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为——《文化长河叙事策略》第三稿定.docx
香港文化旅游系列纪录片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研究摘 要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文化旅游系列纪录片文化长河,自2009年起到2015年已经推出了5辑。该系列作品制作精良,有着独特的节目理念、创作方式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更是在一年一年的发展中推陈出新,在传承自身风格的同时尝试新的创作体系。本文期冀能通过对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电视栏目类纪录片给出有益的启示。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描述文化长河的研究背景,包括第二章的对文化长河栏目的节目内容、定位和发展概况进行的概述,和第三章有关叙事策略的基本概念,以为随后的影片分析提供内容与理论铺垫。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文化长河栏目的叙事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影片的题材与视角的选择,故事建构的方式与技巧,还有声画语言的妙笔生花之处,包括第四、五、六章。关键词:文化长河;纪录片;叙事策略 AbstractThe series of cultural documentary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made by RTHK have been broadcasted up to 5 seasons from 2009 to 2015. This series of program is good in artistry, and has a unique concept、creation method and strong humanistic care. It ev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year after year, passing on their style and try new creation system. In this article, I will study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Heritag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 to the similar type of documentaries inland of China.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will b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the overview of the programs contents,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chapter 2, and the basic concept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chapter 3, for providing the basic materials of film analysis.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will be the particular analysis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 and perspective of film, the story construction ways and skills, and the wonderful part of painting and voicing language and editing, which will be placed in the fourth, five and six chapters.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 documentary; narrative strategies目录香港文化旅游系列纪录片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研究1摘 要1Abstract21.绪 论51.1 研究背景和意义51.2 研究现状51.2.1 关于纪录片文化长河的研究61.2.2 关于其他纪录片的研究61.3 研究方法71.4 研究创新72.文化长河栏目概述82.1 文化长河内容简介82.2 文化长河栏目定位103.理论概述123.1 关于叙事策略123.2 关于文化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124.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之一:叙事的题材与视角144.1 叙事题材144.2 叙事视角154.2.1 文化长河前两辑节目的叙事视角154.2.2 文化长河后三辑节目的叙事视角164.2.3 文化长河叙事视角的局限175.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之二:故事建构195.1 叙事结构195.1.1 结构的构成元素195.1.2 充满诗意的“散文式结构”235.2 话语技巧245.2.1 以人带史,以史托人255.2.2 尊重文化,求同存异255.3.3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266.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之三:影像与后期技巧286.1 画面语言286.1.1 大广角带来的开阔魅力286.1.2 多景别多视角展现故事人物296.1.3运动镜头的运用316.2 音响效果326.2.1 诗意解说326.2.2 柔和音乐337.结语35参考文献:361.绪 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古代,人们以文字纪录历史。而如今,人们可以用影像记载今日。纪录片是一个传承文化,纪录历史的优良载体,一个好的纪录片,犹如一部好的史书,无疑有着无比珍贵的价值。近年来,在国内关于纪录片研究的论文期刊层出不穷,一方面说明了国内学者对于纪录片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国纪录片发展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和阻碍,而纪录片的栏目化制作就是其中的一个讨论热点。