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无线网络综合覆盖率短板分析流程v85.docx
-
资源ID:1749454
资源大小:9.26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G无线网络综合覆盖率短板分析流程v85.docx
1.1 覆盖问题分析流程12341.1.1 覆盖问题来源 从”点”、“线”、“面”三个维度识别发现覆盖问题,具体规则如下:l “点”-MR弱覆盖小区基于MR数据RSRP-110dBm的采样点在MR总采用点中的占比大于10%的小区。l “线”-ATU测试发现通过ATU测试识别弱覆盖问题:RSRP-105dBm,且里程大于50m。l “面”-MR+OTT关联输出通过MR+OTT分析,基于用户业务位置匹配楼宇信息和MR数据输出问题楼宇。同时结合竞对,热点,投诉及黄金区域等数据进行价值优先级排序,详细如下:楼宇信息筛选:Ø 楼宇建筑高度>20米;Ø 楼宇建筑高度<20米,但楼宇属性为金融,酒店,购物,医疗,政府机构及美食地标的楼宇;Ø 楼宇建筑高度<20米,非上述楼宇属性,但MR总数量超过20000条的楼宇;优先级划分:价值楼宇结合已规划数据,电信联通竞对,投诉信息核实,故障问题分析等4个方向进行联合分析,给出弱覆盖楼宇问题解决优先级Ø 规划数据核实:依据50米范围及室分站点关键字匹配已规划数据库,识别未纳入规划站点;Ø 电信联通竞对分析;通过电信联通LTE站点信息,识别已建联通电信站点的弱覆盖楼宇,移交工建部共址共享建设;Ø 投诉信息比对:依据绿网投诉工单记录位置,匹配弱覆盖楼宇信息,关联弱覆盖楼宇与投诉情况;Ø 功率配置核实:功率配置低于40瓦的,仍有功率提升空间,优先级降低;功率配置高于80瓦的,功率配置已较高,优先级提高;计分原则:Ø 竞对异运营商分析低于竞对3dB以上,且楼宇平均电平低于-105dBm,属于竞对需求,记4分;Ø MR采样点单个楼宇超过72000个,属于用户热点,记3分;单个楼宇超过36000个,记2分;Ø 用户投诉分析匹配,问题楼宇50米范围内有投诉记录的,属于投诉需求,记2分;Ø 楼宇200米内存在LTE宏站站点,LTE功率配置40瓦以下的,仍有功率提升余量,记-1分;大于等于80瓦功率属于高功率配置,优先级记1分;其余不加分; 1.1.2 覆盖问题分析流程l MR弱覆盖小区分析流程“点”流程以小区级北向MR数据为数据源,对现网弱覆盖小区与基础工参、功率、软参和故障告警等维度的关联分析,通过无损权值修改、功率优化、室内外协同、切换策略优化、接入和互操作门限优化等手段优化,提升整体MR覆盖率。l “线”ATU测试覆盖问题分析流程“线”流程以ATU数为主要问题数据源,通过ATU测试识别弱覆盖区域(RSRP-105dBm,且里程大于50m),并结合站址、小区退服确定弱覆盖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主要目标是提升弱覆盖区域内的覆盖率:l “面”OTT+MR问题分析流程“面”流程以OTT+MR数为主要问题数据源,通过OTT+MR识别MR弱覆盖区域(弱覆盖占比>=20%,且连续弱覆盖面积>10000m2),并结合流量经营、投诉、竞对等维度识别高优先级弱覆盖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主要目标是提升弱覆盖区域内的深度覆盖率:1.2 覆盖问题处理“五模八步法”覆盖问题整体处理思路为先优化维护、然后加强室分整改、最后进行建设规划,提升全网覆盖。MR覆盖提升从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室分整治五大模块入手,核查、分析和解决网络MR弱覆盖问题。基本流程为标准功率核查、软参核查、故障核查、基础工参核查、优化调整、室分整改、已规未建核查、新增规划八个方向进行网络分析调整和优化的八步法。