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阶段质量检测.docx

    • 资源ID:1687861       资源大小:809.52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阶段质量检测.docx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1·广州高二联考)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来源:学&科&网Z&X&X&K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是自发过程C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解析:有些自发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A不正确;B项不是自发过程,因该过程需外力完成;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更准确;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逐渐增大。答案:C2双选题(2012·金华检测)实验室用锌粒与2 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B改用3 mol·L1盐酸C改用热的2 mol·L1硫酸溶液D用锌粉代替锌粒解析:A项稀释该硫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项溶液中c(H)3 mol·L1,比原溶液中c(H)4 mol·L1小,反应速率减小;C项加热,D项增大固体的表面积,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大。答案:AB3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v甲(H2)3 mol·L1·min1,v乙(N2)2 mol·L1·min1,v丙(NH3)1 mol·L1·min1。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Av甲>v乙>v丙Bv乙>v甲>v丙Cv甲>v丙>v乙 Dv甲v乙v丙解析:把用三种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根据反应N23H22NH3,v甲(N2)v甲(H2)1 mol·L1·min1;v乙(N2)2 mol·L1·min1;v丙(N2)v丙(NH3)0.5 mol·L1·min1。比较得出v乙>v甲>v丙。答案:B4(2012·海门高二检测)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来源:学+科+网反应温度/来源:学科网ZXXKNa2S2O3溶液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稀H2SO4H2O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解析:D项中反应温度最高,反应物Na2S2O3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反应最先出现浑浊。答案:D5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4个实验,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快慢相同B盛有相同浓度双氧水的两支试管,一支加入MnO2放在冷水中,一支直接放在冷水中,前者反应快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下,发现强光下的浓硝酸分解得快D升高温度,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原因是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镁、铝的活泼性不同,故两者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快慢不同。答案:A6双选题对于反应2XY2Z(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能使()A反应速率不变,Z的产量减少B反应速率增大,Z的产量减少C反应速率增大,Y的转化率降低D反应速率减小,Z的产量增大解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解析:活化分子通过有效碰撞发生化学反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总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A中增大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无法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B增大压强,即增大气体的浓度,同样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也无法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故错;C升高温度,提供能量,使原来不是活化分子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而D中催化剂可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改变反应速率,故错。答案:C8双选题下列过程属于熵增过程的是()A硝酸钾溶解在水里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C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D(NH4)2CO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解析: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对于同一种物质,S(g)>S(l)>S(s),所以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为熵减过程;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体参与反应时气体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是熵增大的反应,反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因此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为熵减过程,而固体(NH4)2CO3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气和水为熵增过程。答案:AD9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解析: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n>pq。答案:D10(2011·湖北八市联考)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表示的一定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D图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解析:A项,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B项,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图也可表示加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答案: C1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 物质的量实验CO2H2COH2O甲a mola 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CO2(g)H2(g)CO(g)H2O(g)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乙: 2 a mol a mol 0 mol 0 mol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根据极端假设的思想,将产物全部转化为反应物,发现甲和丙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一样,乙和丁中加入的物质的量一样,因此甲和丙、乙和丁属于等效平衡,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甲丙、乙丁,乙和甲相比,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多加了a mol CO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右移,因此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乙>甲,故n(CO)的大小顺序为:乙丁>丙甲。答案:A1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BC D解析:X、Y、Z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错;X、Y、Z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对;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密闭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对;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的同时生成n mol Y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错。答案:C13(2011·大纲全国卷)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C15% D20%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N23H22NH3起始物质的量/mol280转化物质的量/mol2/324/3平衡物质的量/mol4/364/3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答案:C1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选项xyA再通入AB的转化率B加入催化剂A的体积分数C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温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解析:A项,当再通入A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对;B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A的体积分数不变,错;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D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答案:A15可逆反应mA(g)nBpC(g)qD(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物质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一定增大解析:A是错误的,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只能说明是气体分子数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而反应物和生成物不一定都是气体,所以这个关系式不正确。