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于静涛教授讲的《如何拍摄高质量的风光摄影》.docx
-
资源ID:1693359
资源大小:7.67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辽宁大学于静涛教授讲的《如何拍摄高质量的风光摄影》.docx
如何拍摄高质量的风光摄影本人简介于静涛,出生于1949年,1975年毕业于 辽宁大学,1986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第 二学位,辽宁大学教授。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 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教学委员会常务副 主任、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沈阳市 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高校摄影学会名誉主席。多年来兼任摄影专业教师,出版了基础摄影、摄影艺术与创作等专著;参编了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摄影构图学、新闻摄影教程的编写;发表了16篇摄影论文;有26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展览中获奖或入选;多次获各级摄影组织颁发的 “优秀组织工作奖”;荣获了教育部艺教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中国摄影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摄影教育红烛奖”; “辽宁高校摄影终身贡献奖” ,“沈阳市劳动模范”。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如何拍摄高品质的风光摄影作品风光摄影是独具魅力的摄影门类。由于其迎合了人们喜欢观赏美、追求美,赞扬美的特质而倍受摄影人的青睐。风光摄影的分类很复杂,诸如城市风光、田园风光、高原风光、草原风光、异域风光等数十种。每一种又可以下列出一些分支。仅仅城市风光中就可以细化为桥梁风光、楼宇风光、小巷风光、园林风光等数十种题材。鉴于风光如此繁杂,我们只能仅就日光下的自然风光与夜景风光这两方面进行讨论。一、问题的提出纵观当今媒体发表的摄影作品以及纷杂的摄影沙龙、展览中出现的作品,绝大部分是风光摄影作品。然而,尽管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风光摄影作品数量以几何级数在发展,但是,这些风光摄影作品中主题构思雷同的、画面构图似曾相识的、平庸画面凑成组照的比比皆是。真正够得上高质量的风光摄影作品还是有限的。我们只有认识到什么是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怎样的作品符合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的条件;如何拍摄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才能调动自己拍摄风光摄影作品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艺术品位,在风光摄影创作中体现个性,开创新意,取得理想的收获。实践证明,获得高质量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靠摄影技术技法,也不是靠徜徉于风光环境中碰运气,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艺术修养状态以及拍摄过程中将形式与内容实现完美统一的控制能力。那么,高质量的风光摄影作品应该具备那些特征呢?大致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鲜明; 2.颇具新意;3.画面简洁; 4.吸力超强;5.布局巧妙; 6.光影宜人;7.