下图整体处理思路:1.2.1 优化模块1.2.1.1 标准功率核查ü 参考信号功率:功率设置是否按照集团标准(宏站9.2dBm,室分12.2dBm);ü Pa/Pb:室分单端口可设置为(0,0),多端口设置为(-3,1);1.2.1.2 软参核查ü 接入、互操作类:以集团参数的核查标准,从最小接入电平、重选、切换和重定向参数进行核查;ü 邻区类:邻区配置合理性(邻区漏配、冗余邻区、邻区及其频点错配)核查;参数类别接入和互操作集团管控参数参数名称QRxLevMin异系统A1 RSRP触发门限异系统A2 RSRP触发门限异频异系统盲切换 A1A2事件 RSRP门限规范值室外-120-124dBm-100-115dBm-100-115dBm-118-126dBm室分-120-128dBm1.2.1.3 基础工参核查ü 站点经纬度:匹配站点规划和现网站点经纬度,找出偏移大于100米的基站;分析站点偏移导致覆盖距离增加引起的弱覆盖小区;ü 站高、方位角、下倾角:站高规划与实际开通相差10米站点,或站高小于5米和大于60米的站点;分析由于未按规划设计入网引起的弱覆盖小区;1.2.1.4 优化调整主要优化方法有:功率提升优化、天线权值优化、D/F覆盖结构调整、切换策略和室内外协同优化、越区覆盖控制优化、MR+OTT精准覆盖优化。Ø 功率提升优化优化思路: 根据集团公司MR弱覆盖判定RSRP<=-110dBm的规则,将MR采样点的RSRP区间设为3个标准段: 功率提升区间:-112dBm至-109dBm采样点占比30%以上,可提升功率解决。 精细优化区间:-119dBm至-113dBm采样点占比30%以上,需规建维优解决。 规划建设区间:<-120dBm采样点占比30%以上,需规划建设解决。解决方法:对于-112dBm至-109dBm区间内弱覆盖采样点占比在30%以上的MR弱覆盖小区并且不存在过覆盖的情况,通过提升小区功率改善小区边缘覆盖情况。Ø 天线权值优化优化思路:针对现网F宏站小区(版本:V100R011C10/V100R012C00 天线收发模式:8发8收),对已知天线型号的,修改无损权值,下倾角不变;对未知天线型号的,上站核查天线型号或根据场景进行修改。Ø D/F覆盖结构调整技术原理:D/F共站小区其中之一为MR弱覆盖小区问题筛查后进入D/F覆盖结构微调模块。D/F覆盖结构微调模块专题旨在针对D/F共站小区邻区参数配置或RF优化问题导致MR弱覆盖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手段包括邻区参数修改、功率提升和RF优化调整)。依据同覆盖下倾小区标准(方位角差30度以内、下倾角差在2度以内),匹配出包含MR弱覆盖的D和F同覆盖下倾小区。针对非同覆盖的D/F共站小区通过RF调整MR弱覆盖小区的工参与共站非MR弱覆盖小区的一致。针对共站同覆盖下倾D/F小区,结合OTT+MR数据和小区的TA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功率提升改善覆盖;或通过调整邻区切换参数,将MR弱覆盖小区的业务向邻区非弱覆盖小区分流。“D/F覆盖结构微调”-分析对象和优化原则如下:D/F覆盖结构微调维度核查项内容规则分析对象和优化原则MR弱覆小区定义规则MR弱覆盖小区定义3*24小时的总样本数大于1000条且电平小于-110dbm的样本数大于20%定义为弱覆盖小区弱覆盖区域选定原则基于OTT+MR定位弱覆盖区域结合Google EarthMapinfo地图工具,基于OTT+MR定位原则确定实际的弱覆盖地理位置区域TOP小区筛查标准网格内弱覆盖严重、弱覆盖贡献度明显的小区1、小区MR弱覆盖比例大于20%; 2、从D和F共站的站点中,根据弱覆盖占比降序排列,依据网格总体覆盖率目标确定TOP小区; 3、剔除覆盖VIP用户的小区和ATU路测占用小区。共站核查共站标准站间距低于50米的宏站为共站站点同覆盖小区标准共站的D和F小区方位角差在30度以内,为同覆盖小区。工单闭环闭环标准1、现场实际工参与小区工参一致的,优化后小区弱覆盖比例小于20%,直接闭环; 2、现场实际工参与小区工参不一致的,调整后弱覆盖比例有改善即闭环; 3、现场实际工参与小区工参不一致的,调整后弱覆盖比例变差,根据现场工参生成新的调整方案,并形成新一轮的工单。Ø 切换策略和室内外协同优化优化思路:月度MR数据经前期工参、软参、功率、规划建设和故障告警等基础问题筛查后进入精细优化模块。