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ppt课件.pptx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目录,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521宿舍有4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佳琪的这3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是幸运的宠儿,可谓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是文学青年一枚,人如其名,沉静大气;小奇则性格直率,为人热情,爱八卦。 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面试环节让大家即兴表演一个桥段,佳琪的感性和投入让她很快入戏,当场被录取;而木兰因为其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不巧的是因录取名额有限,最后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竟然还让两人写一段自我陈述来说明为什么录用自己。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每次大家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慢慢好像形成了一种默契,有晶晶在时,话剧社的话题就成为禁忌。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就听见大家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大家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像有意回避自己似的,不知道她们在背后会怎么想自己呢。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呆。慢慢地,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案例:宿舍那点事,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要融入大家。开始我觉得还不错,觉得朋友就是要互相信任,因此我什么话都和室友分享,什么事情都和大家一起去做。可是渐渐我发现大家和我疏远了,她们有事也不叫上我,既然这样我也尽量躲着大家吧。现在每当去教室上课时,其他人总是成群在一起,上体育课、去食堂、去逛街的时候也是,我总是形只影单。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沮丧,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我也害怕孤单。我很想换宿舍。我担心的问题是:(1)新寝室的人不欢迎我,我去了可能还是会被孤立;(2)如果我搬过去了,那将会和现在寝室的人彻底不和;(3)如果发生前面两种情况,那我会非常尴尬难堪,被现在寝室的人看笑话。我好怕,现在才大一,这种日子才刚开始。请各位网友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案例:换还是不换,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跟帖1:找老师谈谈?好难办。跟帖2:其实吧,有些东西真的是自己感受得到、别人并不知道的,比如孤独感,你孤独不孤独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跟帖3:只看了一句话就不想看下去了。想问一下楼主,现在的寝室被孤立,去另一个寝室不被欢迎咱是不是应该在咱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咱是不是应该从根抓起?如果斩草不除根,以后会不会到任何一个寝室都会被孤立,都不会受欢迎?,案例:换还是不换,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1、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四个层面分为:(1)微观层面(2)社会关系的层面(3)信息传播的层面(4)文化的精神层面,一、什么是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2、网络人际关系的特点匿名性平等性多元性依赖性,一、什么是人际关系,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舒适圈,意思是所有人都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总而言之,在界线内的我们感到很舒服。反之,当走出界线时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线内。这个界线内的部分就是一个“舒适圈”。,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今天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舒适圈的理论,并让大家思考自己的人际舒适圈有多大,并给大家留了课外作业画出你的人际舒适圈,并和身边的同学分享与交流。521宿舍的4位同学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佳琪画完了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圈里是她很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好朋友,还有现在宿舍的同学。看到这些名字,她感到很亲切很温暖,但似乎自己的圈子还是很单一。自己的人际舒适圈可不可以更大一些呢?朋友能带来心灵上的亲密感,可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丰富。不是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大学不正是这样的广交朋友磨炼自己的好时期吗?晶晶的名字自然地跳到佳琪的脑海中。其实刚进这个宿舍的时候自己是最先认识晶晶的,晶晶身上的那种自信和上进自己还是很欣赏的,话剧社招新的事情也许是她的自尊心太强了。晶晶这一段时间似乎都在躲着大家,大家毕竟要在一个宿舍过4年呢,这种状况能改善吗?还是和木兰、小文她们聊聊吧。 与此同时,晶晶在图书馆也陷入了思考。一个人固然有一个人的精彩,可是自己何尝不知道“一份痛苦,两人承担,是半份痛苦;一份快乐,两人分享,是两份快乐”的道理呢?,案例:佳琪的人际舒适圈,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课堂思考: 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舒服圈”在哪里?,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1、满足本能的安全感3、克服孤独建立亲密感,三、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三、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交往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而且还具有心理学意义。动物学家哈罗(H.Harlow&M.Harlow,1966)曾做过一项恒河猴的有趣研究,研究者将小猴与猴妈妈分开,而让它与一个用金属制成的和一个用绒布制成的假妈妈一起生活。金属猴妈妈能为小猴提供食物,绒布猿妈妈不能提供食物。结果,在165天的实验过程中.小猴同金属妈妈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它总是设法呆在绒布妈妈身旁,与其拥抱、亲昵或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睡觉。相反小猴每天在金属妈妈身旁呆的时间只有1.5个小时,而这期间还包括吃奶的时间在内。,扩展阅读:恒河猴实验,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课堂提问: 恒河猴实验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三、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状态。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与人沟通会通过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姿态行为等表现出不同的侧面,有时候某一状态会成为控制我们人格的主体,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人格特点。,四、PAC人际沟通分析,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1)“父母”状态(2)“成人”状态(3)“儿童”状态,四、PAC人际沟通分析,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成人反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使用恰当的自我状态的人。,四、PAC人际沟通分析,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分析自身的人际关系,请你思考“三个我”分别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占据多大的百分比? 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课堂练习:不同人际关系中的我,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目录,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案例:剧里剧外,话剧社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戏被推荐入选了学校元旦文艺汇演,马上就要在学校大礼堂公演了,据说这次入选的剧目由话剧社的知名编剧小娇亲自操刀撰写,话剧社精英历时一个月排练而成,可谓话剧社的重头大戏了。521宿舍的同学们充满对话剧的热情,虽然这次只是“打酱油”的幕后服务人员,但大家内心早就翘首以盼了。为了公演时的观赏效果,这次剧目的彩排一直对外保密,只有剧社的骨干成员参加。佳琪也是从张帅那里得知内情,剧目叫那些年我们一起看的风景,张帅还慷慨地给了佳琪4张门票。票一拿到宿舍,小奇和木兰兴奋地一人取了一张,佳琪自己留一张,还有一张票,晶晶还没回来。佳琪有一点犹豫,晶晶会不会接受呢?要怎么给她呢,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如期公演的话剧以校园生活和职场转换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同龄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青春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奋斗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友谊的曲折与美好、成长的失落和未来的憧憬深深打动了521宿舍全体成员的心。尤其是高潮部分几个朋友毕业分离在即,对酒当歌,手拉手唱起干杯朋友时,521的成员的内心也悄悄地被拉近了。