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分析报告.docx
连云港市66家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分析报告连云港市工商业联合会连云港市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局(2004年12月)目 录一、课题背景二、研究方法三、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一)两年来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1、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与规模扩大2、吸纳就业人员增加3、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4、发展外向型经济(二)私营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分析 1、企业经营者年龄性别分布2、资本结构及经营决策权分属3、组织构架4、企业文化5、劳资关系6、员工情况7、企业经营时间 (三)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分析1、资金问题2、企业纠纷的解决3、对发展环境的评价4、私营企业关心的问题四、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1、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进入领域不断拓宽,社会贡献迅速增加,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横向比较,发展压力较大。 2、私营企业主整体文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仍以家庭式管理为主,企业人才问题逐渐显现。 3、企业发展需求强烈,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比较突出。 4、私营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良好,但对社会的改革发展的关注程度高,渴望政策解读的需求十分迫切,私营企业参与社保情况不容乐观。 (二)建议1、推动新的思想解放,在营造全民创业浓烈氛围加压上寻求新突破。2、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上寻求突破。3、加大政策落实督查力度,为民企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4、加快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素质。一、课题背景由全国工商联从1992年起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对私营企业作一次大型的抽样调查,对中国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作了十几年的跟踪研究。这些调查成果反映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动态,据此作出的政策建议提供给领导和决策部门,同时也为统战部和工商联自身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资料,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品牌”。党的十六大和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使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正是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抽样调查开始了。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六放”方针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掀起了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数量扩张加快和质量渐进提升的双重景象。截止2004年9月份,全市私营企业数量共有9520户,同比增长11.7%;注册资本为85.12亿元,同比增长52.6%;上交税金1.95亿元,同比增长83.90%;有出口实绩的达9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0家,占全市外贸经营企业总数的82%;实现出口0.86亿美元,同比增长75.35%,增幅高于全市出口47.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6.58%。但我市民营经济在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部分发展项目的制约因素凸现。受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工商企业面临金融信贷环境趋紧的考验。从全市信贷情况来看,全市工业短期贷款余额增加缓慢。信贷资金市场化配置趋势明显,资金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贷款有一定难度。一批民营企业“小富即安”,囿于家族管理,合作共赢的意识亟待提高。私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人才缺乏、设备落后和产品科技含量低等矛盾都极大的困扰着我市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变化、新的情况和新的形势,如何引导我市民营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全市私营企业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为此,我们决定结合省联部署的“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主抽样调查”,扩大我市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以便于在此基础上较好的把握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更好地揭示我市私营企业的发展规律。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共向全市8个县、区(市开发区)工商联发放问卷66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回收率100%。以2003年底前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全部私营企业作为我们调查的总对象,2004年新成立的私营企业不在本次调查范围。调查企业样本的抽取,我们根据市工商局2003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以全市私营企业总数8的比例,按照全市私营企业地区、行业分布比例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进行抽取。