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史.docx

    • 资源ID:1775819       资源大小:300.64KB        全文页数:1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史.docx

    第一章 中醫耳鼻喉科學發展史一、 選擇題(一)A型題1.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五官科醫生,可以說是:C A華佗 B張仲景 C扁鵲 D葛洪 E孫思邈2.最早對耳聾做出定義的古籍是:D A周禮 B 山海經 C禮記 D左傳 E史記3.最早記載鼽嚏,並認識到本病與氣候、環境的異常變化有關的古籍是:CA內經 B山海經 C禮記·月令 D 左傳 E 五十二病方4.用耳滴法、滴鼻法、吹鼻法以搶救危重患者最早記載于:CA內經 B傷寒論 C金匱要略 D肘後備急方 E備急千金要方 5.內經為耳鼻咽喉口腔科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其中記載耳鼻咽喉口腔病證達:BA 20多種 B 30多種 C40多種 D50多種 E60多種6.首次記載耳道異物、食道異物等處理方法的醫著:CA備急千金要方B外科大成 C肘後備急方 D外台秘要 E千金翼方7.首次記載燒灼(烙法)治療咽喉病的醫著:EA備急千金要方B外科大成 C肘後備急方 D外台秘要 E千金翼方8首次將鼻、口、舌、唇、喉、耳病歸納在一起,並稱之為七竅病的醫籍是:DA針灸甲乙經 B肘後備急方 C諸病源候論 D備急千金要方 E外台秘要9.“升麻揩齒方,每朝楊柳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亮”,這是最早有關刷牙的記載,見於:E A本草綱目 B備急千金要方 C肘後備急方 D新修本草 E外台秘要10.首先提出“虛火致喉痹”病機觀點的醫家是:D A 劉完素 B李東垣 C張從正 D朱丹溪 E嚴用和11.在耳痹咽喉口齒專科古籍中,傳世至今的較早的一本專著是:DA張仲景的口齒論 B陳葆善的白喉條辨 C沈之問的解圍元籔 D薛生白的口齒類要 E鄭梅澗的重樓玉玥12.我國最早記載鼻息肉摘除術的醫家和醫著是:CA王肯堂的證治準繩 B王洪緒的外科證治全生集 C陳實功的外科正宗D齊德之的外科精義 E鄭梅澗的重樓玉玥13.介紹了鼓膜按摩術的醫著是:E A傷寒雜病論 B針灸甲乙經 C聖濟總錄 D濟生方 E景嶽全書14.重樓玉玥創立的治療白喉的主要方劑是:CA 除瘟化毒散 B神仙活命飲 C養陰清肺湯 D清瘟敗毒散 E清咽利膈湯15.中醫耳鼻咽喉科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科,真正在組織上、教育上、臨床上完全獨立的時間是:EA 唐代 B宋代 C1949年 D1958年 E1972年後16.全國中醫耳鼻咽喉科學會成立的時間和地點是:DA. 1972年3月廣州 B. 1978年12月北京 C .1985年5月成都 D.1987年9月南京 E .1988年5月武漢17.國家教委首先批准廣州、成都兩所中醫學院開辦“中醫五官科學專業”並開始招生的時間是:E A 1972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87年 E1988年18.由衛生部組織編寫,代表我過當時最高水準的大型醫學全書之分冊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其主編是:C A耿鑒庭 B張贊臣 C王德鑒 D幹祖望 E蔡福養二、B型題A周禮 B山海經 C禮記·月令 D左傳 E史記1. 最早對耳聾作出定義的古籍是:D2. 最早記載鼽嚏的古籍是:C3. 最早將眼、耳、口、前後二陰歸納為九竅的古籍是:A A 備急千金要方 B外科大成 C肘後備急方 D外台秘要 E千金翼方4. 首次記載耳道異物、食道異物等處理方法的醫著是:C5. 首次記載燒灼(烙法)治療咽喉疾病的醫著是:EA嚴用和 B劉完素 C張從正 D李東垣 E朱丹溪6. 最早描述慢性單純性鼻炎症狀特點的醫家是:B7. 