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南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

    • 资源ID:1723477       资源大小:401.54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

    物流管理重点建设专业及财经与商务专业群建设方案二七年五月目 录一、专业优势分析 219(一)专业人才的区域需求优势 219(二)专业与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19(三)专业实训条件良好 220(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220二、建设目标 220(一)总体建设目标 220(二)年度建设目标 221三、建设内容 221(一)构建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21(二)构建适应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 224(三)建设服务工学结合的生产性物流综合实训基地 227(四)组建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1(五)依托专业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32(六)辐射专业群建设 232四、经费预算 236五、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 238六、预期效益 249(一)建成一流的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 249(二)建成类别齐备的物流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249(三)建成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示范基地249(四)建成西南地区高职物流师资培训中心250(五)形成我院财经与商务类专业的品牌效应250七、保障措施 250(一)思想保障 250(二)组织保障 251(三)政策和制度保障 251八、附件 252附件1:物流实训基地场地及布局252附件2: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设备清单及预算253附件3:财政与商务类专业群综合实训基地设备配置表259物流管理重点建设专业及财经与商务专业群建设方案一、专业优势分析(一) 专业人才的区域需求优势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背靠中国国内广阔腹地,面向东盟十国市场,是环北部湾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惟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最便捷的通道,其中心城市南宁正在打造成为环北部湾、西南地区和东盟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现代物流具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企业服务质量的特点,对于南宁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作用。南宁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制定了南宁市现代物流总体发展规划(2004-2015年),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南宁市现代物流业的若干规定。按吨公里计算,2004年广西区内货运量相当于2000年的1.5倍,南宁物流企业也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500多家。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如广西运德集团、翁氏八达物流公司、广西超大运输公司等也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南宁市全面启动中国东盟物流园区(包括江南、玉洞、安吉、金桥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实力与辐射能力的物流企业;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其中具有现代物流产业特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完成的增加值占整个物流业增加值的3%5%,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4%。根据南宁商务网的预测,南宁市全社会物流需求总量2010年将达到28745万吨,2015年达到32745万吨。物流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2007年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指出,人才需求的“焦点”集中在贸易、物流和旅游3个领域。“十一五”期间,广西物流人才的总需求达到60万人左右,其中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一线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熟悉仓储、运输和配送管理等业务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的缺口最大。(二)专业与课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为主线的“五段式”课程体系,包括素质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了更符合物流业发展的物流采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二是突出实训环节,针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设了一系列的实训课程,构建了包含课内实践、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赵迪琼老师组织了高职高专物流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目前该系列教材已有三本出版,并被众多院校使用;张梅老师组织编写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已于2005年8月出版,该教材已被国家列为“十一五”规划教材。(三)专业实训条件良好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已于2005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同时满足56名学生进行运输管理实务实训、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实训及国际货代实训,并能为物流企业员工提供上岗培训等项目。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外运集团、广西运德集团、广西超大运输公司、广西华宇物流集团、阿里妈妈饮食有限公司及翁氏八达物流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目前,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这些物流企业进行相关的实训,学生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专业技能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高,初步形成了校企互惠共赢的局面。 (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总数为1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2人,占总数的70%,专业带头人1人,教学骨干教师2人,高级职称5人,占总数的29%,硕士研究生5人,占总数的29%。另外本专业还有一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占整个教师队伍的30%以上。二、建设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立足南宁,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宅急送快递公司、华宇物流有限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紧密合作,构建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满足岗位能力要求、适应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组建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成集教学、生产、科研、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广西及泛北部湾经济圈物流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年度建设目标2006年:聘请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对专业建设方案、任务书进行论证和评估,确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成立系部示范建设工作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组织开展与建设项目相关的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与合作企业开展项目洽谈。2007年: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初步建成具有生产性、先进性的实训基地,完成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主体部分的建设,建立较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出入库、拣选、理货、配送等多项实训,为相关物流企业提供仓储、配送、人员培训等业务;优化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通过企业锻炼、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名,聘请6名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探索并完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配送中心与运作实务等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编写出版物流管理基础和物流运筹学等2本体现高职特色的立体化教材。