调查表采用了全国工商联的“第六次私营企业调查表”,这样既便于同历次调查数据相对比,又可以与全省平均水平或各市同类数据作比较分析。调查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私营企业主的了解,另一部分是对私营企业的了解。为了搞好此次抽样调查工作,2004年5月一三日市工商联主要领导带领分管领导和有关责任部室同志参加了省工商联在扬州召开的“第六次江苏省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工作会议。回来后根据省联会议要求和精神,我们严格按照科学抽样原则,制定了全市抽样调查计划,确定了各县区私营企业调查计划,涉及了三大产业的20多个行业。5月19日,我们又对抽调的16名调查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此次调查,我们严格按照调查员直接访问被调查者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提问,被调查者面对面回答,或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调查员在现场对各项问题作出解释。6月初,各县区工商联调查员调查表汇总到市工商联后,我们又组织专门人员对每份调查表进行了审核,确保每份调查表中适用问题的回答率在90%以上。经过审核,最终完成有效问卷66份,采集到有效调查数据近4万个,掌握了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我们从省工商联安装了“SPSS统计软件”,组织专人赴南京学习该软件的使用,并请省联有关领导和专家专程来连进行了现场分析指导。分析过程中,我们还对有关数据与我市2000年、2002年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及2004年全省范围的相关调查结果作了比较。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此次调查中改革后的恒瑞医药的企业数、注册资本金等数据已列入市工商局的私营企业统计范围,而销售额、利税等经济指标在市统计局则列在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未列入个体私营经济统计口径,加之为了保证我们最后分析的数据能够与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发展的统计口径相吻合,以便作出合理分析比较,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恒瑞的少部分属经营性经济指标没有参与运算。三、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一)两年来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2002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按照“六放”的方针,把加快发展私营经济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私营经济在前两年较快发展的基础之上乘势而上,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国资、外资、民资三足鼎立,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比翼齐飞的局面正在形成。1、私营企业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表1 20022003年连云港私营企业发展概况户数投资者人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年份万户同比增长%新增(万户)万人同比增长%万人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户均(万元)20020.6890221.4320.176.44一五.8235.71152.7720030.83220221.90339.0140627474.76表1显示,近两年来我市私营企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各项指标的绝对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特别是2003年注册资金的增幅较大。这表明,随着“六放”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2003年17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到位和深入人心,鼓励全民创业、勇于创业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私营企业不仅数量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而且质量、规模有了较大提升,都超计划实现了年度发展目标。2004年全市抽样调查从几个方面验证了这一点。(1)资本规模表2 被调查企业资本总额分组 时间 数量、比例类别企业开业时2003年底数量(家)百分比()数量(家)百分比()50万元以下3147.11421.851-一五0万元1421.1一三20一五1-500万元10一五.21725.5501-1000万元710.610一五.31001万元以上461116.4合计6610066100表3 私营企业经营状况统计(万元) (中位数)销售额缴税交费税后净利润宿迁连云港宿迁连云港宿迁连云港宿迁连云港2001年一三5200410.51210一五2002年3002805.611.31.6211.8212003年400300614.12.82.5一五一八从表2被调查私营企业的资本总额分组看,企业开业时资本金额主要集中在50万元以下,占到47.1。到了2003年时,资本分组中,私营企业资本总额有了较大的提高,以50万元到500万元的规模为主,占到45.5;低于50万元的降低到21.8,单个企业资本规模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有31.7,企业数比企业开业时提高了一五.4个百分点。说明我市私营企业单体规模虽以中小企业为主,单个企业发展规模呈快速健康成长态势,进入了发展阶段和成长期;2003年底被调查企业实收资本的中位数比2001底年增长45.3,比全省40%的增长率高出5.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私营企业的投资者人数和雇工人数的中位数也都相应的有所增加。在抽样调查的66家私营企业中,有一五.1的被调查企业是在2002年或2003年新注册的,比全省调查数据10.5%高出4.6个百分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两年我市私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与我市2002年户均注册资本52万元,2003年户均注册资本65万元的总体水平和逐渐增长态势是相吻合的。特别可喜的是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从开业时的4家增加了近2倍,达到11家,占抽样调查企业的比重也净增了10.4个百分点。但是与全省及苏北各市横向比较,我们的发展压力仍十分大。江苏省私营企业2003年户均注册资本已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5.7万元,与全省水平相比我们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1.5。