构图巧妙; 8.质感突出;9.层次清晰; 10.美感强烈。 当然,除了以上主要特征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细节,诸如透视感、统一感、衬托感、呼应感、韵律感、节奏感等等。风光摄影的对象既有大自然的风光也有经过人的创造力而形成的人文景观。拍摄风光也不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风光摄影是独具魅力的摄影门类。由于其迎合了人们喜欢观赏美、追求美,赞扬美的特质而倍受摄影人的青睐。由于喜欢摄影的人群急速增长,由于受肖像权以及特殊场所拍摄的限制,同时受到综合因素的制约,所以,人文类、工业类、创意类、广告类等摄影门类不便于大众广为参与,自然风光类摄影就捷足先登了。面对大众化风光摄影迅速发展的势头,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搞清楚风光摄影如何提高综合品质就显得极其重要和格外迫切了。一、影响风光摄影作品质量的因素我们希望拍摄出高品质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需要掌握风光摄影的技术技巧,懂得用光原理,熟悉构图法则,更需要从反向思维角度了解影响风光摄影作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一些,从而克服这些弊端,减少弯路。那么,影响风光摄影作品质量的因素都有哪一些呢?1.作品中主体不够突出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这给喜欢风光摄影的人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特别是遇到满目秀丽的风景时,有的人往往感到手足无措,总想把周边所有景物尽可能的收入镜头。实际上,此时需要的恰恰是冷静的思考,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筛选出场景中精华的部分,特别是确定那个场景作为画面的主体,如何通过刻画主体来展现作品的主题。例如:这幅作品咋看起来色调比较漂亮,近中远景布局也说得过去。但是中景出现明显并列的横线条,缺少曲线变化,很难找出画面的主体。如果说雪山是主体,雪山却处于画面远景处,过于牵强。如果认真观察一下,改变取景角度,尽可能寻找出某一主体用以牵动整幅画面,作品的内涵可能会有较大提高。例如:当我们照相机的机位向左移动约100米以后,躲开了中景的两条横线,弯曲的河流形成了较理想的曲线形,曲线所指的方向出现一头牦牛,牦牛在画面里虽然很小,却构成了主体,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同时给作品添加了人文生灵气息。在一幅风光摄影作品中,占画幅面积较大的景物不一定能成为作品的主体,只有能够集中表达拍摄意图的某一个点、某一条线或者某一个色块才可能成为风光摄影作品中的主体。2.景物杂乱,不够简洁。这个现象出现的几率比较多。特别是面对光线效果比较好的景观时,往往很难舍弃。结果就是囊括的元素过多,观赏起来感到该突出的没有突出,不该突出的却参杂进来了。 没有注意到不合理的囊括较多景物会影响作品主体的表现,使观赏者无法集中视觉中心。例如:例如:十月的四川新都桥山上已经白雪皑皑,云雾笼罩,藏民称作神山的周边风景宜人。这幅片子从低角度平摄,原想表现藏族儿童骑马沉浸在优美景色中的情形。但是,由于画面下部景观平淡,杂乱,明显影响了画面的美感。形成了画面上部层次丰富下部乏味的视觉效果。本群特邀于教授(924267694) 19:45:50 如果我们大胆剪裁,舍弃下部杂乱部分,画面就会变得简洁流畅起来。平淡,杂乱,明显影响了画面的美感。形成了画面上部层次丰富下部乏味的视觉效果。我们明显看到,舍弃了画面下部分杂乱平淡的景物以后,镜头稍微上扬,集中表现雾色萦绕的近景神山。于是,有代表性的藏族祈福语和象征上苍的标识性神台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难看出,风光摄影过程中,割舍是痛苦的,保留是欣慰的,只有恰如其分的保留与摈弃干扰的割舍才能有助于成功拍摄。3.随意用光,画面平淡。在表现风光景物时有时会受到拍摄位置的限制,只能从顺光角度拍摄,这种顺光拍摄静物画面缺乏层次,反差不足,光影效果平淡。