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docx

    • 资源ID:1791482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18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docx

    摘 要Ø 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3亿吨,达到3.49亿吨,同比增长24.56%;钢材产量达3.71亿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24.13%,钢材表观消费量达到3.76亿吨,同比增长17.5%。到2005年底国内粗钢生产能力已高达4.7亿吨,目前在建中的粗钢产能尚有70008000万吨,合计到2006年底我国至少将形成约5亿多吨的粗钢生产能力。总体来看,国内钢铁产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Ø 2005年7月我国政府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从此次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控制钢铁工业产能和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加快优势骨干企业的兼并重组、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钢铁工业布局、严格钢铁行业投资及外商准入等内容。Ø 2005年我国钢铁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在2004年还供不应求的薄板、中厚板类板材类钢材品种,在2005年随着国内大批热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2005年我国新增热连轧生产线11条,新增热轧能力约3000多万吨),供需矛盾已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同时大多数规格的热轧薄板、中厚板、镀锌等钢种已经出现了过剩,并直接导致其钢材价格的大幅下跌。Ø 2005年由于国内钢材生产能力的变化,我国出口钢材数量大幅增长,全年共出口钢材2052万吨,同比增长高达44.3%;出口钢坯(含钢锭)723万吨,同比增长17.5%。进口钢材2582万吨,同比下降11.9%。2005年净进口钢材530万吨,而2004年我国净进口钢为1507万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进口钢材中绝大部分是国内难以生产、产能不足或质量难以满足客户要求的高档钢材,如冷轧取向硅钢、供镀锌、镀锡用的高档冷轧基板、高档油井、锅炉用无缝钢管、不锈钢薄板、宽中厚船板等品种。因此,尽管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但未来仍有相当数量的高档钢材需要依赖进口。Ø 2005年受钢材价格下跌和原材料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的双重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的盈利能力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1349亿元,同比增长29.5%,但利润仅为1037亿元,同比下降4.4%。吨钢的盈利能力与2004年相比已大幅下降。与2004年相比,国内绝大多数的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较大,相当数量的企业已处于微利或亏损的局面。由于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总体仍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钢材价格难以大幅反弹,钢铁行业整体仍将保持低利润的水平。Ø 从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水平来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水平仍偏低,到2005年底为止,全国各类炼铁、炼钢、轧钢、铁合金企业合计高达6600家,其中拥有完整的从炼铁、炼钢到轧钢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约有800家以上。在鞍钢、唐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完成重组后,国内前10家大型钢铁企业占国内钢铁总产量的比重仍仅为3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国内钢铁企业仍需加强兼并、重组的力度。目 录第一部分 2006年钢铁行业分析及预测12第一章 2006年国内钢铁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及预测12第一节 宏观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12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12二、钢铁行业投资状况分析12第二节 相关产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12一、钢铁产业政策分析12(一)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的背景12(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主要内容及分析12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分析12(一)铁矿石进口制度分析12(二)钢材进出口政策分析12(三)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12第二章 2006年国内钢铁基本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12第一节 国内钢材消费状况分析及预测12一、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变化及分析12二、国内分品种钢材消费变化分析12(一)薄板消费分析12(二)中厚板消费分析12(三)线材、钢筋消费分析12(四)型材消费分析12(五)无缝钢管及焊管消费分析12(六)不锈钢及特钢消费分析12(七)铁道用钢材消费分析12(八)窄带钢消费分析12三、国内分地区钢材消费分析12第二节 国内钢铁生产状况分析12一、国内钢铁生产总量分析12二、国内钢材生产结构分析12(一)薄板生产分析12(二)中厚板生产分析12(三)线材、钢筋生产分析12(四)H型钢及其他型材生产分析12(五)无缝钢管及焊管生产分析12(六)不锈钢生产分析12(七)窄带生产分析12(八)铁道用钢材生产分析12第三节 国内钢材进出口分析12一、国内进口钢材状况分析12二、国内出口钢材状况分析12第四节 国内钢材供需矛盾及价格变化分析12一、国内钢材供需矛盾判断12二、国内钢材价格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12第五节 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变化分析12一、铁矿石供需形势分析及预测12(一)我国铁矿石消费形势分析12(二)我国进口铁矿石分析12(三)解决铁矿石运输瓶颈的策略12二、焦炭供需形势分析及预测12第三章 2006年钢铁产业投资与经营分析及预测12第一节 钢铁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2一、综合生产经营分析12二、盈利能力分析12三、运营及偿债能力分析12四、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12五、发展能力分析12第二节 钢铁行业重点项目投资分析12一、2005年重大投产项目分析12二、重大在建项目投资与建设状况12三、重大拟建项目准备及进展状况12第四章 