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山东省公考行测例题详解以及解题策略.docx

    • 资源ID:1707470       资源大小:128.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公考行测例题详解以及解题策略.docx

    31.5, 7, 4, 6, 4, 6, ( )    A.4    B.5    C.6    D.7   【解析】:此题不是很严谨,规律可以是:5+4-7=2,4+4-6=2,4+4-6=2,答案为A;也可以考虑为 , , ,答案也为A;另外7-5=2,6-4=3,6-4=2;7-4=3,6-4=2,6-5=1,答案为B;所以此题争论较大,但从出题人的意图来看,选B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分段组合数列,分段后,各段之间又有一定规律。 32.2, 5, 13, 38,( )A.121    B.116    C.106    D.91【解析】: , , ,答案为B。此题属于和差积商数列,难度偏大。 33.3, 10, 21, 35, 51, ( )A.59    B.66    C.68    D.72【解析】:此题很简单,是三级等差数列。答案为C; 34. , , , 1,  , ( )A.     B.     C.     D.【解析】:此题是典型的分数数列,只需要将1变为 即可,分子,分母分别为二级等差数列。 35.1.01, 1.02, 2.03, 3.05, 5.08, ( ) A.8.13    B.8.013    C.7.12    D.7.012【解析】:小数数列,在冲刺班上我们也重点讲了此类数列的解法,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开来看即可。答案为A。 36.完成某项工程,甲单独工作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共干了多少小时?( )    A.8小时    B.7小时44分    C.7小时    D.6小时48分    【解析】:工程问题。广东2005真题。答案为B。甲、乙、丙各工作一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47/360 ,各工作7小时后完成329/360 ,而甲再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20/360 ,乙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15/360 ,又 ,故答案为B。(1的左边是乙工作7小时时的总工作量,1的右边是乙工作8小时时总的工作量,故乙的工作时间在7小时与8小时之间。) 37.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款多少钱( ) A.780    B.890    C.1183    D.2083 【解析】:冲刺班讲过的原题,数字特性法,读完题目立即选答案。答案为A。 38.甲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K时刻乙距起点30米;他们继续前进,当乙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08米,问:此时乙离起点多少米?    A.39米    B.69米    C.78米    D.138米 【解析】:比较简单,画个草图即可,答案为B。也是广东真题。 39.有a,b,c,d四条直线,依次在a线上写1,在b线上写2,在c线上写3,在d线上写4,然后在a线上写5,在b线,c线和d线上写数字6,7,8,按这样的周期循环下去,问数字2008写在那条线上?A.a线    B.b线    C.c线    D.d线 【解析】:余数问题,答案为D。广东2005真题。 40.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A.35朵    B.36朵    C.37朵    D.38朵 【解析】:答案为A。可通过列方程快速解题。 41.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A.32分钟    B.38分钟    C.40分钟    D.152分钟 【解析】:边端问题,锯成5段只需要锯4次,即每次需要2分钟,而锯20段需要锯19次,故答案为B。 42.一件商品如果以8折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20%的利润,如果以原价出售,可以获得相当于进价百分之几的利润?A.20%    B.30%    C.40%    D.50% 【解析】:利润问题,答案为D。 43.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A.31:9    B.7:2    C.31:40    D.20:11【解析】:答案为A。此题很容易错选为B。其实只需设瓶子的大小为20即可,3:1=15:5,4:1=16:4,故混合后为(15+16):(5+4)=31:9。 44.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A.1张    B.2张    C.4张    D.8张  【解析】:答案为C。 45.某班共有60名学生,在第一次测验中有32人得满分,在第二次测验中有27人得满分。如果两次测验中都没有得满分的学生有17人,那么两次测验中都获得满分的人数是多少? A.13人    B.14人     C.15人    D.16人  【解析】:很简单的两集合问题,答案为D。 46.甲、乙两个厂生产同一种玩具,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保持不变,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每天增加一倍,已知第一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98件,第二天甲、乙两个厂生产的玩具总数是106件,那么乙厂生产的玩具数量第一次超过甲厂生产的玩具数量是在第几天? A.3天    B.4天     C.5天    D.7天  【解析】:答案为C,比较简单。 