2008年: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华宇物流有限公司、宅急送快运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完成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配套辅助设施的建设,实现基地管理企业化;充分利用本专业科研力量,与合作企业共同承担物流规划、物流业务流程优化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通过到企业锻炼、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聘请10名行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完善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仓储管理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2门精品课程的建设,编写出版物流成本管理、运输管理实务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3本体现高职特色的立体化教材。三、建设内容(一)构建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宅急送快运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紧密合作,以校内生产性的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为依托,逐步推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按学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每学年春学期末,由系部统一安排到企业相关物流工作岗位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岗位实践,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相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核心技能课与生产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大部分专业技能,就业时实现与企业无缝接轨。在第五学期末至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深圳人人乐集团、广州好又多商业百货有限公司及东莞市大新商贸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我们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1根据生产实训要求调整教学计划改革原有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安排,适应工学交替的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每一学期根据教学计划紧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每一学期控制在4个月内结束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校理论教学实行按能力模块进行,教师针对每一门课程所涉及到的岗位能力分解成模块,按模块组织教学,侧重实践内容的教学;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放到企业岗位实践阶段,由专门的实践指导老师负责讲授;为保证工学交替及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第三学期的开学时间推后一个月;此外,重新调整学期课程分布,减少第五个学期的课程并在10个教学周内完成该学期的课堂教学任务,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任务。2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一是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优化、物流解决方案、物流规划、物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等项目,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职业意识,以提高职业能力;三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企业课程,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安排到生产管理一线,由企业专家现场讲授,安排学生进行现场实训,以实际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作为考核依据,实现教学与实践应用的零距离对接,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加强实践指导和强化实践考核在进行工学交替的过程中,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的实践内容则由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工作内容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业内能手和专家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及讲授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施与设备等企业课程;派出教师与企业共同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和考核工作,根据生产岗位要求制订考核标准并与毕业资格审核挂钩,未通过考核的不能获得毕业证书。表1 产学合作项目建设进度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现有基础2007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产学合作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8个预期目标:新增10个合作企业,接受80名学生顶岗实习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及其经济或社会效益。预期目标:新增11个合作企业,接受100名学生顶岗实习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及其经济或社会效益。有合作协议的学校数1个预期目标:对口帮扶1所广西区内边远高职院校新增1所,累计达到2所。验收要点:帮扶协议书、具体开展的项目记录。预期目标:对口帮扶广西区内边远高职院校新增1所,累计达到3所。验收要点:帮扶协议、具体开展的项目记录。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65%预期目标:80%验收要点:兼职教师聘任书、教学任务书、教案、教学研讨会记录、专题讲座资料、职业技能培训资料。预期目标:100%验收要点:兼职教师聘任书、教学任务书、教案、教学研讨会记录、专题讲座资料、职业技能培训资料。合作企业接受实习实训学生1104人月预期目标:2691人月验收要点:实习实训计划、学生实习鉴定、企业评价。预期目标:3728人月验收要点:实习实训计划、学生实习鉴定、企业评价。签定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67%预期目标:85%验收要点:各专业校企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预期目标:100%验收要点:各专业校企合作协议书、合作项目。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20万元预期目标:新增10万元实训设备,验收要点:设备与实物预期目标:新增10万元验收要点:设备与实物合作企业接受就业学生数130人预期目标:310人验收要点:就业证明预期目标:398人验收要点:就业证明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额0.5万元预期目标:1万元 验收要点:项目合同书、项目成果预期目标:2万元 验收要点:项目合同书、项目成果4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机制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与广西运德集团、宅急送快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建立并完善适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组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校内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整合成联合管理、联合考核的校企管理队伍。