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ocx
中式快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摘要 随着快餐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中档与挡并存的快餐市场格局,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与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及成功的市场运作方式相比,中式快餐无论是营业额、企业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管理方式等都处于相对弱势。现代中式快餐企业虽然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生命力短、容易被模仿替代、产品质量稳定性差、标准化程度低以及连锁化经营发展缓慢等。解决现代中式快餐企业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长期的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为解决现代中式快餐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核心竞争力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价值性、不可模仿及替代等特点恰恰是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与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就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于快餐及现代中式快餐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整理。采取对比法、列举事例法、数据分析法对中式快餐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中式快餐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中式快餐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式快餐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三维核心竞争力自评模型。之后以“真功夫”为案例分析了其核心竞争力确定、培育等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式快餐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即标准化、服务与环境的改善、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构建、人才的培养、研发体系的建立及品牌的管理。关键字:核心竞争力,中式快餐,标准化,真功夫ABSTRACT With the fast-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the traditional andmoderm,Chinese and Western,mid-range and low-block pattern of the coexistence offast-food market in China. Competetition become fiercer and fiercer between Chinesefast-food and Western-food,but share of large and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markerapproch,turnover,firm size or brand awarness,Chinese fast-food can not compared toMcDonal's,KFC and other Western-style fast food.Although the Chinese fast-foodenterprises made a great progress within a short time,a lot of peoblems still exist in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style fast-food business,such as thethe vitality of the short,easy to be imitate the alternative,poor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quality,low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low development of chain operation. Thekey to slove problems exists in Modern 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is to eatablish a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forming their own core competenc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support to the modernChinese fast food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ts unique,value and can notimitate and replace are source and power to establish long-term competence ofcorporate.Firstly,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s explained 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core competence,characeristics and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d the situationin detail,whil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fast food and Mordern Chinese fast food arerelated in ord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od is analysised by contrastmethod,citing examples of methods,data analysis,then the problems exists in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e,on this bas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s and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of core compentence of Chinese fast food areproposed.And then,the training and other processes of core competence of "real kungfu" are analysised as a case,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on core competence aregiven,standardization,improvement of sevice and environment, leaming enterpriseculture constructiong,training of people,R&D system and brand management.KEYWORDS: core competence,Chinese fast food,standardization,real kung fu 目录第1章绪论1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2. 1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21.2.2关于中式快餐的研究31.2.3关于中式快餐的研究41.3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4第2章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62.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62.1.1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概念的不同理解62.1.2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的理解82.2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102.3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112.3.1国内己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2.3.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12第3章我国现代中式快餐的发展现状分析153. 1快餐的含义及其发展153.1.1快餐的含义153. 1.2快餐业的发展阶段163.2现代中式快餐及其的特点173.3现代中式快餐业发展概况193.3.1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历程193.3.2中式快餐业的发展现状19第4章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234.1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鉴别234.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44.3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254.3.1评价内容及需考虑因素254.3.2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284.4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判定标准29第5章案例分析一“真功夫”325. 