,案例:剧里剧外,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1、基本假设:他人的出现对我们而言有奖赏意义。2、人际奖赏包括:(1)直接奖赏(2)间接奖赏3、人际吸引力包括(1)个人吸引力(2)相互吸引力,一、人际吸引,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个人吸引力外貌才能人格品质,表5-1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一、人际吸引,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注:自上而下方向,品质受欢迎的程度逐渐递减,一、人际吸引,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2)相互吸引力熟悉度相似性互补性,一、人际吸引,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对交往对象的认知、印象、态度以及情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的把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自我暴露效应(5)互惠效应,二、心理效应,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来自网友的分享:初中时自行车突然掉链,于是停下来折腾了很久,这时候一个学姐走到我面前问了我一句:“需要帮忙么?”从此,我就立志考上她所在的高中,虽然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忘记了她的长相模糊了她的声音,但是我记得那身校服,然后两年之后我如愿了。,案例:你什么时候有被世界温柔对待的感觉?,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1、什么是人际信任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 人际信任产生于人际互动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信任过程受到信任者本身与被信任者特点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三、人际信任,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2、如何提升人际信任能力(1)有选择性地自我暴露(2)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3)对人对己诚实守信(4)勇敢迈出信任的步伐,三、人际信任,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目录,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小飞是一名大二男生,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不被大家关注的普通学生,在一次心理课堂上却一下子让全班同学记住了他。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你的人际网络系统”的课堂作业,并请同学们当场分享。小飞的分享尤其不同,他的人际网络系统里只放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在他看来,与人交往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做事效率会更高;生命有限,时间宝贵,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初看起来这个逻辑似乎也顺理成章。过不多久,小飞单独找到心理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原来班级推荐入党积极分子,5个名额选4个,小飞已经两次落选了。,案例:独行侠小飞,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好在小飞的自我反省意识还不错,大学是一个允许人犯错并且改正错误的地方。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不光是其实用价值,还包括精神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了40岁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就大了。”,案例:独行侠小飞,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有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人际交往经验,有的大学生因性格内向或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等原因,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大学生人际关系常见困扰表现为:1、不敢交往2、不愿交往3、不善交往,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赞美的技巧2、学会拒绝3、提高共情力,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赞美的技巧赞美可以增加在人际交往中的奖赏,便于拉近人际的距离。“三A”法则:Accept:接受对方Appreciate:重视对方Admire:赞美对方,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2、学会拒绝 拒绝的能力往往与自信紧密联系,缺乏自信和自尊的人常常为拒绝别人而感到不安,而且有觉得别人的需求比自己的更重要的倾向。简单回应给自己一些时间,你会更有信心去拒绝别人区分拒绝与排斥不要感到愧疚做回自己,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3、提高共情力 共情是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感受,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紧密的关系。个人愿意倾听关注情绪换位思考将你的理解和体会反馈给对方,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技能学习:如何对他人进行共情?,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技能学习:如何对他人进行共情?,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积极共情能力评估完全不符合 有点符合 比较符合 符合 非常符合 1 2 3 4 5,技能学习:如何对他人进行共情?,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做最真的自己2、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3、积极行动,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1、做最真的自己 我们的人际交往特点与自身的性格特征密不可分。有人偏外向一端,有人偏内向一端,用对自己的性格优势,做真实的自己,才能在交往中得心应手。 表5-2 外向者和内向者在交往中的不同特点,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2、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程度。决定自信感的5种信息源:真实的经历他人的经历社会比较社会劝说情绪唤起,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2、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 人际交往效能感如何提高:回忆以往成功交往的经验;学习人际智能高的人的交往表现;与自己相似的同学对比,主动寻求贵人的指点和鼓励,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3、积极行动 (1)开拓行动(2)充值行动(3)感恩行动,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3、积极行动 (1)开拓行动 心理学家迪纳与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中,最快乐的和最不忧郁的10%学生,他们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亲密的朋友与家人,并花时间与他们共处。,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3、积极行动(2)充值行动共享优质的美好时光;默默为他/她做一件事,不计回报;记住他/她的生日;和他分享你的痛苦和喜悦;在他/她需要的时候陪伴充值方式不限,尽情发挥你的智慧吧。(3)感恩行动,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适,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感恩行动:感恩生命中的贵人,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课后思考,521宿舍的晶晶因为外在的竞争一度与室友拉开了距离,自尊心过强的她一方面独来独往,另一方面又渴望融入大家,具体情况请参考本章引导案例(1)“宿舍那点事”。如果你是晶晶,你该怎么办呢?(2)如果你是晶晶的室友,你又该如何呢?,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本章小结:1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相互认知、情感互动和交往所形成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2人际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3人际关系的主要功能是安全与亲密。4人际沟通分析理论:个体的个性是由“父母”“成人”“儿童”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本章小结:5人际吸引力主要包括个人吸引力和相互吸引力两大类别。6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自我暴露效应、互惠效应。7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心理期望。8人际信任是一场开放的冒险之旅。有选择性地自我暴露、理解别人的真实需求、对人对己诚实守信和勇敢迈出信任的步伐可以提升人际信任能力。,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本章小结:9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10人际交往技巧:善用奖赏、学会拒绝和提高共情力。1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调适:做真实的自己,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积极行动。,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