实际上,大多情况是拍摄人忽视光线效果,图方便,随意选取拍摄角度造成的。没有注意到随意用光会影像画面的层次、反差以及光影效果。例如:如果我们大胆剪裁,舍弃下部杂 乱部分,画面就会变得简洁流畅起来。元阳梯田在灌水期间,秧池里水的反光较强,当时拍摄位置与阳光照射方向一致,如果采取其他取光角度拍摄,是必须要走很远的路程,于是顺光拍摄了此景。元阳梯田是极具韵律感、节奏感以及层次感的景观。可是在这个画面里除了色彩还原比较理想以外,由于直射光线影响,暗部的层次几乎都损失了。作品失去了应有的艺术品位。拍摄这一场景主体应该是令人震撼的富于韵律变化的梯田。而展示梯田不仅仅是展示其构成的曲线图形,还必须尽量保留梯田明暗过渡中的某些细节,展现出较多的中间层次,这样的画质才能够引发视觉美感和有助于表现主题。我们经过仔细观察,终于找到更合理的用光位置。例如:请摄友不要说话发片从原来拍摄位置向逆光方向走了几公里以后,梯田场景已经处于侧逆光范围之下。 此时,综合画面整体亮度差别,针对水面与田埂交界处的中等量度区域测光,在小光圈的作用下,画面景深较长,几乎近景到无限远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特别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之间色调有了逐步转化,水面高光得到了有效控制。光线为景物勾勒出较好的轮廓线,同时弱光区域也会表现出应有的层次,色调变化会更加丰富,反差效果更好。拍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4.忽视线条,平直乏味。我们在拍摄风光摄影作品时,有时不太注意利用现场中的一些曲线以及几何图形美化画面。往往跟着旅游团队下车伊始举起照相机就拍。这样拍摄出的作品很容易丢掉了本来可以用来美化画面的曲线以及色块形成的几何图形。没有注意到忽视曲线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拍摄效果,更没有意识到,光影线条是构成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的重要条件,是产生视觉美感的必要方面。例如:这幅作品只有中景和后景,构图存在一定问题。羊群形成几乎是直线型,树木也以直线型排列,观赏起来自然会产生景色很美,画面单调的视觉感受。深秋的坝上景色宜人,是摄影人拍摄草原风光的理想之地。然而,不能利用好场景里的线条就无法构成美丽的画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按下快门之前缺乏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细心观察在于找到合适的曲线活跃画面;耐心等待在于等到羊群形状出现某些几何图形的变化,增强画面形式构成的美感。例如:本群特邀于教授(924267694) 19:53:18 经过选择和变换机位,除了后景树林以外,画面中纳入了左侧一棵树形较好的白杨树以及右侧一棵小的白杨树。这两棵白杨树将中景草场与后景树林联系起来,椭圆形树冠也改变了画面里没有弧线形的缺陷。纳入画面的草场围栏也起到了点缀画面构成的作用。同时,通过等待,羊群的形状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羊群踏起的尘土形成了较好的弧线形与前景的羊群相交。小树、尘土与羊群构成了美丽的之子形构图。显然,在运用了现场某些可利用的线条以后,画面变得活跃起来,有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 5.重心不明,视点分散。每一幅风光摄影作品都必须有一个重心,也就是通过这个中心景物达到牵动全幅画面的目的。同时,画面的其他景物都应该围绕着这个中心,起到衬托作用。如果重心不明,势必会出现多个引起观赏者浏览的视点,结果是那个视点都不突出,降低了风光摄影作品的观赏价值。例如:在这幅作品中,前景是若干只渔船,作业的渔民寥寥无几。中景是养殖场里比较分散的竹竿,后景又出现许多作业的渔船。整个画面很难看出重心在哪里。到底想着重表现前景渔船还是表现后景渔民们的作业情形。画面由于缺乏重心,视点分散,无法引起观赏者产生兴趣点,最终影响了画面的质量。倘若经过细心筛选,找出画面中心,增强视点感染力,同时将重心以外的景物作为衬托安排,就会大大强化风光摄影作品的质量。