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docx

    • 资源ID:1775068       资源大小:154.53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docx

    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 吴振国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方法、流派及其发展脉络。主要内容包括: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本课程是本科语言学概论课的提高,同时又是语言学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硕士生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修养,掌握重要的语言理论方法,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把握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为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方语言学史一般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 古代语言学(19世纪以前)2. 近代语言学(19世纪)3. 现代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4. 当代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本课程重点介绍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因为这两个时期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流派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无论是对当今语言学本身,还是对其他学科,影响都比较大。主要参考书目: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3.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4.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5.殷钟崃、周光亚主编英语语法理论及流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章古代语言学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之前,古代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这个时期对语言的研究,一般是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人们并不是为了语言本身而研究语言,而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为了传播宗教、为了理解历史文献等而研究语言。西方一般把古代传统语言学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区别于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的“语言学”(Linguistics)。而在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则称为“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小学”被看成“经学” 的“附庸”,即认为“小学”是附属于“经学”的。古代语言学有三个发源地: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古希腊语言学对传统语言学影响最大,后来西方的传统语言学主要是来自古希腊传统。古印度的语言学对欧洲语言学、阿拉伯语言学和中国的语言学都有较大影响。而古代中国的语言学,主要是对亚洲与中国交往非常密切的几个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本课程只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印度的语言学,中国的语言学有专门的课程中国语言学史详细介绍。第一节古希腊语言学一、古希腊早期的语言研究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了语言研究。最初是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语言的。古希腊哲学家曾经就名称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本质论”,认为词语的形式(名称)和意义(所指事物)之间有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性质决定的;另一种观点是“约定论”,认为事物的名称是社会约定的,跟事物本身的性质没有什么联系。在语言结构分析上,古希腊学者主要从逻辑的角度研究语法。柏拉图将词分为名词和动词两类。亚里士多德增加了连接词一类,包括现在的连词、系动词、代词和冠词。古希腊学者还划分了请求、提问、回答和命令等4种句子类型,指出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性范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格”的概念,指动词和名词在语法形式上的变化,表示关系、数、语气等语法意义的变化。后来,斯多葛学派把代词和冠词从连接词中分出来,并且把名词分成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两类。他们还进一步讨论了格的概念,确定了名词的5种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呼格。他们还区分了现在时和过去时、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古希腊人在腓尼基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元音字母,形成第一个完整的拼音字母系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描写了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提出了元音、半元音、默音、长音和短音、高音和低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等概念。二、古希腊语文学的研究在公元前4-1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语言研究由对哲学逻辑问题的探讨转为对古代经典文献(尤其是荷马史诗)的考证和解释,形成了亚历山大语文学派。