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专业知识精华版.docx
甘肃省10000名考试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认识农业推广学1、 基本概念1、 农业推广是一门进入农业社会就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称为教稼、劝农、课桑。我国“农业推广”一词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用“农业技术推广”。由于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自1985年以来逐渐用广义的“农业推广”一词代替。2、 狭义农业推广:是指对农事生产的指导,即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狭义农业推广,工作业务范围大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推广农业改良的技术和进行技术的扩散。 3、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除了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广义的农业推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农产品运输、加工、储藏指导;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资源利用和自然资源保护指导;农家经营和管理计划指导;农家家庭生活指导;乡村领导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指导;乡村团体工作改善指导;公共关系指导。 4、 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的一种过程。 5、 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经过较长的发展、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2、 简答论述1、农业推广的性质 农业推广的内涵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历史发展而演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都属于教育范畴,是多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 2、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 发展农村农民教育的功能、发展农村科技的功能、发展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功能。 3、农业推广的作用 A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与目标团体链接的纽带。 B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C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 D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E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 4、农业推广的目的 A在国家农业政策和农业推广技术的指导下,应用:“丰收计划”、“星火计划”、“菜篮子工程”、“计划变迁”、“社区发展”,经有系统地组织和安排,在农业推广工作者的帮助下,施教于农民,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以期获得好的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 B在农民自愿改变行为而获得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获得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也就是通过农业推广教育性的工作,培训、传播知识、沟通等,转变农民传统的价值观为现代价值观,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需要。 5、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A研究农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需要,由需要产生心理、心态、动机,从而驱动行为变化的规律。 B研究外界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及其规律如何影响农民行为的变化。 C研究诱导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 6、农业推广学的内容 农业推广史、农业推广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农业推广学的理论基础、农业推广与组织管理、农业推广计划与目标、农业推广教育、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7、与农业推广学关联的学科 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科学,其他学科。 第二部分: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 一、基本概念 1、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由推广人员、推广机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所组成,后者由农民、农民家庭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组成。 2、沟通: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运用媒体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即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信息的过程。 3、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4、单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变,如技术讲座、演讲等,主要是为了传播思想、意见,并不重视反馈。 5、双向沟通:是指发信者与接受者地位不断变化,信息与反馈往返多次,如小组讨论、咨询等。 6、沟通主体:是指承担信息交流的个人、团体及组织。 7、沟通客体:是指沟通的信息内容。 8、沟通渠道:是指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通道和路径。 9、沟通媒介:是指沟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的工具。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声像宣传媒介、语言传播媒介。 二、简答论述 1、在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中农业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业推广人员本人的特征、素质和他所处的农业推广组织、工作环境的优与虐。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f(I,Es)式中P(工作绩效),I(个人特征),Es(环境变量),f(函数符号) 目标团体系统的特征:目标团体系统是指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即农民个人特征、素质和农村居民(农民)所处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B=f(P,Es)式中B(农民行为变革),P(农民个人特征、素质),Es(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f(函数符号) 2、影响农业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社会内容和环境条件有哪些? 社会内容:人际关系的复合体的影响、某种社会结构的影响、某种文化环境的影响。 