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不断创新完善机制 严格依法依规办事.docx
-
资源ID:1790157
资源大小:21.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经验材料:不断创新完善机制 严格依法依规办事.docx
治理“三重”信访事项、化解信访积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切实增强治理“三重”信访事项和化解信访积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思想上重视、举措上有力、行动上积极,“三重”信访事项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推动“三重”信访事项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信访工作部门应加强与各级各部门配合,提高认识、加大力度,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长效机制,做到以下几个“必须”。必须压实责任,落实包案化解。压实领导干部“六包”责任制一一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点接访、专题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活动,对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归类、建立台账,认真落实好领导干部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督查督办、包依法处理的“六包”信访工作责任制。同时,实行一件积案、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使包案领导干部善抓敢管、抓出成效。压实信访部门的“督促指导”责任一一建立完善信访要情呈报、重大信访事项跟踪督办、督查通报、信访责任追究等工作规章,信访部门成立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指导组和督导组,对责任单位进行指导督导,开展经常性督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情况,对上报的信访积案办结材料严格把关,确保积案化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压实有权处理信访事项单位的“主体责任”一一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信访工作原则,信访部门逐件疏理信访积案、明确责任单位并及时交办,相关单位要安排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调查处理。对内容有交叉、涉及多个部门的,做到明确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对跨县区跨部门的信访积案,则由市信访联席办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联合办理,严防推诿扯皮、拖延不办等现象发生。必须综合施策,据实情用真情。化解积案,要实行集体会商,通过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对一些跨县区、跨部门的信访积案,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作用,根据实情加强综合协调,组织各涉案县区和相关部门集体会商、联合接访,群策群力共同分析案情、查找症结、商定对策,依法妥善处理信访积案。化解积案,要坚持疏导方针,通过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从接访的情况看,大多数信访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合理诉求的信访积案,认真研究,逐步解决;对坚持过高要求的信访群众,一定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疏导、理顺情绪工作,用真心、真情感化群众。化解积案,要拓展解决问题路子,整合资源。对一些诉求无理或无据、但信访人生活确实困难的信访积案,着力创新和推行信访救助、民政救助及社会救助等方法,设身处地帮助信访人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化解积案。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方式,联合信访、维稳等力量,高效利用民情分析会、律师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等制度,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化解信访积案。必须强化基础,源头预防化解。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努力把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积极推动“最多访一次”,推进群众诉求特别是初信初访初投问题得到及时妥善和一次性有效解决,要防止一边开展信访化解攻坚,一边形成新的信访积案,避免因解决不到位产生重信重访重投,转变为新的积案。在强化县(区)级信访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乡镇(街道)、村级信访工作网络建设。基层工作者要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带着感情去工作,同时坚持政策、法律法规不动摇。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注重从顶层设计、政策层面解决信访积案,以点带面,解决带普遍性的信访积案。防止因政策不延续、不平衡、不完善、不周全和不落实激化矛盾纠纷。要注重源头预防,充分发挥基层的作用,第一时间处理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形成信访积案。必须增强力量,提高业务水平。信访工作力量需充实配强,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可增设信访工作岗,专职负责信访工作。拓宽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成长路径,提高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用好用活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新选任领导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政策,要求每一位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到基层锻炼学习。通过定期开设各类层级的信访工作培训班或专题性讲座,组织信访问题较集中的部门的业务骨干参加信访业务培训,提高接访及信访案件办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知识专、心理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必须创新机制,汇集各方力量。组建国家、省、市三级信访工作专家库,组织专家组针对重点信访案件和疑难突出信访问题,从法律层面会商“诊断”,出具法律审查意见书,为有权处理机关对案件的定性和下一步工作意见提出建议,尤其是“三跨三分离”类案件,可协调上级专家库援助,推动建立法律专家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会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在团结教育群众、化解调处矛盾、帮扶救助困难群众具有独特的政治、组织和群众优势,建立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帮助群众通过合法渠道、正常途径,合理伸张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局紧紧围绕“做专做实警务室”要求,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努力把警务室做专、做实、做强、做精、做优,推动城乡社区警务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一、做专警务室,夯实基础平台。一是加强领导,围绕专职化运作。*局将实行警务室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要求,纳入全市*工作重点工作项目,并严格考核奖惩,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的良性循环。*月*日,*局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工作规范下发,社区警务室分类管理,社区民警专职化、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目标基本实现。二是分类管理,搭建专职化平台。