例如: 经过选择之后,画面里只有一条渔船,竹竿形成弧形,增强了美感,突出了中心主体。不要语音,太卡6.重视美感,忽视语言摄影语言是通过真实可感的艺术画面所提供的应有信息,使观赏者得以理解拍摄者的意图,感受到作品内涵带来的视觉美感的过程。我们在风光摄影过程中大多是努力选择最具美感的画面,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能顾此失彼,丢掉了作品必须提供给观赏者的画面语言。诚然,图片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成功的风光摄影作品一定在以某种光影效果、构图方式以及美感透视的形式向观赏者诉说着画面的内涵意义。当然,能否读懂作者的意图,能否从画面构成中解读出作品的意境还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有着直接关系。例如:元阳梯田的早晨,天空反射光刚刚照亮了梯田的水面,远处山坡上的村落尚处于暗影之中。这幅画面重点强调了前景梯田的韵律美感,左上角的山村形成弧形。一幅构思较好的画面由于拍摄时间和拍摄角度的误差,最终视觉效果比较平淡。 这种平淡的画面自然能够展示出的摄影语言很是有限,无法让观赏者解读出更多的信息。如果我们换一个取景角度,换一个拍摄时间,同样场景可能获得的摄影语言就会丰富了许多。例如: 元阳梯田山坡上刚刚被早晨的阳光照亮时,采用仰摄将山村放在左上角,利用透过云层洒在山坡上的光线来表现美景,画面提供了较明显的摄影语言。1.斜向光影以及暗影中的村庄解释了山村早晨的状态;2.错落的梯田交代出了山村所处的梯田耕作环境;3.侧逆光勾勒出黄红色调树木的轮廓,阐明了此时处于入秋后的季节;4.左上角露出的一小段公路线条展示出了此地公路盘旋交通方便等信息。以上这些摄影语言信息都有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山乡晨色”。影响风光摄影作品的质量的因素还很多,对比来看,其他因素属于次要问题,主要是以上这几个方面。找到了风光摄影作品的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创作中有所应对,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而达到拍摄出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的目的。三、拍摄高质量风光摄影作品的要领1.找准主体,突出主题。任何一幅风光摄影作品都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尽管有时主题不一定很鲜明,但是缺失了主题,画面就显得乏味,就无法吸引观赏者的兴趣了。画面的主题需要整幅画面来展示,代表性的展示点就是画面的主体,围绕这个主体,需要有若干陪体来起呼应、陪衬的作用。因此,没有主体就没有主题;没有陪体,主体也就无从谈起。可见,一幅成功的,具有高质量的风光摄影作品必须事先找准主体,巧妙安排陪体。到达拍摄地点以后千万不要急于拍摄,一定要反复观察场景,选择出有代表性的主体;然后思考如何搭配合适的陪体;最后采用最有利的光线角度确定机位。例如: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进入初冬季节后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大雾,能见度较低。当能见度达到百米左右时,山崖边上的公路以曲线形绕到山的后面。此时,以高原公路为主体来表现“天路”这个主题恰到好处。 首先,感到雾气效果极好却无法作为主体,山崖陡峭作为主体也显得乏力,只有用劳动者创造的景观公路作为主体才能彰显人的力量、勇气和智慧,无疑会强化作品的震撼力,提高作品的内涵质量。其次,以大面积升腾的雾气以及陡峭的山崖作为陪体,方能显示出当年修建这条高海拔盘山公路的艰难程度。画面里,雾气从数百米的谷底向山顶升腾,陡峭的山崖中间被开辟出一条双车道的公路,右侧的山崖隐约可见其陡峭程度接近九十度。曲线形公路处于画面黄金分割趣味中心点位置,公路左侧赫然屹立着移动通讯发射塔。在这样险峻的高山上,公路俨然展示着天路的风姿。画面有力地揭示着人定胜天这一公理,意在展示人民的创造力和意志力。