环境条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农村区域位置环境。 3、 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哪几个因素? A 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 B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 C推广服务系统的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D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 4、农业推广沟通如何分类? 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B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D个人沟通与大众沟通。E信息沟通与心理沟通。 5、农业推广沟通组成的要素有哪些? 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渠道、沟通媒介。 6、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 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程序是:首先由推广人员进行农业信息准备,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变成农民能够理解的信息传递出去,经一定的途径让农民接受;农民在收到信息以后,进行译解,变成自己的意见和采取一定的行为,并将行为结果反馈给推广人员。 7、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有哪些? A在沟通中,推广人员和农民都是沟通的参与者,两者是平等的关系。 B在沟通中,是推广人员主动适应农民,而不是农民去适应推广人员。 C双方肯定是互相影响的,但这种影响作用和性质不同。 8、在农业推广沟通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有哪些? 基本要领:a摆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b正确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c采用适当的语言与措辞;d善于启发农民提出问题;e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f注意沟通方法的结合使用和必要的重复。 沟通技巧:a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影响;b要做农民的知心朋友;c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d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e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f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g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三部分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1、 基本概念 1、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2、 动机:是由需要及外来刺激引起的;是指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 3、需要层次论:是指人类的需要以阶梯形式形成不同的层次,满足了一个层次的需要后,就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4、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 2、 简答论述 1、 简述行为产生的过程。 人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促使动机产生的原因是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引起的。一般来说,人的行为是在某种动机的促使下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机会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中,此时,若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就会引起寻求满足需要的动机,产生指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实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这时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等,以此循环。 2、 试述行为产生的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 需要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任何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人所计划的特定目标的。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当目标实现后,新的目标又会诱发新的需要。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者的关系为: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理论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激励人们去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动机是行为的动因,它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内隐的特点,不易从外部被察觉,但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究真正的动机。动机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条件。 3、 试述行为改变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期望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就可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化论,即通过不断改变环境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目的。 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是靠对需要满足的激励。当人们有需要,又要满足这些需要,实现预期心理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高。4、 试述行为改变的模式。 人的行为是人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按照心理学中的力场理论,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描述成为一个心理力场。行为是个体同其感知到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如下:B=fPEs,B行为、P人、Es个体能感知到的环境、f函数符号。 5、 简述农民行为改变的层次过程。 推广对象行为改变层次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学习的改变,是推广对象行为的一种最基本的改变,即知识、态度、技能、期望四方面的改变,目的在于增进知识、改变态度、增加技能、增强期望。二是行动的改变,此改变是可以观察到的,在农业推广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行动。行动改变是行为改变的最高层次,是环境改变的导源,欲想进行行动改变,通常要经具体学习改变来促成。三是发展性的改变,具体为个人能力、性格的改变,有利于增进工作效率,是一种做事方法的改变。例如领导才能、组织管理才能、合作共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习事物的观念、责任感等的改变。 