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讲义28-31讲.docx
-
资源ID:1774452
资源大小:221.9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XX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讲义28-31讲.docx
第九章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内容框架】第一节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第二节 节能管理政策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第四节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考情分析】循环经济、节能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三部分,以前未列入教材,作为教材外考试内容,在2012年中正式列入教材,所有往年的真题可以参考“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是2012年大纲最新增加的内容本章的重点是循环经济和土地利用总体规模内容单选题多选题合计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题1分3题6分4题7分循环经济促进法2010年5题5分1题2分6题7分循环经济促进法2011年5题5分4题8分9题13分内容单选题多选题合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3题3分3题6分6题9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10年8题8分3题6分11题14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11年5题5分2题4分7题9分第一节循环经济发展政策1.循环经济的四个重要概念2.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3.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4.政府部门管理的职责5.社会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作用6.循环经济基本管理制度1.循环经济的四个重要概念【2010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下列关于循环经济主要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A.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的周期性重复过程B.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应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C.再利用是指应将各类生产要素进行重复使用D.资源化是指应对自然物进行价值开发答疑编号950108090101【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242。2.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发展循环经济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2010年真题】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方针有()。 A.统筹规划 B.因地制宜C.政府实施 D.市场引导E.公众参与答疑编号950108090102【答案】ABDE【解析】参见教材P242。3.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2010年真题】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是()。A.减量化优先 B.再利用优先C.以资源化为核心 D.以标准化为基础答疑编号950108090103【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242。4.政府部门管理的职责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应包括循环经济的内容鼓励和支持各项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活动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循环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5.社会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作用【2011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A.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 B.检查监督和规划编制C.监督管理工作 D.技术指导和服务答疑编号950108090104【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43。【2010年真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A.行业管理和自律 B.技术指导和服务C.纽带和桥梁 D.宣传和教育答疑编号950108090105【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243。【2009年真题】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活动。A.规划管理B.宣传C.技术推广D.组织协调E.咨询服务答疑编号950108090106【答案】BCE【解析】参见教材P243。【2009年真题】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有()。A.节约投资B.降低资源消耗C.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D.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E.控制运行成本答疑编号950108090107【答案】BCD【解析】参见教材P243。6.循环经济基本管理制度(6大制度)6.1 规划制度6.2 总量调控制度6.3 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6.4 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6.5 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6.6 统计、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6.1 规划制度(专项规划)相应级别的循环经济发展综合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规划中应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2009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政府在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应当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等指标。A.资源节约率B.废物产生率C.资源化率D.废物回收率答疑编号950108090108【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243。6.2 总量调控制度6.3 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国家部委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依照评价指标进行考核6.4 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2011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的企业是()。 A.全部生产企业B.具备技术经济条件,有能力回收的生产企业C.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D.有能力对废弃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置的生产企业答疑编号950108090109【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244。6.5 重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何为重点企业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企业制度内容对其能源、水耗实行重点监督管理6.6 统计、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建立统计制度并定期公布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标识等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7.减量化的规定(十条)7.1 实行名录制度7.2 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的生态设计7.3 工业节水和海水利用7.4 企业节油7.5 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7.6 建筑领域资源节约7.7 农业领域资源节约7.8 公共机构资源节约7.9 服务性企业资源节约7.10 限制资源浪费7.1 实行名录制度国家定期发布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和产品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7.2 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的生态设计设计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电子电器产品不得设计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产品包装物的设计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7.3 工业节水和海水利用工业企业建立水耗统计和用水状况分析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配套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鼓励和支持沿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7.4 企业节油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油,停止使用燃油发电机组和燃油锅炉7.5 矿产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重点记忆五个“率”的名称)7.6 建筑领域资源节约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省级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粘土砖【其它关注点】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政府不得决定拆除鼓励使用再生水,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地区,限制或禁止用自来水进行绿化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对列入名录中的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制定限制性的税收和出口等措施8.再利用和资源化的规定8.1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8.3 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8.3 农业、林业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8.5 废物交换和回收设施建设8.6 特定物品的处理和再利用8.7 生活垃圾和污泥的资源化8.1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图重点)【2011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其方式有()。A.技术共享使用 B.废物交换利用 C.能量梯级利用D.土地集约利用E.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答疑编号950108090110【答案】BCDE【解析】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参见教材P247。【2009年真题】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各类产业园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可采取的方式包括()。A.废物交换利用B.能量梯级利用C.土地轮替使用D.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E.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答疑编号950108090111【答案】ABDE【解析】C应该为土地集约利用。参见教材P247。8.2 工业用水和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进行综合利用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建设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应取得行政许可或者备案,电网企业应全额收购【2011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电网企业应与之签订并网协议并全额收购上网电量的发电企业有()。A.利用核能发电企业B.利用天然气发电企业C.利用余热、余压发电企业D.利用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发电企业E.