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docx

    • 资源ID:1768373       资源大小:137.33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docx

    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M3012、课程名称(中文):管理信息系统(A类) 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数据库基础5、面向对象:工业工程、 管理工程、机械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学院7、推荐教学参考书:1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第二版,李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可作为工业工程与管理、 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应的工程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 结构、 技术、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系统实施及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和最新发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规划方法,了解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当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系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组成和结构。了解系统和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如何获取企业中的信息资源;了解信息社会中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类型。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基础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和Internet基本技术。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及Inter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并能应用信息系统中基本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方法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方法及相应工具。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的整个过程,了解生命周期法的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掌握几种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会用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进行案例分析;了解原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4 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式及应用实例内容:事务处理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电子商务实例介绍。了解几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应的技术,包括事务处理系统基本模式,信息编码,POS系统和商业信息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系统及群件;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高级主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管理模式及实例;电子商务基本模式及关键技术。重点掌握不同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管理思想和方法、和基本技术。5 信息系统的管理及新课题内容: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问题及信息系统面临的新课题。了解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及控制技术、信息系统外包、信息联盟、信息系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及对社会的影响。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综合应用多种学科和技术,用系统方法规划、组织和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和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六其他说明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航空航天工程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V3012、课程名称(中文):航空航天工程概论 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工科大学物理, 高等数学5、面向对象:航空航天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航空航天工程7、推荐教学参考书: 教材: 航空航天概论,何庆芝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教学参考书:导弹与航天技术概论,金永德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过崇伟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航空航天概论是航空航天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它们以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集中应用了现代许多工程技术的新成就。不同类型的飞行器(航空器、航天器、火箭与导弹)虽有很大差异,但它们之间在技术上存在许多共性内容。认识、掌握这些内容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管理工作的必备基础。本课程着重介绍航空航天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各类飞行器的特点。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航空、航天技术基本知识、基本问题和各类飞行器的特点,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趣。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由六部分组成:飞行器的飞行原理, 飞行器的推进系统, 飞行器的控制系统,飞行器构造原理, 飞机的起飞与着陆,导弹、火箭的发射及航天器的回收,飞行器的研制过程、可靠性及效能。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1、基本要求:1.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飞行器的飞行原理。2.掌握空气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原理与构造。3.理解飞行器姿态与轨迹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熟悉飞机、导弹、火箭及航天器的外形状况,理解其构造原理。2、基本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1.绪论(2学时)航空航天的概念;航空航天的发展史、社会意义;飞行器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我国及世界各主要国家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状况。2.飞行原理(8学时)飞行环境,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作用在飞行器上的空气动力及其力矩,变质量物体的动量方程及导弹的理想速度,飞行器的运动方程,飞机的爬升、巡航及下滑飞行,弹道导弹的弹道,卫星及空间飞行器的轨道,飞行器的机动性、过载、稳定性及操纵性。