6、 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有哪些因素? 动力因素:客户经济需要引起的内驱力,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农民的推动力。 阻力因素:农民自身的障碍和传统的文化障碍,农业环境障碍。 7、 个人行为改变经历哪几个时期? A、 解冻期:即一个人从开始愿意放弃旧的行为方式,如个人原有的标准、习惯、传统等,到表示愿意接受新的行为方式的时期。解冻的目的在于激励个人开始正视改变,并认识改变的需要。 B、 改变期:即一个人已被激励去改变时,他的旧行为方式越来越少,而被期望的新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时期。 C、 冻结期:即新的行为方式巩固和加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作是要使新的行为方式成为模式行为。采用的方法是连续强化或断续强化。 8、 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据研究,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有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因素;外因有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 9、 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A、 改变农民个人为中心的策略,即以提高农民本身素质为主的策略。通过推广的教育功能直接改变农民的知识、态度及技能等,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减少或完全克服行为改变的阻力。 B、 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即着眼于改变农业环境的策略。改变农业环境主要是改变农民利用技术创新时所需的各种社会组织环境、政策法律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基础设施及其他服务条件等。 10、 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权力、交换、咨询、培训或教育、操纵、物资供应、提供服务、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第四部分农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 基本概念 1、 农业创新:是指应用于农业领域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2、 农业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从获得新的创新信息到最终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一种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3、 创新者:又称先驱者,指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少数农民,他们冒着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走在发展生产的前列。 4、 农业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5、 无形磨损:创新不及时推广使用就会被新的创新取而代之而“过期失效”。例如一种农药被另一种新农药代替。 6、 有形磨损:某项创新虽然未被新的创新取代,但某项创新本身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例如优良品种混杂退化等。 2、 简答论述 1、 简述农业创新采用的过程和农业创新采用者的分类。 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a认识阶段:即农民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有比他过去所用的更好的新技术信息。b兴趣阶段:即农民知道这项创新以后,想进一步了解创新的方法和结果,对这项创新表示关心和感兴趣,并开始出现学习上的行动。c评价阶段:即一旦农民对创新发生兴趣,就会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对采用创新的得失加以分析、判断。d试验阶段:即农民经过评价,确认了创新的有效性,但为了稳妥行事,先在小块土地上试验。e采用、放弃阶段:即农民经过自己的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决定是否采用创新的最后阶段。创新采用者的分类,根据农民自愿采用某项创新的时间先后或以创新度为前提,将采用者分为五个采用者群体,即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2、 不同采用者在采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规律有哪些? A由认识阶段到试行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B由试行阶段到采用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C由认识阶段到采用阶段所用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 3、 试述影响农业创新采用速度的制约因素。 A农业创新的特点制约,即农业创新的效益性、一致性、复杂性、实验性、观察性和条件性等方面。B采用者接受条件的制约,即包括采用者对农业创新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的影响。 C各种信息的来源制约,即由于各种信息的来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对每个采用者在采用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 4、 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和扩散过程。 扩散方式:传习式、世袭式、接力式、单线式、波浪式、辐射式、跳跃式、飞跃式。 扩散过程: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段。 5、 S型扩散曲线是如何形成的?它揭示了哪些规律?这些规律给推广人员哪些启示? S型扩散曲线的形成:S型扩散曲线形成是由于一项农业创新引进开始推广时,因多数人对它不熟悉,很少有人愿意承担使用的风险,所以一开始扩散总是比较慢,但当通过试验示范,看到试用效果,感到比较满意后,采用的人数就自然逐渐增加,使扩散速度加快,传播曲线的斜率增大。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旧的创新成果被新的创新成果逐渐取代,扩散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曲线就变得比较平缓,直到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在增加,这样就形成了S型曲线。 揭示的规律:a阶段性规律,启示我们一项创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 b时效性规律,启示我们一项创新的应用时间不是无限的,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因此,农业创新出台后,必须尽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行示范,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从试验示范期进入成熟期,同时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特别要防止过早衰退。 c交替性规律启示我们第一,不断地推陈出新,即在一项创新尚未出现衰退的迹象时,就应不失时机地积极引进、开发和储备新的项目,保证创新扩散的连续和发展,不要出现“旧已破、新不出”的被动局面。第二,选择好适当的“交替点”。就是说既要使前一项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益,又要使新的创新及时进入大面积应用阶段。 6、 论述某一新技术在不同地区推广会出现几条扩散曲线,其原因是什么? A.同一创新在不同地区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B.同一创新在不同地区受当地经营条件的影响。 C.