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应急预案印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1676931       资源大小:72.1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急预案印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应急预案罚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5月多的企业咨询傣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她执行的卓越方案,值祖例下载丽有云突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发环境编制单位: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9月28日目录1总则1.1 编制目的61.2 编制依据6L2.1相关的法律法规61.2.2 相关的标准及指导61.2.3 相关文件及主要资料71.3 适用范围71.3.2 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71.4 应急体系71.5 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81.6 工作原则102企业基本情况2.1.1 地理位置102.1.2 自然条件102.1.3 周边环境122.1.4 厂区平面图132.2生产工艺基本情况132.2.1 生产原材料年用量及贮存量132.2.2 主要产品132.2.3 生产工艺流程142.2.4 生产废弃物储存及处置情况162.2.5 生产废弃物储存及转运责任划分17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3.1 主要环境危险物质识别173.2 环境风险源分析173.2.1 油墨的主要用途及成分173.2.2 对人体的危险性概述183.2.3 环境危害183.3 风险事件管理183.3.1 环境事件预防措施183.3.2 火灾事件的预防措施193.3.3 泄漏事件的预防措施193.3.4 环境事件发生后处理措施19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体系214.2 组织机构及职责224.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224.2.2 应急救援指挥各机构组织224.3 特殊情况应急措施245预防和预警5.1 环境风险源监控255.1.1 监控方法255.1.2 防范措施255.2 预警行动255.2.1 预警程序265.2.2 预警方式265.3 报警、通讯及联络方式266信息报告与通报6.1 事件信息报告程序266.2 信息上报266.3 事件报告内容277.1 分级响应机制287.2 响应程序287.3 接警与通知287.4 .2指挥与控制287.5 .3警戒与治安297.3 安全防护297.4 应急终止的条件297.5 应急终止的程序307.6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308应急保障要求8.1 预案执行保障318.1.1 通信保障318.1.2 物资装备保障318.1.3 人员保障318.1.4 应急经费保障318.2 事件调查分析318.2.1 应急预案的管理318.2.2 应急预案的培训318.2.3 目的318.2.4 适用的范围328.3 后期处置328.4 工作总结与评价329其他保障9.1 通讯与信息保障329.2 已有救援装备保障329.3 交通运输保障329.4 救援医疗保障3210培训与演练10.1 培训3310.1.1 公司组织、指导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3310.1.2 公司员工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3310.1.3 应急培训要求3310.2 演练3310.2.1 演练内容330.2.2演练组织及方式3310.2.3 演练后预案的评估与修正3311奖惩11.1 奖励3411.2 处罚3412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3413术语和定义3414附件351总则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司内部和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司和社会稳定,保障公司内部职工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1.2.2 相关的标准及指导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A等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凶8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2.3 相关文件及主要资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国环字第0002号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环保管理制度;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危险废物及废旧物资管理办法;危险废物处置合同。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1.4 应急体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的责任。根据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设立应急组织机构及预防与预警,制定事故应急响应与措施,应急保障要求,减少环境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1.5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Q级I重大环境事件(H级)较大环境事件(m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1.5.1.特别重大(工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IOo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件,或事件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1八5)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件;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2£5)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件;(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1.5.2 >重大(H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1.5.3 >较大(皿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154、一般(IV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1.6工作原则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保证应急时快速有效。2企业基本情况2.1 公司概况云南国方印刷有限公司是云南国防印刷厂投资,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于2010年3月23日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成立的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新公司成立是为了支持省、市各级政府推动云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东盟国际图书城,市区文物保护项目大德寺双塔公园而搬迁的项目。公司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鼎南路2号,净用地面积42.6亩。2013年初,上级主管部门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原云南新华印刷实业总公司、云南国防印刷厂和云南省印刷技术研究所整合重组,成立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公司拥有多台套国内外较先进的制版、印刷、装订和包装装潢设备。承印着解放军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中国电视报、生活文摘、中国剪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纪检监察报和云南信息报等几十种中央及省内报纸;承印着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特别文摘、特别关注、家庭医生、知音等10多种省内外期刊;同时,还承印着百余种中小学教材教辅,数百种精品图书和包装装潢产品,是云南省集书、报、刊和包装装潢制作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骨干印刷企业,是国家秘密载体复制单位和国家级书刊印刷定点单位。