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招标任务书.docx

    • 资源ID:1732242       资源大小:109.30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招标任务书.docx

    招标任务书1.河南省栾川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工作范围包括整个栾川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工作区面积约2477km2。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1965年完成了栾川幅和洛宁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涵盖了栾川县境;河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管理处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完成栾川幅和洛宁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于2002年完成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项目区地质背景栾川县以中低山夹河谷地貌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栾川县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跨越熊耳山小区和伏牛山小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下元古界宽坪群,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蓟县官道口群和栾川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陶湾群、古生界奥陶系二郎坪群、新生界古近系和第四系,岩性岩相变化大;有区域性的深大断裂分布,地质构造复杂。3.矿产情况栾川县矿产资源丰富,山区多有矿山分布,其中以钼矿最多。四、目标任务1.目标: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通过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调查和评价,提高调查精度。开展地质灾害严重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详细调查与测绘,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2.任务:(1)、“以人为本”,对城镇、村庄(包括灾害易发区内的分散居民点)、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及大江大河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2)、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4)、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5)、选择单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测绘和勘查;(6)、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7)、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遥感解译2477.7 km2,重点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300 km2,1:1000地形测量6 km2,1:1000工程地质测绘6 km2,探井360m,探槽200 m3,工程地质钻探1000m,物探420点,原位测试24点。六、工作周期:工作周期为1.5年。七、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二)主要附图:1、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2、河南省栾川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3、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4、河南省栾川县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5、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6、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5万)7、河南省栾川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8、河南省栾川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图(11万)9、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15万)(三)主要附件:1、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和预警信息系统2、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图集应包含: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图(1:2001:2000)、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图(1:10001:10000)、缩编图等3、河南省栾川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2.河南省商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二、工作区范围、拐点坐标及工作区面积工作区范围为商城县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东经115°06115°38,北纬31°2332°06;工作区面积约2130 km2。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自五十年代以来,有关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所在本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表1),这些工作对调查区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及岩土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区内目前尚无系统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但已有资料仍为本次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地质环境方面的背景资料。