创新受所需购入的各项投资是否有效的影响。 D.创新受当地农民文化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E.同一创新扩散速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7、 试述农业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 经营条件因素、技术特点因素、农民素质因素、政府的政策措施因素、家庭、社会机构及其他社会因素。 第五部分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1、 基本概念 1、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农业创新的引进、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推广活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2、 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农业推广工作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使他们协调发展,达到整体效益最佳。 2、 简答论述 1、 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试验示范原则、智力开发原则、合作推广原则、服务配套原则、综合效益原则。 2、 农业推广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 3、 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应如何正确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的三大基本程序? 农业推广程序的7个步骤中,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程序中最基本的三大程序。 A.在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思想观念不同,某项先进技术已在先进地区大面积推广开来,而落后地区还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 B.对于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的实际有效的实用技术,推广部门再进行试验、示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推广部门就应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宣传,号召在同类地区大力推广。 C.科研部门培育的某些新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就适应了某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并且科研部门为了试验研究,在多处设点试验,且有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在某地直接进入推广阶段,运用到生产中去,推广部门就不必再进行重复的试验。 D.由于科研单位研究的某项技术就是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当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E.由于现代科技成果管理上规定,某项科研成果在取得成果前,必须有一定的示范面积。而这些示范工作多是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共同完成的,因此,这样的成果,推广部门不必进行试验就可以在其适应的范围内迅速推广。 F.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科研、教学、推广相脱节的局面,推广项目中都采用了“科、教、推”三结合的形式,建立协调小组,分工协作,联合进行项目攻关。 G.大面积综合组装项目的推广,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都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进行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六部分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与方式 1、 基本概念 1、 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2、 集体指导法:即在同一类型、同一地区、相同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条件下,推广人员把情况相同或相似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示范、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3、 个别指导法:是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 2、 简答论述 1、 按传播方式的不同,农业推广方法可分为几类?各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三类,即大众传播法。特点,a.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b.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c.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d.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性的。集体指导法。特点:a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和经济效益;b信息传递方式属双向交流,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c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一致的意见;d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个别指导法。特点:a处理问题的针对性;b解决问题的直接性;c沟通的双向性;d发送信息量的有限性。 2、 大众传播适用于哪几种情况? A. 介绍农业技术方面的新观点、新成果,提高广大接收信息者的兴趣和认识。 B.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信息和具有重大效益的信息。 C.及时发布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警报等,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D.扩大推广活动的影响。 E.介绍某人成功的经验,以便向他人学习。 F.针对多数农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咨询。 G.强调或重申重要的信息和建议,以便加强记忆。 3、 运用集体指导法有哪些要求?集体指导法的形式有哪些?要求:对推广对象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对方法的要求、对方式的要求、对规模的要求。 形式:集会,如工作布置会、经验交流会、农业专题讲座、农业科技报告会等;小组讨论,如农业专题讨论和非正式讨论交流,培训班;示范,如成果示范、方法示范,现场参观等。 4、 运用个别指导法有哪些要求?个别指导法的形式有哪些? 要求:要有良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要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农业推广人员、尽量创造信息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的条件。 形式: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信息服务等形式。 5、 简述农户访问的步骤和提高农户访问效果的注意点。 步骤:准备、进行、解决问题、考评四个步骤。 