公司位于昆明经开区出口加工区鼎南路2号,位于东经102o47¼4北纬24o58,19。2.1.2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公司地处昆明市区东部,处于云南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地质带,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处于第二阶梯面上。属于滇池湖盆地中部,东北部高,向西南倾斜,海拔18862731m°区内地貌由高原盆地、丘陵和中低山峦构成,地质构造为第四系沙砾石。区域地下水由第四系松散层中赋存孔隙水组成,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松散层的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无腐蚀性。(2)气候、气象公司地处中亚热带高原(低纬高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4.9,极端高温3L5C,极端低温-7.8,气压810.6hPa,无霜期285.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IOIl.2mm,多集中在58月,占80%左右,相对湿度75%,多年平均蒸发量1870.9mm;多年平均日照248L2小时,日照年65%;主导风向西南风,风频16%,静风频率31%,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19mso(3)水文公司所在区域内的主要地表水为宝象河。宝象河自宝象河水库起,在宝丰村入滇池,全长10千米左右,主要功能为排洪和滇池水引流灌溉。位于项目西北方向约4300米处。根据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宝象河主要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区。(4)植被、生物多样性公司IOOO米范围内人为活动频繁,经多年开发已无原生植被存在,仅在局部地区有少数灌草丛存在。评价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为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及荒地,植被覆盖率低。区域内无国家保护动物、植物,无古树名木。生物多样性及其自身调控能力较差,受人为影响较大。2.1.3周边环境公司东侧紧邻规划道路,东侧约26m为骏信国际汽配城;南侧紧邻浦发路,东南侧66m为昆明经开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部,南侧24m为国际珠宝城;西侧邻云南万方生物有限公司,西北侧31m为有色集团总部;北侧为浦发路,北侧距公司17Om为昆明学院羊甫校区音乐学院。(详见附件1公司区位图)2.1.4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件2厂区平面图)2.2生产工艺基本情况2.2.1 生产原材料年用量及贮存量表2-1主要原材料用量清单序号物料名称年用量贮存量1纸张10000taIOOOt2油墨100taIOt3CTP版8万张1000张4CTP补充液3.6ta0.1t5清洗剂7.02ta0.1t6润版液5.7ta0.1t7EVA热熔胶33ta3t8预涂膜32ta2t9铁丝1.15ta0.1t10棉纱2.83ta0.5t2.2.2 主要产品表2-2主要产品及规模序号规格年产量1单色印刷品20万令2多色印刷品20万令3包装装潢印刷品500万个2.2.3生产工艺流程公司主要以平版印刷书、报、刊产品为主,生产过程主要是将外来稿件进行整稿制作、出样、用户签样后,通过CTP制版、印刷、装订,成品出厂。主要可分为印前、印中、印后三段工序。(I)印前工序:印前工序主要是将用户来片或卫星、电话传版等外来稿件通过整稿、制作后进行出样,然后由用户签样认可,经CTP制版机制版。新厂采用了新型CTP制版技术替代原厂的PS版制版技术,CTP制版技术不用定影液,显影使用的显影液由浓缩显影液按1:3的比例兑水而得,显影结束后该显影液产生量为10.8ta,集中回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CTP版显影后有少量的废显影液残留,需要用少量水清洗,该清洗水每张版约用水0.4L,则年用水为32m3a,清洗废水连同废显影液一起回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处理不外排。(2)印中工序:印中工序主要是将制好的印版(CTP版)通过(胶轮、平张)印刷机印刷,油墨使用时需添加少量稀释剂,但从表1-3可知,油墨中含有无芳燃油类溶剂,该溶剂在印刷工序以及后续其它工序逐渐挥发,产生印刷废气,废气的主要成分是非甲烷总烧。建设项目投产后油墨用量为13Ota,则印刷废气的产生量按油墨用量的20%计,为26ta°通过车间内的风机抽出再经过活性炭吸附后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活性炭吸附效率按70%计,则非甲烷总燃排放量为2.07kgh°印后机器使用清洗液用量为7.02ta,清洗液通过添加蒸发抑制剂后仅有微少量非甲烷总煌挥发。通过车间内的抽风系统一起抽出再经过活性炭吸附后从15m高的排气筒排放。使用后的清洗液约7ta留在废棉纱里,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回收处理禁止外排。此外将印刷后的废弃CTP版8万张a,委托原料提供商回收处理不外排。(3)印后工序:印后工序主要是将检查无误的印刷品进行折页,根据印刷品装订需要选择大胶订、骑马订、精装装订,装订好后的印刷品在经过裁切、检查即得成品,裁切的过程产生边角料200ta收集外卖。其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Io整稿制作前图1隹产工艺及产污流程图传版稿工J224生产废弃物储存及处置情况制用户签I(1)固体废弃物,公司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边角料(废纸)生活垃圾。有边角昆明市盘龙卫生巾厂回收;'噪声噪声公司报纸员工6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2kg(人d),则产生垃圾量为IiOkHd,年产生量为30ta,收集后由兄卫部门集中(2)危险固废固废一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型查项规定,“胶片及废像纸一社会照相部冲洗部在使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显(定)影、胶片及废像纸属于危险废物”,另外还有HWl2项“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生产配置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据此推断,废棉纱、废CTP版补充液、废CTP版、废油墨桶等都属于危险废物。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公司设置了单独的危废物存储间,分类存放,对液体存储罐做好防渗漏、防腐蚀。达到一定数量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另外,公司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相关规定,并结合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危险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处置。含CTP版清洗废水的废CTP版补充液lt/a和沾有废油墨和清洗剂的废棉纱4ta用专用容器暂存于危废贮存库房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废CTP版约8万张/a每张重约0.3kg即年产废CTP版24t,委托厂家回收处理。表2-3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表来源名称性状产生量(Va)含水率(%)拟采取的利用或处置方式印后工序废边角料固200/昆明市盘龙卫生巾厂回收印中工序沾有废油墨桶和清洗剂的废棉纱固4/分类暂存于危废贮存库房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废CTP版固24由厂家回收印前工序含CTP版清洗废水的废液液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活动生活垃圾固30/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2.2.5生产废弃物储存及转运责任划分按公司制定的危险废物及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执行。(详见附件3)3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3.1 主要环境危险物质识别公司沾有油墨的废棉纱、废CTP版补充液、废CTP版、废油墨桶等都属于危险废物。