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课件.pptx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课标理解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解说流程,一、课标理解,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课,讲述了从鸦片战争以后到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在思想领域作出的一系列探索,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及近代中国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时空观念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深刻体会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感受先进人物忧国忧民的思想,增强家国情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史料研习,探寻“救国良方” 产生的历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的过程;史料实证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研读史料,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本课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异同和特点。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形式,解决难点。,五、教法学法,本课采用 “问题探究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的理念,以学生讨论为主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直观地感受、领悟历史。我将会采用阅读法、讨论法、思辨法、制表列举和比较分析等教法。,教法设计,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方法、即讨论,探究学习方法。来熟悉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必修一有接触,学生相对熟悉,对于已有知识基本采用自主学习法,如洋务运动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学法指导,六、教学过程,抢学内容:组织学生抢读课本第二、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时间在4-5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能熟悉教材,理解教材,以便教师能更好的讲授新课和学生更好的理解新课内容。,(一)课前抢学,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思考问题:,1.播放视频:大国崛起视频片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发生的国际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二)情景导学,(1)西方社会发生了什么的巨变? 而中国面临什么状况?(2)为了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面对巨变先进的爱国分子采取哪些救国?,投影显示:1)西方: 工业革命、开拓市场 中国: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2)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三)自主互学,问题一 阅读教材P68-P70部分和结合漫画,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怎样的病症?,屠龙大会,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弊病,为寻找济世良方打下基础。,核心素养:史料实证,问题二 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本课中近代有识之士,他们为中国社会开出了怎样的药方?,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救世良方:,良方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抵抗派:林、魏);良方二 洋务派中体西用(洋务派);良方三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良方四 90年代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归纳提炼信息的能力。,(四)合作探究,第一组:探究“中体西用”思想;(P69) 第二组:探究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P69-P70)第三组: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四组:理解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P69第4节,P70)第五组:知识点的指正和补充。,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阅读教材(P69P70)及研读相关史料,结合所学知识,你所知道的近代有识之士,他们为中国社会开出了怎样的药方?然后,把学生分成五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以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组分析材料,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师生合作探究。,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无孛于经矣。”材料三: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可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夫所谓道本者,三纲四维是也。 张之洞劝学篇,1、探究“中体西用”思想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1)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 (2)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3)目 的: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4)主 张:创建近代军用、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办近代学堂等。,1、探究“中体西用”思想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突破本课重点问题一。,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第二组学生阅读教材(P69第3节)和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强可富,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励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珍,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1、分析材料找出早期维新思想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意义、局限?,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早期维新思想,为更好的学习维新思想奠定基础。,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康有为材料三 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说“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把孔子打扮成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平等观念的倡导者,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教主。 材料四 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 。 严复,2、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维新思想的主张及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解读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而突破重点问题二。,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小组探究、归纳结果维新思想及特点,第三组 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再结合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早期维新思想,为更好的学习维新思想奠定基础。,思想: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启迪民智); 政治:推动戊戌变法,促进政治民主化;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第四组 通读课本及研读史料,小组探讨,突破难点。,材料一: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三:这些对洋务运动有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人,逐渐脱离洋务思想原来的方向和轨道,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主张和建议,开始代表和反映了当时中国新兴阶级的要求。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思考: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异同和特点?(本课难点问题),设计意图:对本课内容的再次回顾、理解、运用,及爱国主义的思想渗透。,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爱国情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五)课堂小结,设计意图:用图示的方式,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形成本节课的完整体系,以实现历史课的体系化,结构换、网络化。,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1.19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B.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了有识之士 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D.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B,(六)练习固学,2.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A,4.19世纪九十年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出张之洞主张 A.全面向西方学习以应付清政府面临的危机 B.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C.加强个人修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D.倡导西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5.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A,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设计意图:强化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