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框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x
高层住宅楼 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1、编制依据41.1合同41.2施工图4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41.4主要图集51.5主要法规61.6其它62、工程概况:62.1总体简介62.2设计概况73、施工部署93.1工程目标93.1.1质量目标及计划:93.1.2工期目标:103.1.3安全目标:103.2施工组织103.2.1施工组织系统103.2.2职能划分103.2.3职责分工113.3工程任务划分113.3.1总包合同范围:113.3.2业主自行组织施工的范围:113.3.3对分包单位的组织协调管理模式:113.4施工部署原则、总施工顺序:123.4.1满足业主合同要求原则123.4.2满足工序逻辑关系的原则123.4.3处理好季节施工的原则123.4.4分段平行大流水的原则123.4.5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133.4.6以科技为先导的原则133.4.7专业工种协调配合原则133.5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133.6组织协调:133.6.1协调方式133.6.2施工组织协调原则:143.6.3协调内容143.7主要项目工程量:163.8主要劳动力计划:163.9主要机械设备计划174、施工准备184.1技术准备184.1.1图纸、图集、规范准备:184.1.2试验、计量、测量、检验设备配置:194.1.3技术工作计划:194.1.4样板间形成计划:204.1.5新技术推广应用204.1.6高程引测与定位:214.2生产准备:214.2.1临时供水、供电、供热:214.2.2现场“三通一平”临时道路及围墙:244.2.3生产、生活临时设施:244.2.4物资设备加工订货计划:254.2.5对业主的要求:25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65.1流水段划分:265.1.1主体施工阶段265.1.2装修施工阶段265.2大型施工机械的选择:265.2.1塔吊:265.2.1.1塔吊的选择与布置265.2.2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与布置265.2.2.1砼输送泵的布置265.2.2.2砼输送泵选型275.2.2.3砼输送能力验算275.2.2.4砼泵及输送管道布置275.2.3外用电梯:285.3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285.3.1测量放线285.3.2护坡工程305.3.3土方工程335.3.4 地下防水工程345.3.5钢筋工程355.3.6模板工程615.3.7砼工程635.3.8脚手架工程655.3.9装修工程665.4季节性施工755.4.1冬期施工措施:755.4.2雨季施工措施:765.5 其它775.5.1暖卫施工措施:776、主要施工管理措施:786.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86.1.1质量标准及目标值786.1.2质量保证体系786.1.3质量保证制度:786.1.4质量管理程序786.1.5质量通病与防治816.1.6重点项目的质量控制内容836.2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措施866.3工程测量管理措施866.4施工试验管理措施876.5计量管理措施886.6安全管理措施886.7材料管理措施906.8消防保卫管理措施:916.9环保管理措施926.10环卫管理措施936.11进度计划保证措施936.1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946.13机械管理措施:956.14成品保护措施:956.15技术节约措施:977、经济技术指标:977.1质量指标977.2工期指标987.3文明安全施工指标987.4成本降低指标988、施工总平面图989、附 录:981、编制依据1.1合同 合同名称编号签定日期建筑工程施工合同2008年1月1.2施工图 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电气施工图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类 别名 称编 号国 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7-2001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行业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连接技术规范JG108-9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JGJ104-9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地 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J01-61-200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1.4主要图集 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03G329-3-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04G101-4行业建筑构造通用图集05J系列1.5主要法规 类 别名 称编 号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年第91号地 方地方性法规、标准1.6其它 类 别名 称编 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ZJ-2007GK0452005年河北省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2、工程概况:2.1总体简介 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玉锦佳园5#住宅楼及地下车库2工程地址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3建设单位玉田县兴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华优建筑设计院5监理单位河北科信实德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6质量监督单位玉田县质量监督站7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冶勘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8投资性质自筹资金9付款方式按合同10合同承包范围土建、采暖、给排水、电气、通风等11合同性质承包合同12合同工期566天13合同质量目标合格2.2设计概况建筑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建筑规模建筑面积5#楼69551.4m2地下车库4967.95m2占地面积5#楼2556.8 