室内外协同优化专题旨在针对室分小区切换和重选参数配置问题导致MR弱覆盖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手段包括异频切换事件类型修改和异系统测量及判决门限调整)。小区切换参数配置合理性分析(避免占用室分到电平值太低仍无法切出导致弱覆盖问题):1)基于A3的异频A1/A2 RSRP触发门限分析:A2门限是否明显异常(暂定A2低于-105为明显异常,在-75-105区间内则需根据具体小区切换性能指标进行分析);2)基于A4的异频A1/A2/A4 RSRP触发门限分析:A2和A4门限是否明显异常(暂定A2低于-105、A4高于-75为明显异常、不存在明显异常需根据具体小区切换性能指标进行分析);3)对于存在明显异常或结合切换成功率分析存在参数配置问题的小区给出优化措施,形成工单格式优化方案;4)优化后提取修改前后切换成功率、切换失败次数等指标进行跟踪。参数核查及说明见附件:Ø 越区覆盖控制优化优化思路:根据TA值、邻区数及MR+OTT分析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越区覆盖,然后通过RF优化调整解决。TA占比判断:TA>站间距比例超过50%无对应邻区判断规则:无同频邻区切换次数占比>30%且无异频邻区切换次数占比>30%;邻区数判断规则:网内邻区数>50个;邻区漏配判断原则:结合小区覆盖情况和网内邻区数判断是否存在邻区漏配的情况;MR+OTT分析:通过MR+OTT工具分析过覆盖的实际情况。解决措施:针对越区覆盖小区进行RF调整及邻区优化。Ø MR+OTT精准覆盖优化通过MR+OTT,RRU级MR分析及现场测试,全面细致分析发掘深度覆盖问题,流程图如下:优化思路:以MR+OTT栅格采样点数1000且弱覆盖比例20%作为弱覆盖栅格,进行弱覆盖栅格地理化,确定网络弱覆盖集中区域;以北向MR弱覆盖小区和OTT MR栅格弱覆盖区域为优化目标;通过地理化呈现,结合MR+OTT小区栅格数据,确定弱覆盖小区/弱覆盖区域的覆盖位置、周边小区以及对应场景;通过栅格级小区电平数据,掌握周边小区在该弱覆盖区域的覆盖情况;结合弱覆盖小区/弱覆盖区域周边站点、覆盖场景、覆盖范围信息以及功率、邻区参数及切换统计,确定弱覆盖主要成因;根据弱覆盖成因给出对应规、建、维、优方案,形成工单并处理,并对处理进度、处理效果进行跟进;解决措施:根据MR+OTT定位弱覆盖小区的弱覆盖区域,查看周边小区在该弱覆盖区域的覆盖电平,对MR+OTT识别的问题楼宇与现网数据及规划进行匹配,确定规、建、维、优方案。l 问题楼宇无规划,需新增规划l 问题楼宇有规划未开通,推动建设开通l 问题楼宇有现网站覆盖,维护处理或室分整改Ø 室分RRU级MR分析优化RRU级MR覆盖评估主要价值体现在评估精度及评估效率的提升,通过RRU级覆盖评估结果,可有的放矢地指导扫楼工作,根据RRU级评估结果快速有针对性的筛选问题区域或楼层进行重点测试分析及优化整治。评估原理、采集方法、数据分析、评估验证和相关案例见附件。1.2.2 维护模块1.2.2.1 故障告警提取MR开启之前故障告警数据,从小区退服、站点故障及删除站点三方面入手,梳理出故障站点清单进行处理。根据故障小区与弱覆盖小区站点间距离匹配,梳理出弱覆盖小区340米以内的故障告警站点。以下是影响MR覆盖的相关告警及处理手段:告警名称告警类别原因分析解决办法BBU IR光模块/电接口不在位告警IR接口类1、BBU连接下级射频单元的光模块未安装或故障。1、执行DSP SFP,检查光模块收发光是否正常,若异常,需要近端检,包括:重新插拔光模块、更换光模块、更换光纤。射频单元驻波告警天馈驻波类1、设置的驻波比告警门限过低; 2、馈线、跳线接头是否拧紧。射频单元故障。1、 LST RRU,查看驻波比告警门限; 2、根据告警提示的RRU驻波通道,检查射频单元与天线侧的接头是否拧紧,跳线与馈线是否有问题。3、复位RRU,若告警仍然未消除,用sitemaster检查驻波根源,并尝试更换天线或者RRU。传输光接口异常告警传输接口类1、BBU本端或对端的光模块未插紧或故障 2、光纤接头未插紧或光纤线路故障1、使用DSP SFP命令查看光模块的收发光功率是否正常。2、检查本端、对端的光模块是否插紧,是否异常。3、检查传输光纤线路是否正常,光纤是否损坏。