3.2 环境风险源分析3.2.1 油墨的主要用途及成份油墨主要用于印刷各类书刊、报纸、杂志等;由颜料、连接料、溶剂、填充剂和辅助剂组成,我公司采用的油墨为无芳烧大豆油绿色环保油墨,油墨成分见表3-lo表3-1油墨主要成分名称含量(%)颜料黄15-22红蓝黑连接料松香改性树脂28-30溶齐1植物油(大豆油)40-50填充料碳酸钙系列1-2助剂蜡、干燥剂等1-23.2.2 对人体的危险性概述(1)非甲烷总煌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非甲烷总怪标准,监测结果表明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2)厂界噪声可达GB12348-20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Iep昼间W60dB(A),夜间W50dB(A),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2.3 环境危害(1)办公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GB98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A等标准后,进入昆明经开区出口加工区市政管网,废水达标排放,对地面水环境影响不大。(2)固体废弃物处置率为100%,不会对外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3 风险事件管理3.3.1 环境事件预防措施掌握本企业潜在环境污染事件源。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3.3.2 火灾事件的预防措施(1)严禁在生产区内使用明火,如因技改、设备安装等确需使用明火,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并做好预防措施;(2)严禁在非吸烟区点吸烟或流动吸烟;(3)职工倒班房严禁使用电炉。3.3.3 泄漏事件的预防措施危废贮存间地面、墙面要做好防渗漏、防腐蚀的涂层,危废液体要用塑料桶盛装并加盖;废油墨桶不得放在室外,防下雨污染环境,必须放在危废库内;废棉纱交仓库装桶暂存。危废物资的堆放,墙面必须有隔板;各种危废物资划分区域并认真作出标识;各种废旧物资认真堆码整齐;各种废旧物资认真清点数量并建帐;废旧物资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管理规定,认真入库管理,如有问题及时与各生产单位反映并沟通协商解决。3.3.4 环境事件发生后处理措施凡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污染事态的发展,并立即上报公司办公室,开展事故调查等工作(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12小时内将事故报告或简报上报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按照有关事故处理规定分级负责,逐级上报,接受处理。(1)安全防范措施危险废物的使用、贮运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严禁违法违规操作,严禁烟火,确保安全生产。危险废物暂存区,按危险废物暂存要求,设置门锁、危险废物标识,有专人负责管理。地面采用防渗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公司根据雨水管网铺设情况,设立雨水收集池(50m3),并设立2个应急雨水切换阀门,将降雨的前15min降水收集进入雨水收集池。原料储存区除采取防火分区防护外,还设置消防栓灭火装置。纸库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采用防爆灯具。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厂区均匀分布设置消防栓,各车间、主要生产岗位配备灭火器等应急设施。公司设置有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公司设立地面消防水池(200m3X屋顶消防水池(20m3)及雨水收集水池(50m3),用于突发火灾事件。(2)技术性预防措施所有建筑物、设备、管道设置防静电接地设施。生产车间重要岗位和原辅料库均设置消防、火灾报警器,进行24小时监控。(3)对危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方面,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承包责任制,指定了公司级、岗位级的安全承包责任人,同时指定一名安全主管人员,负责落实各项措施的实施,定期对承包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布。对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检测校验,及时维护保养,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制定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应急救援预案和预案管理制度。每年对危险源进行一次全公司演练,岗位预案严格按照预案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通过演练持续改进。(4)设置疏散线路,发生危险时及时安全疏散相关人员。厂内安全疏散路线图见附件4。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体系为了防范和有效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公司成立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临时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公司法人担任。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如果总指挥不在,由副总指挥负责,副总指挥由公司主管领导担任,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或指导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指挥部和4个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见图4-L图4-1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4.2 组织机构及职责4.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建立健全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根据需要,企业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2)应急指挥部的职责: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请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4.2.2 应急救援指挥各机构组织(1)环境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公司法人副指挥:公司主管领导总指挥:全面指挥事件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指挥部替岗说明: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由被授权的组长履行应急小组长职责。职责:督促检查公司的环境安全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的安全环保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演练工作计划、开展相关人员培训;落实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指令。(2)应急抢险小组组长:公司主管生产经营的领导组成人员:制版中心、装订车间、印刷车间、包装车间的主要负责人职责:事件发生后,迅速派出人员进行抢险救灾;配合专业抢险队伍进行工程抢险;尽快组织抢修公司的重要设施。(3)综合协调小组组长:公司主管后勤的副总组成人员:物资部、经营部、生产部的主要负责人职责:负责事件现场调查取证;承担与当地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联系工作;进行设计经济评估、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总结、完善;负责编制环境污染事件报告和向上级部门汇报。(4)医疗救助小组组长:工会主席组成人员: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主要负责人职责:负责事件现场伤员的救助、转移工作;发生重大事件时,组织公司人员安全撤离现场;协助领导小组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5)后勤保障小组组长:公司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人员:设备部、行政部主要负责人职责:负责应急设施或装备的购置和厨房保管;事件发生时,及时将装备送到事件现场;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公司的车辆及装备的调度。