填補了前人對鼽嚏具體症狀描述之空白的醫家是:BA沈之問的解圍元籔 B龔居中的紅爐點雪 C薛己的外科發揮D樓英的醫學綱目 E竇夢麟的瘡瘍經驗全書8. 首次記載喉麻風的醫家和醫著是:A9. 首論喉結核的醫家和醫著是:B10.首載喉菌、耳菌、耳痔的醫家和醫著是:EA外科發揮 B外科正宗 C外科大成 D重樓玉玥 E紅爐點雪11.首次明確提及咽喉梅毒的醫著是:A12.首次提及白喉(白纏喉)的醫著是:D13.對頸部腫塊即失榮的診治有較多論述,並認識到犯此俱為不治的醫著是:BA王肯堂的證治準繩 B王洪緒的外科證治全生集 C陳實功的外科正宗D 齊德之外科精義 E鄭梅澗的重樓玉玥14.我國最早記載鼻息肉摘除術的醫家和醫著是:C15.對耳鼻喉舌口齒外傷有較全面論述(如氣管吻合術、耳廓外傷整形術、舌外傷整形術)的醫家和醫著是:AD型題1.1973年在長沙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填補了我國先秦時期臨床史料的空白,其中在耳鼻咽喉口腔方面:BDA涉及內容十餘處 B涉及內容二十餘處 C涉及內容三十餘處 D涉及病證十餘個 D涉及病證五個2.朱丹溪的學術思想,在耳鼻咽喉口腔科學領域的反映,主要有兩方面:AB A重視陰虛,首先提出虛火致喉痹的觀點 B重視痰證 C重視扶正祛邪D注重氣虛挾痰 E重視病因病機的分析3.國家教委於1988年首先批准哪兩所中醫學院開辦“中醫五官科學專業”,並開始招生:廣州中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AE4.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ACA 首創“喉痹皆屬於夥”的觀點 B首先提出虛火致喉痹的病因病理由C 首先報導內腔鏡取異物的原始方法:紙卷成筒,放入口內,再用筷子縛住小鉤,把誤吞的銅錢取出D.首先記載耳道異物的處理方法:百蟲入耳,好酒灌耳內而出 E 首先報導魚刺鯁喉的取出方法(四)X型題1.在周禮中,被稱作九竅的功能器官是:ABCDEA眼 B耳 C鼻 D口 E前後二陰2.金匱要略最早記載“救卒死而目閉者”使用的方法是:BCDA 滴眼 B滴耳法 C滴鼻法 D吹鼻法 E吹喉法3.傷寒論治療少陰咽痛證運用的方劑是:ABCDA豬膚湯 B甘草湯或桔梗湯 C苦酒湯 D半夏散及湯 E吳茱萸湯4.夏商時期,對耳鼻咽喉口齒病已有初步認識,甲骨文中除有疾耳、疾齒、疾舌等文字外,還有:ADEA疾口 B疾咽 C疾喉 D疾自 E疾言5.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首次記載了多種異物的處理方法,肺氣腫異物有:ACDA耳道異物 B鼻腔異物 C氣管異物 D食道異物 E口腔異物二、非選擇題(一) 名詞解釋1.貞旨自疾 2.耳目痹醫 3.咽中如有灸臠肉 4.顙叫子 5.太醫署(二)填空題1.周禮中,將、稱作“九竅”。2.據史記記載,可算是我國最早的五官科醫生。3.最早對耳聾做出定義的古籍是。4.最早記載鼽嚏,並認識到此病與氣候、環境等異常變化有關的古籍是。5.滴耳法、滴鼻法、吹鼻法最早記載於,用以。6.最早描述婦人咽中如有臠肉一證,即現稱之,用湯治療也運用至今。7.傷寒論對少陰咽痛證進行辨證施治,運用、等方法治療,至今仍為臨床所採用。8.西元624年,唐朝政府設立,可以說是世界商最早的醫學校。其醫科中有專業,使五官科在臨床及醫學教育中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9.唐代著,首次將歸納在一起,稱為“七竅病”,整卷獨立地介紹了五官科病證。10.金元醫家首先報導內腔鏡取異物的方法,紙卷成筒,放入口內,再用筷子縛小鉤,把誤吞入的銅錢取出。11.金元時代,李東垣的法,給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內治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朱丹溪的學說至今在耳鼻咽喉口腔科領域裏仍佔有重要的地位。12.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先提出 致喉痹的病因病機,其學說至今在耳鼻咽喉口腔科中仍佔有重要位置。13.