射频单元IR接口异常告警IR接口类1、射频单元与对端设备的光纤接头或光模块未插紧; 2、光纤链路故障。1、检查光模块收发光是否正常;2、检查光模块是否插紧或者损坏; 3、检查光纤连接情况是否正常或者光纤是否损坏。小区不可用告警其他控制面传输故障和射频链路故障都会导致此告警产生。1、检查配置; 2、处理与“小区不可用告警”的相关告警,执行DSP CELL。1、小区配置与设备支持规格冲突; 2、单板不可用,CPRI链路故障,基带单元故障,射频单元收发通道故障,S1信令链路故障,射频单元光模块收发异常告警IR接口类1、射频单元的接头或光模块未插紧、光模块故障2、对端设备故障1、检查光纤线路; 2、检查、替换光模块。射频单元维护链路异常告警IR接口类1、RRU故障; 2、BBU或射频单元光模块故障1、下电复位单板; 2、检查单板、RRU、光模块。射频单元发射通道增益异常告警RRU硬件类1、射频单元硬件故障1、远程复位射频单元; 2、检查替换射频单元。BBU CPRI接口异常告警IR接口类1、多模场景配置错误导致时钟互锁失败; 2、光模块未插紧或故障;1、LST RRU,检查RRU的制式,检查多模制式是否正确; 2、检查光模块和光纤链路。3、光纤链路异常。BBU IR光模块收发异常告警IR接口类1、光模块是否匹配、是否插紧; 2、光纤链路异常;1、检查光模块、光纤线路3、两侧光模块型号不一致(单模/多模、速率)。小区服务能力下降告警IR接口类1、RRU的制式,CPRI压缩等; 2、RRU的功率配置,以及RRU的通道或是小区的收发通道,对照不同RRU的配置规范检查相应的配置。1、处理RRU的相关告警;查询小区动态参数;3、光模块速率不够或者光纤有问题。2、检查是否打开CPRI压缩开关; 3、检查光模块速率是否足够; 4、检查BBU到RRU的光纤是否有损坏。射频单元光模块/电接口不在位告警IR接口类1、射频单元的光模块未插紧或故障1、检查光模块。BBU IR光接口性能恶化告警IR接口类1、BBU连接下级射频单元的端口上的光模块老化1、插拔、替换光模块单板不在位告警单板硬件类1、命令配置,却未插入单板; 2、单板硬件故障; 3、单板未插紧,单板所在框主控板未插紧。1、确认指定槽位是否有单板存在; 2、重新插拔单板或替换单板BBU IR接口异常告警IR接口类1、BBU与下级RRU的光纤接头或光模块未插紧,或光纤链路故障。1、检查相应配置参数; 2、检查光模块和光纤链路。网元连接中断传输链路类1、传输网管链路故障; 2、基站侧传输数据配置错误; 3、网管上没有与网元对应的适配层。1、传输打通网管链路; 2、检查基站的传输数据配置; 3、检查网元适配层。BBU光模块收发异常告警IR接口类1、BBU连接下级射频单元的光模块未插紧或故障; 2、光模块与端口或与光纤的型号不匹配; 3、光纤线路故障。1、检查光模块、光纤线路。射频单元光接口性能恶化告警IR接口类1、本端或对端的光模块安装松动或老化; 2、光模块型号(单模/多模、速率)不匹配。 3、RRU与对端设备间的光纤线路存在弯折、挤压、老化。1、检查光模块和光纤线路时钟参考源异常告警GPS类1、时钟参考源的配置错误; 2、星卡天线故障或锁星不足; 3、对端时钟参考源的配置问题。1、检查本端和对端的时钟参考源配置; 2、检查主控板BBU单板维护链路异常告警单板硬件类1、单板未插紧; 2、单板下电。1、下电复位单板; 2、插拔单板。系统时钟不可用告警GPS类1、未配置时钟参考源; 2、单板硬件故障1、DSP RRUCLKSRC,查询时钟参考源;处理相关根源告警 2、复位插拔单板,检查GPS射频单元时钟异常告警IR接口类1、射频单元的上联CPRI接口出现异常,导致射频单元从CPRI接口提取的时钟异常。1、远程复位RRU; 2、检查光纤、光模块是否故障。3、更换RRU。射频单元交流掉电告警电源类1、RRU的外部交流电源输入中断1、远程复位RRU; 2、检查RRU的供电是否正常;3、上下电复位监控设备、更换监控设备。 射频单元过载告警RRU硬件类1、用户对RRU频繁执行过多配置、维护以及启动过多测试、测量任务。 2、RRU软件运行异常。1、停止配置、维护以及测试、测量任务; 2、复位单板。星卡时钟输出异常告警单板硬件类1、星卡硬件故障。