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OK课件.ppt

    • 资源ID:1684276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OK课件.ppt

    第五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第五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第一节 引 言第二节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第三节 扩散微观理论与机制第四节 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第五节 上坡扩散和反应扩散第六节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2,第一节 引 言2,第一节 引 言,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处于晶格平衡位置上的原子进行快速热振动,当获得的能量足够大时,部分原子可脱离晶格的束缚而发生微观意义上的跃迁并因此而导致一种宏观上的物质流动现象,此即为扩散。在固体材料中,扩散是实现物质传输的唯一方式。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许多现象及材料的某些性能都与扩散密切相关,如合金中的固态相变、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凝固、偏析、沉淀、粉末冶金的烧结、均匀化退火及氧化、蠕变等等。因此,阐述扩散宏观定律及微观机制,了解影响扩散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扩散行为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3,第一节 引 言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处于晶格平衡位置上的原子,扩散的几种类型 化学扩散和自扩散:扩散系统中存在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化学扩散,没有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自扩散,后者是指纯金属的自扩散。 上坡扩散和下坡扩散:扩散系统中原子由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的扩散称为下坡扩散,由浓度低处向浓度高处的扩散称为上坡扩散。,4,扩散的几种类型4, 短路扩散:原子在晶格内部的扩散称为体扩散或称晶格扩散;沿晶体中缺陷进行的扩散称为短路扩散,后者主要包括表面扩散、晶界扩散、位错扩散等。短路扩散比体扩散快得多。 相变扩散:原子在扩散过程中由于固溶体过饱和而生成新相的扩散称为相变扩散或称反应扩散。本章主要讨论扩散的宏观规律、微观机制和影响扩散的因素。,5, 短路扩散:原子在晶格内部的扩散称为体扩散或称晶格扩散;沿,第二节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一、基本概念 1.扩散通量 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的粒子数。用J表示,为矢量(因为扩散流具有方向性)单位:粒子数/(s.m2),6,第二节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一、基本概念 1.扩散,2.稳定扩散和不稳定扩散1)稳定扩散 是指在垂直扩散方向的任一平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单位面积的粒子数一定,即任一点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2)不稳定扩散 是指扩散物质在扩散介质中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扩散通量与位置有关。,7,2.稳定扩散和不稳定扩散1)稳定扩散 是指在垂直扩,二、 菲克第一定律 1858年,菲克(Fick)参照了傅里叶(Fourier)于1822年建立的导热方程,获得了描述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迁移的定量公式。 