薛己的一書,使傳世至今的耳鼻咽喉口齒專科書中較早的一本。14.在一書中最早了鼻息肉摘除術。15.明代曹士衍的記載了咽鼓管自行吹張法治療耳重的方法,比靈樞·刺節真邪記載的方法更加明確具體。16.張景嶽的卷二十七中介紹了有效實用的治療白喉的主要方劑。18.西元年月,全國中醫耳鼻喉科學會在市正式成立。(三)判斷說明題1.內經為我國最早記載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古籍。2.中醫耳鼻喉科早在唐朝已建立了。3.內經最先描述了有關梅核氣的症狀。4.扁鵲市我國最早的五官科醫生。5.內經為中醫耳鼻咽喉口齒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寄出。6.諸病源候論最早記載了耳道異物、氣道異物及食道異物的處理方法。7.劉完素首先報導內腔鏡取異物的原始方法:用紙卷成筒,放入口內,再用筷子縛小鉤,把誤吞的銅錢取出。8.外科大成首先報導鼻息肉摘除的手術方法。9.景嶽全書首先記載了耳咽管自行吹張法。10.醫宗金鑒首先記載鼓膜按摩法。11.口齒類要是傳至今日的最早的咽喉口齒科專書。12.第一本中醫耳鼻喉科學專門教材於1960年出版。(四)簡答題1.周禮中,被稱作九竅的功能器官包括哪些?2.禮記·月令曰:“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嚏。”請簡述其在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發展史上的意義。3.清代有哪些重要的疫喉專著(請列出6部以上)?4.清代在喉科方面有哪些綜合性的重要著作(不含疫喉專著,請列出6部以上)?5.新中國成立後,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的新興,主要表現在哪幾方面?請簡述之。(五)論述題1.傷寒雜病論對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治療,主要有哪些貢獻?2.試述內經對耳鼻咽喉口腔科發展的影響。3.兩晉至隋唐時代,耳鼻咽喉口腔科有哪些重大發展?4.試述金元四大家對耳鼻喉科的貢獻。5.明清時代在耳鼻咽喉口腔科方面有哪些主要成就?參考答案二、 非選擇題(一) 名次解釋1. 語出夏商時代的卜辭,意為一個叫旨的人,鼻子害了病。“自”是鼻的意思。2.見於史記,為我國最早的五官科醫生的名稱。據說扁鵲國洛陽時曾當過耳目痹醫。3.見於金匱要略,意為咽中如有異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現在稱之“梅核氣”。4.見於宋代的夢溪筆談,一種以竹木牙骨之類做成的類似于現代的人工喉的裝置。5.為唐朝政府設立的一種培養醫學人才並兼顧醫療的專門機構。(二)填空題1.眼 鼻 耳 口 二陰2.扁鵲3.禮記·月令4.金匱要略 搶救危重患者6.金匱要略 梅核氣 半夏厚樸7.豬膚湯 甘草湯 桔梗湯 苦酒湯 半夏散及湯8.太醫署 耳目口齒9.孫思邈 備急千金藥方 鼻口舌唇齒喉耳10.張從正11.益氣升陽 養陰12.虛火 養陰13.口齒類要14.外科正宗15.保生秘要16.景嶽全書 鼓膜按摩術17.養陰清肺湯18.1987 9 南京(三)判斷說明題1.不正確。早在夏商時代的甲骨文卜辭已有關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記載。2.不正確。唐朝的醫學分科中有耳目口齒科,並非現代概念上的中醫耳鼻喉科。3.不正確。最早描述有關梅核氣症狀的醫籍時金匱要略。4.正確。此事蹟見於史記。5.正確。6.不正確。最早記載耳道異物、氣道異物及食道異物的處理方法的古籍時晉代葛洪所撰的肘後備急方。7.不正確。此方法為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首先報導。8.不正確。鼻息肉摘除手術的原始方法為外科正宗首先報導 。9.不正確。耳咽管自行吹張法系靈樞·刺節真邪中首先記載。10.不正確。鼓膜按摩法為景嶽全書中首先記載。11.正確。12.不正確。第一本中醫耳鼻喉科學專門教材出版於1980年。(四)簡答題1.包括眼、耳、口、前後二陰共九竅。2.