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16).docx
-
资源ID:1688743
资源大小:187.45KB
全文页数:9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16).docx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系文件 ZNJC/CP(01-32) 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程 序 文 件PROCEDURE DOCUMENT 发行版本: 2/0控制状态:发放序号:持 有 人:2016年3月20日发布 2016年3月20日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发布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程 序 文 件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1页文 件 号:ZNJC/CP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颁布令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颁布令为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以下检测“检测公司)质量控制活动的法律效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质量手册的要求,编制了程序文件(2016第02版)。程序文件阐述了检测公司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和控制过程,规定了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目的、目标、范围、职责、程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规范性文件。检测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总经理:年 月 日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1页文 件 号:ZNJC/CP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修改页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版次号章节号修订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实施日期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2页文 件 号:ZNJC/CP-00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程序文件目录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序号文 件 编 号文 件 名 称1ZNJC/CP-01人员管理程序2ZNJC/CP-02人员的教育、培训程序3ZNJC/CP-03检验检测区域控制程序4ZNJC/CP-04检测测量设备使用维护程序5ZNJC/CP-05检测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程序6ZNJC/CP-06检测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程序7ZNJC/CP-07标准物质校准管理程序8ZNJC/CP-08保证检验检测活动诚信程序9ZNJC/CP-09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10ZNJC/CP-10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11ZNJC/CP-11合同评审程序12ZNJC/CP-12检测分包控制程序13ZNJC/CP-13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14ZNJC/CP-14服务客户程序15ZNJC/CP-15投诉、申诉处理程序16ZNJC/CP-16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17ZNJC/CP-17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8ZNJC/CP-18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9ZNJC/CP-19记录控制程序20ZNJC/CP-20内部审核程序21ZNJC/CP-21管理评审程序22ZNJC/CP-22检验检测方法使用和确认程序23ZNJC/CP-23特定方法开发确认程序24ZNJC/CP-24测量不确定度应用评定程序25ZNJC/CP-25数据控制程序26ZNJC/CP-26抽样程序27ZNJC/CP-27样品管理程序28ZNJC/CP-28质量控制程序29ZNJC/CP-29能力验证程序30ZNJC/CP-30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程 序 文 件第2页 共2页文 件 号:ZNJC/CP-00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程序文件目录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31ZNJC/CP-31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程序32ZNJC/CP-32安全作业和环境保护程序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5页文 件 号:ZNJC/CP-01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管理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1.目的 检测公司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公司人员管理。 3.职责 3.1经理负责人员的聘用。 3.2质量主管负责各个岗位人员工作的监督。 3.3全体员工按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检测工作。4.程序 4.1人员岗位要求 4.1.1总经理 4.1.1.1具有大学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4.1.1.2实行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4.1.1.3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4.1.1.4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4.1.1.5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4.1.1.6 按客户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 4.1.1.7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4.1.1.8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1.1.9有人事任免权,对检测人员有奖励和处罚权,对人员、资金和资源有调配权。4.1.2实验室主任 4.1.2.1由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精通本专业检测业务和技术、熟 悉业务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4.1.2.2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本科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4.1.2.3负责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按照要 求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对检测样品要检查、确认和准备;保证检测人员 持证上岗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检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要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5页文 件 号:ZNJC/CP-01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管理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求。 