表1 以往工作程度统计表工作类别工 作 项 目 名 称完 成 单 位工作起止时间地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原北京地质学院豫南区测队19591961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原河南地质十五队197619791/20万区域地质普查(商城幅)原河南地质局区调队三分队19741979马鬃岭磷矿地质普查原河南地质十队1977水文地质1/20万综合性水文测量原省水文队1959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商城幅)原河南地质十七队1981商城县寒泉饮用矿泉水评价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989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信阳幅)省地矿厅水文地质三队1989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勘查线路铁道部第四勘探设计院1973矿产马鞍山煤矿普查省煤田地质局106队19601/20万区域石油调查华北石油队19581963马鞍山煤矿复查省地质局地质11队1970杨山煤矿1/5000勘探河南地质十队1975石门冲磷矿普查勘探河南地质十队19711977冯店乡花岗石矿床评价原核工业部中南局308队1985长竹园乡大理石矿床评价原核工业部中南局308队1985其它1/10万航空放射性和航磁测量原地质部303、309航探队19601965信阳工区1/5万航空测量原省地质局航探队1977商城县部分1/5万土壤测量原省地质局物探队1985杨家坪钼矿区1/1万激电测量原省地质局物探队1985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商城幅)省地矿厅地调三队1989以上资料对商城县境内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危害等方面论述较少,但2005年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完成的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为本次工作的开展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背景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2、工作区地质背景(1)气象商城县属亚热带半湿润半干燥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5.4 ,北中部略高于南部,最高39.3 ,最低20.5 ,年平均日照时数1954.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2天,最长261天,最短18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674.4 mm,多年平均降水量1225.9 mm,最大1705.8 mm(1982年),最小649.9 mm(1966年,图2-2),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73.8%,日最大降水量259.6(2004年8月14日)mm,时最大降水量62.2 mm(2004年8月14日15:2016:20),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不均,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最北部与最南部降水相差近500 mm。(2)水文调查区内共有大小河流728条,皆为淮河南侧支流上源,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流向南北或呈西南东北向,总长1636.04 km,河网密度0.768 km/ km2,河道总面积52.51 km2,河道特点是上游坡降大,流程短,集流快,河道底部切入基岩,河谷横切成“V”字型,谷底狭窄,谷坡陡峭,岸线起伏不平;中游地势较缓,河谷渐宽,流速锐减,产生泥沙沉积而致使河库淤浅,易造成泛滥或内涝。境内主要干河有灌河、白鹭河、史河等。区内水利化程度较高,除河流外,库容在1000×104 m3以上的大、中型水库有鲇鱼山水库、铁佛寺水库、大石桥水库三座;小型一、二类水库有124座,其中红石岩、莲塘河、张冲、鲍楼、高庙、里洼等水库库容均在100×104 m3以上;塘堰坝23516处。最大引蓄提水能力10.31×108m3,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占耕地的82.1%。(3)地形地貌工作区位于大别山中段北麓,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低山地形,山脉走向大致沿省界呈近东西向延伸,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丘陵地形;北部为平缓的河谷阶地及垄岗地形。依地貌成因,区内可分为构造侵蚀、构造剥蚀、剥蚀堆积、侵蚀堆积四大地貌类型。(4)地层岩性区内可见地层有太古宇、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及第四系等。前侏罗系地层普遍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其中太古宇和元古界还遭受了强弱不等的混合岩化作用。(5)地质构造调查区位于秦岭昆仑东西向构造带之南亚带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及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构造有东西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及新华夏系。 东西向构造为本区的主要构造,呈北西西向展布,属秦岭昆仑东西复杂构造带。其主要特点是:(1)以断裂为主;(2)断裂规模巨大,近东西向延伸,多向南陡倾;(3)大断裂旁侧或中间发育一系列大体与之平行、力学性质相近的小规模断裂;(4)断裂具长期发育史,表现出多期活动特征;(5)断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有时表现为张性。 南北向构造其特点为:(1)大致分为中、东、西三带,调查区体现为中、西带,以中带表现最为强烈;(2)走向呈南北方向,在调查区内断续分布;(3)在成层岩石区,来自东西向的挤压作用较为明显,而在各种侵入岩体中表现微弱;(4)断裂以压性为主,常具扭性特征,单个断裂一般规模不大。 新华夏系主要表现为断裂及节理带、片理带等。断裂多呈北北东向展布,走向1225°。区内主要断裂为商城麻城断裂。该断裂规模极大,由湖北麻城延入本区,经长竹园、商城西、河凤桥延出本区。区内长70 km,切割了元古界及石炭系,南段走向2530°,倾向115°,倾角79°,中段和北段走向1020°,倾向282295°,倾角75°。沿走向断面呈舒缓波状。断裂带宽20250 m,最宽处1000 m左右。沿断裂有小花岗岩岩株出露。(6)新构造运动及地震调查区内断裂发育,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区内被切割成菱形断状,由于断裂的差异活动,使南部断块上升,形成中低山和丘陵,北部缓慢下降,接受沉积,形成垄岗和平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商城县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地震特征是震级低、震中浅。境内有记载的地震共22次,均为轻破坏性地震,其中1949年以后发生的5起地震皆发生在麻城商城断裂上,震级在3.9级以下。(7)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将调查区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层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四种类型。 松散层孔隙水分布在北部河谷平原及垄岗地带,南部基岩山区局部坡积、冲坡积层中亦有存在。根据含水层岩性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可分为孔隙水及孔隙裂隙水两种含水层组:孔隙水含水层组分布在北部沟谷地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砂砾(卵)石和粉砂等。为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型。矿化度在0.10.8 g/l之间;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北部垄岗区,含水层岩性为粘质砂土及粘土,上部以孔隙水为主,下部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厚度312 m,局部具承压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矿化度在0.10.4 g/l之间。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分布在调查区中北部,含水层包括石炭系各组、侏罗系的朱集组及古近系等。石炭系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砾岩及含钙质的长石石英砂岩等,局部具承压性,其排泄多以泉的形式,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及HCO3-Ca型;侏罗系朱集组和古近系碎屑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红色、棕红色砂岩、砾岩、粉砂岩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型,矿化度在0.4 g/l以下。