3.推进系统(4学时)推进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活塞式航空发动机、空气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组合发动机的原理与结构,非常规推进系统简介。4.控制系统(8学时)飞机的导航系统,导弹制导系统,航天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仪表及自动驾驶仪。5.飞行器的外形与构造原理(8学时)介绍直升机、有翼导弹、弹道式导弹、各类航天器及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的基本构造,飞行器所采用的主要材料简介。6.起飞与着陆(3学时)飞机的起飞与着陆,起落架的构造,改善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措施,机场设施和无线点控制着陆,导弹、运载火箭发射与航天器的回收。7.飞行器的研制过程、可靠性及效能(3学时)飞行器的研制过程,飞行器的可靠性与维修性,飞行器的效能分析。学时分配表教学 教学 时数 环节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上机课外实践其它绪论2飞行器的飞行原理12飞行器的推进系统6飞行器机载设备6飞行器构造原理62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2342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 飞行原理:重点掌握伯努利方程,低速及高速气流的特性,升力和阻力的产生,变质量物体的动量方程。2. 推进系统:要求学生熟悉燃气涡论发动机和固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3. 控制系统:要求学生掌握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导弹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航天器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基本原理。4. 飞行器的外形与构造原理:要求学生熟悉飞机、导弹、火箭和各类航天器的基本构造。六其他说明本课程除课堂讲授这一主要教学环节外,可适当安排参观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空气动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V302 2、课程名称(中文):空气动力学 课程名称(英文):Gas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工科大学物理, 高等数学,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5、面向对象:航空航天工程, 动力与能源工程, 核科学与系统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航空航天工程7、推荐教学参考书:教材:Gas 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George Emanuel,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USA。教学参考书:气体动力学,罗曼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年。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动力与能源, 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空气动力学是研究可压缩流体流动的理论及其应用。在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上,建立气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气动函数。重点研究一维定常流动的理论。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可压缩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这些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包括了可压缩流体的理论及其应用。讲述了热力学定律,守恒方程, 定常流管运动,正激波与斜激波,普郎特-迈耶流动,膨涨波理论,收缩与缩放喷管,变载面积的管道流动,传热与摩擦,不稳定的一维流动,二维无粘流动及求解方法。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1、基本要求:1.牢固地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可压缩流体的基本规律。2.学会应用相应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及状态方程分析计算简单的可压缩流体的流动。3.学会应用常用的公式及图表进行流场计算与分析。4.注意培养从实际问题中抽象为理论,并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基本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1绪论1 学时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应用领域,发展史,研究与学习方法。2 热力学定律4学时热力学第一定律,状态参数,熵,可逆过程,状态方程,比热, 等熵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音速。3 一维守恒方程4学时流管流动,微分,熵的变化,声学逼近。4 定常流管运动4学时控制方程的积分形式,等熵关系,体积与质量流量问题。 5 正激波与斜激波8学时稳定的正激波,斜激波。 6 普郎特-迈耶流动与膨涨波理论8学时普郎特-迈耶流动,膨涨波理论。 7 收缩与扩散喷管4学时收缩喷管,扩散喷管。8 变载面积的管道流动, 传热与摩擦8学时影响系数法, 瑞利流动, 芬诺流动。9 不稳定的一维流动6学时10. 二维无粘流动及求解方法7学时多维流动的运动方程和用势函数的表达式,小扰动法,特征线法和二维流动平面上的特征线方程。 教学 教学 时数 环节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上机课外实践其它绪论1热力学定律4一维守恒方程4定常流管运动4正激波与斜激波8普郎特-迈耶流动与膨涨波理论8收缩与扩散喷管4变载面积的管道流动, 传热与摩擦8不稳定的一维流动6二维无粘流动及求解方法7合计541. 正激波与斜激波:重点掌握激波形成的机理。激波前后主要状态参数的变化,包括Rankine-Hugoniot 与 Prantle 关系式。2. 普郎特-迈耶流动与膨涨波理论:了解膨涨波后气流参数的计算和普郎特-迈耶函数。气流绕外折转壁面的超音速流动-膨涨波的形成及其特点。3. 变载面积的管道流动, 传热与摩擦:了解载面积变化, 传热与摩擦对流动属性的影响,掌握影响系数法, 瑞利流动及芬诺流动。4二维无粘流动及求解方法:多维流动的运动方程和用势函数的表达式,小扰动法,特征线法和二维流动平面上的特征线方程。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六其他说明本课程除课堂讲授这一主要教学环节外,可适当安排参观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航空航天动力装置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V3202、课程名称(中文):航空航天动力装置 课程名称(英文):Aircraft Propulsion and Rocket Propulsion3、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燃烧理论、叶片机原理5、面向对象:航天航空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7、推荐教学参考书:教材:火箭发动机基础(自编讲义);航空燃气轮机原理(下册),廉小纯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教学参考书:火箭发动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理论及其应用,G.C.奥茨著,国防工业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航空燃气轮机性能设计及计算及论述火箭发动机基本原理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航空发动机基础知识,包括涡轮喷气、涡轮风扇、涡轮螺浆和涡轮轴等发动机的热力循环,设计点热力计算,各部件的共同工作特性;二是火箭发动机基础知识,包括喷管理论,飞行性能,推进剂,推力室热力计算和传热等理论和技术的各个主要方面,介绍液体、固体、固-液混合推进和电推进等各种类型的火箭发动机。