2006年钢铁行业重点区域分析及预测12第一节 我国钢铁行业区域发布变化12一、钢铁行业区域分布特征及变化分析12二、钢铁行业运行区域比较分析及排名12(一)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区域分布及排名12(二)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区域分布及排名12第二节 河北省钢铁行业2005年发展分析12一、河北省钢铁行业2005年增长情况分析12二、河北省钢铁行业2005年财务情况分析12(一)盈利能力分析12(二)营运能力分析12(三)偿债能力分析12(四)发展能力分析12三、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2第三节 辽宁省钢铁行业2005年发展分析12一、辽宁省钢铁行业2005年增长情况分析12二、辽宁省钢铁行业2005年财务情况分析12(一)盈利能力分析12(二)营运能力分析12(三)偿债能力分析12(四)发展能力分析12三、辽宁省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2第四节 江苏省钢铁行业2005年发展分析12一、江苏省钢铁行业2005年增长情况分析12二、江苏省钢铁行业2005年财务情况分析12(一)盈利能力分析12(二)营运能力分析12(三)偿债能力分析12(四)发展能力分析12三、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2第二部分 2005年钢铁企业分析及评价12第五章 钢铁企业竞争态势分析及预测12第一节 2005年国内钢铁企业总体分析12一、总体指标分析12(一)钢铁企业规模结构及集中度分析12(二)钢铁企业所有制分析12(三)钢铁企业地区分布分析12(四)钢铁企业产品结构分析12(五)钢铁企业盈亏状况分析12(六)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亏损分析12二、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分析12三、2005年分类型钢铁企业分析12(一)主要大型钢铁企业对比及排名分析12(二)部分中型钢铁企业排名及分析12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12一、当前钢铁企业竞争的要素分析12(一)规模及技术水平影响分析12(二)原材料控制水平影响分析12(三)地区及交通因素影响分析12二、钢铁企业竞争趋势分析12(一)钢铁企业规模变化及兼并、重组趋势12(二)钢铁企业布局变化及影响分析12第六章 钢铁企业综合比较分析12第一节 钢铁企业综合指标评价体系12第二节 大型企业综合比较分析12一、大型企业规模比较分析12(一)企业规模指标排名12(二)企业规模指标分析12二、大型企业效益指标比较分析12(一)企业效益指标排名12(二)企业效益指标分析12三、大型企业运营指标比较分析12(一)企业运营指标排名12(二)企业运营指标分析12四、大型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比较分析12(一)企业偿债指标排名12(二)企业偿债指标分析12五、大型企业增长指标分析12(一)企业增长指标排名12(二)企业增长指标分析12六、大型企业绩效指标综合排名及分析12(一)企业综合指标排名12(二)企业综合指标分析12第三节 中型企业综合比较分析12第七章 钢铁行业典型企业分析12第一节 宝钢分析12一、宝钢基本生产情况分析12二、宝钢产品产量及宝钢供应链体系分析12三、宝钢财务状况分析12四、宝钢发展战略12第二节 鞍钢分析12一、鞍钢生产状况分析12二、鞍钢发展模式分析12三、鞍钢财务状况分析12四、鞍钢发展趋势分析12第三部分 钢铁行业风险评价及建议12第八章 钢铁行业风险评价12第一节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评价12第二节 钢铁行业稳定性风险分析12一、钢铁产业供给能力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12二、钢铁行业成长的稳定性评价12四、钢铁产业供给能力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12第三节 钢铁行业供给风险分析12一、原材料变动分析12二、钢铁行业产能变化分析12(一)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12(二)钢铁产品供给分析12(三)我国钢铁行业SWOT分析12第四节 钢铁行业需求风险分析12第九章 钢铁行业投资与信贷建议12第一节 钢铁行业投资建议12一、投资时机及方向、方式建议12二、投资品种、区域建议12第二节 钢铁行业信贷建议12一、信贷企业选择12(一)规模优势型企业12(二)专业化生产的钢铁企业12(三)区域优势企业12二、信贷项目选择12(一)技改类投资项目12(二)重组、兼并投资12附录一 钢铁工业基本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介绍12附录二 主要钢材品种介绍12附录三 钢铁行业生产主要经济指标解释12附 表表11995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变化12表22005年国内主要薄板品种表观消费量12表319982005年我国中厚板消费量变化表12表419912005年线材表观消费量变化12表52005年我国大型型钢表观消费量表12表62005年中小型型钢表观消费量表12表720002005年我国无缝钢管产消情况12表819972005年不锈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12表919952005年铁道用钢材消费情况12表1019992005年窄带钢表观消费量变化12表1120012005年主要钢铁生产国粗钢产量及同比变化12表122005年国内主要钢材品种产量12表132005年国内主要薄板(带)品种产量表12表142005年国内冷轧板和涂镀板投产情况12表152005年国内热板生产线投产情况12表162005年中厚板机组产能增加情况12表1720052006年我国H型钢生产能力表12表182005年全国型钢产量统计情况12表192005年我国进出口钢材数量12表202005年国内进口钢材分品种数量12表212005年我国出口板材数量及同比增速12表222005年我国分品种钢材市场占有率表12表23我国铁矿石消费现状12表242005年全国重点地区铁精粉市场价格对照12表252005年全国铁矿石分省市产量统计表12表262004年及2005年各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12表2719982005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12表28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综合财务指标12表29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2表30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营运及偿债能力分析12表31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分析12表32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能力分析12表332005年部分在建中的热轧生产线12表342005年国内在建冷轧薄板生产线12表352005年我国不同地区企业规模情况12表362005年钢铁销售收入区域分布12表372005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区域分布及排名12表382005年河北省钢材销售情况12表392005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12表402005年河北省营运能力12表412005年河北省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12表422005年河北省发展能力12表432005年辽宁省