到公元前1世纪左右,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isius Thrax,公元前170-前90)总结了亚历山大学派的研究工作,写出了希腊语的第一部语法学专著语法术(Techné Grammatiké)。这部书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确定了句子和词这两个基本的语法单位。把词分为八大类:名词、动词、分词、冠词、代词、介词、副词、连词。并且给每个词类下了定义。如名词有格的变化,表示人或事物;动词有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表示动作或过程。划分词类时把词形变化作为首要标准,同时兼顾词的意义,而在给冠词、代词、介词、副词、连词下定义时,还涉及词的语法功能。书中对语法范畴也有比较全面的描写,对名词的性、数、格,动词的时、人称、数、语态都作了描写。语法术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词法体系,对后来的语法学有很大影响,后人提出的各种词类系统和语法范畴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而且与此差别不大。这部著作直到十二、三世纪,一直被视为语法学的典范。但这部书缺乏对句法的分析。公元2世纪,阿波洛尼·狄斯科勒斯写出了论句法,这是西方第一部句法研究著作。书中分析和描写了希腊语的句法结构,区别了主语和谓语,从分析名词与动词的句法关系入手,分析了其他词类跟名词和动词的句法关系,从而弥补了特拉克斯语法术的不足。这部著作创立的句法体系对后来西方语言学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语言研究,奠定了西方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经过古罗马人的有力推动,古希腊语言学传统在西方得到广泛的传播,后来还对东方的语言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世界语言学的主流。第二节古希腊语言学传统的发展古希腊语言学传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一、古罗马时期的语言研究公元前3-2世纪,古罗马人征服了古希腊本土,建立了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但罗马的文明程度远不如希腊,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古罗马帝国的西部地区,拉丁语是官方语言,而在东部地区,希腊语是官方语言。为了便于统治,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不得不学习希腊语言和科学文化。在罗马帝国中,说不同语言的人要经常接触,学习不同语言就成为迫切需要。由于古希腊亚历山大语文学派的影响,加上拉丁语与希腊语结构相近,因此罗马人套用希腊语法的理论体系来描写分析拉丁语。古罗马最著名的语言学家是瓦罗(M. T. Varro,公元前116-前27),他博学多才,著作很多,论拉丁语是他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系统的拉丁语语法专著。全书共25卷,但留传下来的只有5-10卷和其余部分的一些片断。该书分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瓦罗在词源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区分了派生构词法和屈折构词法。在形态学方面,他细致考察了拉丁语的性、数、格和时态体系,把有屈折变化的词分成四类:1.有格的变化的名词、形容词;2. 有时态变化的动词;3. 既有格又有时态变化的分词;4. 既无格又无时态变化的副词。他注意到拉丁语比希腊语多了一个格:夺格(离格、第六格)。他还分析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瓦罗的语法体系主要是套用希腊语的语法体系,理论建树不大,但他分析比较细致,论证比较充分,因此当时影响很大,同辈学者广泛引用他的著作。古罗马后期最著名的语言学家是普利森(Priscian,公元6世纪),他的巨著语法规则(Institutiones Grammaticae)共18卷,1000多页。该书汇集了古希腊罗马语法研究的成果,描写细致而且通俗易懂,成为中世纪拉丁语法的经典著作而被广泛采用,为拉丁语的教学和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古罗马人主要是套用希腊语法的体系来描写拉丁语法,在语法理论方面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建立了拉丁语法体系,编写出一些非常系统而且实用的语法教材,广泛传播了在希腊语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语法体系。后来其他语言,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古爱尔兰语等,几乎所有欧洲语言也都采用了这个体系。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1898年)也是套用拉丁语法的体系的。二、中世纪的语言研究欧洲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的近千年历史时期。中世纪前期五、六百年间,西欧建立了许多封建国家,相互之间长期争战,科学文化的发展比较缓慢,史称“黑暗时期”。当时基督教控制着欧洲各国的政权,也形成了文化垄断。拉丁语是基督教的宗教语言和教会学校的教学语言,也成为欧洲各国知识阶层的通用语言和国际交际语,在西方占统治地位,成为西方语言学唯一的研究对象。在教士的眼中,只有拉丁语才有语法,其他语言都是粗鄙而没有正确语法的语言。从11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后期,欧洲的科学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语言研究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在学习拉丁语法的同时,其他语言的语法也相继问世,如威尔士语语法、爱尔兰语语法、冰岛语语法。不过这些语法也都是套用拉丁语法建立的。中世纪欧洲的语言研究主要分为两类:教学语法和经院哲学语法。其中教学语法没有什么创新,不过是将普利森等人的著作加以简缩,以适合初学者的需要。中世纪欧洲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经院哲学语法思辨语法上。中世纪后期,是欧洲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该学派致力于为语法规则提供哲学和逻辑解释,形成了思辨语法学派。思辨语法学家提出了“三种方式”的理论: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精神的理解方式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人类精神从事物中抽象出存在方式,形成理解方式,然后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这种理论是当代语言哲学“三个世界”的理论、当代认知语言学“语言三域”理论的源头。