自电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载体后,纪录片为谋求自身发展,与电视的融合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的纪录片栏目化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虽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繁荣,但还是一路磕磕碰碰,许多栏目都不能维持其盛景,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而我们来看由香港电台制作的电视纪录片铿锵集,自1978年3月5号首播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是香港最“长寿”的电视纪录片。根据张毅莲的调查显示,其节目内容广泛,可以细分为专题系列、教育、医疗、疾病、健康、文化、消费和环保等26个题材。1直到现在,铿锵集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依然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精良的制作水准。 香港电台的经验,对于纪录片节目的栏目化制作,无疑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而这次本文的研究对象,文化长河系列,也是由香港电台制作的一档收视长青的节目。它基本保持一年一辑的出品,制作精良,拍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深受香港观众的爱戴。鉴于时间与研究深度的考虑,笔者选择了文化长河系列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看到香港电台制作栏目化纪录片的闪光之处。关于叙事策略,通俗点来说,就是“讲故事的方法”。观众们坐在电视机前,为的不外乎就是“看一个故事”,从中得到知识性的或者情感性的满足。因此,一个好的故事,还有讲好一个故事的方法,是栏目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也是栏目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拟从研究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的角度,吸收香港电台在电视纪录片栏目制作上的成功经验。1.2 研究现状通过资料搜集和积累,笔者发现国内学者对文化类的电视纪录片已有相当多的研究。在知网中搜索摘要包含“文化、电视纪录片”这两个关键词的文章,共搜索到625条结果。总体来说,国内文化纪录片研究文献在数量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的层次也呈现逐年加深并细化的局面。在加入“叙事”这一个关键词后,搜索结果也有103条,占之前搜索结果的六分之一,这足以表明叙事方法的研究在纪录片研究中的地位。1.2.1 关于纪录片文化长河的研究国内目前对文化系列纪录片文化长河的研究文献数量为0。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对港台纪录片的研究比较少。如果搜索摘要包含“香港、纪录片”两个关键字的文章,搜索数量仅为193条。然而,这么少的搜索量并不代表港台纪录片的质量不好。上文已经提到,港台制作的铿锵集从1978年首播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仍然经久不衰,而“无线”、“亚视”的一些时事类纪实节目如“星期日档案”、“时事追击”等也有良好的口碑。在这里笔者主要参考了陈一的纪录片在香港,了解了香港纪录片发展的三个层次:“电视台,商业化和准商业化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基层的导演工作者。他认为纪录片虽然一直不在香港文化和媒体中占多数,但是近二、三十年来,香港的纪录片无论在制作的深度、选题的广度,以及在社会参与度上,都值得我们重视的借鉴。”21.2.2 关于其他纪录片的研究由于对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甚至港台纪录片的叙事研究都有所缺乏,那么参考与国内学者对与其同类型的纪录片进行叙事策略方法的研究就尤为重要。国内研究电视纪录片叙事的文章不少,根据笔者粗略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对单一作品的故事化叙事策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王雪晴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黄小飞的纪录片<敦煌>叙事手法探析、王秀红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行者>研究等等。其中,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研究有许多,它们有的着重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上(比如谢芳的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的着重在于其叙事风格,有点着重在于其叙事策略的价值意义。这些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部纪录片进行分析的论文都给予笔者不同角度的灵感。二、对某一类型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的分析。这部分的论文笔者主要参照了何莹莹的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她从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元素、故事建构、影响技巧、剪辑技巧等各个层面来研究如何增强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她认为电视纪录片栏目要更多地使用故事化叙事创作,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而傅栋的纪录模式与中国人文地理纪录片创作,则将更多的笔墨着重在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不同创作模式上。综上所诉,国内学者对文化类栏目的叙事研究不管是在单一作品上还是在宏观类别上都有各种角度的非常有价值的见解。