47.1992是24个连续偶数的和,问这24个连续偶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几?A.84    B.106     C.108    D.130 【解析】:答案为B,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处理即可。 4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6千米 【解析】:答案为C。此题只需看问题是“顺水漂流半小时”,指的是半小时,水流出多远,而不是船半小时的顺水航程。 49.三筐苹果共重 120 斤,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 15 斤放入第二筐,从第二筐中取出8斤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 2 斤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问原来第二筐中有苹果多少斤?A.33斤    B.34斤    C.40斤    D.53斤 【解析】:答案为A。 50.某商品按定价的 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 20%的利润,问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多少?  A. 50%    B、40%    C、30%    D、20% 【解析】:答案为A。 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 B.20.6% C.21.2% D.21.4%答案应选B。本题最初看来应该采用题设条件所述的过程来进行计算,但是不用计算我们就可以预计过程将会相当繁琐。是不是非得按照题中的过程进行计算呢?我们来具体分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是公务员考试经常都会遇到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因此这道题就简单的变成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之后的浓度是多少”这个问题了。根据浓度计算公式可得,所求浓度为:经过我们的分析,这道看似很麻烦的题目被我们巧妙的化解了,这样我们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给其他的题目。我们再来看一道题。甲,乙两种含金样品熔成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一半,得到含金68%的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3.5倍,得到含金(62又2/3)%的合金。则乙的含金百分数为多少?A.72% B.64% C.60% D.56%据题中“如甲的重量是乙的一半,得到含金68%的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3.5倍,得到含金(62又2/3)%的合金。”可以看出,乙的重量所占比例要是高,则合金的含金量高,乙的重量所占比例低,则合金的含金量低,由此可以判断出,乙的含金量大于甲的含金量。又因为,有一块合金的含金量为68%,所以必定甲乙一个大于68%,一个小于68%。根据上一段的结论,则推出,乙的含金量一定大于68%,则只有A答案。从上面的题目都可以看出,行测数学运算题目并不是那么繁琐,关键是我们的分析能力。所以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分析能力的提高,拿到题后首先深入分析,然后再动手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相信大家都会有提高的。1. 256 ,269 ,286 ,302 ,()A.254 B.307 C.294 D.316 2. 72 , 36 , 24 , 18 , ( )A.12 B.16 C.14.4 D.16.43. 8 , 10 , 14 , 18 ,( )A. 24 B. 32 C. 26 D. 204. 3 , 11 , 13 , 29 , 31 ,( )A.52 B.53 C.54 D.555. -2/5,1/5,-8/750,( )。A 11/375 B 9/375 C 7/375 D 8/3756. 16 , 8 , 8 , 12 , 24 , 60 , ( )A.90 B.120 C.180 D.2407. 一次师生座谈会,老师看学生,人数一样多,学生看老师,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3倍,问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A.5,3 B.6,5 C.4,2 D3,28. 甲有一些桌子,乙有一些椅子,如果乙用全部的椅子来换回同样数量的桌子,那么要补给甲320元,如果不补钱,就会少换回5张桌子,已知3张椅子比桌子的价钱少48元。求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用多少钱?A.69 1/3 B. 69 2/3 C.70 D.719. 传说,古代有个守财奴,临死前留下13颗宝石。嘱咐三个女儿:大女儿可得1/2,二女儿可得1/3,三女儿可得1/4。老人咽气后,三个女儿无论如何也难按遗嘱分配,只好请教舅父。舅父知道了原委后说:“你们父亲的遗嘱不能违背,但也不能将这么珍贵的物品用来陪葬,这事就有我来想办法分配吧”。果然,舅舅很快就将宝石分好,姐妹三人都如数那走了应分得的宝石,你知道舅舅分配后大女儿得几颗?A.7 B.8 C.5 D.610. 2 ,3 ,6 ,9 ,17 ,( )A.18 B.23 C.36 D.4511. 3 ,2 ,5/3 ,3/2 ,()A.7/5 B.5/6 C.3/5 D.3/412. 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0个,可以提前1天完成。工作4天后,由于技术改进,每天可多加工5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A.279 B.280 C.281 D28213. 20 ,22 ,25 ,30 ,37 ,()A.39 B.45 C.48 D.5114.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00人,如果抽调甲队人数的1/4至乙队,则乙队人比甲队多2/9,问甲队原有多少人?A.58 B.59 C.60 D.6115. 