m2层数地上部分26层±0.000高程15.500 m地下部分2层设计室外地坪(相对于±0.000)-0.300m2建筑功能5#楼为住宅楼3建筑高度建筑总高(m)78.500室内外高差(m)0.300基底标高(m)-6.700基坑最大深度(m)6.240檐口标高(m)73.900±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m)15.5004建筑防火一级5保温外墙50、55厚挤塑聚苯板屋面70厚挤塑聚笨板6内隔墙5#地下室隔墙1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地下车库隔墙2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其它内隔墙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装修做法7外墙面面砖、涂料内墙面抹灰、涂料8楼、地面水泥砂浆楼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9顶棚刮腻子喷涂料顶棚10门窗隔热断桥喷塑铝合金门窗,外门窗可开启部分均带纱窗11防水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屋顶、设备机房、厕浴间高聚物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3+3,外贴外防高聚物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3+3,外贴外防高聚物改性沥青SBS防水卷材4+3两遍2厚环保型聚氨脂防水涂料结构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形式地下车库框架 5#楼剪力墙结构2抗震设防类别丙类3设防烈度7度4钢筋类别及接头形式水平钢筋直径18mm时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直径18mm时,采用搭接接头;竖向钢筋直径16mm 、18mm采用绑扎搭接进行连接,20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5结构断面尺寸墙体厚度()300、250、220、200、180、160楼板厚度()100、120、180、2006结构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集料反应管理类别所有基础、地梁、地下室外墙、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顶板属二b类环境类别;其它结构属于一类环境类别。按照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执行。7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工程部位砼等级一览表楼号序号部 位砼标号5#楼及地下车库1基础垫层C152地下车库基础筏板C30,S6剪力墙、框架柱梁、板35#楼基础筏板C30,S6地下室剪力墙、柱、梁、板C30,外墙S6一至四层剪力墙、柱C30五至二十六层剪力墙、柱C25一至五层梁、板C30六至二十六层梁、板C253、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3.1.1质量目标及计划:质量目标:合格根据这一目标,贯彻“质量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按2004版GB/T19001标准和我公司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建立以人为主体,合理的制度为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流程为动力的质量计划。3.1.2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竣工日期为2008年1月26日; 2009年8月10日竣工交付使用,总工期为566天。3.1.3安全目标:无重伤、无死亡事故3.2施工组织3.2.1施工组织系统 本项目施工中贯彻执行项目法施工的各项管理办法,即以工程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主体,以项目成本核算制为基础的现代化企业经营模式,具体施行 “一次性、全过程、两层分离,与生产要素动态结合”的原则,并以“施工管理为中心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职能定位来组成项目部。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计划按照预定目标实施,项目部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人事制度,建立各系统合理交圈、适时反馈的业务管理机制,建立以项目部领导为核心、施工生产为中心、主管工长和施工班组为主体、技术工作为基础的动态管理流程,完成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经济效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组织机构图及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详见附录一、二 3.2.2职能划分项目部建立决策层、职能层、实施层三层职责明确、合理分工的以人为本的项目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并采取相应奖惩激励措施。职能划分如下表所示:管理层别组成人员职 责决策层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经营副经理、安全副经理负责总体的及各方面的总体工作,包括上传下达、制定人事和制度决策、协调内外各方面冲突,并主持生产、技术、经营、安全各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制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决策等。职能层技术质量、生产、材料、预算、财务、安全等职能部门负责各系统的具体工作,与其他系统、各外部部门发生联系、进行交圈,确保生产流程的畅通,服务于一线施工,作为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保障和缓冲器。实施层项目部主管工长、质量员、测量员、试验员、机械员、材料员、施工班组实施层是项目部施工生产的主体、各项工作的落实者,直接面对生产任务。对实施层应提供足够的服务、保障,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监督与奖惩3.2.3职责分工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管理部门及人员完善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具体职责分工详见附录三。