这些都是笔者研究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时宝贵的参考材料。1.3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方法首先是传统的文献研究法。即通过阅读与影视叙事方式、电视纪录片叙事研究相关的书籍、刊文与论文资料,为如何对一部纪录片进行有关叙事策略方面的分析作理论铺垫。其次是拉片分析法,即多次观摩文化长河系列的全部影片,结合所学理论对其进行剖析。三是归纳总结法,意在纵览全文,提出不足同时展望未来。1.4 研究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研究对象上,选取的是香港的电视纪录片。因为从知网上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国内学者的眼光多聚焦在国内的优秀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美丽中国等之上,或是研究国内的栏目如行者,少有对香港纪录片进行分析的。而笔者认为香港电视纪录片在制作水平上有许多值得国内纪录片栏目制作借鉴的地方。第二,本论文将要分析的文化长河系列,是一个未被分析过的系列纪录片,而且这个栏目在2015年才又推出了一辑,名为文化长河古都行,文本不仅具有时效性,更具有延展性,是对栏目化研究很好的分析题材。2.文化长河栏目概述2.1 文化长河内容简介文化长河是由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系列文化纪录片,首播于2009年6月28日。其一共有五辑,其一共有五辑,分别为文化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文化长河铁道行(2010年)、文化长河山川行(2012年)、文化长河万里行(2013年)和文化长河古都行(2015年)。除第一辑“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集的播出时长仅为五分钟外,其余的每季每集的长度均为30分钟(包括广告时间)。现将文化长河每一辑的详细信息罗列于表2-1中:表2-1 文化长河各辑简介(作者自制)片名播出年份播出集数主题与内容简介分集剧情(按播出顺序排列)文化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辑)2009年13集非物质文化遗传是指世代相传与人文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传统文化。在十二集的文化长河中,主持人将带领大家走遍全中国,去探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探访国宝级的承传人。1、 寻找文化2、 磁州窑3、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4、 复州皮影戏5、 天津泥人张塑6、 阜新玛瑙雕7、 杨柳青木板年画8、 南京云锦9、 宜兴紫砂陶10、 湖州毛笔11、 宣纸制作技艺12、 中山咸水歌13、 蔡李佛拳文化长河铁道行(第二辑)2010年10集十集的文化旅游纪录片,利用铁道作为骨干和背景,把天南地北的民丰物阜和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真实呈现观众眼前,让我们更深入认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故事1、 铁道·轨迹2、 极北之旅3、 西域行4、 辽阔的国度5、 世界最高的钢线6、 世界屋脊的明珠7、 大海之南粤海铁路8、 一木相承台湾铁道9、 山人·海人10、 缱绻敦煌文化长河山川行(第三辑)2012年10集十集文化纪录片带领观众沿江河和山岭深入探索,寻找被遗忘和失落中的中华文明,并带观众体验人类与环境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呼吁人们珍惜水土资源1、 守望黄河2、 水田奥妙3、 人在山田4、 溜索飞人5、 绝壁上的两条路6、 褪色的光环7、 福船手作8、 大海的浮城9、 喜乐山中10、 神农纤夫文化长河万里行(第四辑)2013年8集八集文化纪录片带大家深入山川江河,寻找已流传了千百年的人文文化,回顾历史,更深察现在人民生活的面貌1、 云端上的村寨2、 发现香格里拉3、 纳西接力4、 诸葛迷阵5、 消失的图腾6、 龙窟的燃续7、 石头上的宝藏8、 一山一生文化长河古都行(第五辑)2015年8集昔日京城,今天古都。古都曾是国家的政治权利核心、皇权象征,也是经济、文化中枢纽带,因而保留了不少古代宫殿、皇陵、城楼和考古遗址。节目透过这些古典建筑、国宝级文物和传统技艺,一方面展示古都背后承载的历史,同时探看古城今天的生活面貌。1、 梦回京华2、 蜀地说3、 宋承开封4、 西域怀古5、 大理浮城6、 西夏金字塔7、 草原上的都城8、 紫气东来注:以上信息来自香港电台网站中华文化(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根据深窗网在2015年4月27日发布的TVB电视最新一周香港收视率排行榜中,文化长河古都行排行第九,有平均15点的收视率。同时在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中有关2015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結果显示,文化长河古都行在总欣赏指数排名中排行第十(第一名是铿锵集)。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反映出文化长河无论是在收视率或是欣赏水平上都被赋予了很高的评价。在香港电台官方网站中华文化的频道上,是这样介绍第一辑节目的:“中国于2006年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至2008年,已有大约1100项列入名单之中,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窥探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为推广大众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电台制作了文化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3那么从节目最开始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到节目最开始的着眼点在于“探索”(窥探),然后对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节目的重点就是在于“文化精神”方面,而不是定位于单纯的知识类传播节目。而之后的几辑也基本上是“一脉相传”,延续了这一核心特点。而文化长河节目的另一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其官方网站上还有关于节目拍摄地点的详细“旅游信息”(见图1)。