他们认为语法结构反映现实结构和人类理性,因此人类语言存在一种普遍语法。思辨语法的这些观点对17世纪的普遍唯理语法和20世纪的转换生成语法有重要影响。三、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语言研究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拉丁语的地位逐步下降,各民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到了16世纪几乎所有的欧洲民族语言都有了自己的语法著作。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词就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15世纪后期起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西方史学界曾认为它是古希腊、罗马帝国文化艺术的复兴。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艺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大力提倡复兴古典文化。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复兴”的口号实质上是冲破封建神学精神枷锁的一种工具。当时的意大利处于城市林立的状态,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即城邦,14世纪后各城市逐渐从共和制走向独裁。独裁者耽于享乐,信奉新柏拉图主义,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大力保护艺术家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与此同时天主教主要分支之一“方济各会”的宗教激进主义力图摒弃正统宗教的经院神学,倡导走向民众,赞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罗马教廷也在走向腐败,历届教皇的享乐规模比世俗独裁者还要厉害,他们也在保护艺术家,允许艺术偏离正统的宗教教条。哲学、科学都在逐渐地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中发展,也酝酿着宗教改革的前奏。诗人但丁和画家乔托是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以后,随着商业的兴盛,封建体制衰落,新大陆的发现,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资产阶级开始兴起,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理学和医学、建筑学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学艺术等精神领域才真正开始了回归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主义运动。由于西罗马帝国早已瓦解,神圣罗马帝国只是徒有虚名,而罗马天主教会也越来越无力提供一个稳定、统一的精神支柱;各行省纷纷独立,一些开明教士和世俗学人在构筑本王国或本民族文化基石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了古典文艺和传统价值。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宣告了东罗马帝国的终结。于是,许多东方学者逃至意大利,并随之带来了古典研究(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希腊语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从而推动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催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一代文艺复兴巨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也推动了各民族语言的研究。中世纪末期已经开始研究希伯莱语和阿拉伯语。研究希伯莱语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圣经中的旧约全书的原文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12世纪出现第一部希伯来语语法著作,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好几种希伯来语语法著作。对阿拉伯语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可兰经进行的。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圣书,是统治整个阿拉伯帝国的思想工具。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也被迫学习阿拉伯语,于是促进了阿拉伯语的研究。对希伯莱语和阿拉伯语的研究,打破了希腊语和拉丁语统治语言学的局面。随着民族意思的觉醒,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各民族语言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意大利文学家但丁在这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但丁在14世纪初期就写出了论俗语,大力赞扬各民族语言的优点,提倡发展意大利口语。他带头用意大利方言写作神曲等文学作品。并且随着这些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使意大利语逐渐成为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文学语言和官方语言。由于民族语言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各民族语言的研究也就逐步展开。15世纪开始出现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语法著作,16世纪初期出现了法语、波兰语、斯拉夫语等民族语言的语法著作。到16世纪末,欧洲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出现了自己的语法著作。对各民族语言的语法描写一般称为经验语法。17世纪中期在法国产生了普遍唯理语法学派,其代表作是阿尔诺(Antoine Arnauld)和兰斯洛(Claude Lancelot)的普遍唯理语法,这部著作是在法国波尔罗瓦雅尔修道院编成的,所以该学派又称波尔罗瓦雅尔语法学派。经验语法和普遍唯理语法的区别反映了当时哲学界两大流派的对立: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是在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力学、天文学)发展的影响下形成的。经验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培根、洛克、休谟等人。