同是苏北的宿迁市,2003年私营企业的户均注册资本82万元,比我市还高出17万元。表3的统计表明,随着数量和规模的扩大,我市被调查企业的销售额、缴税及税后利润稳步增长,逐年有所提高。但是就企业销售额来看,我市的私营企业增幅明显低于宿迁市,2001年抽样调查时宿迁市私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还远远低于我市,但2002年就已超过我市,到了2003年,比我市多出100万元。就企业交费情况来看,我市经过几年来对“三乱”的大力清理,“三乱”现象受到遏制,企业负担有所减轻,调查显示被企业交纳各项费用无明显增加,基本保持稳定状态。(2)行业和地区分布表4 被调查企业主营行业的变化(%)主营行业农林牧渔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建筑业交通运输商业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科研技术其他199910.7032.107.143.57253.577.1417.803.57032.120036.064.5543.91.529.093.0327.31.523.0316.73.033.036.066.06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调查企业从事的主要行业仍然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占到43.9;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商业餐饮业,占到27.3。与2000年、2002年前两次的调查相比,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与全省抽样调查分析数据相比较,1999年时我市制造业所占比例比全省47.3的比例低了一五.2个百分点,到了2003年就与全省43.8的比重基本持平。这说明近两年来,我市承接国际上以及苏南等劳动密集型和重工业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作用已经显现,产业结构比例分布更趋合理化。原来政府限制进入的一些行业领域,如电力煤气、卫生体育,文化教育,随着私营经济进入领域的放宽,已有了较大的突破。2、吸纳就业人员增加私营企业的一大贡献就是增加了社会就业。2003年底,66家被调查私营企业雇用员工近万人,较开业初的4737人净增加了1倍。从用工结构上看,以农民工和下岗工人为主,这与近年来我市私营企业集中分布在城镇及较多的参与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有很大的相关。表5统计分析显示,私营企业动态增加的员工数远远大于减少的员工数,与全市私营企业从业人数增长的总趋势相一致。表5被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及结构企业开业初雇用员工(人)2003年全年雇用员工(人)下岗工人(人)农民工(人)管理人员(人)技术人员(人)较上年度增减(人)增长47339756274529098171一五0214322%3、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重组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来,我市民营企业抓住全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机遇,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以及股权投资等形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造,盘活国有资产,安置企业职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抽样调查的66家私营企业中,有19.7的被调查企业参与了改制、收购,这一调查结果比全省抽样调查分析30.8的数据低了11.1个百分点。这一方面与我市原生型私营企业规模小,原始积累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等诸多原因,原国有集体企业经营者直接参与企业收购、改制的起步也较晚,市外民营企业参与收购、改制的国有集体企业面也还不宽,一些老大难企业债务多、职工安置负担重的实际情况有关。同时,也与许多企业虽已改制但实际上还戴着红帽子,未能完成工商税务登记等法律意义上的改革有关,改革的措施和力度仍需加大。调查显示,准备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或与其合作,或者有其要求的企业占一五.2,比全省调查结果7.2%要高出8个百分点,显示了较高的参与国企改制的积极性。随着全市企业改制、重组步伐的加快及民资的积极极参与,将进一步壮大我市民营企业的队伍与整体实力,促进人才、技术、资源在全市范围的优化配置,成为我市民营企业迅速做优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从私营企业改制前的所有制性质来划分,改制前是城镇集体企业占被调查的62%,占抽样调查企业数的近2/3,农村集体企业占被调查的一五%,国有企业占被调查的23,见(图1)。虽然国有改制企业数量不多,但是由于他们原来企业规模大、资产多、资产质量好、管理好、员工素质好,改制后,其在我市民营企业中的龙头骨干带动作用很快就充分显现。使得我市民营经济在苏北乃至全省的影响力迅速增强。随着国退民进步伐的加快,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国企相继改制,使得我市民营企业队伍从质和量上迅速壮大。在2004年8月底揭晓的2003年度中国民企500强排名中,恒瑞医药以年销售额105035万元列第268名,进入全国制药民企前十强,在江苏省入选的112家民营企业中恒瑞制药排名第63位。2004年9月份,恒瑞医药和康缘药业同时进入全国百强药业,恒瑞医药列第49位,康缘药业列99位。在2004年中国民企核心竞争力调研中,市工商联组织推荐的恒瑞医药、东方电力等9家年销售入1.2亿元以上的规模民营企业,规模大、产出多、效益好,2003年度的营业收入平均年增长率27.9%,增速最快的企业达到85%;税后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35.35,个别企业最高增幅达80;缴税总额与目前9家企业之外的全市私营个体企业的纳税总额相持平,已成为我市民营企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表6 被调查企业改制、收购的方式企业数量:家百分比:社会公开竞标538.5政府邀请购买个人商谈430.8原企业领导层购买2一五.4原企业全体职工购买,经营者持大股2一五.4改制、收购企业的总数一三100从改制的方式与途径上看,“社会公开竞标和政府邀请购买个人商谈分别占38.5%和30.8,是我市被调查企业改制收购的主要形式。原企业领导层购买和原企业全体职工购买、经营者持大股的占改制企业的近1/3。表7 被调查企业改制、收购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个人积累向银行贷款向亲友借贷集资总数:家一三户数:家11563比例:86.438.546.223.1位 次1324从收购资金来源上看,仍以个人积累、亲友借贷、集资筹集民间资金为主体参与企业改制、收购。