1真功夫的发展历程325.2真功夫的发展原因解析345.3真功夫的核心竞争力37第6章提高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396.1中式快餐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396.1.1标准化进程缓慢396.1.2服务水平低,就餐环境差406. 1.3人才流失严重406.1.4核心技术缺乏416.1.5品牌管理薄弱416.2提高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416.2. 1加快快餐的标准化进程416.2.2改善服务与环境426.2.3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436.2.4加大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436.2.5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体系446.2.6加强品牌的管理45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477.1研究结论477.2不足与展望47致谢49参考文献50 53第1章绪论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家庭劳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快餐正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接受,并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成为日常餐饮选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餐行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也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新现象。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我国餐饮业年产值仍有近两万亿元,餐饮业连续18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餐饮的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其中快餐占到了1/3。目前,我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己达100多万个,快餐行业和企业规模也持续扩大。在我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快餐企业入围数逐年增加,。目前己达到15家,拥有连锁门店4375个,营业额231.71亿元,占到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额的27.81%0由此可见,快餐己经成为了餐饮行业发展的快速增长点。 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首先是本土优势,中式快餐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本土饮食习惯和特色,能够更好的满足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而西式快餐只能算作是中国消费者饮食的“调味品”。其次是营养优势,相对于西式快餐的“三高”: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蛋白,营养不均衡,中式快餐在营养搭配及其含量方面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生理特点。最后是价格优势,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肯德基和麦当劳是名符其实的快餐,而对于中国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肯德基和麦当劳却只是偶尔为之的奢侈品,它的价格并不适合中国广大的消费群,而中式快餐的定价却相对低廉。 鉴于此,中式快餐理应较西式快餐有优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所说:麦当劳的年均营业额是中式快餐的160倍。肯德基在中国的年营业额已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2001年6月1日,上海肯德基徐汇餐店还曾以400371元的营业额刷新了全球速食行业单点单日营业额世界纪实。2009年6月,肯德基中国市场第 2600家店在郑州开业,肯德基方面表示,将保持年开店300家的速度在中国发展,2010年开店数还有望突破;与此同时,麦当劳也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发展壮大,2010年计划在中国新开175家店。相比之下,中式快餐目前的规模较小,国内店面超过百家的中式快餐品牌寥寥无几。尽管有马兰拉面、丽华快餐、真功夫、大娘水饺等中式快餐经过多年的打拚后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更多的中式快餐在竞争中被淘汰。尽管 90%以上的国内快餐份额被中式快餐所占据,但是这块蛋糕要被数万家中式快餐企业瓜分。尽管在经营主体和竞争主体上中式快餐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一说起快餐,消费者第一个想起的仍然是西式快餐,在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心目中,肯德基、麦当劳是一种时尚的象征,而中式快餐则呈现出“产品强、品牌弱、竞争力弱”的尴尬局面。 不过,中式快餐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也反映出了不少实际问题。中式快餐正处于发展阶段,竞争力不强,缺乏现代快餐业的经营理念,连锁经营发展缓慢,管理水平低,缺乏和西式快餐相抗衡的品牌,标准化体系和研发体系欠缺,企业生命力短,产品易被模仿。中式快餐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还是以模仿西式快餐为主,整体的竞争力有限。通过“红高粱”、“荣华鸡”、“吉达”等几个中式快餐在以西式快餐为竞争对手的一时辉煌和因急功近利而失败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与西式快餐相比,中式快餐最大的差距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中式快餐企业缺少的不是产品,而是核心竞争力。是因为中式快餐业没有形成其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式快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本文在对现代中式快餐业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式快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对核心竞争力的鉴别与评价及其培育进行了研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中式快餐企业存在的生命力短、易被模仿和替代以及连锁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向题。快餐业的利润和优势来自于规模经济和工业化生产,即连锁经营和规模经营,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优势就是它的整合性、竞争性、扩展性和显著增值性,这也正是我国快餐企业的发展所急缺的。在本文中,提出了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三维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和有效途径,期望可以对现代中式快餐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提供帮助。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2. 1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源于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关于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马歇尔、潘罗斯等企业内部成长论专家认为,企业成长和使企业可能拓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密切相关;沃纳菲尔特等企业资源基础论学者则认为,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包括资产、能力、竞争力)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优势,企业成功的业绩依靠获得具有产生租金潜在价值的资源;钱德勒、安索夫等传统战略专家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上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波特则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产业内的竞争态势,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战略及其绩效。然而,罗曼尔特的研究表明产业中长期利润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利润率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很明显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最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殊途同归,都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归结为企业内部所特有的知识和能力。 哈默与普拉哈拉德将企业组织中所共有的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称为核心竞争力,从而开创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新纪元。 