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分布在石门冲一带,面积仅14 km2,含水岩层为震旦系青白口系三川组、南湖湾组、煤窑沟组并组,岩性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硅质白云石英片岩及薄层石英岩等。其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型,矿化度为0.10.4 g/l。 基岩裂隙水分布在调查区南部及中部的低中山、低山和丘陵地带,据其成因及赋存特征,可细分为构造裂隙水和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两种:构造裂隙水分布在调查区的中南部,为潜水,地貌上为构造侵蚀低中山、低山地形。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片岩、片麻岩、混合岩,侏罗系的火山岩及白垩纪的花岗岩等;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分布调查区中部的构造剥蚀地形,含水岩层主要为花岗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片岩、片麻岩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及HCO3·SO4-Na·Ca型。矿化度0.3 g/l。(8)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河南省工程地质图(150万)和工作区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坚硬块状混合岩混合质片麻岩岩组,较坚硬块状片麻岩岩组,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坚硬中厚层状钙质、硅质胶结砂岩、砾岩岩组,坚硬厚层状砂砾岩、石英砂岩岩组,坚硬厚层状中等岩溶化大理岩、白云岩岩组,粘性土、亚砂土、细砂多层土体等7个工程地质岩组。四、目标任务(1)目标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础上,提高调查精度和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调查和评价,开展地质灾害严重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详细调查与测绘,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2)任务 “以人为本”,对城镇、村庄(包括灾害易发区内的分散居民点)、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及大江大河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1:5万地质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详细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选择单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测绘和勘查; 进行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减灾知识培训,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 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地质灾害重点调查面积1000 km2,遥感解译2130 km2,地形测量3.86 km2,工程地质测绘3.86 km2,探井180m,工程地质钻探530m,物探210点,原位测试12点,室内土工试验150件。六、工作周期项目周期1.5年。七、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二)主要附图:1、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2、河南省商城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3、河南省商城县洛阳市栾川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4、河南省商城县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5、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6、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5万)7、河南省商城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8、河南省商城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图(11万)9、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15万)(三)主要附件:1、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和预警信息系统2、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图集应包含: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图(1:2001:2000)、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图(1:10001:10000)、缩编图等3、河南省商城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3.开封市地面沉降监测项目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开封市地面沉降监测二、工作区范围、拐点坐标及工作区面积工作区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开封市区,地理坐标:东经114°12114°30,北纬34°4234°54,工作区面积362 km2。三、地质概况(一)以往工作程度工作区内开展有开封市城市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开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开封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开封凹陷区地热资源调查、开封市地面沉降研究、开封市城区地下水资源控制开采与保护研究。上述工作,仅1988-1990做过开封市地面沉降研究,其他工作涉及较少,地面沉降研究程度低。(二)工作区地质背景1、气象、水文开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多年平均降水量674.0mm。主要河流有:黄河、惠济河、马家河。2、地形地貌开封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面高程7080m。按其形态,分为黄河漫滩区、背河洼地区、微倾斜平地区及砂丘分布微起伏平地区。3、地层岩性工作区处于华北地层区豫东地层小区,基底以古生界、三叠系、侏罗白垩系为主,新生界为陆源碎屑堆积物。前新生界基底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石英砂岩、泥岩、页岩;中生界三叠系页岩、粘土岩、砂岩;侏罗白垩系砂岩、粘土岩、砂砾岩、石英砂岩。新生界古近系主要岩性为粘土岩;新近系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砂岩与棕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互层,第四系岩性为粉质粘土、粘土及细砂、粉砂、中砂。4、地质构造工作区处于巨型纬向构造体系秦岭昆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之华北坳馅及豫中北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表现为东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带,均为正断层,构成开封凹陷。新华夏构造体系表现为北东向的断裂带。5、水文地质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水力特征和开采现状,工作区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超深层地下水。