假设有一单相固溶体,横截面积为A,浓度C不均匀,在dt时间内,沿方向通过处截面所迁移的物质的量与该处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就是菲克第一定律。,8,二、 菲克第一定律 1858年,菲克(Fick),扩散过程中溶质原子的分布,9,扩散过程中溶质原子的分布9,(1)第一定律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某一单位面积截面的扩散物质流量(扩散通量J)与浓度梯度成正比。,10,(1)第一定律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某一单位面,(2)表达式:由扩散通量的定义,有式中J称为扩散通量常用单位是g/(cm2.s)或mol/(cm2.s) ;D等于浓度梯度为1时在1秒内通过1面积的物质质量或原子数。D越大,则扩散越快。它是比例系数,称为原子扩散系数;负号表示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11,(2)表达式:11,12,12,讨论:对于菲克第一定律,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1)不涉及扩散系统内部原子运动的微观过程。(2)扩散系数反映了扩散系统的特性,并不仅仅取决于某一种组元的特性。(3)不仅适用于扩散系统的任何位置,而且适用于扩散过程的任一时刻。,13,讨论:对于菲克第一定律,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13,三、 菲克第二定律,14,三、 菲克第二定律14,(1)表达式:如果扩散系数与浓度无关,则上式可写成一般称上两式为菲克第二定律。,15,(1)表达式:15,(2)物理意义扩散过程中浓度变化率 与沿着扩散路径上的浓度梯度 随着扩散距离 dx 的变化率成正比。,16,(2)物理意义16,四、 菲克第二定律的应用,对于非稳态扩散,可以先求出扩散第二定律的通解,再根据问题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出问题的特解。为了方便应用,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特解,并且在下面讨论中均假定扩散系数为常数。,17,四、 菲克第二定律的应用对于非稳态扩散,可以先求出扩散第二定,(一)误差函数解误差函数解适合于无限长或者半无限长物体的扩散。无限长的意义是相对于原子扩散区长度而言,只要扩散物体的长度比扩散区长得多,就可以认为物体是无限长的。(1)无限长扩散偶的扩散(2)半无限长物体的扩散,18,(一)误差函数解18,(1)无限长扩散偶的扩散,19,(1)无限长扩散偶的扩散19,将焊接面作为坐标原点,扩散沿x轴方向,列出扩散问题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分别为t0时:,t0时:,20,将焊接面作为坐标原点,扩散沿x轴方向,列出扩散问题的初始条件,采用变量代换法求解,结果如下: 无限长扩散偶中的溶质浓度随扩散距离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中 是高斯误差函数。其表达式为:,21,采用变量代换法求解,结果如下: 式中,下面针对误差函数解讨论几个问题。,曲线的特点:根据上式可以确定扩散开始以后焊接面处的浓度Cs,即当t0,x0时 表明界面浓度为扩散偶原始浓度的平均值,该值在扩散过程中一直保持不变。若扩散偶右边金属棒的原始浓度C10,则上式简化为而焊接面浓度CsC2/2。在任意时刻,浓度曲线都相对于x0,Cs(C1C2)/2为中心对称。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当t时,扩散偶各点浓度均达到均匀浓度(C1C2)/2。,22,下面针对误差函数解讨论几个问题。曲线的特点:根据上式可以,扩散的抛物线规律:由关系式看出,如果要求距焊接面为x处的浓度达到C,则所需要的扩散时间可由下式计算式中,K是与晶体结构有关的常数。此关系式表明,原子的扩散距离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许多扩散型相变的生长过程也满足这种关系。,23,扩散的抛物线规律:由关系式看出,如果要求距焊接面为x处的,在应用误差函数去解决扩散问题时,对于初始浓度曲线上只有一个浓度突变台阶(相当于有一个焊接面),这时可以将浓度分布函数写成然后由具体的初始和边界条件确定出比例常数A和B,从而获得问题的解。,24,在应用误差函数去解决扩散问题时,对于初始浓度曲线上只有一,(2)半无限长物体的扩散生产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化学热处理,如低碳钢奥氏体化后的渗碳表面强化工艺。