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ppt课件.ppt
广西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征求意见稿),2019.05,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1,编制背景和历程,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2,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3,整合目前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 探索能够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式方法),( 部署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4,为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问题,整合国家发展委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和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编制背景和历程,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5,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进入全面启动编制阶段。明确时间节点要求为2019年完成前期研究,2020年完成规划编制并同步建设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6,国家层面相关规范规程尚未出台,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亟需技术要求指导。,7,( 提出建立”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个省市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198号) ),广西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已征求部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单位的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市县意见。,8,要点编制参考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指南(试行,讨论稿)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指南(试行,讨论稿)“三区三线” 评估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专项规划数据库标准(讨论稿)详细规划数据库标准(讨论稿),工作流程,2,规划主要内容及要求,3,成果构成,4,总则,1,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主要内容,总则,PART,1,1 规划定位,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对市、县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蓝图,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承上启下,传导落实,市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市级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定位基本相同,内容相近,侧重点有所差异。,反映国家战略指标调控,确定目标与空间政策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战略性: 顶层设计,全域管控,用途管理明确市县国土开发保护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利用控制指标,面向地方管理建设实施落实指标和边界落地形成全域用途管制蓝图,资源指标调控,项目规则管控落实国家空间战略与目标任务支撑省域空间重大战略安排,县国土空间规划,1,1,协调性: 中间传导,1,1,实施性:细化落实,实施性: 中间传导,2 编制原则,充分发挥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系统谋划新时代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战略引领、面向未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为本、提升品质,全域统筹、城乡融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配套、管控落地,坚持陆域海域统筹、城乡全域统筹、区域协同,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秩序。,强调绿色高质量发展,严守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底线,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深刻把握广西当前存量和增量规划并存的发展阶段特征,根据各地自然禀赋、人文特色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按照底线约束、刚性管控的要求,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3 规划范围和期限、基础数据,包括市(县)域范围的陆域和管辖海域。,规划范围,规划期限,2020 年至 2035 年,基期年为2019年,近期年为 202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基础数据,统一全域范围,统一规划期限,统一现状基础数据、空间基准和用地分类标准,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19 年现状数据为规划基数,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指南,采用统一的用地分类。,3 规划范围和期限、基础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框架,全域、全要素弹性与刚性结合,工作组织与流程,1 工作组织,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多部门合作,推进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政府主导 部门协同 专家领衔 公众参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及时校核,形成良性互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解指标,提出上位要求,校核检验,反馈实际需求,突出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精准度和有效性。,2 工作流程,2 工作流程,前期准备,2.1,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建立领导决策机制、组织编制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规划编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以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遴选技术团队,编制单位应同时具有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等级,鼓励具有相应城乡规划、土地规划资质的单位联合编制。,对于正在编制或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以本编制要点为依据和指导,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2 工作流程,基础调研,2.2,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和发展诉求,汇总形成基础资料汇编。通过座谈、访谈,了解各部门、各行业发展问题与诉求(矢量数据)。,开展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现行规划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本次规划的重点。,开展“双评价”,在自治区“双评价”成果基础上,做好核实校验工作,同时,可结合地方实际和需求,进一步优化评价技术方法,完善本区域“双评价”成果,切实夯实规划编制基础。