他们强调感觉经验,认为一切知识来自感觉,只有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靠不住。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理性主义者强调理性,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理性,而不是来自感觉经验,只有理性才靠得住,感觉经验不足为凭。人们要想获得真理,就必须使理性摆脱感官的干扰。正是在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普遍唯理语法学派。他们认为语言的结构是由理性决定的,而人类的理性和思维规律是一致的,因此人类所有语言的结构规律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不同语言的语法背后隐藏着普遍的语法规则,语法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出这种普遍语法。普遍唯理语法明显受到中世纪思辨语法的影响,但比思辨语法的认识更加深入、系统。普遍唯理语法对后来的语言学有重大影响,当代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都致力于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规则,以及思维认知对语法结构的制约和影响。语言学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分歧现在依然存在。经验主义强调各种语言的特殊性,理性主义强调隐藏在各种语言表面现象背后的共同性。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都为后来的语言学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第三节古印度语言学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历史更为悠久。据推测,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印度就有了梵语的婆罗门教经典吠陀经(Veda)。(梵语veda的原意是知识。)吠陀经一直由经师在口头上传诵,大约到公元前8世纪,才用梵文记载下来。(吠陀经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或“吠陀梵文”。)公元前4-5世纪,当时的梵语跟“吠陀梵语”已有较大差异。这个时期的梵语称为“古典梵语”或“古典梵文”。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宗教经典,古印度学者开始研究古代梵文。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Panini)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语法学著作八章书,又称巴尼尼语法或梵语语法。这部书汇集了当时学者研究梵语的成果,建立了古典梵语的规范。全书分为八个主要部分,由3996条简练的诗句组成,对梵语语法规则做了准确、细致的分析描述,表现出古代印度语言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古印度语言学的成就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在语法分析和语音分析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把词分解成词根、后缀和词尾,并把词根分成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分析了动词的人称、态、式等形态变化,名词的八种格的形态变化,从第一格到第八格,分别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离格、属格、方位格和呼格。巴尼尼把词分为名词、动词、介词和小品词四类,另外还分出代词和副词,分别附属于名词和动词。古印度语言学家细致地描写了梵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动作,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对语音进行分类,区分出元音和辅音、清辅音和浊辅音、塞音和擦音、鼻音和半元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长音和短音等,还对音位变体和连读音变、音节和超音段特征(韵律)等进行了描述。二、古印度语言学的影响古印度语言研究对欧美语言学、阿拉伯语言学以及中国语言学都有较大的影响。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说“使欧洲语言观点全部革新的,却是在印度产生的语言知识。”巴尼尼的八章书“是人类智慧的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它极为详细地描写了梵语中的每一个屈折变化、派生现象、合成规则和各种句法的应用。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其他语言有过如此完善的描写。”十六和十七世纪,有关梵语和梵语语法的知识,有一部分由传教士传到了欧洲。到了十八世纪,在印度的英国人做了更加准确的介绍。大约到十九世纪初,梵语知识已经成为欧洲学者必须具备的一部分修养了。(布龙菲尔德语言论10-11页)威廉汤姆逊在19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说史一书中说:“印度人在语言学上所达到的高度,那真是罕有的,欧洲的语言科学直到19世纪才达到了那样的高度,而且就是那样,也还多是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而且后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因为欧洲学者发现了梵语与欧洲语言的许多相似之处,才开始兴起的。古代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伯语的语法体系,就借鉴了古印度和古希腊的语言学成果。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就是在古印度语音分析方法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学者因为要翻译佛经而学习梵语,了解了梵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而创造了汉语的“反切”注音法。后来在汇集、整理反切的基础上形成了“韵书”,从而产生了音韵学。第二章近代语言学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一、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背景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有三个主要原因:语言材料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引入和梵语的发现。