1、国外研究情况 目前,国外核心竞争力理论己经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一是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企业能力基础论”;二是以沃纳·菲尔特和潘罗斯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基础论认为:能力是企业有效使用资源,并使其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能力与资源的能力,·其本质是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知识,是确定资源组合的生产力;企业能力理论主要从企业的能力分工方面展开研究,认为企业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能力观有三层含义:企业的核心是企业所拥有的竞争力,其本质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能力储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包括有形资源如设备、厂房、人员、土地和资金等,无形资产如公司形象和文化及商标等。在资源的差异能够产生收益差异的假定下,企业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所以盈利,是因为企业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知识性和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可以产生成本低或差异化高的产品,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竞争力就是这些特殊的资源。 企业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都假设企业是异质的,只是基于资源理论与能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略有不同。在资源和能力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上,二者有着不同的解释:资源学派强调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学派将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而能力学派则强调对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2、国内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同理解和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单项能力论和能力系统论。 单项能力论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关键技术或是能力,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能力系统论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战略学家管益忻更认为,核心竞争力管理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1.2.2关于中式快餐的研究 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素有“快餐国家”之称的美国,对快餐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研究已经相当的成熟。他们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如从艾里克.施洛瑟所著的快餐国家发迹史黑幕和暴富之路一书中我们可以对西式快餐的发展历程,以及西式快餐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实践中,西式快餐企业拥有许多的全球知名品牌,如麦当劳、百胜集团旗下的肯德基、必胜客等等,他们在五十多年来的发展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及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快餐的概念传入中国至今,时间尚短,在理论界,相关的文献较国外研究还相对较少。不过经过我国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和认真研究,对于快餐经营方面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黑龙江商学院在杨明铎教授的带领下,在快餐企业土建方案设计、给排水设施设计、快餐产品包装、快餐产品机械器具引进等问题上都有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81 同时,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从事快餐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机构一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在1998年成立以来,在全国首先培养出烹饪科学硕士的基础上,又首开快餐学课程,因此很快就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快餐学硕士。目前快餐研究己经成为哈商大硕士研究生稳定的研究方向,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而在企业界,像大娘水饺、马兰拉面、真功夫等中式快餐在市场上也站稳了脚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只是在如今的快餐市场中,相对比西式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这些世界品牌,中式快餐大多是地方性品牌,影响力方面尚有较大差距。1.2.3关于中式快餐的研究 随着快餐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式快餐20余年来迅速的发展,中式快餐的经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 关于中式快餐标准化,瞿青(2006从乔赢和他的“红高粱”的失败案例展开论述,通过和麦当劳连锁的成功和吉祥混沌的馄饨和水饺为主打产品而成功的扩大连锁规模,并成功的在2004年度进入了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名单的成功案例归结出成功的原因在于标准化的管理,并且指出了管理标准化在标准化中的重要性。齐飞(2007)从真功夫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中式快餐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标准化,并把标准化概括为设备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三个方面。 关于中式快餐连锁,沈志勇(2007从产品特色化,快餐品牌化,品牌人文化,运营标准化,连锁店数量化,布点全局化,扩张资本化和人才常备化解析了连锁企业扩张成功的秘诀。 关于中式快餐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的研究:杨红梅(2008)在分析了中式快餐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市场、文化及自身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式快餐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中式快餐业进行了SWOT分析,继而提出了中式快餐业发展的标准化、文化、品牌、连锁经营和人才五大战略。 关于中式快餐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李刚,余倩(2003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中西式快餐连锁的成功企业麦当劳快餐和老家快餐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餐饮企业连锁核心能力的组成要素,即品牌、生产工艺化、选址和规模,并提出了快餐连锁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基本要素合理的结合起来。 崔艳玲(2007)从认知属性和行为属性两个方面对中式快餐业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竞争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式快餐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 除此之外,学术界还从品牌、供应链、服务和绩效等方面对中式快餐展开了研究,但是以中式快餐企业为对象,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尚不多见。1.3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本文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以中式快餐业为对象,阐述中式快餐业的现状,分析中式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并针对中式快餐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式快餐企业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建议,以期给中式快餐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使得现代中式快餐业走向发展和壮大提供帮助。 中式快餐业的现状如何?中式快餐有何特点?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式快餐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如何来评价中式快餐的核心竞争力?中式快餐企业如何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使得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参考价值。 