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优劣势探析论文.docx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优劣势探析学习中心(函授站):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专业:土木工程姓名:李聚广学号: 12685464 指导教师:李连升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22年12月i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论文作者签名:_李聚广_2014_年_9_月_20_日指导教师签名:_李连升_2014_年_9_月_25_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年级2012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姓名李聚广题目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优劣势探析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本文在梳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各种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并以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肯尼亚的经营实践作为案例进行了验证,最后给出了实用的对策与建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内容详实,格式、字数等均符合北京交通大学对本科学生论文的要求。论文评阅意见为良好。成绩评定:良好 指导教师:李连升2014年9月25日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负责人:年月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任务书下达给: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李聚广设计(论文)题目:一、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内容毕业论文内容要着重反映自己的工作,突出论点,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须注明出处。建议在结构上可以包含以下基本内容。1、绪论(选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理论基础(论文所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3、实例研究4、措施及建议(要求依据充分、针对性强并具有可操作性)5、结论(概况研究成果、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二、 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论点正确,内容完整、数据可靠,推理严谨,资料详实、文字简练通顺,图表清晰整齐。三、 重点研究的问题1、相关背景、支撑理论的收集与分析。2、存在的问题。3、存在的机遇。4、相关经验的借鉴。5、对策的提出。四、 主要技术指标1、完成对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的梳理2、对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进行SWOT分析3、提供一个案例分析4、提出实用的对策与建议五、 其他要说明的问题1、论文在书写过程中,字体、字号等要严格按照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书要求的格式进行;2、论文要求15000字以上,正文包括绪论(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等;3、论文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下达任务日期:2014年5月28 日要求完成日期:2014年9月25日答辩日期: 2014年11月2日指导教师:李连升开题报告题目: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优劣势探析学生姓名:李聚广 学号:126854642014年7月3日一、文献综述:作者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文献,在所查阅的文献中,有5篇论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有1篇论述国有施工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有1篇阐述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化指标体系,没有发现专门探讨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的论文。已有的文献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沈亚纬的中国工程公司国际化经营研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工程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顾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分析了内部、外部环境,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在信用保险与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有了大跨步的提升。论文中关于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论述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优势之一。王晓红和姜荣春的关于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探讨,除了阐述国际化的定义外,还探讨了企业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广泛提及国际知名学者的观点和我国研究企业国际化的学者的论述,并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思考。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未加分析,也没有指出中国企业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与国际同行相比的差距。2. 中国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研究。陈冠文的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了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例如资金实力不足,企业技术与管理实力较弱,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以及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够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信息渠道建设,深化改革企业内部机制以及熟悉国际惯例及国际法等,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3. 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雷全立等人合著的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对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化指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公司的国际化绩效指数、国际业务分布指数以及专业领域分布指数等方面出发,得出公司的国际化总指标,并提出公司未来工作的着眼点。其文不足之处在于未能结合我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出发点及对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没有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指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不足之处。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及具体到国有施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企业国际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阐述,但针对国有工程企业,不论是施工企业,还是能够提供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解决方案的国有大型工程企业,尚没有专门的文章就其“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做出论述。同时,现有的文献在阐述中国企业国际化时,往往忽略了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政府支持、融资优势及其在海外遭遇的属地化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媒体公关等典型困境,这些困境是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普遍遭遇的,也是未来可以着力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的主角之一,参与国际经济和市场竞争。总的来说,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竞争,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各国企业间在国际市场上围绕具体项目的竞争和角逐,这也反映了一国企业的管理和综合实力。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并于2002年首次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如:1政府强有力的支持2中国融资机构的支持3初期的人力资源优势劣势,如:1. 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整体认识2. 与国际一流工程企业不在同一层次竞争3. 属地化管理面临挑战通过系统地研究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可以更深入地剖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进而提出对策建议,扬长避短,最大化竞争优势,规避自身劣势,并做出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上的调整,增强自身竞争力,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从而为更多的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三、研究方案作者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结合中国国有工程企业的具体实践,利用对比分析、SWOT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自身的资质和能力,对比与国外同行的差距,综合分析国际市场的特点,从而总结出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1. 对比分析法对比中国国有工程企业与国际同行企业,指出优势所在,找出差距与不足,寻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着力点。2. 运用SWOT分析法运用管理学上的经典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从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与Threat(威胁)四方面全方位分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环境、机遇和挑战。