这让那些领略到文化之美的观众,还能够有便捷的信息可以去亲身感受,而不仅是那种“看完就算了”的感觉,加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而铁道行一辑节目更是提供网址,邀请人们分享他们的“铁道行”经验,给观众一种参与到节目中的感觉,使节目的传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图1 “万里行”足迹(截自香港电台网站)综上所述,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可以概括为一档以历史、地理、人文为据,弘扬中华文化,探讨今昔人文价值的文化纪录片。2.2 文化长河栏目定位一个媒体对自身的定位决定着其制作的节目的质量与价值导向。香港电台是香港广播史上首家广播机构,同时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及最具公信力的电子媒体。香港电台作为公共广播机构,除了宣传政府的政策、制作教育及资讯节目外,由于不从商业市场导向考量,因此节目制作亦能照顾少数社群需要。2005年,尼尔森媒介研究一项调查结果指出,在涉及全港性的社会事务上,香港电台的节目能够引起较多观众关注,对比两家免费电视台 香港的两家免费电视台分别为无线电视和亚洲电视。在2016年4月2日凌晨,亚视正式停播,原本打算计划ViuTV(ViuTV是香港电视娱乐有限公司拥有的一条以粤语广播为主的综合娱乐频道,另外以“免费电视99台”作为台名副标题,已于2016年4月6日上午6时正式启播)取代亚视在黄金时段内播放港台节目,但开台之后这方面的安排已经取消,预计2016年9月之后,所有私营免费电视台将不会再同步播出港台节目。,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电视节目较受大学程度及专业行政人员的欢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电台于1991年首创“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委托独立调查机构进行,发展收视率以外的节目质素指标。港台历年所得平均欣赏指数均高踞榜首,于2008年已连续第十一年夺得“全年最高平均欣赏指数大奖”,可说在香港是地位显赫。在此基础上,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中还有几期是香港电台联合公民教育委员会制作的。那么不难得出的结论是:文化长河是一档传播主流价值观,以教育公民为主,娱乐性较少的文化纪录片。3.理论概述3.1 关于叙事策略影视作品的叙事策略,从影片刚开始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是影视理论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问题。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自然也要讲求叙事策略。那其实什么是叙事策略呢?在文学研究领域,叙事一般指称浪漫主义文学与虚构小说,广义则指“讲一个故事”。那么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叙事策略”理解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叙事策略”一开始自然是文学的产物。经典叙事定义出自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一件有情节的作品”,包括诗、悲剧、喜剧等,其中,悲剧是最高形式的叙事。这一古典叙事观一直影响到20世纪初的文学与戏剧创作,直到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兴起后才有所改变。后来,随着后叙事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故事的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意媒介进行结构,不再局限于文字、语言,也可以是影像、姿态、表演甚至于音乐还有它们各自间的排列组合,都能在叙事的范围之内,如此就奠定了对影视作品进行叙事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本文对影片进行叙事策略的分析中,主要参考的是郝朴宁、李丽芳著的影像叙事论,景秀明著的纪录的魔方、热拉尔·热内特著的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和(美)希拉·柯伦·伯纳德著的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四本书和之前笔者在研究现状中提到的多篇论文。在此,本文选用了影像叙事论中作者对叙事的定义作为本文对叙事策略的定义和总结:“叙事是由故事和表述两个角度阐述文本的内在条件。故事是叙事所描绘的对象,是由动作、事件和人物组成,表述则由时式、再现模式、叙事的角度和方式组成。表述是组合系列事件的方法。”4 3.2 关于文化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为什么要特意把文化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单独拿出来说呢?这首先是由纪录片的特性所决定的。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对于纪录片的定义,最为经典的就是纪录片教父格里尔逊所给出的定义了: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总的来说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fiction)、扮演(staging)或再构成(reconstruction)”。但这一含糊的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受到各种不同的解读甚至歪曲,甚至还有人持有纪录片“不仅可以而且应该采取一切虚构手段与策略”的观点。在任远教授的纪录片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他认为在1979年由美国众多电影学教授合编出版的电影术语词典对于纪录片的界定是最为精辟且准确的。其界定是:“纪录片,纪录影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547而世界纪录片联盟是这样子为纪录片下定义的:“所谓纪录片,就是运用各种手法,通过实况拍摄或真诚可靠、有理有据的重新制作,把现实中的任何方面记录在电影胶片上,以唤起人们的理智或情感,用来促进人们对人类知识和理解的渴求及扩大人们对它的视野,并在经济、文化和人类关系方面进行真正的探索和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673虽然对纪录片的界定各有不同,但从这两个权威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纪录片界定的一个共同点:真实。