其中,列第一位的是依靠个人积累,占86.4%,仅有1/3多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贷款获得参与改制收购的资金支持,而且大都是企业经营状况较好,改制后仍由企业原经营层持大股的企业。4、发展外向型经济我市私营外向型经济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势头迅猛。随着国家对进出口经营权申报资格要求的降低,我市大批资产质量较好的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权,民营企业出口队伍进一步壮大。2004年1-9月,全市有出口实绩的各类民营企业9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0家,出口额863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16.58%,出口额同比增长75.35%,成为全市出口增长的新亮点。从抽样调查看,我市私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企业自身积极转换观念,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是分不开的。数据分析表明,加入WTO后,被调查企业在合资合作、产品外销、引进技术、增强自身实力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主动尝试,其中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积极引进技术、联合国内其他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被调查企业应对挑战而较多采用的措施(表8)。但是,调查显示,仍有高达59.1的私营企业对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没有思想上的准备,已有实绩的企业在开展与国际市场和运作规则相接轨运作中采取的办法也还比较单一。这些都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表8被调查企业加入WTO后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海外合资合作到海外投资建厂申请自营进出口权委托贸易公司外销产品代理国外厂商业务承接“三来一补”业务购买品牌使用权引进技术、专利设备等与国内其他企业做大做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我的企业没有关系户数:家60168323一三102712所占比重%9.1024.212.14.53.04.519.7一五.240.9一八.2(二)私营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分析私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既表现为数量的扩张,又体现在质的提高上。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决策机制的完善,对私营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至关重要。1、企业经营者年龄性别分布表9显示,被调查的66位私营企业主,男性59人、女性7人,企业主男女性别比为8.4:1,女性业主占10.6,与全省抽样调查女性10.65的比例略低了0.05个百分点。从我市历次抽样调查的样本来看,2000年女性业主占10.7, 2002年女性业主占10,女性私营企业主的比例变化不大,而且与全国及全省历次抽样大体相仿,这表明在整个私营企业主队伍中,女性私营企业主所占比例一直较低,她们的创业仍受到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表9 男女性别数2000年2002年2004年人数%人数%人数%男2589.319905989.4女310.7210710.6合计28100.020100.066100.0表10 年龄结构年龄段2000年2002年2004年人数%人数%人数%30-3927.145202030.340-492071.431050335050-59414.2942510一五.260岁以上27.141534.5样本个数282066最小年龄373232最大年龄646466平均年龄46.4545.443.792004年全省样本平均年龄43.2244.一五44.96与全省样本相比较,从三个年度的抽样来看(见表10 ),虽然我市整个私营企业家的平均年龄呈现下降趋势,与全省样本的年龄逐渐相一致,但是三个年度的抽样调查平均年龄都超过40岁。2004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市私营企业平均年龄43.79岁,比全省平均抽样调查年龄低1.17岁,私营企业主的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的没有,60岁以上的3个人仅占4.5%。而中年人(3049岁)则是创业主体,其比例依次为30.3%、50%。其中尤以4049岁人居多,有33人处于这一年龄段,占被调查私营企业主人数的一半。这说明, 私营企业家的创业经营,需要必要的积累,既包括物质资本的积累,又需要人力资本(尤其是经验)的积累,而年纪过轻的人还缺乏这些必要的积累,他们的创业条件是受到一定制约的。尽管近年来我市自主创业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加快递增,但没有根本改变上述趋势。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趋势还将会持续一个相当时期。表11 开办私营企业前的最后一个工作岗位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城乡集体企事业三资企业其他私营企业个体户务农部队其他%连云港33.330.36.17.619.71.51.5江苏省28.741.13.27.6一三.23.11.21.7从表11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家广泛产生于社会各个阶层。这反映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办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抽样调查分析表明,我市目前创办私营企业的群体多为机关工作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参加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有着较丰富的业务知识,因此在创办私营企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政府部门应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走进创业、兴业的建设者队伍。2、资本结构及经营决策权分属有资料表明,在我国数以千万计的私营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以上,私营企业几乎与家族式管理相生相伴,尽管这种管理方式在私营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流行以及私营企业谋求自身长远发展内在要求日益迫切,关于家族式企业及家族式管理的问题受到企业、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关注。