在城市,依托社区建立警务室,通过若干社区警务室实行联勤,进一步整合警力、增强协作,提高管理力度;在农村,按照“重点村驻警、周边村联勤”的模式,在治安复杂、流动人口较多的村,单独设立警务室,实现“一村一警”,其它治安相对平稳的行政村,在相对中心的村设立警务室,实现“联村一警”。没有条件组建警务室的农村,因地制宜推进“驻村联户”、“流动警务站”、“警务联络室”、“驻村协警”、“民警兼村官”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城乡社区警务建设的全覆盖。三是强化保障,整合专职化资源。在警力配备上,目前全市已建城市社区警务室*个,配备社区民警*名,已建农村警务室*个,配备驻村民警*名。在装备保障上,所有警务室均达到*装备配备标准,并对职责任务重的警务室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经费保障上,区分城区警务室、偏僻郊区警务室、偏远农村警务室等不同类别,对社区警务工作经费单独列支,专款专用,为社区民警每月发放通勤补助。在组织保障上,建立城区警务室月例会制度、城区分局党委成员每月参加警务室民警“两述一评”制度等,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明确职责,创造专职化条件。明确了警务室民警专职化“四条硬性要求”,即:专职化社区民警岗位相对固定;工作时间可实行弹性工作制;不参加派出所22时之后的值班处警;严禁向警务室民警下达“十项任务”之外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指标,保障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专职社区警务活动。二、做实警务室,加强基础工作。一是坚持整合理念,建设联动警务。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把社区警务室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前沿阵地。*局提请*同意,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将社区警务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将经费保障、组织机构、制度场所、工作实绩等列入考核。多方整合各种治安资源,推行“1+X”警务室建设模式。根据警务室的治安状况、经济条件等因素推行“一室一警+综治干部”、“民警+协警或巡防队员”、“民警+治保干部”等三类模式,增强警务室工作力量。二是坚持覆盖理念,建设特色警务。疏理出六类具有代表性社区警务模式,有的突出打击控制,有的侧重防范服务,有的建综合性战斗实体,力求一个社区一个特色。通过抓特色警务和效能警务,社区刑事发案有较大幅度下降,治安资源得到整合,基层组织得到强化,警民关系进一步改善,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高。三是坚持服务理念,建设感动警务。紧紧抓住警民沟通这一关键,以“三大互动”构建警民沟通常态化机制,着力实现警民“零距离、零隔阂、零误解”。“三大互动”即:“走出去,请进来”互动,组织社区民警进社区进家户进企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及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实现警民沟通“零距离”。“网下、网上”互动,在网下,确定每月18日为“警民恳谈日”、“警务室开放日”,以实际行动凝聚民心、促进警民和谐。在网上,开通了网上警务室、微信群等网上互动平台,键对键与网民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实现警民互动“零隔阂”。“事前、事后”互动,事前,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和治安防范。事后,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严格落实开门接访、领导深入社区和警务室下访、约访和信访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群众不满意案(事)件及行为的诱因,实现警民沟通“零误解”。三、做强警务室,提升工作能力。采取五种方式,引导社区民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是远程教学。开设“远程教学”专题栏目,组织社区民警学习。还先后*次召开社区民警经验交流会,指导警务室民警切实落实好“十项任务”、提升警务室民警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巡回授课。选调优秀社区民警,在全市开展社区警务巡回授课,传授工作方法,讲解规范要求,现场解答社区民警工作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自今年*月份以来,先后举办巡回授课培训班*场次。三是基地示范。根据治安状况和工作侧重点不同,市局选取*个优秀警务室作为示范基地,组织全市社区民警参观交流或驻点学习,推动警务室建设工作全面开花。四是集中培训。利用每年15天的“一警多能、综合执法”集中培训时间,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社区民警参加培训I,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法律、基本技能,切实增强社区民警业务能力。五是热线解难。建立“社区警务信箱”和“网上课堂”专栏,通过网上交流、咨询互动,开辟网上学习新空间,累计答复基层民警业务提问*余条。六是随岗培训I。组织新入警民警开展随岗培训和跟班作业,采取以老带新、强弱搭配、现场学习等方式,交流群众工作、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情报信息等经验做法,不断提升社区民警队伍整体素质。四、做精警务室,严格内部管理。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确保社区警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完善工作规范。以警务室为依托,依靠乡(镇、社区)综治部门和群众力量,统一组建“信息员、专管员、调解员、安全员”4支队伍,构建“*网、*网、*网、*网、*网”5个网络,建立健全勤务报批、检查监督、工作日志、责任追究、保障服务、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规范运作。二是统一装备配置。统一警务室的外观标志、警务公示栏、标识灯箱和警民联系箱(簿)等式样,统一为社区民警配发警务工作包和工作日志本。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制定了社区和农村警务绩效考核办法,实行“月考核、月通报”,督促社区民警积极开展入户调查、宣传发动、治安巡逻、实地检查、警情通报等具体工作,提高社区民警的工作效能。四是实行跟踪问责。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警务工作后进推进会,每年评选“优秀社区民警”*名。民警调离或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低于90%的,收回命名牌。警务室内部设置及外部标式规范率从今年上半年的*96提高到9月份的*虬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先后开展了群众工作法、社区民警之星先进评选活动,激发社区民警的工作首创精神,推动了社区警务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先后有*名社区民警被提拨使用。五、做优警务室,实现群众满意。围绕把警务室建成“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的目标做优警务室,着力培育和打造社区警务品牌。一是形成“警校共建、企地共建、社区共防”的防控模式,打响“社区防控牌”o大力实施社区民警“进学校,促法制学校建设;进企业,促平安企业建设;进社区,促和谐社区建设”的“三进三促”工程。二是以主动维稳为首要责任,打响“矛盾化解牌”O要求社区民警把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主动参与,提前介入,深化各类不安定因素排查化解。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集中力量进行化解。三是发挥社区警务室平台功能,打响“服务群众牌”O在社区组织开展“心联心”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代为群众办理户口补登、迁移、项目更正等事项。把派出所的户口和暂住证办理、消防咨询等21项职能下放给警务室,真正把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四是以打造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为目标,打响“流动警务牌”。市局投入资金*余万元,购置*辆流动警务车,在主城区繁华地段建立*个集接待报警求助、巡查堵控、信息采集、管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战服务型“流动警务室”,已经成为防控犯罪、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