3. 案例分析法以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剖析中国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熟做法和成功实践,继而推而广之。通过以上分析方法,作者将全面分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化过程中的优势、弱点、机遇和威胁,从而发掘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避免走弯路,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并取得优势地位。四、进度计划2014年5月20-26日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报表并修改,确定论文方向2014年5月27日大量阅读搜集材料开始论文的撰写2014年7月4日向指导老师提交开题报告2014年8月15日向指导老师提交中期报告2014年9月20日向指导老师提交结题报告2014年9月28日向指导老师上交毕业论文正稿2014年10月1-20日做毕业答辩准备2014年11月2日毕业论文答辩五、指导老师意见同意按进度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李连升2014年 7月3日中 期 报 告题目: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优劣势探析学生姓名:李聚广学号:12685464一、 总体设计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SWOT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弱点、机遇和挑战,指出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同行的差距,总结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最后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为更多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论述:1.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3. 案例分析:中国路桥公司在肯尼亚的经营实践4.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二、 框架三、 进展情况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两个月来,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下来的论文题目,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论文框架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广泛搜集相关材料和支撑数据,并认真梳理论文中应用的案例,严谨论证。同时,作者所工作的单位正好是国有工程企业,并在一线工作,能使学到的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行合一。论文初稿逐渐成形,保证按期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四、指导教师意见进展情况良好,请继续认真完成论文写作。指导教师:李连升2014年 8月15日结 题 验 收一、完成日期2014年9月25日完成。二、完成质量完成质量较好!三、存在问题正文中部分内容格式不符合要求,已经修正。另外,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与研究中,不断完善数据的搜集和现有资料的掌握,对于中企业“走出去”进行有益的探索。四、结论同意结题。指导教师:李连升2014年9月25日中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国有工程企业。在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一批有实力的国有工程企业纷纷“走出去”,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并逐渐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新生力量,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又受到自身弱点的束缚;既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一体化的大机遇,又面临国内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和威胁。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认真分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系统总结具体企业在海外一线的经营实践,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处境,更能为其更好地“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提供有益借鉴。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思路和结构;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包括相关理论回顾;第三部分利用SWOT分析法论述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弱点、机遇和威胁;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以具体企业在海外的经营实践总结出其他国有工程企业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为对策和建议,结合本文的论证和分析,作者为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出了有关建议。关键词: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属地化;管理;建议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intain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decades, during which a number of large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have been nurtured. Whil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global”, lots of competent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have entered international market,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acquiring sizable market share for the same.As the emerging entities in the global market, Chinese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have embraced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and suffered from their weakness and threat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rocess of “going global” is bound to experience vicissitudes. It is therefore advisable to analyze the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and put in detail one sample company operating overseas, in a bid to ha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ir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ir better performance thereafter.This thesis includes five parts. Part 1 is introduction with thesis background, objective,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review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sis structure. Part 2 refers to the background and status of Chinese state-owned companies “going global”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review. Part 3 goes with the SWOT analysis for Chinese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operating overseas. Part 4 is case study with practice of a sample company in overseas market and Part 5 gives the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provides guidance to more Chinese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ies to “go global” more competitively. Key words: State-owned Engineering Company; “Going global”; Localization; Management; Suggestion xiv目录中文摘要xiABSTRACTxii1 绪论161.1 选题背景16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7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71.3.1 国内研究现状171.3.2 国外研究现状191.4 研究内容191.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201.5.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201.5.2 本论文的结构20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222.1 “走出去”的背景与相关理论222.1.1 “走出去”的背景222.1.2 “走出去”相关理论222.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现状242.2.1 “走出去”的现状242.2.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特点262.2.3 对标国际一流企业272.2.4 小结303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313.1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313.1.1 成本优势313.1.2 装备和原材料优势313.1.3 发展中国家的广阔市场313.1.4 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323.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弱点323.2.1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偏低323.2.2 高端人才缺乏323.2.3 应对国际市场变化能力弱323.2.4 融资能力有限323.3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机遇333.3.1 国际工程市场份额大333.3.2 国际工程市场开放程度高333.3.3 中国国力日增与对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333.3.4 中企与国外企业合作机会增多333.4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威胁333.4.