在本文中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且对相关理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餐、中式快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本章中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并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的理解,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的介绍,此外,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第三章是本文对中式快餐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章节,定义了快餐的涵义及发展阶段,中式快餐的发展历程及现下发展状况;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以中式快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适应性为纵向考量标准,竞争性及核心性为横向考量标准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式快餐企业的三维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从六个不同情况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类描述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法;接下来的第五章以“真功夫”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在第三节结合评价体系及模型对其核心竞争力给出了评价;第六章结合前文的中式快餐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真功夫”的具体实例对中式快餐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建议;终章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给出了结论,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展望。 本文通过探讨核心竞争力理论在中式快餐企业具体化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理论,加快、加强对传统快餐现代化的研究,以探寻出提高中式快餐企业的竞争力之路,特别是在面临洋快餐猛烈的冲击,潜在竞争企业的激烈竞争的局面下,中式快餐企业更加需要用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更有效的操作方法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希望能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为中式快餐企业在工业化、标准化、连锁规模化、研发体系科学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从而构建中式快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式快餐企业能够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第2章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2.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自从1990年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被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于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正式提出后,该文成为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被转载的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尽管人们对这一概念趋之若鹜,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多无法肯定什么才是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人们在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理解上的模糊和不统一,才导致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应用上的诸多困难。因此,较为全面的分析文献中关于核心竞争力特性的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本质。正如哈默(1994)所讲:“如果管理者都不能就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达成共识,那么这个公司也不可能有效的管理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对核心竞争力定义的清晰度和他们达成这个定义的一致程度是对公司管理核心竞争力能力的最基本检测。2.1.1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概念的不同理解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所理解的核心竞争力的几个关键点:一是属于组织所共有的学识,即公司的资源,而非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战略单元所有;而是“协调”和“整合”,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企业内部技能或者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需要有机协调和整合,既需要管理的介入。 在1994年发表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文中,哈默又重申此观点,即核心竞争力代表着多种单个技能的整合,并指出了正是这种整合才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突出特性。该文中,哈默还列举了核心竞争力的三种类型:与市场进入相关的竞争力,如销售和营销,分配和后勤,技术支持的管理,商标的开发,所有的这些都将帮助企业更好的接近顾客;与整合相关的竞争力,如质量和产品周期管理、库存管理等,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做的更快、灵活而又富有可靠性的管理活动;与功能相关的竞争力,如使一个公司的服务或产品具有独特功能和显著顾客价值,而不是进做好更好的技能。由上可以看出前两种核心竞争力都与管理能力有关,而第三种与技能、技术相关。 麦肯锡咨询公司K.P.Covne等几位专家给出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种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4,3 2、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 巴顿(Leonard Barton) "I是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从知识观的角度进行考察,根据知识能否为外部所得或模仿的角度来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巴顿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因此,学习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1)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包括企业的专有知识和员工的学习能力;(2)组织的技术系统,即组织成员知识的系统合成;(3)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管理制度影响着创造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和热情,可能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4)组织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由此可见,巴顿所称的知识是一个“泛知识”的概念,既包括狭义上企业的专有知识,又包括企业员工所掌握的技能、技术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价值观。虽然表述有所不同,但与整合观基本相同。不过,从巴顿的理解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比较重视企业的管理系统和价值观在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尤其是价值观的问题是在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中所未提到的,价值观贯穿了前三个知识体系维度的始终,并深深地影响着前三个维度,价值观系统的继承性和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的继承性和独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一点,核心竞争力才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在这一点上,巴顿的论述又有点类似于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3、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 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 )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到整个组织中,而恰恰是在组织内达到共识并成为组织成员深刻理解并指导行动的企业文化为一个综合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存在与企业的业务操作子系统中,而且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根植于复杂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中。 4、基于组合观的核心竞争力概念 鲍格纳(William.C.Bogner)和索马斯(Howard Thomas)在(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专有技能和竞争对手相比能够更好的指导企业实现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度的认知,这些认知包括:(1)解决非结构J胜题的秘诀和组织规则;(2)在特别环境下指导企业行动的共享价值观;关于技术组织动态和产品市场相互作用的隐形理解。二者所谓认知性知识其实是企业中的隐含性知识和价值观系统,所以,在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中,应包括技能、隐含性知识和企业价值观。 