如长度(或厚度)足够的渗碳工件的原始碳浓度为C0,渗碳气氛的碳浓度为Cs。假设渗碳一开始,表面碳浓度即达到Cs并始终保持不变,则可写出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25,(2)半无限长物体的扩散25,将坐标原点x0放在表面上,x轴的正方向由表面垂直向内,即碳原子的扩散方向。假设渗碳一开始,表面碳浓度即达到Cs并始终保持不变,则可写出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26,将坐标原点x0放在表面上,x轴的正方向由表面垂直向内,即碳,可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渗碳层中碳浓度分布函数 :若为纯铁渗碳,C00,则上式简化为:即可求出渗碳工件在经过t时间后,距表面任意位置x处的碳浓度C(x,t)。,27,可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渗碳层中碳浓度分布函数 :27,而在渗碳工艺中,若给定渗层厚度x处的渗碳浓度为定值C,则上式可变形为:根据上式可以估算达到一定渗碳层深度所需要的时间。,28,而在渗碳工艺中,若给定渗层厚度x处的渗碳浓度为定值C,则上式,由 可知,规定浓度的渗层厚度正比于渗碳时间的平方根。显然,同一条件下要使渗层厚度增大一倍,则渗碳时间将为原来的四倍。另外,除了化学热处理之外,金属的真空除气、钢铁材料在高温下的表面脱碳也是半无限长扩散的例子,只不过对于后者来说,表面浓度始终为零。,29,由 可知,规定浓度的渗层厚度,例1:含0.20%碳的碳钢在927 进行气体渗碳。假定表面C含量增加到0.9%,试求距表面0.5mm处的C含量达0.4%所需的时间。已知D972=1.28 10 -11 m2/s。解:已知cs,x,c0,D,cx代入式得erf()=0.7143查表得erf(0.8)=0.7421,erf(0.75)=0.7112,用内差法可得=0.755因此,t=8567s=2.38h,30,例1:含0.20%碳的碳钢在927 进行气体渗碳。假定表,例2:渗碳用钢及渗碳温度同上,求渗碳5h后距表面0.5mm处的c含量。解:已知cs,x,c0,D,t代入式得(0.9% - c x )/0.7%=erf(0.521)=0.538 c x =0.52%与例1比较可以看出,渗碳时间由2.38h增加到5h,含0.2%C的碳钢表面0.5mm处的C含量仅由0.4%增加到0.52%。,31,例2:渗碳用钢及渗碳温度同上,求渗碳5h后距表面0.5mm处,(二)高斯函数解高斯解(又称薄膜解)适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扩散:扩散组元先集中在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可忽略的薄膜,在扩散进行中其总量保持定值M。例如,在半导体器件生产中,往往先在硅表面沉积一层硼薄膜,然后加热使硼在硅中扩散。,32,(二)高斯函数解32,则扩散第二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是:其解为,33,则扩散第二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是:,如果沉积薄层处于一对扩散偶的对焊面上,则扩散由原来的一侧扩散变为向左右两侧扩散。若组成扩散偶的两个扩散体性质完全相同,则上式改写为 在一定温度下扩散一定时间后,扩散组元浓度将以对焊面为中心呈对称分布,34,如果沉积薄层处于一对扩散偶的对焊面上,则扩散由原来的一侧扩散,在上式中,令 ,它们分别表示浓度分布曲线的振幅和宽度。当t0时,A,B0;当t时,A0,B。因此,随着时间延长,浓度曲线的振幅减小,宽度增加,这就是高斯函数解的性质,,薄膜扩散源的浓度随距离及时间的变化,数字表示不同的Dt值,35,在上式中,令,例制作半导体元件时,在硅表面涂敷总量M=9.431019原子的硼薄层,加热到1100使之扩散7107s后,表面硼浓度达到多少?测得此温度下硼在硅中的扩散系数D=410-7m2/s。 解:表面处即x=0,利用高斯解可得: C= =11019原子/m3,36,例制作半导体元件时,在硅表面涂敷总量M=9.43101,第三节 扩散微观机制及现象,上节给出了固体材料中物质扩散的宏观规律,为进一步明确扩散的本质,有必要深入了解扩散的微观机制,从原子(或分子)的热振动出发研究其扩散行为。原子扩散既可以沿晶体的表面或晶体缺陷进行,也可以在晶体内部通过晶体点阵进行体扩散,对于后者提出了多种可能的扩散机制,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是间隙机制和空位机制。