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学理论中的产业竞争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的产业....docx
目 录摘要1前言3第一章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5第一节 传统的产业竞争力理论5第二节 现代产业竞争理论6第二章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理论综述8第一节 银行业的SCP分析框架8第二节 市场结构10第三节 银行业的市场行为12第四节 银行业的市场绩效14第三章 国际银行业新寡头主导市场结构15第四章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17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率测定18第二节 对HHI指数的测定20第三节 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问题22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24第一节 DEA模型使用24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26第六章 政策建议28第一节 降低进入壁垒,抑制行业垄断28第二节 完善产业退出机制、防范放松管制过程中的风险29第三节 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30结论31参考文献33摘 要产业组织学理论中的产业竞争理论研究的是在特定的产业环境内企业之间竞争的程度以及寻求最大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从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经济正相关,银行的发展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银行的MOS(Minimum Optimal Scale最小最佳规模)大于经济落后国家银行的MOS水平。选用CRn和HHI指标衡量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可知,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在经历从高度垄断到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的变化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市场的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同时,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偏低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另外,从市场结构和绩效分析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呈负相关,这主要在于现有市场集中度和国有银行的巨大规模是来自于传统的计划体制,而非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银行绩效考核时,强调的应当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为了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绩效,必须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发挥市场结构对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降低进入壁垒,抑制行业垄断;完善产业退出机制、防范放松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AbstractIndustry Competition Theory, which is one branch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 Theory, researches the extent of competition in special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the measure of how to get the maximum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based o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tructure、conduct and performance. In comm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Minimum Optimal Scal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indexes of CRn and HHI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e know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s in the case of turning from high monopolization to enganced competition, but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monopolization is still high. Meanwhile, the low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mainly due to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and market shar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performance. This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high concentration and big scale of state owned banks co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ed system, not market system. Therefo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commercial banks is efficiency, not bank scale or market sha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e must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bank market and exert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market structure to performance.前 言产业竞争力理论着重描述的是在特定的产业环境内企业之间竞争的程度、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追寻的是在一定的产业状况中寻求最大化发展的企业路径选择。