B是错误的,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只能说明正反应是放热的。D是错误的,若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减小,而不是增大。用排除法可知C是正确的。答案:C16双选题(2011·江苏高考)700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A项,反应在t1 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速率应该是t1 min内H2的浓度变化量与t1的比值,而不是H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t1的比值。B项,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常数不会改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与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H2O和1.20 mol CO的效果是一致的,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C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增大,H2O的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D项,原平衡常数计算(注意代入浓度)结果为1,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那么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B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6分)(2012·合肥高二质检)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Q,试根据图回答:(1)压强p1比p2_(填“大”、“小”)。(2)(ab)比(cd)_(填“大”、“小”)。(3)温度t1比t2_(填“高”、“低”)。(4)Q值是_(填“正”、“负”)。解析:(1)据图(A)可知p2>p1,由p1p2为增大压强,结果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ab<cd。(2)据图(B)可知,t1>t2,由t2t1为升温,结果A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Q>0。答案:(1)小(2)小(3)高(4)正18(7分)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反应:CO2(g)H2(g)CO(g)H2OH1反应:CO(g)H2O(g)CO2(g)H2(g)H2(1)相同温度下,若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1,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那么K1·K2_。(2)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1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一:t/7008008501 0001 200K10.60.91.01.72.6该反应的H1_0(选填“>”、“”或“<”)。(3)某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25。在该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和H2(g),这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表二:起始浓度甲乙丙c(CO2)(mol/L)0.010.020.02c(H2)(mol/L)0.010.010.02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填“甲”、“乙”或“丙”),平衡时,H2转化率最大的是_(填“甲”、“乙”或“丙”),丙中H2的转化率为_。解析:(1)反应和反应是一个反应,而且温度相同,只是表达方式有差别,反应的反应物是反应的生成物,故K1与K2互为倒数的关系。(2)由表中温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K)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3)丙中的CO2(g)和H2(g)起始浓度都最大,而反应温度相同,故丙中反应速率最大。甲、丙为等效平衡,而乙中CO2(g)的浓度大于H2(g)的浓度,故乙中H2转化率最大。设丙中平衡时CO(g)的浓度为x mol/L,那么CO2(g)的浓度为(0.02 x)mol/L,H2(g)的浓度为(0.02x)mol/L,H2O(g)的浓度为x mol/L,所以Kx2/(0.02x)22.25,解得x0.012,即H2(g)的浓度为0.008 mol/L,故丙中H2的转化率为×100%60%。答案:(1)1(2)>(3)丙乙60%19(9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 K或313 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 mol·L1H2O2Fe2为以下实验作参照29836.00.30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98106.00.30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2)请根据上图实验曲线,计算降解反应50150 s内的反应速率:v(pCP)_mol·L1·s1。解释与结论(3)实验、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_。(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_。思考与交流(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解析:(1)依题意可知的实验温度为313 K,实验对比是建立在其它条件相同前提下,故pH应与的相同。若改变pH,其它条件不变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实验曲线中,50150 s时。c(pCP)1.2×103 mol·L10.4×103 mol·L10.8×103 mol·L1,所以v(pCP)8.0×106 mol·L1·s1。(3)在降解反应中,H2O2新产生的自由基起氧化作用,温度过高,H2O2因热稳定性差而分解,导致降解反应速率下降。(4)由双曲线可知,pH10时,c(pCP)基本不变,反应趋于停止。(5)由(4)得到启示:在pH10溶液中,反应速率趋于零,可将所取样加入NaOH溶液中(使pH10);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故亦可用迅速大幅降温法。答案:(1)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pHc/103 mol·L1H2O2Fe2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31336.00.30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8.0×106(3)H2O2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4)反应不能进行(5)在溶液中加入碱溶液,使溶液的pH大于或等于1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0(10分)(2011·广东高考)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 CO2 和 H2O(g)转化为 CH4 和 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在030 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 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反应开始后的 12 小时内,在第_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 CH4最多。(2)将所得 CH4 与 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该反应H206 kJ·mol1。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标注)。将等物质的量的CH4 和 H2O(g)充入 1 L 恒容密闭反应器中,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 27,此时测得 CO 的物质的量为 0.10 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02 kJ·mol1。写出由 CO2 生成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三段式解决化学平衡问题能力和盖斯定律的使用。(1)030小时内,CH4的平均速率,由图可知,30小时内CH4的产量>>,即CH4的平均生成速率的关系为v>v>v;前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2)该反应中,CH4的用量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标注反应热注意二者的对应关系。假设CH4和H2O的起始量均为x mol,结合平衡时n(CO)0.10 mol,有: CH4(g)H2O(g)=CO(g)3H2(g)起始浓度(mol·L1) xx0 0变化量(mol·L1) 0.10 0.10 0.10 0.30平衡浓度(mol·L1) x0.10 x0.10 0.10 0.30结合K27,解得x0.11 mol·L1,CH4的转化率×100%91%。(3)结合题目所给的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将两方程式作差即可。答案:(1)v>v>v(2)91%(3)CO2(g)3H2O(g)=CO(g)3H2(g)2O2(g)H1008 kJ· mol121(10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_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用O2表示从0 s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解析:(1)由300350时,K值减小,说明升温平衡左移,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2)由平衡体系2NO(g)O2(g)2NO2(g)知,NO2为生成物,在 0 s时,c(NO2) 0 mol/L,随反应的进行,c(NO2)逐渐增大,当达到平衡时,c(NO2)0.006 5 mol/L,故表示NO2变化曲线的为b。