注意点:a访问要有目的、计划及准备;b选择好访问对象;c访问时推广人员要有同情的态度,关心农户问题,并有兴趣和信心帮助解决;d做好访问记录,尽可能多记、记全,访问后要及时整理;e访问要有结果,对被访问农户进行考评;f坚持经常访问,特别在关键时期要不失时机地对农户进行访问,不断向农民提供信息,发现情况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6、 目前世界农业推广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A. 一般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一般由中央制定,地方自主权较小,自上而下地制定推广计划。 B.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由商业组织制定,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活动及推广员的聘任等。推广项目通过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当面指导和示范来实施,各种条件均由商业组织提供,农业推广被视为商品生产的一项基本投入,农作物产品的总产量是衡量这一推广成效的尺度。 C.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由高层制定,主要是对培训、走访监督做出严格的安排。项目通过走访和示范实施。基层推广员的配备与农户数成比例。衡量其成效的尺度,一是农产品质量;二是贫穷小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改善程度。 D.群众性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由地方制定,通常由农民协会之类的组织参与制定,科研单位、推广人员及有关部门在其中起积极作用,这样使推广项目能因地制宜。 E.项目推广方式,特点,项目一般由资助机构和受援国政府共同制定并实施,资助机构对项目的目标、计划、实施等有具体要求。衡量项目方式成败的主要尺度是,该项目是否在短期内带来了理想的变化。 F.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特点,推广项目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衡量成效的尺度是农民群众在多大的程度上采取了计划所开发的技术,并不断使用这些技术。 G.费用分摊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的制定工作由承担费用的各级政府共同负责,但一定要满足适当的利益需要。这一方式需要中央政府提供的资金一般比较少。衡量成功的尺度,是农民群众是否愿意和能够以个人或以当地政府部门为单位分担部分费用。 H.教育机构推广方式,特点,推广计划一般由教育机构制定,并主要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来实施。衡量其成效的因素主要是看农民参与推广活动的规模和程序以及技术的采纳情况。 7、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方式有哪几种? 按项目推广技术的方式,技术承包责任制方式,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方式,农业技术知识竞赛推广方式。 8、 农业推广方法综合运用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推广的具体内容。 B推广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C推广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D其他因素。 第七部分农业推广试验与示范技能 1、 基本概念 1、 重复原则,重复可降低试验误差和估计试验误差。 2、 随机原则,由于不同处理间所处的环境条件、供试材料等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差异。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处理应平等分配,即必须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3、 局部控制原则,是指在试验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处理因素以外其他各种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使试验误差降到最小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信。 4、 重演性,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做相同试验时,能获得类似的试验结果,证明试验结果的可信性,这对于成果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5、 技术适应性试验,是指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引入本地区、本单位,在较小的面积上或以较小的规模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其目的是探讨该项新技术、新成果在本地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6、 中间试验,是指在适应性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农作物群体、不同的品种、不同肥料配方用量、不同栽培技术管理等,在当地大面积的条件下,找出最适宜的技术方案,为今后的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奠定基础。 7、 成果示范,是指选择当地经过试验已取得成功的某项成果,如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栽培耕作体系等,在预先选好的科技示范户的地里布点,然后在推广人员的指导下,由示范户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应用,将其应用过程和取得的效果展示出来,示范给其他农户,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鼓励他们仿效的推广方法。 8、 方法示范,是指在推广工作中,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民演示某种技能的一种方法。 2、 简答论述 1、 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推广试验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实验目的要明确,试验结果要可靠,试验条件和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原则:重复原则、随机原则、局部控制原则。 2、 试述种植业技术适应性试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试验目的、试验材料、试验处理、试验方法、试验对照等。 3、 中间试验有何作用?中间试验的实施要求有哪些? 作用:桥梁作用,鉴定作用,完善作用,示范作用。 要求:参试条件,合理布点,设计方案。 4、 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成果示范要有计划地进行;成果示范的技术要可靠;成果示范的目标要同当地政府和农民的经济目标相一致;成果示范要考虑其他配套服务条件;成果示范要精心选择示范地点和示范户;成果示范的布局要合理;布点形式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 实施步骤:设置对照区;种好示范田;示范户保持经常联系;加强指导;进行系统地观察记载;召开观摩会,组织农民参观 5、 简述方法示范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示范内容适合当众表演,且短时间内完成,以实际操作为主,农民亲自操作。 实施步骤:介绍;示范;小结。 6、 成果示范和方法示范各有哪些优缺点? 成果示范的优点:a是介绍新技术、新成果最有效的方法;b对于固执的农民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c农民自己示范经营,说服力强,新技术容易推广。成果示范的缺点:a找一个认真负责,有一定水平的示范户不是很容易:b推广人员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示范周期较长往往需要推广人员长期蹲点:c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推广方法,因为要给与示范户一些优惠条件。 方法示范的优点:a有利于将新技术介绍给农民,农民可以现场看到、听到、问到、做到,所以容易启发农民效仿:b通过方法示范可以培养头脑和操作技术较为灵活的人才:c方法示范是一项成本较低的方法。 