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各民族语言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已有许多学者注意到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区别,并对其原始祖语提出过各种猜测。如但丁在论俗语中,就已经指出,不同的方言来自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又来自一种共同的祖语。他还划分了三个欧洲语系:日尔曼语系、拉丁语系、希腊语系。不过早期的学者没有进行广泛的语言调查,也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没有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系统地比较,一般仅凭个别词语相似来猜测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往往根据圣经通天塔的故事,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祖语是希伯来语。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欧洲兴起科学旅行探险热潮,加上宗教的广泛传播,欧洲人的语言视野大为开阔,不仅注意到欧洲的各种语言,还接触到美洲、亚洲、非洲的许多语言。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对世界各地的语言进行调查,搜集语言材料。如德国有一位被世人誉为“万能大师”的通才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他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而且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文学、史学、法学和语言学等十几个学科都很有建树。莱布尼茨最早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语言调查。他利用他在世界上的崇高学术声望和广泛联系,采用通信及其他方法调查世界各地语言,得到各地学者、传教士、旅行家、外交官甚至皇帝的支持,收集了大量语言材料。在莱布尼茨的影响下,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亲自主持了一项大规模的世界语言调查,并编辑出版了全球语言比较词汇(1786-1791),包括280种语言。1800年,西班牙传教士海尔伐斯出版了各民族语言目录,包括300多种语言标本。在搜集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还对各种语言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如斯加里谢的欧洲语言论集(1610)把欧洲语言分为11种基础语,莱布尼茨的略论根据语言证据确定的种族起源(1710)把欧洲语言分为闪语组和雅弗语组,后者又分为斯基泰语组和克尔特语组。德国学者阿迪隆和伐特尔用近500种语言和方言记录圣经主祷文,编辑成对照词典米特里德(Mithridates),在阿迪隆死后才分四部出版(1806-1817)。这些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语言材料,孕育着历史比较的思想,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其他学科,尤其是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科学方法的引入,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重要原因。在生物学领域,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兴起科学旅行探险的热潮,发现并搜集了大量生物标本,在对这些科学材料进行整理研究的过程中,很自然地采用了历史比较的方法,并且形成了比较解剖学、比较植物学等新学科。由于这些新学科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语言学的影响特别大。因为从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到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再到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有很多类似之处。于是语言学家从生物学中引入了历史比较的科学思想方法,用来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的最直接动力是梵语的发现。18世纪,许多传教士为了传教而学习梵语,发现梵语有许多词语跟拉丁语相似,二者的语法结构也很相似。这种远在亚洲的语言与拉丁语的相似现象引起了欧洲学者的兴趣,一些学者开始深入研究梵语。英国学者威廉·琼斯(Franz Bopp,1791-1867)最早开始深入研究梵语,并认定印度的梵语与欧洲的希腊语、拉丁语有共同的历史来源。1786年,他在加尔各答亚洲学会宣读了他的论文三周年的演说,宣布了他的这一发现。琼斯的论文引起了欧洲学者的极大兴趣,很多学者开始学习和研究梵语,并与欧洲语言进行比较。琼斯因此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另一位先驱人物是德国的施勒格尔(F. Schlegel,1772-1829)。1808年,施勒格尔发表了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指出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日尔曼语等在词汇及语法结构方面有亲缘关系,并首次使用了“比较语法”这一术语。不过,琼斯等人只是指出梵语和希腊语、拉丁语等有历史亲缘关系,而没有对这些语言的亲属关系作系统的研究,更没有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真正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理论方法基础,并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他们被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拉斯克(R. Rask,1787-1832)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在1814年写出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一书(1818年出版),这部书的初稿是拉斯克提交给丹麦科学院组织的一项论文竞赛的参赛论文。这篇后来获奖的论文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了理论方法的基础。拉斯克指出:一般词汇的对应不能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因为这种对应可能只是语言之间的词语借用。