4.1.2.4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4.1.2.5负责对抱怨的处理及偏离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4.1.2.6负责组织编制检测细则、验证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保管本室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标准、规程和细则。 4.1.2.7参加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完成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4.1.2.8参加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4.1.2.9做好本部门的内务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检测和规范操作。 4.1.2.10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4.1.3 技术负责人 4.1.3.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1.3.2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 4.1.3.3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 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 作、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4.1.3.4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 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4.1.3.5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4.1.4质量主管 4.1.4.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1.4.2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4.1.4.3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4.1.4.4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4.1.4.5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程 序 文 件第3页 共5页文 件 号:ZNJC/CP-01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管理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的相关程序。 4.1.4.6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4.1.4.7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4.1.5办公室主任 4.1.5.1由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熟悉业务管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 4.1.5.2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管理体系文件,全面完成本室负责的各项工作及 管理体系运行负责和涉及的各项工作。 4.1.5.3完成检测公司事务性工作,完成总经理交给的临时工作。 4.1.5.4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4.1.6监督员 4.1.6.1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标准和方法,了解检测过程和检测目的,懂得评价检测结果。 4.1.6.2负责检测工作的日常监督,对从检测活动开始至检测结果报告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报告质量主管,并做好记录。 4.1.6.3对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1.7内审员 4.1.7.1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必须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4.1.7.2审核员参加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要尊重事实、不屈服于压力、不迁就任何需求, 认真填写不符合项报告。 4.1.8检测人员(包括 现场检测人员) 4.1.8.1检测人员须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检测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和持证上岗,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岗位培训项目相符。 4.1.8.2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检测工作管理程序和现场检测管理程序,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4.1.8.3认真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按照规定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运算、修约和处理,检测记录字迹清晰,数字准确无误,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 4.1.8.4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其性能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使用前后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及时报修。4.1.8.5管理和维护检测环境,使其达到标准的控制要求。 4.1.8.6参加管理体系要素在部门的运行,执行要素涉及相关程序。 4.1.8.7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程序,或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程 序 文 件第4页 共5页文 件 号:ZNJC/CP-01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管理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1.9文档管理员 4.1.9.1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 4.1.9.2对外来技术文件进行登记、编号、发放、控制和管理。 4.1.9.3管理检测标准和方法档案、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档案、质量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和人员技术业绩档案。 4.1.9.4对检测公司使用文件的有效性负责,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 4.1.9.5负责资料的清洁完整,做好资料的防火、防霉、防虫蛀等工作。 4.1.10设备管理员 4.1.10.1执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程序和量值溯源程序。 4.1.10.2负责新购和修复后的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降级和报废及更新等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消耗品目录及档案。 4.1.10.3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和统计,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 4.1.10.4有权制止违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程序和量值溯源程序的行为,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的溯源性负责。 4.1.11样品管理员 4.1.11.1执行样品管理程序,作好样品管理工作。 4.1.11.2负责常规合同评审,确认客户的要求。 4.1.11.3负责样品的检查、接收、登记、编号、标识和下达检测任务,办理相关手续。 