v(NO) 0.003 mol/(L·s)则v(O2)v(NO)0.0015 mol/(L·s)。(3)a项中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c项中已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体积也不变,因此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密度总保持不变,故d项无法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4)a项能使反应速率减慢,平衡正移,故a项错误;b项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移,故b项错误;c项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移,故c项正确;d项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对平衡无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1)放(2)b1.5×103 mol/(L·s)(3)b、c(4)c22(10分)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N23H2O2NH3O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T/304050生成NH3量/(106 mol)4.85.96.0请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从开始到3 h内以O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mol·h1。(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较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_。(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 kJ·mol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 L。求: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_(填“>”“<”或“”)92.4 kJ。解析:(4)K400。当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时,生成2 mol NH3,放出92.4 kJ的热量,而当加入a mol N2、b mol H2和c mol NH3时,平衡时NH3仍为2 mol,则生成的NH3为(2c) mol,则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答案:(1)1.5×106(2)N2(g)3H2O(l)=2NH3(g)O2(g)H765.2 kJ·mol1(3)升高温度(4)400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2·镇江高二检测)下列反应过程中,H>0且S>0的是()ANH3(g)HCl(g)=NH4Cl(s)BCaCO3(s)=CaO(s)CO2(g)C4Al(s)3O2(g)=2Al2O3(s)DHCl(aq)NaOH(aq)=NaCl(aq)H2O(l)解析:A是熵减的放热反应;C是熵减的放热反应;D是放热反应。答案:B2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解析: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都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既包括正反应速率也包括逆反应速率,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反应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C、D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A3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甲(H2)3 mol·L1·min1,乙(N2)2 mol·L1·min1,丙(NH3)1 mol·L1·min1。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甲乙丙解析:把用三种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根据反应N23H22NH3,甲(N2)甲(H2)1 mol·L1·min1;乙(N2)2 mol·L1·min1;丙(N2)丙(NH3)0.5 mol·L1·min1。比较得出乙>甲>丙。答案:B4双选题(2011·江苏高考,有改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 MgCl2(l)=Mg(l)Cl2(g)的H>0S > 0B反应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 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 O2 的生成速率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热效应、电化学和化学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能力。A项,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H>0,由于产物中有气体,故S>0,正确;B项,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时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不正确;C项,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阳极也发生氧化反应,故不正确;D项,升温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而加入的MnO2是催化剂,故也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答案:AD5(2011·永安质检)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解析:A的浓度逐渐减小,为反应物,A项正确;(A)0.1 mol·L1·min1,B项正确;(A)(B)(C)c(A)c(B)c(C)0.20.20.12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2B(g)C(g),D项正确;本题未说明该反应的热效应,无法判断反应热,也就无法判断温度变化后平衡移动方向,C项错误。答案:C6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提高D降低温度,ClF3的产率提高解析: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F2的转化率提高。答案:C7双选题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假设温度不变)()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气体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Ne使气体压强增大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解析:题给反应是气体间的反应。缩小体积,气体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可选。体积不变,充入N2,N2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可选。体积不变,充入Ne, N2、O2和NO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不可选。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N2、O2和NO的浓度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D不可选。答案:AB8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解析:根据“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可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故A项正确;增压平衡不动,故B项错误;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项错误。由K表达式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D项错误。答案:A9某化学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在低温时逆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对其正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熵增加 B放热反应,熵减小C吸热反应,熵增加 D吸热反应,熵减小解析:由题意知该反应的复合判据在高温时HTS<0,低温时HTS>0,则H>0,S>0。故选C。答案:C10(2011·哈尔滨三中检测)在1.5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3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开始时的0.8,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0.34B0.64C0.44 D0.54解析:定T.V的情况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N2转化 3x mol, 则N23H22NH3起始量(mol)23 0转化量(mol) x 3x 2x平衡量(mol) 2x 33x 2x 解得x0.5则K0.44答案:C11在一定温度时,将1 mol A和2 mol B放入容积为5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 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1·min1B5 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 mol·L1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D5 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 mol解析:根据题意,可以计算(B)0.04 mol·L1·min1,则(C)0.02 mol·L1·min1,A正确;5 min时,c(C)0.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阶段质量检测.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