利用垃圾发电企业答疑编号950108090112【答案】CDE【解析】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参见教材P259。【2010年真题】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国家规定企业应当发展循环用水系统和()用水系统。A.串联C.综合B.并联D.智能答疑编号950108090113【答案】A【解析】参见教材P247。8.3 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应当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2010年真题】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应当进行综合利用,这是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A.施工企业B.设计单位C.监理单位D.建设单位答疑编号950108090114【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47。9.激励措施政府资金直接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政策价格政策和收费制度政府采购政策表彰和奖励政策【关注点】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用途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关注点】应将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自主创新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项目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规划,安排财政性资金企业使用或者生产列入国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享受税收优惠在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2011年真题】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列为重点投资领域的有()。A.节能B.节水C.节地D.资源综合利用E.高技术答疑编号950108090201【答案】ABCD【解析】四个选项中,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贴近循环经济,从多选题至少有一项不正确的原则来看,高技术是最不属于的。参见教材P249。【关注点】价格政策和收费制度对资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其上网电价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典型例题】国家鼓励通过()的方式回收废物A.以旧换新B.批量出售C.集中管理D.押金E.建设废品回购站答疑编号950108090202【答案】AD【解析】参见教材P250。7.新的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全面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多渠道拓展直接融资途径加大利用国外资金支持力度【关注点】信贷支持重点内容支持重点减量化项目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海水淡化和零排放等项目再利用项目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等项目资源化项目废旧物资、大宗产业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城市典型废弃物、废水、污泥等项目【关注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产品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等方式金融服务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无形资产质押【关注点】多渠道直接融资渠道对于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国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企业,可发行企业(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探索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第二节节能管理政策1.节能的相关概念2.政府的节能方面的职责3.社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4.节能管理基本制度5.节能规定6.节能技术进步7.激励措施1.节能的相关概念能源的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节能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废,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能源发展战略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2.政府的节能方面的职责编制计划和规划实行节能考核实施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开展节能宣传教育3.社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新闻媒体应当宣传,发挥舆论监督作用4.节能管理基本制度(七项)节能标准体系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落后耗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制度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节能信息统计发布制度节能服务社会化制度【关注点】关于节能标准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省级制定严于国标行标的地方节能标准,由国务院批准省级制定严于国标行标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关注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项目审批或核准机关不得批准或核准建筑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关注点】节能服务社会化制度5.节能规定一般规定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公共机构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关注点】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关注点】关于建筑节能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关注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6.节能技术进步主要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7.激励措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和融资政策价格政策表彰奖励政策【关注点】关于用电制度四项基本制度·峰谷分时电价制度·季节性电价制度·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差别电价政策差别电价政策·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它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鼓励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典型例题】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主要有()等制度。A.峰谷分时电价B.日夜分类电价C.季节性电价D.地区性电价E.可中断负荷电价答疑编号950108090203【答案】ACE【解析】参见教材P259。第三节“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1.主要目标2.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3.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4.节能减排的重大措施1.主要目标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标准煤)2015年2010年2005年比2010年比2005年0.869吨1.034吨1.276吨下降16%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比2010年下降化学需氧量2347.6万吨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86.4万吨8%氨氮化物排放总量238.0万吨1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046.2万吨10%【典型例题】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有关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论述不正确的是()。A.十二五期间,实现节能能源6.7亿吨标准煤B.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C.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347.6万吨D.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8%答疑编号950108090204【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60。2.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目标责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各行业考核三结合制度·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3.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四项)分类任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实施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强工业节能减排·推动建筑节能·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推动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注点】几个重要数据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4%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十二五期间,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关注点】几个重要数据(续)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完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到2015年,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关注点】节能重点工程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实施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关注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4.节能减排的重大措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关注点】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对能源消耗超过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各地可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严格落实脱硫电价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加大征收力度【关注点】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照明产品、节能汽车、高效电机产品等支持机制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动行特许经营第四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指导原则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2011年真题】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土地利用与管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严格保护耕地B.节约集约用地C.统筹各业各类用地D.加强土地生态建设E.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答疑编号950108090205【答案】ABCD【解析】E应为强化土地宏观调控。参见教材P268。【2010年真题】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强化市场调节B.严格保护耕地C.节约集约用地D.统筹各业各类用地E.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答疑编号950108090206【答案】BCDE【解析】参见教材P268。2.