1、复位、倒换、更换单板射频单元硬件故障告警RRU硬件类1、RRU内部硬件故障1、远程复位RRU; 2、更换RRU。单板硬件故障告警单板硬件类1、单板硬件故障; 2、单板温度异常。1、复位单板; 2、拔插、更换单板基站同步帧号异常告警单板硬件类1、主控板系统时钟锁相环失锁; 2、单板未插紧。1、查看是否有单板故障告警,若没有则复位及拔插单板BBU IR光模块故障告警IR接口类1、BBU连接下级RRU端口上的光模块故障1、插拔、替换光模块射频单元工作模式与单板能力不匹配告警配置类1、RRU工作制式配置错误、RRU软件版本不匹配2、实际安装RRU型号错误。1、检查RRU配置参数与软件版本; 2、检查具体安装RRU型号1.2.2.2 室分整改室分 MR RSRP-110dBm的采样点在MR总采用点中的占比大于10%的小区,定义为室分MR弱覆盖小区。室分弱覆盖小区问题在排除邻区、参数和告警问题后进入室分问题排查整改阶段。以下是室分弱覆盖问题处理流程:1、问题排查阶段(1)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排查现场排查时,首先需要排除弱覆盖是否由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引起,如果天线口功率满足设计要求但还是存在弱覆盖的情况,则说明天线布放不合理,如果天线口功率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该重点检查有源设备及分布系统的问题。天线布放问题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见下:Ø 设计方案不合理部分站点可能存在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弱覆盖区域。如天线布放过远,使得天线与天线的交叠覆盖处存在弱覆盖区;地下层与标准层或出口处,天线的布放没有充分考虑信号的连续性,使得交叠处存在弱覆盖;另外电梯、电梯厅、拐角处等区域,由于信号会陡降,信号的接续和切换存在问题,需要特别的考虑,卫生间、拐角房间、消防通道等特殊区域,容易出现弱覆盖或盲区。Ø 物业协调难同时可能由于物业无法协调,导致天线设计或安装时无法装在房间内,只能布放在走廊等公共区域,造成房间内或窗边区域弱覆盖。Ø 施工质量问题工程施工时,天线点位未按照设计方案要求严格布放,也会造成弱覆盖问题。(2)有源设备问题排查当确认弱覆盖不是由设计方案引起,而是由天线口功率与设计不符引起时,可以首先排查有源设备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依次判断是有缘设备故障造成的问题还是调测不当造成的问题。有源设备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见下:Ø 有源设备故障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弱覆盖,例如设备掉电、电源模块故障、光收发模块故障、功放故障等。(3)天馈系统问题排查排除了有源设备问题,则需要详细检查整个分布系统。分布系统造成弱覆盖常见原因如下:Ø 无源器件问题由于无源器件老化或指标不合格,会发生耦合损耗变大的情况,此时也会造成分布系统整体功率变低。Ø 施工工艺问题由于工艺不达标,如馈线接头制作不正确,天馈系统进水,馈线弯曲半径过小均会使得天馈系统驻波过高(大于1.5),造成弱覆盖。2、整改阶段1.1(1)设备硬件故障排查整治对于筛选出弱覆盖小区,加强告警监控力度,及时排除显性故障;主要做以下处理工作:清除RRU未配置告警,RRU链路断,RRU掉电,输入电压异常等告警;利用频谱仪对RRU的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对合路器口的输出功率进行测试;对存在问题的硬件设备进行更换;利用频谱仪测试天馈的驻波比;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整改或者替换。(2)设计方案问题排查整治可通过现场判断天线口功率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来确定是否是天线布放的原因引起。