有兩層含義:一是現存古籍中對鼻鼽的最早記載,說明中醫學歷史悠久;二是說明當時已認識道疾病與氣候、環境的異常變化有關。3.清代除產生了大量的疫喉專著外,還有近50部綜合性咽喉科專著,較重要的有:尤氏喉科秘書、喉科指掌、咽喉經驗秘傳、經驗喉科紫珍集、重樓玉玥、喉科心法等。4.從乾隆十二年至光緒二十八年的一百多年間,白喉、疫喉痧等傳染病幾度流行,對人民生命危害極大,同時也促進了對疫喉的防治研究,其間有40餘部疫喉專著問世,較重要的有:時疫白喉摘要、喉科白腐要旨、白喉全生集、白喉治法表抉微、白喉條辨、疫痧草、疫喉淺論、爛喉輯要、白喉正義等。5.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進入新興時期,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真正獨立,專業隊伍不斷擴大。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專業教育快速發展。不斷整理和提高本學科理論。中西醫結合使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出現了廣闊的前景。(五)論述題1.主要有一下三方面的貢獻:運用辨證施治的方法號子裏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疾病,如在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中,對少陰咽痛證就有:虛火上炎者用豬膚湯;客熱上幹者用甘草湯或者桔梗湯;咽喉生瘡者用苦酒湯;客寒上犯者用半夏散及湯。較以前之一方治一病前景了一大步,因而療效確切。介紹了不少治療本專科疾病的經驗。入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最早記錄了現稱之為“梅核氣”一病,並用半夏厚朴湯治療。金匱要略還論述了衄血的病機、證治、預後、治療禁忌等,至今仍有臨床價值。其數十首方劑,至今仍用於本專科臨床。外治法的使用:金匱要略不僅臨證處方豐富多彩,劑型及外治法亦多種多樣。除傳統的湯、丸、散、酒、洗劑外,還有滴耳、滴鼻、吹鼻等劑型及方法。入“救卒死而目閉者,用搗薤汁灌耳中,吹皂莢末鼻中“滴耳法、滴鼻法、吹鼻法均最早記載於此。2.主要有五方面:概括的論述了耳鼻咽喉口腔的生理功能。入靈樞·憂患無言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認識搗耳鼻咽喉口腔不是孤立的器官,而是通過經絡聯繫,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聯繫,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心主舌在竅為舌”、“肺主鼻在竅為鼻”等。對本專科疾病的病因病機也有不少的論述。素問·氣厥論:“膽移熱於腦,濁涕下不止也”。素問·陰陽別論:“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等等。 總結出一系列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除“標本緩急”、“正治反治”、等對本專科疾病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外,在具體病證的內治、針灸、導引方法上亦有不少內容,如“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藥”,“嚏者,補足太陽滎眉本”等。在靈樞·刺節真邪中,還有類似于咽鼓管自行吹張法的記述,比國外的介紹早約2000年。對本專科臨床作了較全面的總結。共記載病證30多種,如耳鳴、耳聾、鼽嚏、鼻淵喉痹、齲齒等。3.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發展:五官科的建立。由於五官科疾病的客觀存在和醫著中的病證和醫學規類問題,必然促進了五官科學的形成。