3.3工程任务划分3.3.1总包合同范围: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通风工程、强弱电工程、防水工程、消防工程、外装修工程等。3.3.2业主自行组织施工的范围:电梯工程等专业施工以及由甲、乙双方另行商定的其他项目3.3.3对分包单位的组织协调管理模式: 本项目部按公司有关分包的程序文件对分包单位进行控制。对业主的分包单位亦应履行总包职能,并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文明安全施工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控制,并为其准备相应的作业条件(如居住、水电配合、测量放线等),并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及业主要求收取相应的费用。双方协同作业,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项管理指标。3.4施工部署原则、总施工顺序:3.4.1满足业主合同要求原则根据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工期相对较短的特点,为保证合同履约,必须做到合理解决好质量与工期的矛盾,以质量管理为重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合理的安排工期,力求多、快、好、省地完成工程任务。3.4.2满足工序逻辑关系的原则本工程为一栋地下2层、地上26层的剪力墙结构高层及框架结构地下车库组成,施工顺序:由于高层和地下车库相连,施工时采用同时施工,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及支护作业。施工中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主体;先土建,后设备”的施工原则。为保证连续施工,要求专业预埋应随结构施工进行,设备安装及装修施工待分段结构验收完毕后随时插入,以便于结构和装修同时穿插进行,从而缩短工期。尤其是处理好结构主体施工与地上装修施工的穿插时间。内装修施工按照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3.4.3处理好季节施工的原则为加快工程进度,并减轻2008年的工程量,计划2007年底进行土方、基础筏板冬期施工,确保进入2008年雨施前基础工程施工完毕;进入2008年冬期结构施工完毕;2009年雨季前屋面施工完。3.4.4分段平行大流水的原则为保证工程均衡连续施工,发挥劳动效率,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加快工期,使工程各部位能连续均衡地进行流水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划分流水段进行施工。结构施工:车库按后浇带划分为五个流水段,高层按每个单元两个流水段,共十二个流水段,顶板每单元为一个流水段进行划分。3.4.5时间连续、空间占满的原则为充分利用工作面,保证连续施工,根据本工程特点,结构拟分阶段分部位进行验收,分别为:地下结构、首层至十层、十一层至二十层、二十层以上结构。室内装修分阶段插入。外装修分段进行施工三至十层、十一至二十层、二十层以上自上而下进行;屋面施工在结构封顶后插入施工。3.4.6以科技为先导的原则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使用功能,缩短工期,有效节约成本,工程施工中拟推广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成果,并改进技术管理和工艺操作水平。3.4.7专业工种协调配合原则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以土建工程为主,协调各班组、各分包单位的施工。相关专业应与土建方密切协作,充分利用时间、空间,保证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整体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各专业必须统一协调、集中指挥,通过平衡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3.5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施工进度安排规律;贯彻了时间连续空间占满、均衡协调有节奏,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详细进度计划见附录四。3.6组织协调:3.6.1协调方式3.6.1.1由生产副经理负责主持各班组、分包单位的施工协调会。一般情况下,以日为单位进行协调(每天生产调度会),必要时随时现场协调。检查总进度计划指定的控制节点实施情况,制订、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3.6.1.2通过每周监理组织的监理例会,协调工程各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3.6.1.3项目部自身每周一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每周五召开质量例会,每月25日召开成本分析会。通过以上协调会议保证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目标,协调、管理好参加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各方。3.6.2施工组织协调原则:3.6.2.1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工作应以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为中心,同时,使各方利益最大化,达到共赢。3.6.2.2项目经理部向建设方负责,同时,建设方、设计、监理应给予项目经理部及时服务。3.6.2.3整体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各专业必须由项目部经理部统一协调、集中指挥、通过项目部经理部方平衡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3.6.2.4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以土建、水电施工为主,协调建设方所指定的分包单位的施工。3.6.2.5组织计划施工内容有土建工程、水电、通风、电梯、消防等工程。3.6.3协调内容与建设方的配合:1项目部应与建设方密切配合,在工程施工中遇到与设计不符及其它问题,及时向建设方提出,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不应影响施工单位工程进度。2设备开箱检查,隐蔽验收,调试等要约请甲方人员参加和验收。3建设方按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工程款及设备订货款。4由建设方供料或指定分包的项目,项目部及时向建设方提供供料计划或阶段施工计划,建设方应根据计划及时供料,并要求分包单位服从于总包的总施工计划。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1在工程施工时提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情况,协助设计方完善施工图设计。