而语法对应是亲属关系的可靠标志,因为语言之间极少甚至从未发生语法形态变化的借用。此外,语言中最原始、最不可少的基本词语的对应,也是亲属关系的可靠标志。拉斯克还从理论上论证了语音对应规则对确立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古北欧语与希腊语、拉丁语的一些语音对应规则。这些都成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不过,由于拉斯克只比较了北欧语,没有涉及其他语言,尤其是没有涉及梵语,加上这部书是用丹麦语写的,因此拉斯克的影响远远不如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葆朴(Franz Bopp,1791-1867)是第一个将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家,其早期代表作是1816年出版的论梵语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葆朴的语言研究致力于找出印欧语的原始语法结构。通过对梵语与希腊语等动词变位系统的比较,他发现用梵语的形式往往可以解释其他许多语言的语法形式,从而创立了比较语法的原理。因为梵语比其他印欧语言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印欧语的语音和语法形式,加上印度传统语文学家对梵语的语音、语法作过精密的分析,使得能够以梵语为出发点,在与其他语言的比较中,追溯原始印欧语的语法形式,探寻语法形式的变化过程。他后来不断扩大比较的范围,比较更多语言,比较各种语法形式,出版了三卷本的巨著梵语、禅德语、阿尔明尼亚语、希腊语、拉丁语、立陶宛语、古斯拉夫语、哥特语和德语的比较语法(1833-1852)。葆朴的研究特别是他创立的比较语法原理对后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有很大的影响。格里木(J. Grimm,1785-1863)致力于通过语言的历史研究说明民族的历史发展,他认为民族语言比考古文物更能证明民族的历史。其代表作是四卷本的德语语法(1819-1837)和两卷本的德语史(1848)。格里木对日耳曼语族的15种语言进行了历史比较,揭示了它们的语音、词法和句法的联系及变化的规律。他最突出的成就是确立了语音演变规律,后来人们称之为“格里木定律”。实际上格里木是受拉斯克的启发才确立语音演变规律的,他在拉斯克发现的语音对应规则的基础上,扩充了比较的语种和词语的范围,加以系统比较,概括出一条条对应规律。如原始印欧语的浊塞音b、d、g变成了日耳曼语的清塞音p、t、k,原始印欧语的清塞音p、t、k变成了日耳曼语的清擦音f、th、hx,原始印欧语的送气浊塞音bh、dh、gh变成了日耳曼语的浊塞音b、d、g。这种语音演变规律的发现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它使人们认识到语言的发展演变是有规律的,后来学者研究印欧语言的亲属关系时,都是以这一规律为研究基础的。拉斯克等人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定理论方法基础以后,一大批语言学家都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对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是德国的施莱歇尔。他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学派的代表。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1821-1868)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众多的著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印欧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861)。施莱歇尔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形成了自然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有机体,语言的生命同动植物的生命一样,都有成长期和衰老期。在成长时期,由简单结构变成更复杂的形式;在衰老时期,由它所达到的最高点逐渐衰退。他认为,语言发展的上升阶段是在人类的史前时期,有史以来,语言的历史就是一部衰落史。他认为原始印欧语是语言发展的最高阶段,后来语言不断分化,结构逐渐衰退,形态变化逐步简化。因此,他主要研究原始印欧语,试图恢复印欧“母语”的原始面貌,然后再分析后来的衰退变化。施莱歇尔认为,语音的变化是严格按照规律进行的,这些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认为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和进化理论同样适用于语言学,于是他提出了语言谱系理论,用树形图表示印欧语系的谱系,并创造出构拟方法,构拟出原始印欧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他构拟的原始印欧语是树干,枝干就是各种印欧语,细枝则是印欧语的各种方言。他的语言谱系理论和构拟方法对后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但他的自然主义语言观往往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第二节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一、青年语法学派19世纪70年代,历史比较语言学形成了一个重要学派“青年语法学派”,或称“新语法学派”。主要成员有勃鲁格曼( KBrugmann,1849-1919)、奥斯特霍夫(HOsthoff,1847-1909)、雷斯琴(ALeskien,1840-1916)、保罗(HPaul,1846-1921)、维尔纳(KVerner,1846-1896)、德尔勃吕克(BDelbrück,1842-1922)等人。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群青年学者,与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发生分歧,他们于1878年创办了一个刊物形态学研究,自称“青年语法学派”,对老派语言学家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阐述了青年语法学派的观点和行动纲领。他们批评老派语言学家只关注语言而漠视使用语言的人,只注意语言的物理、生理性质而忽视语言的心理机制,只注意书面语言、古代语言而忽视现代活的口语和方言。他们明确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反对超出实证范围的原始语言构拟。以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虽然归纳出一些语音对应与演变规律,可是总有一些超出这些规律的例外现象,有人宣称“没有一个规律是没有例外的”。而按自然科学的原则,只要有例外,规律便不能存在。青年语法学派提出“语音变化规律没有例外”,“没有一个例外是没有规律的”,并用“类推作用”等解释例外现象。