針灸甲乙經和肘後備急方最早將耳鼻咽喉口腔等五官病證做專卷論述,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在卷6中,首次將鼻、口、舌、唇、喉、耳病歸納為七竅病,整卷獨立的介紹了耳鼻咽喉口腔科病證。在臨床及醫學教育中,亦開始成為獨立的專科。西元624年,唐代政府設立太醫署,分為醫、針、按摩等四科,其中醫科又分為體療、瘡瘍、少小、耳目口齒等五個專業。耳目口齒科學生經過4年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考試成績優良者,才成為合格的醫生 認識疾病方面有進步。諸病源候論對疾病的觀察比較詳細,對病證的病因病理、證候及對病情的發生、發展都作了較詳盡而精闢的闡述。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卷21中,收載水銀中毒發生口腔炎,並提出預防中毒的措施 治療方法豐富多彩。針灸甲乙經涉及本科用穴60多個。肘後備急方首載耳道異物、氣管異物、食管異物的多種處理方法。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用滴鼻、吹鼻、塗鼻等方法治療鼻病;用含服、濕貼、熱敷治口病;用薰牙法治牙痛;用吹喉、含嗽、烙法治療咽喉病等方法。4.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中,對一些專科病證的描述於病因病機的分析較深入細緻。如明確指出鼻窒的主症是“但側臥上竅通利,而下竅閉塞。對鼽嚏的定義也有較確切的認識, “鼽者,鼻出清涕也”,“嚏者,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也。”填補了前人對此病證狀描述的空白。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提出“喉痹皆屬於火”的觀點,治療熱性咽喉病時常配合針刺出血以泄其熱,並首先報導內腔鏡取咽中異物的方法。李東垣提出“脾胃虛則九竅不通”,治療則強調補脾胃、升清陽、通清竅的益氣升陽法,如用柴胡聰明湯治療耳鳴耳聾,用溫衛湯、溫肺湯治療鼻窒等,對後世頗有啟發。朱丹溪在本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一是重視陰虛,其養陰學說至今在本科中仍占重要地位;二是重視痰證,有些著名觀點,至今仍為人們所接受,還準確描述了內耳性眩暈的症狀特點:“眩者,言其黑運轉旋起則欲倒。”5.明清時代在耳鼻咽喉口腔科方面的主要成就有: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內容不斷豐富和創新。這一時期,有不少醫著問世,其中不乏耳鼻咽喉口腔科學病證內容,如普濟方、景嶽全書、證治準繩等均有本科專著專篇。口齒類要是本專科書中較早的一本。這時有不少病證首次論及,如喉麻風、喉結核、咽喉梅毒、喉瘤、耳菌、耳痔、白喉等。另外,治療方法也趨於科學實效和完善合理。如外科正宗記載的鼻息肉摘除術,其原理就與現代相同。曹士衍介紹的咽鼓管自行吹張法,則沿用至今。咽喉科學不斷發展,一支獨秀。由於疫喉在一百多年間數次大流行,促進了醫家對咽喉病的防治研究,可以說,清代對本科的最大貢獻在喉科方面:一是疫喉的防治研究,其間有40餘部疫喉專著問世,如時疫白喉捷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條辨、疫痧草等;二是喉科專著陸續問世,計有近50部,較著名的有尤氏喉科秘書、喉科指掌、重樓玉玥等,特別是鄭梅澗的重樓玉玥為清代影響最大的喉科名著。同時,醫家們還創造了一些專科檢查和治療器械,如壓舌板、對光檢查法、蒸薰壺等。第二章 耳科學第一节 耳科概述一、 選擇題(一)A型題1.顳骨由5個部分組成CA鱗部、頂骨、蝶骨、乳突部、莖突 B頂骨、鱗部、枕骨、額骨、顴骨 C鱗部、乳突部、岩部、鼓部、莖突 D蝶骨、岩部、乳突部、鼓部、莖突 D顴骨、鱗部、岩部、鼓枕骨2.成人外耳道平均長度為CA 1.52.0cm B 2.02.5cm C 2.53.5cm D 3.54.0cm E 4.04.5cm3.鼓膜由外向裏分3層CA複層鱗狀上皮層、肌層、粘膜層 B粘膜層、肌層、複層鱗狀上皮層、C複層鱗狀上皮層、纖維組織層、粘膜層 D粘膜層、纖維層、複層鱗狀上皮層、E纖維層、肌層、粘膜層4.