资本、决策管理权、风险高度集中是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本次调查看,除股份有限公司外的其他三种类型的私营企业,业主个人资本都占据了投资总额的一多半(表12)。“一股独大”不仅是独资企业的个别现象,而且在合伙或有限责任公司类型的企业也比较普遍。虽然法律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投资者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但事实上投资者人数与企业类型并不完全符合。66家抽样调查私营企业中,50的合伙类型企业投资者实际上是1个人;3.7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企业其真正的投资者实际上仍是1个人。表12不同类型的私营企业自有资本量及企业主本人资本量统计(平均值)企业开业时企业自有资本(万元)企业主本人资本占企业资本比例(%)企业主本人资本数额(万元)独资71.79998.8970.99合伙270.0081.48220.00有限责任公司283.71 68.一五193.34股份有限公司4948.534.17206.57经营管理决策权是检验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调查设立了五项内容供被调查者选择。从表一三统计结果看,私营企业主仍然是企业重大决策的“当家人”,其占比为56.1%,远远高于其它选项,相对于2000年的抽样调查,业主本人决策所占比例比2000年的调查数据下降了8.4个百分点,这是一种企业经营决策上的进步,但仍比全省这一项目的调查结果43.2%高出12.9个百分点。在我市私营企业中已出现了股东大会的决策形式,董事会的决策影响力也较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了显著的提高,提升了19.1个百分点。这种变化的趋势既反映了当前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二权合一”的总体格局,又表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认同度的提高,董事会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作用正在上升,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逐渐向科学管理、集体决策的方向演进。表一三被调查企业经营决策权分属2004年户数:家2004年比例:2000年户数:家2000年比例:您本人37 56.1一八64.5股东大会5 7.600董事会一五 22.71 3.6您和主要管理人员9 一三.67 25您和其他组织001 3.6其他001 3.6合计66 10028100另外,根据市工商局统计,近两年来,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在企业类型中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有限公司型企业比例逐步增加。截止2004年上半年,全市采用“有限公司”形式的私营企业为4942户,占全市私营企业总数的55%,超过上年2.4个百分点。2004年、2000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表14)同样证明这一变动的趋势。相对于2000年调查数据,私营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20.9个百分点,有限责任企业所占比例提升了一八.6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的比例上升了2个百分点。表14 被调查企业类型统计独资合伙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计2004年户数:家31 2 27 6 662004年调查(%)473409.11002000年:家1916 2 28 2000年调查()67.93.621.47.11003、组织构架近年来,我市私营企业在规模数量逐渐提升的同时,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业日渐完善。表一五显示,目前,私营企业构架中,以选择董事会的比例最高,占到42.2,比200年抽样调查数据提高了20.8个百分点,这与表一三调查显示的有限责任类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的结果是相统一的。另外,私营企业中的股东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也都有增加提高,说明了我市私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逐渐向公司化转变,企业的管理逐步向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调查分析中,有两组数字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在抽样调查的66家企业中,建有党组织的企业比例为21.2,比2000年时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二是建有工会组织的企业比例下降了5个百分点。其原因:一方面这可能与抽样调查企业中有1/3是近12年内新建的公司,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还未能及时建立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私营企业主重生产经营而对企业党组织建设、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认识不足,关注、支持程度还很不够直接相关;再者也要求我们有关部门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引导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表一五被调查企业主要组织构架比较(%)组织组名称2004年调查显示2000年调查显示数量:家比例:数量:家比例:股东会1928.8517.9董事会2842.2621.4监事会1624.2310.7党组织1421.2621.4工会2537.91242.9职工代表大会1725.8414.3经过20年飞跃发展后,不少私营企业正面临领导层传承接代的现实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从调查结果(表16)看,“子女”、“职业经理人”、“没有想过”差不多各占三分之一,子承父业原来应该是最符合情理的选择,但选择“职业经理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认可,虽然我市职业经理人市场并不成熟,但却受到了被调查企业主的青睐。原因分析:一、他们对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点一清二楚,苦于没有良方医治;二、多年奋战疲惫不堪,希望有一个得力的帮手;三、接班人(一般为自己的子女)阅历太浅不足以担当大任,需要自己和职业经理人共同传帮带;四、在市场风云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大多乐于甚至主动接纳新生事物,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崭新的阶层,民企开始接纳并试验之。