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docx
一. 最佳答案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实现。这一体系的实现有赖于七大重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好从组织制度和思想三方面来抓。 (一)组织方面:要注重辅导员、班主任环节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必须选择素质水平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具有较强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充当。同时要注重辅助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和他们自身良好诚信形象的“榜样效应”,从而有力地带动同学。(二)思想观念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要把诚信作为高校和学生行为的基本规范,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位,将诚信视为一种文化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发扬。(三)制度方面:1、完善高校规章制度。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3、将学生的诚信纳入学生的考核中去。 二.诚信品质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现在缺乏的就是诚信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恰恰在此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不断警戒我们要好好学习可是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现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其他人性的善良之至不管 我们的言行我们的素质我们的修养我们的道德何在?公交车上我们看到老弱病残者是否主动让位?大马路上,公园里我们是否做到了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我们是否做到了孝顺父母?对待他们,为人处事我们有是否做到了诚诚恳恳?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否伸出了援助之手?要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诚信,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国的传统美德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句名言警句! 三.晕倒!不过,我也是法律专业毕业,我来说说我的答案。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更应以诚实守信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不仅表现在学习中求真务实,不抄袭不作弊,制作就业简历不夸大不掺假,也表现在生活中,珍惜个人的良好社会评价和荣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将诚实守信的品质精神,传递给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服务社会,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鉴别和防范他人不良企图。 四.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作者:孙雷 时间:2007-4-28 点击:6396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眼下,在全国很多高校里,诚信缺失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如何帮助这些还未长大成型而又即将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大学生们树立诚信意识.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的要求,容易被公民所接受和认同。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学校德育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对少数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与引导,对不诚信道德开展批评与帮助,制止不诚信的“两种语言系统”现象在学校生活的其它领域进一步蔓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伦理以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诚信观念新颖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但是,网络伦理是一种虚拟伦理,具有“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学生网上的交流与沟通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因而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可以做出许多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表现出与现实社会诚信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这对缺乏分辨力、判断力的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也产生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青年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 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树立学生是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主体的观念。 其次,深化诚信道德体验教育。 第三,形成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 第四,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 第五,以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如果把诚信协议书和加修“诚信课”两个结合起来,诚信的“前门”、“后门”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的诚信意识何愁建立不起来,社会的诚信何愁不能确立? 诚信的预置和后补都有积极意义,请大家以扶持新事物的态度,去呵护、支持这些工作创新,让它结出我们期待的“诚信果”。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在国内媒体上,“诚信”这个词是近些年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校园,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到街谈巷议,人们都在关注诚信 让人觉得它似乎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产物,一霎间成了热门话题。 甚至有人建议开设一门诚信教育课,先从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什么是诚信”开始。 (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2)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诚信品格; (3)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 (4)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监控、管理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杜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诚信?何为诚信?金钱?权力?地位?荣誉?不,都不是,它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人类有别于兽类就是人间不可磨灭的诚信,它与我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亲如一家;诚信是做人的资本,因为它是自我把握的尺度;诚信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待. 黄金屋终有一日会在风雨的洗礼中褪尽颜色,颜如玉终有一天会枯老成一副朽骨。而诚信却不,诚信它是生命的要求,历尽千年而不失生命的本色。我们诅咒那些坑蒙拐骗的人,痛恨那些造假卖假的人,鄙视那些不诚信做事的人,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呢? 尽管我们涉世虽浅,眼光虽薄,心灵虽弱,但凭着一份执著,靠着一份不辍,携着一份坚强,我们追求着一份美好的信仰,寻觅着永恒的美德,追求着一种有血有肉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诚信。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创造了,得到了,拥有了很多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物质生活经历了质的飞越。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恩,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有时候,一个人很可能代表了一个群体!很害怕有一天我们一边扇着自己的脸,还一边说不疼;很害怕有一天“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这句话会成为国际流行语。我们都不希望我们这群被称做中国人的群体,被旁人瞧不起。不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因为有我们这样的父母而感到羞愧!那么你,一个中国人,一个或迟或早,会成为孩子父亲或母亲的你今天又诚信了吗?请问心无愧地说!今天你又诚信了吗?别说这与你无关,只要你还是炎黄子孙,就挺直了腰板,让诚信成为你的身份证,让咱中国人成为诚信的代言人! 诚信是通往灵魂高贵的门,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门,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门。诚信是你流下悔恨眼泪之后的知错即改;诚信是你写下奋斗目标之后的脚踏实地;是你承诺孝敬父母之后亲手为他们端来的一盆洗脸水;是你承诺勤奋学习之后亲手为自己点燃的一支夜读的蜡烛;是你发誓远离网吧之后,第一个坐在书桌旁安心读书的星期天;是你发誓不再抄袭作业之后第一次苦思冥想皱紧的眉头 诚信是大学生的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 五.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意识 '当乐"如何树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实是一个从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教育界都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自打老师第一次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诚信教育 "首先来说说何为"诚信". 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翻译成大白话可以理解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在古代,诚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学要求为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可见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不可无信.时隔千年,诚信仍是为人品德高尚或低劣的评价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重要标准.而纵观当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现状,用“诚信危机”这四个字来形容已经不是个夸大或者说是个过分的形容或者概括.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信危机”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这方面的问题已经牵动了社会,牵动了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人格问题,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如此重大的品质问题呢?我们来粗浅的分析一下便可探知其中的,从本身上来说: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与社会阅历、责任意识、思辨,分析能力的欠缺是“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的,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社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其负面效应的影响是根源.