,摸清家底,总结成效问题,确定发展底线、极限,前期研究,2.3,前期研究,2.3,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2 工作流程,基于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开展相关评估工作,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不交叉重叠的原则和管控要求,在保证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前提下,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的方案。,根据各市县“双评价”成果,先底后图,确定城镇空间,研究城镇发展阶段和空间格局,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用地规模,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出调整机制和管控措施。,前期研究,2.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县域(市辖区)村庄布局研究,2 工作流程,明确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统筹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估,明确补充耕地集中整备区规模和布局,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城市更新的原则要求。,分类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引导村庄空间布局,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前期研究,2.3,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各市县可根据区域特点、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以问题、目标和治理为导向,结合地方实际统筹开展其它重大专题研究,为规划成果编制提供支撑。,2 工作流程,2 工作流程,规划编制,2.4,以专题研究结论为基础,可编制两个及以上的比选方案。,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与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建设规划成果数据库。,规划获批后要及时公开,强化公众监督。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规划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2.5,规划审批,2.6,实施监督,2.7,主要规划内容及要求,规划编制导向,目标导向,生态文明总体安全观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病乡村衰落,问题导向,特色需求品质需求发展需求,需求导向,治理内容治理方式,治理导向,全维度复合,全要素管控,全域覆盖,全过程统筹,区域协同,产城一体,陆海统筹,城乡融合,人地协调,“守住底线”+“高质量发展”,规划内容框架,1 基础分析,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1.1,规划解读与形势研判,1.2,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总结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成效和问题,识别隐患和风险,研究城乡发展阶段、特色禀赋和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解读重大政策和相关规划,分析需要落实的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对市县的宏观要求、控制指标和关键性内容,研判内外部发展形势。,摸现状,广西使命:做好沿海、沿江、沿边的文章,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三大定位“,“五个扎实”新要求,2 战略与目标,总体定位,2.1,深入研究市县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确定市县的总体发展愿景和战略定位。,定目标,例如广州:突出全球视野、国家责任、城市特色和历史传承,彰显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2 战略与目标,规划目标,2.2,定目标,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参考),共8类47项指标,其中14项约束性指标,33项引导性指标。包括现状指标、规划指标(2035年)和近期指标(2025年),重要指标展望至2050年。充分体现和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做好与 “十四五”规划的衔接,与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的衔接。,各阶段各层面具体的目标、指标体系,2 战略与目标,发展战略,2.3,区域协同策略,2.4,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市县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发展战略。,对外开发格局确定市县对外开放的功能定位和空间策略,分析对外开放的区域角色,提出对外开放的重大空间性举措。陆海联动发展加强江海协作和陆海统筹,构建陆海国土开发格局和海陆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协作建立产业协同发展、资源能源统筹利用、生态廊道共治共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对外交通互联互通的区域协同机制与空间统筹。都市圈(城镇群)建设(50万人以上)促进城镇密集地区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一带一路”倡议,北部湾经济区,左右江革命老区,珠西经济带,“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定战略,南宁都市圈、柳州都市区、桂林都市区,北海都市区、钦-防联合都市圈、玉林都市区,崇左都市区、南崇城镇带、右江走廊城镇带,武汉大都市区和城市圈,3 空间格局,总体格局,3.1,定格局,国土空间保护格局,统筹生态、农业、海洋、历史文化等重要保护区域和廊道,构建分级、分类保护的自然生态保护格局和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依托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确定城镇、产业开发的轴带和重要节点,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全域覆盖、系统整治和修复的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格局。,3 空间格局,城镇体系,3.2,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深入研究“人地关系”, 预测市县域总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战略和路径。,城乡统筹,提出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策略。,城镇体系,重点城镇指引,明确城镇等级结构、规模、职能分工和建设标准,形成各城镇差异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对重点城镇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空间形态与用地构成提出规划要点与发展指引。,定格局,3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3.3,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重叠,落用途,3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3.3,生态空间和生态红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重叠,生态空间主要针对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重要山体、重要河流、重要湖库、生态林地等各类生态保护要素和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内的刚性管控线,主要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广州生态保护红线,落用途,3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3.3,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农业空间,农业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重叠,农业空间主要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范围包括耕地、园地、商品林地、畜牧与渔业养殖用地等农业生产空间,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空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农业空间内的刚性管控线。