,37,第三节 扩散微观机制及现象上节给出了固体材料中物质扩散的宏,(一)间隙机制 按照发生迁移的原子尺寸大小,可将间隙机制分为直接和间接间隙机制两种。1.直接间隙机制在间隙型固溶体中,像氢、碳、氧、氮等尺寸较小的间隙型溶质原子在晶格中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动到另一个相邻的间隙位置即是以这种方式进行。,38,(一)间隙机制38,面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及(001)晶面,原子的自由能与位置之间的关系,39,面心立方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及(001)晶面原子的自由能与位置之,2.间接间隙机制置换型溶质原子的尺寸相对较大,当它进入晶格的间隙时很难象间隙型原子那样跳动到邻近间隙位置,为此提出间接间隙机制又称为填隙机制。,40,2.间接间隙机制40,(二)空位机制 1.空位扩散机制由热力学可知,绝对零度以上的晶体中有对应于相应温度的平衡空位浓度,且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规律增加。空位的存在使原子借助于它能更容易进行迁移,因此空位机制适于大多数的原子扩散。,41,(二)空位机制41,面心立方晶体的空位扩散机制,42,面心立方晶体的空位扩散机制42,当扩散原子具备可越过一定能垒的自由能且邻近有空位时,它就可以跳入空位中,而原来原子所在的地方成为一个新的空位,看起来好象是空位沿着与原子跃迁方向相反的路线跳动了,因此也可以认为这种机制的扩散是晶体中空位移动的结果。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的跃迁和纯金属的自扩散都是以空位机制进行的。,43,当扩散原子具备可越过一定能垒的自由能且邻近有空位时,它就可以,2.柯肯达尔(Kirkendall)效应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如果溶质、溶剂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半径相差不大,当它们邻近出现空位时,两者都可能跳入空位中使相应位置出现新的空位;那么如果当其中一种原子跳入空位的可能性更大时,晶体内部会不会产生向其一侧的反向净空位流?也就是说由于这种原子的扩散较快,使空位向其一侧移动的速率也较大,会不会破坏晶体内部空位浓度的平衡,使扩散较快的原子一侧的空位浓度高于平衡浓度,而另一组元一侧的空位浓度则低于平衡浓度呢?,44,2.柯肯达尔(Kirkendall)效应44,1947年,柯肯达尔等人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可以回答上述问题,同时验证了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的扩散的确是以空位机制发生的,这就是有名的柯肯达尔效应。,45,1947年,柯肯达尔等人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可以回答上述问题,如果仅考虑两种原子的晶格常数差异导致在互扩散中标记面发生了移动,但经计算这种移动量只有上述观测值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个结果告诉我们,标记面移动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两种原子扩散速率的差异造成Zn向纯铜一侧的扩散通量大于Cu向黄铜一侧的。这种在置换型固溶体中,由于两组元原子扩散速率的差异引起的标记面漂移现象就称为柯肯达尔效应。,46,如果仅考虑两种原子的晶格常数差异导致在互扩散中标记面发生了移,在前面所述的空位扩散机制中,我们知道当原子跃入邻近的空位时,相当于空位发生了反向移动。结合柯肯达尔效应,如果置换型固溶体原子确实是以空位机制进行扩散的,那么由于Zn原子的扩散速率较大,在相同的时间内必然出现Zn原子借助于空位向纯铜一侧的净原子流,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向黄铜一侧的净空位流,使黄铜一侧的空位数目增多。这与在柯肯达尔实验样品中发现黄铜一侧较多的空位甚至聚集而成小空洞的事实相吻合。,47,在前面所述的空位扩散机制中,我们知道当原子跃入邻近的空位时,,除了在-黄铜-Cu扩散偶中,柯肯达尔效应已被证实出现在许多其他的置换型扩散偶中,如Ni-Cu、Au-Cu、Ag-Cu、Au-Ag、Ti-Mo、Ni-Mo、Ni-Co等等。