产业内企业竞争发展的竞争性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由张伯伦(EChambeilin)和罗宾逊夫人(JRobinson)成型,并最终完成于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等人,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竞争理论,也即所称的SCP(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化一体化浪潮、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新型的博弈分析工具的出现,使原本属于静态单向以经验分析为主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型的现代产业竞争力理论开始创立,也即通常所说的以行为主义、个体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产业竞争理论,它将企业在非完全竞争和非完全垄断的市场框架中的战略互动选择作为研究对象,是在传统的SCP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型的动态产业竞争研究,将银行业纳入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范畴起始于60年代(Berger,1995;Gilbert,1984)。其早期研究多从实证出发,根据寡占产品市场理论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但很少涉及为什么该理论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银行业这一核心问题。到了80年代,不完全市场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金融中介微观理论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银行业的分析框架被建立在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Hannan,1991;CalemandCarlino,1991)。从此,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开始采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即将单一产业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BresnahanandSchmalensee,1987;Martin,1993)。从实践看,90年代银行业放松管制后,银行业的竞争与策略性行为成为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就是在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运用数理模型,对我国银行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绩效的建议。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规模经济正相关,银行的发展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银行的MOS(Minimum Optimal Scale最小最佳规模)大于经济落后国家银行的MOS水平。本文选用CRn和HHI这两个操作性较强的市场集中率衡量指标,分别对中国商业银行业19962000年期间的资产、资本、存款、贷款、利润、机构和人员等主要项目的市场集中率进行测定。实证结果为,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在经历一种从高度垄断到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的变化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该市场的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同时,我国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数理型的金融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以银行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结构呈现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型的高度垄断;2.目前我国金融寡头更大意义上是旧体制下的行政寡头延续,市场绩效不高。3. 银行密度低于可比较的国际平均水平,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水平低。4. 中小银行市场份额和机构数量比重过低,生存困难。从市场结构和绩效来进行分析,同时运用DEA模型进行检验,可知,共谋假说与有效结构假说在我国银行业并不存在,但同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负相关,这主要在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较高的集中度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因素,而且国有银行巨大的规模也并非是由规模收益长期累积转化而来的,大的银行规模并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可见,我国银行集中度和绩效之间不存在结构理论中所假设的因果关系,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有效结构假说和共谋假说目前在我国不能成立。所以,在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时着重强调的应该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绩效,就必须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发挥市场结构对绩效的积极促进作用:降低进入壁垒,抑制行业垄断,完善产业退出机制、防范放松管制过程中的风险,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建议第一章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竞争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排他性行为,竞争力则描述的是竞争性企业之间生存力的强弱程度。作为竞争力研究范畴之一的产业竞争力,因其是在产业的集合内考察竞争力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特殊性。我们知道,产业是指一些具有某些相同生产技术或相同产品特征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它的经济活动和行为属于介于单个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总量的宏观层面二者之间的中观层次。因此,产业竞争力着重描述的是在特定的产业环境内企业之间竞争的程度、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追寻的是在一定的产业状况中寻求最大化发展的企业路径选择。1.1、传统的产业竞争力理论竞争力最早被关注和被形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理念是在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中。