制订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和企业共同签订管理条例,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践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教师聘任制度、学生实践工作制度等,明确实践教学规范、岗位操作规范及细则,建立健全实践考评机制,制订实践考核标准,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管理内容侧重学生自我管理:增强法律、安全、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倡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要协调好学生、家长、老师及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二)构建适应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在对区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对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基层操作及基层管理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分解,整合知识点与岗位技能,参照国际通行的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CBET)课程体系,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及物流企业专家的指导之下,针对广西物流行业运行中呈现的信息化、集约化、国际化、需求的多样性等特点及发展趋势,构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物流实务操作能力、物流信息分析及处理能力、物流应用程序操作能力及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1制订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打破传统学科型的教学大纲,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制订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突出实际操作能力,融入岗位职业规范,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行业专家的课程项目开发小组在2007年8月完成前期市场调研工作,课程设计以工作流程和项目实施要求为参考标准;课程内容以实践能力为主线,按作业顺序来编排;课程实施过程除了一般理论学习外,侧重实训操作,安排到校内基地或合作企业进行;课程考核以实际操作为主,企业参与考评,以是否达到工作规范要求为考核标准。建立反馈机制,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2008年完成物流管理基础、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运输管理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开发流程图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家指导专业带头人主持课程标准初稿课堂教学、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联合诊断确定课程标准1) 课程实施规范示意图学习兴趣的导入讲座、流程见习理论基础学习面授、案例讨论技术、管理能力学习校内基地专项实训工作环境体验校内与校外工学交替职业综合能力企业顶岗实践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活动内容2探索适合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法、工作体验等教学方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我们将全面推行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场教学法、工作体验教学法、实战训练教学法及项目教学法。对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仓储管理等,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实践内容排到校内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广西运德物流公司等生产现场来实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如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工作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工作体验中提升其职业综合素养;对部分操作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式教学,如搬运、理货、拣选等;对核心课程的教学则采取项目教学法,通过完成相关项目来掌握核心技能。3建立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2007年本专业将在原来的教师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加大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评价的力度,将企业和行业的从业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融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形成一套适应工学结合、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新课程考核体系包括专业理论考核及专业技能考核两大部分,从教学过程评价、企业评价及职业考证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堂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技能操作评价及期中、期末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企业评价则是由来自行业的专业专业指导委员进行技能现场考核;此外,部分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获得优秀等级,如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要求考取仓管员、防损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国际物流实务课程要求考取报关员等证书,运输管理实务课程要求考取货运员、押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4实施精品课程工程与玉柴机器集团、宅急送快运公司等合作企业的管理专家共同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将专业人士、行业标准、企业管理规范、生产管理案例等融入到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以行业专家为主体优化师资结构,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重组教学内容,以生产或项目管理为媒介变革教学方法,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为工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自主互动的课程学习平台。2007年建成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实务与配送中心与运作实务等3门院级精品课程; 2008年建成仓储管理实务与国际物流实务等2门院级精品课程,并将5门院级精品课程中的一门建设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推进特色教材建设开展教材开发专项调研,充分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与合作企业联手,打破传统教材以知识介绍为主的陈规,创立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工作流程或项目实施要求为单元、的体例,编写特色教材。2007年组织本专业教师及兄弟院校的同行编写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教材:赵迪琼教师继续完成系列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审工作。朱仕兄老师及张梅老师共同完成学院特色教材物流管理基础的编写工作,同时组织老师参与物流运筹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2008年完成运输管理实务(含电子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及物流成本管理教材的编写工作;2008年9月前建立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库,方便相互交流与学习。6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库:本专业拟在2007年完成现代物流、运输管理实务、配送中心与运作实务网上资源建设,2008年完成仓储管理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每门课程包括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教案、实训指导书、试题库、案例集以及网上辅导、答疑等,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建设专业教学影像资料库:包括各课程的图片、录像、文本等资料,涉及最新行业资料、行业最新动态、行业学术研究、行业技术创新等。旨在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同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三)建设服务工学结合的生产性物流综合实训基地1基地建设的目标建成集物流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实习、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先进的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具体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生产性: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可以为校内超市或企业提供仓储、配送服务,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及企业岗位实践相互交替)的生产实践的需要。 (2)先进性: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建有全自动立体仓库,配备有RFID及RF手持终端、电子拣选设备,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通过软件管理系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一体化。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国内一流,在自治区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示范作用。