在组织性学习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海利劳德(Duane Helleloid )和西蒙(Bornard Simonin)把核心竞争力简单的定义为包括了组织特性的人力资源、物质的、组织的和协调性资源的能力梅约(M.H.Meger)和厄特巴克(J.M.Utterback)认为,核心能力(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核心能力(竞争力) 在更大程度上就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梅约和厄特巴克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的细分为四个维度:产品技术能力、创造能力、对顾客需求的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从二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核心竞争力存在于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业务流程之中;而是核心竞争力既有技术能力,又有市场营销等管理能力,而且在二者看来,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能力似乎更为重要。 而康特(ManyK.Coulter)在其战略管理行为231一书中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主要创造价值并被多个产品或多种业务共享的技能和能力。这个定义除了指出创造价值和能被多个产品或业务共享这两个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外,也把核心竞争力定义在了技能和能力上。2.1.2国内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的理解 跟其他的西方新理论一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在国内的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就引起了重视。许多大企业、大公司开始注意提倡和培育核心竞争力及其战略,因而核心竞争力及其理论的研究正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1998年上海财富年会上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的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企业在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刘世锦研究员等231则把企业竞争力中最为基本的,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的竞争力,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苗明杰教授(2000)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独具的,使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以来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 战略学家管益忻(200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竞争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消费者剩余”的整个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可以看出管先生特别强调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剩余”的本质内涵。黄津孚教授(2001)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因素,即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 白津夫博士(2001)则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 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也有独到的见解,如l力东宏信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综合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根基四;娃哈哈认为,培养品牌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贵州万达客车股份公司董事长张新岭理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层领导能力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华为公司则信守“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就是华为的生命”;中集集团坚持“物美价廉”;而格兰仕则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在这个领域做到绝对的比较优势”28;而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有办法制定出不断产生新的东西的战略,好的管理基础就是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海尔的掌门人张瑞敏先生则认为,“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这些认识虽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却真实反映了企业家对核心竞争力更朴素和直观的理解。在本论文中,笔者比较倾向于整合观的看法,在此基础上,个人给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如下: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企业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通过管理整合而成的,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或者二者有机结合的动态能力。这个定义指出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管理属性:一是通过管理整合形成;二是核心竞争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能力;三是核心竞争力有时直接表现为企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或是管理能力与技术能力的结合。2:1.3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样,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列举了三条:首先: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经: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给最终产品的顾客可感知效果做出巨大贡献;最后,核心竞争力应该难以被竞争者模仿。巴尼在分析核心竞争力是否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时,提出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条件:一是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有价值的;二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异质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完全不能仿制的;四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 阿迈.辛德和威廉姆.艾伯伦(1992)在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正确定位一文中描述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性:一是要对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有重要贡献;二是代表了独一无二的并且能够提供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三有支持多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潜能。 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特性的认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建明(1998)将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归结为三个:消费者价值、竞争者差异和延伸性。3'175斌(1998)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有两个特性:企业独特性,途径依赖性。321朱雨良(1999) 331提出了核心能力有八大特性:是技术或知识的集合,而非产品或功能;应该是灵活的,能够不断适应和演进;可使企业拥有进入多种市场的潜力;应能给最终用户带来实惠;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有助于整合从外部市场获得的资源;可以叠加;是企业能力中相对稳定的东西。苗明杰(2000)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有五个特点:不可占性、支撑企业的关键、提供顾客特殊利益、有助于企业开拓未来商机和经过较长时间的形成。杨浩、戴月明(2000)提出核心专长(竞争力)有三个突出的特征: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必定有超乎寻常的贡献,是公司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公司开发潜在市场的利器。匕大的张维迎教授也曾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做了界定,认为它必须具备五个特点:“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可以划分为基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