,48,除了在-黄铜-Cu扩散偶中,柯肯达尔效应已被证实出现在许多,3.达肯方程1948年达肯最先深入分析了柯肯达尔效应。,置换固溶体中的互扩散,49,3.达肯方程置换固溶体中的互扩散49,A、B原子的总扩散通量分别为:,式中 ,称为合金的互扩散系数,而DA和DB称为组元的本征扩散系数。,50,A、B原子的总扩散通量分别为:式中,(三)其他扩散机制 固体材料中原子的扩散除了以间隙机制或空位机制进行外,还提出了换位机制,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直接交换位置。按照交换方式不同又分为直接换位机制和环形换位机制。以这种方式扩散的原子周围的晶格瞬时畸变很大,所需克服的能垒也相当大,即原子所需的能量很高,因而在密排结构中不可能实现。,51,(三)其他扩散机制51,直接换位扩散模型,52,直接换位扩散模型52,环形换位扩散模型(a)面心立方3-换位 (b)面心立方4-换位 (c)体心立方4-换位,53,环形换位扩散模型53,应该指出,环形换位机制以及其他扩散机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生,一般情况下它们仅仅是前面讲述的间隙扩散和空位扩散的补充。,54,应该指出,环形换位机制以及其他扩散机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第四节 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一)扩散激活能Q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无论以何种扩散机制从一个平衡位置跳跃到另一个平衡位置,都会受到周围原子的阻碍,为克服由于迁移带来的局部点阵畸变引起的阻力,发生跳跃的原子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55,第四节 扩散系数和扩散激活能(一)扩散激活能Q55,A,B,56,AB56,Gm就是原子脱离原始位置A跃迁到新的位置B所必须越过的能垒值,把它称为该原子的扩散激活能。扩散激活能显然是与扩散机制相关的,同时它也与物质的性质及晶体点阵类型有关,如在致密度较高的晶体中的激活能也较大。不同的扩散机制,原子发生迁移所需的扩散激活能不同,而表征扩散快慢程度的扩散系数D也不同 。,57,Gm就是原子脱离原始位置A跃迁到新的位置B所必须越过的能垒,对于间隙型扩散,扩散激活能Q为原子跳跃所需要的迁移能U;对于置换型扩散或自扩散,扩散激活能Q包括原子迁移能U和空位形成能Uv。扩散激活能Q数值可查。,58,对于间隙型扩散,扩散激活能Q为原子跳跃所需要的迁移能U;5,(二)扩散系数D1、扩散系数的微观表达式2、扩散系数的宏观表达式,59,(二)扩散系数D59,1、扩散系数的微观表达式,设溶质原子在面1和面2处的面密度分别是n1和n2,两面间距离为d,原子的跳动频率为,跳动几率无论由面1跳向面2,还是由面2跳向面1都为P。原子的跳动几率P是指,如果在面1上的原子向其周围近邻的可能跳动的位置总数为n,其中只向面2跳动的位置数为m,则Pm/n。这里假定原子朝正、反方向跳动的几率相同。,60,1、扩散系数的微观表达式设溶质原子在面1和面2处的面密度分别,根据扩散通量的定义与菲克第一定律,可以得到原子的扩散系数为:式中,d和P决定于晶体结构类型,除了与晶体结构有关外,与温度关系极大。该式建立了扩散系数与原子的跳动频率、跳动几率以及晶体几何参数等微观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扩散系数的大小就反应了原子的扩散速度,这就是扩散系数的物理实质。,61,根据扩散通量的定义与菲克第一定律,可以得到原子的扩散系数为:,2、扩散系数的宏观表达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扩散系数的微观表达式,可以得出:无论是在间隙固溶体中,间隙原子的间隙扩散机制或者在置换固溶体中,置换原子的空位扩散机制,其扩散系数都满足Arrhenius方程,即:式中,D0称为扩散常数,Q为扩散激活能。D0和Q都与温度无关,但随着合金成分和结构的不同而异。这是扩散系数的一般表达式,可以看出扩散系数与扩散常数成正比,与扩散激活能成反比。,62,2、扩散系数的宏观表达式62,第五节 上坡扩散和反应扩散,(一)扩散驱动力与上坡扩散(二)反应扩散,63,第五节 上坡扩散和反应扩散(一)扩散驱动力与上坡扩散63,(一)扩散的驱动力与上坡扩散 (1)扩散的驱动力 对于多元体系,设n为组元i的原子数,则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组元i原子的自由能可用化学位表示:i=G/ni根据热力学分析,溶质原子的扩散是由于合金内存在着化学位梯度,这就是扩散的驱动力,即:F=-i/x负号表示扩散驱动力指向化学位降低的方向。