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简介——以半坡遗址为例ppt课件.ppt
仰韶文化简介,以半坡遗址为例,什么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一种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7.31960.10.29】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大幕,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仰韶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安特生开始的。他改变了中国近代考古的面貌,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但也有学者认为他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仰韶文化全国遗址分布,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关中地区分布,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发现,共发掘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新 石 器 时 代,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这一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这个时代大约从1.4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距今4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孟子盗跖,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厢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从多偶婚(伙婚)向单偶婚过渡的一种形式。其形式有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对偶婚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最后一个婚姻家庭形态。 我国摩梭族人仍保留着此种婚制,实行走婚。,半坡遗址村落1954年发掘现场,半坡遗址村落1954年发掘现场,半坡人与现代中国人的体质人类学比较,生命之诗半坡人的劳动生产,渭河平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开垦区之一,6000多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种植“粟”这种农作物,但因农业经济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故半坡人仍从事采集、渔猎等经济活动。这一时期饲养业也开始出现。,生 产 工 具磨 制 石 器,生 产 工 具磨 制 石 器,制陶技术的高峰,制陶技术的高峰,制陶技术的高峰,彩 陶 艺 术 的 肇 始,仿制的人面网纹盆,实物存于国家博物馆,彩 陶 艺 术 的 肇 始,骨角类工具的使用,骨质鱼叉鱼钩,骨 锥,骨 针,住 房 居 所,住 房 居 所,半坡已发掘的房屋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其中圆形居多,房屋大都为半地穴式,亦有少量地面建筑,种 植 与 采 集,发掘的植物种子,发掘的蚌壳,半 坡 人 美 的 历 程,陶 环,牙饰和蚌壳饰品,半 坡 人 的 祭 祀,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 礼记祭法,半 坡 人 的 葬 制,瓮 棺,二 次 葬 坑,谜 一 样 的 半 坡,刻画符号之谜或与甲骨文产生有密切联系,谜 一 样 的 半 坡,人面鱼纹之谜图腾说、祖先形象说、权力象征说、巫师 面具说,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