天线口功率可通过一些工程经验判断,一般天线口设计功率在015dBm时,天线直视下方1米处接收信号强度大致在-4055dBm之间,若实际电平相比此值略偏弱,则应首先查看设备输出功率与设计功率是否相符。若天线口功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则应判断信号弱区域是否由于遮挡屏蔽严重造成,可以通过增加天线来满足弱信号区域的覆盖要求,如果物业协调不允许,可通过合理放开设备余量、调整分布系统功率分配或更换馈线的方式增加功率、或增加小功率直放站的方式满足信号弱区的覆盖要求。(3)有源设备问题排除整治有源设备的显性故障可以通过后台网管告警查询,若存在告警可预先做一些后台处理,如重启、软修复等,对于没有接入网管平台的有源设备,需要通过现场联机查询。设备隐形故障需要现场处理,可以通过硬件排查替换等方式判断解决硬件故障,或直接通过更换设备的方式解决问题。(4)天馈系统问题排除整治由天馈系统引起的弱覆盖整治时要先定位弱覆盖故障点,此时需要结合CQT/DT测试数据大致判断信号较弱的区域,结合施工图纸查找连接该区域的分布系统节点,用频谱仪测试该节点前后的功率情况,并逐级往后定位分布系统故障点。可通过更换器件、提高施工工艺、更换馈线的方式解决问题。3、验收阶段室分专项整治效果验收规则:1) MR弱覆盖率:调用MR分析平台进行MR弱覆盖率查询,连续7天MR测量RSRP总采样点>1000且弱覆盖采样点占比<10%;2)现场测试:基站数据流量(>50Mbps)、CSFB回落次数(>10次),宏站好点FTP下行吞吐率(>=45)、室分好点FTP下行吞吐率(>=25)、CSFB呼叫成功率(=100%)、小区PDCP层上/下行数据的总吞吐量(>0M); VoLTE呼叫建立成功次数(=100%),VOLTE测试MOS值(>3.5),VOLTE呼叫时延(<3.0)。3)关键性能指标:满足7天内5天(包含5天)以上掉线率指标<1%、无线接通率>98%、小区用户面上/下行流量>0MB、VOLTE接通率>95%、VOLTE掉线率<5%和ESRVCC切换成功率>95%、上下行丢包率<10%。4)集团参数符合要求:按照附件集团重点核查LTE参数配置要求,通过调用网优平台集团参数核查模块,查询相关参数,若存在任意一项参数配置不符合要求,记为集团参数核查不通过。重点参数 50项设置阀值请见附件5)7天小区退服情况:“小区退服”和“零寻呼”纳入集中开站有效开通的审核项:工单流转至单站验证环节第1天开始计时,基站状态为“工作状态”7天中任意5天退服次数(告警)+退服次数(零寻呼)等于0,则审核通过;7天超过2天基站状态为“工程状态”或退服次数(告警)+退服次数(零寻呼)不等于0,则审核不通过,工单驳回至上一级流程。数据源:小区退服平台,时间粒度:提取时间为单站验证开始至第7天每天8:00至23:00点.6)重要告警验收:按照集团白皮书要求,集中数据加载后与性能数据观察同步,自动关联告警平台查询是否是否存在影响业务的重要告警以及RRU状态是否正常,若观察期内无影响业务的重要告警则审核通过,具体规则如下:告警验收计算方法为:7天中5天无影响基站业务的重要告警则审核通过,影响业务告警列表请见附件数据源:集中故障管理平台时间粒度:提取时间为单站验证开始至第7天每天6:00至24:00点1.2.3 建设模块栅格采样点:OTT+MR单个20*20栅格采样点数1000,且栅格内RSRP<-110dBm采样点占比20%;筛选范围:以规划未建站点为中心,统计周边170米范围内弱覆盖栅格数量,按规划站点宏站/室分属性分别确认是否需推动规划站点建设;ü 宏站推动建设标准:规划未建宏站周边170米范围内弱覆盖栅格数4;ü 室分推动建设标准:规划未建宏站周边100米范围内弱覆盖栅格数1。Ø 室内覆盖建站标准ü 覆盖区域MR采样点RSRP<=-110dbm的采样点比例>=10%;ü 建筑物内无室分系统。