他们认为所谓例外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规则,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源头,或者是没有找出变化的条件,或者例外是由于受类推作用的影响。前期的历史比较语法学者,往往认为梵语的形式可以代表原始印欧语的状态(如梵语的k),但是以梵语作为变化的源头,无法解释印欧语系中诸语言十分复杂的对应关系,有太多的例外。意大利学者阿斯戈里与1870年出版了语言学教程,阐述了他对k问题的新发现。他认为,葆扑和施莱歇尔盲目地认为梵语的k保持了原始印欧语的状况,实际上在这一点上,梵语跟原始印欧语的状态相距甚远,别的一些语言(如伊朗语)却保留了较多的原始色彩。虽然阿斯戈里对原始印欧语k的状态的描述存在争议,但是,他的发现说明,原来一些似乎缺乏规律的复杂现象,是因为定错了起点,误把梵语当作源头。“格里木定律”提出以后,很快被人们发现有例外。例如印欧语的t,在有些日尔曼语的某些词中,没有变成,而是变成了d。后来丹麦学者维尔纳(Karl Verner,1846-1896)发现造成这种“例外”的原因是重音位置的影响。印欧语的p、t、k,由于重音位置的不同,在日尔曼语中有两种对应形式:在重音之前时变成清擦音f、th、hx,在重音之后时变成浊塞音b、d、g。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维尔纳定律”。关于类推作用对语言演变的影响的理论,是青年语法学者的重要理论之一。所谓类推作用,是指说话人依照语言中某些词的形式进行联想类推,改变另一些词的形式或者创造新词。实际上关于类推作用对语言演变的影响,并非青年语法学派的首创,在他们之前就有一些学者指出过类推作用对语言演变的重要意义。青年语法学者特别推崇薛勒在德语史(1868)中对类推作用的解释,认为他使人们在研究方法上跟过去五十年有了根本的区别,从而使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总体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希腊语 phér(我负担) ei-mi(我走) díd-mi(我给)梵语 bhár-mi é-mi dádd-mi表示第一人称的词尾,梵语都是mi,希腊语有的是mi,有的是o,显得不规则。薛勒指出,实际上原始印欧语本来就有两种词尾mi和o,其他许多印欧语也是如此。而梵语的bhár-mi反而是受é-mi、dádd-mi等词的影响,错误类推造成的。青年语法学派的学者研究发现,语音演变的不规则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外在因素,又有内在因素。外在的因素包括隐蔽规律的作用、借词的联想、书面形式对词的语音形式的影响等等;内在因素主要是类推作用的影响。青年语法学派的这些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青年语法学派的作法已经不是纯粹的归纳比较,而有严谨的推理,因而把语音对应规律或演变规律的例外减至最低的程度,对于语言学的科学化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青年语法学派和前期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一样,都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物理现象、生物现象、或心理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他们拟出一个共同祖语,由这个祖语分出许多支派语言,再分出许多方言,如此连续分化,好像分化成新语种之后,语种间便互相隔绝,没有任何联系似的,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二、语言地理学和青年语法学派同时代有一批注重方言调查的学者,从语言地理学的角度来检验他们的说法,结果发现语言的变化除了内在的自然演变之外,还受到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施莱歇尔提出谱系树理论之后,他的两个学生就提出质疑:一是舒哈特,一是施密特。舒哈特(Hugo Schuchardt)1866-1868年研究罗马方言的结果认为,方言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线,所谓“方言”的分布区域无法确定,并且认为语言成分的混合是常态,没有混合过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变异是语言的本质,这个理论叫做“地理变异论”。他又认为每一个个人、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1885年以后他甚至否定有所谓语音规律。不过舒哈特也走了极端了,虽然我们承认每一个词确实都有自己的历史,但是也必须承认语音变化的规律还是可以成立的。施密特(J, schmidt)也提出和地理变异论类似的观点。1872年他发表论文认为在印欧祖语时期实际上已经存在着方言,后来再分化的语种之间也一直有关系,他认为语言特征会互相渗透,特征传播的方式是像波浪一样同心圆似地向外传播,谓之“波浪理论”(wave theory)。和舒哈特的“地理变异论”类似的是“语言地理学派”或“方言地理学派”。德国语言学家温克(G. wenker)1876年开始调查莱茵河流域的方言,结果证明方言之间真的没有明显的界线,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的方言界线,其后瑞士语言学家日叶隆(J. Gillieron)在法国作了639个点的调查,画出1920张方言地图出版,即著名的法兰西语言地图("Atlas de la France" 1902-1910)。得出一个结论:“一切词都有它固有的历史”。方言地理学派是现代社会语言学的先驱,这个学派和青年语法学派相对立,一个注重语言的实情,一个是追求语言的规律。就像后来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学派和形式语言学、转换生成学派的对立一样。都是基于语言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形成的分歧。而实际上这两大学派的理论方法应该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发展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学才形成独立的学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历史比较语言学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运用历史比较法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同时,他们还揭示了一系列语言演变的规律。今天,历史比较法在语言的历史发展研究、方言和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等领域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在探求不同语言的对应关系时,

    注意事项

    本文(《语言理论发展与流派》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