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333.4.2 自身发展面临新的挑战343.4.3 人才的短缺343.4.4跨文化管理的新课题344 案例分析:36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肯尼亚的经营实践364.1 肯尼亚国别概况364.2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364.2.1 公司介绍364.2.2 中国路桥肯尼亚办事处374.3 中国路桥在肯尼亚经营的SWOT分析384.3.1 优势384.3.2 弱点394.3.3 机遇404.3.4 威胁414.4 中国路桥在肯尼亚经营的经验424.4.1建设精品工程424.4.2 合规经营434.4.3 属地化管理434.4.4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434.4.5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444.5 小结445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对策与建议465.1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465.2 通过强强联合打造自身竞争力465.3 重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475.4 实现属地化和跨文化管理475.5 巧用媒体,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舆论环境48结语49参考文献50致谢511 绪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从高度计划的经济转变为开放和包容的市场经济,日益参与到整个世界经济的竞争环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日益加深。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根据市场要求和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走出国门,与国际工程公司展开直接的交锋和竞争。同时,作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带动了设备、材料、劳务、技术与标准和资本等,对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熟悉和驾驭国内工程市场和项目实施流程并不意味着能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当地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环境与社会环境都迥异于国内市场,如何破解这些困境和挑战是中国国有工程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总结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并拔得头筹,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1.1 选题背景近年来,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探讨和总结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主要基于以下因素:1. 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应地,中国国有工程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资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在更宽广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市场渠道,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2. 从国际情况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间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这为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参与区域市场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 从企业自身情况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身实力的壮大,许多传统行业如钢铁、建材等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国有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甚至出现恶劣竞争,从而导致工程报价畸低,效益下降。鉴此,“走出去”也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一个选择。4.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多家国有工程企业纷纷跻身世界500强之列,以及ENR(Engineering News Record,美国工程新闻纪录)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榜单,但也不乏“败走麦城”的案例。2010年10月,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建筑行业排名第一)发布公告,称公司承建的沙特麦加轻轨项目预计将发生巨额亏损,总亏损额约为41.53亿元人民币。从中国铁建在海外折戟的教训来看,认真梳理和总结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有效防范风险,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十分必要的。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为了自身发展和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号召,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先后“走出去”,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主要发达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一定竞争优势,这从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近年来的世界500强和ENR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可以显示出来。这种成绩的取得既有企业自身的优势,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是,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如上所述,中国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上严重亏损,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敲响了海外风险的警钟。此外,中国国有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遭遇了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文化沟通障碍等挑战,为企业在当地项目的实施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影响项目的正常实施。认真分析和总结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剖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保在未来“走出去”的实践中有效规避风险、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从而为更多的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作者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文献,在所查阅的文献中,有5篇论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有1篇论述国有施工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有1篇阐述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化指标体系,尚没有专门探讨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的论文。已有的文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沈亚纬的中国工程公司国际化经营研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工程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顾了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分析了内部、外部环境。不足之处在于,该文忽略了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在出口信用保险与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有了大跨步的提升。论文中关于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论述也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优势之一。王晓红和姜荣春的关于企业国际化问题的探讨,除了阐述国际化的定义外,还探讨了企业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广泛提及国际知名学者的观点和我国研究企业国际化的学者的论述,并针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战略思考。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未加分析,也没有指出中国企业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与国际同行相比的差距。(2)中国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研究。陈冠文的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了国有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例如资金实力不足,企业技术与管理实力较弱,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以及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够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3)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雷全立等人合著的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对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化指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公司的国际化绩效指数、国际业务分布指数以及专业领域分布指数等方面出发,得出公司的国际化总指标,并提出公司未来工作的着眼点。其文不足之处在于,未能结合我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出发点及对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也没有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指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不足之处。