纪录片最大的特性,就是真实。“它是与故事片,与虚构叙事相对的存在。相对与一般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伪叙述”而言,纪录片是“真陈述”,它既存在着叙述意义,也存在客观的叙述对象,它与现实世界有着直接的联系。”713虽然纪录片毕竟不能真正地“还原真实”,但纪录片的生命不就在于无限地“追求真实”吗?正由于纪录片的这一特性,导致对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变得略为复杂。正如景秀明在纪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中写道:“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纪录片叙事文本中能指的组织形式规律,而必须对纪录片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复杂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7也就是不仅要顾及到故事如何传达,其传达的方法,对真实性的影响,道德伦理观念、文化观念都对纪录片的叙事产生约束。人们甚至对纪录片故事化产生误解,认为纪录片只要记录就好,一旦说成是“故事”,便影响了其“真实”的光环。但正如单万里先生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的代序中说道,“观众对故事的需求从摇篮里就开始了”,“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人类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故事传承的,而不是主要通过文献传承的”。831-32对的,就像史记一样,国人一向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因为它在保证了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必定要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才能流芳百世。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媒体的生活环境来看,纪录片想要生存,“故事化”是必然的选择。在先驱者的足迹纪念早期的纪录电影大师一文中,单万里先生曾经热情地讴歌纪录片为“电影王国的半壁江山”。对此我深信不疑。纪录片有着故事片无法取代的天然优势。对于研究文化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由于不仅涉及到叙事,还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涉及到人们的前世今生,因此在这里一定要重视一种纪录的精神,那就是:历史真实的责任感与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真诚、平等的尊重和倾听,以及对生活真相的敏锐、勇敢的探索和质疑。4.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之一:叙事的题材与视角4.1 叙事题材关于叙事题材,文化长河纪录片的题材自然算不上新颖了。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早年,那些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纪录片如黄河、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龙的心,还有最为经典的望长城,都可谓属于文化纪录类型的片子。那么是不是重复多次的题材到现在已经被“嚼烂”,没有述说的意义了呢?自然不是。先不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叙事题材可谓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再从叙事视角的方面入手,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切入点,依然可以做出风格全然不同的影片。而且从最近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该片在2012年5月在央视上首播后,引来观众极大的反响。在国内,该片作为一部电视纪录片,其收视率超过同时段所有电视剧的收视率,堪称纪录片收视率的奇迹,并且高票入选“知识中国2012年度十大热点事件”。在网站上各种“舌尖体”的蔓延也是该片热度的重大体现。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推出了第二季,2016年1月推出了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一部纪录片的热度能维持如此长的时间,也突出了当今媒体生态中受众对文化消费依然有着不低的热度。来看,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依然很受大众的欢迎。文化长河系列纪录片在其选材上,有着很显著的特点。首先看第一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很明确地以介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标榜节目。中国在2006年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2008年,已有1100项列入名单之中。在12集,每集仅五分钟的文化长河节目中,编导要从至少上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传”中挑出12个做成节目(即便排除不可获取的题材,保守估计题材量亦有上百项)。最后在这12项被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挑选出来的有关于“手艺”的如天津泥人张泥塑、 “工艺”的如南京云锦、“演艺”的如复州皮影戏、 “歌艺”的如中山咸水歌,甚至还有“武艺”的蔡李佛拳。由此可以看到,编导在纪录片的选材上,是旨在力求新奇的基础上,挖掘能够代表某一个领域或者地方的文化。这样每一集都可以给观众新鲜的事物,新鲜的感觉。在第二辑(铁道行)中,纪录片的选材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一辑可以说是节目的全新开始,因为播出时间被延长到了30分钟。