4.1.11.4监督样品的制备和传递,按照检测样品的要求对检测样品进行管理。 4.1.11.5妥善保管接收的样品和留存的样品,对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 4.1.11.6对客户提供的样品和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4.1.12报告审核和签发人 4.1.12.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掌握的质量管理 程序、签字领域的标准和方法、报告签发程序;对检测结果的有正确的判断力;熟悉计量认证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4.1.12.2执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审核和签发授权范围内的检测报告。 4.1.12.3对检测报告的完整性、检测依据和检测结论的正确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对审查结论负责。5.能力控制 5.1综合部根据检测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状况,制定从事管理、技术和关键支持人员岗位职程 序 文 件第5页 共5页文 件 号:ZNJC/CP-01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管理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责。 5.2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试合格。 5.3从事操作专门设备、采样、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和批准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经过培训取得资格后,持证上岗。 5.4对检测报告提供意见和解释人员,须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评价认可,经理授权批准。除具备相应资格、经验和检测知识外,还需具备:被测样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知识,使用和预期使用方法有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对有关样品或产品正常使用时出现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判断知识。 5.5试用期、见习期检测人员上岗前由综合部组织拟使用科室对其培训,合格后上岗,并由质量主管安排质量监督员或相应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跟踪和监督,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5.6从事特定岗位人员,需持不同规定的资格证书(如法定的、特殊技术领域的等), 综合部列入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其持证上岗。6.岗位登记 6.1所有岗位人员均需填写员工履历表,综合部派专人管理人员档案,专人专档,档案中需存放人员证书复印件。 7.记录 7.1员工履历表 7.2人员岗位能力确认表 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2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的教育、培训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1.目的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持续满足公司检测工作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特编制本程序。2.范围适用于公司在编人员,包括签约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3.职责3.1总经理:3.1.1组织制订员工培训规划;3.1.2审批员工年度培训计划;3.2技术负责人:3.2.1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3.2.2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及考核。3.3各部门负责人:3.3.1协助技术负责人实施人员培训和考核;3.3.2提出本部门培训需求,根据本部门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培训;3.4文件档案员:3.4.1建立员工技术档案;3.4.2归档保存员工培训和考核记录。3.5技术负责人应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程序4.1制订培训计划4.1.1总经理根据本公司专业发展需求,制订公司人员培训规划;4.1.2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人员的技术能力做出分析,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的实际能力在每年年初提出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科目和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对象,授课教师和考试方式等,报经技术负责人审核;4.1.3技术负责人组织汇总各部门上报的培训计划制定本公司员工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4.1.4制订培训计划时应把握以下时机:4.1.4.1总经理制定员工培训规划后;4.1.4.2调入员工上岗前;4.1.4.3 仪器设备更新投入使用前;4.1.4.4执行新标准或新方法之前;4.1.4.5开展新项目之前;程 序 文 件第2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2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的教育、培训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1.4.6 由于员工技术缺陷形成质量隐患或造成检验事故后;4.1.4.7法律或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时;4.1.4.8临时聘用检验人员后。4.2培训的组织实施4.2.1综合室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在培训前将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安排通知到应参加人员,协助落实相关需求,提供培训活动的签到表,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内容、主讲教师、参加人员等。4.2.2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在“质量活动/员工培训签到表”上签到。如不能参加,应事先请假并说明理由,经技术负责人批准。4.2.3如培训计划有调整、增加或改变,主办人应事先报告技术负责人,得到其批准;综合室应负责对原培训计划进行更改。4.2.4技术负责人应积极支持工作人员参加外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4.1.6技术负责人应责成有关检验室负责人对临时聘用的检测人员或辅助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4.3培训效果的考核、监督4.3.1综合室负责检查培训的效果,并将检查结果报告技术负责人;4.3.2技术负责人组织培训效果的考核。考核方式可灵活多样,如采用理论知识考卷或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方式;4.3.3每一位员工的考核都应详细记录,并给出评价;4.3.4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员工培训考核结果适时出具培训证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对没有达到培训目标的员工,技术负责人应再次安排培训和考核。如仍达不到要求的,由技术负责人提请总经理对其工作另行安排。4.3.5对临时聘用的检测人员或辅助人员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其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准予有限制上岗。