某运输队运一批大米,第一次运走总数的1/5还多60袋.第二次运走总数的1/4少60袋,还剩220袋没有运走.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袋?A.399 B.400 C.401 D.40216. 3 ,10 ,29 ,( ) ,127A.44 B.52 C.66 D.7817. 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是每小时走6千米,上午11点到达,如果每小时4千米是下午1点到达,问是从几点走的?A.6 B.7 C.8 D.918. 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问从两瓶中应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40克?A.甲100克, 乙 40克B.甲90克, 乙50克C.甲110克, 乙30克D.甲70克, 乙70克19. 一次数学竞赛,总共有5道题,做对第1题的占总人数的80%,做对第2题的占总人数的95%,做对第3题的占总人数的85%,做对第4题的占总人数的79%,做对第5题的占总人数的74%,如果做对3题以上(包括3题)的算及格,那么这次数学竞赛的及格率至少是多少?A.70% B.71% C.72% D.73%20. 小明早上起床发现闹钟停了,把闹钟调到7:10后,就去图书馆看书。当到那里时,他看到墙上的闹钟是8:50,又在那看了一个半小时书后,又用同样的时间回到家,这时家里闹钟显示为11:50.请问小明该把时间调到几点?A.11:40 B.11:45 C.11:50 D.11:55参考答案: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D。1.一列客车通过640米的大桥需35秒,随后又以同样的速度通过长1300米的大桥用了65秒。这列客车长( )米A.125 B.130 C.135 D.1202.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 )秒钟A.60 B.75 C.50 D.553.某人从甲地去乙地要行200千米。开始时,他以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但途中因汽车故障停车修理用去半小时。为了按原定计划准时到达,他必须把速度增加14千米来跑完全程。他修车的地方距甲地多少千米?A.72 B.56 C.60 D.804.一艘轮船在两码头之间航行。如果顺水航行需8小时,如果逆水航行需11小时。已知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那么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A.180 B.185 C.190 D.1765.解放军某部有600人,他们排成四路纵队,每相邻两排之间前后相距1米,队伍每分钟行75米,现在要通过一座长676米的桥,从排头上桥到排尾离桥共需( )分钟A.10 B.11 C.12 D.136.小张开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从乙地返回甲地时的速度是去时速度的3倍,而时间减少了40分钟。小张送货时从甲地到乙地用了( )分钟A.45 B.60 C.50 D.557.某人步行去某地,往返路程共需1小时;骑自行车去,往返路程共需20分钟。如果要使往返用时间为50分钟,则此人骑自行车的路程需( )分钟A.2 B.3 C.4 D.58.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到同一目的地,路程165公里。甲车比乙车早到0.8小时。当甲车到达目的地时,乙车离目的地24公里。甲车行驶全程用了多少小时?A.5 B.5.5 C.4.7 D.4.59.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厂。他从县城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这时,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标志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乡办厂,则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为( )。A.15千米 B.18千米 C.21千米 D.50千米10.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两辆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三倍。到了8 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2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A.10 B.11 C.12 D.1311.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去时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7千米,去时比回时多用了4小时。那么小明去的时候用了多少时间?甲乙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A.12小时 60千米 B.13小时 65千米 C.14小时 70千米 D.15小时 75千米12.绕湖一周是20千米,甲、乙二人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乙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了多少分钟?A.120 B.125 C.130 D.13613.人乘竹排沿江顺水飘流而下,迎面遇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快艇,他问快艇驾驶员:“你后面有轮船开过来吗?”快艇驾驶员回答:“半小时前我超过一艘轮船。”竹排继续顺水飘流了1小时遇到了迎面开来的这艘轮船。那么快艇静水速度是轮船静水速度的( )倍。A.2 B.2.5 C.3 D.3.514.