市场经济对人性的影响显然是具有双面性的,它强化了人们的个体意识与竞争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在当今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法制尚不健全以及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受到利益的驱使,使得在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现象,使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一种道德失范的状态h。市场经济利益杠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侵蚀着那些身处社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乐"也将其魔爪伸向了纯真年幼的学生们的那边"净土"之上对在校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择等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尚为年幼的学生们的拜金主义.诚信乃至道德的沦丧也就再所难免了.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们道德方面的成长,可见如何正确的辅导并教育可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起了相当重要的因素.所以那些所谓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中,而应该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 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 想要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坐起,特别是从每个未来社会的栋梁-学生们的心中做起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你的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加强制度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专家点评:怎样树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针对诸多的争议,社会学家们又是如何看的呢?专家们认为,增强诚信及信誉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合肥学院与学生签订这样一个诚信协议实际上就是为诚信设立了一个标准,量化了守信度,是推进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值得肯定。另外,通过“诚信记录卡”将学生失信予以记录并装入档案的方式更有价值,可以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帮助大学生在未成型时建立诚信意识,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信用环境,整个社会的诚信度。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结合大学生实际,用生动的警示教育的方式,加强信用观念的教育。必须摒弃过去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用具有警示意义的例子深刻剖析现代社会不讲信用给予社会及本人带来的恶果,让学生晓以利害。 二、加强教师队伍信用建设。加强对教师甚至教授的诚信建设同加强学生的诚信建设同样重要,绝不能顾此失彼,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第一道诚信的防线。三、让诚信制度化、法制化。诚信法制化是人们议论颇多的,呼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声音很多。让诚信协议具有强大的效力,才能有效避免其流于形式。据报道,大学生抄袭、剽窃、考场作弊、欠费也是国外某些高等院校经常出现的现象,由此不少大学引入了“诚信誓言”,要求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署“诚信誓言”,做出不剽窃、不舞弊等保证,并承诺如不能遵守诺言,甘愿接受一系列惩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类“诚信誓言”具有法律效力。让诚信协议具有强大的效力,可以在取得伦理支持的同时,取得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果那样的话,诚信协议将可能承载我们更多的期待。 七.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诚信品质呢? 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实现。这一体系的实现有赖于七大重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好从组织制度和思想三方面来抓。 (一)组织方面:要注重辅导员、班主任环节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必须选择素质水平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具有较强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充当。同时要注重辅助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和他们自身良好诚信形象的“榜样效应”,从而有力地带动同学。(二)思想观念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要把诚信作为高校和学生行为的基本规范,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位,将诚信视为一种文化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发扬。(三)制度方面:1、完善高校规章制度。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3将学生的诚信纳入学生的考核中去。八.诚信百科名片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有同名电视剧诚信。目录中国人的诚信观 1. 概述 2. 诚信, 3. 诚信是立人之本 4. 诚信是齐家之道 5. 诚信是交友之基 6. 诚信是为政之法 7. 诚信是经商之魂 8. 诚信是心灵良药 9. 何为诚信 10. 历代经典论诚信 11. 名人论诚信讲诚信 诚信的准则 1. 戒欺 2. 过而能改 3. 信守承诺 4. 诚信待人 5. 言行一致你也做得到 1. 现代社会失信的思考 2. 自我修养 3. 学业 4. 诚信高考 5. 人际交往 6. 工作 7. 营商 8. 为政中西诚信两面观 1. 西方哲贤看诚信 2. 比较中西诚信之道公平-诚信-规则中国人的诚信观 1. 概述 2. 诚信, 3. 诚信是立人之本 4. 诚信是齐家之道 5. 诚信是交友之基 6. 诚信是为政之法 7. 诚信是经商之魂 8. 诚信是心灵良药 9. 何为诚信 10. 历代经典论诚信 11. 名人论诚信讲诚信 诚信的准则 1. 戒欺 2. 过而能改 3. 信守承诺 4. 诚信待人 5. 言行一致你也做得到 1. 现代社会失信的思考 2. 自我修养 3. 学业 4. 诚信高考 5. 人际交往 6. 工作 7. 营商 8. 为政中西诚信两面观 1. 西方哲贤看诚信 2. 比较中西诚信之道公平-诚信-规则展开编辑本段中国人的诚信观概述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为你一一阐释。 诚信,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 诚信是立人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齐家之道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之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 诚信是交友之基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诚信是为政之法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诚信是经商之魂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诚信是心灵良药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何为诚信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什么是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历代经典论诚信中国历代儒家经典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现摘其重要者加以阐述。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 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荀子·议兵) ·施政守信国兵必强,施政失信国兵必弱。说明诚信是治兵的根本。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 或问信,曰:不食其言。(扬雄法言·重黎) ·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信者,无伪而已。(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所谓信,就是无伪的意思。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 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 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美德,而禽兽则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就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 名人论诚信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 孔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强调人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实行。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耻于自己不能有信德,而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 刘安: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 ·应当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说明信重于能。 诸葛亮: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师表) ·不要仗持有功劳、有才能就失信于人。 王通: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周公) ·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言说也会相互信任。 程颐: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信是相通的。 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 曹端:一诚足以消万伪。(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语录) ·一个诚实的行为足以消解千万种虚伪。 编辑本段讲诚信叶千华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却结果令君大失所望。 曾一度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如今不会又失去“诚信力”了吧!尽管辞典里找不到“诚信”一词的书面意思,但并不表明它没有、不重要。这个在心里和行动中存在的东西,恐怕就只能不要去找,也不要注明和解释,它只能是人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可以说,它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事里,一但人丢掉了诚信,人性就显得可恶、可怕、可耻。本不稀罕的更稀贵了,从而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良知良心的迷失。 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 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一切都在金钱中舛误,诚信也无法逃脱被利用的命运或下场。 编辑本段诚信的准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戒欺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杨震不受四知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胡雪岩与戒欺牌匾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过而能改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 东坡悔续菊花诗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信守承诺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 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子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诚信待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破镜重圆 南朝陈国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 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编辑本段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