在这一辑的选材上,编导选用了具有符号特色的“铁路”来标榜节目。“铁路为人类带来资源、物质、人力和文化,使荒芜的地方发展起来。”3我们知道,铁路作为一个近代发展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它的出现孕育了新的文化。铁路文化是沿着铁路的发展而构建的文化。符号学的理论说道,“符号是文化的存在方式,离开了符号,文化将不复存在。文化是向前发展的,文化的创造是在对以往文化符号的理解、解释中实现的”。铁路作为一种近代的符号,纪录片的编导将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做出新的解释,是对该题材进行的一次创新性的解读,而他同时也利用了这个符号,将系列纪录片中各集的剧情做了概括与串联。在后面的几辑中,从“山川”到“古都”,我们都能看到纪录片编导对文化符号的运用。这是又一个纪录片在选材上的特点。4.2 叙事视角叙事视角也称叙事聚焦,是叙述者在讲故事的时候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学者热内特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中的描述,他将视角分为三种类型: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以下先对这几种类型作简要的介绍:(1)无聚焦或零聚焦叙事“在这种类型中,法国学者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这个公式来表示(叙述者比人物知道的多,更确切地说,叙述者说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9这是一种传统的视角类型,表示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扮演的是犹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角色,他知道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要多。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说书人”,他们讲故事的视角,其实就是一种无聚焦的叙事视角。(2)内聚焦叙事“在这种叙述角度下,“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只说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9也就是说,这种叙事方式主要是根据作品中的人物来叙事,比如自传体的小说,就是使用这种叙述视角的典型。根据热内特的分类,这种视角又可以再细分为三种类型:固定式(即在作品中始终由故事中的一个人来讲述整个事件,就像自传);不定式(如在东野圭吾的我杀了他小说中,作者分成不同的章节,每一章节的讲述者分别是故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多重式(如书信体小说可以根据几个写信人的视点多次追忆同一件事)。(3)外聚焦叙事在这一类中,“叙述者人物”(叙述者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这便是“客观式”或“行为主义式”的描述,在纪录片中可以说是对应着“直接电影”。叙事者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无声无息地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但对于剧中人物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情感,绝不会透露一字一句,只能靠观众根据剧中人物的行为自己揣测。这种叙事视角在很多悬疑小说中都会用到(比如说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好奇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聚焦方法不一定在整部作品中都保持不变,不同特定的叙述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聚焦方法,以完成不同的叙事内容,达到不同的叙事效果。文化长河纪录片在叙事视角的运用上是有一个改变和发展的过程的。在前两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铁道行),采用的是以内聚焦视角为主,零聚焦视角为辅的叙事模式。而后三辑是以零聚焦视角为主,内聚焦视角为辅的叙事模式。4.2.1 文化长河前两辑节目的叙事视角在前两辑节目中,主持人在画面内充当“导游”的角色,带领着观众这些“游客”去寻找文化,感知生活,这是节目中的“内聚焦视点”;但同时,在某些场景,也会有旁白来介绍特定的文化习俗,这是节目中的“零聚焦视点”。在文化长河-铁道行第三期节目西域行中,就有这么一段“零内结合”的视点运用:主持人:我们这次旅程,由乌鲁木齐的十二卡姆艺术剧院开始,别以为去错了地方,其实剧院还在兴建,它将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木卡姆剧院,现在一班艺人正在彩排,我当然要去大开眼界啦!旁白:木卡姆是维吾尔文的译音,意思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木卡姆是一种集合诗、歌和舞蹈的艺术;是维吾尔族人世世代代保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跟亲情、友情与爱情有关主持人:运用这种模式有许多引人入胜之处。首先主持人的叙述对于塑造主要人物的完整形象更客观更有效,因为他“参与了故事”。其次,在必要的时候,叙述者可以对所有人物与事件做出感情反应和道德评价,这不仅为作者介入提供方便,而且给作品带来一定政论色彩和抒情气息。再次,这一视点可以转述他人叙述的内容,以突破本人见闻的限制。不过,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受到叙述者的性格、见闻、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该影响也与受观众对叙述者的认识与了解程度有关。所以结果是主持人成了影片中最主要的因素,一方面使文化知识所占的传播比重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是,有的观众由于不同意片中主持人的观点而对影片中客观存在的文化认知产生偏差。在第一辑中,主持人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文恩澄)。而在第二辑的十集影片(八个故事)中,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主持人。