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A. 46 B.47 C.48 D.4915.某司机开车从A城到B城。如果按原定速度前进,可准时到达。当路程走了一半时,司机发现前一半路程中,实际平均速度只可达到原定速度的11/13 。现在司机想准时到达B城,在后一半的行程中,实际平均速度与原速度的比是( )。A.11:9 B.12:7 C.11:8 D.13:816.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乙在前、甲在后,1小时后甲因取物返回A地,取物后立即追乙,从开始算经过8小时甲追上乙,已知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 )千米A6 B.8 C.10 D.1217.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让乙先跑12米,则甲经6秒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则甲要5秒追上乙,如果乙先跑9秒,甲再追乙,那么10秒后,两人相距多少米?A.15 B.20 C.25 D.3018.兄弟两人早晨6时20分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哥哥每分钟行100米,弟弟每分钟行60米,哥哥到达学校后休息5分钟,突然发现学具忘带了,立即返回,中途碰到弟弟,这时是7时15分。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A.3500 B.3750 C.4150 D.425019.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 )千米A.200 B.150 C.120 D10020.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时。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 )A.44千米 B.48千米 C.30千米 D.36千米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列车的速度为(1300-640)÷(65-35)=22米/秒,车长为22×35-640=130米。2.【答案】A。解析:需(170+130)÷(23-18)=60秒。3.【答案】C。解析:此人修车的半小时少走了56×0.5=28千米,说明后来走了28÷14=2小时,则此地距乙地(56+14)×2=140千米,距甲地200-140=60千米。4.【答案】D。解析:逆水速度为3×2×8÷(11-8)=16千米/时,则两码头间距离为16×11=176千米。5.【答案】B。解析:队伍长为600÷4-1=149米,通过桥需(149+676)÷75=11分钟。6.【答案】B。解析:由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可知去时用时间是返回时的3倍,则去时的时间为40÷(3-1)×3=60分钟。7.【答案】D。解析:此人每骑自行车1分钟可比步行节约(60-20)÷20=2倍,要节约10分钟,需骑自行车的时间:10÷2=5分钟。8.【答案】C。解析:乙车的速度为24÷0.8=30公里/小时,则乙车行驶全程用了165÷30=5.5小时,故甲行驶全程用了5.5-0.8=4.7小时。9.【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知加快速度后此人20分钟比原来多骑了50×20=1000米,故若按原来的速度,他10分钟应骑1000+2000=3000米,应用30×2=60分钟走完全程,则全程为3×6=18千米。10.【答案】B。解析:39-32=7,这7分钟每辆行驶的距离恰好等于第二辆车在8点32分行过的距离的1(=3-2)倍,因此第一辆车在8点32分已行了7×3=21(分),它是8点11分离开化肥厂的(32-21=11)。注:本题结论与两车的速度大小无关,只要它们的速度相同,答案都是8点11分。11.【答案】C。解析:去和回的速度比是5:7,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所以去和回的时间比是7:5,去比回多用了2份的时间,多用了4小时,所以一份时间是2小时,去用了7×2=14小时,回用了5×2=10小时。总路程=5×14=70千米,或7×10=70千米。12.【答案】D。解析:两人相遇时间要超过2小时,出发130分钟后,甲、乙都休息完2次,甲已经行了4×2=8千米,乙已经行了6×(130-20)÷60=11千米,相遇还需要(20-8-11)÷(4+6)=0.1小时=6分钟,故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用了130+6=136分钟。13.【答案】C。解析:对于竹排来说,它自身不动,而快艇、轮船都以它们在静水中的速度向它驶来。快艇半小时走的路程,轮船用了1个半小时,因此快艇静水中的速度是轮船静水速度的3倍。14.【答案】D。解析:半圆周长63厘米。如果蚂蚁不调头走,用63÷(5.5+3.5)=7秒即相遇由于13-11+9-7+5-3+1=7,所以经过13+11+9+7+5+3+1=49秒,两只蚂蚁相遇。16.【答案】B。解析:因甲在出发时耽误2小时,所以甲应用6小时追上乙,则乙的速度为(14×6-20)÷8=8千米/时。17.【答案】C。解析:甲乙的速度差为12÷6=2米/秒,则乙的速度为2×5÷2=5米/秒,如果乙先跑9秒,甲再追乙,那么10秒后,两人相距5×9-2×10=25米。18.【答案】C。解析:哥哥走50分钟,弟弟走55分钟共走一个来回,故一个单程为(100×50+60×55)÷2=4150米。19.【答案】D。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一个全程,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了两个全程,从A城出发的汽车在第二次相遇时走了52×2=104千米,从B城出发的汽车走了52+44=94千米,故两城间距离为(104+96)÷2=100千米。20.【答案】A。解析: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又顺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顺流速度=4×水流速度=8千米/时,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4千米/时。