以上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企业国际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阐述,但针对国有工程企业,不论是施工企业,还是能够提供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解决方案的国有大型工程企业,尚没有专门的文章就其“走出去”的优势和劣势做出论述。同时,现有的文献在阐述中国企业国际化时,往往忽略了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政府支持、融资优势及其在海外遭遇的属地化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媒体公关等典型困境,这些困境是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普遍遭遇的,也是未来可以着力提高和改进的地方。1.3.2 国外研究现状美国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是美洲大学国际服务学院的教授,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非关系、外国援助、工业化、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2009年,她的专著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经出版,就吸引了广泛关注。当西方将中国称作“新兴援助者”时,黛博拉正在分析有关中国援助的资料汇编。黛博拉认为,中国的援助和经济合作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从未宣称知道非洲必须如何发展。中国认为不应对援助施加任何政治和经济条件,各国应自主寻找摆脱贫困的道路。直到现在,中国的援助仍然取决于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的外交政策框架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中国的援助和经济合作计划主要依据受援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和请求,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产和大学奖学金等传统捐助者已经不再重视的领域。提到基础设施领域,黛博拉着墨颇多地阐述了中国政府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在非洲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以安哥拉为例,中国政府与安哥拉政府签署了关于石油贷款的一揽子框架协议。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安哥拉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而安哥拉政府通过石油销售收入偿还贷款,但基础设施项目必须由中国工程公司承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迅速在安哥拉市场异军突起。黛博拉在龙的礼物中揭示了中国政府贷款给当地国政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并要求由中国企业实施,从而实现资金回流,但却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尤其是在规模、管理和技术方面领先的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进程和步伐。这种资金支持,不仅包括一揽子形式下的商业贷款,更包括具有优惠性质的贷款,而且后者更受当地国政府的欢迎。这在客观上增强了承揽具体工程的中国国有工程企业的竞争优势。1.4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1)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2)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3)案例分析: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肯尼亚的经营实践(4)对策与建议1.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作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结合中国国有工程企业的具体实践,利用对比分析、SWOT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从而总结出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1.5.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对比分析法对比中国国有工程企业与国际同行企业,指出优势所在,分析劣势与不足,寻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着力点。(2)运用SWOT分析法运用管理学上的经典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从S(优势)、W(弱点),O(机遇)与T(威胁)四方面全方位分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环境,自身的优势和弱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案例分析法以中国路桥公司为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剖析中国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经历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凭借自身优势取得的成熟做法和成功实践,继而推而广之。通过以上分析方法,作者将全面分析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化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而发掘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避免走弯路,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更好地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并取得竞争优势。1.5.2 本论文的结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及思路;第二部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第三部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SWOT分析;第四部分,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中国国有工程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对策与建议。2 中国国有工程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与现状2.1 “走出去”的背景与相关理论2.1.1 “走出去”的背景“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第一次把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去”的表现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有限的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战略的最终明确,是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十五”期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发展,国家各相关部门在境外开设企业、境外企业的财税、信贷、保险、外汇,以及投资国别的导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分别是“走出去”战略的管理保障、服务保障和监督保障。2.1.2 “走出去”相关理论(1)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J. Wells)于1977年在题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1983年威尔士在其专著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中,对小规模技术理论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威尔士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商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第二,在国外生产民族产品。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主要是为服务于国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而建立。根据威尔士的研究,以民族为纽带的对外投资在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的投资中都占有一定比例。第三,产品低价营销战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生产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武器。小规模技术理论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中的早期代表性成果。同时该理论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也无法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日趋增长的现象。(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第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第四,从产品特征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品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什么,而且更强调形成竞争优势所特有的企业创新活动。在拉奥看来,企业的技术吸收过程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往往受当地的生产供给、需求条件和企业特有的学习活动的直接影响。与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拉奥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即欠发达国家的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虽然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描述是粗线条的,但它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研究的注意力引向微观层次,以证明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3)投资发展周期理论1981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 H. Dunning)在其投资发展周期一文中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年到1978年间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投资周期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投资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