(3)共享性:一是为财经与商务专业群提供多项实训,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的网上订货和网下配送实训、会计专业的会计核算和结算的实训、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物流实务实训等;二是为本地的5所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商品入库、商品库存管理、商品出库、拣货、补货、理货、商品移库、收发货等实训;三是为合作企业华宇物流有限公司、宅急送快运公司等提供员工上岗培训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2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内容(1)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进行建设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期两年,2008年全部建成。依据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来确定建设规模,根据企业运营的标准来设计(见附件1: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设备配置表),按照经营需要来确定岗位数,以业务量来安排学生实习人数。 2008年9月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成并能满足50名以上学生同时进行实习、实训。(见表2)(2)实施企业化运营 企业化经营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基地维护和持续运行的保障。通过与玉柴机器集团、广西运德集团、华宇物流有限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紧密合作,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经营,在保证教学实训、实习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建立生产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行工作,承担相应责任。实践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加强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训练。(3)向社会提供生产及培训服务利用基地设施设备和师资优势,为本地企业提供仓储、配送业务;开展包括理货员、仓管员、叉车操作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007年面向社会培训人员达50人以上,2008年达到90人以上;每年对外承接其他高职院校学生实训100人以上,推动本区域物流专业建设的水平。(4)编写实训指导书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专业定位的不同,各院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训教学课程。为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们专门组织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士在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之下,编写实训指导书。第一批指导书包括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实训指导书、运输管理实务实训指导书和物流综合管理实训指导书等4本,计划在2008年完成。表2.基地主要部门及岗位设置测算表主要部门岗位岗位人数实训人数备注配送中心营运部仓管组仓管员810调度员4补货组补货员87拣货组拣货员87理货组理货员65质检组质检员43库工组流通加工操作员410叉车操作员6立体库操作员3配送部配送管理员32客服部客服管理员32信息部信息管理员22财务部财务主管(1)、财务人员(2)32办公室办公室主任(1)工作人员(2)32合计5552229企业职工培训对合作企业技术服务区域物流规划社会服务岗位和流程讲解及观摩运输调度及跟踪配送流程操作拣选出库流程操作移库、补货操作盘点操作入库及理货操作搬运堆垛操作作业调度操作仓储服务配送服务客户企业指导教学实训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对口帮扶高职院校与周边院校共享资源平台建设高职师资培训联合培养学生对口帮扶基地运行模式及功能示意图(四)组建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广西运德集团等区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通过专业进修、校企项目合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聘请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2008年专业教师总人数将达到28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行业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35%,硕士研究生占青年教师的比例达4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以上。实现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目标,最终形成一支在自治区内同类院校和物流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1实施专业带头人建设工程对现有的骨干教师从行业经历、专业进修和专业研究的角度进行培养,派出教师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物流行业发展的研讨会、交流会,到中海物流集团、宅急送快运公司等知名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各种生产和经营管理,提高专业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主持科研项目和课题,主持精品课程和重点教材建设。从物流专业骨干教师中培养出2名专业带头人,到2008年专业带头人达到3名。2推进骨干教师培养进程建立帮传带的教师培养机制,在专业带头人的指导下,以教师团队开展教改和科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沿海发达地区优秀高职院校进修专业课程和到知名物流企业进行为期不少3个月的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到2008年共培养4名骨干教师。3优化 “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按照新任、胜任、骨干、专家型四种层次,对在职教师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新任”教师,培训重点在于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职业素质等的培训;对于“胜任”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点在于学历进修、攻读学位、专业技能等的培养;如每年选送2位以上专业教师到国家高职高专物流师资培训基地或国内外沿海发达地区优秀高职院校进修和培训。每年至少安排2名老师到知名物流企业进行为期不少3个月的实践锻炼;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参加国内外各种新技术培训和认证考试。对取得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证,一专多能的教师给予奖励。组织教师参与政府或行业发展规划、物流企业技术服务和项目开发,加强学校与企业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为教师提供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培训工作,促使专业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信息,并及时带入课堂,从而有效促进课程内容更新,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互融。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顶岗工作中,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的选拔符合教师条件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在校企合作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特别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提高授课技巧,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在现有的兼职教师中,选择教学效果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与之签订长期聘用合同,或吸收为专业管理委员会成员。在教师管理上建立“二元”师资管理模式,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通过控制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改善和调整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实现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优化。2008年兼职教师达到10人,占教师总数的36%。(五)依托专业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学校现有教学和研究资源,为广西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提供企业内训、咨询、物流园区规划及物流解决方案等服务;与玉柴机器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展东盟经济区与泛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务运作专题培训,发挥产学研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共享性,面向社会开展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接纳高职院校物流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进行实训等。