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各种项目申报书样本.docx

    • 资源ID:1705867       资源大小:211.10KB        全文页数:1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各种项目申报书样本.docx

    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 山东大学“985工程”队伍建设 项目编码: 105208200400001 项目单位: 山东大学 上级单位: 教 育 部 中央部门: 教 育 部 项目负责人王剑敏、张承慧联系电话0531-8364795单位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政编码250100项目类型1.行政事业类项目 2.基本建设类项目 3.其他类项目项目类别1、 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 2、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 3、跨年度支出项目 4、其他项目 项目属性1.延续项目 2.新增项目预算科目13 类01 款项 目 申 请 理 由 及 项 目 主 要 内 容为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部署,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我校人才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要把山东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探索吸引、遴选、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改善科学研究和配套保障条件,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汇聚一批杰出学者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批特别有创造力的学术团队和创新群体,培养一大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为科技创新平台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具体说,在“985工程”二期建设结束后,要使得全职在我校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与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人数达到50人;具有国内一流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达到200人以上;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博士化建设,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队伍的50以上;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使在站人数达到200人以上;重点支持1520个创新学术团队,通过建设有45个学术创新团队进入教育部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项目总体目标及分阶段实施计划2004-2007年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是:教师队伍人数占到整个教职工总数的55以上;其中全职在我校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6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达到20人,讲座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达到50人。重点支持1520个创新学术团队,通过建设,争取有45个创新学术团队进入教育部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每年增加“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人;每年增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15人;每年有1-2个创新学术团队进入教育部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2004-2005两年内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1-2人,2006-2007两年内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2-3人。项目组织实施条件学校专门成立 “杰出人才工作办公室”,设立专项资金,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办公室职能,建立杰出人才档案库,制定培养与引进规划。学校人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杰出人才工作办公室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人才培养与引进中的政策落实。项目采购方式1.集中采购 2.部门组织统一采购 3.单位分散采购 品名数量金额项目绩效评价结论(不填)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万元项 目 支 出 预 算 及 测 算 依 据项目资金来源来源项目预算申请数预算批复数合 计8000财政拨款6000其中:申请当年财政预算1285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2000项 目 支 出 明 细 预 算2006年 支 出 明 细 项 目金额合 计55731、人员经费1285(1)安家费150(2)岗位津贴935(3)住房货币补贴2002、业务费4238(1)培训费800(2)租赁费110(3)科研支持费33283、修缮费50测算依据及说明见下页“队伍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测算依据及说明按照山东大学“985工程”二期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至2007年底,山东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将达到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达到5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达到40人;学校另重点建设1520个创新学术团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国家基金委、山东省政府关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管理办法,学校将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安排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对这些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给予经费支持。2006年队伍建设项目支出预算总额为557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285万元,业务费4238万元,修缮费50万元,预算编制依据如下:一、人员经费(1285万元)1、院士154万元:(科研活动费20万元+特殊津贴10万元+岗位津贴5万元+生活补贴12万元)*2人+(特殊津贴10万元+岗位津贴5万元)*4人2、“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0万元:8人*5万元+5人*15万元+1.5万元*3月 3、“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 20万元/人*12人=240万元4、新进人才安家费:1万元/人*80人+2万元/人20人+3万元/人*10人=15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学校急需的管理人才5、兼职特聘(关键岗位)教授150万元。其中,兼职特聘教授津贴、酬金3万元/人´20人=60万元;兼职关键岗位教授津贴、酬金2万元/人´20人=40万元;企业关键岗位教授津贴、酬金5万元/人´10人=50万元。6、讲座教授:3万元/人*15人=45万元7、流动岗位特聘教师津贴、酬金: 1.6万元/人´80人=126万元8、外籍专家:10万元/人*10人=100万元9、住房货币补贴:200万元二、业务费(4238万元)1、培训费: 800万元,青年教师培养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2、租赁费:110万元,人才住房租赁补贴。主要用于当年和以往引进人才的住房租赁补贴(1万元/人´110人次=110万元)3、科研支持经费3328万元1)院士学科建设支持经费:2人´200万元/人=400万元2)“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A类)获得者学科建设支持经费:14人´100万元/人=1400万元3)“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学科建设支持经费:12人´50万元/人+6人´15万元/人=690万元4)新世纪优秀人才科研配套费:6人´8万元/人+23人´20万元/人=508万元5)其它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 110人´3万元/人=330万元三、维修费(50万元)1、专家公寓、博士后公寓装修及修缮费:50万元 “队 伍 建 设” 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和调整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开发战略,构筑人才高地、抢占人才制高点。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山东大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贯彻 “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按照以人为本,重点突破,总体跟进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 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十五”期间,学校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机构“杰出人才办公室”,建立了人才工作组织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不仅直接吸引、培养和支持一批长江学者、优秀创新团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而且产生了较大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促进了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对人才工作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积淀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目前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是学校现有教职工7872人,专任教师3631人,专任教师队伍人数占到整个教职工总数的46.0;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922人,副教授1261人,讲师896人,助教4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5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244人,分别占到教师队伍的20.7和34.3。全职在我校工作的两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490人,博士生导师568人,外聘博士生导师99人。