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docx

    • 资源ID:1743329       资源大小:191.8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docx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 时间:2009-11-一八 11:23:21 Tag:        核心提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区市县和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4.3万,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一三.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八位和第10位。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摸清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文化资源情况(一)文化遗产资源1、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情况。全市有历史遗址279个,墓葬129个,石窟、石刻60个;陵园12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2万多件,其中一级品6百多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织机洞洞穴遗址、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新砦遗址、古城寨、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大师姑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韩王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打虎台汉墓、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嵩岳寺塔、刘碑寺造像碑、巩义瓷窑遗址、荥阳故城、巩义石窟、法王寺塔、永泰寺塔、净藏禅师塔、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大周封祀坛碑记、黄冶唐三彩窑址、后周皇陵、北宋皇陵、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会善寺、李诫墓、欧阳修墓及祠、观星台、中岳庙、郑州轩辕庙、康百万庄园、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遗产分别是少林功夫、黄河澄泥砚、超化吹歌、豫西狮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岳古庙会、苌家拳。其中,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州历史悠久,这里产生的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他们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治水英雄大禹、隐士鼻祖许由、春秋政治家管仲、春秋思想家邓析、春秋政治家子产、战国政治家申不害、战国水利专家郑国、战国思想家列御寇、战国思想家韩非、秦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晋文学家潘岳、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李商隐、李颀、杜审言、北宋建筑家李诫、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思想家高拱等。郑州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很多,大禹治水、楚河汉界、达摩面壁、武则天册封嵩山、官渡之战等脍炙人口。郑州拥有各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豫剧,产生了现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代表了豫剧的最高水平。郑州杂技独具魅力,郑州杂技团的诸多节目在国内外赛场上屡获殊荣,并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冰岛、丹麦、挪威、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1)姓氏文化资源。郑州是郑氏、潘氏、许氏、侯氏的发源地。其中:郑氏、潘氏发源于荥阳,许氏发源于登封市,侯氏发源于新密市。韩氏、孔氏、杜氏、左氏、周氏、高氏、冯氏、史氏、常氏、熊氏、龚氏等发源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新郑市,密氏、郐氏等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新密市。 (2)黄帝文化资源。新郑市是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5000年前人文始祖黄帝就诞生并建都于此。近年来,郑州市共举办了一五届炎黄文化节和2006年“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新郑的寻根文化推向高潮。(3)黄河文化资源。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郑州处于黄河文明的核心位置,发扬光大黄河文化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4)嵩山文化资源。嵩山及其周边时代久远、文化绵延、数量与类型众多的遗址构成了围绕嵩山的嵩山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有着孕育中原文化的山、水、土、生(物)、气(候)、位(置)古环境“六要素”的最佳组合。表明了嵩山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核心地位,也是郑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独有优势。(5)少林文化资源。少林文化根在登封,源出少林寺,是嵩山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少林文化的主体是禅宗和武术。少林寺位于登封市中岳嵩山腹地,距今有一五00多年的历史。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少林文化包括少林禅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医学文化、少林艺术文化、少林历史文化及和少林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等。(6)商都文化资源。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代都城的遗址,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1961年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至今已有3600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划布局之严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之最。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004年,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确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7)客家文化资源。郑州是客家文化的祖根地。客家文化的前身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客家人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郑州正建设世界客家文化中心。(8)河洛文化资源。郑州的巩义是洛河和黄河的交汇处,两河相交形成的漩涡触发了古人创造太极八卦的灵感,这里因此成为“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这一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9)象棋文化资源。荥阳是中国象棋的策源地,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出自荥阳,荥阳市广武镇至今还保存着汉霸二王城即鸿沟的古迹。为进一步拓展象棋文化内涵,荥阳市成立象棋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建设了可同时容纳350人进行比赛和训练的象棋馆,建造了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象棋广场,内有长88米、宽80米的超大棋盘,设著名残局“骐骥一跃”。成功举办了上万人参加的首届中国象棋文化节。(二)自然遗产资源全市有1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面积464平方公里,包括安坡山、马鞍山、挡阳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诸峰等。被地质工作者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学百科全书”。2001年6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一三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即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通过国务院评审。全市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嵩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园一八处,主要分布在登封、荥阳、新密、巩义、新郑、管城、二七7个县(市)、区,经营面积4.5万公顷,占我市国土面积的6。2006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377.2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4144万元。国家级森林公园有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登封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国家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有中牟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河南省桃花峪森林公园、河南省南河渡森林公园、河南省神仙洞森林公园、登封市大熊山森林公园、河南省环翠峪森林公园、香山森林公园、黄河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10处,市级森林公园有老龙窝森林公园、古城森林公园、潮湖森林公园、尖岗森林公园、朝阳沟森林公园5处。 到2006年底,郑州市共建成城市公园广场28处,占地面积达到373.75公顷,从业人员达到一五23人。其中占地面积超过10公顷的有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西流湖、郑州市动物园、郑州市世纪游乐园、郑州市金水区郑花公园、郑州市绿城广场、郑州市五一公园、郑州市二七区嵩岳公园自然保护区1处,即河南郑州黄河湿地保护区,面积38007公顷,保护区分布到巩义市、荥阳市、中牟县、金水区、惠济区,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觅食地区。(三)文学艺术资源郑州市的小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有以发表小小说而驰名文坛的百花园文学月刊和转载精选小小说作品的小小说选刊,还有以杨晓敏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小小说理论研究和推进小小说繁荣的作家、理论家和文学编辑。