4.3 特殊情况应急措施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救援。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的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经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和数据报指挥部。(1)现场污染控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与相关部门配合,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人员;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2)实行通道控制,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污染事件处理过程中,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应建议有关部门对事件现场附近和受事件影响区域的通道实行有效的人员出入控制,并在初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后,建议当地组织果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疏散周围群众,以便控制可能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人数范围。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3)现场调查与报告污染事件现场勘察;技术调查取证;配合环境监测部门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件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5预防和预警5.1 环境风险源监控本公司无环境污染事件源,三废的排放经环保部门测评全部达标。5.1.1 监控方法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5.1.2 防范措施对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贮存、运输、危废物等事件源进行调查,掌握本企业潜在事件源环境污染物的产生、种类及分布情况。针对污染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立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购置污染物的快速监测设备,建立污染物的处置技术。5.2 预警行动5.2.1 预警程序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5.2.2 预警方式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通知相关环保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3 报警、通讯及联络方式详见附件5公司应急救援通讯录6信息报告与通报6.1 事件信息报告程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6.2 信息上报在接到污染事件发生的警报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当出现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区环保局、区安监局,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1小时。报告的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2)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3)事故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可控性及拟采取的措施;(4)经济损失、人员受害情况等(5)其他需要清楚的情况。6.3 事件报告内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7事件应急响应与措施7.1 分级响应机制针对事件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件启动红色响应级别;可能造成重大事件启动橙色响应级别;可能造成较大或一般事件启动黄色响应级别;不对企业外部造成环境影响的,启动蓝色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大小和负责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7.2 响应程序7.2.1 接警与通知由通讯联络人员通知本单位各相关部门,以及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周边社区,人员发布危险解除的信息,若事件发生时有请求政府协调程序时,由指挥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危险解除。7.2.2指挥与控制应急状态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7.2.3 警戒与治安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1)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设置禁区,加强警戒,维护公司内部秩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有序进入。(2)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疏散。(3)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提供抢救物资及工具、设备等。(4)控制事件现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围观。7.3 安全防护(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件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2)受灾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所。7.4 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7.5 应急终止的程序(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7.6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就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件教训I,及时进行整改;(2)组织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8.1.1通信保障公司建立了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配备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1.1.2 物资装备保障1.1.3 人员保障公司建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兼职队伍。1.1.4 应急经费保障由公司财务部门对公司进行的环境保护应急行动的经费投入进行计划和汇总,并对经费资料存档。8.2 事件调查分析8.2.1 应急预案的管理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预案。8.2.2 应急预案的培训本预案制定实施后,所有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公司每年应组织一次应急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有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的处理办法。8.2.3目的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司内部和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司稳定,保障公司内部职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8.2.4 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8.3 后期处置组织实施环境恢复计划。8.4 工作总结与评价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并实现持续改进,对各级环境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队伍的建设和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

    注意事项

    本文(应急预案印刷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