前庭窗的位置CA骨岬的前上方 B骨岬的前下方 C骨岬的後上方 D骨岬的後下方 E骨岬的中央5.聽骨鏈的排列自外向內是AA錘骨 砧骨 鐙骨 B砧骨 錘骨 鐙骨 C砧骨 鐙骨 錘骨 D錘骨 鐙骨 砧骨 E鐙骨砧骨錘骨6.附著在前庭窗上的鐙骨部位是EA鐙骨頭 B鐙骨頸部 C鐙骨前腳 D鐙骨後腳 E鐙骨足板7.咽鼓管的開口AA一端在鼓室,另一端在鼻咽部 B 一端在鼓室,另一端在鼻腔底部 C一端在鼓室,另一端在中鼻部 D一端在鼓竇,另一端在上鼻道E 一端在鼓竇,另一端在鼻咽部8.小兒咽鼓管的解剖特徵AA鼓室口與咽口水平,管腔較短,內徑較寬B鼓室口低於咽口,管腔較長,內徑較寬 C鼓室口高於咽口,管腔較長,內徑較寬 D鼓室口低於咽口,管腔較短,內徑較窄 E鼓室口高於咽口,管腔較短,內徑較窄9.鼓索神經是哪一條神經分出的DA迷走神經 B舌咽神經 C三叉神經 D面神經 E舌下神經10.聲音傳入內耳的途徑是AA外耳 鼓膜 聽骨鏈 前庭窗 B外耳 鼓膜 聽骨鏈 圓窗 C外耳 鼓膜 聽骨鏈 半規管D外耳 鼓膜 聽骨鏈 球囊 E外耳 鼓膜 聽骨鏈 橢圓囊11.正常人能聽見聲波頻率範圍是CA 20 1000Hz B 20 10000 Hz C 20 20000 Hz D 20 35000 Hz E 30 35000 Hz12.鼓膜的有效振動面積約為DA 25mm 2 B 35mm2 C 45 mm2 D 55mm2 E 75mm2 13.聲波經過鼓膜、聽骨鏈到達鐙骨足板時可提高EA17倍 B 21.1倍 C 27倍 D 20.1倍 E 22.1倍14.咽鼓管的鼓室端開口在CA 鼓室頂部 B 鼓室底部 C 鼓室前部 D 鼓室後壁 E 鼓室內壁15.人耳感覺最為敏感的聲波頻率為EA.200 1000 Hz B.400 1500 Hz C.600 2000 Hz D. 800 2500 Hz E.1000 3000 Hz16.測試鐙骨是否固定的試驗為DA 林納試驗 B 韋伯試驗 C 施瓦巴赫試驗 D蓋萊試驗 E 言語測聽17.光錐位於鼓膜的AA 前下方 B 後下方 C 前上方 D 後上方 E 中央區18.前庭功能檢查冷熱實驗時,受檢查者取仰臥位,頭前傾DA 60度 B 50度 C 40度 D 30度 E 20度19.前庭功能檢查冷熱試驗時,向受檢查者外耳道內灌水的時間是CA 60秒 B 50秒 C 40秒 D 30秒 E 20秒 20.前庭功能檢查冷熱試驗時的水溫是DA (40±7)0 C B. (39±7)0 C C. (38±7)0 C D (37±7)0 C E (36 ±7)0 C21.前庭功能檢查冷熱試驗結果,一側耳對冷、熱均無反應或者反應減弱表示BA耳蝸病變 B半規管病變 C橢圓囊病變 D球囊病變 E 外淋巴痿22.前庭功能檢查冷熱空氣法適用於BA 鼓膜正常 B 鼓膜穿孔 C鼓膜內陷 D 鼓膜粘連 E 鼓膜鈣質沈著23.聽性腦幹反應測聽中,用來估計聽閾的波是EA I波 B II波 C III波 D IV波 E V波24.常用於預防耳鳴耳聾的方法是CA 耳穴注射 B 鼓膜穿刺術 C 鳴天鼓 D 咽管自行吹張法 E 耳針25.對於風熱之邪侵犯耳竅,病屬初起,證見耳微脹痛、堵塞感、聽力減退,最適宜的治法是CA 溫肺固表 B 疏風散寒 C 疏風清熱 D 泄火解毒 E 清泄肝膽26.對於耳部流膿火鼓膜後由滲出液之證,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是EA 清肝瀉火 B 散淤排膿 C 行氣通竅 D 益氣升陽 E 利水滲濕27.耳病內治法中常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的治法濕EA 疏風清熱法 B 瀉火解毒法 C 補腎填精法 D 散淤排膿法 E 行氣通竅法(二)B型題A外耳生理 B中耳生理 C耳蝸生理 D中樞聽覺生理 E前庭生理1.能刺激聽覺神經,將聲音變成神經活動的是C2.辨別聲源方向,協同集聲作用的是A3.通過鼓膜與聽骨鏈的傳聲變壓,把聲能傳入內耳的是BA 前庭窗 B 咽鼓管的鼓室開口 C 頸靜脈竇 D 鼓竇開口 E 鼓室蓋4.鼓室前壁的重要結構是B5.鼓室後壁的重要結構是D6.鼓室上壁的重要結構是EA 鼓膜 B 前庭窗、圓窗 C 頸靜脈竇 D 面神經乳突段骨管 E咽鼓管的鼓室開口 7.