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强化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之成为西南地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基地。(六)辐射专业群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带动和辐射财经与商务专业群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会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及市场营销专业等5个专业面向相近的岗位群,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有相同的专业平台课。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可供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等各专业借鉴;专业群各专业共享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调研的结果,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本专业的特点,创新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此外,专业平台课程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供各专业共享,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提升财经与商务专业群的整体水平。1.建设目标组建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自治区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一批优质课程,为社会提供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对口帮扶其他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打造自治区内一流的高职财经与商务专业群,在区域内发挥示范作用。2.建设内容(1)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参照物流管理专业,探索建立适合本专业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顶岗实习,2008年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达到330人以上;另一方面要实施适应各专业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在电子商务、策划和会计等专业推行“项目教学法”等。二是深入企业调研,修订教学基本文件。通过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体现高职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编写突出各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建立行业参与的课程评价与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专业群整体教学水平。(2)带动高水平的财经与商务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工程建设,充实壮大专业群师资力量。通过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专业培训及挂职锻炼等各种方式,培育发展专业群的师资力量。2007年计划新增行业专家10名来校任教,2008年计划新增行业专家15名来校任教,使教师队伍专兼职比例更趋向合理。拟在2007年分别培养1名市场营销专业带头人、1名会计专业带头人,1名国际贸易专业骨干教师,1名市场营销专业骨干教师,1名会计专业骨干教师;2008年分别培养1名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1名国际贸易专业带头人,1名营销与策划专业带头人,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培养8名专业骨干教师,以进一步提高专业群的整体师资水平。专业群的专业带头人须主持1项以上科研项目或公开发表1篇以上专业论文或主编一本以上教材;骨干教师每年须主持1项院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公开发表1篇以上专业论文;同时专业群的教师在2007年完成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实务及公共关系实务等教材或教案的立项编写工作;2008年专业群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除完成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之外,还将参与工学结合的教改立项及其他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此外,通过专业群实训基地搭建的平台,专业群教师将有针对性地与企业加强联系,针对相关项目或研究课题展开合作与交流。(3)促进专业群的优质课程建设在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精品课程工程的带动下,财经与商务类专业群也将加大课程的建设力度。在已有的2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和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2007年专业群增加1个院级优质专业,建成市场营销、网络营销2门课程院级精品课程;2008年将再增加1门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企业经营策划、人力资源管理及期货投资学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并争取建设成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提升专业群实训基地的综合服务水平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和财经与商务类专业群的超市整合了电子商务网上商城、会计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等实验、实训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体系,从而使各专业能够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2007年专业群将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9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完成超市、会计实训室及国际贸易实训室的建设工程。这批实训基地可以对专业群各专业提供国际贸易、财务结算、票据结算及网络服务等项目的实训。2008年计划与5家业内资深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完成电子商务网上商城、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及商务礼仪实训中心的建设。超市可满足理货员、营业员、促销员、收银员等岗位的实习、实训,可进行营业员、营销员、收银员培训,到2008年与企业联合开展在职培训100人次并为对口帮扶院校学生提供实训。电子商城作为高水平的电子商务商品信息平台,可为各专业提供网上交易(BtoB)、(BtoC)、(CtoC)、电子银行、业务管理、数据安全服务等实训项目,并能向社会提供包括企业网络空间、企业产品宣传、企业建站、线下配合商品物流配送等在内的有偿服务。会计实训室可以为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及超市提供财务结算服务;满足学生开展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训;开展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会计摸拟实习、物流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电算实训;开展会计证及会计职称考试考证培训。在满足实训的前提下对外提供专业服务,在区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中具有领先水平。国际贸易实训室配置先进的贸易交易模拟软件,包括TrainingOnline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和SimTrade外贸实习,可安排50人次学生进行国际商务函电实训、进出口单证流程与制作等实训的记录。2007年9月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的设计规划、建设方案的评审及招标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9月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安排模拟招聘实训、人力资源培训等实训;为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及超市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可对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服务。商务礼仪实训中心作为礼仪培训和就业指导咨询的工作室,为专业群的学生提供形体训练、仪表仪态训练、化妆与着装、面试技艺、模拟面试等训练场所,并面向社会开展商务礼仪培训等业务。(项目及设备配置表见附件3)加强实训室内涵建设,有条件的专业引入合作企业,实施企业化管理,并组织教师与行业人士编写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实践实训指导书、策划综合指导实训书等12本实训指导书。(5)增强专业群的综合社会服务能力本专业群的建设致力于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

    注意事项

    本文((南宁)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