规划目标2.1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2 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2.3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2.4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2.5 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6 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2.1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保持在18.05亿亩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2.2 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空间不断扩展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年均提高6%以上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8775万亩,通过引导开发未利用地形成新增建设用地1875万亩以上2.3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农用地保持基本稳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2020年,农用地稳定在1003253万亩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55860万亩城镇工矿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30%调整到40%左右,但要从严控制城镇工矿用地中工业用地的比例【2011年真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需与()相挂钩。A.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增长B.单位农业用地产出减少C.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D.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答疑编号950108090207【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68。2.4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工矿废弃地实现全面复垦后备耕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202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5500亩2.5 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退化、沙化、碱化草地治理取得明显进展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2.6 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土地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土地管理的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真题】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确保规划期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B.压缩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C.土地利用结构保持稳定D.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答疑编号950108090208【答案】D【解析】A未提耕地数量不减少;建设用地不是压缩,而是保障科学的用地;C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不是保持稳定。【典型例题】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规划期内努力实现()目标:A.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B.不再新增建设用地总量。C.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D.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全面推进。E.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减少。答疑编号950108090209【答案】ACD【解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目标(6项)。B应为保障科学发展的建设用地;E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参见教材P268。3.主要任务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统筹安排农用地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以加强国土综合整治为手段,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以优化结构布局为途径,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以落实共同责任为基础,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农用地)4.1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4.2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4.3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4.4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4.5 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4.1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项目具体内容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扭转优质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到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4500万亩以内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凡不符合国家生态退耕规划和政策、未纳入生态退耕计划自行退耕的,限期恢复耕作条件或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确保不因农业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按照数量质量相当的原则履行补充耕地义务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规划期间力争将因灾损毁减少的耕地控制在1100万亩以内【2010年真题】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下列关于我国控制耕地流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严格禁止非农建设占用耕地B.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C.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用耕地的原则D.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用地优先答疑编号950108090301【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269。【2010年真题】根据全国土地规划纲要,我国要加大灾毁耕地的防治力度,力争20062020年间将因灾毁减少的耕地控制在()万亩以内。A.500B.700C.900D.1100答疑编号950108090302【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69。4.2 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项目具体内容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落实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法人责任制,严格落实省级补充耕地义务·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任务,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补充耕地2730万亩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2020年,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690万亩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2020年,通过开发未利用地补充耕地2080万亩4.3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在规定期限内调整划定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质量等级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2011年真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批准。A.省级政府 B.国土资源部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国务院答疑编号950108090303【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70。【2009年真题】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A.全国人大B.国务院C.省级人民政府D.国土资源部答疑编号950108090304【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270。4.4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加大耕地管护力度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对水田等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面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从数量和产能两个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折算增加补充耕地面积【2010年真题】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列关于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切实落实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法人责任制B.严格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耕地义务C.积极推行建设占用补充耕地保证金制度D.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任务,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答疑编号950108090305【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269。【典型例题】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对于耕地,必须建立(),明确保护耕地的责任人、面积、耕地等级等基本情况。A.基本农田管理制度B.耕地复垦制度C.耕地占补平均制度D.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制度答疑编号950108090306【答案】D【解析】参见教材P270。4.5 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项目具体内容提高园地利用效益·重点发展优质果园·调整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丘陵、台地和荒坡地集中·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和管理严格保护林地·禁止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工程征占生态脆弱地区林地推进牧草地综合整治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2011年真题】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调整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集中发展。A.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 B.丘陵、台地和荒坡地C.低效林地、退化草场、湿地 D.滩涂、沼泽、盐碱地答疑编号950108090307【答案】B【解析】参见教材P270。5.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5.1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5.2 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5.3 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5.4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5.5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5.1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项目具体内容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需求引导和供给调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安排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