(1)浅层地下水系指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上部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1030m,底板埋深4070m,厚度约2055m。含水层岩性为中砂、细砂及粉砂,单位涌水量1025 m3/h·m。水位埋深一般为15m,南部地区为512m,漏斗中心最大水位埋深为14.26m。(2)中深层地下水 中深层地下水含水层组为更新统下部的中更新统,含水层顶板埋深150170m,底板埋深含水层厚度为12.1046.35m,含水岩性为细砂、中砂组成。(3)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为中更新统下部及下更新统,主要含水层有两个层段,上部含水层顶板埋深为172214m,底板埋深为223288m,厚度为19.8250.08m,含水层岩性细砂、细中砂,单位涌水量为45.3 m3/h·m,下部含水层顶板埋深303339m,底板埋深428443m,总厚度3050m,含水层岩性为细砂、细中砂。(4)超深层地下水超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砂岩层,项板埋藏深度在400-500m,厚度500-850m,为地下热水。岩性为粘土岩、细砂岩、中砂岩。6、工程地质工作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岩性为全新统亚砂土、及粉细砂,土体层状结构,浅层地下水位埋藏深度1-5m,一般无地下水侵蚀,北东向活动断裂发育,地壳稳定性差。四、目标任务1、目标以全面监控开封市地面沉降状况为目标,开展市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工作,逐步建成以基岩标、分层标、GPS和地下水动态监测为主要手段的开封市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引进自动化监测和网络传输技术,建立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信息分析和管理平台。综合研究地面沉降机理与发展趋势,提出地面沉降防控对策建议,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依据。2、任务(1)全面收集开封市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动态系列资料,开展地面沉降现状调查;(2)建立覆盖开封市区地下水开采漏斗区的地面沉降GPS监测网络,在开封市建立基岩标、分层标组和GPS基准站,进行全天候地面沉降监测,对开封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进行调整和优化;(3)开展开封市地面沉降成因与机理、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等综合研究;(4)建立开封市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统;(5)提出开封市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五、主要实物工作量资料收集50份,地面沉降现状调查362 km2,钻探4000 m,地下水水位、水量动态监测100点,GPS监测网建设20点,土样试验分析80件。六、工作周期工作周期计划两年。七、预期成果1、文字:开封市地面沉降监测报告2、图件:(1)开封市地面沉降现状及评价图(2)开封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分布图(GPS、基岩标、分层标)(3)开封市地下水监测网络分布图(4)开封市深层地下水等水位图3、数据库:开封市地面沉降调查及监测信息数据库4.河南省林州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面积工作区范围为林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20114°0436,北纬35°402236°2157。工作区面积2046 km2。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自建国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主要资料有: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的林州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2年)工作,调查了林州市地质灾害隐患,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提出初步危重灾点防灾预案,为开展本次林州市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其他资料包括河北、山西省地质局提交的陵川幅、鹤壁幅1:20万区域地质普查;河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提交的1:50万河南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河南省水利厅提交的红旗渠总干渠、一、二、三干渠工程勘擦报告:河南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一队提交的河南省安林地区岩溶水资源平价报告; 河南省地矿厅第十三地质队和林县矿产资源管理处提交的河南省林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工作区地质背景(1)气象、水文林州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 12.8,多年平均降水量672.1mm。林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洹河、淅河、淇河4条河流,属海河流域的卫河水系。除浊漳河水源较充沛外,其于均属季节性河流。(2)地形地貌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隶属于安阳市。地处山区,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地面标高2601360m。总地势为西高东低,境内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4种类型。中山分布在市境西部,呈北东南西延伸,属太行山山脉,境内最高海拔1632m;低山分布在市境南北;丘陵分布在市境东部;在山地和丘陵之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3)地层岩性工作区内出露地层有太古界登封群(Ardn)、中元古界汝阳群(Pt22ry)、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第四系(Q),局部有燕山期岩浆岩。盆地、河谷两侧、平缓的山坡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层、砂层、亚砂土、黄土状粉质粘土、亚粘土;山区、丘陵区主要岩性为厚层页岩、灰岩和白云岩;盆地西部边岩缘一带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浅黄灰色及灰白色的石英岩状砂岩,中间夹有数层页岩,底部为一层含砾石英砂岩;西部山区岩性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岩性为闪长岩。(4)地质构造工作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华北地台中部,太行山东麓深断裂带林州大断裂和青洋口大断裂之间。境内以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构造为主体,构成林州地区的构造格架。北北东向的林州大断裂和大乌山道子岭断裂带,北西西的姚村河顺和南寨老爷顶断裂带,构成林州盆地的“边框”。 盆地南北两端发育着北东和北北东断裂;盆地以东交织着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盆地之中除横贯着合涧桂林东姚北西西向断裂外,稀疏的展布着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5)水文地质条件工作区地下水主要分三类,即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层孔隙水。