二、学校“985工程”二期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20042007年,按照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学校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人才观。把提升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作为新时期的主要目标,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支撑人员队伍,为创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推动学校第二个百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比较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高级人才工作支持体系和组织协调机制;使我校人才、学科建设、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工作整体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具体目标是:教师队伍人数占到整个教职工总数的55以上;其中全职在我校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6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达到20人,讲座教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达到5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达到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教师队伍的50以上;博士后在站人数达到200人以上;重点支持1520个创新学术团队,通过建设,争取有45个学术创新团队进入教育部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培养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将利用好“985工程”二期专项经费,以改革为动力,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和争创领先水平的环境氛围;以吸引、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中心,努力开发国内外人才资源,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以人才资源建设和开发为重点,积极探索吸引、遴选、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激活创造力;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依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改革科研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第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引进方面,紧紧围绕国家重点科研领域、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利用教育部在我校设置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置的“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加大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引进力度。“985工程”二期、“211工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经费投入,要保障引进杰出人才的需要。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政府的“泰山学者建设工程” 特聘教授岗位上岗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学校将在10万元/年奖金的基础上,再提供5万元/年的校内关键岗位津贴;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给予50-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优先安排办公用房及实验室用房;配备专职科研助手和兼职学术与行政助手。设立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岗位。根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的条件和要求,学校设立“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校按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的标准提供相关条件和待遇。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重点建设的学科设置特聘教师流动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契约管理,动态调整。学校每年设50个人·月的流动特聘教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受聘者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安排确定来校工作时间,但每次至少须完成一门完整的课程教学任务(不少于36学时)。学校根据其实际来校工作时间,提供1.6万元/月的津贴,对流动岗位特聘教师实行契约管理、动态调整。以杰出学者的造就引进为目标,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技创新群体建设为目标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面向国内外吸引、汇集一批著名学者和专家,逐渐形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启动创新学术团队建设项目,并将其纳入“985工程”二期建设规划,以项目的形式重点支持15-20个创新学术团队,根据需要和团队中“杰出学者”人数,每个团队给予200800万元的经费资助,支持团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展前沿性、原创性探索研究,以培育一批教育部“高校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造就与引进一批杰出学者。实施校级创新学术团队支持计划,根据需要给予经费资助,目标是通过建设,进入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创新团队。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锁定目标,列出名单,积极跟踪,重点要瞄准那些有潜力成为杰出人才的青年学者,全力以赴地去培养。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列出专项经费,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出境学习、深造;同时,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员,按1:1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对申报并有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后备人选,通过专家论证后,提前给予1520万元人民币的科研资助,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条件。第二、优秀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在优秀学术带头人引进方面,采取个性化引进方式,加大引进力度。汇聚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的后备人选,是学校未来10年-20年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保障。学校将加大资助力度,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台阶、创造条件。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给予科研资助。对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青年教师,给予1:1的配套经费支持。以上人员,在资助期内,支持他们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第三、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方面,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即通过三种经历(国内学术研修经历,海外学术研修经历和校外社会工作经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用于海外学术研修。“国内学术研修计划”。国内学术研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国内名校的博士学位,争取每年有一百名左右的在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如果在本校读博士,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以联合培养或进修的形式到另一所学校去学习、研修。在职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校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另一种形式,鼓励并资助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职到国内其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或到国内著名高校或科研单位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术进修。以提升我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丰富他们国内合作研究的经历。“海外学术研修计划”。积极组织青年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和省自筹经费出国留学资助项目,努力争取教育部、卫生部及政府间交流出国留学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出国学习,鼓励各个学院用发展基金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打通开放式培养人才的绿色通道,力争做到青年学术骨干都有曾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的经历。“参加社会工作计划”。鼓励应用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到校外的企业、工厂、医院等单位,挂职锻炼或开展合作研究,或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承担科研开发任务,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操作技能,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或担任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强化育人环境。 “博士后招收资助计划”。在国家原有政策基础上,鼓励校内有条件的单位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经费上采取学校补贴和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扩大博士后的招收规模,用好用活这支科研生力军。 “英语水平提升计划”。