钢材销售情况12表442005年辽宁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12表452005年辽宁省营运能力12表462005年辽宁省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12表472005年辽宁省发展能力12表482005年江苏省钢材销售情况12表492005年江苏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12表502005年江苏省营运能力12表512005年江苏省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12表522005年江苏省发展能力12表532005年钢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情况12表542005年钢铁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情况12表552005年不同经济类型钢铁企业从业人员情况12表562005年不同经济类型钢铁企业资产情况12表572005年不同经济类型钢铁企业企业数量情况12表582005年不同地区钢铁企业资产情况12表592005年不同地区钢铁企业数量情况12表602005年我国生铁产量分省市对比12表61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分省市对比12表622005年我国钢材产量分省市对比12表63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企业亏损个数12表64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企业亏损金额情况12表65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企业亏损个数(按经济类型分)12表66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企业亏损总额情况(按经济类型分)12表672005年钢铁企业总体盈利水平12表682005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不同规模)12表692005年钢铁企业盈利水平(不同地区)12表70大型企业销售收入排名12表71中型企业销售收入排名12表72钢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2表732005年钢铁企业规模指标排名12表742005年钢铁企业效益指标排名12表752005年钢铁企业运营指标排名12表762005年钢铁企业偿债指标评分排名12表772005年钢铁企业增长指标评分排名12表782005年大型企业综合指标评分排名12表792005年我国中型钢铁企业总体排名12表8020032005年宝钢股份粗钢及钢材产量12表812005年宝钢综合能力指标12表822005年鞍钢综合能力指标12表83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敏感性12表84钢铁行业扩张系数12表85钢铁行业相关系数12表86钢铁行业波动系数12表87我国钢铁行业SWOT分析12表88主要钢材品种需求分析表12附 图图120002005年GDP同比增速(修正后数据)12图22000200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12图320022005国内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12图42005年国内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12图52000200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及同比增速变化12图619982005年我国中厚板消费量变化图12图719952005年钢筋表观消费量12图819992005年国内H型钢(热轧)表观消费量变化12图920002005年我国无缝钢管的表观消费量及增长率12图1020002005年我国焊管的表观消费量及增长率12图1119992005年铁道用钢材消费同比增速变化12图122005年全国钢铁产量12图1319962005年全国粗钢产量12图142005年全国钢材与粗钢产量12图1520042005年我国粗钢平均日生产水平变化12图162005年我国薄板生产结构对比图12图1719962005年中厚板产量及增长率变化图12图1819982005年国内线材产量变化12图1919972005年国内钢筋产量变化12图202005年全国型钢产量统计情况12图2120002005年全国无缝钢管产量及其增长情况12图2220002005年全国焊管产量及其增长情况12图2319952005年国内铁道用钢材产量变化12图2419982005年国内钢材进口、出口量及净进口量12图252005年国际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对比图12图262005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图12图272004年2005年我国铁矿进口数量变化趋势12图282005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国组成12图292005年我国焦炭产量对比图12图302005年河北省钢产量变化图12图312005年辽宁省钢产量变化图12图322005年江苏省钢产量变化图12图3320022005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水平变化(前十家)12图342005年不同规模类型钢铁企业结构情况12图3520002005年宝钢股份主营业收入与主营业利润变化12图3620012005年鞍钢主营业务收入对比图12图372000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与GDP对比图12图38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图12图39建筑钢材产量与GDP的相关性12图40钢铁生产长流程工艺示意图12图41钢铁生产短流程工艺示意图12第一部分 2006年钢铁行业分析及预测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钢铁行业的外部环境和供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钢铁行业的供需进行了详细分析,对钢铁行业的投资运营及行业重点区域分布做了深入的探讨。自2001年以来,我国钢材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都增长迅速,每年的钢材产量和表观消费量的增量都在3000万吨以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3.49亿吨,约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30%以上。第一章 2006年国内钢铁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宏观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轮新的上升期,这一轮增长在2004年达到了高点,2005年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随着2005年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措施逐一落实,经济趋稳回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主旋律。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20002005年GDP同比增速(修正后数据)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2004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2325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经济比上年同期攀升较快,进一步表明政府控制投资而不损害增长的努力正在取得较大的成功。