Ø 室外道路建站标准ü RSRP小于-95,距离200米以上,通过宏站解决;ü RSRP小于-95,距离200米以下,通过室分外引或RRU拉远解决(基于周边室分站和宏站分布、天线位置和传输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Ø 入网MR验收规则从入网的第2天起连续7天的MR指标满足以下条件:ü 室分:MR测量RSRP总采样点>1000且弱覆盖采样点占比<10%;ü 宏站:MR测量RSRP总采样点>1000且弱覆盖采样点占比<10%;1.2.4 规划模块通过OTT+MR规划需求分析输出需新增规划问题:ü 覆盖区域MR采样点RSRP<=-110dbm的采样点比例>=10%;ü 建筑物内无室分系统。1.3 深度覆盖解决方案1.3.1 利用宏站针对性覆盖此种方案主要针对的场景是需要解决深度覆盖的区域,周边近距离有建设宏站,此时可以对需要深度覆盖的区域利用宏站进行针对性设计。目前一般密集城区宏站站点密度较高,而密集城区也存在大量商务楼宇和老旧低层密集的居民社区,这种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利用宏站解决这种场景的深度覆盖时,一般站点距离覆盖目标不能过远,为保证覆盖效果,一般要求基站在200米左右以内,同时必须做好周边较大区域内多个宏站间的协同规划,避免在其它方向出现覆盖不足问题。对于这种解决方案的覆盖目标,覆盖建筑高度必须在基站天线挂高的覆盖范围内。l 典型建筑场景宏基站是深度覆盖的基础,城区内部存在大量的7层以下居民楼宇和老旧社区。建筑物一般规则排列,楼宇较多,楼层一般不高于7层,建筑外墙一般是砖墙结构,不太厚,穿透损耗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5dB,个别承重墙体穿损较大。低层居民建筑场景对于一些别墅建筑,如果外部周围可以建设宏站,也可以利用宏站提供针对性的深度覆盖。别墅场景对于高层楼宇以及较矮的商务楼宇,首选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当无法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情况下,宏站也可以解决高层楼宇的低层以及较矮的商务楼宇。不建议在城区大量利用宏站上仰覆盖独栋高层楼宇的高层部分。宏站覆盖高层楼宇的低层或矮层商务建筑l 应用建议宏基站单站覆盖面积广,工程易实施,性价比较高。适用于对于环境美化要求不高,站点资源易获取的区域。l 宏站针对性覆盖案例如下图2-4,某城市小型居民区(多层、老旧居民区)的情况,在密集市区7层以下、穿损小、分布广,距离基站约150m200m,可以依靠宏基站连续覆盖解决其深度覆盖问题。图2-5是室内遍历结果,RSRP覆盖效果一般在-100dBm以上,速率大部分集中在10Mbps30Mbps。宏站解决深度覆盖场景室内遍历覆盖效果1.3.2 室外分布式覆盖方案深度覆盖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确定好天线位置,既能够提供必要的覆盖,又可以顺利建设。特别是针对居民区的场景,典型的覆盖方案是建设室外分布式的系统,既可以解决无法将室分系统引入居民楼造成的覆盖盲点,多点式小型化覆盖天线也易于隐蔽美化。室外分布系统主要完成建筑的室外部分、主要马路的覆盖以及大部分室内区域的深度覆盖。一般在宏站无法提供有效覆盖时,楼高为710层以下的楼层覆盖问题可以采用地面灯杆等美化天线的安装方式,就可以实现较好的覆盖效果;对于楼高为10层以上的楼层,可以考虑在对面建筑物外立面或楼顶安装天线,但工程实施难度也相对较高。室外分布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小区整体较好的覆盖效果,相对于室内分布系统较容易实施;缺点是室内部分纵深区域由于穿透损耗过大,深度覆盖较难解决。方案设计时常用覆盖手段有单/双通道RRU作为信源提供楼顶对面覆盖、室分外引、路灯站等方式。在设计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由于采用的是多点小功率覆盖,因此在设计时一般只设计穿透一堵墙,这就要求在楼宇的每一面应该与天线都有直达径;2、在走线时(传输、电源)要充分考虑小区的道路及管道建设,合理设计走线;3、在设计天线口功率时,充分考虑天线增益、方向性角度,注意覆盖距离和环保要求的平衡;4、为满足覆盖要求,可以考虑功分器,连接多点天线,采用正反两侧覆盖居民楼。