岩溶水因受岩层构造影响,富水性极不均一,强富水区分布在河顺以南、城关以北和东南部,临淇盆地北部,涌水量2.34.5 m3/s,局部涌水量达32.15 m3/s;弱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地下水补给区的赵家墁、姚村、林州市西部、东部和北部的岩浆体周围,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8 m3/s,局部涌水量达4 m3/s以上。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太古代的片麻岩、元古代的石英状砂岩以及燕山期岩浆岩中,构造及浅部风化裂隙发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富水程度较弱,泉流量0.11.0 m3/s,在局部条件较好地区,泉流量可达5.4 m3/s。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由河流冲积、冲洪积形成,岩性为砂砾石层局部夹亚砂土、亚粘土薄层。厚度15m。分布于洹河、淅河、淇河漫滩和一级阶地,水位埋深一般24 m,受降水和河流侧渗补给,单井出水量2141.5 m3 /h。(6)工程地质条件 本区划分5个工程地质区,包括粘性土单层土体、中厚层稀裂状坚硬岩溶化灰岩组、中厚层稀裂状石英砂岩组、块状较软强风化片麻岩组、碎裂状较软强风化闪长岩组5个工程地质区。四、目标任务1目标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遥感解译、地面调查、测绘和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以县(区)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开展林州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本查明区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为减灾防灾提供地质依据。2任务(1)开展林州市地质条件调查,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2)对林州市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对林州市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选择重大单体滑坡进行地质灾害测绘和勘查;(4)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5)收集气象水文资料、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降水等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影响,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6)协助林州市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7)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遥感解译面积2046km2,1:1000地面测绘8km2,重点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000km2,物探400点,工程地质钻探740m,探槽260m3,岩(土)样测试140件,水样10件。六、工作周期项目周期1.5年。七、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二)主要附图:1、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2、河南省林州市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3、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4、河南省林州市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5、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6、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5万)7、河南省林州市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8、河南省林州市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图(11万)9、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15万)(三)主要附件:1、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数据库和预警信息系统2、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图集应包含: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图(1:2001:2000)、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图(1:10001:10000)、缩编图等3、河南省林州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5.河南省卢氏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二、工作区范围工作区范围为卢氏县行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5111°22,北纬33°3334°23。工作区面积:4004km2。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卢氏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境内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150万河南省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和卢氏县城泥石流、滑坡防治工程。上述地质工作为本次调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本次调查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2001年完成的110万卢氏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2006年完成的三门峡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本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提供丰富资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2、工作区地质背景卢氏县跨亚热带、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年均降水量为630mm。卢氏县居黄河、长江分水岭熊耳山南北两麓,故河流分别属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县按地形可分为三个区域:中部以卢氏盆地为中心的丘陵地区;北部的浅山丘陵区;西部、南部熊耳山、崤山、伏牛山系结合部的深山区。卢氏县地处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的碰撞造山带北侧,华北地块的南缘,以黑沟栾川断裂为界,以北为华北地层区豫西豫东南分区卢明小区,以南为北秦岭分区南召小区。主要构造有褶皱、断裂、隆起带、坳陷带,地质构造复杂。卢氏县工程地质分区可划为山地持续缓慢上升工程地质区和黄土丘陵稳定性不均工程地质区。根据岩石类型,山地持续缓慢上升工程地质区又可划分为岩浆岩为主工程地质亚区和变质岩为主工程地质亚区。县境内主要含水岩组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夹碎屑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喷发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和变质岩类裂隙、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县境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地段接受地表水补给。