鼓室內壁的重要結構是B8.鼓室下壁的重要結構是C9.鼓室外壁的重要結構是AA 提高共振頻率 B 傳遞聲能 C 保持中耳內外壓力平衡 D 轉換聲能形式,使聲音變成神經活動參數 E防止或減輕耳蝸的聲損傷10.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是C11.鼓室肌的生理功能是E12.鼓膜的生理功能是BA林納試驗 B韋伯試驗 C施瓦巴赫試驗 D蓋萊試驗 E純音聽力計檢查法13.比較兩側的骨導聽力常用B14.檢查鐙骨是否活動常用D15.瞭解聽敏度,估計聽覺損害程度等常用EA 自發性眼震 B 位置性眼震 C 變位性眼震 D 疲勞性眼震 E 中樞性眼震16.無須通過任何誘發措施即已存在的眼震是A17.在重複檢查中原有的眼震補再出現或強度減弱的眼震是D18.患者頭部處於某種位置時方才出現的眼震是B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腎19.開竅於耳的是E20.寄竅於耳的是A21.氣通於耳的是BA 足少陽膽經 B 足陽明胃經 C 手少陰心經 D 足太陽膀胱經 E 手太陽小腸經22.從巔至耳上角的經脈是D23.從耳後入耳中,走耳前的經脈是A24.從頰車上耳前的經脈是BA 足厥陰肝經 B 足陽明大腸經 C 手少陽三焦 D 手太陽小腸經 E 足太陽膀胱經25.從耳後入耳中,走耳前的經脈是C26.由目銳眥入耳中的經脈是DA 肝腎不足 B 脾虛濕濁停聚 C 肝膽火熾,濕熱壅盛釀膿 D 火毒內攻,邪犯心包 E 火熱邪毒,上攻耳道作腫成膿27.耳病已久,耳內微不適或脹塞感,耳鳴重聽,無流膿史,多為A28.耳痛加劇,耳膿驟然增多或減少,頭痛劇烈,壯熱,嘔吐,多為D29.耳部疼痛,牽引耳郭或壓迫耳屏時更疼痛,多為EA 參苓白術散 B 六味地黃湯 C 仙方活命飲D 通氣散 E 龍膽瀉肝湯30.常用於健脾滲濕的方劑是A31.常用於行氣通竅的方劑是D32.常用於散淤排膿的方劑是C(三)D型題1.鼓膜與聽骨鏈的共同生理功能是CDA 保持傳入聲波的音色 B 保持中耳內外壓力的平衡 C傳導聲音 D提高聲壓 E 緩衝高聲強2.鐙骨肌與鼓膜張肌的相互作用能ADA減弱聲音傳導 B 使鼓膜的緊張度增加 C 減弱聲音傳導D 減輕過強的聲音對耳蝸的損害 E 保持中耳內外壓力平衡3.鼓室滴藥法與導管吹張法BDA 適用於鼓膜未穿孔者 B 適用於鼓膜穿孔者 C 可聽察鼓膜振動聲D 瞭解咽鼓管是否通暢 E 可觀察鼓膜運動情況4.主觀測聽法與客觀測聽法ACA 適用于成人 B 適用于嬰幼兒 C 適用于主觀意識正常者 D不需受試者行為配合 E 能完全反映受試者的實際聽功能水平5.純音聽閾測試法與聲導抗測試法ACA 適用于成人 B 適用于嬰幼兒 C 可用于診斷傳導性耳聾 D不需受試者行為配合 E 能完全反映受試者的實際聽功能水平6.音叉試驗與純音聽力計檢查ADA 適用于成人 B 適用于嬰幼兒 C 適用于偽聾 D 需受試者行為配合 E 能完全反映受試者的實際聽功能水平7.從耳後入耳中,走耳前的經脈試BCA 足陽明胃經 B 足少陽膽經 C 手少陽三焦經 D 手太陽小腸經 E足太陽膀胱經8.濕濁內停,耳流膿與鼓膜後有滲出液,適用AEA 利水滲濕法 B 健脾燥濕法 C 配入散邪通竅藥 D 配入活血通竅藥 E 配入行氣通竅藥9.對於耳閉的耳堵塞脹悶與鼓膜內陷最適宜的療法是BEA 鳴天鼓 B 咽鼓管自行吹張法 C 灸百會穴 D 耳部按摩 E 鼓膜按摩術(四)X型題1.將鼓膜分成緊張部和鬆弛部的是ABA 錘骨的前襞 B 錘骨的後襞 C 光錐 D 錘骨柄 E錘骨短突2.中耳包括ABCDA 鼓室 B 鼓竇 C 咽鼓管 D 乳突 E面神經3.聽骨鏈的生理功能是ABCA實現有效的阻抗匹配 B 對高聲強起緩衝作用 C 提高聲壓 D 保持體位平衡 E 保持中耳內外壓力平衡4.聽神經在內聽道內分為ABA 前庭神經 B 蝸神經 C 面神經 D 三叉神經 E鼓索神經5.與人體維持平衡有關的因素是ABCA 前庭 B 本體感覺 C 視覺 D 大腦 E骨迷路6.骨半規管包括ABCA外半規管 B 上半規管 C 後半規管 D 左半規管 E右半規管7.內耳骨迷路包括ABCA 耳蝸 B前庭 C 半規管 D岩錐 E 枕骨8.根據氣化程度,乳突可分為ABCEA 氣化型 B 板障型 C硬化型 D 軟化型 E 混合型9.