基于以上4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市民企老板对职业经理人期望较高。因此,加强企业主对这方面的引导、了解和正确把握的工作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表16 希望将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接班人户数所占比例(%)子女1928.8其他亲属34.5职业经理人1928.8没有想过2537.9合计66100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凝聚力是一种根本的凝聚力。表17显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观念得到了被调查企业较为普遍的认同。86.4的私营企业主认为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83.3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员工,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市私营企业发展在层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表17 被调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是经营理念的重要标志企业文化是凝聚企业员工,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是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人次:人355557比重(%)53.083.386.4对于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表一八显示,有78.8%的企业选择建立表彰激励机制,紧列其后的是77.3的企业选择着重加强培训和65.2的企业选择加强管理建设。这是因为通过表彰激励,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其中,文化整合实施起来就更为容易;并通过严格的管理规定员工的做事方法和规范,着重加强员工培训,从而使企业文化获得有力的推广工具。表一八 被调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提出一整套标志、口号加强管理建设经常开展活动建立表彰激励机制着重加强培训人次:人2543325251比重:%37.965.248.578.877.3位 次534125、劳资关系66家抽样调查私营企业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3756人,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38.2%;其中,与员工签集体合同的企业约有22.2,大大低于全省抽样调查42.1%的分析数据。2003年,被调查的66家私营企业用于支付员工工资、资金、分红总额8556.7万元,占2003年销售总额的3.4,比全省这一抽样调查项目低了0.5个百分点。平均支付员工工资、奖金、分红一三3.7万元,员工人均收入0.77万元,比全省抽样调查人均收入1.02万元低了0.25万元。从表19统计结果看,66家被调查企业为3335人缴纳了医疗保险,为2670人缴纳了养老保险,为1770人缴纳了失业保险,相对于这66家企业9756人的用工总人数,其覆盖面分别仅占企业总人数的34.2、27.4和一八.1。因此在教育引导私营企业主关爱员工,依法用工,进一步完善职工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还是有很多工作需要职能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表19 2003年被调查企业工资、福利支出(均值)全年支付员工工资、资金、分工(万元)全年支付劳保费(万元)全年支付医疗保险(人)全年支付医疗保险(万元)全年支付其他医疗费(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人)全年支付养老保险(万元)全年支付失业保险(人)全年支付失业保险(万元)平均值一三3.77.4516.22.765241一五.9276.7总 数8556.7453.93335379.7168.72670967.11770408.3企业主的年薪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有61位被调查业主同时兼任总裁、(总)经理,占有效回答的92.4%。有61位业主从本企业领取年薪,占总调查数的92.4%,平均薪酬为6.8万元,为私企员工平均报酬水平的8.8倍,略高于全省抽样调查的水平。右图2显示了两种收入水平的比较。这直接与地区发展差异有关,劳动价格与员工工资还普遍较低,与企业主的收入差距较大。需要政府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关爱员工。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对于招引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期。6、员工情况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少私营企业反映,缺乏有一定技能、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人才问题的矛盾逐渐显现。表20显示,我市抽样调查的私营企业技术人员比例比同为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抽样调查分析数据低了6.3个百分点。与全省抽样调查的平均水平相比,低了3.5个百分点。我市相关部门应引起更好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帮助私营企业提高员工技术水平。表20 被调查企业2003年职工队伍状况抽样调查企业的总人数(人)技术人员总数(人)所占比例:%连云港市97561一五011.8宿 迁 市一五56282一八.1全省平均水平2一三14549109一五.37、企业经营年限表21显示,我市私营企业主经营的年数,即企业的寿命,2002年与2004年相比,平均年限基本差不多。与此同时,经营11年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10%,提高到2004年的16.6%,提高6.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私营企业抗风险能力、生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还是有所增强的。 2004年,私营企业经营1-5年的占47%,比2002年高了2个百分点,平均经营6.39年,比我市2002年调查结果低了0.56,比今年全省抽样调查分析结果低了0.46。分析其原因,与抽样调查中有1/3是近12年内新成立登记注册的企业有直接关系。表21 私营企业主经营年限经营年数2000年2002年2004年人数%人数%人数%1-51142.894531476-101239.39452436.411-一五27.215710.616年以上310.71546有效样本数28100.020100.066100.0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