公路旁边衬着移动通讯发射塔进一步阐释了我国通讯事业的发达和覆盖程度。 2.简洁构图,拍出新意。画面里内容繁杂就会影响对主体的表现;缺乏新意就会落入俗套,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因此,简洁构图,拍出新意在追求高质量的风光摄影作品中极其重要。说则容易做则难,简洁画面容易做到,真正能够拍出新意不是容易的事。那么,至少在拍摄中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以及大胆取舍的艺术手法。例如:风光摄影作品“独傲”拍摄于四川道孚。与地面成45度角的山坡红褐色泥土表面生长着一棵小树,用长镜头将这一景观拉近,山坡在画面中占据了一半的画幅,白云飘过背景中的蓝天,红包蓝绿形成较好的色调对比。画面虽然简单,却表现出了大与小、斜与正、厚重与嬴弱、近与远等诸多元素。画面格外简洁,特殊的构图给观赏者一种直觉冲击。小树能够生长在这种贫瘠的土层中,讴歌了生命力的强大和适者生存的哲理。这种大胆取舍的构图形式以及内涵的营造的确需要勇气。3.彰显节奏,富于变化。摄影节奏主要是指画面中某些色彩、光影反复出现,形式新颖的表现方法。风光摄影不仅需要展示出景色的秀丽,而且需要突出画面中线条的诱人魅力,通过对线条组合变化带给观赏者一定的美感。线条的表现力重点是通过某些节奏来实现的。例如:画面中表现的主要是海水养殖场竹筏子的光影。横竖线条以及矩形都在反复初出现,从而形成了有规律的光影变化。在竹筏子光影中一个工人正在操作,而且处在最佳趣味中心点上,更能引起视觉美感。四、准确摄取日光下的风光拍摄风光作品大多是在日光条件下进行的,此时,景物的色调显现得格外真实,光线便于控制,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拍摄。由于季节的差别,光线的强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光线照射的角度也有许多不同,因此,拍摄起来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如何利用好光线,安排好构图和控制好色调的对比。 1. 利用侧面光拍摄风光 日光下用侧面光拍摄风光作品时,如果暗部景物的面积较大,应该主要考虑较暗景物进行测光,必要时略增加半挡至一挡的曝光量以保证暗部景物的层次;如果亮部景物的面积较大,则以亮部景物进行测光,必要时略减半挡至一挡曝光量以避免亮部曝光过度并保留应有的质感。例如“高原风云”这幅作品 。 该作品由于运用了侧面光使丘陵和山脉、云层明暗分明,增强了景物的立体感。适当减少了曝光量,压暗了天空的亮度,突出了雪山的侧面光效果。使用三脚架,镜头80毫米,光圈 F 22,速度1/125秒。再例如:侧面光是雪乡这个画面里雪具有了较好的层次感,近处雪的质感比较好,整体画面避免了死白一片,炊烟轮廓比较明显。侧面光较大场面的风光照片,是风光摄影中最常用的最佳光线之一。镜头28毫米,F16光圈,速度1/250秒(拍摄雪景时需要适当增加曝光量,否则,雪景会呈现一片灰色调,不够明亮)。2.利用逆光拍摄风光 利用逆光进行风光摄影往往可以得到极具魅力的作品,较多的摄影家热衷于利用这种光线进行风光摄影。在这种光线条件下可以使某些半透明的物体如树叶、冰凌、水滴等显得格外亮丽,尤其是表现秋天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树叶时,其颜色会更加鲜艳夺目,景物的轮廓也更加清晰。只是明亮的景物与最暗的景物的反差几乎达到了无穷大,使得曝光变得更加难以控制。此时,拍摄风光作品一是要努力控制好取景器中景物的范围,不宜使景物的反差过大;二是要以大面积的景物的测光值进行曝光组合;三是由于镜头基本是正对着阳光投射的方向来拍摄,一定要使用遮光罩,防止阳光直射镜头,否则,会在画面上产生干扰的光晕,控制得好画面就引人入胜了。例如“运输线”这幅作品。 “运输线”拍自青海。高原上云层很厚,高海拔公路路上,运输线上车辆络绎不绝。运输车的色调与山、树的色调很接近,由于使用了逆光拍摄,使公路、运输车从接近的色调中分离出来了。云层也展现出了明显的立体感。焦距200毫米,F11光圈,速度1/120秒(三脚架)。3. 利用顶光拍摄风光 顶光拍摄风光作品时容易使画面显得平淡,但并不是绝对的。顶光条件下,灰色调的景物显得明亮,可以改善光比;云雾下面产生的阴影可以活跃画面的影调;水中映出蓝天的色调更加强烈;整体画面的反差更加突出,这些因素有助于风光摄影。