鼓膜的正常標誌有ABCEA 前皺襞 B 後皺襞 C 光錐 D 鼓環 E 錘骨短突10.面神經管可分為ABDA迷路斷 B 鼓室段 C 內耳道段 D 乳突段 E 莖乳孔段11.顳骨內面神經自上而下的分支為ABCA 岩淺大神經 B 鐙骨肌神經 C 鼓索神經 D 顳面支 E 頸面支 12.外耳的神經來源主要有ABA 下頜神經的耳顳支 B 迷走神經耳支 C 岩淺大神經 D 鼓索神經 E 翼管神經13.主觀測聽法包括ABCDEA 秒錶檢查 B 音叉檢查 C 純音閾上功能測試D 言語測聽 E 純音聽閾測試14.客觀測聽法包括ACEA 電反應測聽法 B音叉檢查 C 聲導抗測試 D 純音聽閾測試 E耳聲發射測試15.確定面神經麻痹受損部位的檢查方法有ABCDA 舌前2/3味覺功能測定 B淚液分泌功能測定 C 鐙骨肌反射功能測定 D 唾液腺分泌功能測定 E 電反應測聽16.鼓竇的解剖特點有ACDEA 為鼓室後上方的含氣腔 B 為鼓室前上方的含氣腔 C 外壁為乳突皮層,相當於外耳道上三角D 內壁前部有外半規管凸及面神經管凸 E 內覆纖毛黏膜上皮17.直接循行入耳的經脈有ABA 足少陽膽經 B 足陽明胃經 C 手陽明大腸經 D 足太陰脾經 E足少陰腎經18.直接循行入耳中的經脈有ACDA 足少陽膽經 B 足陽明胃經 C 手少陽三焦經 D 手太陽小腸經 E足太陽膀胱經19.直接循行於耳前的陽經有ABDEA 足少陽膽經 B 足陽明胃經 C 手陽明大腸經 D 手太陽小腸經 E 足太陽膀胱經20.耳病致病外邪多為ACEA 風 B 寒 C 熱 D 燥 E 濕21.邪毒外犯所致耳病多有ACDEA 耳癢 B 耳閉 C 耳痛 D 耳鳴 E 耳聾22.中醫望診在耳科的應用包括ABCEA 望耳郭 B 望外耳道 C 望耳膿 D 音叉檢查 E 望鼓膜23.肝膽濕熱、火毒熾盛所致的耳病實證多有ACDA 憎寒壯熱 B 低熱 C 耳根紅腫痛 D 耳根穿潰流膿 E 譫語24.邪犯心經所致的耳病實證多有ACDEA 高熱煩躁 B 耳膿稀 C 耳痛劇 D 神昏譫語 E 昏睡25.腎臟虧損所致的耳病虛證多有ABCA 耳聾 B 耳鳴 C 眩暈 D 耳脹 E 耳痛 26.肝腎陰虛所致耳病多有CDEA 耳癢 B 耳痛 C 耳鳴 D 耳聾 E 眩暈27.脾虛濕困所致耳病多有BCDEA 耳痛 B 耳部皮膚濕爛 C 耳流膿 D 耳鳴、耳聾 E 眩暈28.對耳流膿的辨證應注意ABCDA 起病時間的長短 B 膿液的質地 C 膿液的顏色 D 膿液量的多少 E 鼓膜穿孔的位置 29.耳病疏鳳散熱法常用方劑有BCA 疏風清熱湯 B 銀翹散 C 桑菊飲 D 薄荷連翹方 E 竹葉柳蒡湯30.耳病瀉火解毒法常用方劑有ABDA 龍膽瀉肝湯 B 五味消毒飲 C 涼膈散 D 清瘟敗毒散 E 瀉白散31.耳病補腎填精法常用方劑有ABDEA 六味地黃丸 B 知柏地黃丸 C 真武湯 D 金匱腎氣丸 E 杞菊地黃丸32.耳病散淤排膿法常用方劑有ABA 仙方活命飲 B 托裏消毒散 C 內疏黃連湯 D 烏金散 E 一粒金丹33.耳病常用通竅藥物有ABCDA 藿香 B 石菖蒲 C 青皮 D 香附 E 木香34.對耳痛的辨證應注意ABCDA 耳痛起病的長短 B 痛勢的輕重 C 耳痛的部位 D 流膿與否 E 眩暈與否 二、 非選擇題 (一)名次解釋1.聽骨2.迷路3.Corti器4.聽閾5.行為測聽6.客觀測聽法7.聽覺誘發電位8.聽覺疲勞9.聲導抗10.眼震11.自發性眼震12.位置性眼震13.按摩導引14.咽鼓管自行吹張法16.鳴天鼓17.耳郭18.耳門19.耳輪20.耳墜 21.耳根22.耳孔23.完骨24.耳底25.龍蔥26.耳中(二)填空題1.顳骨由_ _ _ _ _5個部分組成2.成人外耳道長約 _,其外1/3為 _,其內2/3為 _。3.中耳包括 _ _ _ _ 4個部分4.以鼓膜緊張部的上、下邊緣為界,將鼓室分為 _ _ _3個部分5.鼓室的前壁下部以骨板與 _相隔,上部由二口:上為 _的開口,下為 _的鼓室口。6.鼓室的上壁與 _分隔,此壁的岩鱗裂在 _時常未閉合,可成為中耳感染進入 _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耳鼻喉科学发展史.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