4.3.6技术负责人每年底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公司当年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其有效性,并将总结报告报总经理,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如不能按计划实施或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4.4员工技术档案的建立4.4.1 综合室负责组织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的收集、存档;4.4.2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综合室做好员工培训记录的收集,主动将个人手中保存的培训资料(或复印件)及时交资料员存入员工技术档案,4.4.3办公室负责建立本公司技术人员个人技术档案,以证明其技术经历和作业能力。技术档案包括:程 序 文 件第3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2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人员的教育、培训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4.3.1技术人员个人履历表;4.4.3.2学历、学业证明;4.4.3.3职称证明;4.4.3.4专业技术能力资格证明;4.4.3.5各种培训证明;4.4.3.6公司授权或任命的证明;4.4.3.7技术业绩的证明;4.4.3.8突出业绩或重大不良工作的记录;4.4.3.9其他有必要的证明。4.4.4个人技术档案由资料管理员保管,直至该员工离开本公司。5.记录1. 技术人员个人履历表2. 质量活动/员工培训签到表3. 年度人员培训计划表4. 质量活动/员工培训表5. 员工技术培训申请表6. 员工技术培训考核登记表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3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验检测区域控制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1.目的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和检测工作的有序、正常进行,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保证环境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有良好的内务管理,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对设施的配备、检测环境条件的设定、监控和记录、检测区域和内务管理做出规定。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实验室设施和环境的控制及内务管理。 3.职责3.1 实验室负责设施和检测场地及能源、照明、采暖和通风的提供、维护。3.2 实验室3.3负责检测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4.工作程序4.1检测员根据工作需要提出设施及其配置要求,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实验室主任批准,由实验室组织实施。实验室应对所配备的设施及环境条件应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监控。4.2 检测环境条件的识别和设定4.2.1 实验室根据检测标准、设备说明书、样品要求和周围环境情况识别并设定检测区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并提出必要的设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依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的规定组织实施。4.2.2 实验室根据检测工作流程、人流、物流,正确、合理布局设备设施,以保证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4.2.3实验室在设备设施配置与布局完成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其环境条件的效果进行鉴定,并予以记录。4.3环境条件的监控与记录4.3.1测试人员应熟悉检测环境条件,正确使用设施,并要确保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达到规定要求;4.3.2测试人员在检测前应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当环境条件达到规定要求后方能操作设备,并作记录(环境条件记录表和原始记录中);当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如通过有关部门修理、更换、增添设施,或选择合适的环境,措施无效时应停止检测;4.3.3环境条件无自动监控与记录的,检测过程中应由测试人员监测与控制,检测结束后应复查环境条件,并予以记录;4.3.4 检测结束后如发现检测环境失控,应向实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报告,由实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评审检测结果,必要时重新检测。4.4 检测区域的管理程 序 文 件第 2 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3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验检测区域控制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4.1公司将检测区域与非检测区域严格分离;4.4.2检测区域应有警示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和使用检测区域;4.4.3检测区域必须保持整洁、整齐, 不得堆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用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方;4.4.4 检测区域不准吸烟、吐痰、乱丢杂物,不得做与检测无关的事,不得私增电器线路;4.4.5检测区域应设有必要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应放置在固定场所,并保持有效,有关人员应熟悉使用方法。下班时应切断总电源,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工作;4.4.6设备运行中应有人值守;4.4.7客户代表可在实验室人员陪同下参观其送检样品的检测,但不得接触与其无关的样品、资料和进入其他检测区域。4.5 相邻区域不利影响的隔离当检测场所相邻区域内的工作对检测有不利的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予以消除,使之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当隔离措施不足以消除不利影响时,应停止检测,待不利影响消除后检测,或采取交叉检测的方法避开影响。4.6 内务管理由实验室负责本部门内务管理。确保实验室所有场所环境整洁、工作有序、文明高效、安全舒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由技术负责人牵头,定期组织实验室各项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实验室应与供电、供水建立信息联系,并作好预防突然停电、停水等的应急措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4.6.1卫生管理4.6.1.1实验室要做到文明卫生、整洁有序,检验场地、仪器设备及器皿、工作台以及辅助设施应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有序。4.6.1.2仪器设备安装应便于维护,电气线路的布局应安全合理,通风、采光、照明、采暖等应适应检验工作要求。4.6.1.3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检验无关的活动,与检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物品应移出检验室。4.6.1.4检验完毕,应及时清理检验现场。每天对室内卫生进行清扫,周末和月末对实验室内外进行彻底清扫。4.6.1.5实验室的个人办公桌、用具柜内应摆放整齐,不得乱放杂务。4.6.2危险品的管理4.6.2.1危险品系指强酸、强碱、易燃易爆物品。4.6.2.2危险品的领用和保管由专人负责,并办理领用手续,保管室内应配有消防器材。有毒药品应放在保险柜内,并有明显标志。4.6.2.3危险品在使用时,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佩带必要的防护用品。程 序 文 件第 3 页 共3页文 件 号:ZNJC/CP-03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验检测区域控制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6.3检验废弃物的处理4.6.3.1检验废弃物的处理要符合国家环保法的规定。4.6.3.2化学分析检验后的废酸和废碱要进行酸碱综合,稀释完毕才可排放。4.6.3.3物理检验的废弃物,要按照规定地点排放,不许随意丢弃。