方法示范的缺点:a由于条件所限,只能介绍给一部分农民,不能使更多的农民同时观看到表演:b示范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经验,还要有较好的操作水平和演讲口才:c示范者对示范的内容要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等准备工作,并且示范要成功,否则会引起农民的逆反心理。 第八部分农业技术服务与促销技巧 1、 基本概念 1、 技术承包服务,就是用经济手段、合同形式,把推广人员与生产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来推广技术的一种经济责任制度。 2、 技术咨询服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就特定技术项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 3、 技术经营服务,是指农业推广机构兴办各种经营性实体,把推广技术与提供各种必要的经营服务结合起来“既开方,又卖药”,更好地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4、 技术市场服务,是指把农业科技成果纳入整个经济活动和商品流通中,与其他商品一样进行交换和流通,最后,将其转化、物化到农业生产中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促销,是农业推广部门及实体为了激发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欲望,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传播技术和商品信息,影响农民行为,提高技术普及率,扩大产品销售量而进行的一系列促进工作。 2、 简答论述 1、 试述技术承包的形式和做法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形式和做法:联产提成技术承包,产定酬技术承包,联效联质技术承包,集团综合承包,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承包,对部门、项目和种植大户的承包,开发性承包。 注意的问题:确定技术承包的内容,正确合理地处理好技术承包人员的报酬和收入分配,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责任。 2、 技术咨询服务的范围有哪些?技术咨询服务的程序包括哪几步? 范围:a为地区、行业、部门农业推广规划的制定和农业科技项目的选择,进行技术预测、评价、论证以及为组织实施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b为农业技术攻关、农业技术综合改造工程提供咨询服务。 c为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咨询服务。d为农业技术难题组织会诊。 e为农业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咨询服务。 f为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咨询服务。 g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和预测。 h为有关农业技术引进和改造项目贷款提供可行性咨询服务。 I为有关专业人才培训提供信息或方案。 服务程序步骤:明确课题、开展调研、签订合同、组织力量、具体实施、项目验收、跟踪服务。 3、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A.技术咨询服务的方向问题。B.经济效益问题。C.接受能力问题。D.技术咨询服务成果的使用寿命问题。F.事后服务的问题。G.承担责任的问题。H.价格问题。 4、 开展技术经营服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有哪些? 基本原则: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遵纪守法,确保经营服务的健康发展,立足服务,讲求信誉。 业务范围:产前提供信息和物资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提供贮运、加工和销售服务。 5、 按照经营范围可将技术经营服务分为几种类型? 技物结合式;产、供、销结合式;生产性经济实体;技劳结合式。 6、 农业技术市场包含哪几个基本要素? 技术商品、买方、卖方和中介四个基本要素。 7、 农业技术市场的经营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经营内容:农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 经营形式:直接交易;中介交易;联营交易;推广交易。 8、 最佳促销方式应考虑哪几个因素? 市场性质、促销费用、产品特性。 第九部分农业推广写作与语言 1、 基本概念 1、 农业推广论文,是用书面形式表述在农业推广领域里进行的研究、开发及推广的学术性文体。 2、 农业推广科技报告,是指对推广活动中的有关情况用书面方式向主管单位或负责单位所做的报告。具有告知性、客观性、针对性三方面的特点。 3、 农业推广语言,是农业推广交往的工具、推广内容的输送工具以及科技成果扩散的媒体。它具有传播性、推销性、说服性和启发引导性等特点。 2、 简答论述 1、 农业推广论文的结构格式有哪几种?每种结构格式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a三段式结构:绪论、本轮、结论;b多项式结构: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2、 农业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A.前言,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B.市场需求情况拟定规模。 C.资源、原材料、资料及共用设施情况。D.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E.环境保护、环境现状、三废治理和回收的基本方案。F.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G.拟建项目的实施计划、勘察设计周期和速度设、备订货、制造周期和进度、工程施工周期和进度、调剂和投产时间、拟建项目实施的可行方案。H.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I.产品成本的估算、原材料消耗定额、价格、各种费用的定额指标、工资标准、折旧、税金、利息、总成本及单位成本计算。J.经济效果评价、财务评价、销售收益、偿还能力和投资回收年限的估算、国民经济评价及评价结论。K.附件、将有关调查研究资料及文件,以附图、附表及协议条文等形式列附于后,以备查考。 3、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能力。 A.表达能力,注意词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注意词语的艺术性、注意词语色彩的调配;B.发送能力,说话时对语言的速度和节奏、声音的高低和轻重、语流的抑扬顿挫的控制变化能力。C.表演能力,说话时运用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手段来演示内容的能力。 4、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 A.心理沟通的技巧,以礼相待、情感靠拢,善于心理换位,从对方的角度解释问题,求新求异,引起兴趣,利用一切亲缘关系及年龄、性别等特点。B.问的技巧,根据场合、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提问需要控制,要有目的地提问,掌握语言技巧,讲究提问方式。C.答的技巧,认清问题所在,使回答具有针对性,突破问句的控制,使回答具有灵活性,掌握接引技巧,使回答具有艺术性。 5、 在演讲中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做好临场发挥? 自我心理调节、听众心理的掌握、声调的运用、表情神态的掌握、整体形象的掌握。 第十部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 1、 基本概念1、 农业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反映和农业有关各方面客观事物表征的一种资源。二、简答论述 1、 信息有哪些特征?农业信息种类可分为哪几种?其信息的来源包括哪些方面?特征:有效性、时效性、传递性、寄载性、共享性、普遍性、规范性、可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