,64,(一)扩散的驱动力与上坡扩散64,(2)上坡扩散在一般条件下,化学位梯度和浓度梯度是一致的,如果它们相反,则扩散方向就取决于化学位梯度,这种情况就发生上坡扩散的现象。 概念:原子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迁移的扩散。 驱动力:化学位梯度。 其它引起上坡扩散的因素: 弹性应力的作用大直径原子跑向点阵的受拉部分,小直径原子跑向点阵的受压部分。晶界的内吸附某些原子易富集在晶界上。电场作用大电场作用可使原子按一定方向扩散。,65,65,(二)反应扩散前面讨论的是纯金属和单相固溶体中的扩散,其特点是溶质原子的浓度未超过固溶体的溶解度,在扩散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不生成第二相。但在某些具有有限固溶度的合金体系中,如果渗入元素的浓度超过了固溶度极限,则除了通过扩散形成端际固溶体外,还会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第二相。 这种通过扩散形成新相的现象称为反应扩散或相变扩散。,66,(二)反应扩散66,纯铁的表面氮化(a)Fe-N相图 (b)相分布 (c)氮浓度分布,67,纯铁的表面氮化67,反应扩散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在渗入元素渗入到基体的表层,但是还未达到基体的溶解度之前的扩散过程;二是当基体的表层达到溶解度以后发生相变而形成新相的过程。 两个特点:在两相界面处产生浓度突变,突变处的浓度与相图中该相在一定温度下的极限溶解度相对应。 二元扩散偶中不存在两相区,只能形成不同的单相区;三元扩散偶中可以存在两相区,不能形成三相区。,68,反应扩散包括两个过程:68,反应扩散时的相图(a)与对应的浓度分布(b)和相分布(c),69,反应扩散时的相图(a)与对应的浓度分布(b)和相分布(c)6,第六节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由扩散第一定律,在浓度梯度一定时,原子扩散仅取决于扩散系数D。对于典型的原子扩散过程,D符合Arrhenius式, 。因此,D仅取决于D0、Q和T,凡是能改变这三个参数的因素都将影响扩散过程。,70,第六节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由扩散第一定律,在浓度梯度一,(1)温度由扩散系数表达式看出,温度越高,原子动能越大,扩散系数呈指数增加。以C在-Fe中扩散为例,已知D0=2.010-5m2/s,Q=140103J/mol,计算出927和1027时C的扩散系数分别为1.7610-11m2/s,5.1510-11m2/s。温度升高100,扩散系数增加三倍多。这说明对于在高温下发生的与扩散有关的过程,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71,(1)温度71,一般来说,在固相线附近的温度范围,置换固溶体的D10-810-9cm2/s,间隙固溶体的D10-510-6cm2/s;而在室温下它们分别为D10-2010-50cm2/s和D10-1010-30cm2/s。因此,扩散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发生,特别是置换固溶体更是如此。,72,一般来说,在固相线附近的温度范围,置换固溶体的D10-8,(2)化学成分组元性质原子在晶体结构中跳动时必须要挣脱其周围原子对它的束缚才能实现跃迁,这就要部分地破坏原子结合键,因此扩散激活能Q和扩散系数D必然与表征原子结合键大小的宏观或者微观参量有关。无论是在纯金属还是在合金中,原子结合键越弱,Q越小,D越大。,73,(2)化学成分73,考虑A、B组成的二元合金,若B组元的加入能使合金的熔点降低,则合金的互扩散系数增加;反之,若能使合金的熔点升高,则合金的互扩散系数减小 。在微观参量上,凡是能使固溶体溶解度减小的因素,都会降低溶质原子的扩散激活能,扩散系数增大。例如,固溶体组元之间原子半径的相对差越大,溶质原子造成的点阵畸变越大,原子离开畸变位置扩散就越容易,使Q减小,D增加。