这种强势增长是在政府2004年开始控制房地产和钢铁、水泥等行业过热投资的背景下实现的。与第二季度和2004年全年10.1%的增长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略有放缓。目前来看,我国经济仍保持强劲态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2000200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二、钢铁行业投资状况分析2004年钢铁行业投资规模达到1780亿元,2005年钢铁行业投资完成2269亿元。2004年全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由2003年的99.2%下降到了26.9%;而2005年一季度,钢铁投资更是出现了四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4%,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2004年同期的4.7%下降到3.7%;一季度之后,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控制,投资增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来看,2005年上半年城镇钢铁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974.25亿元,同比增长18.6%,比全国平均水平27.1%低8.5个百分点;2005年投资增幅为27.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022005国内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05年国内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比我国钢铁行业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由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钢铁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因而钢铁行业出现了新一轮的投资热,特别是2005年达到高峰,然而盲目的新建项目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效应,2005年钢铁行业利润出现下滑就是很好的证明,由于惯性的作用预计2006年钢铁行业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新上项目会大量减少。虽然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但2003、2004年新建产能在2005年逐步释放,使得我国2005年钢铁产能出现较大的增幅,国内钢铁供过于求的矛盾逐步加大,2005年甚至某些高附加值品种也出现价格大幅下降的现象。可以说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调整时期,2006、2007年将是行业的调整期。第二节 相关产业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一、钢铁产业政策分析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7月20日公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7月我国政府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此次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的是在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严重、结构性矛盾不断突出、钢铁行业投资规模偏大的背景下出台的。(一)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出台的背景自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钢材产量和钢材消费量都保持了连续四年以的高速增长,进入2005年以后,国内钢铁产能、产量的增速仍然没有减缓。目前我国国内除极少部分的品种外,绝大多数钢材品种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内的钢铁行业投资依然热度不减,行业本身风险程度不断升高。钢铁产业属资本密集型和资源耗费型行业,不仅产业本身投入资本规模较大,而且对电力、水资源、煤炭资源、矿石资源都有大量的消耗,钢铁行业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如产能过剩、投资规模过大、产业集中度水平下降、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较多、产业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和矛盾不断凸现,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结构性调整的时期。(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主要内容及分析新政策出台意味着国家加大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钢铁企业重组力度,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在政策推动下的市场化并购有望加速。从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控制钢铁工业产能和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加快优势骨干企业的兼并重组、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优化钢铁工业布局、严格钢铁行业投资及外商准入等内容。1.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明确提出“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同时新的产业政策明确鼓励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骨干企业的规模,并提出“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构想。从近期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来看,基本体现了新的产业政策的思路。如鞍钢重组本钢,武钢重组鄂钢、柳钢,攀钢重组成都钢铁公司、长城特钢以及唐钢对承钢和宣钢的重组、通钢与吉林铁合金和建龙的重组等。2.产业准入政策分析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进入钢铁行业的企业资质、规模、技术装备等提出了具体的准入标准。简化规模以上钢铁企业项目审批手续,支持大型钢铁企业进一步做大作强,规定2003年钢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可以编报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批准后,规划内的项目不再审批或核准。对钢铁项目提出了有保有压、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相结合的要求。