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第七章班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协调精ppt课件.ppt
第七章班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协调,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管子,第一节 校内教育力量的整合,主要内容:,一、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沟通,班主任要协调同学校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最小管理单位,不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 (一)主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 教师可以主动地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倾述自己的困惑、申请所需的帮助,通过积极、良好的沟通达成与领导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二)把对工作的关注放在第一位 作为下属,首先要端正好工作态度,将敬业、认真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其次在与领导沟通时应以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而不是为谋取私利。,(三)争取领导的重视(四)正确理解领导的决策 班主任在保持个性、勇于创新的同时要服从和顾全大局;应经常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全局管理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领导的决策,减少牢骚。,二、与科任老师的协调教育,科任教师是班级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班主任要带领学生为科任教师创造出一个整洁、温馨的教学环境。其次,班主任在开学前可以将每个科任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就、个性上的优点等向学生宣传,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将班级和学生的长处和需要关注的地方向科任教师交代,以让科任教师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三、争取学校教辅、工勤等人员的支持,“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学生在学校中不仅接受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教育,还会在与教辅、工勤(如学校医务室工作人员、保安、食堂师傅)等人员的接触中受到影响。班主任应教育班级学生尊重所有的学校工作人员,争取他们对学生教育的支持。 (案例:p121),第二节 班主任与家长,主要内容:,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承担着教育少年儿童的任务,“育人”是它们的共同目标,但两者的教育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各具优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正规场所。两者在育人过程中各具优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人生各个阶段,家庭教育都显得非常重要,具有许多特殊优势。 学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育人是学校的本职所在。,(三)家校合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生长时期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各有不可取代的教育优势,如果形成教育合力,必然会让孩子在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反之则可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偏离学校和家庭所各自期望的轨道。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家校合作主要得依靠班主任的落实。,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原则,(一)尊重性原则 家长与班主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有的只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二)理解性原则 班主任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三)信任性原则 班主任要信任家长,因为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长难见其一。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对班主任的信任也是发自内心的,而这种信任能否持久,则需要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赢得家长的信任,往往需要班主任在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四)灵活性原则(资料:p125-126)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三、家校合作的方式,(一)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是家校合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为班主任认识家长及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状况和孩子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快捷的平台。家长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二)班级家长委员会 班级家长委员会是由班级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协助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组织。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有效发挥,也离不开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三)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个别交流的一种形式,有助于班主任直接感受学生的生活环境、广泛接触学生的家庭成员,使交流更加深入而有针对性。班主任做好家访应注意以下技巧: 1.明确目的,精心准备,班主任在家访前要明确目的。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共同把学生教育好。另外还要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2.预约时间,捕捉时机 家访需要占用班主任和家长的休息时间,什么时候去家访,到哪些学生家中去家访,需要把握时机。3.三方互动,沟通心灵 家访时,班主任要留给家长和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首先,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家访。其次,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家访。,(四)请家长到校交流 当个别学生经常出现某些问题或者后果较严重的问题,班主任还可以请家长到学校进行商议。 1. 努力营造良好气氛 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谈话气氛,缩短家长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班主任对家长的真诚、对孩子的关心,才能换回家长的坦诚。 2. 要有的放矢 家长的时间也是宝贵的,班主任请家长一定要有重要的事情或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尊重家长的时间,,3. 评价学生要公正客观 让家长消除焦虑不安和尴尬心理,班主任可以先从学生身上可贵的闪光点谈起,谈及学生所犯的过错或存在的缺点,要就事论事,用理解、积极的语气向家长说明。 4. 动之以情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情绪要饱满、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委婉,多采用建议性口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避免直接对抗和争论;对家长提出批评与建议时,一定要巧妙、含蓄,点到为止。,(五)书面交流 书面交流的形式有很多:通知、便条、家校联系本、表扬信,等等。“家校联系本”是家校联系的一个有效载体,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就孩子的全面成长进行联系的一条纽带。在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在联系的时间上,应遵循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原则。2. 在联系的内容上,应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3在信息的传递上,要具有双向性。4语言表达上,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六)电子信息交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交流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家校沟通上,主要形式有: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博客、网上聊天等等。这些方式使信息交流更加快捷、方便、直观。(资料:p132) (家校合作资料:p133),第三节 社区力量的引入,主要内容:,一、社区的独特教育功能,(一)社区的概念及特点 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按照结构功能,社区可以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市辖区;二是街道办事处辖区;三是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居民委员会辖区建立的区域功能社区;四是规模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目前我们所说的城市社区主要指后面两种情况。,(二)社区教育职能的特点 社区为学校所在地,良好的社区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社区学校相互支持,有助于实施教育方针、端正教育观念,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资料:p132)(三)社区与学校的关系日前,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己有如下共识。1. 从学校方面 (1)学校为社区所有,社区所治,社区所享。,(2)学校为社区的生活中心,向社区开放,学校的设施、场地为全社区居民共享。 (3)学校是培育儿童社区观念的场所,培养有关社区发展的知识、能力和情感。 (4)学校协助社区居民满足其需要,改善社区的生活,共同建设和发展社区。 (5)学校影响社区的发展。2.从社区方面 (1)社区为学校所在地,它为学校提供发展背景,社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2)社区为学校提供价值基础,社区有助于学校实施教育方针,端正教育观念。 (3)社区参与学校,支持学校、评估学校。 (4)社区提供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社区提供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接受教育。 (5)社区问题影响学校教育的推行。 (资料:p134),二、社区力量的引入原则,(一)育人为本的原则 育人为本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有利于少年儿童的社会化。 2. 有利于德育工作的一体化。 3. 有利于人的个性化。(二)互动性原则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是指学校与社区和社区成员、机构、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一方面,要使社区,包括成员、机构、组织理解、支持和帮助学校,以便有效地实施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支持社区、而向社区,向社区开放、服务社区,形成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双方建立良好关系。(资料:p135),三、社区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一)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1. 社区可提供的资源 社区拥有众多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相对于学校,社区也具有明显的教育资源优势,包括社区环境资源、社区文化教育设施设备的物质资源、社区人力资源、社区组织资源。 2. 利用社区资源可开展的活动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创业史和辉煌业绩,都有自己的先进模范人物,而这些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生动内容,都可以为学校开展传统教育、社会教育、形势教育提供帮助,为开展访问活动提供场所。,(二)有利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社区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他们对各家各户的情况比学校更加清楚,可以在配合学校抓后进生转化、抓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三)使班级管理得以延伸1班主任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场所有别于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目的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也会异于平常,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适时进行安全教育、礼仪教育、亲和教育。,2班级在社区开展活动时的策略,第四节 “偶像”力量的借助,主要内容:,一、“重要他人”的概念,“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 Mills)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教育社会学家吴康宁教授把学生的“重要他人”分为两种:互动性重要他人与偶像性重要他人。,二、借助学生“偶像”的力量,借助偶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清楚学生的“偶像”并进行备案 班主任可以通过口头询问或者书面问卷了解学生“最喜欢谁”、“偶像是谁”或“希望成为像谁一样的人”,以及其中的缘由。(二)分析学生偶像的教育价值 知晓学生的偶像,便能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倾向有初步的认识,但班主任还需要对偶像的教育价值进行进一步挖掘。,(三)把偶像的影响纳入班级管理 心理学家班杜拉的实验结果表明,看到对榜样人物的行为给予强化,将对儿童以后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尽量把学生偶像的正面信息以赞赏的语气适时地、公开或个别性地传达给学生;对负面信息要谨慎地以批判方式表达,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与批判中学会理性的判断和适度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