只要构图合理,运用好光线,拍摄的作品同样令人赏心悦目。例如“壶口瀑布”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拍摄自壶口瀑布。中午时分,由于地表与高空气体的温差加大,黄河水流速极快,右侧溅起了雾气。躲开阳光直射的水平面,选择稍有侧面光的角度,对中间部位侧光,画面并没有一片死白,较好的表现出了壶口瀑布汹涌澎湃、气贯山河的气势。200毫米,光圈F 11,速度1/250秒。4. 利用晨光拍摄风光 利用晨光拍摄风光作品所遇到的光线条件是很复杂的,既可能遇到雨天、雾天,又可能遇到其他特殊天气。因此,应从天气预报中预知天气状况。最好选择前一天晚上下雨,第二天转晴时的晨光,这时大气中的灰尘极少,透视度极强,云层变化丰富,拍摄出的作品具有清新透彻之感。 利用晨光拍摄风光作品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突出晨光的特点,使彩色照片色调饱和,黑白照片反差适中。想利用晨光拍摄出好的风光作品,往往需要较早地赶到拍摄地点,等待朝阳的出现。例如 “牛心山晨色”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拍自于祁连山主峰牛心山下。清晨,风高云涌,变化万千,当第一缕阳光刚刚投射到牛心山顶峰,天空的反射光映亮了部分景物时,恰巧天空变化的云层也出现了放射状态,几头牛漫步到了画面合适的位置。 为了突出高空的云姿,选择了竖画面构图。该作品所表现的云层很有气势,空圹的原野上由于有了牛而显示了人文生机,由于下部景物较暗,犹如一个大的三角形稳定了画面。镜头28毫米,光圈 F 16,速度1/60秒。5.利用散射光拍摄风光 散射光是光线在经过折射或者漫反射而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利用散射光拍摄风光时光线比较柔和,适合于拍摄质感较强的景物,如海洋、沙漠、冰雪等等。拍摄以冰雪为主体的风光时,雪的反射光比较强,散射光恰恰有利于表现冰雪的质感。实践证明,比届时测光值减少一挡至两挡曝光量,所拍摄的雪景可以避免曝光过度,雪的质感更强,并能够达到较好的色彩饱和度。例如“雪乡”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拍摄于东北的雪乡摄影基地。这里是一个林场,房屋与栅栏以及松林都很有特色,尤其这里的雪下得比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黏度,在风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该作品由于利用了散射光进行拍摄,使白雪产生了一定的层次,有了质感,景深具有了一定的透视感。画面构图疏密有致,体现出了东北林场雪后的独特景观。镜头28毫米,光圈16,速度1/125秒。6. 利用混杂光拍摄风光 这幅作品拍摄于东北的雪乡摄影基地。这里是一个林场,房屋与栅栏以及松林都很有特色,尤其这里的雪下得比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黏度,在风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该作品由于利用了散射光进行拍摄,使白雪产生了一定的层次,有了质感,景深具有了一定的透视感。画面构图疏密有致,体现出了东北林场雪后的独特景观。镜头28毫米,光圈16,速度1/125秒。6. 利用混杂光拍摄风光 当两种以上的复杂光线特别是色温差别较大的多种光线交杂在一起时,可以理解为是混杂光。比如,日光与人造光交织在一起可以形成混杂光,阳光透过云层空隙产生的直射光与云层产生的散射光以及地面大面积的水面的反射光交织在一起也可以形成混杂光。遇到这种复杂的光线时,往往令摄影爱好者一筹莫展,拍摄出的作品不是反差过大就是色调昏暗。 实际上,恰当的利用好这种光线可以产生较好的透视感,也可以给人带来变幻莫测的悬念,作品别有意境。遇到混杂光时,测光应该以画面中大面积景物的亮度为主,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半级至一级曝光量,好处是可以避免天空曝光过度,还可以使某些景物形成剪影效果。