要依据国家、自治区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或调整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划定,层层落实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广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用途,3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3.3,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重叠,城镇空间主要是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承担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等功能的地域。城镇开发边界是规划期内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地域空间边界。根据城镇规划用地规模和国土开发强度控制要求,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从严划定,明确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合理预留发展空间。,广州城市开发边界,落用途,3 空间格局,三区三线,3.3,海洋保护和利用控制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重叠,海洋国土空间海洋生态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建设用海空间海洋保护利用控制线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沿海市县划定),落用途,海洋生态空间,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建设用海空间,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海洋特殊保护与保留区,3 空间格局,规划用途分区,3.4,落用途,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海洋渔业资源养 护区,海洋特殊保护区,海洋保留区,永久基本农 田 集 中 保 护 区,古迹遗址保护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有条件建设区,特别用途区,农 业农 村发展区,海域利用区,无居民海岛利用区,城镇发展区,生态保护区,海洋利用区,城镇空间,海洋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对市县全域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分区,通过逐级细化规划分区落实上位规划总体要求、承接和传导规划意图、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3 空间格局,规划分区,3.4,落用途,广州市域功能分区图,市域规划分区(7类)生态保护区、海洋特殊保护与保留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古迹遗址保护区,以及城镇发展区、农业农村发展区、海洋利用区县域规划分区(13类)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区、海洋保留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古迹遗址保护区,以及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有条件建设区、城镇生态控制区、农业农村发展区、海域利用区、无居民海岛利用区、矿产与能源发展区“有条件的市可直接采用13类分区”,4 要素配置,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4.1,重保护,统筹自然资源要素,明确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生态网络与廊道,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意识,统筹森林、河涌、湖库、海洋、湿地、农田、矿产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4 要素配置,农林用地保护利用,4.2,海域海岛海岸带保护利用,4.3,(涉海市县编制),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其他农林地保护和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引导,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工程指引。,科学构建海岸带生态屏障,优化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统筹海陆产业发展,确定各类农林地资源供给总量,提出结构调整以及布局优化的重点和方向。,确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以及林业、牧业、渔业区发展布局和指引。,统筹谋划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形成陆海协调一致的海岸带空间格局。,统筹海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严格海岸线管控,构建生态网络,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创新生态产品供给。,重保护,4 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和布局,4.4,城乡开发利用,4.5,镇村体系和村庄布局,提出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落实产业空间布局,集约产业发展用地,统筹安排各类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等)。,镇村体系明确城镇化模式及镇村体系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村庄布局将县域(市辖区)范围内的村庄划分为类型,分别提出发展指引,规划村庄布局方案。,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固边兴边,拆迁撤并,促发展,村庄类型:,4 要素配置,城乡开发利用,4.5,城市集中建设区,发展方向 研究确定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 优化空间形态,确定空间结构,并对城市组团进行功能定位与发展指引用地空间布局 一般市县应对各类建设用地进行详细安排,按照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功能配套、职住平衡的要求,鼓励用地功能混合使用,营造城市 多样性,促发展,4 要素配置,城乡开发利用,4.5,城市集中建设区,城市功能分区(管控单元)规划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可采用城市功能规划分区进行结构性控制,通过下一步编制分区规划,落实总体规划,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0.5-2平方公里为一个管控单元”,促发展,居住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物流区,绿地功能区,城市功能分区(管控单元),交通枢纽区,公用设施集中区,战略预留区,特色功能区,建立“分区、用途、指标、名录”的管控体系,4 要素配置,城乡开发利用,4.5,城市集中建设区,五线控制 明确二级控制线管控要求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原则、区域和控制要求,促发展,黄线重大市政公用设施控制线,蓝线结构性水域岸线,绿线结构性防护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控制线,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及遗址、文物保护控制线,红线主要道路和重要交通设施控制线。,4 要素配置,历史文化遗产与城乡景观风貌,4.6,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传统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指引,提出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整体框架与保护要素,确定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总体要求。