前者有利于稳定的风格,后者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新鲜感。虽然两种形式各有优点,不过综合来说,第二辑的创新性尝试带来的可观赏性和趣味性都要强于第一辑。4.2.2 文化长河后三辑节目的叙事视角从第三辑(山川行)之后,影片开始以零聚焦视角为主,内聚焦视角为辅的叙事模式。零聚焦视角在影片中的表现为解说词,而内聚焦视角在影片中的表现为访谈。文化长河-古都行中的每一集,都交织着两种视点的相互变化。在此笔者选择第三期节目西夏金字塔中某一片段的文本来例证:旁白:宁夏位于中国西北部/气候干燥,雨量小/不过,黄河的恩泽为这片原本干涸的土地带来生机/天下黄河富宁夏/河水造就出湖泊、湿地/构建出一个塞外江南/形成沙湖互相辉映的美景/在宋朝中叶,北方少数民族党项族/就在这片丰泽的土地上建立其政权/创立西夏国,定都兴庆府/西夏和宋朝鼎足而立一百八十九年/曾经是西北地区的军事强国/兴庆府就是今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我们摄制队由银川沿黄河向南/来到黄河进入宁夏后/流经的第一个村落;在这里,我们找到西夏党项族的后人访谈(拓守虎,南长滩村村长):过去蒙古族在元朝把西夏灭了之后,就采取灭绝性政策,西夏的皇址、城市、人、什么都毁灭,我们的祖先在这种情况下逃脱,跑到南长滩这一带,我们姓拓的本身就是党项族的皇族,当时都是朝廷的武将,就跑到这个地方来,当时都是隐姓埋名的旁白使用寥寥数语,并配以磅礴的画面,展现了党项族的辉煌历史;然后画面切到党项族的后裔缓缓诉说着他们族群的前世今生,看来自有一份宁静与亲切。在这种模式里面,零聚焦叙述者知道的比故事中任何一个人物都多,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视野无限,可以全方位地描述人物与事件。另外在局部可以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题材。7283虽然这样削弱了作品的客观性,但是通过对“采访”这种内聚焦视角的运用,有力地弥补了全知视角的劣势。影片中对采访的运用也很有讲究,多是在对象进行活动时进行讲解或者透露想法,而不是一直端坐在一个地方接受提问。这种方式无疑使影片的真实性与可观赏性都更上一层楼。另外,撤去主持人后,反而使纪录片更为客观,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不至于有观众因为不喜欢“导游”的介绍方式而放弃观看。不过,在这一模式下,影响影片最重要的因素变成了解说,这样的结果最后实际上考验了编导对纪录片文本的编排与对解说文字的锤炼。4.2.3 文化长河叙事视角的局限在上面两个小节,笔者分析了文化长河系列作品的叙事视角及其优越之处。但是,不难发现文化长河所采用的叙事视点都集中在零聚焦叙事与内聚焦叙事,很少或根本没有外聚焦叙述。笔者试着揣测编者意图,发现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1)栏目化制作所要求的片长、广告的插入所要求的分节需要,致使影片无法连贯地使用外聚焦叙事手法。在上文,我们了解到在外聚焦叙事手法中,叙事者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无声无息地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但对于剧中人物的动机、目的、思想与情感,绝不会透露一字一句,只靠观众根据剧中人物的行为自己揣测。在使用这种手法的时候,影片就需要较多的时间,去构筑一个完整的事件。但在零聚焦或内聚焦叙事中,解说词或者讲述者只要寥寥数语,再辅以几个画面就能把事情大概说个说明。文化长河系列片子是有30分钟的时间限制的,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片长限制了导演使用外聚焦叙事的空间。(2)拍摄周期的限制。电视台对于栏目化的纪录片都有出片时间的要求。若是使用外聚焦手法,导演需要静待事情的发生,而不能妄自进入或改变被拍摄者的生活,那就要求导演需要更长的拍摄周期,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拍摄得到想要的素材。因此许多崇尚直接电影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往往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与被拍摄者接触与拍摄。比如说著名的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就用了11年的时间拍摄“三里冢” 1966年日本东京郊区的三里塚一带爆发了当地农民的反抗活动,起因是因修建成田机场而强占耕地。1967年小川带摄制组进到三里塚,开始了持续11年的“三里塚”拍摄,后成片7部、共16个小时,其中三里塚·第二堡垒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系列影片。其影片可以说是使用外聚焦叙事的杰出代表作。由于外聚焦叙事手法的缺席,文化长河纪录片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说教意味,或者是太多的主观意识。这些都对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产生负面的影响。不过,文化长河纪录片五辑以来叙事视角一直有在尝试转变与融合,可以看出影片的编导一直对纪录片的叙事进行不同风格的尝试。笔者认为,这才是该影片最为值得学习的品质。5.文化长河的叙事策略之二:故事建构5.1 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故事的主心骨,它决定着故事的编排甚至有时候影响到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叙事学家对故事结构的研究中也创建了不少理论,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结构,而这个结构又是由一些关键的结构素构成,如果其中一些关键的结构素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事物的质变。在把握了关键的结构素之后,就开始根据结构素的特质进行编排连接,一般的连接方式有时间、空间、因果、联想等,视作者对要素的理解与想要表现的传达效果而定。下面,笔者将从从构成元素及组建方式对文化长河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5.1.1 结构的构成元素在希拉.科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一书中,他认为建构一部影片的材料包括:镜头、场景、段落,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幕。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