通过ESEC、WSK英语学习班、双语教学高级英语学习班,组织青年教师,特别是文科青年教师进行英语口语水平强化训练,在今后几年内,使学校校聘岗位人员基本具备英语交流能力;使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通过全国外语水平考试,符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的标准。四、进度与计划安排合校以来,学校加大了培养和招聘教师的力度,促进学校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教师队伍年轻化, 45岁以下的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2.6;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比例增速明显加快;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数量合理,教授由合校初的556人增长到859人,所占比例由20.1增长到27.8%,4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由990人增长为1132人,所占比例由35.7增长到36.6。一批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迅速成长,逐步担当起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任;专任教师队伍中其它高校和院所毕业的11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8%。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的交融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我校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加大了培养和招聘教师的力度,近五年新招聘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共60多人。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学校陆续建设了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在“985工程”二期实施建设中,新审核的平台7个,“985工程”一期项目经费的5000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先后引进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中国科学院钱逸泰院士来校工作,目前学校双聘院士24人。通过全额资助、自筹经费、单位公派等出国方式共有343人有海外学术研修经历。通过学历提升计划有64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25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86人做博士后。国内进修交流近100人,彭实戈教授“金融数学”团队获得教育部“211”工程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蒋民华教授和彭实戈教授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王小云教授成功破译了两大世界通行网络安全密码系统的函数算法,在世界密码学领域引起轰动;2005年彭实戈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2007年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创新杰出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倾注超常规的精力、采取超常规的方式、不惜超常规的代价培养和延揽杰出人才。整合校内各种资源,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和体制,创造拴心留人、干事创业的人才成长环境,使我校成为杰出学者成长和会聚之地;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模式,搭建创新平台,造就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创造力和凝聚力较强的学术团队;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完善兼职特聘(关键岗位)教授聘任管理制度,构建一支高层次兼职教授队伍。五年间,在校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平均每年增加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平均每年增加6人以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平均每年增加12人左右,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特聘教授平均每年增加5人左右;平均每年有1个学术团队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支持计划”。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造就适应研究型大学要求和富于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到2007年,专任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55%以上;10%左右的教师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教师学缘结构、知识结构有明显改善。推进“三种经历”,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每年派出150名教师到海外著名大学师从一流学者进行一年以上学术研修。到2007年,25%以上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大部分应用学科青年教师拥有三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经历,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到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进行研修培训、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技术精湛、敬业奉献的支撑服务队伍。五、实施条件(一)人员情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重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机构“杰出人才工作办公室”,做好有关统筹协调工作,形成了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组织协调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杰出人才工作办公室”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人才培养与引进中的政策落实工作。从制度上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造就工作,将杰出人才的造就与引进工作作为各院部、平台和基地负责人任期责任目标的硬指标。另一方面,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实行一人一议的“个性化引进模式”,配备必要科研助手,为其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以此吸引更多的杰出中青年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带动学科发展,提升学术竞争实力。(二)资金条件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调整投入使用方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基地、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综合效益。“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要与“985工程”、“211工程”、“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密切配合,整体实施,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学校为了提高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设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各项人才计划配套经费的落实。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要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985工程”建设经费把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211工程”建设经费也有一定的比例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配合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多方筹措留学资金,增强选派的针对性。主要是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派力度,选择一大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对“985工程”二期的平台与基地中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重点资助,可作为“高级研究学者”或“访问学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三)基础条件1、开创杰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新机制。在杰出人才培养上,按照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努力探索群体创新和联合攻关的科研组织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校内多学科优势,打破校内人才单位所有制的壁垒,整合现有资源,创造交叉融合、流动开放的新型科研教学组织形式。设立高层次人才科学研究特区,参照国外先进的科研管理模式,赋予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负责人充分的工作自主权,大力推进人才组织体系和用人机制的创新。在杰出人才的引进上,一是要做到引人和引智共举;二是引进规划上要做到课题化研究;三是在个体引进计划的设计上做到项目化管理;四是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做到个性化服务。2、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继续加大力度抓紧抓好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创新引进机制,大力招聘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融入“985工程”二期的平台与基地建设中。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并通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项目,以及积极争取教育部相关留学回国人员工作项目的资助,吸引和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建立优秀留学人员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优秀留学人员的联系,制定并实施留学人员回归计划。做大、做强学科平台,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打造坚实的学科基础。