,几种合金相图与互扩散系数间的关系,74,考虑A、B组成的二元合金,若B组元的加入能使合金的熔点降低,,组元浓度为便于求解菲克第二定律,把扩散系数认为是与浓度无关的常数,但在许多固溶体中,溶质的扩散系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元素在铜中的扩散系数 碳在-Fe中的扩散系数,75,组元浓度其他元素在铜中的扩散系数,Au-Ni系中扩散系数与浓度的关系,76,Au-Ni系中扩散系数与浓度的关系76,组元的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比较复杂,若增加浓度能使原子的Q减小,而D0增加,则D增大。但是,通常的情况是Q减小,D0也减小;Q增加,D0也增加。这种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呈相反作用的结果,使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并不是很剧烈,实际上浓度变化引起的扩散系数的变化程度一般不超过26倍。其共同的规律是:溶质元素能使合金熔点降低的(或引起液相线下降的)均能使扩散系数增加,反之,使扩散系数降低。,77,组元的浓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比较复杂,若增加浓度能使原子的Q减,第三组元(或杂质)如果在二元合金系中加入第三组元(或二元系中存在杂质)时,它们对扩散系数有着较复杂的影响,尚未得出规律性。合金元素对碳在-Fe中扩散系数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合金元素加入后促进扩散,如钴是不形成碳化物而溶于固溶体的元素,当加入的量达到wCo = 4%时,可使碳在-Fe中的扩散速率增加一倍;其二是象Mn、Ni这样的不形成稳定的碳化物但易溶于碳化物的元素,在加入后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小;其三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如W、Mo等,它们易与碳形成稳定碳化物从而阻止碳的扩散,使扩散系数降低。,78,第三组元(或杂质)78,(3)晶体结构固溶体类型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以间隙扩散为机制,扩散激活能较小,原子扩散较快;反之,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以空位扩散为机制,由于原子尺寸较大,晶体中的空位浓度又很低,其扩散激活能比间隙扩散大得多。,不同溶质原子在-Fe中的扩散激活能Q,79,(3)晶体结构不同溶质原子在-Fe中的扩散激活能Q溶质原子,晶体结构类型晶体结构反映了原子在空间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的致密度越高,原子扩散时的路径越窄,产生的晶格畸变越大,同时原子结合能也越大,使得扩散激活能越大,扩散系数减小。这个规律无论对纯金属还是对固溶体的扩散都是适用的。,80,晶体结构类型80,晶体各相异性理论上讲,晶体的各向异性必然导致原子扩散的各向异性。但是实验却发现,在对称性较高的立方系中,沿不同方向的扩散系数并未显示出差异,只有在对称性较低的晶体中,扩散才有明显的方向性,而且晶体对称性越低,扩散的各向异性越强。但是,扩散的各向异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81,晶体各相异性81,(4)晶体缺陷固体材料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点、线、面及体缺陷,缺陷能量高于晶粒内部,可以提供更大的扩散驱动力,使原子沿缺陷扩散速度更快。 一般来讲,温度较低时,以短路扩散为主,温度较高时,以体扩散为主。在所有的缺陷中,表面的能量最高,晶界的能量次之,晶粒内部的能量最小。因此,原子沿表面扩散的激活能最大,沿晶界扩散的激活能次之,体扩散的激活能最小。对于扩散系数,则有DsDbDl,其中,Ds、Db、Dl分别是表面扩散系数、晶界扩散系数及体扩散系数。,82,(4)晶体缺陷82,短路扩散示意图 表面扩散 晶界扩散 晶格扩散,不同扩散方式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83,短路扩散示意图,(5)应力和磁性(略)合金内存在应力场,应力提供原子扩散驱动力。外界施加应力,在合金中产生弹性应力梯度,促进原子迁移。 具有磁性转变的金属在铁磁性状态下的比顺磁性状态下扩散慢,D小一些。,84,(5)应力和磁性(略)84,

    注意事项

    本文(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OK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