设甲、丙两港间距离为X千米,可列方程X÷8+(X-18)÷4=12 解得X=44。一、方阵问题六大基本解题技巧提示:假设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为N,则:1、实心方阵人数=N2 2、方阵最外层人数=4(N-1) 3、方阵外每少一层,次外层每边就少2人4、方阵最外M层人数=N2-(N-2M)2 5、其它多边形的“阵”最外层人数可以类比推理得到:(每边人数-1)×边数=最外层人数6、多留意“不规则阵形”的割和补:外部人数=整个大阵人数-内部小阵人数二、真题演练【例1】某仪仗队排成方阵,第一次排列若干人,结果多余100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排增加3人,结果缺少29人,仪仗队总人数是多少?( )【2007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2007年四川省法检系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3题】A. 600 B. 500 C. 450 D. 400答案:B【例2】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2002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9题;2002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18题】A. 256人 B. 250人 C. 225人 D. 196人答案:A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中数字推理题解题步骤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一、其中四变为:1、数字规律复杂难度明显变大。今年的题目不论从数字规律还是思考方法上来看,难度相比较前几年明显增大。比如前几年的数字推理题目,一般都是对数列基本型的考察。而今年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数字规律。例题:1,1/2, 6/11, 17/29, 23/38, ( )A、28 /45 B、31/47 C、117/2191 D、122/199答案:D解析:原数列变形为:1/1,2/4, 6/11, 17/29, 46/76.观察分子规律:1+1=2,2+4=6,6+11=17,17+29=46,46+76=122;观察分母规律:分母为:1, 4, 11, 29, 76 (199)虽然表面上看是一道基本的分式数列的题目,但是它的分子、分母的数字规律及其复杂。2、绝大多数题目涉及多次方变化。去年国考数字推理主要考察等差数列,而今年数字推理重点考察多次方数列。有4道题目涉及到多次方的变化。例题:2,3,7,16,65,321,()A、4542 B、4544 C、4546 D、4548答案:C 解析:多次方数列和常见数字的多次方又是考生备考复习的难点,所以涉及到多次方对于考生来说难度必然很大。3、考察各种数列变综合。今年国考的数字推理,所有的题目都没有单独考察一种数列,都是多种数列综合在一起考察。例题1:1,2,6,15,40,104,()A、185 B、225 C 、273 D、 329答案:C解析:二级等差变式。这道题是等差数列和多次方数列的综合考察。例题2:2,3,7,16,65,321,()A、4542 B、4544 C、4546 D、4548答案:C解析:这道题是和数列和多次方数列的综合考察。4、构造网络思维模式应用变广泛。构造网络是解答数字推理题目重要的三种思维模式之一,这种思维模式在今年的数字推理题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题:1,6,20,56,144,( )A、 256 B、 312 C、 352 D、 384答案:C解析:【法一】和数列变式这道题就可以首先做差,得到的一级差返回到原数列,和原数列构造网络,看出4倍关系,做出答案。二、其中四不变为:1、题量不变:国考数字推理题目保持往年的题量,仍然为5道题。2、本质不变:数字推理题目考察的本质未发生变化,核心考察数字的位置关系和四则运算关系。只要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并且四则运算有规律,那么题目的答案就可以找到。例题:3,2,11,14,(),34A、18 B、21 C、24 D、27答案:D解析:平方数列的变式。原数列是由平方数列1,4,9,16,25,36依次加减2得到。位置关系一一对应、四则运算关系一致,答案可以解出。3、解题思路不变。今年的数字推理仍然是根据题干数列的特点,来大致判断题目的类型。例题:2,3,7,16,65,321,( )A、4542 B、4544 C、4546 D、4548答案:C解析:首先分析选项,明显看出选项和题干相差非常大,题干数列属于突然增大型。那么这道题一定是从乘积或者多次方的角度来思考。4、分式数列考点不变。分式数列是国考数字推理的考察重点,这几年每年都会出题考察。但是这几年的数字推理只要出现分式数列都考察的是看变化的题型即分子、分母单独找规律。因为只有分式有分子、分母的位置关系,而位置关系又是数字推理考察的核心点,所以对分式自己独特的位置关系的考察一定是重点。例题:1,1/2, 6/11, 17/29, 23/38, ( )A、28 /45 B、31/47 C、117/2191 D、122/199答案:D解析:原数列变形为:1/1,2/4, 6/11, 17/29, 46/76.观察分子规律:1+1=2,2+4=6,6+11=17,17+29=46,46+76=122;观察分母规律:分母为:1, 4, 11, 29, 76 (199)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来源:中公教育2009年11月19日【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并且随着近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国考中这部分题型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解题方法也趋于多样化。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一、排列和组合的概念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二、七大解题策略1.