斯密吸收了前辈和同时代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潮,根据当时英国自由经济的发展状态,探寻了自由竞争的内涵,强调了经济自由主义,要求经济遵循完全竞争的自然选择来发展,反对一切阻止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和学说。斯密的自由竞争思想强烈地影响了早期西方经济世界的发展,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从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出的拥有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垄断资本的出现致使以中小企业为竞争基础的完全自由竞争模式受到寡头垄断模式的威胁、古典自由竞争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产业中企业的竞争问题时,竞争机制的研究才扩大了经济分析的范围,开始注意以往未包括在完全竞争模式中的诸多的其他市场要素,以期建立更能准确反映现实经济世界本质的经济模式。在这些研究探讨中,重点关注产业内企业竞争发展的竞争性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由张伯伦(EChambeilin)和罗宾逊夫人(JRobinson)成型,并最终完成于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等人,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竞争理论,也即所称的SCP(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理论上,SCP遵循结构主义原则,指出判断某个产业是否具有竞争性,不能只看市场行为或市场绩效,而应看市场结构。它的逻辑顺序是:市场模型是其理论展开的基础,“SCP"范式就是在特定的市场模型基础上展开的,其主要特点是:(1)经验研究,以验证“结构一行为一绩效”范式;(2)研究重点指向产业状况和集中度的问题;(3)以产业内企业关系和作用为考察对象。SCP认为:市场结构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各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及其特征,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它受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的制约,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况和特征;市场绩效为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行为下市场运行的效果、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但它又会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在SCP分析中,市场结构又取决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等因素。市场行为分为市场竞争性行为和市场协调行为两种类型,具体为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又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等。市场绩效可用企业利润率、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产业的技术进步等来考核。对SCP范式的看法,理论研究上又存在“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之争。前者认为市场支配力产生于市场内几家大企业的行为,本质上对社会福利是有害的,因此要加以限制;后者则认为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社会的效率提高是有益的,反对对其规制。但二者本质上都源于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都有其局限性,表现在:(1)仍未脱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企业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为假定前提;(2)分析方法是静态的和单向的;(3)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实践上,SCP于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指导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无论发达国家和还是一些着力寻求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利用其理论来制定本国的企业竞争政策。尽管,理论认知的分歧使产业政策主要分为限制大企业发展和促进规模经济形成的两大类别,但表现效果最为突出的日本在战后经济起飞中灵活运用SCP理论制定多项产业政策促使企业规模经济形成、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案例,令SCP理论派生出的产业政策理论成为了产业竞争理论中一大重要组成部分。1.2、现代产业竞争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化一体化浪潮、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新型的博弈分析工具的出现,使原本属于静态单向以经验分析为主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的重新审视和创新使建立各种多次重复的具体的企业战略竞争模型成为可能,新型的现代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开始创立,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行为主义、个体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产业竞争理论,其特点有四:(1)注重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相互作用分析,而不过分强调结构分析;(2)研究方式的数理程度加深,一反过去的经验分析,在讨论中更多地依靠数理模型;(3)倾向于企业长期竞争行为分析,利用多次重复的动态博弈取代了短期企业行为;(4)引进了现代企业理论,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权多级化引致了企业目标的多重化,使产业竞争理论更加具有企业个性化特征。在这新的产业竞争理论中,理论分析也由分析方式的改变和关注对象的个体化使重点考察产业转移至了企业个体。总之,现代的产业竞争理论认为:经营方面具体不同的安排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性,令之超越竞争对手,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市场机会。现代产业竞争理论将企业在非完全竞争和非完全垄断的市场框架中的战略互动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它是在传统的SCP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型的动态产业竞争研究,如前,市场结构为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其决定因素仍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等等。