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这次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特别将产业技术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实现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是非常有利的。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制定技术经济指标和钢铁行业的准入标准,实际上这也体现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行业准入的技术要求。重点限制小高炉、小转炉和落后的钢材加工能力。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是此次出台的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钢铁产能、产量虽大,但落后产能比重较大。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土烧结、土焦、化铁炼钢、热烧结矿、叠轧薄板轧机、普钢初轧机及开坯用中型轧机、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复二重式线材轧机、横列式小型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直径76毫米以下无缝管机组等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同时禁止采用国内外淘汰的落后的二手钢铁生产设备。近年来虽然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生产设备质量不断改善,但仍有相当多的落后的冶金生产设备,这些落后设备不仅影响了我国钢铁生产的总体质量,同时还严重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的格局和效率。加速淘汰落后设备,提高钢铁产业的质量和档次是此次钢铁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4.产业布局政策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从对不同区域的发展指导政策来看,对东北地区钢铁产业发展明确表示了支持,产业政策指出了东北地区的有利条件如“鞍本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的水资源条件”另外还应注意到东北辽宁地区有港口优势,同时我们应注意到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实际是鼓励鞍钢的发展,目前鞍钢西区产能在500万吨左右,鞍本合并后,新的鞍钢产能已达到200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第二个产能超过20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5.产业投资政策新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投资明确提出“钢铁企业跨地区投资建设钢铁联合企业项目,普钢企业上年钢产量必须达到500万吨以上,特钢企业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同时要求“建设炼铁、炼钢、轧钢等项目,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40%及以上”。对于国内钢铁行业的投资主要限制在跨地区投资上,对于进行跨地区投资的钢铁企业资格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目的在于鼓励现有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的重组和兼并。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企业的自有资本金比例要在40%以上。6.进出口政策对于进出口产品,钢铁产业政策将“限制出口能耗高、污染大的焦炭、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等初级加工产品,降低或取消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从我国钢铁产业的出口结构来看,主要以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焦炭、钢坯、生铁等产品为主,这样的生产结构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背离,因此,逐步减少这些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将是大势所趋。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分析(一)铁矿石进口制度分析2005年3月,我国政府出台了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该标准规定只有符合下列标准的贸易商和企业才有资格在2005年继续从事铁矿石进口贸易:年进口铁矿石数量在30万吨以上(或2005年12月进口铁矿石在10万吨以上),同时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的铁矿石贸易企业;钢铁生产企业则需要达到年粗钢产量200万吨以上。此规定于2005年5月实施,而国内从事铁矿石进口的企业也从523家减少到117家。因此,此次的政策对于进口铁矿石的局面将有相当大的影响,一大批过去从事铁矿石进口的中小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将退出这一领域。从而加速我国钢铁产业的结构升级并有效改变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过多,钢铁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平均产能不高的局面。另外购买企业数量的减少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能力,规范的铁矿石贸易局面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有效控制铁矿石价格的涨幅。同时提高国内钢铁企业的集中度水平,才能使我国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应当获得与其相称的地位。(二)钢材进出口政策分析4月1日,国家取消了对钢坯等钢铁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5月1日起,国家又将20类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为11%。7月1日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取消了现行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增值税减免政策,重新征收17%增值税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次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补贴性政策已完全取消。2005年4月钢材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并未单独降低长材类产品的退税率,而是将所有钢材产品统一降低。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是钢材净进口国,为此国家对于钢坯和钢材的出口采取了鼓励的措施。但自2004年二季度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出现大幅增加,但出口的品种是以低附加值的钢坯和普通长材产品为主。