄在30岁以下,正处于事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员工一般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工作热情与事业心。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年纪过轻就意味着临床经验的缺乏,诊疗水平也就不高。这样就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天津市BH医院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用以提高员工的医疗、医技业务水平。同时,天津市BH医院有近50%的人员在55岁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医护人员。这些老专家、老医师虽然经验非常丰富,但由于年龄大都在5565左右,眼力、体力明显下降,只能胜任一些诊断、药物类的治疗,无法从事手术性的治疗工作。以上因素就造成了BH医院中坚力量的断层。天津市BH医院员工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大约为80%,大学本科以下的占20%。所有医护人员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113名医护人员中,具有正高(主任医师)职称的有14人,副高(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有35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护师)32人(如图3.2)。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3.2BH医院各职称所占人数单从员工的学历构成来看,可以说员工的素质不低。从职称来看,副高以上人员占到了43%,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无职称人员(即无医师、护师职业正人员)占总医护人员的21.3%。(二)人员流动情况分析天津市BH医院现有员工中工龄在一年以上的占员工总人数的70%。2004年,因各种原因离开BH医院的员工达到27人,同期进入天津市BH医院工作的员工有45人,分别占现有员工总数的22.13%和36.89%。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天津市BH医院人员的流动率是比较低的。企业保持一定的人员流动率有利于企业的“吐故纳新”,保持强劲的增长活力。但是,人员流动率过高,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提高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本:人才交替成本、“专有资产”流失成本、人才风险成本、企业为自身信誉降低所支付的成本和文化蜕变的成本。由于天津BH医院的人员流动管理比较恰当,因此,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就比较低。二、 天津市BH医院的设备情况医院发展中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医护、医技人员,其次就是医疗设备。天津市BH医院已经购置了血透仪、胃镜仪、十二指肠镜仪等大型的先进设备30多台,总价值1260万元。其中血透仪设备的先进程度接近了天津人民医院、长征医院等公立医院同类设备的先进程度。但是规模不及公立医院,而且仪器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由于病种的特殊性,患者需要持续治疗,如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做一至两次的血透,才能控制病情不至于恶化。而天津市BH医院目前用于做血透的仪器只有15台,远不能满足血透患者的需求。因此,天津市BH医院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现有的15台逐渐扩展到60台的规模。三、 天津市BH医院的管理情况目前,天津BH医院具体工作由董事长与执行院长共同负责,重大决策是由董事长与执行院长共同讨论决定。这是现在民营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所有者在位和集权主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执行院长有事就请示董事长,这就更加增强了BH医院董事长的个人权力,不利于医院的分权管理和民主决策。BH医院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机构设置较为精简,但基本上能做到职责明晰这一点。机构设置简单除了出于经济角度考虑,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医院上不具规模。在财务上,由于董事长的个人资产与医院资产没有完全分开,因此导致了不合理的财务关系。这一点在医院今后的发展当中是需要格外重视的。第二节 天津BH医院外部宏观环境分析一般来说,企业所面临着包括政治与法律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技术环境因素四个方面的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作为一家民营医院,BH医院同样受到这四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政治与法律环境因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3.3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素对民营医院的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在医疗改革的环境下,可以说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对待民营医院的态度决定着民营医院的生死存亡。因此,在研究BH医院发展战略的时候,本文首先需要分析BH医院所面临的这四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使用PEST模型进行分析(如图3.3)。一、政治环境(一)国家整体医疗政策自1996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个有关卫生医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今后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建立了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框架。其中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定位是它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体和主导地位。但同时有规定: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性或国家医疗水平,对“政府举办的”、“社会捐资兴办的”、“企事业单位设立的”等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而“个体诊所、股份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则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政策的这种规定实际上重新固化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对民营医疗机构很不公平。目前行业管理上,天津市民营医院受到诸多的不公平待遇。从有关调查情况看,民营医院反映最强烈的是国家对待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设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就天津市的情况而言,这种不平等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认定、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医师职称评定、政策信息、大型设备购置、建设用地审批、资金借贷等方面。此外,还有民营医院不能正常上等级,卫技人员不能参加有关的行业协会,卫生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很少发到民营医院,卫生系统的会议也很少邀请民营医院参加,等等。致使医疗卫生人员不能安心在民营医院工作,民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与制约。(二) 政府对民营医院的性质定位问题2000年6月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公布了一系列建立营利性医院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优惠有两条:一是营利性医院经营前3年免收所得税;二是营利性医院可放开收费。那么在这么好的政策下,民营医院应该非常受欢迎,可出乎意料的却是很多民营医院不想申请成为营利性医院,反而去申请成为非营利性医院。其原因是由于很多民营医院还不具备提高收费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实际上只能靠低于国家标准的收费来吸引病人。由于政策的不确定导致当时管理上的一些混乱,导致对民营医院的性质定位不明确。一年以后,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在界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营利性医疗机构时,就清楚地界定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被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这些都是民营医院进行规范化运作的政策依据。(三) 目前政府对民营医院的政策倾向在医保定点政策上,除了少数民营医院比较幸运,大多数民营医院都被排除在医保定点单位之外。特别是在对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后,一些地区不允许政策规定的非政府主办的非营利医院存在,民营医院“一律”成为营利性医院。而营利性医院“一律”不得成为定点医院。所有制上的歧视依然存在,虽然目前不少患者冲着民营医院的特色和服务而来,可因为国家政策规定民营医院都不能成为定点医院,所以还是影响了民营医院的病源。从多次民营医院经验交流会上得知,有95%的民营医院都认为国家在对待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政策上不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贷款、用地审批等方面。在有的省公布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选择名单中,没有一定数量的民营医院,这样就在无形中减少了群众就医的范围,不利于公平竞争,同样也不利于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明显的体现了政府偏袒公立医院的做法,也说明了政府部门仍然存在着旧观念,认为公立医院才是自己的“孩子”。目前,我国的一些民营医院已经具备了与公立医院竞争的条件,一些进入定点医院的民营医院表现不俗。但就总体而言,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从床位、手术量、门诊量上都处于绝对的弱势,称得上医院的不到医疗机构总数的1%。