市场集中度指特定产业中大企业的数目以及企业相对的市场规模的分布;产品差别化程度则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进入和退出壁垒指产业中各种阻止新企业进入和老企业退出的不利因素和障碍,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别化、资本要求、沉没成本、政府政策等。企业的市场战略行为包括了企业的规模约束行为、动态的价格决定行为、进入容纳退出行为、信息与策略性行为、研究与开发和新技术采用行为等,它是现代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核心。与传统的产业竞争理论的市场行为区别颇大,现代企业的市场战略行为的具体内容如下:(1)企业规模约束行为。企业规模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一定的,对于完全具有替代性的产品,按照规模的市场配给规则,无论是平行的配给规则还是按比例的配给规则,生产能力即规模大的企业都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相应地,企业的数量竞争更一般地被看作选择规模的竞争,企业对于规模的选择决定着它的市场函数,从而决定了价格竞争的条件;(2)动态的价格行为。不同于传统SCP中的默契合谋和价格报复,当存在重复博弈时,企业在单一博弈中背离价格合谋所获得的短期收益不足以弥补在后来的价格竞争中只能索取纯竞争性价格的损失,这样,合谋就会通过一个纯粹不合作的机制来实现。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倾向于在价格竞争中保持集体稳定策略来保存自身;(3)产品的差异化行为。产品差异化一般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发生的,其包含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主要基于消费者的信息接受程度和消费习惯与偏好,并且,消费上的空间距离也会促使差异化的形成。产品差异化通常会缓和、弱化价格竞争,但将强化非价格竞争;(4)进入、容纳和退出。不同于传统的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现代产业竞争理论主要讨论企业在竞争中的进入、容纳、退出战略。此时的战略的分类和应用取决于产业的微观市场结构和资本约束;(5)信息与策略性行为。企业可利用非对称信息传播中的信号和噪声演示向对手表达特定的信息。信息理论结束了以完全信息为基础的价格行为分析方法,在非对称的信息扩散中企业可以利用降低价格的信息来扰乱对手,达到通过限制性定价阻止新企业进入或诱使竞争对手退出、掠夺性定价来进行的兼并的目的;(6)研究、开发和新技术采用。在产业竞争力分析中,新技术的采用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从更广泛的经济范围看也是如此。现代竞争论认为,只要存在潜在的进入者和产品的替代者,在位的垄断者也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而且,规模大的企业的开发和创新的能力较强,但技术领先者在能够获得充分信息时并不急于采用新技术,这对于社会最大化福利是个损害。企业竞争效率是现代产业竞争理论的最终绩效指标,其用企业的利润率、规模效益等指标来评价。此外,现代产业竞争理论还将企业的产权状态、产权结构纳入了研究范围,并在进行竞争力行为分析将其作为企业分析的重要部分。同样,现代产业竞争理论对政府的政策作用予以重视,在分析结构体系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章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理论综述将银行业纳入产业组织学的研究范畴起始于60年代(Berger,1995;Gilbert,1984)。其早期研究多从实证出发,根据寡占产品市场理论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但很少涉及为什么该理论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银行业这一核心问题。到了80年代,不完全市场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金融中介微观理论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银行业的分析框架被建立在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Hannan,1991;CalemandCarlino,1991)。从此,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开始采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即将单一产业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BresnahanandSchmalensee,1987;Martin,1993)。从实践看,90年代银行业放松管制后,银行业的竞争与策略性行为成为研究的前沿课题。2.1、银行业的SCP分析框架产业经济学的两个理论分支不完全信息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现已成为银行微观理论的基础(Swank,1996;Thakor,1995;Neuberger,1994),也是用产业组织学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SCP)的主要出发点。它将银行视为信息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信息市场的条件对银行业的结构、行为、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这样,用产业组织的方法研究银行业就必须用不完全信息理论修正传统的SCP结构。根据不完全信息和委托代理理论,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将非流动资产转换为流动负债,通过为代理人提供私人信息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保险(DiamondandDybvig,1983),同时通过控制借方成本来使借贷双方间的代理成本最小化(Diamond,1984)。关于银行业功能的著名论文是银行业有何不同(Fama,1985)。该论文的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由于银行具有利用内部信息提供债务的超级能力,所以银行业较之资本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由于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等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故可将这些变量视为银行业SCP范式的内生变量,将市场的不完全性即不确定性、不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视为基本条件。借贷双方的不对称信息以及搜寻信息的成本对银行的行为、结构与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构成基本条件的变量是风险、对风险的态度和委托代理关系。它们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如多样化)、行为(搜寻信息和规避风险)以及绩效(风险和信息的分配效率)具有特殊的影响。银行业的产业(公共)政策可以看作是对银行业市场失效的反映。