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课件.ppt
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药物的外渗与渗出,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定义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药物外渗的分期临床表现药物外渗的分类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定义,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4,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5,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解刨部位操作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6,药物渗出的原因,1.药物因素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溶液、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溶液如甘露醇、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等可发生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必要时可以使用微量泵进行调节。2.物理因素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头的选择有关。3.机械因素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有关。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病人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等。4.血管因素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7,患者因素 新生儿:仅能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血管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造成外渗。 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所以发生外渗,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行动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射针头移位,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等增加外渗的可能。 无法沟通的患者:由于烦躁、知觉障碍,易发生外渗重症患者: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 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生外渗。,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8,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发生严重的后果。疾病因素 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刺穿 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代谢障碍、血管硬化,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9,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竭、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操作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 (1)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6)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7) 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8) 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0,解剖位置 远端小静脉容易发生外渗; 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1,药物外渗的分期,I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II期:静脉炎性反应期III期:组织坏死期,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2,药物渗出的分期,0级 没有症状I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小于一英寸,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I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在16英寸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II级 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6英寸,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IV级 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3,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I期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期 早期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II期静脉炎症反应期 渗漏后23天沿静脉走向条索状肿胀、发红,引流淋巴结肿大、疼痛,可出现发热。III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结构受累。,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4,常见临床表现,1、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5,常见临床表现,2、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出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斑块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死,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6,常见临床表现,3、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痂外周红斑肿胀,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7,常见临床表现,4、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受累部位灼痛,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8,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若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19,如何判断药物发生外渗/渗出,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0,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渗出,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注射部位有肿胀静脉推注时有阻力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1,如何判断是否外渗/渗出,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是否出现局部隆起、输液不通畅。2.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3.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患者有无胀痛感。,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2,药物外渗/渗出分类,小范围外渗/渗出大范围外渗/渗出化疗药物外渗/渗出药物外渗/渗出引起局部水疱,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3,药物外渗/渗出预防,提高穿制成功率 血管的选择 掌握药物的性能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加强责任心、名巡视 做好患者的宣教 正确拔针及按压方法,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4,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输注药液,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左右。,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5,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常规用NS20m1+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0ml在超出外渗部位0.5-1cm处进行局部封闭。有特效解毒剂、拮抗剂的应用解毒剂、拮抗剂进行封闭。根据药物的特性给予冷敷、热敷、药物湿敷、土豆片外敷、中药外敷、物理治疗等处理。,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6,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冷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常使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常用于20%甘露醇、化疗药物等渗漏的早期。 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4C6C) 4872 h, 1次/6 h,每次2030 min。 但小儿冷敷掌握不当易发生冻伤。,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7,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热敷 只能用于一般性 药物渗漏, (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因其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对已发生的严重缺血反而有害,而且热敷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掌握不当易烫伤皮肤。热敷可用于血管收缩剂、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药外渗治疗,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拉明、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氧化钾、甘露醇、长春新碱等外渗治疗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8,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理疗 其他还可采用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方法处理。当药物外渗经处理无效、外渗致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应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一旦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则应将其广泛切除,并换药或植皮。,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29,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药物方法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25%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方法:将25%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46小时更换1次,持续湿敷。,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0,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药物方法 乙醇外敷: 75%-95 %乙醇外敷用于渗漏性损伤的组织,因其能抑制皮肤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肌体抵抗力,抵制炎症有关。此法方便经济,疗效高,无任何不良反应。,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1,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小水泡的处理心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大水泡的处理(直径1cm以上)伤口消毒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心粘贴贴水凝胶片状敷料,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2,药物外渗/渗出的常规处理,溃疡形成的处理心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抬高患肢禁止在患侧肢体静脉注射,患处勿受压必要时手术治疗,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3,外科处理 如果药物渗漏范围较大、患者有严重疼痛或者渗出发生1 3周后病变部位无愈合倾向,则有必要行清创、植皮等治疗。具体的手术时间、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核磁共振检查及荧光素注射加紫外线照射法可以帮助判断外渗范围,用于确定手术范围。,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4,钙剂外渗/渗出的处理,1、一旦发现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用5m1注射器连接输液针头,抽吸输液针头及细管内未进入皮下的药液。2、 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3、用0.25%0.5%普鲁卡因或者0.1%利多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4、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有活血化瘀药,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抑菌等作用。因此,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5、用25%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功效。6、TDP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炎去肿的目的。,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5,氯化钾外渗/渗出处理,1、早期处理:发现外渗时根据药物特性及局部组织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留药物,更换输注部位,抬高患肢、制动。2、 局部封闭:常用0. 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针5mg或1%普鲁卡因皮下环形注射,可减少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也可以应用静脉应用硫酸镁。从而有效地预防静脉反应和疼痛。3、药液外渗后使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时间越早,红肿消退越快,从而越早减少患者的不适。在取材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优质马铃薯,无变质生芽或变绿,防止因吸收大量变质马铃薯所含龙葵素而中毒。,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6,甘露醇外渗/渗出的处理,1湿敷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20%甘露醇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654- 2湿敷,配合酚妥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25% 50%硫酸镁湿敷。2封闭疗法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常用0.25%普鲁卡因或0.1%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3中西药制剂依照中医祛瘀活d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如: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渗效果好。4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min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 10mg的纱 布敷于外渗处,在用紫外线照射20min左右23次/d,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微循环的效果。,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7,脂肪乳外渗/渗出的处理,1、在输注脂肪乳剂过程中,一日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药物输注,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然后接无菌注射器尽可能抽吸渗到血管外的药液后迅速拔针,压迫针眼23 min,立即用25%50%硫酸镁液冷湿敷,渗出药液较少者,可自行吸收痊愈。2、局部用酒精擦敷外渗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常稀释后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8,脂肪乳外渗/渗出的处理,3、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 m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1中,做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4、75%酒精棉球消毒外渗处皮肤,再将季德胜蛇药碾成粉加硫酸镁注射液调匀成糊状存于有盖小瓶内,然后用棉签将药涂于外渗处皮肤上,面积要超过外渗边缘23cm,厚1 2mm,再用清洁纱布包上,胶布固定,盖上瓶盖。每隔4h换药1次。,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39,局部封闭的方法,用4号半或5号半针头,从漏出部位外范围或红肿皮肤的边缘向中心星点状环形、菱形或扇形缓缓皮下注射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40,化疗药物外渗常规局部封闭方法,常用方法:扇形封闭或环形封闭+冰敷(或结合药物特性热敷)常规药物:生理盐水5-10毫升+2%利多卡因100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环形封闭方法结合外渗范围大小选择多个穿刺点,边推注药物边退针进行环形封闭(箭头所指为针尖方向),药物的外渗与渗出 ppt课件,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