虽然进“定点”不是民营医院的惟一出路,但民营医院应该拥有一个能够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在民营医院进入社会的问题上,开始一段时间也是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民营医院一律不允许开展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所以民营医院不可能进入社区。最近,我国11个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提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门”办社区。政策的开放使民营医院看到了希望。虽然出现了这些政策,但要得到真正落实还需要较长时间,还需要卫生部门、社保部门、医疗机构观念的转变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二、 经济环境2004年天津市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93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人民币,为31550元,折合美元为3812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提高。全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21045元,比上年增长13.7%。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7元,增长11.2%,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对良种和购买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得到实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25元,增长11.3%,增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802元,增长11.9%。其中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长了12.3%和1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7元,增长9.4%,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支出分别增长13.0%和11.6%。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63.03万人,比上年增加40.23万人,增长18.1%,基金征缴25.03亿元,增长28.2%。定点医院联网达到210家 天津市统计局,“2004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参加医保的人口当中,职工158.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万人;退休104.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04万人。特别是“大病统筹”平台的建立,通过政府补贴支持,将479家困难企业的25万名退休人员和4.3万名在职职工纳入大病统筹医疗保障范围,从而使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得到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定点医院联网达到210家,90的参保患者实现了网上办理住院手续,参保患者就医更加方便。2002年至2004年期间,全市参保人员发生住院费用分别为8.07亿元、12.1亿元、18.68亿元,以每年近52%的速度递增。医疗费用比例的增加大大超过了天津市总体GDP的增长速度。这种现象很不正常。据笔者分析,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费、药费差价收入三部分。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只占医院总收入的10左右,医疗服务的收费较低,收不抵支,劳务亏损。因此,大多数医院都从药品销售的批零差价中提留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即“以药补医”。从而造成了医疗费用的“虚增”,百姓越来越看不起病的现象。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天津市的医疗市场是很广阔的。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制约,导致了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非常之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营医院很难成为医保定点医院。三、 社会环境2004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为1023.67万人,户籍人口为932.5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76.37万人,非农业人口556.1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为0.731%,人口死亡率为0.5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34%天津市统计局,“2004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恶化,食物质量水平的下降,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水平,而各大病种的数量有所增长,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如尿毒症患者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五,这个比例应该说很高了,按此比例来计算,天津市就有近五千多例尿毒症患者。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难题,对医疗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民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表现在数量增多和医院自身规模的扩大两个方面。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政策允许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融入医疗市场,一些大规模的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和股份制医院迅速崛起,民营医院队伍越来越壮大,已逐渐成为医疗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其中有不少民营医院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就天津地区来说,有天津BH医院,主治泌尿性疾病;天津安捷医院,是天津市最大的民营综合性医院,而且也是天津市最大的民营医院;天津华夏医院等等。四、 技术环境天津民营医院由于在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认定、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医师职称评定、政策信息、大型设备购置、建设用地审批、资金借贷等方面受到了政府诸多的不平等待遇,因此,不论是医疗卫生人员的总体水平还是设备的先进程度都不及国有大型医院。但是,在设备方面,民营医院可以做到通过设备垄断实现业务垄断。从而取得并保持民营医院在设备上的竞争优势。第三节 BH医院的五种基本力量分析从前文对BH医院所做的宏观环境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国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天津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同样形势喜人,天津市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快速增长,这一切为BH医院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然而这种机遇对所有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的、民营的都是一样存在的,因此要分析BH医院的发展战略就不得不对BH医院所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在此笔者引用波特教授的五种力量分析模型来加以分析(如图3.4)。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图3.4BH医院五种竞争力量分析一、 现有竞争者目前在天津市医疗市场存在着四种主要的竞争力量,分别是公立综合性医院(天津市总医院、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南开医院、长征医院、天津市民营医院等大型综合类医院)、公立卫生所、各种私人诊所和民营医院(天津安捷医院、天津华夏医院等具一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民营医院)。不过公立卫生所和私人诊所所具规模、所在价位和所开展的医疗项目目前都不对BH医院构成威胁,故不作详细分析。目前天津市BH医院由于专治泌尿系统疾病(尿毒症治疗最具规模和水平),属专科性医院,是天津市唯一一家专治泌尿系统疾病的民营专科医院,也是做得最好最大的一家。其它的民营医院大多规模较小,不具竞争威胁,也由于地域的不同导致了“目标消费者”的不同,因此使得对天津BH医院(天津BH泌尿专科医院)的竞争性弱化了许多。所以,就目前来看,天津BH医院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是公立综合性医院。在与公立医院对比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天津BH医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有着显著的劣势。(一) 与公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分析第一, 产权关系明晰。天津BH医院由两位董事共同投资兴建,合作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其个人利益与医院整体利益高度统一。出于获取投资回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投资目的,从医院整体战略的制定、经营策略、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以及定价等,二人都以医院的长期利益为取向进行权衡。在医院的日常运作管理中,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处处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用好每一分钱,非常重视成本的节约。但是在公立医院中,各种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却普遍存在,十分严重。第二, 市场化程度高,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迅速。民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BH医院发展战略研究(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