,划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文物古迹保护区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要求。,强支撑,4 要素配置,历史文化遗产与城乡景观风貌,4.6,城市山水格局与城市设计,水系与绿地系统,提出城乡重要生态及景观廊道的布局与控制要求。,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城乡风貌特色,强支撑,全域,城市集中建设区,乡村,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田园人文环境。,明确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特色建设目标,研究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特色格局。,保持城市自然环境特色,提出总体城市设计目标,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优化结构性水系和绿地布局,均衡布局公园绿地。,4 要素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体系,4.7,城镇,乡村,城市集中建设区,构建市(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分层次、分类别明确配置要求。,依据人口规模和发展实际,从方便使用、有利建设的角度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区域、城市、片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按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合理均衡配置的原则,依据城镇体系或镇村体系规划中确定的级别进行配置。,强支撑,4 要素配置,综合支撑体系,4.8,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系统,全域,城市集中建设区,乡村,统筹重要交通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明确重要交通枢纽地区选址预控和轨道交通走向,确定市(县)域综合交通体系。,因地制宜提出乡村道路系统布局原则和建设要求。,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提出用地控制与交通组织要求;构建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系统。,提出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与策略,统筹布局区域各类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控制并保护重大市政设施廊道。,分类引导乡村基础设施设置,鼓励共建共享。,明确主要设施廊道走向和路径及主要设施布局,提出用地控制要求,形成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强支撑,4 要素配置,综合支撑体系,4.8,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全域,城市集中建设区,明确主要灾害类型、自然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以及防治目标和主要措施。,明确抗震、消防、人防、防洪等防灾减灾目标、设防标准、防灾设施布局与防灾减灾措施。,划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范围、通道以及危险品生产和仓储用地的防护范围,保障用水安全、能源供应安全,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体系。,5 国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5.1,明确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重点区域,分别针对各类生态空间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求、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退化区,5 国土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2,城市更新,5.3,明确全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重点区域,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农村存量低效用地评价和引导,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明确实施城市更新范围的标准,划定规划期内实施城市更新的范围,并提出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重点区域,提出更新改造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时序安排。,6 实施监管,规划管控体系与传导机制,6.1,明确各层面的管控要素、管控重点与管控要求,确定各层面的规划传导内容。明确国土空间区域准入、用途转换等管制规则,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管控,6 实施监管,严管控,分解落实要求,6.2,分阶段规划目标与任务,对 2025 年之前的城乡发展建设、生态修复和国土整治等各类项目及用地安排制定分期建设规划,对年度建设计划和近期建设项目库做出统筹安排。 土地储备、分年度计划的空间落实和各项分期建设项目的布局和建设时序,都必须符合分期建设规划。,6 实施监管,分解落实要求,6.2,规划实施传导,严管控,传导内容包括:乡镇主体功能、空间控制线要求、规划指标体系、国土开发保护方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管控要求以及准入、退出和转换规则。通过传导,发挥对下位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在乡镇规划中进一步细化土地用途区以及海域使用管控规则。,市县对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6 实施监管,分解落实要求,6.2,严管控,总体规划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传导(分条、分块),6 实施监管,实施保障体系,6.3,搭建信息平台,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动态调整机制,配套政策,建平台,建立市县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整合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空间规划等相关数据,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体系。实现全覆盖的国土空间管理。,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评估机制,提出市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和实施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监测评估,分析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为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健全市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空间管控传导、区域协调联动等制度,制定人口流动、产业投资、金融财税和资源配置等配套政策。,成果构成,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数据库及数字化规划成果。,探索“批”+“用”+“公示”成果体系,上报审批版,对应上级政府管理事权,突出刚性、精简,地方实用版,公示规划报告,对应本级政府事权和地方建设管控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和需求,面向社会公众,图示化表达,凝聚全民共识,结合先行示范市县规划编制,修改完善形成试用2.0版。,2,结合市县意见反馈,修改完善形成试用1.0版。,1,完善计划安排,2019.05,2019.10,结合国家相关规程和文件要求,修改完善形成试用3.0版。,3,待国家相关规程出台后,谢谢 !,国土空间规划不是传统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成果简单堆砌或叠加,应坚持全维度管控、全过程统筹的意识,以全域视野和系统思维来推动规划编制。,“管什么决定编什么,编了什么决定怎么管”,“上下联动,广泛参与,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