3、改革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教师职务聘任上真正做到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实现设岗、选人与做事的有机统一。通过改革聘任制度,激活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性工作和优秀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制度条件。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岗位津贴制度,收入分配政策要重实绩、重贡献,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给予扶持。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大力表彰和重奖。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加强评估检查和考核,规范合同管理,对未按聘用合同履行职责的个人,坚决按照合同和有关规定取消资格或停止资助。实行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聘用制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转变观念,拓宽渠道,吸引和用好兼职教师。要特别注重非全职高层次人才的聘用,通过设立讲座教授、双聘教授(院士)、兼职和客座教授等岗位,吸引国内外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科带头人来我校从事短期的教学科研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优越的条件,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组织指导作用。4、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改革教学科研组织形式,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点科研基地或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对涉及学科较多的团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并配置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编制。(四)其他相关条件1、改革人才遴选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985工程”二期平台与基地在人才遴选中的主体作用,严把人才遴选质量,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和科学精神、学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素质。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实施人才分类管理;探索和制定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不同类型的学科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要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2、加强教师海外经历的培养,扩大教师出国留学规模。抓住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的机遇,多方筹措留学资金,拓宽渠道,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派力度。对入选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部分人员,推荐申报教育部出国留学项目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强强合作”、“强项合作”,积极争取国外的支持和资助,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打通开放式培养人才的绿色通道,力争做到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在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研修的经历。六、预期效益分析20042007年是我校实现“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是山东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五年,实现我校“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竞争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通过985工程二期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最终实现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在组织、制度、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保障下,人才队伍建设项目规划目标一定会实现。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山东大学“985工程” 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 山东大学 上级单位: 教 育 部 中央部门: 教 育 部 项目负责人陶绪堂、解士杰联系电话053188364963单位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政编码250100项目类型1.行政事业类项目 2.基本建设类项目 3.其他类项目项目类别1、 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 2、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 3、跨年度支出项目 4、其他项目 项目属性1.延续项目 2.新增项目预算科目13 类01 款项 目 申 请 理 由 及 项 目 主 要 内 容山东大学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进一步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山东大学一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微生物学这三个二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资源与优势,创建功能材料这一大型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这是山东大学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建设真正的研究型大学的必经之路。本项目的建设必将进一步优化我校的科技资源配置,拓宽领域,突出特色,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我校综合优势的新型科研组织结构和竞争、开放、流动、共享、联合的运行机制,充分释放我校高科技竞争实力和创新水平,加快我校建设国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步伐。项目总体目标及分阶段实施计划立足于当今世界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通过开拓新的材料领域和完善新的制备技术,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和运行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起具有解决有关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战略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技术成果转化辐射基地以及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基地。通过四年的建设,力争达到国家实验室的规模和要求。紧紧围绕创建功能材料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这一中心任务,抓住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这三个核心要素,建设分四年进行,依照学术队伍、先进大平台建设和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项目组织实施条件项目实施所依托的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4年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山东大学最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历经三次实验室评估,三次获得优秀。具有雄厚的基础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采购方式1.集中采购 2.部门组织统一采购 3.单位分散采购 品名数量金额项目绩效评价结论(不填)项目支出预算明细表单位:万元项 目 支 出 预 算 及 测 算 依 据项目资金来源来源项目预算申请数预算批复数合 计13200财政拨款6400其中:申请当年财政预算1338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6800二 六 年 项 目 支 出 明 细 预 算2006年 支 出 明 细 项 目金额合 计17071、人员经费(1)安家费(2)岗位津贴(3)绩效奖励2、业务费140(1)办公费30(2)印刷费20(3)邮电费10(4)交通费10(5)差旅费20(6)会议费20(7)培训费15(8)劳务费5(9)租赁费103、设备购置费14474、修缮费120测算依据及说明(另附详细说明)“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支出预算测算依据及说明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资金1707万元。其中,业务费140万元,设备、图书购置费1447万元,实验室维修及设备运行维护费120万元。 一、业务费 140万元1、办公费3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相关的日常办公费用、引进人员的计算机、家具的购买、公共软件的购买。2、出版费 20万元,用于教材出版的资助和今年计划出版的由本平台组织编写的晶体材料生长与性能丛书的编写和出版。3、邮电、通讯费10万元,邮寄费、国内国际电话费,网络建设费用,电子信息资源有偿使用费等。4、交通费10万元: 平台校外专家,学术骨干的市内交通。5、差旅费20万元,用于支持学术骨干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国内外引进人才的面试差旅费等。6、会议费20万元,组织今年10月份在福州举行的晶体材料学会年会。7、培训费15万元,青年教师培养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8、劳务费 5万元,用于日常搬运、会议等临时用工费用。8、租赁费10万元,用于研究用房屋的租赁和研究用铂金的租用费用。二、设备、图书购置费 1447万元(一)仪器、设备购置费1387万元1. 场发射扫描显微镜 334万 对于材料研究,包括纳米材料、体块单晶和陶瓷材料半导体和金属材料甚至有机及生物材料等,其显微结构表征(表面形貌、断面表面微观形态)和微区成分分析是研究材料制备过程、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主要方法,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设备的引进,将对平台的研究工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Field 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具有以下特点: 1.S-480

    注意事项

    本文(各种项目申报书样本.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