1.基本供给条件。银行的投入与产出与其他产业的厂商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也是用产业组织学的方法研究银行业的一个难点所在,同时也是不同的研究论文所得出结果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银行主要通过劳动力和金融资本提供服务,属于服务性行业。根据服务业的定义,它是一种有形或者智力活动,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即满足需求而不需要有形商品的间接渠道(Kulhavy,1974)。服务不能与提供者相分离,不能储存,服务具有非物质性的特性,且由提供者和用户共同生产和消费(deBandt,1996)。具体就银行业务而言,银行的服务包括在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同时提供流动性、信息和转换(风险、条件和规模等的转换)。尽管存款可看作是对银行的投入,但那些具有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存款则可看作是产出。这就是银行业的产出和投入难以详加区别的主要原因。关于银行投入和产出的划分方法一般有“资产法”、“中介法”、“生产法”、“附加价值法”和“用户成本法”等。“资产法”和“中介法”认为银行通过存款、其他资金来源、劳动力等来“生产”贷款和进行其他投资(WheelockandWilson,1995);“生产法”则只将非利息支出看作投入,而将存款和贷款看作产出(Gilliaganetal.,1984);“附加价值法”将劳动力、有形资本和购入资金视为投入而将贷款、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等产生高附加价值的活动视为产出(BergerandHumphrey,1992)。“用户成本法”主张当银行的资产收益超过机会成本时将资产看作产出,而当银行的负债成本低于机会成本时将负债也视为资产。各种划分方法的主要争论焦点为活期存款,在“用户成本法”里它被视为产出,而在附加价值法中它既被作为投入又被作为产出。2.基本需求条件。从需求角度看,银行业服务可以分为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是指为大型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零售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则主要为家庭和中小企业。因为大型公司在各个银行,如外国银行、投资银行和商业票据市场之间的选择余地较大,银行在批发业务市场上几乎没有施行市场操纵力的可能。在零售市场上,非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需求的可替代性较低。在一般情况下,零售银行的客户对服务信息的了解都不够充分,搜寻信息的成本很高,而搜寻的收益则可能较低。银行产品的特性限制了信息搜寻的努力程度和搜寻结果的随意性。信息的不完全性降低了零售银行对需求方的市场操纵力。尤其是对那些信息搜寻投资较少的客户而言,他们更注重银行的信誉,即一旦选择了一家他们认为是可信的银行后就一直和这家银行发生业务关系。而且,一旦他们选择的银行获得了客户声誉并与之建立了长期关系,这些客户就只对利率差别作出反应。这样,该分割市场上需求的转换成本就非常高。实证分析表明,存款市场的转换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对零售存款利率产生负面作用(Sharpe,1997)。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技术进步将使客户搜寻信息的成本降低,零售银行对需求方的市场操纵力相应会加强。此外,产品差别化也会导致较低的产品替代程度,并进一步降低零售银行对需求方的市场操纵力。结果在零售银行市场上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客户搜寻信息越少,银行通过创造品牌和形象方式来提高其产品差别化程度的倾向也就越高。零售银行业务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网络的外部性和ATM系统。客户对银行的印象越好,银行的网络就越大。这样,需求将依赖于银行的预期客户数量。2.2、市场结构为了分析市场结构,首先要定义市场。银行是典型的多产品厂商,其市场可以分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由于需求方的偏好不同、供给方的投入要素各异,各个市场上的产品也是异质的。这样,银行业的贷款市场和存款市场因消费者结构和银行产品的不同而表现为结构性的市场分割。根据客户不同而形成的分割市场为零售和批发两个次级市场,根据银行产品划分,银行业市场可分为贷款市场和存款市场两个次级市场。这两个次级市场能够满足在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方面的同一要求。产品的有形特性是相同的(如存折和信用卡),但因质量或者形象而区分开来(如分支行网络、自动提款机和远程银行等)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银行业的成本结构与进入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制政策。从管制者的角度看,银行的数量越少越容易监控,而且数量少竞争程度就低,因而减少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规模经济也与不确定性有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逆向持股(Baltensperger,1972)和多样化(Diamond,1984;Neuberger,1995)可以使银行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对银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果各种不同服务的联合生产能够降低成本,且同一客户提供不同服务能减少客户搜集信息的成本,那么范围经济的作用就比较明显。研究表明,小型零售银行的平均成本曲线呈平滑的U型(Bergeretal.,1993; Tichy,1990;Humphrey,1990,1985;Clark,1988;KolariandZardkoohi,1987),这意味着小型银行存在规模经济的可能。规模不经济主要体现在中等规模的银行上。对大型银行而言,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能够提供明确的证据来说明规模经济存在的可能(Tichy,1990),但是,对因多样化而导致的规模经济则可以找到相关数据证实(McAllisterandMcmanus,1993)。至于最小有效生产规模的存在则未得到任何研究的证实(Clark,1996)。对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表明,80年代的规模经济程度有所提高,这可能与同期美国对银行业的管制政策和技术变化有关(Gropper,1991)。在银行业的范围经济方面,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证据表明,个别产品组合(如存款和贷款)的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但是找不到范围经济普遍存在的证据。研究的差异性可能与范围经济本身的定义不一致有关(Bergeretal.,1993;ClarkandSpeaker,1994;Tichy,1990)。例如,产业组织研究范围经济是从比较角度出发的,它主要比较一个特定商品集由两家或者两家以上专业化厂商分别生产的成本与由一个厂商组织生产两者的成本。如果由一家厂商生产的成本小于两家生产的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将这一比较方法应用于银行业则有所不同,实际上所有的银行都生产成本函数中涉及的产品集,产品的一致性导致很难找到所需要比较的专业化厂商的数据。