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紧张,铁矿石资源出现周期性短缺,在这种背景下继续鼓励以资源消耗型、高污染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大量出口已经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背离的。因此国家及时出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同时国家还在2005年5月明确将生铁、钢坯等列为禁止加工贸易类产品。从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将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将不会把钢材产品作为出口产品来大力发展。钢坯出口退税的取消和钢坯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将是未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政策。(三)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2004年我国央行于九年来首次加息,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31%上调到5.58%,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调整,中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1.98%上调到2.25%,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利率、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2004年央行的加息表明我国经济已经处于过热中,有必要通过经济杠杆对其进行调控。2005年7月,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并放弃执行多年的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此次人民币升值小幅升值,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我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压力,初步估算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钢铁企业的进口铁矿石成本将减少约30亿元左右。但由于我国钢铁市场中薄板产品与国际市场连动性较高,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增加进口薄板的竞争力,对于我国薄板生产企业将产生一定的威胁。第二章 2006年国内钢铁基本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国内钢材消费状况分析及预测一、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变化及分析从我国钢材消费的总量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材消费国,其钢材消费总量约占全球钢材消费总量的30%左右,并远远超过日本、美国等钢铁生产、消费大国。200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达3.76亿吨,同比增长20.5%。自2000年以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迅速,每年表观消费量的增量都在3000万吨以上,这一钢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和增量在我国和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是少见的。表1 19952005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年份表观消费量实际消费量199597849400199610511970019971084898501998116231080019991322012200200014121131002001173161550020022115519622200327103239992004312462760020053764634000(E)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增速来看,从2001200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保持了连续三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2004年和2005年我国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增速有所降低,同期的钢材、粗钢产量的同比增速均在25%以上。我国钢铁工业正面临着产量增长快于消费量增长的局面。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图5 2000200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及同比增速变化二、国内分品种钢材消费变化分析(一)薄板消费分析200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7646万吨,其中薄板(商品材)消费5798万吨。未来10年将是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板材、特别是薄板消费将是我国钢材消费主要的增长点。2005年国内主要薄板品种表观消费量和市场占有率下表所示。薄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总体较低,即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彩涂板也不足80%,而镀层板和冷轧硅钢的市场占有率都在60%。表2 2005年国内主要薄板品种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层板涂层板电工钢冷轧电工钢表观消费量1677.40 2290.53 1275.19 203.63 351.37 311.09 市场占有率79.11%65.37%59.30%80.44%65.61%61.1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我国薄板消费的主要在建筑、汽车、家电、集装箱等领域,其中建筑行业消耗钢材中大约10%为薄板,2005年消费量将近2000万吨,占薄板消费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作为冷轧薄板消费主体的汽车、家电业增速较2004年同期减缓,其中2005年电冰箱产品产量累计增速最慢,较2004年同期累计增幅回落32.9个百分点。下游行业增速下降抑制了薄板消费的增长,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2月累计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其中乘用车产销393.07万辆和39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3%和21.40%;商用车产销177.70万辆和178.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60%和0.75%。(二)中厚板消费分析中厚板作为建筑钢结构、船舶、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主要原材料,近几年来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消费量增长迅速。2004年国内中厚板(卷)的表观消费量高达5308.

    注意事项

    本文(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