其径流、排泄主要受构造控制,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排泄于地势相对较低的河流或沟谷中。四、目标任务1、目标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测绘、野外数字采集系统为主要手段,以卢氏县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明区内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为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2、任务(1)开展卢氏县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2)对卢氏县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3)对卢氏县城、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河流、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要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4)选择单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质灾害测绘和勘查。(5)结合防治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6)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7)协助卢氏县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完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8)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五、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遥感解译4004 km2,重点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3000 km2,1:1000地形测绘5 km2,1:1000工程地质测绘5 km2,探槽300 m3;物探(电法)350点,岩土样试验 500件。六、工作周期项目工作周期:1.5年。七、预期成果(一)文字报告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二)主要附图:1、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2、河南省卢氏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3、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4、河南省卢氏县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5、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6、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5万)7、河南省卢氏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8、河南省卢氏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区划图(11万)9、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15万)(三)主要附件:1、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数据库和预警信息系统2、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图集应包含: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图(1:2001:2000)、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图(1:10001:10000)、缩编图等3、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照片集6.河南省汝阳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河南省汝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二、工作范围、拐点坐标和工作区面积工作范围为汝阳县辖区,属洛阳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8112°38,北纬33°4934°14。工作区面积1325km2。三、地质概况1以往工作程度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区内先后由不同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主要有2005-2008年启动并开展了河南省汝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对汝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特征、引发因素、稳定性、危害对象、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为本次详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其他资料还有临汝幅1:20万地质普查报告、鲁山幅1:20万地质普查报告、汝阳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鲁山幅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汝阳县矿产资源规划基础研究、汝阳县矿产资源规划。2项目区地质背景汝阳县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2,多年平均降水量674 mm,最高1081.6 mm,最低407.3 mm。工作区内大小河流29条,分属黄河及淮河两大水系,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杜康河、柳沟河、杜庄河等,流域面积112.8 km2;属于淮河水系的有汝河及荡泽河,流域面积1212.2km2。调查区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全县最高峰鸡冠山海拔1602.4 m,最低点杜康河底海拔220m,相对高差1382m,平均海拔543 m。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倾斜平原及河谷阶地,其中山地面积792.3 km2,占县域面积的59.8%,丘陵面积255.5 km2,占19.3%,倾斜平原及河谷阶地面积277.4 km2,占20.9%。调查区属华北地层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上太古宇、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太华群见于三屯以南,岩性为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和石墨大理岩;上部为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元古界分布在竹园西局玉马水库以南,在大马山口亦有小面积出露,岩性为紫红色英安岩、英安流纹岩、玄武安山岩夹灰绿色粗安岩、凝灰质砂岩、泥岩等。上元古界岩性为灰绿色页岩,局部夹砾岩。下古生界主要为寒武系,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及紫红色页岩。上古生界主要为二叠系和石炭系,岩性为砂岩、页岩和鸡窝状铝土矿;中生界分布在柏树乡一带,另上店镇西南、古城东南有零星分布。下段岩性为紫红、灰白色相间的含屑、晶屑凝灰岩,底部为紫红色砾岩;上段为灰白、紫红色相间的含岩屑、晶屑凝灰岩,具明显水平层理,底部为浅红色砾岩。新生界主要为新近系、第四系

    注意事项

    本文(招标任务书.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