旨在使学生对航空发动机及火箭推进的基本理论及火箭发动机主要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系统、主要构件及其功能有一个总体认识,为毕业后读研或去设计研究单位、公司、政府部门从事航空航天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要求A 航空发动机基础航空燃气轮机的主要类型航空燃气轮机产生推力的原理和基本类型航空燃气轮机热力循环分析理想循环,实际循环航空燃气轮机的推力推进效率和主要性能指标涡喷发动机的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推力,推进效率,性能指标航空燃气轮机设计点热力计算航空燃气轮机设计点热力计算的目的,热力计算,结果分析燃气轮机部件的共同工作和控制规律部件的共同工作,控制规律航空燃气轮机的特性非设计点性能通用计算方法,速度和高度特性,节流特性过渡状态下航空燃气轮机的工作加速与减速,加力状态,起动,动态特性计算B 火箭发动机基础知识概述介绍火箭发动机分类,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简述火箭推进装置的应用和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火箭推进史。定义和基本概念给出推力和比冲,等效排气速度和特征排气速度,发动机质量比,推进剂质量分数和推重比的定义和计算式。3. 喷管理论和热力学关系式.理想火箭发动机的概念,喷管热力学关系式汇总,喷管内部等熵流动的计算和喷管构型。4. 推力室工作过程概述,推力室工作过程理想循环的概念及分析,液体推进剂的燃烧准备过程,点火和燃烧。5. 飞行性能 无重力无阻力空间飞行运动关系和大气层内飞行基本运动关系的分析和推导,影响飞行器性能的因素,霍曼轨道及变轨飞行。6推进剂推进剂的分类,评价方法和指标,液体氧化剂和液体燃烧剂,单组元推进剂和气体推进剂。7推力室热力计算热力计算简介和基础知识,算例分析。8 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热 概述,燃气-气壁传热,推力室壁的导热,液壁-冷却液传热和冷却套温升计算,算例分析。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课外实践,能了解和掌握航空发动机和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及发动机的基本系统、工作过程和构造。能掌握运用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方法应用到航空航天动力装置的工程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航空航天动力机械性能计算能力和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能力。课外实践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航空器、火箭及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认识实践,了解航空器、火箭的组成和基本结构及各自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六其他说明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航空航天制造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V321 2、课程名称(中文):航空航天制造工程 课程名称(英文):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航空航天概论5、面向对象:航空航天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航空航天工程7、推荐教学参考书:教材:现代飞机制造技术,范玉青,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2001教学参考书:1. 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唐荣锡,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2.飞机装配技术,姚任远,蔡青等,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航空航天制造工程是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特色课程,是该专业的必修主干课。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学科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的主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飞行器本身的高性能、高要求决定了它必须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因此,该学科本身既是航空航天这一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汇集了许多当代杰出的工程技术成就(包括数字化技术、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工业工程等)。本课程为学生从事各类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工艺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传统的飞行器制造技术,特别是飞行器产品定义的模拟量传递方法及其体系;同时,使学生掌握以产品数字化建模为核心的现代飞行器制造技术。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由三部分内容组成:(1)飞行器制造基本原理和方法;(2)飞行器产品的数字建模及并行工程的实施;(3)飞行器零件制造及质量控制方法。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1、基本要求:1.掌握飞行器制造和装配的基本方法和特点。2.掌握飞行器模拟量和数字化两种尺寸传递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模线样板技术。3.了解飞行器标准工艺装备和装配工艺装备的工作原理。4.掌握数字建模技术的基本内容,PDM的基本概念。5.掌握整体结构件、钣金零件的制造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2、基本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1.传统的飞行器制造模式(4时)飞行器研制的流程、制造技术的特殊要求、飞行器制造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装配的工艺过程。2.飞行器制造中的尺寸传递体系及其实现(4学时)飞行器制造中的协调与互换概念、保证互换协调的尺寸传递原理、模线样板技术以及CAD技术在模线样板设计中的应用。3.飞机制造工艺装备(6学时) 飞行器工艺装备的作用与分类,标准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装配工艺设备的设计与制造。4.飞行器产品数字建模技术(6学时) 产品数字模型在飞行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产品数字建模技术的企业运行方式和设计、制造过程,基于数字化产品定义的制造工程计算机系统。5.产品数据管理和制造资源计划(6学时)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的发展背景、基本概念,PDM与信息集成的关系,PDM软件介绍;制造资源计划的发展,供应链、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的概念。6.基于特征的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2学时) 特征的概念,飞行器结构件特征分析,飞行器整体结构件制造特征的归纳和表达,特征定义方法、特征与工艺决策、特征加工的刀位自动计算。7.飞行器钣金零件成形方法(6学时)飞行器钣金零件的分类,传统的钣金零件成形方法,钣金成形的计算机模拟。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钣金零件成形的毛料展开。9.飞行器制造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2学时) 飞行器质量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飞行器制造业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学时分配表教学 教学时数 环节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上机课外实践其它传统的飞行器制造模式4飞行器机制造中的尺寸传递6飞行器制造工艺装备4飞行器产品数字建模技术6产品数据管理和制造资源计划6基于特征的整体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2飞行器钣金零件成形方法6质量保证体系2合计363、本课程重点:飞行器制造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应放飞行器制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设计分分离面、工艺分离面的区别,掌握飞行器装备准确度的概念和模线样板法的工作原理。