4.6.4防火4.6.4.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合理放置。检验人员要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经常检查消防设施,使之处于良好状态。4.6.4.2电气设备应有接地线和保险开关,工作结束后要切断电源。4.6.4.3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操作和防火的教育。5.相关程序5.1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6.质量记录6.1实验室温、湿度记录表6.2内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表程 序 文 件第1页 共4页文 件 号:ZNJC/CP-04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测测量设备使用维护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1.目的为确保设备在检测时的准确度,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对设备的配备与购置、标识、使用、维护、保管、降级与报废做出了规定。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实验室所有在用的检测设备的控制。 3.职责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状态标识管理及设备的维护保养、保管及档案管理。3.2检测员负责设备使用前、后的检查及使用中的维护保养。4.工作程序4.1 设备的配置4.1.1设备管理员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提出设备购置申请,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上报公司办公室负责采购。大型设备在购置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其先进性、可靠性、成熟性和经济性进行充分地论证;4.1.2新购置的设备由管理员会同使用人开箱检查,如无缺件或损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调试,检查、验收情况记录在设备验收单上。 4.1.3经验收合格的设备由管理员登记、编号并移交实验室。4.2 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贮存4.2.1设备的使用4.2.1使用人应根据设备的保管知识和环境要求,妥善保管好设备;4.2.2测试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后,应检查其校准状态及功能,并作好记录,当在设备校准状态符合规定要求并正常时方可使用;4.2.3操作应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或说明书的规定;4.2.4检测过程中发生设备异常情况时,须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记录情况,同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2.5使用人应按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规定及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4.2.2 设备的维护保养4.2.2.1使用人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状态完好;4.2.2.2入库设备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规定维护保养。4.2.3 设备的贮存所有在用的检测设备应按其说明书的规定,保证其有适宜的存放环境条件,设备管理员应不定期进行检查,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报告质量主管进行处理。4.2.4设备的封存和启用程 序 文 件第2页 共4页文 件 号:ZNJC/CP-04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测测量设备使用维护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4.2.4.1当设备停止使用的时间预计要超过标准周期时,可在设备的校准周期内由设备管理员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表”,经使实验室主任签字、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将设备挂标识牌后封存。4.2.4.2封存的设备要启用时,同样要由设备管理员填写“设备封存/启用申请表”,经批准后才能启用。如已过了校准期,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4.2.4.3设备管理员负责建立“设备台帐”。4.3 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置4.3.1 偏离校准状态的界定下述条款之一成立即视为偏离校准状态:4.3.1.1发生故障,已经损坏;4.3.1.2过载或误操作;4.3.1.3显示的结果可疑或不正常;4.3.1.4检定/校准表明功能有缺陷;4.3.1.5超过了规定的检定/校准的有效期或经检定/校准不合格;4.3.1.6证明其合格状态的标记无法辨别等。4.3.2 偏离校准状态鉴别的途径4.3.2.1通过测试人员对设备每次使用前后的检查,鉴别有无偏离校准状态的情况;4.3.2.2通过质量主管/质量监督员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发现或追溯使用的设备是否偏离校准状态;4.3.2.3通过内审鉴别有无偏离校准状态的情况;4.3.2.4通过期间核查。4.3.3 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4.3.3.1发现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粘贴“停用”标识,并在设备使用记录中记载;4.3.3.2由发现人填写不合格报告交质量主管;4.3.3.3质量主管应组织有关人员,必要时会同技术负责人,分析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直接原因、失准程度和对过去的检测所造成的影响,评审不合格严重程度,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记录;4.3.3.4对不合格设备进行的检测追踪,当有充分证据证明,设备失准后没有给正在进行或此前进行的检测带来影响,或根据分析结果,不合格设备虽然示值超差,但其实际测量结果仍不超过被测量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可不采取跟踪措施。当评审结果表明该设备的测定结果出现明显的误差风险,质量主管应组织人员对已测数据重新确认,并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如涉及检测报告的正确性,应书面通知相关的所有客户,专函致歉,并对此事作重大事故处理,包括重新出具新报告追回原报告,并向用户致歉、赔偿损失等。偏离校准状态的设备的处理意见经质量主管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责任人执行,程 序 文 件第3页 共4页文 件 号:ZNJC/CP-04第2版 第0次修订主题:检测测量设备使用维护程序颁布日期: 2016年3月20日质量主管跟踪检查。具体操作执行不符合检测/校准工作的控制程序的规定。4.3.4 偏离校准状态设备的处置对偏离校准状态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4.3.4.1修理、调整、保养 4.3.4.1.1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下降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或设备管理员汇报。4.3.4.1.2实验室主任或设备管理员立即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故障存在,通知使用人员办理送修手续。4.3.4.1.3使用人员填写“设备送修单”,经技术负责人签署意见,将待修的设备与送修单交设备管理员。4.3.4.1.4由设备管理员安排送修。4.3.4.1.5修好后,经检定(不管是否在检定周期内)合格的仪器、由设备管理员通知使用部门可继续使用。4.3.4.1.6接收人员在送修单上填写接收情况。4.3.4.2降级或限制使用4.3.4.2.1设备经修理、调整、保养,仍达不到原检测精度的要求或原有的技术性能,但根据检测/校准结果,表明在某一测量范围或某一检测项目的技术性能(量程或准确度)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应予降级,限制其使用范围;4.3.4.2.2设备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