如果采用多个RRU信源,为减少楼内的切换,应划分为一个小区;5、为尽量降低对非目标区域的信号泄露,天线放置位置要充分考虑利用建筑特点达到阻隔目的。l 典型建筑场景解决建筑室内的深度覆盖需求,通过分布式系统解决无法建设室内DAS的室内深度覆盖问题,解决方案应用的总原则是所在的场景不容易造成天线信号泄露或信号泄漏可控,如封闭或半封闭的场所。典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1)对于自身楼盘内圈的室内区域存在室外宏基站弱信号的情况,可以考虑内圈使用室外分布式系统天线提高信号覆盖质量;(2) 楼盘外圈的室外分布式系统应用;(3) 周边楼宇的室外分布式系统应用;(4)有条件使用室外分布式系统加强话务吸收与覆盖的情况,尽量考虑外放天线方案。典型的常见建筑场景如下图所示: 半封闭的L型建筑群和口型建筑 C型建筑群和.接近封闭的建筑群 圆形建筑群和.郊外别墅群 U型建筑群l 天线设置原则覆盖能力:利用室外天线对室内进行覆盖,不同的天线布放位置对室内覆盖能力影响较大,具体的情况通过测试并总结特点如下:根据测试结果,在天线增益10dBi左右,RS功率输入9dBm左右的情况下,覆盖对面4070米左右的框架楼宇,穿过1堵墙体满足覆盖目标(RSRP大于-110dBm)的情况下,覆盖58层左右比较合适。实际覆盖规划中,需要考虑楼体不同建筑特点、材料和天线参数的不同影响,覆盖效果及范围存在个体差异。覆盖区信号强度与信号的入射角有很大关系(入射角大受到楼层阻挡更大),入射角对电磁波信号衰落的影响远大于距离对电磁波信号的衰落。需要减小信号入射角才能取得良好覆盖效果,即尽量让信号水平入射,减少楼板阻挡。天线布放方式:室外分布系统方案中天线安装位置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将天线安装在地面、建筑外墙或楼顶。天线安装在地面时,主要覆盖建筑的低层,根据建筑密度可以选择定向天线也可以选择全向天线,根据经验在建筑间距小于40米场景,选择全向天线较好;间距大于40米场景,推荐选择定向天线。天线安装在外墙上,一般只采用定向天线,比较容易利用建筑的遮挡控制干扰,能覆盖5-8层目标楼宇,但是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较大,一般必须进行美化。天线装在楼顶,采用定向天线,覆盖能力比较强,一般来说能覆盖10层左右,但是信号较难控制,如果信号覆盖范围控制不好,干扰比较严重。原则建议(1)天线的摆放位置需要根据目标区域的特点进行确定,尤其当目标覆盖区域是居民住宅小区楼宇时,由于种种因素很难找到合适的天线安装位置,需要现场勘察仔细考虑。选择天线位置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信号的泄漏,避免对外部大网的干扰;(2)建议天线安装位置:楼顶天面;裙楼平台;梯间顶;停车场出入口;同时应尽量选择馈线可直接到达的位置进行天线外放,以提高易维护性;(3)典型的天线位置示意图如下:天线设计位置示意图2-10中,L型建筑和U型建筑的室外分布式天线一般安装在对面的建筑物或灯柱上,口型建筑和郊外别墅群的室外分布式天线一般安装在墙角上。天线安装推荐高度:覆盖楼层数天线高度(m)被覆盖建筑高度(m)每幅天线覆盖单元10层以下303021020层505022030层90902l 覆盖目标设计根据选用天线的波束宽度、天线挂高及天线到覆盖楼宇的距离,可以估算每副天线的覆盖范围,过程介绍如下:垂直覆盖范围b和和下情角度如图2-11所示:垂直覆盖范围计算过程水平覆盖范围如图2-12计算所示:水平覆盖范围计算过程上面的计算示意图中,d1为楼间距,h1为天线挂高,h2是覆盖高点,d2和b是覆盖目标范围。l 主要优缺点对于采用室外分布式系统解决小区深度覆盖的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缺点:方案优点是覆盖效果好,信号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