2. 飞行器产品的数字建模:让学生掌握现代飞行器制造的数字量传递体系:全机外形数字化定义飞行器结构三维建模数字化预装配数控加工数控检测。PDM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3.飞行器零件制造及质量控制方法: 重点放在飞行器钣金零件成形方法的介绍。同时,让学生掌握钣金零件成形的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技术。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无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六其他说明1. 本课程除课堂讲授这一主要教学环节外,对某些重要的或难于掌握的内容可作课堂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扩大思路,更牢固更深入掌握所学的知识。2. 若条件允许,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安排学生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参观。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AV401 2、课程名称(中文):航空航天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Curriculum Design of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3、学时/学分: 81学时/4.5学分4、先修课程:材料力学、计算机绘图、航空航天概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机械设计。5、面向对象:航空航天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7、推荐教学参考书:教材: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指南(自编讲义)教学参考书: 1.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 模具标准应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4.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冲压模具是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类工艺装备,飞机和火箭上的很多钣金零件就是用冲压模具来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几乎都有冲压加工产品,如汽车、电机、电器、仪表、铁道、邮电、化工以及轻工日用产品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熟悉、掌握冲压模具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冲压产品的工艺性分析,掌握冲压模具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一些知识,并结合对某一冲压产品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使同学能够查阅整理并了解国内外有关冲压模具资料;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熟悉与掌握专业有关标准及设计规范;提高对冲压模具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以前学过的计算机绘图、材料力学、有限元基础、航空航天概论以及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概论等专业课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与深化,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计算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两部分。(一)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 :1. 冲压模具设计总论掌握冲压模具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介绍冲压的基本工序和模具、冲压模具的典型结构、冲压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冲压设备。2. 冲裁模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模具类型的确定、冲裁间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冲压力的计算、排样、凸模和凹模的设计,压力中心的设计。3. 弯曲模弯曲变形分析;弯曲零件的工艺性;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确定;弯曲力计算;弯曲件的回弹;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二)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 1、课程设计目的1. 掌握冲压模据基本设计和主要件设计计算的全过程。2. 熟练运用冲压原理,结构设计及机械制图等有关知识。3. 独立查阅及应用有关资料数据。2、课程设计内容1. 根据给定的冲压工件图纸,进行工艺性分析。2. 在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模具的类型,并完成模具的计算说明书。3. 绘制模具设计的零部件图纸及装配图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工艺性分析部分:1 冲裁件的工艺性合理。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2 弯曲零件工艺性合理。圆角半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板料的纤维方向与弯曲线垂直,弯曲高度大于最小弯曲高度,工艺孔、槽及缺口位置合适。 计算部分:1. 冲裁模具合理冲裁间隙的计算。2. 计算模具的刃口参数、冲压力、压力中心,选择压力机。3.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设计计算及绘图部分:1. 用计算机绘制模具的装配图。2. 用计算机绘制该模具各组成部分的零件图,按工程图纸要求画。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1 课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安排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及现代设计的一些理论知识。2 课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安排 通过上机计算及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同学对典型冲压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与规范有深刻的认识。一、 课程进度学时分配表教学 教学 时数 环节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上机课外实践其它冲压模具设计总论冲裁模具设计弯曲模具设计5课程设计任务布置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5设计方案讨论模具设计绘图24设计图纸讲解与点评6总计18159242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六其他说明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人机与环境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AV4202、课程名称(中文):人机与环境工程 课程名称(英文):Man-machin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热工学基础5、面向对象:航空航天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7、推荐教学参考书:1 教材:人机工程(袁修干、庄达民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2 教学参考书:人机环境系统工程计算机仿真,陈信、袁修干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环境模拟技术,王浚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二、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天类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工程技术科学。