郑州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共有11个艺术家协会,即书协、美协、作协、摄协、音协、剧协、影视协、民协、曲协、杂协、舞协。全市有艺术家协会会员近3000人,其中国家级会员270多人,省级会员900多人。会员们经常参加全国性展览、省级书法展览,同时每年举办60次以上各类书法展览;每年组织60次以上艺术活动;每年组织40次以上摄影艺术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影视活动60次以上。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9个,从业人员1699人;2006年收入8149万元,其中演出收入2565万元,国内演出3672万人次。全市有艺术表演场馆10个,从业人员297人;2006年收入8101万元,其中演(映)出收入33一五万元,演(映)出场次9045。(四)新闻出版资源全市图书出版单位11个,从业人员1002人,出版图书3677种,总印数21689.77万册;报纸出版单位55个,从业人员12一八2人,出版报纸55种,总印数149506.92万册,总印张5079489.32千印张,定价总金额84771.27万元;期刊出版单位160个,从业人员1780人,出版期刊160种,总印数8454.93万册,总印张360一三5.17千印张,定价总金额33478.86万元;音像电子出版单位9个,从业人员336人,音像出版物379种,电子出版物一三种;出版发行单位1626个,从业人员10197人;印刷生产单位1627个,从业人员35072人,印刷产品用纸量达6一八万令;我市2006年引进版权48个,输出版权一五个。郑州日报社是中国记协理事单位,省记协副会长单位,省报协副主席单位;郑州晚报是中国晚协副会长单位。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郑州日报社曾先后三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二、三等奖,并有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五)广播、电视、电影资源2006年末,全市拥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座。广播电台公共节目17套,全年节目播出时间81760小时,年节目制作量达93351小时,从业人员1一五6人,2006年经营收入16989.07万元。电视公共节目22套,年播出时间124537小时,年制作量达19629小时,从业人员3174人,2006年经营收入67880.64万元。有线电视网络已连通各县(市)区,电缆、光缆总长度1万多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116万多户,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一五190.7公里。郑州地区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为全市城乡人民群众收听收看新闻时事,了解经济信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创下了基础。2006年末,电影发行业单位一三个,从业人员341人;城镇电影院20个,从业人员484人;农村电影队393个,从业人员483人。 2006年全年来我市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外人员2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港澳台同胞8.8万人次,增长10.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800.0万美元,增长一三.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达231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3.5亿元,增长29.2。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发现我市旅游文化资源缺乏深层次发掘和有效整合,一些很有影响的历史景观开发利用率较低,一些景区建设重形式、轻内容,缺少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发掘。4、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情况。为了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我市以成功地举办了“绿色周末”、“广场文化”、“周末电影夜市”等一系列群众性文艺演展活动。其中“绿色周末”公益活动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向郑州市民普及高雅艺术为宗旨,自开办以来,已演出300多场,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成为郑州独有的、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文化名牌”。“广场文化”以文化广场为阵地,城乡联动,一年一个主题,从三月份至年底,月月有特色、周周有活动,通过比赛、展演等形式吸引各种团队参与其中,使广场文化很快成为郑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郑州市图书馆大胆创新服务形式,首先将推行服务人性化、服务便捷化作为着力点,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先后推出了全年365天开放、全面开架服务、免费免证服务、送书上门服务、夜间代还书服务等一系列方便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努力为读者创造温馨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每周开放时间达82小时,成为全省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其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努力开展服务创新,创下了多个全省公共图书馆的第一,如:创办了全省公共图书馆第一个音乐戏剧欣赏室,全省公共图书馆第一家电子阅览,率先开通了全省首家可提供远程服务的图书馆网站,开设了全省首家夜间还书处、全省首个针对未成年人上网服务的公益性“绿色网络通道”,在全省公共图书馆中率先全面实行了“一卡通”借阅管理;第三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教育宣传主阵地作用,以每年60-70次各种读者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种展览、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图书宣传、有奖征文等读者活动宣传自身、吸引读者,努力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普及了图书馆知识,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图书馆意识;第四是实施社会办馆新策略,延伸服务触须。加大阅读站和分馆建设,先后建起了省送变电社区、南阳寨村两个分馆和交巡警九大队、炮院、平等街社区等阅读站20个,目前郑州市图书馆已初步建成了一个中心馆、两个分馆和数十个阅读站为一体的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三、对加大郑州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1、制定对郑州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拥有的财富,不能很好的利用这种资源就不能实现财富的价值。做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发挥文化资源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本次文化资源普查初步摸清了我市文化资源的底数,各部门应尽快制定开发利用文化资源规划,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潜力,促进郑州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发展,实现省市政府提出的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战略构想。 2、加大对郑州市文化资源的宣传。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市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郑州历史文化资源时代久远,地上可看的遗存较少,人们对郑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了解的不够,甚至本地市民对郑州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得也不多。要在加大对市民进行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外宣传郑州历史文化的力度,提高郑州的文化影响力,吸引更的客商到郑州观光旅游和投资文化产业。3、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郑州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加大对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研究、挖掘和整理。同时,目前郑州的文化资源分属于不同部门单位,现在大多各自为战,没有发挥整体的优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这些分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有规划的科学整合,依据各自特色和地理位置划分成若干区域,构建整体文化资源开发框架。如:商都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联合媒体、服务以形成各自的特色,推广起来也能够让旅客觉得物有所值。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内其它城市的联系,强强联合,打造出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创建自己的文化旗舰。4、加强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目前我市文化人才较为匮乏,特别市高层次人才更是奇缺。文化人才特别是标志性文化代表人物,对于我市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跨越的意义重大。要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文化艺术、文物博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抓紧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抓紧培养熟悉市场规则、了解文化规律的文化中介服务人才,造就大量的高层次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要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别是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或阶段性发布人才需求目录。通过以上措施,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2.16.202219:3419:34:3622.12.167时34分7时34分36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7:34:36 下午19:34:36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9:34:36

    注意事项

    本文(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