2协调解决诸如因管道并列等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的偏差工作,协助设计方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变化。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发包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对施工质量管理。在班组、分包单位“自检”和项目经理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对于不合格项严格按照监理的要求,予以整改。2贯彻项目经理部业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班组、分包施工单位予以监控,确保产品达到合格。3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提交产品合格证和质保资料。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导予以磋商协调”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与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1责成分包单位所选定的设备、材料必须在事前征得甲方和项目经理部的审定。2责成分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实施进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建立质保体系,确保总目标的实现。3分包单位进场前均与总包方签订总、分包合同,任何分包单位的失误,均应视作总承包商的工作失误。4项目经理部将组织指挥各分包施工单位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生产,协调施工中产生的各类矛盾,以合同中明确的责任,来追究贻误方的责任。5项目经理部不断加强对各分包施工单位的教育,提请分包单位增强员工对产品的保护,做到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完工产品对发包方负责,使产品不污染、无损伤。与水、暖、电、通风专业配合1要积极协调配合,避免相互不必要的打架。水平管路预埋应避开暖预留洞。与各专业的协调由技术负责人负责。2.各工种本着小管道让大管道的原则,确定调整本工程电气线路走向及支架位置,通风管尽量早安装,以便给其它工种创造施工条件。3协调结构施工中管井和竖向预留口的平面布置,消除或减少预留管斜向调整对结构的破坏。3.7主要项目工程量: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土 方 开 挖 量m370000回 填 土 方 量m330000防水工程地 下m220700SBS 3+3屋 面m24000SBS 4+3卫生间m25000聚氨酯涂膜现浇砼 地 下防水砼m354000自搅拌混凝土普通砼m365000地 上普通砼m331000砌 体地 下m3560砖墙和陶粒空心砌块地 上m34500钢 筋地 下t8000地 上t4500装修工程内 檐墙面抹灰m282500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地 面m280000粉 刷m282500外 檐门 窗m210000涂 料m29000抹 灰m250003.8主要劳动力计划: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各工种在不同施工阶段需用各工种的劳动力人数。序号工种数量(人)备注1模板工1502钢筋工1203砼工404架子工25持证上岗5砌筑工356抹灰工1207机操工8持证上岗8修理工4持证上岗9电焊工10持证上岗10防水工20持证上岗11普工10012油漆工5013电工(安装)25持证上岗14水工(安装)25合 计7323.9主要机械设备计划本工程土方施工中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自卸装汽车运土;砼采用现场自搅拌砼,施工现场准备2台HBT80拖式泵泵送砼;四层以上结构施工用水采用高压消防泵进行供水;插入装修后,高层配置1台双笼电梯进行材料及人员的上下的输送;另外结构施工中还需多台电焊机、振捣棒及电锯电刨等,以上施工机械均应根据施工进度情况提前做好设备购置、租赁与进场计划,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高层采用两台塔吊:一台QTZ125,65m臂长,最大幅度额定起重量为1.5T;一台FTZ5513,55m臂长,最大幅度额定起重量为1.3T,因两塔吊之间有交叉,为防止塔吊碰撞,明确现场塔吊的施工区域及旋转范围,为了防止塔吊停放时风摆,各塔吊在地面设置一个锚固点,塔吊停止施工前将塔吊挂钩挂在锚固点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搅拌机L350台22电焊机BX-500台63砂轮切割机台34插入式振动器30台45平板振动器台26钢筋弯曲机台47塔吊QTZ125台38混凝土搅拌机1000L台19输送泵HBT80台110调直机台411圆锯台312刨床台313沙浆搅拌机0.35m3台314建筑施工外用电梯台315钢筋切断机台416打夯机台217高压钠灯套1018手枪电钻台119直螺纹剥肋套丝机台420冲击电钻台321卷扬机台222台钻台123消防水泵YC100M台2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图纸、图集、规范准备:认真作好熟悉图纸和图纸会审工作,图纸收到后认真审看,初步了解设计意图,检查施工图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各专业之间的施工图是否交圈,有无矛盾和错误。建筑与结构图在坐标、尺寸、标高及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掌握拟建工程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对哪些部位可以采用哪些新技术、新工艺。图纸会审要作好“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4.1.2试验、计量、测量、检验设备配置:序号名 称规 格数 量检测状态1经纬仪DJ22台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2水准仪DZS34台3激光垂准仪1台4电子经纬仪DJD2-1GC1台5塔尺5m26大钢尺50m27游标卡尺150mm18砼试模100×100×10060组9砼抗渗试模 145×150×15030组10砂浆试模70.7×70.7×70.71211砂浆稠度仪0-70mm112坍落度筒300×200×1004套13回弹仪ZC3-A1个14环刀、灌砂工具200cm3各3套15电子测温仪SN2202(-50150)616高低温度计217盒尺5m304.1.3技术工作计划:根据图纸要求,按照国家规范,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施工方案编制计划,提前作出各栋号的分项施组及重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好技术交底,交底中的内容要明确,要求要细致。