如果在镜头前加上UV镜或者中灰镜,既能够减少镜头凝水,又能够加大景物的反差,增强景物的透视感。例如“凌云飞渡”这幅作品。这幅摄影作品拍摄自峨眉山顶峰。这里山高林密,浓云翻滚,雾霭萦绕,云雾的快速变化是直射的阳光忽隐忽现,于是,躲开阳光直射的部分景物,以大面积的云雾为测光的依据,将近处山石作为近景,凌空摇曳的缆车与钢丝绳置于画面正中,缆绳的另一端伸向远方,盘旋着的几只雄鹰成了画面的点睛之笔,令人产生了不知对面山峰有多远的悬念。镜头28毫米,光圈F 11,速度1/30秒。7. 利用特殊光线拍摄风光 在风光摄影过程中无法挑剔天气的变化,摄影师经常遇到蒙蒙细雨、大雪纷飞、雷电交加以及沙尘暴等天气。在这种特殊光线条件下,摄影者往往感到欲拍不能,欲罢不舍。实际上,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充分发挥摄影技术潜能,也可以拍摄出理想的风光摄影作品,有些作品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首先,在这种雨雪天气条件下光线较暗,可以适当增大光圈或者提高感光度,努力提高快门的速度。其次,必须用雨具保护好照相机。第三,注意在画面当中安排一些色调明快、反差较大的景物,避免画面一片灰暗。例如“绝色桂林”这幅作品。 这幅作品拍摄于蒙蒙细雨笼罩下的桂林漓江。当时光线不是太好,作者又是身在航行中的船上,但仍感到良机不可错过,只好选择在船的左后侧为拍摄点。当船左转弯时,航速降到了最低,只有这个位置显得相对静止,作者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一美景。C形构图将视线引向远方,江上的两只小船点睛般地增加了画面的情趣。镜头35毫米,光圈F 8,速度1/60秒。5、 巧妙摄取夜景风光夜晚拍摄风光作品与日光下拍摄风光作品在运用摄影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夜晚光线较暗,色温较低,测光、测焦都有一定的难度,曝光时间较难掌握。光圈过大影响景深,光圈过小容易产生倒易律失效等等。因此,夜间拍摄风光作品时重点在于掌握好曝光量、景深和控制好画面色调的饱和度。拍摄时,由于需要进行长时间曝光,所以必须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最好使用快门线,一般情况下尽量使用广角镜头,并且使用中小光圈以便扩大景深和展示宽阔,同时还应该选择较高的拍摄点。1. 单次曝光拍摄夜景风光 拍摄夜景风光大多采用一次性曝光。由于光线较暗,曝光时间较长。一次性曝光的优点是照相机不容易产生晃动,拍摄的景物清晰,只是测光与曝光都要准确,使主体景物色彩还原饱和。单次曝光拍摄夜景尽量不要用自动挡快门拍摄,否则,会丢掉许多暗部的层次,并造成整体画面曝光不足。也不要过度提高感光度,以免出现噪点。有时可以使用预升反光板的方法,以便减少震动。曝光量的多少与景物的明暗程度、距离远近以及胶片感光度高低、光圈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例如“香港夜色”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拍摄于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港。雨后的城市上空仍然有雾气萦绕,被城市灯光映亮的天空有了一定的层次变化,远处的楼影灯光若隐若现。拍摄时,使用广角镜头使景物开阔;小光圈使景深理想;长时间曝光使色调饱和,画面较好地记录了近、中、远景较多的信息,特别是淡淡的云雾丰富了天空的层次,两个楼顶发光点基本处于黄金分割点的最佳趣味中心。前景树木虽然处于暗处,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层次。镜头28毫米,光圈F 16,速度5秒。 2. 两次曝光拍摄夜景风光 在夜晚拍摄地面景物时往往感到天空比较空旷,需要增加云层、月亮、礼花等等来丰富画面。可是,由于月亮与地球运动速度不同步,曝光时间较长会使月亮严重变形,月亮在画面上的影像也显得很小。在拍摄楼宇时,由于楼宇的轮廓线与背景色调接近,需要强化楼宇的轮廓,此时,两次曝光就成了解决问题绝妙的方法。夜间光线很暗,尽管有时遇到皎洁的月光,用肉眼看起来似乎景色很明亮,拍摄后却往往失败,这是由于人眼瞳孔在黑暗中得到放大造成的错觉。