特殊优先法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例: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 280种 (B)240种 (C)180种 (D)96种正确答案:【B】解析:由于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所以翻译工作就是"特殊"位置,因此翻译工作从剩下的四名志愿者中任选一人有C(4,1)=4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其余的5人中任选3人从事导游、导购、保洁三项不同的工作有A(5,3)=10种不同的选法,所以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C(4,1)×A(5,3)=240种,所以选B。2.科学分类法问题中既有元素的限制,又有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先元素(即组合)后排列。对于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由于情况繁多,因此要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解答,避免重复或遗漏现象发生。同时明确分类后的各种情况符合加法原理,要做相加运算。例:某单位邀请10为教师中的6为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位不能同时参加,则邀请的不同方法有()种。A.84 B.98 C.112 D.140正确答案【D】解析:按要求:甲、乙不能同时参加分成以下几类:a.甲参加,乙不参加,那么从剩下的8位教师中选出5位,有C(8,5)=56种;b.乙参加,甲不参加,同(a)有56种;c.甲、乙都不参加,那么从剩下的8位教师中选出6位,有C(8,6)=28种。故共有56+56+28=140种。3.间接法即部分符合条件排除法,采用正难则反,等价转换的策略。为求完成某件事的方法种数,如果我们分步考虑时,会出现某一步的方法种数不确定或计数有重复,就要考虑用分类法,分类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当正面分类情况种数较多时,则就考虑用间接法计数.例:从6名男生,5名女生中任选4人参加竞赛,要求男女至少各1名,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A.240 B.310 C.720 D.1080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从正面考虑的话情况比较多,如果采用间接法,男女至少各一人的反面就是分别只选男生或者女生,这样就可以变化成C(11,4)-C(6,4)-C(5,4)=310。4.捆绑法所谓捆绑法,指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整体考虑,将相邻元素视作一个整体参与排序,然后再单独考虑这个整体内部各元素间顺序。注意:其首要特点是相邻,其次捆绑法一般都应用在不同物体的排序问题中。例: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排法?A.240 B.320 C.450 D.480正确答案【B】解析:采用捆绑法,把3个女生视为一个元素,与5个男生进行排列,共有 A(6,6)=6x5x4x3x2种,然后3个女生内部再进行排列,有A(3,3)=6种,两次是分步完成的,应采用乘法,所以排法共有:A(6,6) ×A(3,3) =320(种)。5.插空法所谓插空法,指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不相邻的问题时,先将其它元素排好,再将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元素的间隙或两端位置。注意:a.首要特点是不邻,其次是插空法一般应用在排序问题中。b.将要求不相邻元素插入排好元素时,要注释是否能够插入两端位置。c.对于捆绑法和插空法的区别,可简单记为"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例:若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排队,要求甲和乙两个人必须不站在一起,且甲和乙不能站在两端,则有多少排队方法?A.9 B.12 C.15 D.20正确答案【B】解析:先排好丙、丁、戊三个人,然后将甲、乙插到丙、丁、戊所形成的两个空中,因为甲、乙不站两端,所以只有两个空可选,方法总数为A(3,3)×A(2,2)=12种。6.插板法所谓插板法,指在解决若干相同元素分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时,采用将比所需分组数目少1的板插入元素之间形成分组的解题策略。注意:其首要特点是元素相同,其次是每组至少含有一个元素,一般用于组合问题中。例:将8个完全相同的球放到3个不同的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一共有多少种方法?A.24 B.28 C.32 D.48正确答案【B】解析:解决这道问题只需要将8个球分成三组,然后依次将每一组分别放到一个盒子中即可。因此问题只需要把8个球分成三组即可,于是可以将8个球排成一排,然后用两个板插到8个球所形成的空里,即可顺利的把8个球分成三组。其中第一个板前面的球放到第一个盒子中,第一个板和第二个板之间的球放到第二个盒子中,第二个板后面的球放到第三个盒子中去。因为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因此两个板不能放在同一个空里且板不能放在两端,于是其放板的方法数是C(8,2)=28种。(注:板也是无区别的)7.选"一"法,类似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这里的"选一"是说:和所求"相似"的排列方法有很多,我们只取其中的一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公考行测例题详解以及解题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