有人主张,如果从利润函数出发研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则能够找到更多的明确证据(Bergeretal.,1993)。上述研究的结果也适用于欧洲和欧美以外的其他样本(LangandWelzel,1995,1996;Tichy,1990)。如德国一些小型银行和合作银行也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LangandWelzel,1996)。2.进入壁垒与可竞争市场。一般而言,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性、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绝对费用和政策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夏大慰,1995)。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大体与上述一致。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主要指在建立客户联系方面的投资和清偿声誉方面的投资,主要包括分支行的设立、ATM网络和广告等方面的投资。如果银行的服务必须接近客户,那么广泛的分支行网络是获得竞争力的必要因素。而且,银行也通过增设分支行来向客户传递银行业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信号。区位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广泛的分支行网络是零售银行的进入壁垒之一。与此同时,银行也可以通过ATM自动提款机的不兼容性来阻止新的进入者(Dives,1991)。所以,在位银行不惜以不盈利为代价广设分支行机构(Dives,1991;Schmalensee,1978)。然而,通过增设分支行来威慑新的进入者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们构成银行的沉没成本。银行在清偿能力方面的声誉是构成进入壁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按照银行业惯例,客户对银行服务质量的预期越高,银行预期的客户基数也相应越大;而客户基数越大,则银行的稳定性越高。这点颇与其他工业性厂商“大的就是好的”的命题类似。由于厌恶风险的存款人偏好安全系数高的银行,低风险的银行应该可以获得较大的剩余收益和市场份额。这种垂直差别化可以解释银行业的自然垄断结构。如果较安全的银行的初始优势较大或者存款人对风险的敏感差异性不太大,则风险较大的银行没有进入的可能(Dives,1991)。上述关于进入壁垒的分析不仅适用于零售银行,也适用于批发银行。相对而言,批发银行的转换成本较低,客户可以比较轻易地转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者证券市场,就这一点来说,该分割市场具有可竞争市场的某些性质。贷款市场的可竞争性也主要体现在较大的公司上,因为它们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而同样也需要银行贷款的中小型厂商在贷款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转换需求的难度较高。这里进入壁垒表现为信息搜集的沉没成本。信息的累积是借方特定型的私人信息。在位银行必须首先了解借方的特性才可以获得信息优势(Sharpe,1990)。在价格竞争的情况下,未掌握信息的新进入者必须设法吸引贷款申请人,而在位者将向不了解信息的客户提供服务的做法视为高风险(Broecker,1990)。沉没成本和在位银行的信息优势排除了商业贷款市场成为可竞争市场的可能性(Neuberger,1994)。银行业市场偏离可竞争市场不仅是由于银行业本身的产业特性所致,也受到管制所形成的进入壁垒的制约。进入银行业市场会受到强加的执照条件的控制,退出银行业也可能受到合并或者托管等的阻碍。按照管制者的思维惯性,银行的破产与其他工业性厂商不同,银行破产所产生的负面外部影响较大,管制者认为必须予以避免。然而,关于银行业可竞争市场的实证分析结果比较混乱。对美国银行业的分析表明,在农村地区进入银行业市场是不可竞争的,然而在城市地区的进入则无数据支持该结果(AmelandLiang,1997)。就国别而言,美国和加拿大的银行业市场可以呈现可竞争性,而欧洲的银行则并没有类似的证据(Shaffer,1993;Shaffer,1982;NathanandNeave,1989;Molyneuxetal.,1994;Liang,1997)。主要的研究方法为Ross-Panzar检验和加价检验(markup test)。2.3、银行业的市场行为1.价格竞争、数量竞争与质量竞争。银行业的研究文献表明,银行业的竞争手段不一。有些模型使用Bertrand竞争(价格竞争),有些使用Cournot竞争(数量竞争,CamelandCarlino,1991;BergandKim,1994;NevenandRoller,1997)。对同质产品批发银行而言,这两种竞争手段都是适用的,但它们不适合零售银行服务。由于产品差别化(质量竞争)相当重要,零售银行的需求主要体现为有限价格弹性需求。Bertrand竞争不适合零售银行业的原因如下:银行业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意味着价格不足以成为买方决策时的目标手段。根据不完全信贷市场理论,调整价格无法减少过度需求,这意味着价格竞争不起作用(StiglitzandWeiss,1981)。银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服务质量的竞争,但在当服务质量不易为需求者观察得到的情况下,竞争主要体现为银行形象的竞争(deBandt,1996)。另一方面,对附息产品而言,附息产品的利率(利率为资本的价格)无法与货币市场截然分开,而各家银行附息产品的盈利基本相同,这限制了彼此之间的利率竞争,也使得银行在附息产品的竞争上采取质量竞争的对策。质量竞争可以通过伴有价格竞争的产品差别化模型来阐述(Hannan,1991; Chiapporietal.,1995;BouckaertandDegryse,1995)。银行竞争的质量变量主要有分支行的密度、自动提款机的分布密度、清偿能力、商誉以及员工素质或者服务设施的质量(Never,1990)。其中,由于质量信息也是不对称的,且银行业的产品主要是经验性商品,客户搜寻该产品信息的效率很低,所以,广告成为银行赖以创造品牌和形象的主要手段。在贷款市场上,通过信用评估和控制借方来搜集信息是一种重要手段。信用可信度评估对银行的竞争非常重要。如果银行生产信息的过程能为竞争对手无成本地观察到,则将导致信息生产投资不足的“免费搭车”问题(Hellwig,1991)。每家银行都惧怕吸引那些被评价为高风险和被竞争对手拒绝的客户。2.转换成本与价格歧视。转换成本及银行的多产品特性成为价格歧视的源泉。由于转换成本倾向于随着财富的减少而下降,所以银行在不同客户之间采取价格歧视,对富有的客户提供高收益回报。同时,银行也在不同产品之间实行价格歧视,对有些服务采取低成本收费而对另一些服务则收取远高于成本的价格。由于银行产品联合生产的特性,银行业的交叉补贴很难加以度量(Never,1990)。3.勾结。银行业的勾结行为主要体现为“多市场合约”,即银行同业之间在各个市场上达成关于竞争行为的一致性口头或者书面协议。因为在某个市场上的不合作竞争会溢出到另外某一市场上而招致同样的不合作惩罚,所以各个市场上的竞争必须能够互相容忍(mutualfor-bearance)。但是,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一假设(Gilbert,1984)。相反,银行之间达成的“多市场合约”可能比各个独立的市场更能使市场呈现竞争格局(Mester,1987,1992)。4.支出偏好。银行较倾向于支出偏好行为,即经理人员提高员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