在施工过程中对方案、交底实施进行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计划如下表。施工方案编制计划序号施工方案名称负责编制单位负责人完成时间1.测量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262.土方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283.基坑支护方案中基发展建设工程公司游启江2008.1.284.雨施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4.105.冬期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286.电气安装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刘玉泉2008.1.287.水暖安装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刘兴华2008.1.288.地下工程防水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2.59.试验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3010.钢筋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2.1511.模板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2.512.砼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2.513.脚手架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3.114.成品保护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3015.装修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5.1016.屋面工程施工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10.117.厕浴间防水方案项目部技术组王新2008.6.104.1.4样板间形成计划: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各栋号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样板引路的指导方针,提前确定样板间形成计划。4.1.5新技术推广应用序号新技术应用内容使用部位负责人1深基坑支护技术基坑工程王新2砼的应用技术基础及主体结构王新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基础及结构工程王新4钢制大模板改进和应用技术主体结构王新5脚手架综合应用技术整个工程王新6PVC管在建筑中的应用水暖电专业王新7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管理王新4.1.6高程引测与定位:4.1.6.1现场控制网的测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大地水准点,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的测设,设置场地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高层建筑施工,至少要设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空间检测闭合体系,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三个水准点桩(利用平面控制桩)。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梯间等垂直向上传递。水准标高应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拆模后,在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mm水平线。4.1.6.2进场后,按照甲方制定的建筑红线,利用经纬仪和钢尺测设建筑物的位置,引测建筑物控制桩,引入高程控制水准点。做好各栋号的轴线控制和水准点的测设和维护工作。4.2生产准备:4.2.1临时供水、供电、供热:4.2.1.1现场临时用水布置(1)用水量计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工地临时供水用水量计算公式计算如下:现场施工用水量(q1): q1= K1Q1N1K2/(8×3600) = 1.1×700×400×1.5/(8×3600) 16.04 (l/s)施工机械用水量(q2):因现场无特殊用水机械,故从略不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现场施工高峰人数以2000人计算 q3= P1N3K4/(t×8×3600) = 2800×20×1.5/(1×8×3600) 2.08(l/s)生活区用水量(q4):q4= P2N4K5/(24×3600)=2800×100×1.5/24×3600=4.86(l/s)消防用水量(q5):因现场面积小于25hm2,故q5按15(l/s)考虑。总用水量:q1+ q2 +q3+ q422.98(l/s)因当q1+ q2 +q3+ q4q5时Q=q1+q2+q3+q4+q5故 Q= 37.98(l/s)供水管径计算: d = 4Q/(V)10001/2 = (4×37.98/3.14×1.6×1000)1/2 0.150(m) 因此,使用两根DN75焊接管做上水干管可以满足用水量要求。(2)现场临时用水布置甲方提供水源一处,现场多层建筑边县政府围墙东侧。施工现场的临时、生活和消防用水管线的布置如下:施工现场用水由水井接入,设一加压泵房和一压力罐,干管沿楼座基坑四周布设DN100焊接管,按消防要求规定每50米设一消火栓共计13个,每个楼座安装一根消防立管,高层每层设一个消防栓和消防器具一套。生活区用水也由压力罐接入,沿生活区板房布置DN70mm塑料管管两根,在保障生活用水后,按消防要求规定每50米设一消火栓。施工现场消防泵安装在高层西侧,施工现场消防用水,全部由消防泵统一供水。现场管路埋深不小于80cm,消火栓设置见施工平面图。4.2.1.2现场临时用电布置:4.2.1.2.1主要机械设备用电计划如下表所示:施工用电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功率(KW)单位数量合计(KW)1搅拌机7.5台2152电焊机26台51303砂轮切割机2.2台36.64插入式振动器2.2台48.85平板振动器3.3台26.66弯曲机4台4167塔吊55台21108搅拌站35台1359输送泵90台19010调直机5.5台42211圆锯3台3912刨床、车床4台31213沙浆搅拌机6台31814建筑施工外用电梯12台67215钢筋切断机4台52016打夯机4台2817高压钠灯3.5套103518手枪电钻0.6台10.619临时用电10套11020冲击电钻1.1台33.321卷扬机7.5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