因此,在月光较明亮的夜晚也需要用较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例如“寂静的原野”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拍摄于祁连山下的一片麦田。在日落之后进行首次曝光,表现出秋收后晾晒着的麦堆以及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但是,由于天空过于平淡,画面索然无味。 于是,决定当月亮高悬时,进行第二次曝光。将镜头调至中焦,将月亮放在天空合适的位置,使用二次曝光钮。也可以分别拍摄两张底片,通过叠放来完成。如果通过电脑制作一轮明月就更加简单了。首次曝光,镜头28毫米,光圈 F11,速度4秒。第二次曝光,镜头80毫米,光圈F8,速度1/125秒。 3. 多次曝光拍摄夜景风光 6、 拍摄夜景风光采用一至二次曝光仍不能够满足画面构图及信息量的需要时,可以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比如,当航船、汽车数量少时,只能在画面上留下稀疏的线条,只有通过多次曝光才能使画面更加靓丽。有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丰富的云层,也往往用这种办法来解决。例如“雨后莱茵河”这幅作品。这幅作品是冒着零星小雨拍摄的德国法兰克福城市的夜景风光。大雨过后,仍有零星小雨时,空气清新,透视度较好,莱茵河周边一片靓丽,只是马路上车辆较少。当时,天空的云层在不断地变化,很难与地面上灯火通明的景物形成呼应。首次拍摄时天空的层次不够理想,马路上也是一片昏暗,景色较为单调。 用多次曝光的拍摄方法,使移动的云层在天空中留下了奇妙的色彩效果,出现了多种色调,丰富了画面,由于落日余辉的反射,地平线上出现了少见的光晕,云层边际也出现了放射性效果。作品不仅表现出了夜间高楼大厦的靓丽,而且由于采用了多次曝光,使汽车的灯光照亮了岸边的街道,烘托出了城市的美丽与勃勃生机。镜头16毫米,光圈F11,2次曝光,每次5秒。 5、 晨暮光拍摄风光作品6、 遇到不是很强烈的明暗对比、高亮点比较多时,更需要兼顾画面暗部的层次进行测光。这种测光既需要考虑地面景物的层次,也需要照顾到云层的层次。拍摄效果是画面总体反差适中。7、 例如下面这幅风光作品:对这幅画面进行测光同样可以有许多部位。如果对画面周边测光,按动快门时相机移动较大,确定测光部位在画面中心偏右的位置自然方便多了。拍摄数据:镜头24毫米;光圈F11;速度1/30秒;ISO200。因此,控制好晨暮光需要注意:1、根据光线状况找准测光点;2、考虑到较暗处景物的层次;3、明暗反差尽量不要过大;4、处理好近中远景的透视变化。如果将太阳摄入画面,测光、曝光难度要大一些,搞不好,画面一塌糊涂,景物几乎是剪影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当时光线强弱具体情况,适当减少0.5-1个EV值,保证天空不至于过亮,地面景物尚有一定层次。例如下图:以小树的边缘(黑白交界处)作为测光点,兼顾了晨光的亮处以及河岸边较暗的草坪,远处的山影也依稀可见,画面反差较为适中。太阳也没有过曝。拍摄数据:镜头24毫米;光圈F8;速度1/250秒;ISO200。 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大地上的景物完全处于暮色光的笼罩之下。此时,适合于选择有较大水面的场景拍摄剪影风光,好处是可以将天空的云霞倒映在水面上,避免大地一片黑暗。为了保证较好的景深,应该选用较小的光圈,如果想提高快门速度,可以使用感光度较高的胶片或者将数码照相机的感光度提高,最好借助于三脚架进行拍摄。例如”能源”这幅作品。落日余晖映红了天空,高压线的铁塔巍峨耸立,黄河大桥横贯画面,景色绚丽壮观。将数码照相机的感光度调高到ISO 400,完全靠手持照相机,平移地进行了拍摄,保证了拍摄效果。镜头120毫米,光圈F8,速度1/250秒。以上都是用我自己拍的片子进行讲解,片子质量不一定好,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下面发一些作品以供参考。摄影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