它是工程技术、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工程等许多学科紧密结合,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研究分支包括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空调与制冷技术,航空航天医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等。其特点是把人、机、环境看作是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在深入研究三者各自性能的基础上,强调从全系统的整体性能出发,通过三者间的信息传递、加工和控制,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巨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使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综合效能。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树立人机与环境工程的基本思想,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间的关系,最终运用所学知识对特定的人机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和评价。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由五部分组成:人机与环境工程概述,(2)飞行器环境控制基础,(3)人机与环境系统分析,(4)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拟及其应用,(5)航空航天作业环境。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人机与环境工程基本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述人机环境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介绍人机与环境工程的相关学科等等。2.论述飞机和航天器各种环境控制方法和环境调节技术,掌握飞行器环境控制参数和基本原理。3.论述建立人、机、环境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进行模拟实验的重要性,分析和掌握人、机、环境三大要素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和所应具备的各自功能及相互关系等;4.了解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介绍人体热调节控制系统与工程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5.了解航空航天微环境中的照明,噪声及振动,温热环境及温热指标和热舒适性,环境空气污染等,介绍航空航天微环境中的低压、缺氧和高氧、超重与失重等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航空航天救生技术等。课程进度学时分配表 教学 教学 时数 环节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题课讨论课上机课外实践其它人机与环境工程概述4 飞行器环境控制基础12人机与环境系统分析6人体热调节系统数学模拟及其应用6 航空航天作业环境8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无。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 课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课堂教育,能树立人机与环境工程的基本思想,了解飞行器环境控制方法和技术,了解人体热调节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掌握人机与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间的关系,最终运用所学知识对特定的人机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和评价。2 课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安排六其他说明撰写人: 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 时 间:工程经济学(A类)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 EC201 2、课程名称(中文):工程经济学(A类) 课程名称(英文):Engineering Economics(A) 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无5、面向对象:工程技术类、管理类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7、推荐教学参考书:1 教材: 工程经济学,宋国防、贾湖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 教学参考书: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项目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学科。本课程的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工程经济学基本术语、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工具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预测工程项目前景,实现备选方案的经济性选优,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 绪论内容: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学习工程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2 投资和投资选择内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术语及含义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分类。熟悉资产的分类及各自的含义。熟悉产品成本的概念及组成。掌握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成本概念。熟悉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等经济术语。了解折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内容: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值换算方法掌握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现值、终值、年值等概念,熟练绘制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图。熟练掌握一次支付系列和等额分付系列的等值换算方法,熟悉梯度系列的等值换算方法。了解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税收对资金价值的影响。4 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内容:评价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指标体系熟练掌握工程项目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其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价。了解收益/成本比、净终值、外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等其它经济性评价指标。5 工程项目多方案选优内容:互斥型、独立型和层混型工程项目方案

    注意事项

    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