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剖析ppt课件.ppt
中宁县大战场镇马莲梁小学 呼鹏,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复习回顾,2、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构成,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观念和师德修养、数学学科的知识、课程的知识、教学方法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教师自身的知识,3、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定位,教什么 怎样教 (怎样学),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4、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了解自我需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准确定位、职业规划,适应社会环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四大内容领域的教学要点与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次),一、概念界定,1、课程,2、小学数学课程,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4、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1、清末到民初:1903年颁布的奏定小学堂章程规定初小五年、高小四年,都要设置“算学”,(一)三个历史时期,2、民初到解放前:把学堂改为“学校”,“算学”改为“算术”,初小四年、高小三年,3、新中国成立后:,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历史和发展,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1986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992年:人教社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上海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试行),浙江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指导纲要(试行),1950年: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二)四个特点,1、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成熟到成熟,处于不断改革 与发展之中2、从不断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力求形成自己特色3、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直至多纲多本,形成国家、 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4、从算术到数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活动范围都有 较大的拓展,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1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基本理念 (一)总体目标(二)设计思路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一)数与代数 (二)空间与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四)实践活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新课程标准解读,基本结构,(一)前言(修改稿),1、对课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说明,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1)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2)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3)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基本理念,强调“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方法,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改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例1:2,4,6,?,三个纬度的关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三位一体,(1)知识与技能既是目标又是载体,(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是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也是最容易产生异化和偏差的。,2、具体目标,(三)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1、内容选择的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1)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基本、有用、能接受,(3)依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认知水平,(2)数学学科的特征,四种水平: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2、内容领域,3、与传统内容的对比,认数与计算,20以内百以内 万以内 万以上,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几何初步,五线、六角、七形,四体,应用题,简单应用题-两步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量的计量,长度、重量、时间、面积、体积,代数初步,渗透、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统计初步,启蒙,数据整理、简单统计表、图,(传统六线一点,新课程是四大领域),1、关注“四个关系”,防止“钟摆”现象,(1)过程与结果,(2)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4)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生活味与数学味),2、强调“数学结论、形成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3、强调“学习数学、培养兴趣和形成价值观”的统一,修改稿中新增加了: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四)课程实施,例2:“最新算命方法:从1到9中任选一个数,加9减8,再乘以9的得数,十位与个位的和,再乘50减200,得数代表你的命运”。,?: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关注你的数学思考方式了吗?,例3:抽烟与祷告,拍集体照,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 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与革新。,学校再也不是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例4:宁波市实验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四、新课程改革十年回顾,2000年2010年,国家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先实践后推广,(一)改革历程,2001年9月起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2002年9月:北仑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宁波市实施新课程情况:,2001年9月:宁波市实验小学等七所小学语、数学科试点,2003年9月:慈溪、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及市直属初中、 小学成为省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9月:其他县市区成为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原则:“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二)主要变化,1、课程功能变了从培养学生“双基”培养“四基”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已引起教师充分关注。认为数学除了演绎,还有归纳、类比,建模、转化(化归)、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函数、极限、统计等思想,2、教材多样化了,呈现形式变了,选择性大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有6个以上的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苏教版、冀教版、西师大版、青岛版等,例5: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 公园玩,(补充问题),原来:共需多少钱?,现在:带800元钱够不够?,3、课堂教学的方法变了“课前铺垫”创设情景;“静态呈现”动态生成“听数学”做数学; “远离生活”走近生活,4、对教师的要求“高”了,除了给学生留下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外,还要留下数学意识、思想方法、学习经验、习惯、兴趣等,5、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了,6、学生的负担“?”了,例6:分数的初步认识张齐华课堂教学实录,试着记听课笔记并思考:,1、说说你读书时的课堂教学与现在有什么变化?,2、对比新课程标准,你从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中 看到了什么?,3、如果你去上课,你会怎么上课?为什么?,如果要把教育原理还原成一句话,我将一言而敝之,那就是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 奥苏贝尔,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讲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